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X , 页数:148 ,大小:509.70KB ,
文档编号:358839      下载积分:1.95 文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系统将以此处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生成账号和密码,方便再次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和密码都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优惠套餐
 

温馨提示:若手机下载失败,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d-358839.html】到电脑浏览器->登陆(账号密码均为手机号或邮箱;不要扫码登陆)->重新下载(不再收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试题类文档的标题没说有答案,则无答案;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PPT的音视频可能无法播放。 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概不退换。
2: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3: 本文为用户(小豆芽)主动上传,所有收益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0年山东高考语文复习练习课件专题六 古代诗歌阅读.pptx)为本站会员(小豆芽)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0年山东高考语文复习练习课件专题六 古代诗歌阅读.pptx

1、一、(2019课标全国,1415,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题许道宁画注 陈与义 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 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注 许道宁:北宋画家。,五年高考,A组 山东省卷、课标卷题组,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 B.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部分的篇幅。 C.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 D.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 2.诗的尾联有

2、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6分),一、 1.答案 C 本题考查古代诗歌鉴赏评价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艺术风格、构思、诗句内容及 意蕴等方面的鉴赏能力,体现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的学科素养,陶冶审美情操。 C项,“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错误,诗句“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是把 画作比喻成一扇窗,诗人通过这幅画可以领略到大自然的辽阔。 2.答案 第一问:画中蕴含着诗意,但无法用语言准确表达。 第二问:这幅画意境深远,韵致悠长,令人玩味不已。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分析诗句含意及诗人的情感态度的能力,体现 了审美鉴赏与创造的学科素养,提高艺术修养

3、和鉴赏品位。 尾联有陶渊明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之意境。“此中”指许道宁的这幅画,“有佳 句”意为有妙语佳句,“断”引申为“尽”。诗人认为,此画作包含浓浓的诗意,蕴含着妙语佳,句,在吟哦之中,激发的诗情远远超出了画作本身,形象地写出了诗人欣赏画作的感受,并对画 作的艺术效果作出了高度的评价。 易错警示 “两防”“两注重”准确解答理解诗句含意题 (1)防止句意理解偏差,注重对关键词的理解 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要把握诗歌中的关键词,然后通过关键词的意思来整体理解诗歌的意思。 理解句意,不能主观臆断,要结合具体语句进行分析。比如解答上题要重点理解尾联中的“此 中”“佳句”等关键词语的意思。 (2

4、)防止延伸义理解偏差,注重对诗歌的整体理解 把握诗句延伸出的内容,比如诗句体现的人物形象以及表达的思想感情等,要注重从诗歌整体 进行分析。要注意诗歌本身是鲜活的,不能受固化思维的影响,如看到“竹子”“梅花”就想 到“气节”“高洁”,还要看这些描写对象在整首诗歌中所蕴含的情感等。,二、(2018课标全国,1415,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野 歌 李 贺 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弯弓射鸿、麻衣冲风、饮酒高歌都是诗

5、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 B.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未消沉,气概仍然豪迈。 C.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 D.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 2.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6分),二、 1.答案 B 本题综合考查对诗句内容、表达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诗人虽不得不接 受生活贫穷的命运”错,“男儿屈穷”中的“穷”并非指“贫穷”,而是指遭遇困难和坎坷。 2.答案 意为凛冽的寒风终将过去,和煦的春风拂绿枯柳,缀满嫩绿的柳条好像轻烟笼罩一 般摇曳多姿;表达了诗人虽感叹不遇于时,但不甘沉沦的乐观、自勉之

6、情。 解析 首先,理解诗句的字面意思,“寒风又变为春柳”意为寒风已去,东风徐来,枯柳变绿。 其次,根据诗句意思描绘画面。再次,联系诗中的“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所 体现的作者情感分析所蕴含的深层意义。 诗歌鉴赏 野歌在李贺的诗作中别具一格。整首诗扣题叙事抒怀,前四句叙事,后四句抒 怀。因事抒怀,叙事和抒怀紧密关联。叙事之中有援箭引弓、仰天射鸿、麻衣冲风的形象描 写,有箭飞弦响、大雁哀鸣、北风呼啸、诗人高歌等声响的渲染。抒怀之时有感叹不遇、不 甘沉沦的内心表白,有寒风变春柳、细柳笼轻烟的艺术遐思。叙事之中以形象的描写、声响 的渲染发泄身受压抑、才志不得伸展的强烈愤激,抒怀之时以内心的

