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学七年级信息技术上(第三单元)制订学习计划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微能力2.0认证-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目 录作业设计方案撰写:TFCF优秀获奖作品3一、单元信息基本信息学科年级学期教材版本单元名称信息技术七年级第一 学期科学出版社我的电子 文稿单元组织 方式团自然单元 重组单元课时信息序号课时名称对应教材内容1制订学习计划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活动 12安排作息时间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活动 23制作作文文集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活动 3二、单元分析(一) 课标要求初中阶段信息技术以兴趣为起点,以活动为载体,螺旋上升的设置内容。要让学生 在玩中学做中学。淡化学科体系,打破各操作软件之间的
2、界限,以符合学生年龄特点 和认知规律的实践任务为主线,将学生必须掌握的软件操作分散到不同学年的实践活动 中,通过技术要求的提升引领学生螺旋上升式学习。鼓励跨学科的活动为主题,实现技术学习与技术应用之间的整合,体现“双价值”。 以学科学习主题作为信息技术任务选题,鼓励学生将学到的信息技术技能应用到其他学 科、领域学习中。以此加深学生对信息技术在学科学习中的价值的理解,推动信息技术 与其他学科、领域的整合,实现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与学习工具的双重价值。本单元包含3个活动,分别是word文字录入排版,表格设计与制作,图文混排3 个 方面,这些内容都是生活中的真实应用问题。本单元活动是以零起点起飞,并
3、且快速提 升到一定的高度,要求学生在掌握汉字基本输入的基础上,学会利用计算机这一重要信 息处理工具来准确、恰当地表达信息。(二) 教材分析本单元共有3个活动,具体分析如下:活 动活动 名称教材主要内容教学课时活动1制订学 习计划选择合适软件输入制定好的学习计划,并进行编 辑、排版。本活动分以下3个阶段进行:(1) 输入学习计划:选择合适的输入法,输入计划文 本。(2) 编辑学习计划:对文档中的文字进行删除、添加 和移动。(3) 美化学习计划:设置文档文字格式和段落格式 等,美化学习计划。1 课时1活动2安排作 息时间将安排好的作息时间表输入电脑,一般需要插入 表格、编辑修改、输入数据、修饰美化
4、等操作步骤, 本活动分以下2个阶段进行:(1) 创建作息时间表:先规划表格,使用命令插入表 格,再通过合并单元格进行调整,最后输入数据。 (2) 美化作息时间表:通过设置表格文字格式、表格 属性,使表格更美化、更直观。1 课时活动3制作作 文文集为了达到美观的效果,首先制作封面,再对正文 部分进行图文混排处理 。本活动分以下2个阶段进 行:(1) 制作作文文集封面:输入文字,设置文字格式, 插入图片。(2) 完善美化文集:查找/替换批量修改文字,格式刷 统一设置格式,设置图片环绕方式和插入页码。1 课时(三) 学情分析活动活动名称学情分析活动1制订学 习计划由于本单元整体设计的目的之一是为了零
5、起点的学生,非 零起点学生在小学初步认识了word软件基本界面和一些基本的 操作方式,所以在本课的制作部分老师可以通过知识的迁移, 让学生将主要精力与时间用于合理使用编辑及排版技术修改和 修饰文档。对于一部分在小学阶段未学习信息技术的零起点的学生, 可以通过提供半成品的学习计划,让学生将主要精力与时间放 在Word软件基本操作的认识和文字编辑处理上,主要是体验 word软件在文字处理方面的优势、在文字录入与编辑中的一些 技巧,在后继两个活动中还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巩固与提高。活动2安排作 息时间学生通过前面一节课的学习对word的操作已经较为熟悉, 能够使用一种输入法正确地录入汉字,了解简单的文字
