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目录录作业设计方案作业设计方案1一、单元信息基本信息学科年级学期教材版本单元名称历史八年级第一学期统编人教版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单元组织方式自然单元重组单元课时信息序号课时名称对应教材内容1洋务运动第二单元第 4 课2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第二单元第 5 课3戊戌变法第二单元第 6 课4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签订第二单元第 7 课二、单元分析(一)课标要求本单元内容是统编版 中国历史 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单元标题是“近代 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 年版)对 本单元的教学要求如下:1.列举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
2、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2.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3.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4.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 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2(二)教材分析1.知识框架2.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的核心内容是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以及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的签订。本单元的各课内容围绕核心内容展开,它们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系。第 1 课洋务运动在“自强”“求富”口号的指导下,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 业、近代海军、新式学堂,但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3、洋务运动 随之破产。洋务运动虽然是一切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但它引进了西方 先进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 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 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第 2 课甲午中日战争与近代化的探索 甲午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次深重的民族灾难,它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耻辱,大大 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它上承两次鸦片战争,但损失之惨重超过了鸦片 战争以来历次外祸之总和;下启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在这以后中国更为全 方位地被迫开放,并且相继受到大规模的军事侵略,是民族危机最严重的时期。清王朝衰朽不堪、
4、积贫积弱现象彻底暴露,亡国之祸迫在眉睫。也正是这场战争,促成了自鸦片战争以来前所未有的民族觉醒,危机也是转机。因此本课在教材中 的地位举足轻重,让初中学生深入认识甲午战争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并从中吸取教 训是非常必要的。第 3 课戊戌变法是在清朝洋务运动失败后的又一次旨在维护清王朝统治的改良运动。戊戌变法是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刻历史背3景下进行的,维新派希望通过变法改变中国积贫积弱的局面,是符合当时历史潮流的。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风风火火的干了 103 天,最终以六君子血溅菜市口而慷慨悲壮的结束了。虽然已经过去 110 多年了,但戊戌变法像一面巨大的镜子,把历史的光芒反射到当今改
5、革开放的社会,启迪人们去借鉴反思、探索新路。维新派在积极探索的过程中虽然失败了,却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 作用,对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是中国近代化道路一次重要 的探索。在学习维新派进步活动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勇于担当、热爱祖国的时代 责任感。第 4 课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签订本课是统编教材八年级上 册第二单元的最后一课,中国的主权和国家尊严再一次遭到破坏。由于社会制度 的落后和清王朝的腐败,虽然发生了义和团运动,中国人民进行了顽强的抗争,中国的民族危机仍然继续加深。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人民陷入苦难的深 渊。本单元的教学,一方面,要让学生认识中国近代悲剧的根源是国内封建统治的
6、腐朽和外国列强的入侵,认识封闭、落后与无知给国家和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认识与时俱进和国家强盛的重大意义,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 命感。另一方面,要让学生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感悟近代中国人 民探索国家出路、救亡图存的奋斗精神,继而继承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 民族精神。(三)学情分析学生在第一单元中已经学习过两次鸦片战争的基本史实,这有利于学生对本单元内容的学习。八年级教学中应结合教材内容和情景材料,帮助学生理性分析。近代化的探索是本单元的核心概念,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认识。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1.了解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农业和民用工业,
