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学九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微能力2.0认证-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目 录作业设计方案撰写:TFCF优秀获奖作品31一、单元信息基本信息学科年级学期教材版本单元名称历史九年级第一学期统编人教版工业革命和国 际共产主义运 动的兴起单元 组织方式团 自然单元 重组单元课时信息序号课时名称对应教材内容1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七单元第 20 课2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第七单元第 21 课二、单元分析(一) 课标要求本单元内容是部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单元标题是“工业革 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2022年版) 对本单
2、元的要求如下:1.教学内容通过了解珍妮机、蒸汽机、铁路和现代工厂制度,初步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 影响;通过了解早期工人阶级斗争,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和共产党宣言 的发表,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通过了解第一国际成立、巴黎公社,理 解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2.学业要求本单元讲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兴起及发展的历史。学生需要了解这些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大致情况,掌握工业革命的开展和工人运动兴起的基本过程并理解工业 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解放,壮大无产阶级力量。但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矛盾凸显, 马克思与恩格斯批判地继承前人的思想精华,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从此,国际工人 运动有了科学的理论
3、指导。学生了解工业革命、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共产党宣言等事件和相关人物的 介绍外,仍需找出这些史事之间的关联,以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3.教学提示注重引导学生运用唯物史观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引导学生从全球视角把握近 代以来世界整体发展的脉络和发展节点。要使学生通过具体的史事,认识工业革命 的进步性及带来的问题。教学中,充分利用历史读物、历史影像、美术音乐作品、图书馆和数字博物馆 等资源,创设历史情境。可通过下列活动提升核心素养:举行辩论会,如围绕“工业革命带来的利与弊” 等辩题,分小组查找材料,形成辩论各方的论点和论据,在班级开展辩论活动。开 展项目学习,深入讨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世界影响” ,
4、以个人学习、小组讨论的 方式,搜集、辨析史料,撰写研究报告,举办专题研讨会。(二) 教材分析1.知识框架2.主题时序3.教学内容分析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是部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的第七 单元,也是本册书的最后一个单元: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有总结和压轴的意思。 本单元虽然只有两课,但在世界史中却比较重要,因为它标志着欧洲成为了世界的 中心,以及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阶段,同时又为下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 主义制度的扩展做铺垫。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内容安排:一、纺织技术的革新;二、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 确立;三、火车与铁路。编者用几个关键的字词来高度概括本课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具体来说就是
5、:纺织机,蒸汽机,工厂,火车,铁路这十二个字,是学生根据自己 的生活经验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用物化的概念来直接刺激学生的感官认知,符 合初中生形象思维的基本学习特征。通过具体的成果让学生了解工业革命的过程和 影响。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的内容安排:一、马克思与恩格斯; 二、共产党宣言;三、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首先通过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生平 进行简介,进而重点讲解共产党宣言的内容和意义,随后介绍在科学理论的指 导下国际工人运动的进一步发展。编者通过对历史人物的介绍,让学生在了解人物 后了解他们的突出贡献和具体实践,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此外,本单元知识与中国史联系紧密,受工业革命的影
