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目录录作业设计方案作业设计方案1基本信息学科年级学期教材版本单元名称化学九年级第二学期人教版酸和碱单元组织方式自然单元课时信息序号课时名称对应教材内容1溶液酸碱性的检验酸碱指示剂2常见的酸及酸的性质盐酸、硫酸的性质3常见的碱及碱的性质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性质4酸和碱溶液的导电性电离 酸和碱的通性5酸碱的中和反应中和反应溶液的 pH 及测定6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以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为例,通过实验探究认识酸碱的主要性质和 用途。了解检验溶液酸碱性的基本方法;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知道酸碱对人体的健康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2、 酸和碱的内容是中学化学中的重要知识,教科书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内容从生活和实验中常见的酸和碱出发,介绍了几 种常见的酸和碱的性质及用途,并说明酸和碱各有相似性质的原因,第二部分,在此 基础上,进一步介绍了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溶 液的酸碱度,本单元在安排上注意联系学生实际,选择学生日常生活或平时实验中常2见的物质,通过实验来说明酸和碱的性质和用途,同时注意通过探究、讨论,调查与 研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训练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酸与碱是中学生在化学启蒙阶段第一次根据物质性质分类、较为系统地学习的两类重要化合物。对于酸和碱,在已有的生活经验
3、和以往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接触到 这两类物质,对他们已经有了零散,初步的认识,关于酸,学生已有的认识有家庭调味 品食醋当中有醋酸,在学习二氧化碳性质时,学生通过实验发现,稀醋酸能使紫色石蕊 溶液变红,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在学习能源的开发和 利用时,曾经用稀硫酸和锌反应制取氢气,在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时,学生通过实验了 解到盐酸与稀硫酸与镁,锌,铁等金属反应的异同。关于碱,学生已有的认识有在学习 二氧化碳的性质时,学生知道了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反应原理,在学习溶 解的吸热和放热现象时,学生认识了氢氧化钠溶于水的放热现象,在学习溶解度时学生 知道了石灰水中的溶
4、质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上述这些有 关酸和碱的零散知识,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基础。酸与碱是学生所要学习的新的物质种类,且每个种类都要求学生掌握一两种代表物质,所以各种物质名称、性质对于还处于启蒙阶段的同学来说相对繁杂,容易混淆,因 此要联系学生生活中及前面学过的酸碱知识,通过活动与探究、讨论等形式,发现或引 出问题,用问题驱动新知学习,循序渐进,让学生有机会体验酸碱给予人们的感受、体 验酸碱指示剂在实验探究过程中的功用、体验酸碱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在知识的形成、联系、运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利用生活中的物质引领学生了解 身边的酸与碱并通过宏观实验表征体验
5、其差异,从而引导学生更加充满热情和兴趣地投 入到学习活动中。再从具体典型酸碱物质的化学式、化学方程式角度(符号表征)和微 粒作用角度(微观表征)理解酸碱的化学性质,与本课时的内容配合构建三重表征,完 善学生对本部分的科学认知。(1)掌握常见酸和碱的主要性质(2)用酸碱指示剂和 pH 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及用 pH 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度(3)中和反应及其应用,能基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从辩证的角度初步分析和评价物 质的实际应用。3以“在分子、原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其应用”这一大概 念为统摄,按照大概念、学科大概念、次级大概念、核心概念和事实的顺序,整理出本 单元作业的知识结构
6、,如图一所示。再根据知识结构,整理课时主题和目标,再根据课 时目标,设计相关作业。在分子、原子的层次上认识物质,化学变化创造物质学科大概念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中和反应及 pH 的意义生活中常见的醋酸、碳酸的性质及用途生活中的肥皂、石灰浆等碱性物质的性质及用途图一大概念统领下的单元知识结构常见的硫酸、盐酸的化学性质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碱性物质的化学性质及用途生活中中和反应的应用如熟石灰中和酸性土壤医疗上用氢氧化铝中和胃酸过多生活中常见的酸和碱物质的酸碱性酸和碱的概念及性质次级大概念核心概念大概念事实4了解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方法。认识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知道酸碱的腐蚀性。认识酸碱的通性,
