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101 ,大小:1.12MB ,
文档编号:3523435      下载积分:29 文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系统将以此处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生成账号和密码,方便再次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和密码都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优惠套餐
 

温馨提示:若手机下载失败,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d-3523435.html】到电脑浏览器->登陆(账号密码均为手机号或邮箱;不要扫码登陆)->重新下载(不再收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试题类文档的标题没说有答案,则无答案;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PPT的音视频可能无法播放。 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概不退换。
2: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3: 本文为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所有收益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教学课件·企业管理基础知识.ppt)为本站会员(三亚风情)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教学课件·企业管理基础知识.ppt

1、企业管理基础知识第一篇第一篇 基础篇基础篇 第一章企业概述 【学习目标】1.了解企业的概念、特征和类型;2.理清企业产生和发展的脉络;3.明确企业的任务所回答的问题、考虑的因素及包括的内容。第一节企业的概念和类型 一、企业的概念 企业是根据一定协议或者章程依法设定的,有符合法律规定数量的财产和成员,自主从事商品生产、流通和提供社会服务,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企业具有以下特征:1.企业是从事经济活动的独立组织 2.企业是营利性组织 二、企业的类型 1.按组织形式分 2.按经济部门(产业)分 3.按经济类型分 4.按主要生产要素分 5.按规模分 6.按资产结构分 7.按企业出资者承担责任的性质分

2、第二节企业的发展与任务 一、企业的产生与发展 经济学研究表明,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是工业企业。工业企业的早期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资本主义手工业作坊、手工业工场和工厂企业。二、企业的任务 1.规定企业任务时必须明确的问题(1)本企业是干什么的?(2)谁是企业的现实顾客?(3)顾客还需要什么?(4)顾客期望得到什么?(5)本企业潜在顾客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确定企业任务时应考虑的因素(1)企业本身的特点。(2)企业目前所处的行业环境。(3)其他行业环境。3.企业任务的内容(1)明确指出本企业的主要竞争领域。(2)强调企业想要实施的主要政策。(3)远景规划。(4)承担社会责任。【本章回顾】1.企业是什

3、么?企业具有什么特征?2.企业有哪几种类型?3.企业是如何产生的?4.制定企业任务时必须明确的问题是什么?要考虑什么因素?5.企业为什么要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第二章管理概述 【学习目标】1.掌握管理的概念及基本特征;2.了解管理的意义;3.掌握科学管理阶段中美国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法国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和德国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的基本内容;4.了解现代管理阶段中影响较大的几个流派及其主要思想;5.掌握企业管理的概念和特征;6.把握企业管理在信息时代的发展趋势。第一节管理的概念与意义 一、管理的概念及特征 从一般意义而言,管理是指协调集体活动以达成预定目标的实践过程。它是一种有目的的

4、活动,引导集体活动指向预定目标,这个目标可以是政治的、经济的、文化教育的,也可以是综合性的。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大到一个国家,小至几个人的组织和团体,都离不开管理。管理有以下基本特征:(1)管理的载体是一个组织,这个组织可以是一个国家、一个企业、一个行政机构,总之是一个有特定目的的组织。(2)管理的基本对象是人,只有包括人在内的活动才是真正的管理对象。(3)管理的任务,就是通过采取某些具体的手段和措施,设计和维护一种环境,包括内部和外部环境,使管理对象协调有序地活动。(4)管理的目的在于达成预定目标。(5)管理的职能,包括计划、组织、激励、控制和协调等。(6)管理的作用在于它是一种生产力,是一个

5、组织生存与发展的条件,是社会进步的物质力量。二、管理的意义 1.管理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 2.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 3.管理的客体是组织中的各种资源 4.管理是一个过程 5.管理的目的是实现组织的目标第二节管理理论的发展 一、传统管理阶段 传统管理阶段是指从资本主义工厂制度形成以后至泰罗“科学管理”理论出现以前这一时期,即从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共历时100多年。其标志是:近代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即由家庭作坊生产转为早期的工厂生产。这一时期企业管理的特点是:凭个人直觉,以经验管理为主。这一时期的企业管理理论主要反映在企业家的个人实践和经济学家的个别论述中,并没有出现专门研究管理的学者,也未