6、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对指导中国日后的革命以及新中国建设具 有重要意义,因此应该特别重视。(三) 学情分析从学生的学习能力角度分析,经过两年多的学习,初三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 历史知识,掌握了初步的历史学习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这为学习本 单元的基础知识和探究综合题目提供了条件;但初中生仍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对历 史的认识仍处于感性阶段,历史综合概括能力和材料分析能力欠佳。所以在设计作 业时要提供符合初中生认知水平和特点的材料,在设计问题时也要注意这一点。从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分析,在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的第五、六单元中,学 生已经学习了欧洲资本主义萌芽、
7、发展的表现,尤其是学习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 内容,了解了英国在工业革命前的政治背景,这有利于学生学习、理解本单元的内 容。但是学生对于工业革命带来的各种影响,对于工业革命与工人运动的关系等问题,缺乏全面认识,因此在教学中以及作业设计中,应结合教材内容,提供丰富的 史料,帮助学生理性分析。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对历史知识与学习能力的不同要求,按识记、理解和运用三 个层次进行考查。1.识记,指学生能正确写出或判断所学知识的基本内容和史实,如对重要的历 史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和文献的正确表达,对重要的历史地图、图像的识别。 在本单元中具体要求包括:了解瓦特改进蒸汽机、火车与铁路时代到来
8、、现代工厂 制度诞生的基本史实;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和第一 国际、巴黎公社运动。2.理解,指学生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对所学的历史知识进行归纳和整理,并初步 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意义、影响、作用、规律和特点等方面的抽象 认识,即形成一定的历史技能和历史思维能力。在本单元中具体要求包括:通过阅 读史料,理解工业革命出现的历史条件和带来的影响;通过阅读共产党宣言等 文献,提高从材料中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3.运用,指学生在识记与理解的基础上,对历史知识进行解读和判断,初步分 析各种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利弊得失和比较异同等, 以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9、和进行探究式学习的能力。在本单元中具体要求包括:能联 系现实,全面理解技术革新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懂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 力” 、“科教兴国”的道理;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坚持真理,为人类进步事业勇于 探索献身的高尚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以上三个层次的要求是递进关系,每一高层次水平要求同时也包括了较低层次 水平要求。在设计教学环节和学生作业时,都要突出主干知识,注重历史知识的点、 线、面结合,既照顾全面,又突出重点。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在设计本单元作业时,首先要考虑到初三学生直接面临中考,所以设计的题型与 中考保持一致,包括单项选择题、辨析改错题、材料分析题、活动与探究题。在
10、内容上也尽量选用各地中考真题。另外,考虑到近几年安徽省中考试卷中出现了明显的与 高中内容衔接的题目,也是为同学们进入高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所以本单元 的作业设计中还加入了“高中衔接”题。此外,近年来中学历史学科的学习越来越重视对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包括唯物 史观、时空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以及家国情怀。所以本单元的作业设计中,也 要突出考查这五大核心素养,具体来说就是掌握历史事件基本的时空概念;学生分析 史料、提取有效信息;能在理解史料的基础上,对历史事件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 能从历史发展进程中汲取有益的精神财富,养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基于以上两个方面的考虑来设计本单元作业
11、,包括课时作业和单元质量检测。其 中课时作业分为【知识梳理】和【分层精练】两大板块,【分层精练】分为达标题、 中考真题、高中衔接、选做题等多种类型,预估完成时间在每课15分钟左右;单元质 量检测的题型、分值设置与中考基本一致,预估完成时间在40分钟左右。在学生完成作业之后,教师应及时批改、讲评作业;在作业评价之后,也要及时 检查学生的订正情况,有效落实作业设计的目标。五、课时作业第 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作业时间:15 分钟(一) 【知识梳理】一、纺织技术的革新1.背景:17世纪末,英国_制建立后,政局稳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 发展,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2.纺织技术的革新:1733年,_发明了飞梭