7、独白、艺术的遐思表达 出乐观、自勉之情。愤激之中呈现出狂放、豪迈、洒脱的形象,自勉之时犹见积极用世、奋,发有为之志。这样,诗人受压抑但并不沉沦,虽愤激犹能自勉的情怀充溢在诗的字里行间,让人 读来为之欣慰和感动。,三、(2017山东,14,8分)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早上五盘岭 岑 参 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 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 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 栈道溪雨滑,畬田原草干。 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 注 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春,岑参作为僚属随剑南西川节度使杜鸿渐入蜀平乱,途经五盘 岭时作。五盘岭:秦、蜀交界处峻岭,其山道曲折盘旋,故名。出五盘:攀

8、越五盘山道登上山 巅。 1.“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 分析。(4分),2.蜀道历来以艰险著称,为什么诗人却说“不觉蜀道难”?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理解。(4分),三、 1.答案 “斗”字,描写两岸崖石耸峙欲错,犹如两兽相斗,凸显了江崖陡峭、峥嵘之势。 “攒”字,描写群峰相连,层次莫辨,仿佛聚在一起,刻画了峰峦密集、重叠之态。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按照阐释词义、明确表现手法、描绘 “斗”“攒”所展现的图景、概括景物特征四个步骤进行。“斗”“攒”两字都用了拟人 的修辞手法,“斗”字将高耸的山崖人格化,江流回转曲折,

9、两岸山崖遥望对峙,如同相互争斗 一样;而“攒”字将群峰人格化,描绘了太阳被遮挡时群峰聚集的画面。 2.答案 诗人入蜀是为报知己,为平蜀乱,虽然途中山峦重叠、险滩暗藏,但不觉艰险。 诗人登上山顶后,心旷神怡,因此所观之景虽奇险但他感觉富有情趣。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通读全诗,可知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蜀道沿 途景色优美,二是诗人报友急切。回答此题时,从以上两个方面入手,结合诗句简要分析即可。,四、(2016山东,14,8分)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问题。 水仙子舟中 孙周卿 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朔风吹老梅花片。推开篷雪满天。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 风鏖战,诗和雪缴缠。

10、一笑琅然。 1.分析“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使用的两种修辞手法。(4分) 2.结合作品,简要分析作者的情感变化。(4分),四、 1.答案 比拟、排比。“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用“争先”“鏖战”把“诗 豪”“风”和“雪”拟人化,“诗和雪缴缠”,用“缴缠”将“诗”拟物,把抽象的“诗”具象 化,生动形象地描写风雪交加的壮美,表现作者迸发的诗情。“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 战,诗和雪缴缠”构成排比句,描写了作者的诗情与风雪难分难解的关系,渲染了气氛。 解析 “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三句,着重写了“朔风”陡至之后,作 者看到的漫天风雪的情形,作者将风

11、雪拟人化,用“豪”字表现风雪的猛烈,用“鏖战”表现风 雪的雄劲,用“缴缠”表现风雪的桀骜。这三句运用排比,增强气势,逐步加深对环境的烘托作 用。漫天风雪,难分难解,景象开阔,风格豪迈。 2.答案 孤舟夜泊、青荧客船、朔风等,表现了作者的孤独之感、羁旅之思;漫天飞雪激发了 作者的创作豪情,风雪鏖战,“诗豪”与风雪争先,“诗”又与雪缴缠,表现了作者啸傲孤独与 风雪的豪迈气概;“一笑琅然”,抒发了作者战胜困境的快意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解析 前三句,孤舟无伴,船外白茫茫一片,朔风劲烈,写出了作者的孤寂悲冷。“推开篷”一 句,因为朔风骤起,却有了“雪满天”的全新发现,事出意外,惊喜顿生。最后“一笑琅然”