6、编辑技 术,会用设置字体、段落格式的方法美化文档,为本节课输入 表格标题和在表格中输入数据、设置表格标题及数据格式打下 基础。活动3制作作 文文集在计算机技术方面,学生已掌握电子文档的建立,能按要 求熟练使用字体格式与段落格式等命令,对文字进行美化处 理。在版面设计方面,小学时,已经学习手抄报制作,对版面 设计、排版布局等方面已有一定的了解。2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单元作业目标设计表涉及目标序号、 目标描述、学习水平等要素。借助作业 目标设计表开展作业目标设计,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不同单元作业目标与课时作 业目标的关联性、作业目标的结构性。单元目标序号单元目标描述学习水平7S-3-3-A了解作文
7、集封面的构成要素 (标题、图片、文 字)A 知道7S-3-1-C认识word软件界面,掌握打开与保存文件的方 法C 应用7S-3-1-C掌握光标定位,插入与删除文字,恢复和撤 销、剪切与粘贴作等基本技巧C 应用7S-3-1-C学会设置文字字体,字号和段落的基本设置技 巧C 应用7S-3-2-C通过制作自己的周末作息时间表的过程,熟练 掌握在word软件中制作表格的方法C 应用7S-3-2-C能熟练地对规则表格进行建立、修改操作C 应用7S-3-2-C能熟练地对表格进行对齐方式,边框底纹等美 化处理C 应用7S-3-3-C掌握查找替换,格式刷工具对文字批量处理的 方式C 应用7S-3-3-C掌握
8、插入页码,插入图片等C 应用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1.分析课标要求、教学内容和学情。2.制订单元目标和作业目标。3.作业设计基本流程:明确作业目标、选取跨学科素材、设定问题任务、制定评 价标准和确定作业类型。五、课时作业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活动 1制订学习计划基础性课时作业作业类型团基础性作业 探究性作业 实践性作业 跨学科综合作业作业类别团课时作业 单元作业 学期作业应用场景课前预习 团课中练习 课后练习作业对象团全体学生作业 学生根据情况可自选作业作业时长5 分 钟3同学你好,请在 5 分钟内完成,并将作业提交。一、单项选择题1在Word中,如下图所示,将选中的文字由变成的 效果,可以单击浮动
9、工具栏中的 ( )A B C D2对Word软件中字号大小的比较,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二号比一号大 B一号比四号大 C5磅比10磅大 D四号比初号大3闪闪同学使用Word软件撰写学习计划时,不小心按到键盘的退格键,导致日志部 分内容被删除,想及时补救,他可以单击下列按钮中的 ( )A B C D4方舟同学用Word软件完成一篇文档输入后,可以通过下列哪组快捷键组合进行保 存 ( )ACtrl+S BCtrl+A CCtrl+C DCtrl+V 5.在Word软件界面中,如下图所示,圈出来的部分是 ( )4A快速访问工具栏C浮动工具栏B选项卡栏D状态栏二、判断题1在Word软件中,对文字内
10、容进行编辑和修改前,必须先选中,再操作。 ( )2. 在Word软件中进行了误操作,可以使用撤销命令恢复。 ( )3. Word2013编辑的文档存盘后,会生成一个pptx格式的文件。 ( )作业对象:全体学生,是基础性作业作业时长:5 分钟本作业是基础性的,面向全体学生的作业。采用网络在线评分,学生可以根据系 统自评结果,了解自己的成绩。教师也可借助网络系统,设置自动评价,再通过网络 平台,了解所授班级学生作业情况后,再进行反馈。学生在提交作业后,借助网络评 价平台学生可查看自己答题成绩。作业编号对应单元 目标序号学习水平题目类型预计完成时 间(分钟)预估作 业难度题目来源7S3-1-J01
11、7S-3-1-CC 应用选择题10.9原创7S3-1-J027S-3-1-CC 应用选择题10.6原创7S3-1-J037S-3-1-CC 应用选择题10.8原创7S3-1-J047S-3-1-CC 应用选择题10.5原创7S3-1-J057S-3-1-CC 应用选择题10.9引用7S3-1-J067S-3-1-CC 应用判断题10.9原创7S3-1-J077S-3-1-CC 应用判断题10.8原创7S3-1-J087S-3-1-CC 应用判断题10.9引用课时作业属性分析是指向作业的内涵品质,涉及题目目标、学习水平、题目类 型、题目难度、预计完成时间、题目来源等要素。撰写作业属性表的各项属性
