1、齐桓晋文之事孟子梁惠王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重点语言现象和句式特点。2.了解孟子“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3.感受孟子的辩论技巧思:思:5min 5min 【知识链接知识链接】自主阅读、勾画重点、快速记忆自主阅读、勾画重点、快速记忆稷下学宫稷下学宫是世界上最早的官办高等学府和我国最早的社会科学院、政府智库。始建于齐桓公田午。位于齐国国都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稷门附近。“稷”是齐国国都临淄城(今山东省淄博市)一处城门的名称。“稷下”即齐都临淄城的稷门附近,齐国君主在此设立学宫。故因学宫地处稷门附近而得名为“稷下学宫”(这与东汉时期的“鸿都门学”得名由来相同)。稷下学宫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
2、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学府。中国学术思想史上这场不可多见、蔚为壮观的“百家争鸣”,是以齐国稷下学宫为中心的,官学为黄老之学。它作为当时百家学术争鸣的中心园地,有力地促成了天下学术争鸣局面的形成。“王道王道”和和“霸道霸道”这是这是先秦时代先秦时代一对相对的概念。一对相对的概念。“王道王道”是儒家提出的以仁义治天下的政治主张;是儒家提出的以仁义治天下的政治主张;“霸道霸道”指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指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孟子所处的时代是沿着霸道的方向前进的,凡是行孟子所处的时代是沿着霸道的方向前进的,凡是行法家主张,讲求耕战,富国强兵,便取得胜利。法家主张,讲
3、求耕战,富国强兵,便取得胜利。【整体感知整体感知】思:思:3min 3min 1.1.读准字音:读准字音:快速快速将正确字音标注到文中将正确字音标注到文中2.2.标注段落:标注段落:快速标注文章段落快速标注文章段落3.3.重点速读文本:重点速读文本:(1-141-14)段)段【文言知识文言知识】议:议:3min 3min 1.1.讨论翻译讨论翻译1-41-4段段2.2.探讨探讨1-41-4段的主要内容,完成段意归段的主要内容,完成段意归纳纳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4、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助词,的助词,的闻:使闻:使听到听到谈论谈论这些人这些人因此因此传述传述不得已,不得已,“以以”,通,通“已已”,止。,止。动词,行王道(以统一天下)动词,行王道(以统一天下)怎么样怎么样才才名词作动词,行王道以统一天下名词作动词,行王道以统一天下语气词,用在语气词,用在句末加强语气句末加强语气听说听说宾语前置宾语前置展评:展评:5min5min安抚安抚表顺承表顺承阻挡,抵挡阻挡,抵挡译文:译文:齐宣王问(孟子)说:齐宣王问(孟子)说:“齐桓公(小白)、晋文公齐桓公(小白)、晋文公(重耳)称霸的事,(我)可以听听吗?(重耳)称霸的事,(我)可以听听吗?”孟子回答说
5、:孟子回答说:“孔子这类人没有谈论齐桓公、晋文公的事情的,因此后孔子这类人没有谈论齐桓公、晋文公的事情的,因此后世没有流传。我没有听说过这事。(如果)不能不说的话,世没有流传。我没有听说过这事。(如果)不能不说的话,那就说说行王道的事好吗?那就说说行王道的事好吗?”(齐宣王)说:(齐宣王)说:“道德怎么道德怎么样,才可以行王道以统一天下呢?样,才可以行王道以统一天下呢?”(孟子)说:(孟子)说:“安安抚老百姓而称王,便没有什么人能抵御他了。抚老百姓而称王,便没有什么人能抵御他了。”【段意归纳段意归纳】1-41-4:孟子提出 保民而王 的主张(中心论点):齐宣王想效仿齐桓公、晋文公统治天下,与孟
6、子对议,孟子引导宣王抛开霸道而谈王道。内容要点:“无以,则王乎”、“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议:议:5min 5min 1.1.讨论翻译讨论翻译5-105-10段的重点字词段的重点字词2.2.探讨探讨5-105-10段的主要内容,完成段意归纳段的主要内容,完成段意归纳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曰:“何由知吾可也?”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之,曰:“【牛何之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舍之!像像复合疑问语气,复合疑问语气,“吗吗”由何,从哪里,从何处由何,从哪里,从何处表修饰表修饰动词,到,往动词,到,往用来用来古代新钟铸成,用牲畜
7、的血古代新钟铸成,用牲畜的血涂在钟的缝隙中祭神求福,涂在钟的缝隙中祭神求福,叫衅钟。叫衅钟。衅,血祭。衅,血祭。展评:展评:8min8min我,国君的谦称我,国君的谦称状语后置状语后置代词,代指这件事代词,代指这件事宾语前置宾语前置释放释放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曰:“有之。”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恐惧发抖的样子恐惧发抖的样子走向走向句首连词,既然这样,那么句首连词,既然这样,那么替换替换吝啬、舍不得吝啬、舍不得本来本来这样这样罪过罪过表转折表转折通通“欤欤”语气词,表疑问语气词,表疑问