12、,作,者的豪情快意顿时将先前的孤寂悲冷一扫而光。,五、(2015山东,14,8分)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卜算子 张元幹注 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 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起舞 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 注 张元幹,宋代爱国词人。 1.请对上片前两句中的“湿”“迷”二字分别作简要赏析。(4分) 2.“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4分),五、 1.答案 “湿”字,描写地面浓重的风露水汽使行云也充满湿气而显得厚重凝滞,突出了外 在环境的潮湿、阴冷,表现了作者凄凉和沉重的心情。“迷”字,描写水面迷蒙的雾气使归 舟迷失了航向,

13、烘托出朦胧、迷茫的氛围,表现了作者内心的迷惘。 解析 鉴赏词句中的关键词,首先要弄懂词义。本题中,“湿”用作动词,沾湿;“迷”,使动用 法,使迷路。然后结合词句内容理解关键词的表达效果。风清露冷,弄湿了行云;沙水一 色,使归艇迷失了方向,描绘出一片苍茫浩渺之景。最后指出由关键词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 2.答案 化用祖逖的典故,表现作者胸怀大志,而报国之志难以实现,内心悲愤无奈;寓情于 景,描写江潮的退落和秋江的冷寂,委婉地表达了作者面对国势衰退内心的悲凉,寄寓了浓郁的 爱国情感。 解析 鉴赏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首先要知人论世,这首词的作者张元幹是宋代爱国词人。其 次要结合语境,分析词句内容。“

14、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两句的大意:心中沉闷极了, 只想一醉方休,不料醉中也挥舞起宝剑来;沙溪的潮水退下去了,深夜的秋江变得更加凄清寒,冷。“起舞闻鸡酒未醒”一句运用了“闻鸡起舞”的典故,闻鸡起舞是为了报效国家,却是在 “酒未醒”之时;“潮落秋江冷”一句写眼前之景,让人倍感凄凉。最后总结出词句所表达的 思想情感。,六、(2014山东,14,8分)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问题。 寻诗两绝句 陈与义 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亭角寻诗满袖风。 爱把山瓢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 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注 居士:指文人雅士。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 1.“园花经雨百

15、般红”与“乔木峥嵘明月中”两句所描写的景色特点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 析。(4分) 2.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4分),六、 1.答案 艳丽 清幽 “园花经雨百般红”描写的是雨后园林的美景,一场雨后,园中姹紫嫣红,色彩艳丽。“乔 木峥嵘明月中”描写的是月夜下的美景,明月高照,树木高耸峭拔,意境清幽。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句意境的感知能力。两诗中所描写景物的特点,一是雨后园花的姹紫嫣 红,一是月夜中树木高耸峥嵘,都具体地表达出诗人感受到的情味。答题的格式是“意境+句 意+归纳”。 2.答案 行为洒脱 情趣高雅 “楚酒困人三日醉”“爱把山瓢莫笑侬”,从陈居士喜欢喝酒可以

16、看出他洒脱的性格特点。 “亭角寻诗满袖风”“醒来推户寻诗去”,白天寻诗,夜晚寻诗,表现了陈居士沉迷于诗歌创 作的高雅情趣。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诗歌中人物形象的能力。答题时,要读懂诗歌内容,从一些关键词语入手, 见微知著,注意准确理解题干要求,结合诗句分析人物形象。,七、(2013山东,14,8分)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 山寺夜起 江 湜 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 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 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1.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4分) 2.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不眠”的原因。(4分),七、 1.答案 三、四两句中的“烟”有两