12、指标, 有助于聚焦设计作业,能够把握关键问题,反思作业必须达成的内涵和品质,提升作 业质量。5说明:作业编号 7S3-1-J 分别代表七年级上册 3 单元活动 1 的基础性作业。对应单 元目标序号是与单元作业设计中的序号要对应。学习水平有 A 知道 B 理解 C 应用 D 综合等。预计完成时间1 表示 1 分钟 以内。题目类型有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预估作业难度 0.9 表示大约有 90%的学 生可以回答正确。题目来源有原创题,引用题。1.教师使用网络问卷平台设计的方式制作作业。2.学生进入课堂,老师下发作业练习网址,学生进行作业练习。3.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分析讲解作业反馈情况。附:使用问卷制
13、作的制订学习计划基础性作业方式一:电脑端浏览器中输入:https:/ks.wjx.top/vj/mw7TVXP.aspx网址方式二:移动端扫描下图二维码单项选择题(1) D (2) B (3) C (4) A (5) C判断题(1) (2) (3) 6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活动 1制订学习计划拓展性课时作业信息作业类型 探究性作业 实践性作业 团跨学科综合作业作业类别团课时作业 单元作业 学期作业应用场景课前预习 团课中练习 课后练习作业对象全体学生作业 学生根据情况可自选作业作业时长10-15 分 钟人教部编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14页观沧海输入排版。7自评:你对自己的完成情况的评价: 互评:与
14、同学进行交流互评。师评:将作业方案发给老师,请老师评价。作业编号对应单元目标序号学习水 平题目类型预计完成时 间预估作业难度题目来 源7S3-1-T017S-3-1-CC 应用实践应用15 分钟0.8原创对非零起点操作能力较强的同学要求其全部完成,并可适量的加上自己的设计想 法。强化学生文字格式和段落格式的设置操作。让学生在多种不同方式对同一种任务 进行操作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学生可根据自己审美喜好,设计字体,颜色,填 加输入内容 (该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意境,以及古诗注释等)8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活动 2安排作息时间基础性课时作业作业类型团基础性作业 探究性作业 实践性作业 跨学科综合作业
15、作业类别团课时作业 单元作业 学期作业应用场景课前预习 团课中练习 课后练习作业对象团全体学生作业 学生根据情况可自选作业作业时长5 分 钟同学你好,请在 5 分钟内完成,并将作业提交。一、单项选择题1在Word中,用于插入表格的选项卡命令是 ( )A文件 B开始 C插入 D设计2选中表格,若使各列的宽度相等地,应该单击按钮 ( )A B C D3下列关于表格编辑,描述错误的是 ( )A可以将几个单元格合并成一个单元格 B可以将一个单元格拆 分成几个单元格C可以合并连续的单元格 D可以合并不连续的单元格4当左右拖动改变列宽时,鼠标指针的形状会变 ( )A B C D 5.如下图所示,在word
16、中,此时单击鼠标,选中的是 ( )A一个单元格 B第一行C整个表格 D第一列二、判断题1选中整个表格,然后按键盘上的“Delete”键可直接删除整个表格。 ( )92.对表格进行美化时,只能设置表格边框线的线型。 ( )3.表格中的行列可以随意添加或调整。 ( )作业对象:全体学生,是基础性作业作业时长:5 分钟本作业是基础性的,面向全体学生的作业。采用网络在线评分,学生可以根据 系统自评结果,了解自己的成绩。教师也可借助网络系统,设置自动评价,再通过网络 平台,了解所授班级学生作业情况后,再进行反馈。学生在提交作业后,借助网络评 价平台学生可查看自己答题成绩。作业编号对应单元 目标序号学习水