7、初步认识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2.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列举 马关条约 的主要内容,说明 马 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3.知道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代表,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史实。44.知道义和团运动和抗击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5.能够认识和掌握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影响、马关条约 及其影响、戊戌变 法的意义与教训、辛丑条约 内容和影响。6.探究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以及中国近代化艰难曲折的原因和启示。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本单元作业设计,紧扣单元主题“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在 分析课标、
8、教材、学情的基础上制定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并将这些目标分解、落实到 4 个课时教学中,再通过 4 个课时作业和 1 个单元检测作业加以检测和巩固。课时作业立足课时教学重点、难点和学习目标,以基础题为主,每课时作业 在 10分钟左右。在课时学习和课时作业的基础上,紧扣单元学习和作业目标,立足单元主题,落实核心素养,整体设计 30 分钟左右的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在课时作业和单元自测中落实本单元“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八国联军侵华”基础知识掌握,对中国近代化探索的了解,中国一步一步沦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了解,以及学习近代化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加剧的 启示。5五、课时作业第 4 课洋务运动
9、作业时间:1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有人说,洋务运动“一手欲取新器,一手仍握旧物”,“只想新其貌,而不想新其心”。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最早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B提倡“民主”“科学”,进行思想启蒙C鼓吹变法,以实行君主立宪D主张“自强”“求富”,维护封建统治【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D【作业分析】A 师夷长技以制夷,是魏源在其著作 海国图志 中提出的著名主 张。B 提倡“民主”“科学”,进行思想启蒙 是新文化运动 C鼓吹变法,以实行 君主立宪是维新派的主张,D 是正确的,符合题意。【设计意图】了解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2张之洞说“自中外通商以来,中国之
10、财溢于外洋者,洋药而外,莫如洋布、洋纱。今既不能禁其不来,惟有购备机器,纺纱织布,自扩其工商之利,以 保利权。”张之洞认为防止“中国之财溢于外洋”的关键是A禁止进口货物B创办近代企业C购买洋布、洋纱D断绝中外贸易【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B【作业分析】根据题中张之洞的说法 A 与 D 不能推行,C 项导致财富外流。所以选B【设计意图】了解张之洞为了“求富”,张之洞创办了一些近代企业,如:他创 办的湖北织布官局和汉阳铁厂等企业。3用图示法理清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是学习历史常用的一种方法。下面空白方5框内应填写6A洋务运动C义和团运动B太平天国运动D北伐战争【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A【
11、作业分析】因为图中所介绍内因和外因合起来是洋务运动的原因,第二次鸦片战争同 C 和 D 没有关系,也不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内因.B 不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设计意图】内忧外患,是洋务运动的原因;“中国民族工业产生”“中国近代 化开始”是洋务运动的影响。4 对于洋务运动,有学者提出“洋务运动的倡导者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 个新式国家,全然没有经济发展、工业革命和现代变革的概念”。对这一观点正 确的理解是A彻底否定洋务运动倡导者的主张B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历程C洋务运动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D对洋务运动影响难以客观评价【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C【作业分析】A 不符题意,洋务派没有变革理念