12、,提高了织布速度;1765年, _发明了珍妮机,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二、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 1.蒸汽机(1) 改进:1785年,_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2) 影响: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 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2. 工厂制度确立: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所替代,_ 制度最终确立。三、火车与铁路1. 火车:1825年,由_设计的蒸汽机车正式试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 开始。2. 意义:铁路时代的到来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生产和 _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3. 工业革命的影响(1) 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
13、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_ ”。(2) 19世纪中期,英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_。(3) 从18世纪后期起,其他西方国家纷纷学习_的先进技术和生产经验, 先后进行工业革命。【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君主立宪;凯伊;哈格里夫斯;瓦特;现代工厂;斯蒂芬森;市场; 蒸汽时代;工业国家;英国【作业分析】本项作业的内容都来自于课本基础知识,是对学生识记能力的考查。【设计意图】此部分要求在新课教授前完成。通过完成填空,同学一方面可以熟悉 课本基础知识点,另一方面依据这里所设置的填空,初步了解本节课的重难点,达 到有效预习的目的。(二) 【分层精练】类型一:达标题1.物理学中的功率单位“瓦” (符号W
14、) ,是为了纪念瓦特而命名的。下列有关瓦 特改进蒸汽机意义的表述,正确的有 ( )为工业生产提供新动力 推动交通运输的发展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A. B. C. D.【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A【作业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瓦特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改进的蒸汽机解决了工业发展中的动力问题,为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铺平了道路,使人 类进入“蒸汽时代”,选项符合题意;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1765年珍妮纺 纱机的出现,此后出现了使用机器的热潮,不符合题意,可排除选项,故选A。【设计意图】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珍妮纺纱机的出现,第一次工业革命的 核心成是蒸汽机的
15、改良及应用,这是很多同学容易混淆的两个知识点。通过本题, 学生能区别这两个事件的意义,进一步掌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2.如图是 18011841 年英格兰农业、工业、商业产值示意图, 导致各产业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新航路的开辟C英国的殖民扩张B第一次工业革命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B【作业分析】根据图示内容可以看出英国的工业产值不断上升,农业产值增幅不大, 结合时间可知此时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B项正确;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在17 世纪,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根据英国国内产值的变化无法说明英国的殖民扩张, 排除C项;此时英国议会已成为国家权力中心,谈不上
16、重新召开,排除D项。【设计意图】读图识图的能力是历史学科素养的体现,本题考查了学生阅读数据图 的能力,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中英国不同行业产值的变化,再结合题干中的时间进 行判断。3. 有史学家认为,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过去被人看不起的工匠成为技术发 明的主角,得到全社会前所未有的尊敬吸引了各阶层大批有才智的青年人投入 到技术改进和技术发明的队伍里。 ”这说明工业革命 ( )A推动科技进步 B促进人口流动C改变了生产方式 D推动了社会观念的转变【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D【作业分析】依据材料中“过去被人看不起的工匠” 、“得到全社会前所未有的尊 敬”,可以看出工业革命以来人们的观念发生了
17、改变,故选D。材料强调的是人们 观念的转变,而不是科技的进步,故A不符合题意;工业革命吸引更多人参与科学 技术研究,而不是直接促进人口流动,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生产方式的 转变,故C不符合题意。【设计意图】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发明创造主要来自于工匠们的经验积累,在这之 后,人们也越来越重视科学技术。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材料、理解材料中心思想 的能力,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在阅读材料的同时,结合所学知识,排除不符合材 料意思的干扰项。4.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 】内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并加以改正。【 】 (1) 1733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改正:_