17、平题目类型预计完成 时间(分钟)预估作 业难度题目 来源7S3-2-J017S-3-2-CC 应用选择题10.9引用7S3-2-J027S-3-2-CC 应用选择题10.8引用7S3-2-J037S-3-2-CC 应用选择题10.9引用7S3-2-J047S-3-2-CC 应用选择题10.9改编7S3-2-J057S-3-2-CC 应用选择题10.8改编7S3-2-J067S-3-2-CC 应用判断题10.9引用7S3-2-J077S-3-2-CC 应用判断题10.9引用7S3-2-J087S-3-2-CC 应用判断题10.8引用课时作业属性分析是指向作业的内涵品质,涉及题目目标、学习水平、题
18、目类 型、题目难度、预计完成时间、题目来源等要素。撰写作业属性表的各项属性指标, 有助于聚焦设计作业,能够把握关键问题,反思作业必须达成的内涵和品质,提升作 业质量。10说明:作业编号 7S3-2-J 分别代表七年级上册 3 单元活动 2 的基础性作业。对应单 元目标序号是与单元作业设计中的序号要对应。学习水平有 A 知道 B 理解 C 应用 D 综合等。预计完成时间1 表示 1 分钟 以内。题目类型有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预估作业难度 0.9 表示大约有 90%的学 生可以回答正确。题目来源有改编题,引用题。1.教师使用网络问卷平台设计的方式制作作业。2.学生进入课堂,老师下发作业练习网址
19、,学生进行作业练习。3.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分析讲解作业反馈情况。附:使用问卷制作的制定学习计划基础性作业方式一:电脑端浏览器中输入:https:/ks.wjx.top/vj/Q9FEogR.aspx网址方式二:移动端扫描下图二维码单项选择题(1) C (2) B (3) D (4) A (5) D判断题(1) (2) (3) 11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活动 2安排作息时间拓展性课时作业信息作业类型 探究性作业 实践性作业 团跨学科综合作业作业类别团课时作业 单元作业 学期作业应用场景课前预习 团课中练习 课后练习作业对象全体学生作业 团 学生根据情况可自选作业作业时长10-15 分 钟人教部编版地理
20、教材七年级上册第79页“了解世界语言的分布”输入表格,答案可以使 用网络查询软件自评:你对自己的完成情况的评价: 互评:与同学进行交流互评。师评:将作业方案发给老师,请老师评价。12作业编号对应单元 目标序号学习水平题目类型预计完成 时间预估作 业难度题目来源7S-3-2-T017S-3-2-CC 应用实践应用15 分钟0.8原创对非零起点操作能力较强的同学要求其全部完成,并将表格空白内容通过网络搜 索填完整 (相当于第四单元活动1预习) 。强化学生掌握如何合理设置表格的行高与列 宽,底纹填充。可根据学生个人喜欢在老师要求基础上,按其自身审美喜好美化表格 如边框线的设计,宽度。插入行,输入填表
21、人姓名,时间等。13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活动 3制作作文文集基础性课时作业作业类型团基础性作业 探究性作业 实践性作业 跨学科综合作业作业类别团课时作业 单元作业 学期作业应用场景课前预习 团课中练习 课后练习作业对象团全体学生作业 学生根据情况可自选作业作业时长5 分 钟同学你好,请在 5 分钟内完成,并将作业提交。一、单项选择题1双击“格式刷”工具,复制格式完成后,可以停止格式设置的按键是 ( )AEsc BCtrl CShift DTab2Word软件中,图片环绕方式为“浮于文字上方”是下列哪个选项( )A B C D3要将同一篇Word文档中出现15次的“china”批量修改为“中国”
22、,应采用的方 法是 ( )A通过“查找、复制”功能 B通过“查找、替换”功能C通过双击“格式刷”工具 D通过“复制粘贴”工具4在Word2013中,插入页码的作用是 ( )A方便查找 B美观 C强调 D无作用5. 下列软件中,适合设计制作图文并茂个性化文集的是 ( )A. Word2013 B. Exce12013 CIE D. QQ二、判断题1在Word中插入图片时必须把环绕方式设为浮于文字上方,否则无法移动图片。 ( )2. 用Word软件中的格式刷只能设置字体格式不能设置段落格式。 ( ) 3.在Word中插入的页码只能位于页面的底端。 ( )4.在Word2013中,首行缩进2字符和左