17、个特点:一是色白,一是具有动态。诗人在第三句用比喻 的修辞方法,形容山岚在月光下呈现出如云的白色;第四句以“流”字描写山岚之动态,形象生 动。 解析 首联写皎洁的月亮慢慢升起到山顶,月光如银,轻泻在山中的小溪上,水汽飘浮在溪水 上,又弥漫在山间。颔联接着写到,月光照耀下的水汽如同天上的白云,轻轻地飘到诗人所居住 的山寺前。诗人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写出了“烟”的洁白,又用一“流”字点出了“烟”漂流 的动态。 2.答案 诗人不眠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喜爱山中夜景,前四句描写山中月夜美景,第五句“开门 惜夜景”,“惜”字表达了诗人对山中夜景的喜爱;二是思家,最后两句中“无家客”“独”表 现出诗人的孤独和羁旅

18、思家之情。 解析 颈联写诗人开门观赏山中美丽的夜色。一“惜”字写出诗人对山中夜景的喜爱。接 着诗人从这种陶醉中醒来,想到自己无家可归,只能孤独地在这山中荒寺内辗转难眠。一 “独”字写尽诗人的孤寂和思乡之情。因此,诗人不眠的原因,一是喜爱山中夜景,一是思乡。,八、(2012山东,14,8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吴松注道中二首(其二) 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注 吴松:即吴淞,江名。 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3分) 2.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5分),八、 1

19、.答案 描写了清晨起航时,江南水乡风雨潇潇、落叶飘飞的深秋景色,营造了凄冷、感伤的 氛围。 解析 回答此类题目要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话再现诗歌所描绘的画面;再现画面时要注 意语言的简洁凝练。景色营造的氛围,往往是为抒情作铺垫的,所以答题时也可以反过来借诗 歌所表露的情感来体会景色所营造的氛围的特点。 2.答案 孤舟联结着雁、鸟、鱼、霜月、枫桥等意象,把航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贯穿在一起, 是全诗的线索;作者融情于景,表达了漂泊、思乡、孤寂之感。 解析 “孤舟”是作者写景抒情的立足点,既是“舟”,也是“人”;既串联景,又抒发情。所 以谈其作用,可从它与其他景物的关系和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两个方面来谈

20、。,九、(2011山东,14,8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咏山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淡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1.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的妙处。(4分) 2.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4分),九、 1.答案 这两句从声与色的角度描写了山泉的情态。山泉平缓流淌时,清澈见底,水面映照天 光云色;凌空而下时,水石相激,作风雨之声。山泉虽然无名,却有映地照天、兴风作雨的奇 观。这两句与前面两句形成了先抑后扬(欲扬先抑)的效果。前两句写山泉的平凡无名,为抑; 这两句凸现泉流

21、山中的奇观,为扬。如此描写也为最后两句称赞山泉作了铺垫。 解析 “映地为天色”从“色”方面写出山泉之清澈见底;“飞空作雨声”从“声”方面写 出山泉凌空而下水石相激的情形。另外,从上下文看,此联与前一联形成欲扬先抑之势,同时为 最后两句的称赞作了铺垫。 2.答案 这首诗在表现山泉得天地之声色,具满涧平池之能的同时,又表现了自己山泉恬淡自 然、清高自守的品格。 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自己淡泊清高、任性自然的情怀。 解析 分析山泉具有什么品格,需要逐句分析原诗,同时抓住关键词。1、2句突出山泉淡泊无 名;3、4句说它清澈可鉴,飞落如雨;5、6句写它能使涧满池平;7、8句赞扬它恬淡自守。在以 上分析的基础

22、上再加以概括,答案就宛然可见了。因为本诗是托物言志,“物”的品格清楚了,作者的“志”就容易推测了。,十、(2010山东,14,8分)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 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起, 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 注 商风:秋风。怆悢(ling):悲伤。 1.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 性?(3分) 2.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5分),十、 1.答案 高洁(或“超越脱俗”

23、“清高”)(2分。答“远离尘世”给1分);志向远大(或“心忧天 下”)(1分)。 解析 根据“醴泉”“山冈”“凤凰”这些意象的特点和“彻九州”“望八荒”的动作可 分析出“凤凰”的品性;把“凤凰”这个形象和阮籍的生平联系,再细细品读诗歌后半部分,不 难分析出诗人的痛苦情感。 2.答案 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或“比兴”“象征”)的手法;以“凤凰”自喻(或“象征诗 人自己”),抒发了诗人孤独无奈的苦闷心情和壮志难酬(或“报国无门”)的悲伤情怀。 解析 这首咏怀诗其七十九写了“凤凰”的悲剧,“凤凰”立身高洁,志向远大,但羽翼 为秋风所伤,已无法飞翔,阮籍以“凤凰”自喻,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悲哀、理想得不

