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46 ,大小:1.62MB ,
文档编号:3523164      下载积分:25 文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系统将以此处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生成账号和密码,方便再次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和密码都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优惠套餐
 

温馨提示:若手机下载失败,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d-3523164.html】到电脑浏览器->登陆(账号密码均为手机号或邮箱;不要扫码登陆)->重新下载(不再收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试题类文档的标题没说有答案,则无答案;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PPT的音视频可能无法播放。 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概不退换。
2: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3: 本文为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所有收益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化学品安全知识教育-PPT课件.ppt)为本站会员(三亚风情)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化学品安全知识教育-PPT课件.ppt

1、化学化学 品安全知识品安全知识 分类管理火灾爆炸毒害应急处理预防控制依据GB13690-92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和GB6944-86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两个国家标准将化学品按其危险性分为8大类.第第1 1类类 爆炸品爆炸品第第2 2类类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第第3 3类类 易燃液体易燃液体第第4 4类类 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物品第第5 5类类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第第6 6类类 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第第7 7类类 放射性物品放射性物品第第8 8类类 腐蚀品腐蚀品第第1类类 爆炸品爆炸品 本类化

2、学品系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受压、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骤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也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或仅产生热、光、音响或烟雾等一种或几种作用的烟火物品。爆炸性是一切爆炸品的主要特性爆炸性是一切爆炸品的主要特性 对撞击、摩擦、温度等非常敏感对撞击、摩擦、温度等非常敏感有的爆炸品还有一定的毒性有的爆炸品还有一定的毒性 与酸、碱、盐、金属发生反应与酸、碱、盐、金属发生反应 由于爆炸品具有以上特性,因此在储运中要避免摩擦、撞击、颠簸、震荡,严禁与氧化剂、酸、碱、盐类、金属粉末和钢材料器具等混储混运

3、第第2类类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本类化学品系指压缩、液化或加压溶解的气体按其性质分为以下三项:第1项燃气体 此类气体极易燃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在常温常压下遇明火、高温即会发生燃烧或爆炸。如乙炔。第2项 不燃气体 不燃气体系指无毒、不燃气体、包括助燃气体。但高浓度时有窒息作用。助燃气体有强烈的氧化作用,遇油脂能发生燃烧或爆炸。如CO2气体。第3项 有毒气体 该类气体有毒,毒性指标与第6类毒性指标相同。对人畜有强烈的毒害、窒息、灼伤、刺激作用。其中有些还具有易燃、氧化、腐蚀等性质。如氨气。所有压缩气体都有危害性,因为它们是在高压之下,有些气体具有易燃、易爆、助燃、剧

4、毒等性质,在受热、撞击等情况下,易引起燃烧爆炸或中毒事故第第3类类 易燃液体易燃液体 本类化学品系指易燃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物质的液体,但不包本类化学品系指易燃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物质的液体,但不包括由于其危险性已列入其它类别的液体。其闭杯闪点等于或低于括由于其危险性已列入其它类别的液体。其闭杯闪点等于或低于61。有以下特性有以下特性:高度易燃性高度易燃性/易爆性易爆性易燃液体的主要特性是具有高度易燃性,遇火、受热以及和氧化剂接触时都有发生燃烧的危险,其危险性的大小与液体的闪点、自燃点有关,闪点和自燃点越低,发生着火燃烧的危险越大。挥发出来的蒸汽与空气混合后,浓度易达到爆炸极限

5、,遇火源往往发生爆炸。高度流动扩散性高度流动扩散性 极易流动,还因渗透,浸润及毛细现象等作用,即使容器只有极细微裂纹,易燃液体也会渗出容器壁外。泄漏后很容易蒸发,形成的易燃蒸汽比空气重,能在坑洼地带积聚,从而增加了燃烧爆炸的危险性。易积聚电荷性易积聚电荷性 受热膨胀性受热膨胀性毒性毒性 易燃性是易燃液体的主要特性,在使用时应特别注意:严禁烟火,远离火种、热源;禁止使用易发生火花的铁制工具及穿带铁钉的鞋;穿静电工作服。第第4类类 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第第1项项 易燃固体易燃固体 本项化学品系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燃烧迅速,