12、B 不对,题中没有体现这一点 D不 符合题意 C 是正确的,符合题意。【设计意图】了解洋务派属于地主阶级的代表,以维护封建统治为目的,不能把 中国改造成先进的现代化国家以及洋务运动的局限性。5 据资料统计,从 1862-1594 年这 30 余年中,李鸿章所主办和参与筹办的“新政”事业占中国这一时期举办的全部新政的 80以上,其范围包括军火、采矿、民用,此外还举办新式学校。李鸿章“新政”事业的主题是A废除八股取士,举办新式教育6B发展近代产业,抵御外侮7C引进先进技术,兴办民族工业D学习西方思想,改变传统习俗【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B【作业分析】A 不可能,废除八股取士不是李鸿章所为,
13、C 答案中,兴办民族工业不对,D 不符合实际情况,只有 B 是正确的,符合题意【设计意图】了解李鸿章是 洋务运动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他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政 府的统治,抵御外侮。二、材料分析题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 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不必尽用其人。”李鸿章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函材料二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 1300 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 局后,江南海关每年进口减少 10 万匹。在洋务企业的刺激下,中国沿海一些地区部分官僚、地主、商人、买办和手工业作坊主开设工厂,雇佣工人进
14、行生产。中国近代通史材料三“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用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方面却完全被忽视了。”徐中约中国近代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等人筹办洋务运动的目的。李鸿章当时认为要达到这一 目的的 关键是什么?(2)材料二中“上海轮船招商局”的创办人是谁?据此材料,概括洋务运动取得的成效。(3)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地位如何?由材料三我们可以看出,洋务运动失败的原 因是什么?【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1)自强(或维护清朝统治);学习西方技术。(2)李鸿章;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3)洋
15、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开始的标志(或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失败的原因:没有触动封建制度。8【作业分析】(1)根据题干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的领导阶级是地主阶级,他们代表的是统治阶级的利益,所以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学习层面是学习 西方技术。(2)由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考察洋务运动的领导人李鸿章创办的上海轮船招商局。根据材料中的“外轮损失,进口产品减少”可知洋务运动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 了一定的抵制作用。(3)由材料“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却完全被忽视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是没有触动封建制度。目的都是为了维护清朝统治,而中国落后的根源是腐朽的封建制度,
16、洋务运动治标不治本,因此失败成必然。【设计意图】(1)知道李鸿章等人筹办洋务运动的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李鸿章 当时认为要达到这一 目的的关键是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2)了解洋务运动积极作用是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3)认识到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是只是单纯学习西方科技,没有触及落后的封建制度,因此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 道路。第 5 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作业时间:1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美国纽约 世界报 刊登了这段话:“日本是披着文明的皮而带有野蛮筋 骨的怪兽。日本今已摘下文明的假面具,暴露了野蛮的真面目。”这揭露了日本 在甲
17、午中日战争的野蛮暴行是()A朝鲜丰岛海面不宣而战B.镇压东学党起义C.在旅顺屠杀中国居民D.镇压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C9【作业分析】依据题意“日本”,结合课本所学,甲午中日战争黄海大战后,清政府一味向敌人妥协,致使日军肆意横行,无所顾忌。日军海陆两军进攻辽东。占领旅顺后,疯狂野蛮的屠杀当地居民,死难者近两万人。C符合题意;【设计意图】1.深入认识甲午中日战争,铭记历史,有利于加强学生的民 族情感。2.清朝政府在马关条约中割让给日本的领土包括()香港岛 澎湖列岛辽东半岛 台湾及附属岛屿A.B.C.D.【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B【作业分析】马关条约的内容是:清
18、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 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 岸等故符合题意。香港岛是通过南京条约割让给了英国。【设计意图】2.识记马关条约的基本内容,感知当时中国的灾难和 耻辱,有利于学生掌握最基础的历史史实。3.“中国应该被瓜分,如果它不能管理自己,那么有人能够并且愿意管理它。”这是立德禄在上海的英文报纸 字林西报 发表的宣称,对此,理解正确 的是()为了给列强瓜分中国制造舆论 说明甲午中日战争暴露了中国的虚弱 反映马关条约的签订极大地刺激了列强的贪欲表明清政府甘愿沦为列强 统治中国的工具A.B.C.D.【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A【作业分析】依