18、【 】 (2) 1825年,由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正式试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改正:_【 】 (3) 从18世纪后期起,法国、 日本、德国等国先后进行工业革命。改正:_ 【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 (1) 哈格里夫斯 改为 凯伊(2) (3) 日本 改为 美国【作业分析】第 (1) 题中飞梭的发明者是凯伊;第 (2) 题的表述没有出现错误; 第 (3) 题中,从18世纪后期起,法国、美国、德国等国先后进行工业革命, 日本 则是在19世纪60年代通过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设计意图】本题的内容都来自课本,以判断改错的形式,加深学生对课本内容的 印象,巩固基础知识。5一个国家和民族
19、的进步与强大离不开创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为工业革 命首先在英国发生提供了宽松、平和的政治环境。让人们有更大的动力追求自己的目标,最大程度地发挥创造能力。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二:在1760年,英国兰开夏乡村地区的棉纺织工人通常是在自己的家中进行手工劳动。1830年左右,工人们基本已按工厂制度组织,在厂内进行机器生产。 摘编自 (英) 波斯坦等剑桥欧洲经济史材料三:1851年,英国在伦敦举办了世界博览会。如图是耗费巨资专门修建的一座大型展厅“水晶宫” 。展厅之中,英国陈列几乎是清一色的工业品,其它国家陈列的绝大多数是
20、农产品和手工业品。这次博览会英国以一种特别的方式宣告了自己是这个世界的经济中心。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1) 材料一中“合适的政治制度”指的是什么政治制度?据材料一指出,这一制 度的建立对英国工业革命有何影响?(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棉纺织业的生产方式和组织形式各出现 了什么变化?(3) 据材料三指出,博览会上英国的展品与其他国家有什么不同?综上所述,英 国走向富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 (1) 君主立宪制;为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提供了宽松、平和的 政治环境。(2) 生产方式: 由手工劳动变成机器生产;组织形式:工厂成为新的生产组织形 式。
21、(3) 不同:英国的展品都是清一色的工业品,其它国家绝大多数是农产品和手工 业;原因:较早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最早进行了工业革命。【作业分析】第 (1) 题中根据材料一“光荣革命”可以判断这里的政治制度指的 是英国革命后确立的君主立宪制,根据材料一中的关键信息“提供宽松、平和的政治环境”,可以概括出君主立宪制对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第 (2) 题中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本课所学,可知英国通过工业革命,其传统的手工 生产方式被机器生产所取代,进入 1 9 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 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第 (3) 题中,根据材料三及图片,可以看出英国的展品与其他国家的差别;在结 合所学知识
22、,可知其原因主要是英国率先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设计意图】本题需要学生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来组织答案,考察了学生 在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方面的核心素养,具有一定难度。类型二:中考真题6 (2021 四川中考) 下图为英国1750 1870年农村人口与城市人口比例变化示 意图。从图中可知英国 ( )A农村人口呈上升趋势 B城市人口居世界首位C城市数量不断增加 D城市化不断推进【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D【作业分析】根据材料所给数据分析可知,1750年,城市人口比例小于农村。随着 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的进行,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故D正 确;农村人口呈下降趋势,故A
23、错误;材料不能体现英国城市人口居世界首位,故B 错误;材料不能体现城市数量增加,故C错误。故选D。【设计意图】本题考察了学生分析表格数据、归纳信息的能力,有一定难度。通过 本题,学生能进一步认识到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变化。7. (2021 安徽中考) 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现状中描述: “伦敦特别是伦敦 工人区的坏空气,最能助长肺结核的发展。 ”在伦敦工会1883年的报告中,有1/3的工人都是死于肺结核。此时肺结核大量发生的主要原因是A医疗技术水平不断下降 B农业衰退导致食物短缺C工业革命造成环境恶化 D人口膨胀致使工人贫困【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C【作业分析】题中“1883年、伦敦
24、、肺结核大量发生”是解题的关键信息。结合所 学知识可知,1840年前后,英国最先完成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中蒸汽机的大量使用, 促进了煤炭的大量开采,造成了空气污染,导致肺结核大量发生。故C符合题意; 医疗技术水平不断下降的说法错误,排除A;农业衰退导致食物短缺与题干材料无 关,排除B;人口膨胀致使工人贫困在题干材料中未涉及,排除D。故选C。【设计意图】本题考察了学生阅读、分析材料的能力。通过本题中的材料,学生能 直接地认识到工业革命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本题与第 6题相呼应,通过这两道 题,学生能从不同方面归纳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培养学生辩证地分析历史事件的 能力。类型三:高中衔接8. (201
