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们的古代诗人是“敏感而有修养的”,他们似乎参透了深奥的美学和心理学原理,创造了耐人琢磨的精妙的诗歌语言,这语言是不可能做出所谓的科学的解答的,需要我们用心灵去解读。林庚把深奥的文学理论渗透于有关“木叶”诗句品读玩味之中,并逐层深入,化深奥为简单,化抽象为形象,契合读者阅读心理。情景任务说“木叶”林庚学习任务一:知人论世 林庚,林庚,福建福州人,福建福州人,19101910年年2 2月月2222日生于北京,日生于北京,20062006年年1010月月4 4日日在京逝世,享年在京逝世,享年9797岁。岁。19331933年毕业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我国现代著名于清华大学中文系。我国现代著名诗
2、人诗人和和诗歌研究家诗歌研究家。在唐诗研究方。在唐诗研究方面,他提出面,他提出了著名论点了著名论点“盛唐气象盛唐气象”与与“少年精神少年精神”。活动1:走近作者 林庚先生历任厦门大学、燕京林庚先生历任厦门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中文系的教授,林庚大学北京大学中文系的教授,林庚先生是现代文学史上的杰出诗人,先生是现代文学史上的杰出诗人,19331933年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自由体诗年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自由体诗集集夜夜,出版过出版过问路集等新问路集等新诗集及古典文学专著诗人李白、诗集及古典文学专著诗人李白、中国文学简史中国文学简史、唐诗综论唐诗综论等。等。他首先是一位诗人,他首先是一位诗人,是一位追求超越
3、的诗人,是一位追求超越的诗人,超越平庸以达到精神的超越平庸以达到精神的自由和美的极致。他有自由和美的极致。他有博大的胸怀和兼容的气博大的胸怀和兼容的气度度他有童心,毫不他有童心,毫不世故;他对宇宙和人生世故;他对宇宙和人生有深邃的思考,所以他有深邃的思考,所以他总能把握住自己人生的总能把握住自己人生的方向。方向。袁行霈袁行霈 凡是见过林庚先生的凡是见过林庚先生的人,都说他仙风道骨,从人,都说他仙风道骨,从里到外透出一股清气。他里到外透出一股清气。他的确是远离尘嚣。他的超的确是远离尘嚣。他的超然似乎是因为无须介入世然似乎是因为无须介入世俗的纷争俗的纷争尽管本世纪尽管本世纪不乏兼备诗才和学力的通不
4、乏兼备诗才和学力的通人,但像林先生这样诗性人,但像林先生这样诗性和理性交互渗透在创作和和理性交互渗透在创作和学问之中,并形成鲜明特学问之中,并形成鲜明特色的大家却很罕见。色的大家却很罕见。葛晓音葛晓音林庚诗文集林庚诗文集 金钱渲染金钱渲染着人为的乐园,着人为的乐园,而生命更需要而生命更需要的是精神的气的是精神的气象。象。学习任务二 把握核心概念 理清逻辑思路活动1:找出说“木叶”一文的核心概念,用图示的形式梳理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探讨文章是怎样围绕这些概念进行阐述的,用自己擅长的方式画出这篇学术文章的结构思路图。明确:(1)(2)活动2:概括“木”在形象上的艺术特征。明确:第一,“木”仿佛本身
5、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它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使读者更多地想到了树干,而很少想到叶子,“叶”因此常常被排斥在“木”的形象之外,这排斥暗示着落叶。例如,“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这里“扫高木”,显然是落叶的景况,显出“落木千山”的空阔。第二,“木”还暗示了它的颜色,可能是透着黄色,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而清秋的气息。至于“落木”,则比“木叶”显得更加空阔,连“叶”这个字所保留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学习任务三辨析近似概念 体味不同意味 活动活动1:
6、结合文章有关段落:结合文章有关段落,分析分析“树叶树叶”与与“木木叶叶”“”“落叶落叶”的区别有哪些的区别有哪些,完成下表。完成下表。意象颜色触觉意味树叶褐绿色密密层层、浓荫繁密充实木叶落叶落木微黄微黄干燥干燥疏朗疏朗、飘零之意飘零之意繁密绿色繁密绿色饱含水分饱含水分春夏之交春夏之交比木叶更显得空阔,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高高树树多悲风,多悲风,海水扬其波。海水扬其波。秋月照层岭,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寒风扫高。(饱满)(饱满)(空阔)(空阔)活动活动2:结合:结合“木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和本文诗句的第一个艺术特征和本文诗句,我们再对比我们再对比体会体会“木木”适合在一个怎
7、么样的意境中适合在一个怎么样的意境中,表达一种怎么样的感情。表达一种怎么样的感情。【答案】【答案】(1)秋月照层岭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寒风扫高木。吴均答柳恽吴均答柳恽秋月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雾露夜侵衣,关山晓催轴。照层岭,寒风扫高木。雾露夜侵衣,关山晓催轴。“秋月照层岭秋月照层岭”四句想象柳恽旅途中的景象与经历四句想象柳恽旅途中的景象与经历,极言其风霜雾露极言其风霜雾露之苦。秋月与层岭、寒风与高木搭配之苦。秋月与层岭、寒风与高木搭配,营造出凄冷空阔的意境营造出凄冷空阔的意境,如此凄如此凄清空阔、落叶飘零的景象清空阔、落叶飘零的景象,正是对友人前路的担忧啊!正是对友人前路的担忧啊!(2)