23、缩进2字符效果是样的。 ( )14作业对象:全体学生,是基础性作业作业时长:5 分钟本作业是基础性的,面向全体学生的作业。采用网络在线评分,学生可以根 据系统自评结果,了解自己的成绩。教师也可借助网络系统,设置自动评价,再 通过网络平台,了解所授班级学生作业情况后,再进行反馈。学生在提交作业后, 借助网络评价平台学生可查看自己答题成绩。作业编号对应单元 目标序号学习水平题目类型预计完成时间(分钟)预估作业难度题目来源7S3-3-J017S-3-3-CC 应用选择题10.8引用7S3-3-J027S-3-3-CC 应用选择题10.5原创7S3-3-J037S-3-3-CC 应用选择题10.9引用
24、7S3-3-J047S-3-3-CC 应用选择题10.9改编7S3-3-J057S-3-3-AA 知道选择题10.9改编7S3-3-J067S-3-3-CC 应用判断题10.9原创7S3-3-J077S-3-3-CC 应用判断题10.5原创7S3-3-J087S-3-3-CC 应用判断题10.8原创7S3-3-J097S-3-3-CC 应用判断题10.9引用课时作业属性分析是指向作业的内涵品质,涉及题目目标、学习水平、题 目类型、题目难度、预计完成时间、题目来源等要素。撰写作业属性表的各项属 性指标,有助于聚焦设计作业,能够把握关键问题,反思作业必须达成的内涵和 品质,提升作业质量。说明:作业
25、编号 7S3-3-J 分别代表七年级上册 3 单元活动3 的基础性作业。对 应单元目标序号是与单元作业设计中的序号要对应。15学习水平有 A 知道 B 理解 C 应用 D 综合等。预计完成时间1 表示 1分钟以内。题目类型有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预估作业难度 0.9 表示大约有 90% 的学生可以回答正确。题目来源有原创,改编题,引用题。1.教师使用网络问卷平台设计的方式制作作业。2.学生进入课堂,老师下发作业练习网址,学生进行作业练习。3.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分析讲解作业反馈情况。附:使用问卷制作的制作作文文集基础性作业方式一:电脑端浏览器中输入:https:/ks.wjx.top/vj/eA
26、I4Gho.aspx网址方式二:移动端扫描下图二维码单项选择题(1) A (2) A (3) B (4) A (5) A判断题(1) (2) (3) (4) 16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活动 3制作作文文集拓展性课时作业信息作业类型 探究性作业 实践性作业 团跨学科综合作业作业类别团课时作业 单元作业 学期作业应用场景课前预习 团课中练习 课后练习作业对象全体学生作业 团 学生根据情况可自选作业作业时长10-15 分 钟人教部编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14页、第140页“课外古诗词诵读”制作封面,输入排版。 (如下图所示)171819自评:你对自己的完成情况的评价: 互评:与同学进行交流互评。师评:将
27、作业方案发给老师,请老师评价。作业编号对应单元 目标序号学习水 平题目类型预计完成时间预估 作业 难度题目来 源7S3-3-T017S-3-3-CC 应用实践应用15 分钟0.8改编对非零起点操作能力较强的同学要求其完成指定任务,并可设置背景图片, 页眉,页码 (八年级上册内容) 并可填加作者简介。强化学生掌握如何合理使用 格式刷,页码的设置,图片环绕方式的认识。在老师要求基础上,按学生自身审 美喜好美化封面设计,以及诗词格式设计。教师数据应用相关教学安排的灵活度和自主度是被调查教师谈及最多的影响因素之一,多项研究表明,教师是否被允许有足够的时间与教学灵活度在较大程度上影响教师应用数据的投入与
28、效果,甚至有研究指出“时间”是影响教师应用数据的最显著因素。在教学时间安排上,较为典型的研究是 Tyler 关于美国一个中等规模学区的学生数据仪表盘系统的数据分析研究,该系统自2005 年开始使用,通过提供班级学生集体信息、学生个人信息、考试项目分析页面、资源页面支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用数据,Tyler 通过分析 2008-2010 年间教师登录与查阅该系统的数据,并据此结合教师焦点小组访谈总结出影响教师应用数据的四个障碍,其中就有两个障碍是缺少时间,主要体现在缺少分析和解读数据的时间以及缺少在教学中响应数据信息的时间,如重新讲授重要主题或概念等。在教学进度安排上,较为突出的是教师能否根据从数