8、怎么怎么知道知道“之乎之乎”的合音,的合音,“之之”指代上述,指代上述,“乎乎”为疑问语气词为疑问语气词代词,这种代词,这种用来用来都都 认为认为译文:译文:(齐宣王)说:(齐宣王)说:“像我这样的人,能够安抚老百姓吗?像我这样的人,能够安抚老百姓吗?”(孟子)说:(孟子)说:“可以。可以。”(齐宣王)说:(齐宣王)说:“根据什么知道我可根据什么知道我可以做到呢?以做到呢?”(孟子)说:(孟子)说:“我听胡龁说:我听胡龁说:您坐在大殿上,您坐在大殿上,有个人牵牛从殿下走过。您看见这个人,问道:有个人牵牛从殿下走过。您看见这个人,问道:“牛(牵)到哪牛(牵)到哪里去?里去?”(那人)回答说:(那
9、人)回答说:“准备用它来祭钟。准备用它来祭钟。”大王您说:大王您说:“放了它!我不忍看它那副恐惧发抖的样子,就这样没有罪过而放了它!我不忍看它那副恐惧发抖的样子,就这样没有罪过而走向受刑的地方。走向受刑的地方。”(那人问)道:(那人问)道:“那么,废弃祭钟的仪式那么,废弃祭钟的仪式吗?吗?”你说:你说:“哪能废呢?用羊来替换它吧。哪能废呢?用羊来替换它吧。”不知道有没有这不知道有没有这件事?件事?”齐宣王说:齐宣王说:“有这样事。有这样事。”(孟子)说:(孟子)说:“这样的心这样的心就足以称王于天下了,老百姓都认为大王是吝惜。我本来知道您就足以称王于天下了,老百姓都认为大王是吝惜。我本来知道您
10、是不忍心。是不忍心。”【段意归纳段意归纳】5-105-10:孟子举出 以羊易牛 的事情来回应齐宣王是否能够“保民”的问题,结论是宣王有“不忍之心”。内容要点:“臣固知王之不忍也”。议:议:5min 5min 1.1.讨论翻译讨论翻译11-1411-14段的重点字词段的重点字词2.2.探讨探讨11-1411-14段的主要内容,完成段意归纳段的主要内容,完成段意归纳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
11、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对对的确的确省略句省略句狭小狭小怎会舍不得怎会舍不得就是就是形容词做动词,对形容词做动词,对.感到奇怪。感到奇怪。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形作名,小的东西,大的东西形作名,小的东西,大的东西 怎么怎么 代词,指齐宣王代词,指齐宣王以小易大的用意以小易大的用意 如果如果 怜悯怜悯;痛惜痛惜那么那么区别区别这这的确,可活译为到底的确,可活译为到底心理、想法心理、想法表因果,才表因果,才应当,理所当然应当,理所当然倒装句倒装句
12、 没有妨害,没关系没有妨害,没关系这这仁道,即行仁政的方法、途径仁道,即行仁政的方法、途径是是对于对于吃吃远离远离厨房厨房展评:展评:8min8min译文:译文:(齐宣王)说:(齐宣王)说:“是的,的确有这样的百姓。齐国虽然土是的,的确有这样的百姓。齐国虽然土地狭小,我怎么吝惜一头牛?就是不忍看它那副恐惧发抖的样子,地狭小,我怎么吝惜一头牛?就是不忍看它那副恐惧发抖的样子,毫无罪过而走向受死的地方,所以用羊去替换它。毫无罪过而走向受死的地方,所以用羊去替换它。”(孟子)(孟子)说:说:“您不要对百姓认为您是吝啬的感到奇怪。以小换大,他们您不要对百姓认为您是吝啬的感到奇怪。以小换大,他们怎么知道
13、您的想法呢?您如果痛惜它无罪却走向死地,那么牛和怎么知道您的想法呢?您如果痛惜它无罪却走向死地,那么牛和羊又有什么区别呢?羊又有什么区别呢?”齐宣王笑着说:齐宣王笑着说:“这真是一种什么想法呢?这真是一种什么想法呢?(我也说不清楚),我(的确)不是吝惜钱财而以羊替换牛的,(我也说不清楚),我(的确)不是吝惜钱财而以羊替换牛的,老百姓说我吝啬是理所应当的了。(孟子)说:老百姓说我吝啬是理所应当的了。(孟子)说:“没有关系,您没有关系,您这样做正体现了仁爱之道,(原因在于您)看到了牛而没看到羊。这样做正体现了仁爱之道,(原因在于您)看到了牛而没看到羊。有道德的人对于飞禽走兽:看见它活着,便不忍心看
14、它死;听到有道德的人对于飞禽走兽:看见它活着,便不忍心看它死;听到它(哀鸣)的声音,便不忍心吃它的肉。因此君子远离厨房。它(哀鸣)的声音,便不忍心吃它的肉。因此君子远离厨房。”【段意归纳段意归纳】11-1411-14:孟子指出“不忍之心”是君子的行为,是一种行“仁政”的方式。内容要点:“是乃仁术也”、“是以君子远庖厨也。”。【总结归纳总结归纳】1-41-4:孟子提出孟子提出 保民而王保民而王 的主张(中心论点):的主张(中心论点):齐齐宣王想效仿齐桓公、晋文公统治天下宣王想效仿齐桓公、晋文公统治天下,与孟子对议,孟,与孟子对议,孟子子引导宣王抛开霸道而谈王道。内容要点:引导宣王抛开霸道而谈王道
15、。内容要点:“无以,则无以,则王乎王乎”、“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5-145-14:孟子用孟子用 “以羊易牛以羊易牛”的的事例引导齐宣王认事例引导齐宣王认识自己有识自己有“保民而王保民而王”的条件,即有的条件,即有“不忍不忍”之心之心。内。内容要点:容要点:“臣固知王之不忍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是乃仁术也是乃仁术也”。【逻辑梳理逻辑梳理】齐宣王希望行齐宣王希望行霸道霸道(类比齐桓晋文)(类比齐桓晋文)孟子提议行孟子提议行王道王道(保民而王)(保民而王)齐宣王怀疑自己能否保民齐宣王怀疑自己能否保民?孟子论证:孟子论证:A.A.齐宣王拥有齐宣王拥有“不忍之心不忍之心”(以羊易牛)(以羊易牛)B.B.拥有拥有“不忍之心不忍之心”的人可以保民的人可以保民C.C.齐宣王可以保民齐宣王可以保民【随堂练习随堂练习】3min3min谢谢大家!谢谢大家!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