6、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但不包括已列入爆炸品的物质。第第2项项 自燃物品自燃物品 本项化学品系指自燃点低,在空气中易于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的物品。第第3项项 遇湿易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 本项化学品系指遇水或受潮时,发生剧烈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易燃气体和热量的物品有些不需明火,即能燃烧或爆炸。第5类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第1项 氧化剂 氧化剂系指处于高氧化态,具有强氧化性,易分解并放出氧和热量的物质。包括含有过氧基的有机物,其本身不一定可燃,但能导致可燃物的燃烧;与松软的粉末状可燃物能组成爆炸性混合物,对热、震动或摩擦较为敏感。第2项 有机过氧化剂 有机过氧化物系指分

7、子组成中含有过氧基的有机物,其本身易燃易爆、极易分解,对热、震动和摩擦极为敏感。氧化剂具有较强的获得电子能力,有较强的氧化性,遇酸碱、高温、震动、摩擦、撞击、受潮或与易燃物品、还原剂等接触能迅速分解,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第第6类类 毒害品和感染性物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品 第第1项项 毒害品毒害品 本项化学品系指进入肌体后,累积达一定的量,能与体液和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学变化,扰乱或破坏肌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物品。具体指标 经口:LD50500 mg/kg(固体)LD502000 mg/kg(液体)经皮:LD501000 mg/kg(24hr

8、接触)吸入:LC5010 mg/L(粉尘、烟雾、蒸气)第第2项项 感染性物品感染性物品 本项化学品系指含有致病的微生物,能引起病态,甚至死亡的物质。第第7类类 放射性物品放射性物品 本类化学品系指放射性比活度大于7.410Bq/kg的物品。有以下特性有以下特性:具有放射性具有放射性 放射性物质放出的射线可分为四种:射线,也叫甲种射线;射线,也叫乙种射线;射线,也叫丙种射线;还有中子流。各种射线对人体的危害都大。许多放射性物品毒性很大许多放射性物品毒性很大 不能用化学方法中和使其不放出射线,只能设法把放射性物质清除或者用适当清除或者用适当的材料予以吸收屏蔽。第第8类类 腐蚀品腐蚀品 本类化学品系

9、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坏的固体或液体。与皮肤接触在4小时内出现可见坏死现象,或温度在55时,对20号钢的表面均匀年腐蚀超过6.25 mm的固体或液体。该类化学品按化学性质分为三项:第第1项项 酸性腐蚀品酸性腐蚀品 第第2项项 碱性腐蚀品碱性腐蚀品 第第3项项 其它腐蚀品其它腐蚀品 腐蚀性化学品在我们厂内是最常见的、最常用的化学品,我们一定要在工作中注意防护主要特性主要特性 强烈的腐蚀性强烈的腐蚀性 在化学危险物品中,腐蚀品是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和很多金属、有机化合物、动植物机体等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这类物质能灼伤人体组织,对金属、动植物机体、纤维制品等具有强烈的腐蚀作用。有毒性有

10、毒性 多数腐蚀品有不同程度的毒性,有的还是剧毒品。易燃性易燃性 许多有机腐蚀物品都具有易燃性。如甲酸、冰醋酸、苯甲酰氯、丙烯酸等。氧化性氧化性 如硝酸、硫酸、高氯酸、溴素等,当这些物品接触木屑、食糖、纱布等可燃物时,会发生氧化反应,引起燃烧。物物 质质 的的 燃燃 烧烧燃烧的定义燃烧的定义 物质发生强烈的氧化还原反应,同时发出热和光的现象称为燃烧。它具有发光、发热、生成新物质三个特征。最常见最普遍的燃烧现象是可燃物在空气或氧气中的燃烧。爆炸的定义 物质由一种状态迅速地转变为另一种状态,并瞬间以机械功的形式放出大量能量的现象,称为爆炸。爆炸时由于压力急剧上升而对周围物体产生破坏作用,爆炸的特点是