19、据“中国应该被瓜分,如果它不能管理自己,那么有人能 够并且愿意管理它。”这句话可知是列强在战后企图瓜分中国的意图,正确;甲午战争的失败体现了中国清政府的软弱无能,正确;马关条约极大满 足了日本的贪欲,也同样刺激了列强的贪欲,正确;中清政府并非甘愿沦 为列强统治工具,不正确。因此 A 项符合题意。【设计意图】3.明确“门户开放”政策的实质,培养学生正确看待问题 的能力。104.学者研究认为,甲午中日战前,列强的主要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甲 午中日战争后,则变为“投资+特权”,在马关条约的条款中能体现这一变化 的是()A.赔偿日本兵费白银 2 亿两B.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C.开放沙市、重
20、庆、苏州、杭州为商埠D.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B【作业分析】通过“投资特权”可知日本在华投资工厂,且与其他列强不同的是在通商口岸,因此 B 项符合题意。【设计意图】4.理解 马关条约 的内容,提高对不合理条约的综合分析 能力。5.史丽同学准备制作一期主题为百年史笔话英豪近代风云人物的黑板报。左宝贵、邓世昌等人的英雄事迹应归入的栏目是()A农民领袖 B.甲午英杰 C洋务领袖 D.变法先驱【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B【作业分析】根据 马关条约 可知是甲午中日战争,左宝贵、邓世昌等 人是民族英雄,因此 B 项符合题意。【设计意图】5
21、.了解左宝贵、邓世昌等人的英雄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 义情感。二、材料分析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甲午战争之后,列强争相在华设立银行,如英国的有利银行,法国的 东方汇理银行在中国开设工厂,如英国的增裕面粉厂、和丰船厂,美国烟草公司还争夺中国的铁路权,如俄国修筑满洲里至绥芬河、哈尔滨至大连、石家庄 至太原等。材料二甲午战后,列强划分的势力范围11国别割占和强迫租借的地区势力范围德国强迫租借胶州湾山东俄国强迫租借旅顺和大连长 城 以 北 和 新疆法国强迫租借广州湾广 东、广 西 和云南英国强迫租借新界长江流域日本割占台湾和澎湖列岛福建材料三马关条约的签订,激起了全国的悲愤和抗议。3 年以
22、后,发生了戊 戌维新运动;5 年以后,发生了义和团运动;16 年以后发生了辛亥革命。如果 没有甲午战争的失败,就不会激起中国这样迅速地奔跑。这次战争确实是中国 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它的意义就在于激发了全民族的觉醒,一种要求改革和进 步的觉醒、富强意识的觉醒、爱国主义和自救的觉醒。戴逸甲午战争深刻影响世界历史(1)材料一反映了甲午战争后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方式有哪些?(2)材料二反映的状况最终给中华民族带来巨大的危害是什么?(3)材料三的主要观点是什么?(4)依据材料一、二、三,请为以上探究确定研究主题。【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1)设立银行,开设工厂,修筑铁路。(2)民族危机大大加深
23、,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3)马关条约的签订激发了全民族的觉醒。12(4)甲午战争对中国的影响。【作业分析】(1)依据材料一“列强争相在华设立银行”“在中国开设工厂”,“还争夺中国的铁路权”等信息可知,甲午战争后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 略方式有设立银行,开设工厂,修筑铁路。(2)依据材料二的表格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表格内容反映的状况 使民族危机大大加深,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依据材料三“这次战争确实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它的意义就在于激发了全民族的觉醒,一种要求改革和进步的觉醒、富强意识的觉醒、爱国主义和自救的觉醒”的信息可知,材料三表明马关条 约的签订
24、,激发了全民族的觉醒。(4)依据材料一、二、三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则材料都是围绕 着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设计的,所以适合研究三则材料的主题是甲午战争对中 国的影响。【设计意图】(1)材料一:通过练习使学生理解马关条约签订后,侵 略方式由原来的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这一变化。(2)材料二:通过练习让学生明确 马关条约 签订后的危害影响,加深 对其理解,进而从中吸取教训。(3)材料三:通过练习使学生加强民族责任感,培养深刻的爱国主义情感。(4)主题:通过练习锻炼学生分析问题、概括问题的能力。第 6 课戊戌变法作业时间:10 分钟1、19 世纪末,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爱国的仁人志士奔走呼告,称
25、“变者,天下之公理也”,掀起了救亡图存的是()A.洋务运动B.维新变法运动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运动【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B13【作业分析】根据题干信息,19 世纪末排除了 C,D 两项,依据“变者天下之公理 也”可知考察的是变法运动,所以答案选择 B。【设计意图】了解戊戌变法的背景和目的。2.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后,中国开始由“政策创新”转向于“制度创新”。这里的“制度创新”开始于()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D.国民革命【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A【作业分析】根据题干信息,“甲午战争后”和“制度创新开始”这两个点排除了 BCD,所以答案选择 A【设计意图】了解