29、据中获取的教学信息自主或灵活地调整教学进度,如 Kerr 等人在调查美国门罗(Monroe)和罗斯福Roosevelt)2 个学区教师时发现,教师更倾于跟进教学进度而非应用数据来改进教学。此外,教师在教学中涉及数据应用时是否拥有一定的自治权或自主性也是影响教师应用数据的重要因素 , Moriarty的研究也指出教师在所处情境中对其教学工作的自主性感知度将可能影响教师的数据应用。数据的有用性是教师有效应用数据的根本保障。在教师与研究者看来,数据的有用性主要体现在:1 数据的及时性,数据作为教学持续改进循环中的重要反馈,是否能够及时获取数据是教师决定是否应用该类数据的重要因素,如Kerr 等人 8
30、1 面向 3 个学区的教师调查显示,约 60%的教师认为课堂评价数据比其它考试数据更有用,原因就在于课堂评价数据能够为教师提供更为及时的信息;2 数据的准确性,这是数据质量的基本指标,Lachat 等人 82 在对 5 所高中的教师进行调查时发现,数据质量是影响教师数据应用频率的最显著因素;3数据的兼容性,即数据是否与教学相匹配,如通过他人或其它机构收集到的考试数据可能因涉及的内容与教师实际教学内容不符而难以为教师所使用 83 。数据的有用性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教师对数据的应用,而教师最终会否应用该数据还与数据的易用性密切相关,这对于时间和精力有限的教师而言十分关键。数据的易用性主要体现在:1
31、数据容易获取,这是教师应用数据的前提基础,研究 84 表明,通过一定的数据工具或技术方便教师快速获取数据将可能增进教师对数据的使用;2 数据格式友好,即表征数据的方式友好规范,无需教师做过多调整便可直接为教师应用 85 ,Staman 等人 86 也探讨了学生数据系统界面影响教师对数据应用;3 数据容易分析,即数据分析无需教师具有较高的统计素养便可轻松分析相应数据,如通过数据系统自身或数据分析相关技术工具支持教师对数据进行常见的各类分析 87 ,在技术上缓解教师应用数据的压力,从而促进教师对数据的使用;4 数据容易理解,即数据的表征方式容易为教师所理解,如采用数据可视化方式能够更为直观地呈现数
32、据特征,促进教师对数据的应用;5 数据容易分享,教师应用数据不再局限于自身对数据的分析,而是将分析或解读数据的结果与相关人员互动,若提供专门的数据产品或平台供教师分享数据将有助于教师应用数据 88 。自教师数据应用备受关注以来,研究者主要从教师数据素养的角度来探讨教师有效应用数据的特征,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是美国 DQC 教育数据机构对教师有效应用数据的理解,DQC 认为,具有数据素养的教师(Data-literateEducators)能够“根据其专业角色和责任,持续、有效、伦理地获取、解释、应用和交流不同来源和不同类型的数据,改善学生成就的能力。”相应地,教师有效应用数据具有如下特征 89 :
33、1 持续应用,即教师将数据应用持续作为教学常规的一部分而非一次性的单一事件;2 有效改进学习,即教师应用数据进行调整教学、协作交流或其它诸多实践须旨在改进学生学习;3 符合伦理,即教师只能对数据进行专途使用,并有意识关注保护学生隐私;4 获取多源数据,即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多种数据来源及其获取途径;5 解读数据,即教师能够通过综合分析数据,将其转化为适合于解决教学问题的信息;6 应用数据展开教学行动,即教师能够根据所得数据信息,对给定问题进行合适的决策优化;7 开展与相关人士的互动交流,即教师能够以数据的方式与相关人士进行互动交流,使其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此基础上,DQC 提倡美国各州根
34、据教师数据素养的十项关键技能形成新的州教师资格认证政策,这十项技能是:获取和收集可用源的数据;综合分析多种数据;了解和使用学生及其它类型的评价数据;知道如何使用不同类型的数据;投入到数据驱动和循环探究进程中;使用数据调整教学,以符合不同群体学生的特征;使用自己的数据;促进学生对数据的理解;与内外部不同利益相关人员进行交流有关数据;了解且能够使用当前可应用于教学和相关实践的数据。而 Means 等人 9091 则指出教师有效应用数据须具备五大能力:数据定位:找到合适的数据;数据理解:理解数据的含义;数据转化:从数据中获取意义;教学决策:在教学规划中应用数据;提出问题:找出将产生有用数据的问题。信
