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正常胃黏膜存在规则的微表面结构(MS)和微血管结构(MV)根据正常MV是否存在及黏膜下集合小静脉是否规则排列,可初步确定萎缩性胃炎的存在,并进一步寻找可疑癌灶早期胃癌NBI特征:规则的MV消失,与正常黏膜分界明显,另出现不规则的微血管形态(IMVP),若后者血管减少,需考虑未分化型癌指导ESD治疗范围进展期癌的靶向活检正常胃黏膜:微血管排列规则,胃小凹为规则圆形,黏膜下集合小静脉排列规则萎缩性胃炎:胃小凹排列紊乱,微血管排列形态多变,黏膜下集合小静脉减少或消失,有时可见肠化的特征:亮蓝冠(LBC)普通胃镜NBINBI可见褪色的隆起型病变NBI放大观察部分为管状黏膜形态以小圆形为主的黏膜形态完全
2、没有异常血管,诊断为胃腺瘤常规内镜仅可见黏膜粗糙,未见局限病变,NBI下低倍放大可扫见异常MV(IMVP),活检未能证实,但诊断性ESD证实为局限于黏膜层的高分化腺癌胃内多发黏膜凹陷充血,放大观察可见正常MV,腺管开口排列规则,病理提示慢性萎缩性胃炎2次活检: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再次NBI下靶向活检:腺癌2次活检提示慢性萎缩性胃炎,观察半年病变未消失,NBI下可见异常微血管影,考虑黏膜内癌可能ESD术后病理: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慢性萎缩性胃炎l常规胃检查使用NBI模式时,因视野昏暗,效果差,不建议扫查,OLYMPUS 290系列胃内亮度有所改善,可部分解决问题l及时去除病灶表面粘液,有助于放大观察
3、l发现病变后透明帽靠近病变,放好,吸引使视野黑暗,然后松开吸引,病变远离,此时图像最清晰l透明帽内适当注水,可减少反光,图像清晰l胃内检查,调到A8模式,血管更清晰l异常微血管通常位于病变凹陷处,需抵近观察l早期胃癌多为单发,多发而微血管稍紊乱时,以炎症可能性大lNBI诊断与活检不符合时,有时诊断性ESD是有必要的l发现早癌的意识:重中之重,因48%早期胃癌无预警症状l良好的胃黏膜准备 分区域精细检查 l判断有无HP感染,若胃角RAC(+),条形红斑,胃底腺息肉及出血,一般无HP感染l在萎缩性胃炎基础上发现早癌,尽量以中村分型描述l边界清楚的病变,一旦出现形态和色泽的异常,则可怀疑早癌,否则排
4、除 l诊断有疑问时,及时应用染色剂辅助判断 l病理申请单提供早癌倾向性 l敢于怀疑病理诊断,必要时采用诊断性ESD取得大块标本再送病理 l报告单独存档并记录联系电话l0-I (以闭合活检钳高度为界,约2.5mm)l0-IIa 0-IIb 0-IIc l0-III l(IIc占70.8%,应高度重视)l边界清楚的病变 l形态的不规则:糜烂、颗粒、结节、凹陷l颜色的不一致:发红、发白 l自发性出血 l反光度的改变 l皱襞变细或中断 l注意血管网和黏膜形态的细微变化,多见于IIb型,最易漏诊l 分化:虫食样边缘,变化平稳,色泽发红l未分化:褪色,断崖样的急剧变化使用VS分型可拟诊:有分界线的不规则微
5、血管或微表面结构,符合率97%l微表面结构微表面结构:l良好粘膜结构(FMS)部分或全部消失l缩水:FMS直径比周边小一半l多形性:FMS出现多种形态,如叶片状、山脊状等l微血管结构微血管结构:l扩张:与周边比较,2倍以上l管径突然改变:管径突然改变:区域内比较,粗者为细者区域内比较,粗者为细者2倍以上倍以上l不均匀不均匀/多形性:多形性:区域内比较,形态多变区域内比较,形态多变l扭曲:区域内与周边比较l密集:血管密度为周边2倍以上l区域性:病变区域与周边微血管存在明显边界进一步确定FNP、CSP、ILL1、ILL2分型分化型主要为FNP和ILL1,未分化型主要为CSP和ILL2白色不透明物质(WOS)是否规则无血管区域是否存在l有无HP感染:胃角RAC(+),条形红斑,胃底腺息肉及出血l有无萎缩:红白相间,粗糙不平,结节样增生l病变位置l巴黎分型及大小lVS分型是否达到,NBI-ME下具体描述(MS 3MS 3项,项,MV MV 6 6项)项)l分化程度的依据:白光所见、微血管FNP、CSP、ILL1、ILL2l肠化是否存在:LBCl是否有树枝样外观0-IIc病变中央处多为癌的所在 0-I或者0-IIa病变顶部多为癌所在 合并溃疡时多在溃疡边缘处;多为口侧向肛侧方向活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