25、8 高考天津卷) 1830年,剑桥大学数学教授查尔斯 巴利奇出版论英国 科学的衰退一书,分析了欧洲各国的科学状况,指出英国的业余科研传统正在使 英国丧失曾经拥有的优势。他呼吁英国人必须将科学作为一项事业来加以关注,科学家应受到良好的培养和教育,并成为一种职业。这反映出( )A欧洲其他国家科学水平超越英国 B英国丧失原有优势地位C英国科学家普遍缺乏培养和教育 D工业革命的不断扩展【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C【作业分析】依据“英国的业余科研传统正在使英国丧失曾经拥有的优势”反映了 英国科学面临日益落伍的危险,并不能得出欧洲其他国家科学技术超越英国,故A 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业余科研传统”日
26、益丧失曾经拥有的优势,而1830年还是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在科学方面依然保有优势,故B项排除; “普遍缺乏培 养和教育”的表述过于绝对,且与题干主旨不合,故C项排除;依据已学知识可知, 19世纪初,工业革命开始扩张到欧美国家,各国不断重视科研,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从而让英国的有识之士对本国的科研产生危机感,出现材料中现象,故D项 正确。【设计意图】本题强调了工业革命的出现、不断扩张、重视科研便于提高生产力等 内容,通过英国与欧美其他后起之国的比较,考查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力,试题没 有直接考查,而是通过比较,逆向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有较大的难度。通过这样 的高中试题的训练,拓展初三学生的
27、思维深度。第2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作业时间:15 分钟(一) 【知识梳理】一、马克思与恩格斯 1.早期活动(1) 马克思多次在_上发表文章,抨击普鲁士政府。(2) 在巴黎,马克思和恩格斯一起讨论各种理论和_。(3) 1849年,马克思在伦敦完成了_等著作。2.主要贡献: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任思想的精华,形成了_。 该理论包括_、政治经济学和_三个组成部分。二、共产党宣言1.出版:_年,马克思、恩格斯为_起草的纲领 共产党宣言在伦敦正式出版。2.主要内容:(1) 有文字记载的全部历史都是_的历史,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 _社会所取代;(2) 肯定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起
28、到非常革命的作用;(3) 工人阶级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但他们相对日益贫困;(4) 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即共产党,用_ 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进行无产阶级革命。3. 意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_的诞生。三、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1. 成立:_年,英国、法国、德国等国的工人代表联合起来成立了国际工 人协会,史称“_ ”。2. 巴黎公社(1) 成立:1871年3月18日,巴黎的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举行武装起义,推翻了资 产阶级反动统治,3月28日,建立了_。(2) 性质:巴黎公社是世界上第一个_政权。(3) 失败:1871年5月28日,资产阶级反动政府勾结普军联合反扑,公社失败。
29、【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莱茵报;欧洲工人运动;资本论;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科 学社会主义;1848年;共产主义者同盟;阶级斗争;共产主义;暴力;马克思主义 诞生;1864;第一国际;巴黎公社;无产阶级【作业分析】本项作业的内容都来自于课本基础知识,是对学生识记能力的考查。【设计意图】此部分要求在新课教授前完成。通过完成填空,同学一方面可以熟悉 课本基础知识点,另一方面依据这里所设置的填空,初步了解本节课的重难点,达 到有效预习的目的。(二) 【分层精练】类型一:达标题1.1801年,英国1.1%最富有的人占有国民总收入的25%,到1812年,1.2%最富有的 人所聚敛的财富占国
30、民总收人的40%。相比之下体力劳动者的收入在国民总收入中 所占的比重却从1803年的42%下降到1867年的39%。可见,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带来 的变化是( )A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 B工人运动规模越来越大C体力劳动者的收入增加 D社会财富分配严重失衡【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D【作业分析】根据题中所给的时间及数据可知,受工业革命的影响,英国社会财富 分配严重失衡。故D符合题意。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和工人运动规模越来越大在 题干材料未涉及,排除AB;体力劳动者的收入增加违背了“体力劳动者的收入在国 民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却从1803年的42%下降到1867年的39%”,排除C。故选D。【设