24、到实现的 痛苦及报国无门的忧伤,“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实际上是诗人的自况,充分反映了他极度 苦闷的心情和忧愤深广的情怀,同时也反衬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腐败。 “清朝饮醴泉延颈望八荒”,这四句描写“凤凰”性情高洁,心系苍生,却独自一个,没有 同伴,没有共鸣。这样的处境是和阮籍自身一致的。,一、(2019课标全国,1415,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投长沙裴侍郎 杜荀鹤 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 只望至公将卷读注,不求朝士致书论。 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魂。 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 注 至公:科举时代对主考官的敬称。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5、(3分) ( ) A.诗人表示,虽然自己的社会地位低下,但对儒家思想的信奉坚定不移。 B.“朱门”“孔门”分别代指世俗的权势与精神的归依,形成鲜明的对比。 C.诗人希望自己能凭借真才实学通过正常渠道进身,而不愿去寻找捷径。 D.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待恩惠的态度,不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受恩必报。 2.诗歌的颈联描写了两个具体场景,与其他各联直抒胸臆的写法不同,这样写在情感表达和结,B组 课标卷、其他自主命题省(区、市)卷题组,构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6分),一、 1.答案 D 本题考查古代诗歌鉴赏评价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诗句内容表现手法、情感表达 等方面的鉴赏能力,体现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的学科素养,

26、弘扬正确的价值观。 D.诗人“不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受恩必报”错误,诗句“平生不受等闲恩”没有“受恩必 报”的意思,选项属于无中生有。 2.答案 情感表达:颈联所写场景是作者孤高耿介情怀的形象化表达,可使读者更加直观地 感受到作者的心志。结构安排:舒缓诗歌全篇的节奏,使整首诗歌有委婉从容之致。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抒情方式的相关知识,着重考查赏析间接抒情的作用的能力,体现了审美 鉴赏与创造的学科素养,提高艺术修养和鉴赏品位。 首先,题干“与其他各联直抒胸臆的写法不同”提示颈联是间接抒情。其次,颈联“垂纶雨结 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魂”,描写了“雨中垂钓”和“风中闻雁”两个脱俗的具体场景,诗人的 情

27、感自然地融在形象的场景中。颈联融情于景,其余各联直抒胸臆,整首诗的结构就比较巧妙, 节奏在颈联处舒缓,使诗歌委婉从容。,二、(2019课标全国,1415,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插田歌(节选) 刘禹锡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 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 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诗歌以花鸟发端,通过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意趣盎然的美丽画面。 B.诗人举目眺望,能看到远处田埂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时隐时现。 C.诗中写到了农父农妇的衣着,白裙绿衣映照绿苗白水,色调分外和谐。 D.诗的七、八两句通过听

28、觉描写,表现农民们的劳动场面以及愉悦心情。 2.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6分),二、 1.答案 B 本题考查古代诗歌鉴赏评价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对诗句内容及思想情感等方面 的鉴赏能力,体现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的学科素养,弘扬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价值观 念。B项,“田埂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时隐时现”错误,三、四句的意思是“田埂笔直如 线,清水粼粼闪光”。 2.答案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对仗工稳,用典精当,语言雅丽平整;这几句诗则采 用了民歌俚曲的表现手法描写田野风光和劳动场景,语言通俗浅显,清新流畅。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语言的相关知识,着重考查比较诗