11、具有破坏力、产生爆炸声和冲击波。燃烧的条件燃烧的条件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可燃物、助燃物、着火源。每一个条件要有一定的量,相互作用,燃烧才能发生。燃烧过程燃烧过程 可燃物质状态不同,燃烧过程也不同。燃烧类型燃烧类型物 质 的 爆 炸 爆炸的分类爆炸的分类 常见的爆炸可分为物理性爆炸和化学性爆炸两类,见如下所示。化学品的火灾爆炸危险性评价化学品的火灾爆炸危险性评价 评定化学危险品的火灾爆炸危险特性有以下几个指标:闪闪 点点 闪点是评定可燃液体火灾爆炸危险性的主要标志。就火灾和爆炸来说,化学物质的闪点越低,危险性越大。燃燃 点点 可燃物质在空气充足条件下,达到某一温度与火焰接触即行着火(出现火

12、焰或灼热发光),并在移去火焰之后仍能继续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为该物质的燃点或着火点。自燃点自燃点 指可燃物质在没有火焰、电火花等明火源的作用下,由于本身受空气氧化而放出热量,或受外界温度、湿度影响使其温度升高而引起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为自燃点(或引燃温度)。爆炸极限爆炸极限 可燃气体、可燃液体蒸气或可燃粉尘与空气混合并达到一定浓度时,遇火源就会燃烧或爆炸。这个遇火源能够发生燃烧或爆炸的浓度范围,称为爆炸极限。通常用可燃气体在空气中的体积百分比()表示。火灾与爆炸的破坏作用 火灾与爆炸都会带来生产设施的重大破坏和人员伤亡,但两者的发展过程显著不同。火 灾 火灾是在起火后火场逐渐蔓延扩大,随着时间的延续,

13、损失数量迅速增长,损失大约与时间的平方成比例,如火灾时间延长一倍,损失可能增加四倍。爆 炸 爆炸则是猝不及防。可能仅在一秒种内爆炸过程已经结束,设备损坏、厂房倒塌、人员伤亡等巨大损失也将在瞬间发生。爆炸通常伴随发热、发光、压力上升、真空和电离等现象,具有很大的破坏作用。它与爆炸物的数量和性质、爆炸时的条件、以及爆炸位置等因素有关。主要破坏形式有以下几种:直接的破坏作用 机械设备、装置、容器等爆炸后产生许多碎片,飞出后会在相当大的范围内造成危害。一般碎片在100500米内飞散。冲击波的破坏作用 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传播速度极快,在传播过程中,可以对周围环境中的机械设备和建筑物产生破坏作用和使人员伤亡

14、。冲击波还可以在它的作用区域内产生震荡作用,使物体因震荡而松散,甚至破坏。造成火灾 爆炸发生后,爆炸气体产物的扩散只发生在极其短促的瞬间,对一般可燃物来说,不足以造成起火燃烧,而且冲击波造成的爆炸风还有灭火作用。但是爆炸时产生的高温高压,建筑物内大量的热或残余火苗,会把从破坏的设备内部不断流出的可燃气体、易燃或可燃液体的蒸气点燃,也可能把其它易燃物点燃引起火灾。当盛装易燃物的容器、管道发生爆炸时,爆炸抛出的易燃物有可能引起大面积火灾,这种情况在油罐、液化气瓶爆破后最易发生。正在运行的燃烧设备或高温的化工设备被破坏,其灼热的碎片可能飞出,点燃附近储存的燃料或其它可燃物,也能引起火灾。物体进入机体

15、,蓄积达一定的量后,与机体组织发生生物化学或生物物理学变化,干扰或破坏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性或永久性的病理状态,甚至危及生命,称该物质为毒物工业生产过程中接触到的毒物,主要指化学物质,称为工业毒物毒性及其表示方法 毒性是用来表示毒物的剂量与引起毒作用之间关系的一个概念。它是指一种物质引起人体的病理变化,造成损伤的能力。我们通常采用下列指标:1、半数致死量或浓度(LD50或LC50)2、绝对致死量或浓度(LD100或LC100)3、最小致死量或浓度(MLD或MLC)4、最大耐受量或浓度(LD0或LC0)5、急性阈剂量或浓度(Limac)6、慢性阈剂量或浓度(Limac)7、无反应浓度(E

16、C0)毒物的分类毒物的分类 毒物的分类方法很多。有的按毒物来源分类,有的按毒物侵入人体的途径分类,有的按毒物作用的器官和系统分类等。目前最常用的分类是按化学性质和其用途相结合的分类法:1、金属和类金属、金属和类金属 常见的金属和类金属毒物有铅、汞、锰、镍、铍、砷、磷及其化合物等。2、刺激性气体、刺激性气体 是指对眼和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的气体。它是化学工业常遇到的有毒气体。刺激性气体的种类甚多,最常见的有氯、氨、氮氧化物、光气、氟化氢、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和硫酸二甲酯等。3、窒息性气体、窒息性气体 是指能造成机体缺氧的有毒气体。窒息性气体可分为单纯窒息性气体、血液窒息性气体和细胞窒息性气体。如氮

