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一、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1、血液的组成血液的组成3、血液的理化特性血液的理化特性血液生理2、血血 量量血液生理血血 液液血血 浆浆水(水(90%92%)晶体物质(晶体物质(2%3%)血浆蛋白血浆蛋白(5%8%)白蛋白白蛋白 球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血细胞(血细胞(40%50%)红细胞红细胞白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小板红细胞比容红细胞比容压紧的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压紧的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Hematocrit)(Plasma)血液生理贮备血量贮备血量循环血量循环血量指动物体内的血液总量。占畜体的指动物体内的血液总量。占畜体的6%-8%。并且存在
2、种间的、年龄的、所处生态环境等的不并且存在种间的、年龄的、所处生态环境等的不同的差异。同的差异。参与机体血液循环的血量参与机体血液循环的血量贮存于肝、肺、腹腔静脉贮存于肝、肺、腹腔静脉及皮下及皮下 静脉静脉 丛的血量丛的血量2、血、血 量:量:血液生理颜色、比重和气味颜色、比重和气味血液的粘滞性血液的粘滞性(viscosity)血浆渗透压血浆渗透压(osmotic pressure)血液血液的的pH值值颜色颜色鲜红、暗红鲜红、暗红血腥气血腥气挥发性脂肪酸挥发性脂肪酸咸味咸味NaCl比重比重1.051.06血液生理颜色、比重和气味颜色、比重和气味血液的粘滞性(血液的粘滞性(viscosity)血
3、浆渗透压血浆渗透压(osmotic pressure)血液的血液的pH值值 血液流动时,由于内部血液流动时,由于内部分子间相互碰撞磨擦而产生分子间相互碰撞磨擦而产生阻力,以致流动缓慢并表现阻力,以致流动缓慢并表现出粘着的特性,称为出粘着的特性,称为血液的血液的粘滞性粘滞性。(比水高。(比水高45倍)倍)血液的粘滞性相对恒定血液的粘滞性相对恒定对维持正常的血流速度对维持正常的血流速度和血压起重要作用。和血压起重要作用。血液生理颜色、比重和气味颜色、比重和气味血液的粘滞性血液的粘滞性(viscosity)血浆渗透压(血浆渗透压(osmotic pressure)血液血液的的pH值值 促使纯水或低浓
4、度溶促使纯水或低浓度溶液中的水分子通过半透膜液中的水分子通过半透膜向高浓度溶液中渗透的力向高浓度溶液中渗透的力量,称为量,称为渗透压渗透压。血浆渗透压包括血浆渗透压包括胶体渗胶体渗透压透压(0.5%)和)和晶体渗透晶体渗透压压(99.5%)哺乳动物的血浆渗透哺乳动物的血浆渗透压约等于压约等于7.6个大气压。个大气压。把把0.9%NaCl溶液称为溶液称为等渗溶液或生理盐水等渗溶液或生理盐水。血液生理颜色、比重和气味颜色、比重和气味血液的粘滞性血液的粘滞性(viscosity)血浆渗透压血浆渗透压(osmotic pressure)血液的血液的pH值值 血液呈血液呈弱碱性弱碱性,pH值为值为7.3
5、57.45,耐受极限为,耐受极限为7.00 7.80相对恒定。相对恒定。1、血浆中的缓冲对有:、血浆中的缓冲对有:NaHCO3/H2CO3;蛋白质纳盐蛋白质纳盐/蛋白质;蛋白质;Na2HPO3/NaH2PO4等等 2、肺和肾也不断排出体内、肺和肾也不断排出体内 过多的酸和碱。过多的酸和碱。二、血二、血 浆浆:血液生理1、血浆的化学组成血浆的化学组成2、血浆的主要功能血浆的主要功能血液生理 血浆是一种淡黄色的液体,由血浆是一种淡黄色的液体,由90%的水和的水和100多种溶质组成约多种溶质组成约占血液总量的占血液总量的5060%,是机体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机体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血浆血浆水