31、计意图】本题考察了学生分析材料、归纳数据的能力。通过本题中的数据,学 生能直观的认识到工业革命后英国社会出现了两个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与无产 阶级,贫富分化越来越大,进而出现了工人运动。2.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开始于( )A.1818年 B.1848年 C.1864年 D.1871年【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B【作业分析】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其诞生的标志是共产 党宣言的发表,时间是1848年,故选B。【设计意图】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间,难度较低,通过本题,学生加深对 重要历史事件的时间点的认识,巩固基础知识。3. 第一国际的成立,推动国际社会主义
32、运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主要是因为( )A. 它是第一个国际工人组织B它使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更紧密地结合C马克思是第一国际的灵魂D它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B【作业分析】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后,在各国建立支部,努力把各国工人阶级的斗争 联合起来,以提高工资、缩短工时,改善劳动条件为目标进行经济斗争。因此第一 国际的成立,推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选项B符合题意。【设计意图】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理解,需要学生了解第一国际的相关 史实,并理解第一国际的成立,推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一个新阶段。4.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 】内正确的打
33、“ ”,错误的打“ ”,并加以改正。【 】 (1)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在伦敦出版。改正:_【 】 (2) 1864年,英国、法国等国的工人代表联合起来,成立了国际工人协会,史称“巴黎公社”。改正:_【 】 (3) 1871年,巴黎的资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举行武装起义,建立了政权。改正:_【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 (1) (2) 巴黎公社 改为 第一国际(3) 资产阶级 改为 无产阶级【作业分析】第 (1) 题表述没有出现错误;第 (2) 题1864年成立的国际工人协会 是“第一国际” ;第 (3) 题中,1871年,是巴黎的资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举行
34、武 装起义,建立了政权。【设计意图】本题的内容都来自课本,以判断改错的形式,加深学生对课本内容的 印象,巩固基础知识。类型二:中考真题5. (2019 湖北黄冈中考) 在共产党宣言的影响下,1864年,欧洲各国工人建 立国际工人协会 (史称第一国际) ,1871年巴黎公社成立,随后的俄国十月革命、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等相继展开。这表明马克思主义诞生( )A只适合欧洲的无产阶级革命 B是中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经验的总结C只适合中俄两国的暴力革命 D极大地推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 D【作业分析】第 (1) 题表述没有出现错误;第 (2) 题1864年成立的国际工人协会
35、 是“第一国际” ;第 (3) 题中,1871年,是巴黎的资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举行武 装起义,建立了政权。依据题干信息可知,马克思主义诞生极大地推动了世界无产 阶级革命运动,故D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只适合欧洲的无产阶级革命、是中西 方无产阶级革命经验的总结、只适合中俄两国的暴力革命,故ABC不合题意。故此 题选D。【设计意图】本题考察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通过本题中的材料,学生能进一步认 识到马克思主义诞生后,世界无产阶级运动也随之蓬勃发展,进而理解马克主义对 世界的影响。类型三:选做题 6.职业规划是对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进行持续的系统的计划的过程,阅读以下材料, 结合本单元所学内容,谈谈你的职业
36、规划。“如果人只是为了自己而劳动,他也许能成为有名的学者、绝顶聪明的人、出 色的诗人,但他决不能成为真正的完人和伟人。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 劳动的职业,我们就不会为他的重负所压倒, 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作的牺牲,那时, 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万人,我们的事 业并不会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 ”马克思 (17 岁,1835 年)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评价实施主体】师生共同完成【评价标准】要求语言表达清晰流畅、有明确的主题,能做到史论结合、感由史生、 有感而发, 综合上述要素按优、 良、合格、基本合格 4 个等级进行评价。【作业分析】本题需要学生有一