17、气、甲烷、乙烷、乙烯、一氧化碳、硝基苯的蒸气等氰化氢、硫化氢等。4、农药、农药 包括杀虫剂、杀菌剂、杀螨剂、除草剂等。农药的使用对保证农作物的增产起着重要作用,但如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过程中未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引起中毒。5、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 种类繁多,例如应用广泛的有机溶剂,如苯、甲苯、二甲苯、二硫化碳、汽油、甲醇、丙酮等;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如苯胺、硝基苯等。6、高分子化合物、高分子化合物高分子化合物本身无毒或毒性很小,但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可释放出游离单体对人体产生危害,如酚醛树脂遇热释放出苯酚和甲醛而具有刺激作用。如聚四氟乙烯塑料受高热分解出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八氟异丁烯,

18、吸入后引起化学性肺炎或肺水肿。高分子化合物生产中常用的单体多为不饱和烯烃、芳香烃及卤代化合物、氰类、二醇和二胺类化合物,这些单体多数对人体有危害。返回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 毒物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进入体内。在工业生产中,毒物主要经呼吸道和皮肤进入体内,亦可经消化道进入,但比较次要。通过呼吸道吸收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其在空气中的浓度,浓度越高,吸收越快。皮肤在工业生产中,毒物经皮肤吸收引起中毒亦比较常见。脂溶性毒物经表皮吸收后,还需有水溶性,才能进一步扩散和吸收,所以水、脂皆溶的物质(如苯胺)易被皮肤吸收。消化道在工业生产中,毒物经消化道吸收多半是由于个人卫生习惯不良,手沾 染

19、的毒物随进食、饮水或吸烟等而进入 消化道。进入呼吸道的难溶性毒物被清 除后,可经由咽部被咽下而进入消化道肺泡壁很薄,壁上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毒物一旦进入肺脏,很快就会通过肺泡壁进入血循环而被运送到全身。预防这类中毒,应注意不在车间等作业饮水、进食、吸烟;工作完毕应及时洗手,除去手上的污染。毒物在体内的过程 工业毒物进入人体后,分布在不同的部位,参与体内的代谢过程,发生转化,有些可解毒或排出体外,有些则在体内蓄积起来,久而久之,导致各种中毒症状。毒物的分布 生 物 转 化 蓄 积 排 出 事故报警的及时与正确是能否及时实施应急救援的关键。当发生突发性危险化学品泄漏或火灾爆炸事故时,事故单位或现场人

20、员,除了积极组织自救外,必须及时将事故向有关部门报告。毒物对人体的危害 有毒物质对人体的危害主要为引起中毒。中毒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毒物一次短时间内大量进入人体后可引起急性中毒;小量毒物长期进入人体所引起的中毒称为慢性中毒;介于两者之间者,称之为亚急性中毒。接触毒物不同,中毒后出现的病状亦不一样,现按人体的系统或器官将毒物中毒后的主要病状分述如下。呼 吸 系 统 神 经 系 统 血 液 系 统 消 化 系 统 循 环 系 统泌 尿 系 统骨 骼 损 害 眼 损 害 皮 肤 损 害化学灼伤 职业性肿瘤 总之,机体与有毒化学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中毒后的表现千变万化,了解和掌握这

21、些过程和表现,无疑将有助于我们对有毒化学物质中毒的了解和防治管理。化学品事故的应急处理 化学品事故的应急处理过程一般包括报警、紧急疏散、现场急救、溢出或泄漏处理和火灾控制几方面。应根据事故情况,建立警戒区域,并迅速将警戒区内与事故处理无关人员紧急疏散。紧急疏散时应注意:紧急疏散时应注意:如事故物质有毒时,需要佩戴个体防护用品,并有相应的监护措施。应向上风方向转移;明确专人引导和护送疏散人员到安全区,并在疏散或撤离的路线上设立哨位,指明方向。不要在低洼处滞留。要查清是否有人留在污染区与着火区。为使疏散工作顺利进行,每个车间应至少有两个畅通无阻的紧急出口,并有明显标志。在事故现场,化学品对人体可能