6、水(90-92%)养分养分:血浆蛋白质血浆蛋白质、脂类、葡萄糖、维生素等、脂类、葡萄糖、维生素等电解质电解质:Na+、K+、Ca2+、Cl-、HCO3-、HPO42-等等代谢产物代谢产物:氨基酸、多肽、乳酸、酮体、尿素、:氨基酸、多肽、乳酸、酮体、尿素、尿酸、肌酸、肌酐、马尿酸、胆色素和氨尿酸、肌酸、肌酐、马尿酸、胆色素和氨气体气体:O2、CO2、和、和N2等气体等气体其他其他:激素和酶等:激素和酶等血液生理血浆蛋白血浆蛋白白蛋白白蛋白(主要由肝脏合成)(主要由肝脏合成)球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血液生理运输功能运输功能结合蛋白结合蛋白营养功能营养功能白蛋白白蛋白形成胶体渗透压形成胶
7、体渗透压白蛋白白蛋白参与凝血和抗凝血功能参与凝血和抗凝血功能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缓冲功能缓冲功能pH免疫功能免疫功能球蛋白球蛋白血浆功能血浆功能血液生理红细胞生理红细胞生理血小板血小板白细胞生理白细胞生理三、血细胞及其功能三、血细胞及其功能:血液生理红细胞的形态和数目红细胞的形态和数目红细胞的生理特性红细胞的生理特性红细胞的功能红细胞的功能红细胞的生成和破坏红细胞的生成和破坏 红细胞是血细胞中数目最多的红细胞是血细胞中数目最多的一种(一种(1012个个/升)。同种动物的红升)。同种动物的红细胞数目常随品种、年龄、性别、细胞数目常随品种、年龄、性别、生活条件等的不同而有差异。生活条件等的不同而有
8、差异。哺乳动物哺乳动物无核、双凹圆盘形细胞。无核、双凹圆盘形细胞。骆驼和鹿骆驼和鹿呈椭圆形。呈椭圆形。禽类禽类有核的椭圆形细胞。有核的椭圆形细胞。血液生理红细胞的形态和数目红细胞的形态和数目红细胞的生理特性红细胞的生理特性红细胞的功能红细胞的功能红细胞的生成和破坏红细胞的生成和破坏血液生理红细胞的形态和数目红细胞的形态和数目红细胞的生理特性红细胞的生理特性红细胞的功能红细胞的功能红细胞的生成和破坏红细胞的生成和破坏红细胞对低渗溶液的这种抵抗能力红细胞对低渗溶液的这种抵抗能力,称为称为红细胞的渗透脆性或简称脆性。红细胞的渗透脆性或简称脆性。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suspensi
9、on stability)在循环血液中,红细胞在血浆中保持悬浮状态在循环血液中,红细胞在血浆中保持悬浮状态而不易下沉的特性,称为悬浮稳定性。而不易下沉的特性,称为悬浮稳定性。红细胞的渗透脆性红细胞的渗透脆性(osmotic fragility)在单位时间内红细胞下沉的速度,称为在单位时间内红细胞下沉的速度,称为红红细胞沉降率(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简称,简称血沉血沉血液生理红细胞的形态和数目红细胞的形态和数目红细胞的生理特性红细胞的生理特性红细胞的功能红细胞的功能红细胞的生成和破坏红细胞的生成和破坏血液生理红细胞的形态和数目红细胞的
10、形态和数目红细胞的生理特性红细胞的生理特性红细胞的功能红细胞的功能红细胞的生成和破坏红细胞的生成和破坏溶血(溶血(hemolysis)红细胞内红细胞内血红蛋白逸出并进入血浆中的现象血红蛋白逸出并进入血浆中的现象,称称为红细胞溶解为红细胞溶解,简称溶血。简称溶血。衰老红细胞的抵抗力较弱,脆衰老红细胞的抵抗力较弱,脆性较大;网织红细胞和初成熟的红细性较大;网织红细胞和初成熟的红细胞抵抗力较强,脆性较小。胞抵抗力较强,脆性较小。某些化学物质,疾病和细菌等,某些化学物质,疾病和细菌等,能使红细胞脆性有所增大,不同程度能使红细胞脆性有所增大,不同程度地引起溶血。地引起溶血。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红细胞的