7、理解一类物质具有相似性质的原因。通过实验从化学性质上认识酸碱,学习分类研究的方法。认识酸碱发生的中和反应,知道中和反应在生活、化学工业的应用,体会化学与工业、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科技的联系。知道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及如何测定溶液 pH,体会从定性到定量的研究方法。图二 单元课时主题和目标第一课时课时目标:了解常用的酸碱指示剂,学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初步学会根 据溶液的酸碱性来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作业 1:只用一种试剂就能一次性把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和水鉴别开来,这种试剂是()A.紫色石蕊溶液B.氯化钠溶液C.无色酚酞溶液D.石灰石1、参考答案:A2、时间要求:1 分钟。3、评价
8、设计:错选 B,说明不知道氯化钠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和水均不反应,均无现象。错第刘课时: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第一课时:酸碱指示剂第二课时:常见的酸 酸的性质第五课时: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三课时:常见的碱 碱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及应用法第四课时:酸和碱溶液的导电性5选 C,不了解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和中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错选 D,不知道 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产生大量气泡。与氢氧化钠溶液、水均不反应,无现象。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题通过常见酸碱指示剂变色规律,来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可查学生可根据不同物质与同种试剂反应产生的不同现象来鉴别它们。作业 2:如图所示,在点滴板 1-6 的孔穴
9、中,分别滴加 2 滴紫色石蕊溶液。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错选 A,说明对紫色石蕊遇酸性溶液变色的规律识记不清,错选 B,是因为没有理解能 使紫色石蕊变蓝的溶液是碱性,而碱性是因为溶液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的原因,都能使紫色 石蕊溶液变蓝,错选 C,不知道水显中性,没有理解对照的实验方法。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题通过常见酸碱指示剂变色规律,测评学生对碱溶液显色的原因与溶液中的 OH-有关内容的掌握,及溶液显碱性的不一定是碱,以及对比对照的实验方法。作业 3:自然界中,有许多植物色素在不同的酸碱性溶液中呈现不同的颜色,这些植物色素也可以作为酸碱指示剂。自制酸碱指示剂可用到以下仪器:(1)仪器 a 的
10、名称为_。(2)从紫甘蓝叶中提取植物色素的操作步骤如下:取适量紫甘蓝叶放在研钵中研碎;用水和酒精(体积比 1:1)浸泡,_(填“过滤”或“蒸发”),取液备用;将紫甘蓝提取液分别滴入白醋、石灰水、蒸馏水中,颜色变化如下表:A孔穴 2、5 溶液变为红色B孔穴 1、4 溶液变蓝的原因是溶液中都含有 OH-C孔穴 3 是空白对照实验D孔穴 6 溶液变为蓝色说明碳酸钠为碱1、参考答案:D2、时间要求:1 分钟。3、评价设计:6物质白醋石灰水蒸馏水显色情况红色绿色蓝色(3)请用紫甘蓝提取液,选用题中给出的仪器,用最少量的试剂鉴别失去标签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写出你的实验操作过程及结论。1、参考答案:(1
11、)烧杯(2)过滤(3)各取几滴待测液于点滴板上,分别滴加几滴紫甘蓝提取液,显红色者为稀盐酸,显绿色者为氢氧化钠溶液。2、时间要求:5 分钟。3、评价设计:(1)考查对常见仪器的识别,属于识记简单题;(2)考查去除难溶性杂质的方法;(3)第三题学会利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酸碱性的基本方法,容易在描述实验操作时出现未取样直接向溶液中滴加试剂的错误。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题通过自制酸碱指示剂在不同溶液中的颜色变化来进行物质的鉴别。引导学生由生活问题入手,有利于培养学生从生活现象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测评了学生利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酸碱性的基本方法。第二课时课时目标:以盐酸、硫酸为例,通过实验探究认识
12、酸的主要性质和用途;作业 1:下列关于酸的操作图示及表述正确的是()ABCD1、参考答案:B2、时间要求:1 分钟3、评价设计:错选 A,对于液体取用不熟练,试管要略倾斜且瓶口要紧挨着试管口;错选 C 对浓硫酸的吸水性和脱水性认识不清;错选 D,对于浓硫酸稀释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7认识不清。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通过基本操作的图示,测评学生对浓盐酸和浓硫酸性质的认识,及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意识。作业 2:下列有关酸的说法错误的是()A浓硫酸要密封保存,这与浓硫酸的挥发性有关B浓硫酸、浓盐酸都具有强烈的腐蚀性C浓盐酸在空气中会形成白雾D浓盐酸和浓硫酸敞口放置,溶质质量分数均减小1、参考答案:A2、时间