22、造成的伤害为:中毒、窒息、化学灼伤、烧伤、冻伤等。必须对受伤员人进行紧急救护,减少伤害。现场急救注意事项 进行急救时,不论患者还是救援人员都需要进行适当的防护。这一点非常重要!特别是把患者从严重污染的场所救出时,救援人员必须加以预防,避免成为新的受害者。应将受伤人员小心地从危险的环境转移到安全的地点。应至少23人为一组集体行动,以便互相监护照应,所用的救援器材必须是防爆的。急救处理程序化,可采取如下步骤:先除去伤病员污染衣物-然后冲洗-共性处理-个性处理-转送医院。处理污染物。要注意对伤员污染衣物的处理,防止发生继发性损害 一般急救原则一般急救原则 对受到化学伤害的人员进行急救时,几项首先要做

23、的紧急处理是:置神志不清的病员于侧位,防止气道梗阻,呼吸困难时给予氧气吸入;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心脏停止者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挤压。皮肤污染时,脱去污染的衣服,用流动清水冲洗;头面部灼伤时,要注意眼、耳、鼻、口腔的清洗。眼睛污染时,立即提起眼脸,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当人员发生冻伤时,应迅速复温。复温的方法是采用40 42恒温热水浸泡,使其在1530分钟内温度提高至接近正常。在对冻伤的部位进行轻柔按摩时,应注意不要将伤处的皮肤擦破,以防感染。当人员发生烧伤时,应迅速将患者衣服脱去,用水冲洗降温,用清洁布覆盖创伤面,避免伤面污染;不要任意把水疱弄破。患者口渴时,可适量饮水或含盐

24、饮料。口服者,可根据物料性质,对症处理;有必要进行洗胃。经现场处理后,应迅速护送至医院救治。记住:口对口的人工呼吸及冲洗污染的皮肤或眼睛时要避免进一步受伤。危险化学品的泄漏,容易发生中毒或转化为火灾爆炸事故。因此泄漏处理要及时、得当,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泄漏事故控制一般分为泄漏源控制和泄漏物处置两部分。进入泄漏现场进行处理时,应注意以下几项:进入现场人员必须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器具。如果泄漏物化学品是易燃易爆的,应严禁火种。扑灭任何明火及任何其它形式的热源和火源,以降低发生火灾爆炸危险性;应急处理时严禁单独行动,要有监护人,必要时用水枪、水炮掩护。应从上风、上坡处接近现场,严禁盲目进入。泄漏源控

25、制 如果有可能的话,可通过控制化学品的溢出或泄漏来消除化学品的进一步扩散。这可通过以下方法:通过关闭有关阀门、停止作业或通过采取改变工艺流程、物料走副线、局部停车、打循环、减负荷运行等方法。容器发生泄漏后,应采取措施修补和堵塞裂口,制止化学品的进一步泄漏,对整个应急处理是非常关键的。能否成功地进行堵漏取决于几个因素:接近泄漏点的危险程度、泄漏孔的尺寸、泄漏点处实际的或潜在的压力、泄漏物质的泄漏物处置 泄漏被控制后,要及时将现场泄漏物进行覆盖、收容、稀释、处理使泄漏物得到安全可靠的处置,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火灾扑救火灾扑救 危险化学品容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但不同的化学品以及在不同情况下发生火灾

26、时,其扑救方法差异很大,若处置不当,不仅不能有效扑灭火灾,反而会使灾情进一步扩大。此外,由于化学品本身及其燃烧产物大多具有较强的毒害性和腐蚀性,极易造成人员中毒、灼伤。因此,扑救化学危险品火灾是一项极其重要又非常危险的工作。灭火注意事项 扑救化学品火灾时,应注意以下事项:灭火人员不应单独灭火;出口应始终保持清洁和畅通;要选择正确的灭火剂;灭火时还应考虑人员的安全。化学品危害的预防与控制化学品危害的预防与控制 职业卫生和安全是工作场所的一个难题,必须找出解决办法,即必须消除工人在正常作业时受到危害物质的侵害。工程技术控制工程技术控制 个体防护和卫生个体防护和卫生 管理控制管理控制 工程技术控制工