11、主要功能是运输O2和和CO2,这项功能是由红细胞所含的血,这项功能是由红细胞所含的血红蛋白来实现的。红细胞含有大量血红蛋白来实现的。红细胞含有大量血红蛋白(红蛋白(haemoglobin,HB)珠蛋白珠蛋白+亚铁血红素亚铁血红素血液生理红细胞的形态和数目红细胞的形态和数目红细胞的生理特性红细胞的生理特性红细胞的功能红细胞的功能红细胞的生成和破坏红细胞的生成和破坏动画动画血液生理红细胞的形态和数目红细胞的形态和数目红细胞的生理特性红细胞的生理特性红细胞的功能红细胞的功能红细胞的生成和破坏红细胞的生成和破坏血液生理红细胞的形态和数目红细胞的形态和数目红细胞的生理特性红细胞的生理特性红细胞的功能红细
12、胞的功能红细胞的生成和破坏红细胞的生成和破坏在红骨髓在红骨髓在循环血液在循环血液干细胞干细胞髓系干细胞髓系干细胞红系定向祖细胞红系定向祖细胞原红细胞细胞原红细胞细胞幼红细胞幼红细胞网织红细胞网织红细胞成熟红细胞成熟红细胞红红细细胞胞的的生生成成血液生理红细胞的形态和数目红细胞的形态和数目红细胞的生理特性红细胞的生理特性红细胞的功能红细胞的功能红细胞的生成和破坏红细胞的生成和破坏(1)骨髓有正常的造血功能。)骨髓有正常的造血功能。(2)机体能提供足够的造血原料:)机体能提供足够的造血原料:合成珠蛋白用蛋白质、铁等。合成珠蛋白用蛋白质、铁等。(3)有促进细胞分化及成熟的物质:)有促进细胞分化及成熟
13、的物质:维生素维生素B12和叶酸;铜和锰。和叶酸;铜和锰。红细胞生成的条件红细胞生成的条件:红细胞生成的调节:红细胞生成的调节:Androgen促促红细胞生成素(红细胞生成素(EPO)血液生理红细胞的形态和数目红细胞的形态和数目红细胞的生理特性红细胞的生理特性红细胞的功能红细胞的功能红细胞的生成和破坏红细胞的生成和破坏血液生理红细胞的形态和数目红细胞的形态和数目红细胞的生理特性红细胞的生理特性红细胞的功能红细胞的功能红细胞的生成和破坏红细胞的生成和破坏红细胞的破坏红细胞的破坏:平均寿命平均寿命120120天。天。主要由于衰老而遭破坏主要由于衰老而遭破坏在脾脏中被吞噬细胞吞噬在脾脏中被吞噬细胞吞
14、噬血液生理白细胞的形态和数目白细胞的形态和数目白细胞的功能白细胞的功能白细胞的生成和破坏白细胞的生成和破坏 白细胞比红细胞体积大、数目少、白细胞比红细胞体积大、数目少、比重小,有细胞核。比重小,有细胞核。白细胞白细胞有颗粒细胞有颗粒细胞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 50%70%嗜碱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淋巴细胞20%40%无颗粒细胞无颗粒细胞单核细胞单核细胞2%8%血液生理白细胞的形态和数目白细胞的形态和数目白细胞的功能白细胞的功能白细胞的生成和破坏白细胞的生成和破坏血液生理白细胞的形态和数目白细胞的形态和数目白细胞的功能白细胞的功能白细胞的生成和破坏白细胞的生成和破坏血
15、液生理白细胞的形态和数目白细胞的形态和数目白细胞的功能白细胞的功能白细胞的生成和破坏白细胞的生成和破坏 白细胞的主要功能是消灭侵入机体白细胞的主要功能是消灭侵入机体的外来异物,即的外来异物,即免疫功能免疫功能。白细胞白细胞吞噬细胞吞噬细胞非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免疫细胞免疫细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淋巴细胞血液生理白细胞的形态和数目白细胞的形态和数目白细胞的功能白细胞的功能白细胞的生成和破坏白细胞的生成和破坏 中性粒细胞在机体的非特异性细胞中性粒细胞在机体的非特异性细胞免疫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免疫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当病原微生物突破皮肤侵入机体时,当病