13、要求:1 分钟3、评价设计:错选 B 对酸的腐蚀性记忆认识不清,错选 C 对浓盐酸的挥发性认识不够,同时,浓盐酸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成盐酸小液滴,形成白雾认识不 清,错选 D 对浓盐酸易挥发,溶质减少,溶质质量分数变小;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敞口放置 溶剂增加,溶质质量分数变小认识不够。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通过文字叙述,测评学生对浓盐酸和浓硫酸性质的认识,初步形成正确保存、安全使用 药品的意识。作业 3:下列物质的变化中,只有加酸才能一步实现的是()A.CaCO3CO2BFeFeSO4CCuOCuCl2DCuOCu1.参考答案:C2.时间要求:1-2 分钟。3.评价设计错选
14、A,不了解碳酸钙高温也可以生成二氧化碳;B 主要是对金属的化学性质认识不清;错选 D,对氧化铜的还原反应认识不清。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通过物质的转化,测评学生对于常见物质化学反应的掌握水平。作业 4:将稀盐酸分别滴入盛有不同物质的试管中,如图所示。(1)不能发生反应的是(填序号,下同)。(2)溶液变成红色的是。8(3)有气泡产生,溶液颜色无变化的是;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4)有浅绿色溶液产生的是;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5)有蓝色溶液产生的是;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1、参考答案:(1)A(2)E(3)C;CaCO3+2HCl=CaCl2+H2O+CO2(4)B;Fe+2HCl=FeCl2+H2(
15、5)D;CuO+2HCl=CuCl2+H2O2、时间要求:5 分钟3、评价设计:前结构单点结构多点结构关联结构作业 4无意义或空白答案仅记忆酸的化学反应现象,无法对应化学用语能从酸的化学反应现象出发,并正确用化学用语表示能从酸的化学性质出发,分析判断一类物质具有的相似性,并正确用化学用语表示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的实验入手,测评学生能否从宏观现象和符号表征深入地理解酸的化学性质。第三课时课时目标:以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为例,通过实验探究认识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作业 1:碱是生活中重要的化工原料之一,对于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碱一定含有 H 元素B.碱中一定有金属元素C.所有非金属
16、氧化物都可与碱溶液反应D.酸与碱反应一定不产生沉淀1参考答案:A2 时间要求:2 分钟 3.评价设计错选 B,对氨水属于碱性物质认识不清;错选 C 与 D,对碱的性质概念模糊。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从结构上认识碱中都存在 OH_,熟悉碱的化学性质,并能举出相应的实例。9作业 2:如图所示,滴管中吸入某种液体,平底烧瓶中盛有另一种物质,挤压滴管滴入液体,一段时间后气球明显鼓起。下列选项符合题意的是()选项滴管内物质平底烧瓶内物质A稀盐酸石灰石B水氢氧化钠C石灰水二氧化碳气体D碳酸钠溶液稀硫酸A.AB.BC.CD.D1参考答案:C2时间要求:2 分钟3评价设计:首先,利用物理学知识,从气球的变大判
17、断瓶内压强变小,压强变小原因可能是因为 气体减少,也能是温度降低,分子间隔变小。若错选 A,则是因为不记得稀盐酸和石灰石 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若错选 B 则不知道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气体膨胀,压强变大;若错选 D 则不记得碳酸盐与稀硫酸可以反应生成二氧化碳。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碱性物质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入手,了解他们的性质以及对第九单元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的复习,利用酸碱的化学性质,用物理中压强的原理,结合化学与物理学科 跨学科知识相联系,正确解决问题。作业 3:化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和生产。请回答下列问题:(1)氢氧化钠固体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吸收水分而使表面变潮湿,这种现
18、象叫;同时它还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工业上利用氢氧化钠这一性质来吸收工业尾气中 的二氧化硫,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家庭中用来烧水的铝壶常结有一层水垢(主要成分是 CaCO3和 Mg(OH)2),可以 用来洗涤,写出其与 Mg(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参考答案:(1)潮解;2NaOHSO2=Na2SO3H2O(2)稀盐酸,Mg(OH)2+2HCl=MgCl2+2H2O2时间要求:3 分钟103评价设计:从氢氧化钠容易变质过渡到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硫的反应,考察了学生的运用能力。前结构单点结构多点结构关联结构抽象扩展结构(1)无意义或空白答案知道氢氧化钠这种物质知道氢氧化钠会变
19、质从二氧化碳迁移到二氧化硫知道碱可以与部分非金属氧化物反应及与二氧化硫反应的产物(2)无意义或空白答案知道酸与可以碱反应知道不溶性的碱可以溶解在酸中了解复分解发生的条件灵活运用酸与碱的化学性质作业 4:某课外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对一瓶没有塞橡皮塞的氢氧化钙溶液进行探究,请你一起参与。【提出问题】该氢氧化钙溶液是否全部变质?【猜想与假设】猜想:氢氧化钙溶液可能全部变质,变成碳酸钙。猜想:氢氧化钙溶液可能部分变质,其成分是_。【实验探究】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取样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充分振荡有_生成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碳酸钙(2)另取样于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原溶液中