26、戊戌变法的内容,其中学习西方在中国进行制度创新,建立君 主立宪制是其重要内容之一。3.戊戌变法法令中,直接触及顽固派利益的是()A裁撤冗官冗员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C开办新式学堂D允许官民上书言事【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A【作业分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顽固派代表的是地主阶级的利益,而 BC涉及到的都是经济文化教育方面的,D 选项与题干无关。【设计意图】了解戊戌变法的内容,和改革的环境得出维新变法运动失败的原因。4.戊戌变法中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的是()A,康有为B梁启超C谭嗣同D袁世凯【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C【作业分析】本题结合所学知识和题干要求可知,D 选项和题干无关,
27、涉及到流血牺牲 B,D 选项排除。【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认识维新变法人士的进步立场,激发热爱祖国,振 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145.维新派想要通过光绪皇帝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同时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度。但是他们并没有群众基础,广大的人民群众依旧被封建思想所毒害,统治 者内部也有一大批的守旧派。上述材料论述了维新变法最终失败的原因是()缺乏民众的支持封建思想的影响统治者内部反对者居多光绪帝的软弱A.B.C.D.【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A【作业分析】根据题干“没有群众基础统治阶级内部也有一大批的守旧派”可知是失败原因,在材料中并未体现。【设计意图】综合认识戊戌变法过程中的客
28、观条件和不足,得出维新变法运动失败的原因。二、材料分析题6 19 世纪下半叶到 20 世纪初,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欺凌,中国近代化探索艰难 起步,曲折前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不平等条约的这一个世纪对她来说特别残酷,中国渴望付出双倍的努力,毫不停息地向前进,并获取新的资源。布罗代尔文明史纲材料二: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 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李鸿章材料三:在那个烦闷的夏天,又一次见证了旧制度的腐朽。刽子手挥刀 砍下了六颗爱国者的头颅,也砍断了所有试图通过改良实现救国自强的人们 的幻想。谭嗣同从容赴死,他认为国家不昌盛是因为还没有人为变法救国而 流血。
29、戊戌变法被扼杀了,但“六君子”的鲜血没有白流。复兴之路(1)据材料一指出,“这一个世纪”中反映中国“努力”的重大事件有哪些?(2)根据材料二,请举一例李鸿章在这方面的具体活动。(3)材料三所述戊戌变法在经济上有何主张?为什么说“六君子”的鲜血没有白流?【评价实施主体】教师15【评价标准】(1)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太平天国运动。(2)江南制造总局。(3)主张: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工农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作业分析】(1)根据材料一“不平等条约的这一个世纪对她来说特别残酷,中国渴望付出双倍
30、的努力,毫不停息得向前进”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相关重大事 件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太平天国运动.(2)由材料二“中国文武制度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可知考 察的是洋务运动,以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如江南制造总局。(3)由题干可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戊戌变法在经济上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工农商业,改革国家财政编制国家预算,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在思想文 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所以 说“六君子”的鲜血没有白流。【设计意图】1、了解近代中国一些能人志士为中国近代化所做的努力。2、认识戊戌变法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归纳维新派
31、人士的进步思想 的影响。第 7 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作业时间:1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近代中国遭遇“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导致清政府完 全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的战争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取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D【作业分析】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的 辛丑条约 中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 加反帝活动和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的内容,这表明清政府完全成为列 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已沦为“洋人的朝廷”。16【设计意图】掌握中国近代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夯实基础知识。2、慈禧太后对列强没有