16、原微生物突破皮肤侵入机体时,淋巴细胞将产生大量化学趋化因子,这淋巴细胞将产生大量化学趋化因子,这些趋化因子能诱导中性粒细胞向炎症区些趋化因子能诱导中性粒细胞向炎症区运动,并参与防御反应。运动,并参与防御反应。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血液生理白细胞的形态和数目白细胞的形态和数目白细胞的功能白细胞的功能白细胞的生成和破坏白细胞的生成和破坏 胞质颗粒中含有胞质颗粒中含有肝素肝素和和组织胺组织胺。组织胺具有舒张血管的作用。嗜碱组织胺具有舒张血管的作用。嗜碱性粒细胞释放上述两种物质以及其他调性粒细胞释放上述两种物质以及其他调节因子能增加局部血流,促进其它细胞节因子能增加局部血流,促进其它细胞向炎症或过敏
17、反应区迁移。向炎症或过敏反应区迁移。肝素具有抗凝血作用。肝素具有抗凝血作用。碱性粒细胞:碱性粒细胞:血液生理白细胞的形态和数目白细胞的形态和数目白细胞的功能白细胞的功能白细胞的生成和破坏白细胞的生成和破坏1、嗜酸性粒细胞的最重要的功能是、嗜酸性粒细胞的最重要的功能是 对对寄生虫的免疫寄生虫的免疫反应。反应。2、嗜酸性粒细胞的另一个主要作用、嗜酸性粒细胞的另一个主要作用 是是参与机体的过敏反应参与机体的过敏反应。它能够。它能够 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引起的过敏反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引起的过敏反 应,减弱过敏反应的程度应,减弱过敏反应的程度酸性粒细胞:酸性粒细胞:血液生理白细胞的形态和数目白细胞的形态和数目
18、白细胞的功能白细胞的功能白细胞的生成和破坏白细胞的生成和破坏吞噬和消化作用吞噬和消化作用吞噬和消化病原吞噬和消化病原 微生物、凋亡细胞和损伤组织微生物、凋亡细胞和损伤组织 分泌功能分泌功能在抗原或多种非特异因在抗原或多种非特异因 子的刺激下分泌多种物质子的刺激下分泌多种物质处理和递呈抗原处理和递呈抗原激活淋巴细胞并激活淋巴细胞并 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杀伤肿瘤细胞杀伤肿瘤细胞单核单核巨噬细胞:巨噬细胞:血液生理白细胞的形态和数目白细胞的形态和数目白细胞的功能白细胞的功能白细胞的生成和破坏白细胞的生成和破坏T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实施实施细胞免疫细胞免疫。B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实施实施体液免
19、疫体液免疫,即抗体免疫。即抗体免疫。淋巴细胞:淋巴细胞:血液生理白细胞的形态和数目白细胞的形态和数目白细胞的功能白细胞的功能白细胞的生成和破坏白细胞的生成和破坏髓系干细胞髓系干细胞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系单核细胞系粒细胞系粒细胞系巨核细胞系巨核细胞系前体细胞前体细胞成熟白细胞成熟白细胞血液生理白细胞的形态和数目白细胞的形态和数目白细胞的功能白细胞的功能白细胞的生成和破坏白细胞的生成和破坏 白细胞的生成和增殖受一组造血生白细胞的生成和增殖受一组造血生长因子的调节(或称集落刺激因子)。长因子的调节(或称集落刺激因子)。与被破坏的组织残片和细菌一与被破坏的组织残片和细菌一起形成脓液起形成脓液被网状