20、含有_【实验结论】综合上述实验(1)、(2),你得出的结论是猜想成立。【反思与拓展】(1)氢氧化钙露置于空气中容易变质,原因是_(用化学方程式 表示)。(2)在分析化学反应后的物质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的是_。【探究创新】学习了氢氧化钠的性质之后,知道其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H2O、Na+、OH-,某科技小组想进一步探究是哪一种粒子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提出猜想】猜想:可能是 H2O:猜想:可能是 Na+;猜想:可能是 OH-。【实验验证】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1011用试管取少量蒸馏水,滴入 1 滴-2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试管内溶液仍为无色水分子不能使无色酚
21、酞试液变红色用试管取少量氯化钠溶液,滴入 1滴-2 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_用试管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滴入1 滴-2 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_【讨论反思】有同学认为猜想不需要实验验证就可以排除,你认为该同学的理由是_。1.参考答案【猜想与假设】碳酸钙和氢氧化钙或 CaCO3和 Ca(OH)2【实验探究】有气泡生成氢氧化钙或 Ca(OH)2【实验结论】【反思与拓展】(1)CO2Ca(OH)2=CaCO3H2O。(2)反应物是否有剩余(或反应 物是否反应完全等)(合理即可)【实验验证】试管内溶液仍为无色,Na+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试管内溶液变为红色,OH-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讨论反思】无色酚
22、酞试液溶剂中含有水(合理即可)2.时间要求:8 分钟3.评价设计:前结构单点结构多点结构关联结构抽象扩展结构作业 4无意义或空白答案知道碱的化学性质能从碱的化学性质判断做题能从碱的化学性质出发,并正确掌握其对应的化学反应现象,可以正确使用化学用语表示。能从碱 的化学性质出发,并正确掌握其对应的化学反应现象,可以正确使用化学用语表示,可以宏微结合,从微粒观点认识物质。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考查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能从微观角度认识酸碱具有相似性的原因,为第四课时讲解酸碱电离做铺垫。12第四课时课时目标:通过酸和碱溶液导电性实验的探究,知道溶液导电的原因,能从微观角度认 识酸碱具有相似性的原因。作业
23、1:生活中常见的柠檬汁、番茄汁、柑橘汁、酸奶等物质的水溶液都有一定的酸性,这是由于它们()A.溶于水时生成了盐酸B.水溶液中含有酸分子C.组成中含有氢元素D.溶于水时,在水中解离产生了氢离子1.参考答案:D2.时间要求:1 分钟。.3.评价设计:错选 ABC 的学生对认识酸的电离掌握不牢,不能得出微观实质是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从生活中熟悉的物质入手,在已经学习酸碱性质的基础上,考查学生是否能从宏观元素视角和微观粒子视角认识化学物质。作业 2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其本质原因是()A.都能与酸作用B.都能解离出金属离子C.都含有氢元素、氧元素D.都能解
24、离出氢氧根离子1.参考答案:D2.时间要求:1 分钟。.3.评价设计:错选 ABC 的学生对认识酸碱的性质掌握不牢,不能得出酸碱通性的微观实质。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在学习酸碱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酸碱性质的微观特点,能从微观角度认识归纳酸碱具有相似性的原因。作业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酸能使酸碱指示剂显示相同颜色B氢氧化钠溶液遇酚酞溶液显蓝色C盐酸溶液能导电D溶液导电是因为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电子1.参考答案:C2.时间要求:1 分钟。.3.评价设计:错选 A、B 的学生对指示剂的性质概念模糊,错选 D 的原因是不能得出溶液导电的原因是自由移动的离子。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某种物
25、质溶于水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时,该物质的溶液即可导电。酸的溶液 都含有氢离子,碱的溶液都含有氢氧根离子,所以这两类物质分别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明白了溶液导电的原因是因为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作业 4:在讨论酸的性质时,通常是讨论酸的水溶液,究竟水在酸显示其特性时扮演 什么角色呢?【查阅资料】氯化氢溶于水时电离出氢离子和氯离子,而溶于干燥的甲苯(一种有机溶剂)时仍以氯化氢分子的形式分散(如图所示)。【设计与实验】实验内容实验现象解释与结论测定导电性氯化氢的水溶液:导电性良好氯化氢的水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氯化氢的甲苯溶液:不导电氯化氢的甲苯溶液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与镁作用1氯化氢的水溶液:2化学方