6、形成独立的管理著述。二、科学管理阶段 1.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2.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3.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 三、现代管理阶段 现代管理阶段指从20世纪30年代至今,这一时期的管理理论被称为现代管理理论。现代管理理论在20世纪30年代初主要是人际关系学说,后来发展为行为科学理论。1.管理程序学派 2.行为科学学派 3.决策理论学派 4.系统管理学派 5.经验管理学派 6.管理科学学派 7.权变管理学派 8.企业文化学派 9.组织学习理论学派第三节企业管理的基础知识 一、企业管理的概念 企业管理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是社会化大生产对企业的客观要求

7、。二、企业管理的特征 1.企业管理的目的性 2.企业管理的组织性 3.企业管理的人本性 4.企业管理的创新性 5.企业管理的艺术性 三、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 1.企业创新管理将越来越受到重视 2.企业“软件”管理将更加系统化 3.企业战略管理将强调目标的创新 4.企业权变管理将更加灵活和精细 5.开放式面对面的感情管理 6.未来企业管理的“三中心”、“两方向”7.企业管理将趋于借用“外脑”【本章回顾】1.管理指的是什么?2.管理具有哪些基本特征?3.管理的意义是什么?4.科学管理阶段管理理论的发展主要有哪三个方面?5.请说出现代管理阶段中影响较大的几个学派,并简述它们的主要思想。6.企业管理指的

8、是什么?7.企业管理的特征有哪些?8.谈谈在信息时代,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第二篇第二篇 实务篇实务篇 第三章企业战略管理 【学习目标】1.掌握企业战略的概念及特点;2.了解战略的层次;3.掌握战略管理的含义及各阶段的内容;4.了解战略管理的优势;5.掌握企业战略制定的过程和SWOT分析方法。第一节企业战略概述 一、企业战略的概念 企业战略是指企业面对激烈变化、充满严峻挑战的环境,为求得长期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总体性谋划。企业战略是对企业经营范围的科学规定,是制定规划(计划)的基础。二、企业战略的特点 1.总体性 2.长远性 3.指导性 4.现实性 5.竞争性 6.风险性 7.创新性 8.稳定性

9、9.适应性 三、企业战略的三个层次 1.公司战略 战略决策层次的最高层次是公司战略。2.经营战略 战略决策层次的中间层是经营战略。3.职能战略 战略决策层次的底层是职能战略。第二节战略管理 一、战略管理的含义 战略管理即企业为了制定和实施那些旨在实现本企业目标的计划而做出的决策和行动。战略管理包含9项重要任务:(1)规划公司的使命,包括对宗旨、理念和目标的明确描述。(2)对公司内部状况和能力进行分析。(3)评估公司的外部环境,包括竞争环境和广泛的相关因素。(4)通过把自身资源与外部环境进行匹配来分析公司可供选择的方案。(5)围绕公司的远景对每种选择进行评价,通过这种方式确定最理想的方案。(6)

10、选择一组能够实现最理想方案的长期目标和总体战略。(7)制定与所选的长期目标和总体战略相匹配的年度目标和短期战略。(8)通过有计划地对资源进行分配的方式实施战略,这种方式的重点是任务、人员、组织结构、技术和薪酬制度的匹配。(9)对战略过程的进展状况进行评价,并用于未来的决策制定。二、战略管理的阶段 1.战略制定 2.战略实施 3.战略评价 三、战略管理的益处(1)战略规划活动能够增强公司防患于未然的能力。(2)群体战略决策更容易找到可用的最佳战略方案。(3)员工参与战略规划过程能够增进他们对每个战略计划中的生产率与报酬关系的理解,进而提高他们的积极性。(4)参与战略规划能够使员工明确各自的角色分