20、内皮系统吞噬被网状内皮系统吞噬通过消化、呼吸、泌尿道排出体外通过消化、呼吸、泌尿道排出体外破坏破坏白细胞生成素白细胞生成素和和红细胞生成素红细胞生成素。血液生理血小板的形态和数目血小板的形态和数目血小板的生理功能血小板的生理功能血小板的生成和破坏血小板的生成和破坏 循环血液中的血小板是无色透明、循环血液中的血小板是无色透明、无细胞核、园盘形或杆形小体。无细胞核、园盘形或杆形小体。血液生理血小板的形态和数目血小板的形态和数目血小板的生理功能血小板的生理功能血小板的生成和破坏血小板的生成和破坏1、参与凝血、参与凝血2、参与止血、参与止血3、纤维蛋白溶解、纤维蛋白溶解4、维持血管内皮完整性、维持血管
21、内皮完整性功功 能能血液生理血液生理血小板的形态和数目血小板的形态和数目血小板的生理功能血小板的生理功能血小板的生成和破坏血小板的生成和破坏干细胞干细胞血小板血小板巨核细胞巨核细胞巨核定向细胞巨核定向细胞 血小板的存血小板的存活时间很短,衰活时间很短,衰老血小板绝大部老血小板绝大部分是在脾、肝和分是在脾、肝和骨髓内被网状内骨髓内被网状内皮细胞所吞噬。皮细胞所吞噬。血液生理四、生理性止血、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四、生理性止血、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1、生理性止血、生理性止血2、血液凝固、血液凝固3、纤维蛋白溶解、纤维蛋白溶解4、抗凝和促凝、抗凝和促凝血液生理生理止血生理止血小血管损伤后血液将从
22、血管流出,小血管损伤后血液将从血管流出,正常动物仅在数分钟后出血将自行停止,这种现正常动物仅在数分钟后出血将自行停止,这种现象称为生理性止血。象称为生理性止血。血液生理三个过程三个过程纤维蛋白凝块的形成与维持纤维蛋白凝块的形成与维持血管挛缩血管挛缩血小板血栓形成血小板血栓形成血液生理参与者参与者血液凝固与抗凝系统血液凝固与抗凝系统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激活血小板、释放缩血管物质)(激活血小板、释放缩血管物质)血小板血小板(黏附、聚集、释放)(黏附、聚集、释放)血液生理血液凝固(血液凝固(Blood coagulation)血液离开血管数分钟后,血液就血液离开血管数分钟后,血液就由流动的溶胶
23、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凝由流动的溶胶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凝块,这一过程称为胶状态的凝块,这一过程称为血液凝血液凝固固或或血凝血凝。血凝概念血凝概念凝血因子凝血因子凝血过程凝血过程抗凝系统抗凝系统血液生理凝血因子凝血因子(blood clotting factors)血浆与组织中直接参与血液凝血浆与组织中直接参与血液凝固过程的物质,统称为固过程的物质,统称为凝血因子凝血因子。根据发现的先后顺序,以罗马根据发现的先后顺序,以罗马数字编号的凝血因子有数字编号的凝血因子有12种。种。血凝概念血凝概念凝血因子凝血因子凝血过程凝血过程抗凝系统抗凝系统血液生理血凝概念血凝概念凝血因子凝血因子凝血过程凝血
24、过程抗凝系统抗凝系统血液生理血凝概念血凝概念凝血因子凝血因子凝血过程凝血过程 一系列蛋白质水解的过程一系列蛋白质水解的过程“瀑布瀑布”样反应链样反应链第一阶段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第三阶段XXa凝血酶原凝血酶原 II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 I纤维蛋白纤维蛋白 Ia凝血酶凝血酶 IIa凝血酶原酶复合物形成凝血酶原酶复合物形成抗凝系统抗凝系统血液生理血凝概念血凝概念凝血因子凝血因子凝血过程凝血过程抗凝系统抗凝系统 血液中存在着一些抗凝物质,通常把这血液中存在着一些抗凝物质,通常把这些抗凝物质统称为些抗凝物质统称为抗凝系统抗凝系统。抗凝血酶抗凝血酶IIIAntithrombinIII肝素肝素