29、歌语言风格的能力,体现了审美鉴赏与 创造的学科素养,陶冶了艺术情操。 比较两首诗的语言风格,首先要考虑两首诗的诗体特征,然后结合诗句内容具体分析。本诗是 一首古体诗,本题选了其中前八句。一、二句中“花草齐”“东西飞”,五、六句“农妇白纻 裙,农父绿蓑衣”,明白如话,朴素无华,犹如儿歌,和刘禹锡的诗风十分相似。酬乐天扬州初 逢席上见赠是一首格律诗,对仗工整,用语严谨,运用典故,含蓄委婉。,三、(2019北京,1315,12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 和张规臣水墨梅五绝 陈与义 其一 巧画无盐丑不除,此花风韵更清姝。 从教变白能为黑,桃李依然是仆奴。 其四 含章檐下春风面,造化功成秋兔毫。 意

30、足不求颜色似,前身相马九方皋。 注 五首绝句题咏同一幅墨梅图。无盐:战国时齐国丑女钟离春。从教:任凭。含 章:含章殿,传说南朝时宋武帝寿阳公主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在额头形成美妆。九方皋: 春秋时相马名手。,1.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第一首前两句认为,不论怎样描画无盐也无法变丑为美,墨梅图却能尽显梅花之美。 B.第二首前两句认为,墨梅图中的梅花犹如佳人容颜般美妙,展现出堪比造化的画技。 C.两首诗所题咏的墨梅图,不但描绘了梅花,还描绘了桃花、李花,对比鲜明。 D.两首诗所题咏的墨梅图,没有描绘含章殿和九方皋,诗人提及二者是在用典。 2.题画诗往往包含“画外音”

31、。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第一首反映了诗人爱好清姝、不喜浓艳的审美追求。 B.第一首讽刺了现实生活中颠倒黑白、奴颜婢膝之人。 C.第二首联想到古代公主的梅花妆,表现梅花的富贵气质。 D.第二首比较画梅和相马的相似点,说明艺术来源于生活。 3.现实中没有黑色梅花,而宋代出现了墨梅画。根据上面两首诗,概括陈与义对墨梅画特点的 认识,并比较两首诗题咏的侧重点有何不同。(6分),三、 1.答案 C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相关知识,着重考查赏析诗句含意及作者的情感态度的能 力,体现了审美鉴赏与创造的学科素养,提高艺术修养和鉴赏品位。 “不但描绘了梅花,还描绘了桃花、李花”错误,“桃李依然

32、是仆奴”并不是描绘,而是评论, 作者认为在画家笔下,虽然梅花由白的变成了黑的,但桃花、李花无论多么鲜艳,依然只能算是 梅花的奴仆,故C项错误。 2.答案 A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相关知识,着重考查分析作者的情感态度、选材、构思的能 力,体现了审美鉴赏与创造的学科素养,陶冶了审美情操。 第一首,将梅花和桃李进行对比,表达了桃李虽浓艳但在品格上却不如梅花,赞颂了梅花高尚的 品格,故B错误;第二首诗,古代公主的梅花妆如此之美正是经由仁老之手,以此赞美画家高超的 画技,故C错误;比较画梅和相马的相似点,突出赞美仁老之画梅,正如九方皋之相马,为了赋予 创作以更丰富的生命,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性地、不拘形迹

33、地模仿自然,由形似而达到形神兼 备的境界,故“说明艺术来源于生活”有悖于作者的写作意图。 知识拓展 九方皋是春秋时代一位善于相马的人。伯乐将他介绍给秦穆公,令他去找好马。,三个月后,九方皋回报说:已经找到了,是一匹黄色的母马。秦穆公派人去牵,却是一匹黑色的 公马。穆公就将伯乐叫来,说:“糟极了,你派去找马的那个人连毛色、性别都分不清楚,怎么 能识别马的好坏呢?”伯乐叹息说:“竟然到了这种程度吗?可真是胜我千倍万倍。他看到的 是精而不是粗,是本质而不是外形啊。”后来果然发现,那是一匹了不起的好马。“意足不求 颜色似,前身相马九方皋”是说仁老是九方皋转世投胎,即赞美仁老之画梅,正如九方皋之相马。