11、工,能够减少个体与群体活动之间的隔阂和冲突。(5)降低变革阻力。第三节企业战略的制定 一、企业任务陈述 1.企业任务陈述的特性(1)宣告态度。(2)调解分歧。(3)用户导向。(4)社会政策宣言。2.企业任务陈述的内容(1)用户:企业的用户是谁?(2)产品或服务:企业的主要产品或服务项目是什么?(3)市场:企业在哪些地域参与竞争?(4)技术:企业的技术是否先进?(5)对生存、增长和盈利的关切:企业是否努力实现业务的增长和良好的财务状况?(6)观念:企业的基本信念、价值观、志向和道德倾向是什么?(7)自我认知:企业最独特的能力或最主要的竞争优势是什么?(8)对公众形象的关切:企业是否对社会、社区和

12、环境负责?(9)对雇员的关心:企业是否视员工为宝贵的资产?二、企业战略环境分析 1.SWOT分析的基本思路 SWOT分析是一种综合考虑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各种因素并进行系统评价,从而选择最佳经营战略的方法。其中的S是指企业的优势(Strengths),W是指企业的劣势(Weaknesses),O是指企业面临的机会(Opportunities),T是指企业面临的威胁(Threats)。2.SO、WO、ST、WT战略(1)SO战略(优势机会组合)。(2)WO战略(劣势机会组合)。(3)ST战略(优势威胁组合)。(4)WT战略(劣势威胁组合)。3.对SWOT分析的评价(1)优势与长处。SWOT分

13、析模型不仅有助于分析企业环境,而且它促使组织全盘考虑组织的战略。另外,SWOT分析模型还可以用来有效地评估组织的核心能力、竞争力和资源。(2)劣势与局限。有批评者指出:SWOT分析模型只强调数据的质,而忽略了数据的量;强调事后而不是事前;在区分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时过于简化。由于没有经过测试和检验,研究者会对组织的劣势估计不足,对优势估计过高,往往盲目乐观。第四章企业文化建设 【学习目标】1.掌握企业文化的概念和特征;2.理解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3.了解企业文化的形成机制;4.掌握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中应注意的事项;5.了解企业形象的概念及企业形象的积极效果;6.掌握树立企业形象应注意的

14、事项。第一节企业文化概述 一、企业文化的概念 1.五因素说 企业文化是由五个因素组成的,包括:价值观、英雄人物、习俗仪式、文化网络和企业环境。2.两种文化总和说 这种学说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中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 3.群体意识说 这种学说认为,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员工群体在长期的实践中所形成的群体意识及行为方式。4.精神现象说 二、企业文化的特征 企业文化既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又是一种管理理论。它有着严格的内涵和外延,有着自身的规律性。归纳起来,企业文化有以下基本特征:1.人本性 2.独特性 3.和谐性 4.时代性 5.可塑性 三、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1.引导企业管理方向 2.形成员工道

15、德约束 3.加强员工精神激励 4.提升企业凝聚力 5.塑造企业品牌形象第二节企业文化建设 一、企业文化的形成机制 1.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环境中为适应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而形成的 2.企业文化发端于少数人的倡导与示范 3.企业文化是坚持宣传、不断实践和规范管理的结果 二、企业文化的建设 企业文化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其建设方法也千差万别。根据国内外众多企业的成功经验,要建设好企业文化应注意如下事项:1.坚持原则(1)社会主义方向原则。(2)继承与发展相结合原则。(3)借鉴与创新相结合原则。2.把握要点(1)企业文化建设要坚持以人为中心。(2)企业文化建设要形成自己的特色。(3)企业文化建设是系统工