37、定的写作能力,还要做到“史论结合、感由史生、 有感而发”,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故而将本题设置为选做题,供学有余力的同学 选做。【设计意图】本题是一种较为开放的作业形式,能体现学生的个性化认识。通过阅读马 克思的作文,结合自己的想法,畅享自己未来的职业,这对于面临中考的初三学生来说, 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类型四:高中衔接7.恩格斯在1872年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序言中指出,“由于最近25年来大工业有 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 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 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 ”恩格斯意在
38、说明马克思主义( )A推动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发展 B是建立在工业革命的基础上C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D必然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D【作业分析】根据材料可知,恩格斯意在强调科学理论也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 展,D项正确;A、B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1848年科学社会主义诞生,排除C项。 故选D项。【设计意图】本题考察了学生阅读材料、归纳信息的能力,也是对课本基础知识的 拓展。学生通过阅读材料,可以认识到理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也需要与时俱进、 不断改进,培养学生用唯物史观认识历史事件,提升学科素养。六、单元质量检测作业(一) 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内容 作业时间:40分钟,
39、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 (每题2分,共30分)1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在革命的年代一书中写到: “发生在1789-1848年间的 这种伟大革命,不仅仅是工业本身的巨大胜利,而且是资本主义工业的巨大胜 利.其中心是英国和法国这两个毗邻而又互为竞争对手的国家” 。这里说的“伟大革命”分别是指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B拿破仑对外战争法国大革命C英国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拿破仑对外战争【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C【作业分析】根据题干中的时间“1789-1848年” 、 “资本主义工业” 、 “英国和 法国”等关键词,可以推断出霍布斯鲍姆恩格斯评价的是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
40、命,故选C。【设计意图】本题涉及到了英国、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的发生时间及特点,学生需 要了解基本史实,再结合材料,做出准确判断。2“18世纪的英国恰好是煤炭价格低廉而人力成本昂贵的国家。在逐利的工厂主 看来,推广机器生产可以利用廉价的煤炭替代昂贵的劳动力,从而产生更大的利 润。 ”据此可知工厂主推广机器生产的原因是 ( )A煤炭资源缺乏 B劳动力较丰富C海外市场广阔 D追逐更大利润【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D【作业分析】依据材料中的关键词“产生更大的利润”可知D符合题意;ABC三项也 是工业革命推广生产的原因,但是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设计意图】本题中的四个选项都是工业革命期间推广
41、机器生产的原因,但是学生要 根据材料选择符合题意的选项,把握住单项选择题“最优原则”。319世纪传统意义的“工场”被新的“工厂”所取代,现代工厂制度确立。“工场”和“工厂”最本质的区别在于 ( )A. 规模大小的区别B出现时间早晚的区别C手工生产与机器生产两种生产方式的区别D作坊主与资本家两种管理者身份的差别 【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C【作业分析】工业革命前的“工场”与工业革命后的“工厂”最本质的区别在于, 前者是手工生产,后者是机器生产。1840年前后,英国大机器生产代替了工场手工 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也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完成,故选C。【设计意图】本题考察了“工场”与“工厂”的区
42、别,学生通过本题,进一步认识到 两者的本质区别在于生产方式的不同,进而认识工业革命的本质变化。419世纪中期两位诗人描写各自的城市,一位描写巴黎:雄鸡的报晓深远悠长, 刺穿了清晨的烟霾,高楼沐浴在雾海,人们在工作间里忍受着痛苦。另一位描写曼 哈顿:人行道布满了车辆,宽广的大道上,充斥着妇女和商店及展览,-百万人口, 自由和极好的礼仪,嘹亮的声对此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工业化造成环境污染 B工业化进程导致了城市的出现C人们都认可了工业化 D工业革命给社会带来不同影响【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D【作业分析】材料中既描述了工业革命的消极影响,也体现了工业革命的积极影响, 故选D;AB项仅体现了材料的一个方面,故排除;材料中也有否定工业化的一面, 故排除C项。【设计意图】本题考察了学生阅读分析材料的能力。通过本题中两位诗人的描述,学 生可以感受到工业革命带来的消极影响和积极影响是同时存在的,进而养成辩证分析 历史事件的思维习惯,提升唯物史观的核心素养。5下图所示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A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 B英国的殖民扩张C英国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