34、3.答案 认识:不施色彩,只用水墨,重视神韵而不拘泥于形貌(或:重“意足”而轻“颜色”,强 调意趣而不求形似)。 不同:第一首侧重于赞美墨梅的清姝气质。第二首侧重于赞美画家高妙的艺术造诣。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比较鉴赏的相关知识,重点考查对作者的思想感情、诗歌内容的理解能 力,体现了审美鉴赏与创造的学科素养,提升鉴赏诗歌的品位。 第一首诗,描写梅花纵使变成黑色,也不失梅花的清姝、淡雅的神韵,作者对梅花的认识不拘于 形貌和颜色,形神兼备,更求意趣和清姝的神韵;第二首诗,作者用梅花落在额头形成独特的美 妆与九方皋相马的故事类比,不仅描写了梅花的娇艳之美,更赞美了画家高超的画技。客观世,界中虽无墨梅,

35、但画家却无妨创作墨梅,体现了画家对绘画艺术的创造性认识。总之,第一首诗 侧重描述梅花的清姝气质,第二首诗侧重赞美画家高妙的艺术造诣。,四、(2019天津,14,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通泉驿南去通泉县十五里山水作 唐杜 甫 溪行衣自湿,亭午气始散。冬温蚊蚋集,人远凫鸭乱。登顿生曾阴,欹倾出高岸。驿楼衰柳侧, 县郭轻烟畔。一川何绮丽,尽日穷壮观。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伤时愧孔父,去国同王粲 。我生苦飘零,所历有嗟叹。 注 此诗作于公元762年。通泉县在今四川境内。孔父即孔子。王粲,东汉末年诗人, 曾为躲避战乱离开长安,往荆州依附刘表。,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6、3分) ( ) A.“溪行衣自湿”一句侧面描写路上雾气之浓重,“亭午气始散”表明雾气持续时间很长,直 到正午才散。 B.诗人冬季出行,蚊蚋仍在飞舞,岸边的野鸭被诗人的到来惊扰,乱入河中。一路行来,层云密 布,山路崎岖。 C.在观览通泉山水的途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诗人所见景色呈现不同面貌,情感也 产生了变化。 D.诗人借用孔子、王粲的典故寄托深沉情感,运用“登顿”“绮丽”等词使诗歌音韵铿锵,全 诗体现了“沉郁顿挫”的风格。 2.“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 3.请指出全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4分),四、 1.答案 B 本题考查古代诗歌鉴赏评价的相关知识,

37、主要考查对诗句内容及语言风格等方面 的鉴赏能力,体现了审美鉴赏与创造的学科素养,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 B.“岸边的野鸭被诗人的到来惊扰,乱入河中”错,据诗句“人远凫鸭乱”可知是人已经走远, 野鸭才乱入河中,写出环境的幽僻。 2.答案 描绘了一幅山色苍茫,空旷远寂,夕照增辉,江水满溢的寥廓壮美的画面。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意境的相关知识,着重考查赏析诗句意蕴的能力,体现了掌握表现美、创 造美的方法的学科素养,提高艺术修养和鉴赏品位。 诗句“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对仗工整,上句写山,山色苍茫,下句绘水,水光映夕照,描绘了 一幅寥廓壮美的画面。 3.答案 观览通泉山水的愉悦,生不逢时的苦闷,飘零他乡

38、的哀痛,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解析 本题考查赏析诗人的情感态度的能力,体现了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品位的学科 素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解答本题,要善于知人论世,留心注释。杜甫作为伟大的爱国诗人,一生忧国忧民,到了老年,仍,漂泊异乡。结合诗句内容具体分析诗人表达的情感。“登顿生曾阴,欹倾出高岸”等诗句洋溢着愉悦之情;“伤时愧孔父,去国同王粲”,抒发生不逢时的苦闷;“我生苦飘零”,流露出飘零之痛。,五、(2019浙江,1920,8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早秋过龙武李将军书斋 唐王建 高树蝉声秋巷里,朱门冷静似闲居。 重装墨画数茎竹,长著香薰一架书。 语笑侍儿知礼数,吟哦野客任狂疏。