16、程。3.企业文化建设的途径(1)通过自上而下的灌输来建设企业文化。(2)通过制度化的建设来塑造企业文化。(3)通过企业员工的内省来塑造企业文化。第三节企业形象设计 一、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就是消费者和社会公众对企业、企业行为、企业的各种活动成果给予的综合评价与一般认定。(1)企业表层形象,指厂容、厂貌、技术设备、产品质量等直观形象;(2)企业深层形象,指企业的精神面貌、群体意识、价值观念、道德风尚、成员素质、技术与管理工作水平、竞争能力等非直观形象;(3)企业实体形象,指企业经济行为给予公众的形象;(4)企业软件形象,指企业的人员素质、技术和管理水平给予公众的观感或印象。二、企业形象的积极效果

17、企业形象是企业内在的各种文化信息所形成的凝聚力、创造力、吸引力和竞争力的综合体现。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可以给企业带来以下三方面效果:1.信任效果 2.缓和效果 3.竞争效果 三、如何树立企业形象 1.认真编制形象塑造规划,敢于投资 2.企业形象塑造要坚持从实际出发 3.企业形象塑造要有特色 4.企业形象塑造要重视员工教育第五章生产运作管理 【学习目标】1.掌握生产运作管理的目标及基本内容;2.明确生产能力的概念与组成因素;3.了解生产计划的层次与指标;4.学习生产计划编制的具体步骤;5.了解生产控制的内涵及功能。第一节生产运作管理概述 一、生产运作管理的目标 1.高效 高效就是高生产率。生产率

18、是投入资源和产出产品/服务的比率,产品/服务是通过各种资源转化而来的,转化的效率越高,产出就越多,也就越能提供更多的产品或创造更高的服务价值。2.灵活 灵活是指能很快地适应市场的变化,生产不同的品种或提供不同的服务。3.准时 准时是指按用户规定的时间与数量,提供其所需的产品/服务。4.优良和满意 优良的产品和满意的服务是指质量。二、生产运作管理的基本内容 1.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 2.生产运作系统的计划 3.生产运作系统的控制第二节企业生产计划管理 一、生产能力 1.生产能力的概念 工业企业在制订生产计划时,必须掌握企业的生产能力。所谓生产能力,是指企业全部生产性固定资产(包括主要生产设备、辅助

19、生产设备、起重运输设备、动力设备及有关厂房和生产建筑物等),在一定的时期内,在一定的技术和组织条件下所能生产一定种类产品的最大产量。2.构成生产能力的基本要素 生产能力对于做好生产计划工作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固定资产的生产能力基本上由三个要素决定:(1)在使用中的固定资产的数量。(2)固定资产的有效工作时间。(3)固定资产的生产效率。二、生产计划 1.生产计划的层次 生产计划分为长期生产计划、中期生产计划和短期生产计划。2.生产计划的主要指标 生产计划的主要指标有品种、产量、质量、产值和出产期等。(1)品种指标。(2)产量指标。(3)质量指标。(4)产值指标。(5)出产期。三、生产计划的编制 由

20、于市场是不断变化的,因此生产计划的编制必须坚持以需定产的原则,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整。生产计划编制的具体步骤如下:1.确定计划需求 2.确定生产计划指标 3.安排产品出产进度 4.修改实施 5.考查和总结生产计划的实施情况第三节企业生产控制管理 一、控制的内涵 1.控制是组织的一项重要管理活动 2.控制是一个检验计划执行成效和计划正确性的过程 3.控制要遵循一套科学的程序 4.控制具有明确的目标 二、控制的功能 1.及时了解和把握组织环境的变化 2.协调组织各部门和各层次的活动 3.协调组织成员的行为 4.提供修改计划的依据第六章人力资源管理 【学习目标】1.了解人力资源的概念与特点;2.