25、Heparin血液生理 抗凝血酶抗凝血酶是一种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是一种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精氨酸残基精氨酸残基。凝血因子凝血因子a、a、a、均属丝氨酸、均属丝氨酸蛋白酶,其活性中心均有蛋白酶,其活性中心均有丝氨酸残基丝氨酸残基。精氨酸残基精氨酸残基与与丝氨酸残基丝氨酸残基结合,封闭了这些结合,封闭了这些酶的活性中心而使之失活。酶的活性中心而使之失活。每一分子抗凝血酶每一分子抗凝血酶可与一分子凝血酶结合可与一分子凝血酶结合。血液生理 肝素肝素是一种是一种酸性粘多糖酸性粘多糖,主要由主要由嗜碱性粒嗜碱性粒细胞细胞和和肥大细胞肥大细胞产生,存在于大多数组织中。产生,存在于大多数组织中。它能抑制对凝血酶
26、原的激活,抑制纤维蛋它能抑制对凝血酶原的激活,抑制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肝素肝素与与抗凝血酶抗凝血酶协助完成、相辅相成协助完成、相辅相成。血液生理3、纤维蛋白溶解(、纤维蛋白溶解(Fibrinolysis):):在生理性止血过程中,小血管内的血凝块常可在生理性止血过程中,小血管内的血凝块常可成为血栓,填塞这一段血管,在出血停止和血管创成为血栓,填塞这一段血管,在出血停止和血管创伤愈合后,构成血栓的纤维蛋白可逐渐溶解,这一伤愈合后,构成血栓的纤维蛋白可逐渐溶解,这一过程称为过程称为纤维蛋白溶解纤维蛋白溶解,简称,简称纤溶纤溶。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纤维蛋白溶解过
27、程纤维蛋白溶解过程血液生理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由肝、骨髓、嗜酸性由肝、骨髓、嗜酸性粒细胞和肾组织合成并释粒细胞和肾组织合成并释放进入组织中的糖蛋白。放进入组织中的糖蛋白。作用作用是:是:降解纤维蛋白。降解纤维蛋白。纤维蛋白溶解酶原纤维蛋白溶解酶原(plasminogen)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plasminogen activator)纤溶酶原抑制物纤溶酶原抑制物(plasminogen inhibitor)纤维蛋白溶解酶纤维蛋白溶解酶(plasmin)血液生理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纤维蛋白溶解系统:1、内源性凝血系统的有关、内源性凝血系统的有关凝凝血因子血因子内源性激活途径。
28、内源性激活途径。2、来自各种组织和血管内皮、来自各种组织和血管内皮细胞合成的细胞合成的组织型纤溶酶原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激活物(tPA)和由肾脏合成和由肾脏合成的的尿激酶(尿激酶(uPA)外源性外源性激活途径。激活途径。纤维蛋白溶解酶原纤维蛋白溶解酶原(plasminogen)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plasminogen activator)纤溶酶原抑制物纤溶酶原抑制物(plasminogen inhibitor)纤维蛋白溶解酶纤维蛋白溶解酶(plasmin)血液生理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纤维蛋白溶解酶原纤维蛋白溶解酶原(plasminogen)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