26、程式:氯化氢的甲苯溶液:没有明显现象氯化氢的甲苯溶液没有解离出氢离子与固态碳酸钠作用氯化氢的水溶液:产生气泡3化学方程式:氯化氢的甲苯溶液:_氯化氢的甲苯溶液没有解离出氢离子【讨论与反思】盐酸的酸性是因为氯化氢在水分子的作用下解离出了。1.参考答案【设计与实验】有气泡产生Mg+2HCl=MgCl2+H2Na2CO3+2HCl=2 NaCl+H2O+CO2没有气泡产生【讨论与反思】氢离子2.时间要求:5 分钟3.评价设计:前结构单点结构多点结构关联结构抽象扩展结构(1)无意义或空白答案知道电离知道酸的电离了解酸的通性,可以和金属反应知道酸电离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1314(2)无意义或空白答案知
27、道金属和酸反应知道活泼金属和酸反应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从本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无意义或空白答案知道酸和盐反应知道酸和碳酸盐反应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通过现象归纳出碳酸盐与酸反应的特点(4)无意义或空白答案知道溶液中的现象知道溶液中无离子了解氯化氢不能电离能透过表面现象挖掘事物的本质原因(5)无意义或空白答案知道酸的电离知道酸中含有氢离子通过探究比较,能简单地归纳出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初步学会从特殊到一般思维认识规律通过酸的化学性质的探究比较,能地归纳出酸具有相似的 化 学 性 质 的 原因,初步学会从特殊到一般思维认识规律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通过酸溶液实验的探究,知道溶液导电的原因,进而
28、能从微观角度认识酸以及碱具有相似性的化学性质的原因。为后继的酸碱中和反应、盐的性质教学和复分解反应的本质原因打下理论基础。第五课时知道酸和碱之间会发生的中和反应及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作业 1:下列反应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A、Zn+H2SO4=ZnSO4+H2B、NaOH+HCl=NaCl+H2OC、CO2+2NaOH=Na2CO3+H2OD、Na2CO3+2HCl=2NaCl+H2O+CO21、参考答案:B2、时间要求:1 分钟3、评价设计:错选 A,因为对中和反应概念不清楚;错选 C,错误的认为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忽略了反应物必须是酸和碱;错选 D,错将 Na2CO
29、3当作碱,对于碱 这类物质的认识不够。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通过化学用语来表示中和反应,测评学生对酸碱中和反应概念的理解及辨识能力。15作业 2:下列实际应用中,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用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用稀氨水涂抹在蚊子叮咬处(分泌出蚁酸)止痒A.B.C.D.1、参考答案:D2、时间要求:1 分钟3、评价设计:错选 A,没有正确判断稀氨水是碱,由此稀氨水与乙酸发生的是中和反应也无法判断;错选 B,对碳酸氢钠不是酸,对于酸的概念认识不清;错选 C,对酸和碱发生的中和反应理解错误。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通过文字叙述,测评学生对“中和反
30、应及在实际中的应用”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能够准确把握中和反应的特征。作业 3:构建知识网络模型是化学学习中重要的学习方法。如图 1 是小明同学利用左手构建的酸的化学性质知识网络(其中 A、B 表示反应物,C 表示生成物)。请完成下列问题:(1)图 1 中的实验现象是;(2)小明用图 2 来说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过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微粒是(用符号表示),该反应的微观实质可表示为(4)盐酸、硫酸、食醋具有相似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水溶液中都含有(用符号表示)。161、参考答案:(1)溶液变红色(2)2NaOH+H2SO4=Na2SO4+H2ONa+、SO24
31、一H+OH-=H2O(3)H+2、时间要求:3 分钟3、评价设计:前结构单点结构多点结构关联结构作业 3无意义或空白答案知道酸碱中和的 化 学 方 程式。知道酸碱中和的 化 学 方 程式,可以从微粒观点认识反应的实质。知道酸碱中和的化学方程式,可以从微粒观点认识反应的实质,认识一类物质具有相似性质的原因。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有的思维方式,本题测评学生对中和反应微观实质及化学方程式书写的掌握情况。作业 4:材料 1:(改编题)2018 年 11 月 2 日,美国的“人体酸碱体质理论”之父罗伯特 欧 杨 坐上了美国加州圣地亚哥法院的被告席,原因是他曾建议一名女
32、性癌症病人(酸性体质)放 弃传统疗法而使用他的碱性疗法,最后被判赔偿该患者 1.05 亿美元,并当庭承认“酸 碱体质理论”是个骗局。材料 2:实验课上,同学们为了探究酸和碱能否发生化学反应以及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进行了探究。探究实验 I【实验 1】:甲组同学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观 察到溶液无明显现象,稀盐酸与氢氧化钠不发生反应?【实验 2】:甲组同学通过讨论后,按图 1 继续进行了实验。逐滴滴加一定量的稀盐酸17后,观察到现象是(1)。证明两者发生了反应。甲组同学认为,要证明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发生了反应,除了上述方法外,还可以做以下实验 进行验证:取少量氢氧化钠