21、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任务与基本原则;3.明确人力资源开发的意义、任务与内容;4.掌握人员招聘的环节与形式和人员录用的程序;5.了解奖酬的类型与薪酬管理的原则;6.掌握人员培训的要求与途径;7.了解绩效管理的概念、性质与绩效考评的概念和应注意的问题。第一节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源管理 一、人力资源的概念 人力资源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之中,处于劳动年龄、未到劳动年龄和超过劳动年龄而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之和;或者表述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人口减去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口之后的人口。二、人力资源的特点 人力作为一种可供开发的资源,不同于可供企业利用的其他资源,具有自身的特点:1.主导性 2.潜在性 3.创造性

22、4.动态性 5.更新性 三、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 人力资源管理(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是指在经济学以及人本思想的指导下,通过招聘、甄选、培训、报酬等管理形式对组织内外相关人力资源进行有效运用,以满足组织当前及未来发展的需要,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与成员发展的最大化。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随着时代的进步,人力逐渐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核心资源,同时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成为每个企业管理者必修的课题。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任务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有以下任务:(1)根据企业长期生产经营发展的要求,预测人才需求,制定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及发展战略,组织、落实各项措施。(2)提高招聘与

23、录用工作质量,吸引及网罗企业所需人才,为企业配备符合职务(岗位)要求、能够认真履行职务(岗位)职责的合格人才。(3)加强教育与培训工作,提高员工的思想道德水平、科学文化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等,以适应社会的发展。(4)完善奖酬管理体系,保证奖励与惩罚的公平和公正,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5)健全人员绩效的考评体系,制定工作岗位和员工工作行为规范,严明劳动纪律,不断提高工作绩效水平。(6)为业务部门提供人员管理的专业服务,为员工提供相关的咨询和帮助。(7)改善人际关系,创造和谐的劳动环境。五、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 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原则如下:第一,灵活性原则。人力资源的管理过程必须灵活,应根据企业

24、的不同情况,合理地分配人力资源。第二,激励原则。激励原则主要以精神及物质鼓励为主,激发员工的潜在能力,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第三,科学、合理原则。人力资源管理与其他的物质管理不同,它需要一个比较完整、科学、合理的体系,进行人性化管理,要考虑人的心理变化特点。第二节人力资源开发 一、人力资源开发的意义 人力资源开发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有助于降低人力资源的使用成本 2.有助于提高组织的竞争力 3.有助于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实现组织目标 二、人力资源开发的任务与内容 1.人力资源开发的任务(1)满足组织存在和发展的需要。(2)满足组织成员的合理需求。2.人力资源开发的内容 人力资源开

25、发的内容十分丰富,其内容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人力资源规划:关于组织目前的人员状况、未来人才需求状况及供求状况的预测说明。(2)招聘和解聘员工:由管理者从组织外部聘用适合的人员,对组织内部不适用的员工给予辞退。(3)甄选、确定人员:由管理者采取一些方法对求职者进行甄别,以确定最合适的人选。(4)定向:将招聘到的人员安排到工作岗位,使之适应工作环境。(5)员工培训:即对组织成员进行业务技能的培训。(6)绩效评估:即对员工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价,以便作出客观、公正的人事决策。(7)员工报酬:组织为满足员工工作与生活需要而为其提供工资和养老保险等福利待遇。(8)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第三节人员招聘

26、 一、人员招聘的含义及意义 1.人员招聘的含义 人员招聘是指企业为了发展的需要,根据人力资源规划和工作分析的数量与质量要求,从组织外部吸收人力资源的过程。职位潜在候选人的来源受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的影响,一般可分为内部来源和外部来源两类。2.人员招聘工作的意义 人员招聘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其意义如下:(1)是组织补充人力资源的基本途径。(2)有助于创造组织的竞争优势。(3)有助于组织形象的传播。(4)有助于组织文化的建设。二、人员招聘 1.人员招聘环节 人员招聘环节主要包括招聘决策和发布招聘信息这两个关键步骤。(1)招聘决策。招聘决策应遵循的原则有:1)少而精原则。2)宁缺毋滥