8、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曹植野田黄雀行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高树多悲风”四句中,诗人把树叶的摇动比作海水的波涛,表面上描绘了恶劣的自然环境,实际反映了宦海的险恶和政治上的挫折所引起的作者内心的悲愤与忧惧,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遇害的愤懑不平之气,营造了悲壮苍凉的意境。活动活动3:林庚先生在:林庚先生在文中提出文中提出“木木”含有微含有微黄、干燥的艺术特征黄、干燥的艺术特征,按照这个理论把按照这个理论把“病树病树前头万木春前头万木春”换成换成“病病木前头万树春木前头万树春”似乎更似乎更恰当恰当,你认你认为如何?请为如何?请说出理由。说出理由。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 刘禹
9、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答案】示例一:赞成【答案】示例一:赞成“病木前头万树春病木前头万树春”的理由:的理由:“木木”字字所暗示的颜色更接近黄色所暗示的颜色更接近黄色,有干燥之感有干燥之感,“病木病木”搭配更恰当。搭配更恰当。“树树”字中包含着饱满、绵密、苍翠的语言暗示性字中包含着饱满、绵密、苍翠的语言暗示性,“万万树春树春”更能体现出更能体现出欣欣向荣的春意,符合诗歌想表达的意境。欣欣向荣的春意,符合诗歌想表达的意境。示例二:赞成示例二:赞成“病树前头万木春病树前头万木春”的理由:的理
10、由:“木木”和和“树树”都是仄声,在平仄都是仄声,在平仄上来说,可以互换。但从声韵的协调上来说,上来说,可以互换。但从声韵的协调上来说,“万木春万木春”比比“万树春万树春”更加和谐。正如杜甫登高中使用更加和谐。正如杜甫登高中使用“无边落木无边落木”而非而非“落叶落叶”或或“落树落树”,“木木”字更适合营造一种宏大、开阔的意境,故字更适合营造一种宏大、开阔的意境,故“万木万木”的搭配更恰切。的搭配更恰切。学习任务四活学活用 咀嚼千古名句活动活动1:结合课文内容:结合课文内容,根据示例根据示例,赏析下列诗句中赏析下列诗句中“木叶木叶”意象的作用。意象的作用。诗句赏析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描绘
11、了万木落叶飘飞的景象,渲染了凄美的意境。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以以“木叶木叶”“”“江波江波”“”“云云”“”“山山”等景物组成等景物组成一幅气象开阔、气韵凄清的秋景图,生发出浓一幅气象开阔、气韵凄清的秋景图,生发出浓重秋思,笔调明净,气氛凄冷。重秋思,笔调明净,气氛凄冷。“木叶木叶”在秋风中纷纷飘落,与洞庭水浩荡的在秋风中纷纷飘落,与洞庭水浩荡的波纹相似,极其委婉地表达了诗人的思念之情。波纹相似,极其委婉地表达了诗人的思念之情。深秋九月的捣衣声,催落树上枯叶,引发了诗深秋九月的捣衣声,催落树上枯叶,引发了诗中主人公对远在边关的
12、丈夫的思念。中主人公对远在边关的丈夫的思念。活动2:说“木叶”一文中所说的“暗示性”在古代诗歌中很普遍,“柳”“梅”“月”“鸿雁”等形象都具有比较强的暗示性,带有某些特定的意蕴。品读下列诗句,探究古代诗词中的“柳”经常出现在什么样的场景中,分析“柳”在诗词中的含义,能引起哪些联想,具有怎样的暗示性。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罗隐柳)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郑谷淮上与友人别)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晏几道
13、清平乐)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周邦彦兰陵王)(示例)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柳”者,“留”也。杨柳在古人的心目中,不仅仅是“春色”的代替物,同时它又是友人别离相赠的礼物,古人很早便有折柳相赠的习俗。因为那迷茫和朦胧的杨花柳絮和人的离愁别绪有着某种内在的相似。少妇见到春风拂动下的杨柳,她会想到平日里的夫妻恩爱,想到与丈夫惜别时的深情,想到自己的美好年华在孤寂中一年年消逝,而眼前这大好春光却无人与她共赏或许她还会联想到,丈夫戍守的边关,不知是黄沙漫漫,还是和家乡一样杨柳青青呢?在这一瞬间的联想之后,少妇心中那沉积已久的幽怨、
14、离愁和遗憾便一下子强烈起来,变得一发而不可收,“悔教夫婿觅封侯”便成为自然流淌出的情感。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以柳喻人,感慨飞絮无定和柳条缠人。诗人以“飞絮无定”,暗喻女子自身命运归宿都掌握不住。“垂丝绊路人”,指出她们不能、也不懂得那些过路客人的心情,用缠绵的情丝是留不住的。此诗表面是在调侃这些身不由己、卖弄风情的女子,也是在感慨自己的命运同样不由自主,流露出一种自我解嘲的苦涩情调。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即景抒情,点醒别离,读来别具一种天然的风韵。扬子江头,柳丝轻拂,小船待发,友人即将渡江南去。依依袅袅的柳丝,牵曳着彼此依依惜别的深情,唤起一种“柳丝长,玉骢难系”的伤离意
15、绪,惹动着双方缭乱不宁的离绪,勾起天涯羁旅的漂泊之感。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渡头冷落,只有杨柳青青,一枝枝,一叶叶,全是离情。情人已经走了很久,不见踪影,但女子依旧站在那里。堤边杨柳青青,枝叶茂盛繁多,千丝万缕,依依有情,它们与女子一起伫立于渡口,安静凝望远方。古人有折柳枝送别的习俗,所以“枝枝叶叶”含有离情的意思,此处即借杨柳的枝叶来暗示女子黯然的离情。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长堤之上柳成行,柳枝细长柔嫩,如丝般碧色可人。这样的柳色已不止见了一次,那是为别人送行时看到的。“拂水飘绵”这四个字锤炼得十分精工,生动摹画出柳树依依惜别的情态。词人登上高堤眺望故乡,别人的回归触动了自己的乡情,此诗表面看来是爱惜柳树,而深层含义却是感叹人间离别的频繁。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