33、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后,再加入少量的氧化铜粉末,振荡。当观察到(2)(填序号)时,证明两者发生了。A固体溶解,溶液不变色B固体溶解,有蓝色沉淀生成C固体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实验反思】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实验,我们可以借助指示剂等,检验(3)或生成物的出现,证明 反应的发生。探究实验 II探究实验 1 反应后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猜想】猜想:可能是 NaCl 和 NaOH;猜想:可能只有 NaCl;猜想:可能是(4)。【查阅资料】氯化钠溶液呈中性。【进行实验】实验方案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方案一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
34、振荡溶液不变色(5)方案二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逐滴加入足量锌粒(6)猜想不正确猜想正确【反思与拓展】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7)。拓展提升(选做题)1、如图 2,稀盐酸与氢氧化铝反应,观察到有(1)的现象,就可 以说明中和反应已经发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提示:氢 氧化铝是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其化学式为 Al(OH)32、结合材料 1、材料 2,对于酸碱中和反应及其应用,谈谈你的感想。(任写一18。1、参考答案(1)溶液由红色逐渐变成无色;(2)C;(3)溶液颜色的变化;(4)NaCl 和 HCl(5)猜想不正确;(6)产生气泡;(7)反应物
35、是否过量拓展提升:(1)白色固体逐渐溶解Al(OH)3+3HCl=AlCl3+3H2O(2)言之有理即可2、时间要求:6-8 分钟3、评价设计:前结构单点结构多点结构关联结构(1)(2)(3)无意义或空白答案知 道 酸 碱 会发 生 中 和 反应。知道酸碱会发生中和反应,能从微观角度认识反应的实质。知道酸碱会发生中和反应,能从微观角度认识反应的实质,明确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借助指示剂、验证生成物出现等方式判定反应是否发生。(5)(6)(7)无意义或空白答案知 道 中 和 反应 生 成 盐 和水。能运用酸碱相关性质验证中和反应发生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能通过分析反应物用量、生成物出现的角度,运用
36、酸碱相关性质验证中和反应发生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题通过探究性实验,在学习酸、碱相关性质、指示剂显色知识的基础上,探究酸碱的 中和反应,测评学生对于新旧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同时注重宏观现象与微观本质之间的联 系,加深对于酸碱中和反应实质的理解。结合材料分析提高学生辩证角度看问题的能力。第六课时课时目标:知道 pH 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会用 pH 试纸检测溶液的酸碱度,了解溶液的酸碱度对人体的健康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作业 1:测定人体内或排出液体的 pH,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身体的健康状况。人体内的一些液体的正常 pH 范围如下表,其中碱性最强的是()条)19液体胃液胆汁胰液血
37、浆pH0.91.57.17.37.58.07.357.45A.胃液B.胆汁C.胰液D.血浆1、参考答案:C2、时间要求:1 分钟。3、评价设计:错选 A,说明不理解溶液的 pH 7 时,溶液呈碱性,且 pH 越大,碱性越强。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题难度不大,只有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 pH 大小之间的关系,才能对相关方面的 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作业 2:将二氧化碳、氧化钙和氯化钠分别溶于水后,再滴入紫色石蕊试液。(1)溶于水所形成的溶液 pH7,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显色。(2)溶于水所形成的溶液 pH7,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显色。(3)溶于水所形成的溶液 pH=7,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显色。1、参考答案
38、:(1)氧化钙、蓝(2)二氧化碳、红(3)氯化钠、紫2、时间要求:2 分钟。3、评价设计:前结构单点结构多点结构关联结构作业 2无意义或空白答案知道 pH 与溶液的酸碱性的关系。知道 pH 与溶液的酸碱性的关系。指示剂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碱性、中性显不同颜色。知道 pH 与溶液的酸碱性 的关系。指示剂紫色石 蕊溶液遇酸性、碱性、中性显不同颜色。知道 物质加入水中酸碱度的 变化趋势。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通过溶液的 pH 大小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测评了学生对不同物质加入水中酸碱度的变化趋势的掌握。作业 3:学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 pH 计测得实验室中甲、乙、丙、丁四种废液的 pH20如下表。现