27、原则。3)公平竞争原则。(2)发布招聘信息。1)面广原则。2)及时原则。3)层次原则。2.人员招聘形式(1)内部选拔。内部选拔是人员招聘的一种特殊形式,包括内部提升和内部调用。1)内部提升。2)内部调用。(2)招聘广告。(3)其他形式。1)熟人介绍。2)职业介绍机构。3)职业招聘人员。4)求职者登记。5)校园招聘。三、人员录用 1.企业员工招聘的程序 企业员工招聘的程序因企业而异。大型企业的程序通常会较为复杂,一般可分为申请、面试、测验、调查、体检、安置等步骤。在较小的企业中,应聘者只要经理核准便可录用。2.面试(1)面试的作用。1)企业可就应聘者申请表上的疑点和不明白之处,通过面试加以求证,

28、并可借此了解应聘者更多的情况,如兴趣、爱好、以往的工作经历等。2)应聘者可通过面试,对应聘企业及岗位有更详细的了解,同时也可借此机会向企业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干,给招聘主持者留下好的印象。3)听取应聘者对未来工作的设想。4)通过应聘者的表现,来判断他在未来实际工作中的表现。(2)面试的形式。1)随意性的面试。2)模式化的面试。3)引导式的面试。(3)面试的评定。3.测验 近年来,随着人才市场的日益完善,越来越多的企业对应聘者的个性、品格、能力进行一些测验。测验一般分笔试与口试,包括智商测验、能力测验、兴趣测验、性格测验和环境测验等。第四节奖酬管理 一、奖酬的类型 1.工资 工资是指根据员工创造的劳

29、动成果的多少,按规定的标准,以货币形式给予员工的劳动报酬。工资是奖酬最基本的构成内容。工资包括基本工资、岗位(职务)工资、工龄工资等。2.奖励 奖励是企业依据员工对企业的贡献程度所给予的回报,一般包括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两种基本形式。其中,物质奖励是工资的重要补充形式。3.福利 福利是企业针对员工所做贡献而给予的一种补充性的回报,主要表现为企业为员工提供的物质文化方面的待遇,目的在于提高员工的生活水平,保障员工的身心健康,为员工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便利条件。福利可以以货币、实物或服务的形式支付,如带薪休假、工作餐、困难补助、伤病补贴、劳动保险等。二、奖酬管理的原则 1.与企业战略同步原则 2.公平、

30、效率统一原则 3.体现奖酬功能原则 4.先进、适用原则 5.合法、合理原则 6.清晰、易用原则 7.分享利益原则第五节人员培训与绩效管理 一、人员培训 1.对人员培训工作的要求(1)要有健全的组织管理体制。(2)要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采用不同的培训内容。(3)要注重培训内容的全面性与专业性的结合。(4)要注重培训方法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5)要符合成人教育的特点,注重培训形式和方法的多样化。2.人员培训的途径(1)职前培训、在职培训和非在职培训。(2)正规院校教育、短期培训班、自学等形式。二、绩效管理 1.绩效的概念和性质 对组织而言,绩效就是任务在数量、质量及效率等方面完成的情况;对员工个

31、人来说,绩效则是上级和同事对自己工作状况的评价依据。绩效的性质中值得强调的是它的多因性、多维性与动态性。(1)绩效的多因性。(2)绩效的多维性。(3)绩效的动态性。2.绩效考评的概念 绩效考评也称绩效考核或绩效评价,简称考绩,是对员工的工作行为与工作结果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考察、分析、评估与传递的过程。3.人员绩效考评应注意的问题(1)考评要有客观的标准。(2)考评要有可行的方法。(3)考评要有合理的时间安排。(4)考评结果要及时反馈给被考评人。第七章企业财务管理 【学习目标】1.掌握财务和财务管理的概念及特点;2.了解财务管理的任务;3.掌握企业筹集资金的要求与渠道;4.了解流动资金的概念