32、把她作为“祸首”来惩办,感激涕零,保证今后要“量 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此番言论是在哪个条约签订后?()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D【作业分析】1901 年,辛丑条约签,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 故 D 符合题 意;南京条约签订时期帝是道光帝,排除 A;北京条约时期不是慈禧太 后,排除 B马关条约签订时期没有涉及惩办中国反帝活动 C。【设计意图】让学生学史明志,理解当时清朝的腐朽落后愚昧无能。培养学生综 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归纳知识,横向对比的的能力3、英国驻汉口的代理总领事法磊斯曾说:“(辛丑条约规定的)赔款须向全国征收,但由于祸
33、乱所及各省已被联军洗劫一空,实际上这些省应出之款项仍须由那些忠诚的,并已付出自己份额的省份来额外负担。”法磊斯口中的“祸乱”指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B、英法联军的侵略C、义和团运动D、八国联军的侵略【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C【作业分析】根据这段话的出处“赔款须向全国征收,但由于祸乱所及各省已被联军洗劫一空,实际上这些省应出之款项仍须由那些忠诚的,并已付出自己份额的省份来额外负担”可知,这是 辛丑条约 里规定的赔款。这里的“祸乱”指 的是义和团运动,列强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借口就是镇压义和团运动。【设计意图】掌握国联军侵华的背景,理解当时中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培养学生研读史料,提
34、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4、有学者说:“辛丑条约使中国社会的每一个人都承受了赔款之苦,在晚 清最后十年里,促成社会矛盾的进一步激化。”据此可知,辛丑条约的签订()A、推动辛亥革命的发生B、使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17C、导致义和团运动爆发D、使中国社会面临被瓜分的危机【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A【作业分析】根据材料中的“辛丑条约 在晚清最后十年里,促成社会矛 盾的进一步激化”,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1 年辛丑条约进一步加强了 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全面控制和掠夺,表明清政府已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 工具,标志着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促进社会矛盾的进一步激化,从而引发以孙
35、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发起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 政体的全国性革命。【设计意图】提高学生通过现象分析历史本质问题的能力5、下列关于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相同点的说法,正确的是()都是农民革命运动都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都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都曾被清政府利用来打击侵略者A.B.C.D.【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C【作业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相同点:领导阶级、运动主体、斗争 方式:都是农民阶级领导的以农民群众为主体、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的农民运 动。组织形式:都是利用宗教结社形式来发动、组织群众,都具有浓厚的迷信 色彩。结果: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下失败。作用:沉重打击
36、了中外反动 势力。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不同点:有纲领,建立了政权,坚持斗争 14 年,势力发展到 18 个省;义和团运动没有统一组织,没有纲领,没有建立政权,主力 主要在山东、直隶一带发展,时间也仅一年多。主要斗争矛头:太平天国运动 以反封建为主,斗争矛头主要指向清政府;义和团运动的主要斗争矛头指向帝国 主义,曾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设计意图】掌握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异同点。引导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落实史料实证的历史核心素养6、下列内容与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的史实不相符合的一项是()18A.张三的父亲在重庆一家日本人开设的工厂中做工B.李四的哥哥因参加义和团而被杀C.王五的叔叔在北