39、请你和他们一起实验并回答问题:废液酸碱度甲乙丙丁pH6.511.37.02.0(1)分别取少许甲、乙、丙、丁四种废液于四支试管中,再分别滴入 12 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废液是。(2)老师告知:乙、丁分别是未用完的氢氧化钾溶液和稀硫酸。为了防止废液对环境的 污染,小亮将丁溶液逐滴滴入乙中,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的 pH7(填“”、“”、“=”)。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小明说:“反应后所得溶 液中的溶质还是农作物生长所需的肥料呢!”请问,该肥料属于(填“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1、参考答案:(1)乙(2)=2KOH+H2SO4=K2SO4+2H2O钾肥2、时
40、间要求:4 分钟。3、评价设计:前结构单点结构多点结构关联结构作业 3无意义或空白答案掌握 pH 与溶液的酸碱性关系。掌握 pH 与溶液的酸碱性关系,及与指示剂显色规律。掌握 pH 与溶液的酸碱性关系。及与指示剂显色规律,知道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并能够迁移应用。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题通过溶液的 pH 大小来判断溶液的酸碱性,测评了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的原理,并能正确使用化学用语表示。作业 4: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中,测得烧杯中溶 液的 pH 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1)图中 a 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填 化学式)(2)由 a 点到
41、b 点的 pH 变化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向图中 c 点所示溶液中滴加_(一种盐溶液)可以证明 c 点所示溶液中溶质的成分。21(4)该实验是将_逐滴滴入到盛有另一种溶液的烧杯中。1、参考答案:(1)HCl和NaCl(2)NaOH+HCl=NaCl+H2O(3)硫酸铜溶液(合理即可);(4)氢氧化钠溶液。2、时间要求:5 分钟。3、评价设计:前结构单点结构多点结构关联结构作业 4无意义或空白答案。知道酸碱中和的化学方程式。知道酸碱中和的化学方程式,通过反应过程知道溶液中溶质的变化规律。知道酸碱中和的化学方程式,通过反应过程知道溶液中溶质的变化规律。能从溶液的 pH
42、变化来判断溶液的酸碱性。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题通过溶液的 pH 变化来判断溶液酸碱性的变化趋势,考查了学生对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的原理,能从定性到定量,逐渐认识溶液酸碱性的变化规律。作业 1:对于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碱一定含有 H 元素B.可使酚酞变红的不一定都是碱溶液C.所有非金属氧化物都可与碱溶液反应D.酸与碱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1、参考答案C2、时间要求:2 分钟3、评价设计:错选 A 没有正确认识碱中都有氢氧根离子,所以一定含有氢元素,错选B 对碱性物质与碱不同判断不准确,错选 D 对酸和碱发生的中和反应理解错误。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认识常见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能从组成
43、与结构上分析一类物质具有相似性质的原因作业 2: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色,所以酸也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B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22C中和反应是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燃烧都伴随有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1、参考答案B2、时间要求:2 分钟3、评价设计:错选 A 没有正确认识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规律;错选 C 对中和反应的概念 掌握不准确判断不准确;错选 D 化学反应的实质理解不准确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准确认识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规律,理解物
44、质的分类依据并学会运用判断,准确掌握中和反应的概念,准确辨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作业 3:在盐酸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下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下列选项判断正确的是()A可以看到的现象是固体逐渐减少,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有气泡产生B可以判断是 H+,为 Cl-,是 Fe3+C该反应是置换反应D该溶液中阳离子和阴离子个数相同1、参考答案 C2、时间要求:2 分钟3、评价设计:错选 A 没有记住金属铁与酸发生反应的现象;错选 B 对铁与盐酸反应生 成亚铁离子记忆不准确;错选 D 对溶液的电荷守恒原理掌握不准确。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能够宏微结合,从两个方面认识物质的化学变化。作业
