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子四章1.了解老子和道德经概况,了解掌握文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2.理解文中表达的对待“有”和“无”关系的观点及其现实意义3.学习老子善于汲取世俗经验论说道理的写作方法4.以喻说理是老子的主要说理特色。5.背诵全文导入新课河南越调老子剧照有关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史记等记载老子出生于楚国 苦县厉乡曲仁里人 。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后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在唐朝,被追认为李姓始祖。曾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老子曾担任周朝守藏室之史
2、,以博学而闻名,孔子曾入周向他问礼。春秋末年,天下大乱,他弃官归隐,骑青牛西行。到函谷关,受关令尹喜之请著道德经。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老子传世作品道德经(又称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太清宫太清宫太清宫位于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城东五公里的太清宫镇的东北隅,是祭祀老子的祠庙。据后汉书记载,太清宫建于东汉延熹八年(公元165年),始名老子庙。当时汉桓帝立老子祠碑。2011年,被国家文物局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鹿邑县古称“鸣鹿”“苦”“真源”“
3、谷阳”“仙源”。农历二月十五是老子生日,后人为纪念老子,在鹿邑县老君台、太清宫兴起庙会进行祭拜。2012年,鹿邑县被中国文联、中国民协正式命名为“中国老子文化之乡”。水经注载,涡水又北,适老子庙东,庙前有二碑,在南门外,汉桓帝遣中官管霸祠老子,命陈相边韶撰文。碑北有双石阙,甚整肃是也。此后,唐宋元明清等历朝历代典籍中都有皇帝亲谒或派大臣拜谒的记载。有关道德经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所著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
4、章。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第十一章)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注释辐:车轮中连接轴心和轮圈的木条,古时代的车轮由三十根辐条所构成。此数取法于每月三十日的历次。毂:音g,是车轮中心的木制圆圈,中有圆孔,即插轴的地方。
5、当其无,有车之用: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无指毂的中间空的地方。埏shn植:埏,和;植,土。即和陶土做成供人饮食使用的器皿。户牖:门窗。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有给人便利,无也发挥了作用。译文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毂中的孔洞当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理解首先:车毂的中心,是空无一物,既不偏向支持任何一根支柱,也不做任何一根支柱的固定方向。因此才能活用不休,永无止境。其次讲能空能无,才能具有盛满装载器物的容物价值,最后
6、讲人胸襟开阔,内外畅达而无阻碍。最后重复叮咛,无论是出世之道,与入世之用,必须要切实明白道在有无之间的窍妙。解此理,才是真能懂得“利用安身”的大法则。(第二十四章)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xin)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zhng)。其在道也,曰(yu)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注释1.企:一本作“支”,意为举起脚跟,脚尖着地。2.“见”:通“现”3.跨:跃、越过,阔步而行。4.赘形:多余的形体,因饱食而使身上长出多余的肉。译文踮起脚跟想要站得高,反而站立不住;迈起大步想要前进得快,反而不能远行。自逞已见的反而得不到彰明;自以为是的反而得不到显昭;自我夸耀的建立不起
7、功勋;自高自大的不能做众人之长。从道的角度看,以上这些急躁炫耀的行为,只能说是剩饭赘瘤。因为它们是令人厌恶的东西,所以有道的人决不这样做。理解“自见”、“自是”、“自伐”、“自矜”都是轻浮、急躁的举动,都是有道者所“不处”的。急躁冒进、自我炫耀的行为都会导致失败,不符合自然规律的政策也同样不会取得相应的成果,老子告诫人们为人应谦恭谨慎,为政应温和柔顺。(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注释1、强:刚强、果决。2、强行:坚持不懈、持之以恒。3、死而不亡:身虽死而“道”犹存译文能了解、认识别人叫做智慧,能认识、了解自己才算聪明
8、。能战胜别人是有力的,能克制自己的弱点才算刚强。知道满足的人才是富有人。坚持力行、努力不懈的就是有志。不离失本分的人就能长久不衰,身虽死而“道”仍存的,才算真正的长寿。理解在本章里,老子提出精神修养的问题。他认为个人的精神修养,可以使人具有智、明、力、强、富、志、久、寿这些品格和素质,这些都具有积极的意义。(第六十四章)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
9、。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注释1、其脆易泮:泮,散,解。物品脆弱就容易消解。2、毫末:细小的萌芽。3、累土:堆土。4、为者败之,执者失之:一说是二十九章错简于此。5、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此句仍疑为二十九章错简于本章。6、学:这里指办事有错的教训。7、而不敢为:此句也疑为错简。译文局面安定时容易保持和维护,事变没有出现迹象时容易图谋;事物脆弱时容易消解;事物细微时容易散失;做事情要在它尚未发生以前就处理妥当;治理国政,要在祸乱没有产生以前就早做准备。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萌芽;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有所作为的将会招致失败,有所执着的将
10、会遭受损害。因此圣人无所作为所以也不会招致失败,无所执着所以也不遭受损害。人们做事情,总是在快要成功时失败,所以当事情快要完成的时候,也要像开始时那样慎重,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因此,有道的圣人追求人所不追求的,不稀罕难以得到的货物,学习别人所不学习的,补救众人所经常犯的过错。这样遵循万物的自然本性而不会妄加干预。理解这一章老子反复宣扬他的指导思想“无为”的好处和作用。首先提出做事要先有“预”;重视积累,根据发展变化的特点来做事。这样便能很容易做好了。理解性默写1.老子中_,_说一个对自己事业追求势头的人,谢世了,但他的精神事业价值万古长存。2.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论证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_,_3.老子中,与“人贵有自知之明”表达的意思相同的句子是:_,_4.老子总是让人观察事物常被忽视的一面,他看到了无的意义,并得出:_,_5.老子以高台为喻说明什么事物都是从微小发展壮大起来的:_,_九土之台,起于累土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