37、京东交民巷买了一座住宅D.赵六的妹妹去英国留学【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C【作业分析】辛丑条约 中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设计意图】理解辛丑条约的重要内容,让学生能出比较辛丑条约与其 他条约的内容和危害,通过作业让学生牢记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是怎样一步步 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的。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史料的能力。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瓦德西给德皇威廉二世的报告材料二 中国此后仍须以华人治华地,凡有意开通中国之人,应须小心谨慎,团匪之事即可取以为鉴。我英亦不能以待印度者待中国也
38、。英国外交副大臣勃罗叠立克在议会中的演说材料三 当初次之失败也,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咒诅谩骂之声不绝于耳,吾人足迹所到,凡认识者,几视为毒蛇猛兽,而莫敢与吾人交游也。惟庚子失败之后,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惜,恨其事之不成矣。前后相较,差若天渊。孙中山建国方略(1)材料一、材料二的共同主张是什么?为什么他们会提出这样的主张?(2 分)(2)材料三中“庚子失败”指的是什么事件?根据材料三分析,为什么在“庚子失败”后人们的态度“前后相较,差若天渊”?(3 分)材料四 从直接的影响来看,八国联军屠杀中国的人民,掠夺中国的财物,逼迫中国要战争赔款以便他们长
39、期在经济上压榨中国但从间接的影响来讲,八国联军的侵略行径也同时惊醒了中国这个东方睡狮。八国联军敲开了中国的国门,也让中国从此开始现代化进程,开始参与全球化。(3)根据材料四,归纳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对中国社会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2 分)19【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1)都主张列强不直接瓜分中国,而采取“以华治华”的策略侵略和控制中国。原因:义和团运动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巨大力量,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2)1900 年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战败求和。原因:“庚子失败”后签订的 辛 丑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 统治中国的工具;人民觉醒
40、,不再对清政府抱有幻想,民主革命思想得到传播,所以人们对革命派的态度有了巨大变化。(3)直接影响:屠杀中国人民,掠夺中国财物,逼迫中国要战争赔款,要中国开通口岸。间接影响:惊醒中华民族,让中国开始现代化进程,开始参与全球化。【作业分析】(1)据材料一“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和材料二“中国此后仍须以华人治华地,凡有意开通中国之人,应须小心谨慎,团匪之事即可取以为鉴,我英亦不以待印度待中国也,”可知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主张是都主张列强不直接瓜分中国,而采取“以华治华”的策略侵略和控制中国其原因是义和团运动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巨大力量,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
41、妄计划。(2)材料三中的“初次起义”指的孙中山在 1895 年组织的广州起义,“庚子失败”指的是 1900 年八国联军侵华,清战败求和。据材料三“当初次起义失败也,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诅咒谩骂之声不绝于耳,吾人足迹所到,凡人识者,几视为毒蛇猛兽,而莫敢与吾人交游也。惟庚子失败之后,则鲜 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惜,恨其事之不成矣,前 后相较,差若天渊。”可知,1901 年签订的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完全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人民觉醒,民主革 命思想广泛的传播,所以人们对革命派态度有了巨大变化。(3)从材料四“从直接的
42、影响来看,八国联军屠杀中国的人民,掠夺中国的财物,以便他们长期在经济上压榨中国,但从间接的影响来讲,八国联军的侵 略行径也同时惊醒了中国这个东方睡狮也让中国从此开始现代化进程,开始 参与全球化”可看出八国联军侵华直接影响是经济上的,屠杀中国人民,掠夺中 国财物,逼迫中国要战争赔款,要中国开通口岸。间接影响是思想上的,惊醒中华 民族,让中国开始现代化进程,开始参与全球化。20【设计意图】(1)提高学生们的阅读教材的能力;引导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让学生理解“庚子事变”与辛丑条约的联系。落实史料实证的历史核心素养.(2)学习历史明白从历史现象分析历史本质问题,。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学生 对知识的理解
43、、运用、横向对比能力,巩固抗击八国联军的历史,培养学生的爱 国主义情感。(3)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通过阅读教材,阅读史料来提取信息,概括信息的能力,培养历史核心素养之一史料实证的能力。让学生用唯物史观去看待历史现象,用 辩证的观点去分析问题,总结问题。落实家国情怀素养,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六、单元质量检测作业(一)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内容作业时间:3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绘制思维导图是学习历史的能力要求之一。下面是某同学绘制的思维导图,其中空白处应填入的内容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1.B【作业分析】从图中洋务运动这一事