45、 4:构建元素化合价和物质类别的二维图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如图是 H、O、Ba、Cl、S、Na 等元素的“价类二维图”,下面对图中 AG 各点对应物质说法正确的是()AC 点对应的化学式为 H2SO4BAG 点可以生成沉淀的复分解反应可以有多个CAG 点发生的中和反应可能为:Ba(OH)2+2HCl=BaCl2+2H2ODB 和 F 可以发生复分解反应1、参考答案 B2、时间要求:2 分钟单质 氧化物 酸或碱 盐物质类别233、评价设计:错选 A:+4 价的 S 对应的酸为亚硫酸 H2SO4,属于对化合价应用不准确;错选 C:HCl 中化合价分别为+1 和-1,所以 AG 点发生的中和反
46、应只能是硫酸和氢氧化钡的反应;错选 D对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钡的反应类型判断错误。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能够从化学用语的角度进行物质的分类判断及根据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判断各物质发生的各种变化。作业 5:下列图像分别表示实验过程中某些物理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ABCDA.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B.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备氧气C.把一定质量的 NaOH 和 NH4NO3固体分别溶于水中D.等质量的镁粉和铁粉分别与足量的同种稀硫酸反应1、参考答案 C2、时间要求:2 分钟3、评价设计:错选 A 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量,最终压强应比起点减少较多;错选 B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
47、物制备氧气,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质量不变,但是随着氧气的生成,固体质量逐渐减少,二氧化锰含量增大;错选 D 由化学方程式计算可知,等质量的镁粉 和铁粉分别与足量的同种稀硫酸反应,镁最终产生氢气的质量较多。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能够正确理解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测定的原理,理解催化剂的概念,对酸和金属反应的原理,质量关系有深入认识。作业 6:某学习小组用黑枸杞提取液作了以下实验:实验一:室温时,将蒸馏水和不同 pH 的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放入 14 支试管中,分别向每支试管中滴加 3 滴黑枸杞提取液。实验结果如下:24pH1234567891011121314颜色粉红粉红粉红浅紫浅紫紫紫蓝蓝深蓝深蓝灰绿
48、黄黄棕实验二:室温时,向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的 4 种物质,各滴加 3 滴黑枸杞提取液。实验结果如下:物质稀盐酸牛奶蒸馏水炉具清洁剂颜色粉红紫紫黄回答下列问题:(1)炉具清洁剂的 pH 为_。(2)根据实验现象,不能确定牛奶呈中性的理由是_。(3)小苏打溶液的 pH 为 83,向小苏打溶液中加 3 滴黑枸杞提取液,再滴入稀盐酸至过 量,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_。1、参考答案:(1)13;(2)黑枸杞提取液在 pH=6,pH=7 的溶液中均会变紫,故不能确定牛奶呈中性,还可能呈弱酸性;(3)溶液由蓝色变为紫色,又变为粉红色2、时间要求:4 分钟3、评价设计:前结构单点结构多点结构关联结构无意义或空
49、白答案知道溶液的 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知道溶液的 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能够从所给材料提取有用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知道溶液的 pH 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能够从所给材料信息分析解决问题并能够迁移应用。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了解溶液酸碱性与酸碱度的关系的基本方法,可以通过自制酸碱指示剂并观察其在不同溶液中的颜色变化来判断出溶液酸碱性。作业 7: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 中的氢氧化钙溶液加入稀盐酸一会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提
50、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猜想)猜想一:可能是 CaCl2和 Ca(OH)2;猜想二:可能只有 CaCl2;猜想三:_。(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步骤 1: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_猜想一不正确步骤 2: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_,过一会有白色沉淀产生。猜想二不正确,猜想三正确(反思与拓展)(1)实验步骤 2 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_。(2)烧杯中的溶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_(写一条)。(3)要处理烧杯内溶液,使其溶质只含有 CaCl2,应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