32、与特点;5.掌握流动资金管理的基本任务。第一节企业财务管理概述 一、财务与财务管理 1.财务的概念 财务是同资金的存在及其活动相联系的范畴。财务是企业为了达到一定目标,所进行的筹集资金和运用资金的活动。企业的财务活动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1)企业筹资而引起的财务活动;(2)企业投资而引起的财务活动;(3)企业生产经营而引起的财务活动;(4)企业利润分配而引起的财务活动。2.企业财务管理 企业财务管理主要有两个中心内容:(1)筹资管理。系统研究资金的构成、来源渠道和具体规模等问题。(2)投资管理。着重探讨企业资金的投向、规模和不同投资项目的组合,以及如何避开或消除风险,获得预期的收益等。二、

33、企业财务管理的特点 1.财务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 2.财务管理与企业各方面具有广泛联系 3.财务管理能迅速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状况 三、企业财务管理的任务(1)组织、安排、筹集企业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2)降低成本,增加企业盈利;(3)实现财务监督,贯彻财经法规,维护财经纪律;(4)建立、健全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做好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依法计算和缴纳税收,保证投资者权益不受侵犯;(5)按国家规定合理分配收入和使用自有资金,正确处理国家、企业、职工三者之间的分配关系。第二节企业筹集资金 一、企业筹集资金的要求 企业筹集资金的具体要求如下:1.合理确定资金需要量 2

34、.掌握资金的投资方向,确保投资效果 3.选择筹资渠道,降低资金成本 4.合理安排自有资金比例,正确运用负债经营 二、筹集资金的渠道 企业筹集资金的渠道按区域划分,可分为国内筹资渠道、国外筹资渠道。1.国内筹资渠道(1)国家财政投资。(2)银行借贷资金。(3)非银行金融机构短期贷款。(4)金融市场集资。(5)联合集资。2.国外筹资渠道(1)跨国银行贷款。(2)国际金融机构贷款。(3)出口信贷。(4)中外合资经营。(5)其他。第三节流动资金管理 一、流动资金的概念和特点 1.流动资金的概念 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必须以货币资金购买劳动对象和支付职工劳动报酬,在这些方面垫支的资金称为流动资金。流动资

35、产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流动性。(2)周转速度快。(3)变现能力强。(4)使用形态多样化。(5)增值性。2.流动资金的特点(1)存在形态的可变性。(2)多种形态的并存性。(3)运动过程的循环性。二、流动资金管理的基本任务 1.建立健全各项流动资金的内部管理制度 2.核定合理的流动资金定额,及时组织好生产经营活动所需流动资金定额的供应 3.实行分级归口管理,落实流动资金管理的经济责任制 4.合理确定资产结构,确保企业有足够的偿债能力第八章市场营销管理 【学习目标】1.了解市场营销学产生的背景及市场营销学在中国的发展;2.掌握市场及市场营销的含义;3.明确市场营销活动的内容;4.了解市场营销学的

36、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及作用;5.理清企业经营观念的演变过程;6.掌握市场细分的模式、过程及标准;7.掌握细分市场的评估过程;8.学会选择目标市场;9.掌握市场开发定位战略的差异化原则。第一节市场营销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市场营销学产生的客观经济条件 1.科技进步带动生产发展,使产品日渐丰富 2.市场规模扩大,消费需求膨胀 3.中间商地位的提高及作用的加强 4.消费者谋求摆脱困境,维护自身权益 二、市场营销学产生的理论基础 1.市场理论(1)市场的自我调节能力论。亚当斯密把市场比作一只“看不见的手”,认为是这只手在推动市场供求平衡。(2)成本是价格的基本决定因素论。该论点揭示了成本的构成因素(工资、

37、利润、租金、利息等),进而明确成本是产品价格的基本因素。(3)供应创造需求论。(4)需求创造供应论。2.价值理论 3.消费理论 三、市场营销学在中国的发展 1.引进阶段(19781982年)2.传播阶段(19831991年)3.应用阶段(1992年至今)第二节市场销售的内涵 一、市场的含义 市场是由那些具有特定的需要或欲望,而且愿意并能够通过交换来满足这种需要或欲望的全部潜在顾客构成的。在市场营销学中,对一切既定的产品而言,市场包含三个要素:有某种需要的人,为满足这种需要的购买能力,购买愿望,即市场=人口+购买力+购买愿望。二、市场营销的基本含义 简单地讲,市场营销就是从市场(顾客)的需要出发