44、件可知空白处应填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因此选 B。【设计意图】本题是借助思维导图来考察学生再认再现史实的能力。2.1880 年 9 月 16 日,左宗棠创办的兰州机器织呢局开工。他委托胡雪岩向 德国商人购买机器设备 1200 多件,并从德国聘请匠师十多人。左宗棠离开兰州后,德国技师三年合约期满回国。1884 年初,织呢局因锅炉破裂从此停工。兰州机器21织呢局停工的原因是()A.管理方式落后B.生产效率低下C.封建官僚腐朽D.缺乏技术工人【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2.D【作业分析】根据从德国聘请匠师,技师合约满回国,织呢局从此停工可 知是缺乏技术工人,因此选 D。【设计意图】本题考察洋务运动
45、,让学生明确洋务运动的局限性其中有技术的落后和不足。3.从 19 世纪 70 年代起,洋务派开始大规模筹建新式海军,到 80 年代,初步建 成了福建、广东、南洋和北洋等海军。1885 年,清政府成立海军衙门统一协调指 挥。这表明当时的中国()A.走上了富国强兵的道路B.与世界市场联系紧密C.阻止了民族危机的加剧D.近代海防意识增强【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3.D【作业分析】从 19 世纪 60 年代开始,洋务派先后以“自强”和“求富”为 口号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时期筹建了福建、广东、北洋、南洋等海军,表明当时的中国近代海防意识增强。因此选 D。【设计意图】本题考查洋
46、务运动,让学生巩固洋务运动相关史实。4.小雨用漫画记述“近代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这些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A.B.C.D.22【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4.C【作业分析】根据图片上各个名称可知时间先后顺序是道光朝之辱、圆明园劫难、甲午大海战、洋人的朝廷。因此是,选 C。【设计意图】本题考查近代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让学生明确时间线,增强过程时间概念。5.一位亲历甲午中日战争的洋人海员说:“(北洋舰队)如大树然,虫蛀入根,观其外特一小孔耳,岂知腹已半腐。”这一材料可用来说明清朝()A.舰船数量的劣势 B.洋务运动的贡献C.甲午战败的
47、原因 D.维新变法的成效【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5.C【作业分析】通过甲午中日战争可知是与甲午大海战清朝战败有关,“虫蛀入根”和“岂知腹已半腐”可知是原因根源所在,因此选 C。【设计意图】本题考查学生材料分析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运用材料与史实相结合。6.恩格斯曾指出:“不管这次战争的直接后果如何,有一点是必不可免的:古老中国整个传统的经济体系将完全崩溃在陆地和海上打了败仗的中国人将被迫欧化,全部开放它的港口通商,建筑铁路和工厂,从而把那种可以养活这亿万人口的旧体系完全摧毁。”恩格斯所说的战争的影响是()A.使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B.开启中国近代化的艰难历程C.清政府成为“洋人
48、的朝廷”D.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6.D【作业分析】题干的核心信息是“在陆地和海上打了败仗的中国人将被迫欧化,全部开放它的港口通商,建筑铁路和工厂,从而把那种可以养活这亿万23人口的旧体系完全摧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指甲午中日战争。列强的侵略影响具有双重性:一方面破坏了中国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灾难,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另一方面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因此选 D。【设计意图】本题考查对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影响的理解,有助于学生加强对甲午中日战争的理解记忆。7.康有为在他的回忆录里记载了组织公车上书的行动,而某学者称在清朝历
49、史档案中未发现上书的文件,由此他认为上书的行动可能不存在。这说明()A.历史人物的回忆录没有历史价值B.历史档案完全反映了历史的真相C.寻求历史的真实需要从多方考证D.回忆录的史料价值高于历史档案【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7.C【作业分析】历史人物的回忆录有一定的历史价值,故 A 项错误;B 项“完全”一词说法太绝对,错误,故排除 B;回忆录和历史档案都是由人所写,含有个人的主观色彩,所以寻求历史的真实需要从多方考证,故 C 项正确;回忆录和历史档案都有一定价值,无法判断谁高谁低,故 D 项错误。【设计意图】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档案、回忆录等历史史料价值的认知能力,有利于学生增强对这些材料
50、的应用。8.了解历史时序,初步掌握历史事件发展的线索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之一。下图关于戊戌变法的线索中,对应错误的是()A.序幕B.发展C.高潮D.失败【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8.A24【作业分析】1895 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义愤填膺,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人 议和,请求变法。即“公车上书”,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故 对应错误的是 A。【设计意图】本题考查戊戌变法的线索,通过思维图进一步打开学生学习的思路,培养逻辑问题思考的能力。9.120 多年前,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深重民族危机,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发起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