29、物(plasminogen activator)纤溶酶原抑制物纤溶酶原抑制物(plasminogen inhibitor)纤维蛋白溶解酶纤维蛋白溶解酶(plasmin)大多是丝氨大多是丝氨酸蛋白酶的酸蛋白酶的抑制物,特抑制物,特异性不高。异性不高。血液生理二个阶段二个阶段纤溶酶原的激活纤溶酶原的激活纤维蛋白与纤维蛋白原的降解纤维蛋白与纤维蛋白原的降解纤维蛋白纤维蛋白纤维蛋白溶解酶纤维蛋白溶解酶纤维蛋白溶解酶原纤维蛋白溶解酶原 激活物(激活物(+)(-)抑制物)抑制物降降 解解纤维蛋白溶解过程纤维蛋白溶解过程:(产物为可溶性小肽(产物为可溶性小肽抗凝)抗凝)血液生理血液生理 正常情况下,血浆中抗
30、纤溶酶的浓度很高,为正常情况下,血浆中抗纤溶酶的浓度很高,为纤溶酶的纤溶酶的2030倍,因此,纤溶酶在正常情况下不倍,因此,纤溶酶在正常情况下不起作用。起作用。凝血凝血、纤溶纤溶和和抗纤溶抗纤溶三方面活动的相互制约,三方面活动的相互制约,对于凝血和纤溶局限于创伤局部有重要意义,确保对于凝血和纤溶局限于创伤局部有重要意义,确保机体血液循环的通畅。机体血液循环的通畅。凝血过程凝血过程纤溶过程纤溶过程纤溶抑制纤溶抑制血液生理 在实际工作中,往往需要加速或延缓血液在实际工作中,往往需要加速或延缓血液凝固。根据对血液凝固机理的认识,可以采取凝固。根据对血液凝固机理的认识,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以一些措施以 或
31、或 血液凝固。血液凝固。4、促进和延缓血液凝固、促进和延缓血液凝固:血液与光滑面相接触血液与光滑面相接触减低创面的温度减低创面的温度除去除去CaCa2+2+和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加入抗凝剂加入抗凝剂添加维生素添加维生素K K提高创口的温度提高创口的温度血液与糙面相接触血液与糙面相接触延缓延缓加速加速血液生理五、血五、血 型(型(Blood Group):指由遗传决定的血液的各种特性。主要有两大类:指由遗传决定的血液的各种特性。主要有两大类:1、以细胞膜抗原结构的差异为特征的血、以细胞膜抗原结构的差异为特征的血细胞抗原型细胞抗原型2、以蛋白质化学结构微小差异为特征的、以蛋白质化学结构微小差异为特征
32、的蛋白质多态性和同工酶蛋白质多态性和同工酶血细胞抗原型血细胞抗原型蛋白质型和酶型蛋白质型和酶型血液生理1901年年Landsteiner发现了第一个血型系统,即发现了第一个血型系统,即ABO血型系统血型系统。此外还有。此外还有Rh血型系统血型系统凝集原(凝集原(agglutinogen):凝集素(凝集素(agglutinin):):人类红细胞膜上存在不同的特异糖人类红细胞膜上存在不同的特异糖蛋白抗原。蛋白抗原。抗原抗原血浆中存在着能与红细胞膜上相应凝血浆中存在着能与红细胞膜上相应凝集原发生反应的抗体。集原发生反应的抗体。抗体抗体 ABO血型是根据红细胞膜上存在的凝集原血型是根据红细胞膜上存在的
33、凝集原A与凝集原与凝集原B的情况而将血液分成的情况而将血液分成4型(型(红细胞凝集红细胞凝集与与输血原则输血原则)。)。血液生理动画动画血液生理 将不同血型的血液混合,红细胞产生凝集将不同血型的血液混合,红细胞产生凝集的现象叫的现象叫红细胞凝集红细胞凝集。红细胞失去载氧能力,同时凝集红细胞失去载氧能力,同时凝集 的的红细胞阻塞血管,诱发过敏反应。红细胞阻塞血管,诱发过敏反应。红细胞凝集:红细胞凝集:血型的测定方法?血型的测定方法?血液生理供血者供血者红细胞红细胞血血 清清主侧主侧次侧次侧输血原则:输血原则:同型输血,异型之间进行交叉配血实验。同型输血,异型之间进行交叉配血实验。交叉配血实验示意图:交叉配血实验示意图:受血者受血者红细胞红细胞血血 清清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