38、,全面整合企业资源,以适当的方式满足市场(顾客),进而获取利润的行动过程。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顾客需求;全面努力(整合公司资源);获取利润。三、市场营销活动的内容 1.营销是一种创造性行为 2.营销是一种自愿的交换行为 3.营销是一种满足人们需要的行为 4.营销是一种管理过程 5.营销是企业参与社会的纽带第三节市场营销学 一、市场营销学的理论基础 1.工商管理学 2.经济学 3.社会学 4.心理学 5.其他学科 二、市场营销学的研究方法 1.分类研究法 2.产品研究法 3.机构研究法 4.功能研究法 5.决策研究法 6.社会研究法 7.定性分析研究法 8.定量分析研究法 三、市场营销学的作用

39、 1.有助于认识市场,发现机会 2.有助于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 3.有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4.有助于人们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 5.有助于促进市场营销乃至管理学科的进一步发展第四节企业经营观念的演变 一、生产观念 二、产品观念 三、推销观念 四、营销观念 五、社会营销观念 六、营销者与顾客第五节市场选择与开发定位战略 一、市场细分 1.市场细分的模式与过程 市场细分模式根据消费者的不同偏好,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1)同质偏好。表明市场上所有消费者都有大致相同的偏好,这一市场上不存在自然的细分,所有品牌都可能相似并集中于偏好的中心。(2)分散偏好。表明消费者的偏好高度分散,消费者的需求各

40、不相同。如果只有一个品牌,它可能定位于中央位置,以迎合大多数消费者。竞争者品牌可能会在某个角落定位,争取那些对中央第一个品牌不满足的消费者。(3)集群偏好。表明市场上发现了不同偏好的消费者群体,形成自然的细分市场。营销者的任务首先就是辨别不同的偏好,并据此进行市场细分。根据消费者市场偏好的差异,企业的营销者便可以对市场进行细分。市场细分的过程包括三个主要阶段:(1)调查阶段。(2)分析阶段。(3)细分阶段。2.市场细分的标准(1)消费者市场细分的标准。消费者市场细分的一般标准包括四类:人口标准、心理标准、行为标准和地理标准,每一种标准又包括许多细分因素。(2)生产者市场细分的标准。生产者市场细

41、分的标准主要包括行业特点、用户规模、最终用户的要求、用户购买特点及地理位置五个方面。(3)有效细分市场的条件。二、评估细分市场 1.细分市场的规模与发展潜力 2.细分市场的吸引力 3.公司的目标与资源 三、选择目标市场战略 1.无差异性目标市场战略 2.差异性目标市场战略 3.集中性目标市场战略 四、选择目标市场战略应考虑的因素 1.企业实力 2.产品特点 3.市场特点 4.产品所处生命周期阶段 5.竞争者状况 五、市场开发定位战略 对于企业来说,并非所有产品的差异化都是有意义的或者是有价值的,也并非每一种差异都是一个差异化定位标准。每一种差异都可能增加企业成本,当然也可能扩大消费者的利益。所以,企业必须谨慎选择能使其与竞争者相区别的途径。有效的差异化应满足下列原则:(1)重要性:能向相当数量的消费者让出较高价位的利益。(2)明晰性:该差异化是其他企业所没有的,或者是以一种突出的、明晰的方式提供的。(3)优越性:该差异化明显优于通过其他途径而获得相同的利益。(4)可沟通性:该差异化是可以沟通的,是消费者看得见的。(5)不易模仿性:该差异化是其他竞争者难以模仿的。(6)可接近性:消费者有能力购买该种“差异”。(7)盈利性:企业可通过该差异化获得利润。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