35、息技术课堂数据应用立足于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了解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现状与问题可为信息技术教师课堂数据应用有关研究与实践提供重要的背景意义。自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发布至今,信息技术课程已在中小学全面普及,我国的信息技术教育逐渐走向正轨。可以说纲要为我国信息技术教学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但由于我国区域发展不均衡,信息技术文化认同差异显著,信息技术学科自身具有高速发展性、时代性等特征,使得信息技术学科的政策指导、课程建设、科研实践间难以同步,从而使我国信息技术教育在肩负新世纪历史使命的同时面临着社会与时代的挑战。根据对现有相关文献的梳理,我国当前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现状问题
36、主要集中学科建设、师资队伍、课堂教学等三大方面,具体如下。首先,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9293 ,而信息素养的理解本身就存在纷争且未能达成一致,使得相应的内涵理解难以有效普及。其次,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且极为复杂,可以说取之于各学科,用之于各学科,学科自身所具有的这种复杂性、通识性、渗透性特征使得学科独立性与综合性间的纷争持续存在,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被纳入到综合实践课程当中,以综合性通识性来定位该学科,而在高中教育阶段,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具有统一的课程标准,并作为独立课程予以展开,设置有与其它课程相类似的必修与选修课程,由此可见中小学信息技术学
37、科定位的模糊以及摇摆不定。 94 此外,信息技术课程由计算机课程演变而来,尽管网络发展巨大推进了信息技术的发展,然而计算机仍作为课程开展的主要载体,信息技术具有的计算机这一“刻板印象”一时间难以消除,并且计算机形象具体、通俗易懂,这就使得当前我国大多数学校仍以计算机课程来定位信息技术课,这样局限于计算机的信息技术课程定位正是该学科在中小学中难以获得实质突破的重要因素所在。当前,我国高中教育阶段与义务教育阶段对信息技术课程定位的理解上存在脱节,也就是高中阶段以独立性定位,而义务阶段以综合性定位,这使得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设置的连贯性难以保证。首先,“零起点”模式的渗透。由于我国城乡差异、区域经济差
38、异、各地区各学校教育水平差异显著,适龄儿童少年入学业已不受“临近就读”这一原则所束缚,这使得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后成长的背景经历、经济状况、意识观念等方面差异显著,随之而来的就是使用信息技术机会不同,相应的信息水平参差不齐,这就促使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渗透着“零起点”模式,即为顾及全体水平发展,假设学生信息水平为“零起点”展开教学,从而导致学生对信息技术内容的学习明显存在重复交叉现象。其次,知识系统性不明显。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而信息素养培养重在应用,这就使得信息技术教学自身就突出工具性而忽略知识性,信息技术相关的知识系统在教学中有显著的弱化趋势,学生难以超越工具性、经验性而对信息技术课相关知识形成一定的理解。知识备份(根据实际情况删减)2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