27、程技术控制 工程技术是控制化学品危害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其目的是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消除工作场所中化学品的危害或尽可能降低其危害程度,以免危害工人,污染环境。工程控制有以下方法:替替 代代 选用无害或危害性小的化学品替代已有的有毒有害化学品是消除化学品危害最根本的方法。例如用水基涂料或水基粘合剂替代有机溶剂基的涂料或粘合剂;使用水基洗涤剂替代溶剂基洗涤剂;喷漆和除漆用的苯可用毒性小于苯的甲苯替代;用高闪点化学品取代低闪点化学品等。变更工艺变更工艺 选择的替代品往往是很有限的,特别是因技术和经济方面的原因,不可避免地要生产、使用危险化学品,这时可考虑变更工艺。如改喷涂为电涂或浸涂;改人工装料为机

28、械自动装料;改干法粉碎为湿法粉碎等。隔隔 离离 隔离是指采用物理的方式将化学品暴露源与工人隔离开的方式。是控制化学危害最彻底、最有效的措施。最常用的隔离方法是将生产或使用的化学品用设备完全封闭起来,使工人在操作中不接触化学品。如隔离整个机器,封闭加工过程中的扬尘点,都可以有效地限制污染物扩散到作业环境中去。通通 风风 控制作业场所中的有害气体、蒸气或粉尘,通风是最有效的控制措施。借助于有效的通风,使气体、蒸气或粉尘的浓度低于最高容许浓度。通风分局部通风和全面通风两种。对于点式扩散源,可使用局部通风。使用局部通风时,污染源应处于通风罩控制范围内。对于面式扩散源,要使用全面通风,亦称稀释通风,其原

29、理是向作业场所提供新鲜空气,抽出污染空气,从而稀释降低有害气体、蒸气或粉尘浓度。为了减少毒性暴露,工人还需从自身进行防护,以作为补救措施。工人本身的控制分两种形式:使用防护器具和讲究个人卫生。个体防护用品个体防护用品 在无法将作业场所中有害化学品的浓度降低到最高容许浓度以下时,工人就必须使用合适的个体防护用品。个体防护用品既不能降低工作场所中有害化学品的浓度,也不能消除工作场所的有害化学品,而只是一道阻止有害物进入人体的屏障。防护用品本身的失效就意味着保护屏障的消失,因此个体防护不能被视为控制危害的主要手段,而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性措施。管理控制的目的是通过登记注册、安全教育、使用安全标签和安全技

30、术说明书等手段对化学品实行全过程管理,以杜绝或减少事故的发生。登记注册是化学品安全管理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其范围是国家标准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中所列的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管理实际上就是根据某一化学品的理化、燃爆、毒性、环境影响数据确定其是否是危险化学品,并进行危险性分类。主要依据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和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86)两个国家标准。安全标签的作用是警示能接触到此化学品人员。根据使用场合,安全标签分为供应商标签和作业场所标签。安全教育的作用是使接触到化学品的员工了解化学品的常识,化学品的应急处理等。安全技术说明书

31、也就是我们平常使用MSDS,也可以称为物料安全数据表,主要内容包括:危害性、应急处理、储存运输等。危险化学品MSDS(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1.化学品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及企业标识2.成分成分组成信息组成信息3.危险性概述危险性概述4.急救措施急救措施5.消防措施消防措施6.泄漏应急处理泄漏应急处理7.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处置与储存8.控制接触控制接触个体防护个体防护9.理化特性理化特性10.稳定性稳定性和反应活性和反应活性11.毒理学资料毒理学资料12.生态学资料生态学资料13.废弃处置废弃处置14.运输信息运输信息15.法规信息法规信息16.其他信息其他信息标 签 格 式硝 化 甘 油 C H N O3535危 险爆炸品1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商品标志图*牌向上请向生产企业索取安全技术说明书UN NO 0143 CN NO 1033应急咨询:*-*总公司*公司*厂出品*市*区*路*号邮编:*电话:*化学品标识警示词安全措施危险性标志危险性概述提示参阅MSDS生产企业信息(地址、电话、应急电话)修筑封闭地沟收集泄漏设置收集容器回收泄露液体Q&A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