39、就中爱读英雄传,欲立功勋恐不如。 1.诗题中“过”字的意思是 。首联中“ ”一词点出了李将军的地位。 (2分) 2.全诗是如何运用多种手法塑造李将军的独特形象的?请结合诗句分析。(6分),五、 1.答案 造访 朱门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着重考查理解重点词语含义的能力,体现了把握语言文 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的学科素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解答此题,需注意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字词的含义和作用。第一空:诗题“早秋过龙武李将军书 斋”的意思是初秋拜访龙武李将军的书斋。第二空:杜甫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中的“朱门”,意思是豪门权贵,可以用这个知识帮助理解“朱门冷静似闲居”一句中的“

40、朱门”。 2.答案 通过环境描写,如“高树蝉声”“冷静似闲居”和“重装墨画”“香薰一架书”, 分别写出了将军住处的清幽安静和书斋的素净雅致,表现了将军的文人趣味。 运用衬托,用“侍儿知礼数”衬托将军的文化修养。 通过“吟哦”“任狂疏”“爱读英雄传”等动作、神态描写,写出了李将军的豪放和志趣。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形象的相关知识,着重考查赏析古代诗歌塑造人物形象的能力,体现了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的学科素养,提高艺术修养和鉴赏品位。 赏析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是古代诗歌鉴赏的考查重点之一。主要从侧面(包括环境和他人) 烘托、细节刻画和用典等方面分析。首先,首联和颔联用“高树蝉声”“似闲居”“重装

41、墨 画”“香薰一架书”等内容表现将军的文人气质;其次,用“侍儿知礼数”衬托主人的素质与 修养;另外,“吟哦”“任狂疏”“爱读英雄传”等正面表现将军的豪放和志趣。,六、(2019江苏,910,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 韩 愈 鸟有偿冤者,终年抱寸诚。 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 渺渺功难见,区区命已轻。 人皆讥造次,我独赏专精。 岂计休无日,惟应尽此生。 何惭刺客传,不著报雠名。 1.本诗前六句是怎样运用对比手法勾勒精卫形象的?请简要分析。(6分) 2.诗歌后六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态度?(5分),六、 1.答案 (1)“终年”与“寸诚”对比,表现了决心之坚;

42、细石与大海对比,表现了抱负之大;任 务重与性命轻对比,表现了命运之悲。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表达技巧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赏析对比手法塑造形象的能力,体现掌握 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的学科素养,弘扬了一种精诚奋斗的精神,思想上具有积极意义。 立志报仇雪恨的精卫鸟经年累月怀着微小的赤诚之心,“终年”与“寸诚”是一对比;口衔细 石却希望填平大海,“细石”与“大海”是一对比;填海之功难以实现,区区小命实在轻,“任 务重”与“性命轻”是一对比。在对比中表现了精卫的决心之坚、抱负之大与命运之悲。 2.答案 独抒己见,不随大流;但求尽力,不计结果;贵在实干,无意显名。 解析 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能力,着重考查赏析

43、作者情感态度的能力,体现了形成正确的审美 意识的学科素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诗歌后六句中“人皆讥造次,我独赏专精”是全诗主旨。“专精”二字是作者赋予精卫鸟的 人格化的精神品质。“我独”二字,表达了作者傲然不屈于俗见的鲜明态度。“赏专精”是 作者立论的依据,后四句围绕“赏专精”这一论点,充分展开议论。最后两句作者将“精卫”,与刺客相比,再次表达了对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精神品质的褒扬。,七、(2018课标全国,1415,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 陆 游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

44、横。 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这首诗写诗人观看自己已完成的一幅草书作品,并回顾它的创作过程。 B.诗人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志向无法实现,借书法创作来抒发心中郁闷。 C.诗人把书法创作中的自己想象成战场上的战士,气吞山河,势不可挡。 D.诗人豪情勃发,他在砚台中磨出的浓黑墨汁,也映射着烛光纵横飞溅。 2.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七、 1.答案 D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赏析能力。该项对“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两句 的理解错误,这两句的意思是:在端砚中研好了浓浓的墨,在烛光映射下我纵

45、情挥笔泼墨。这是 以奋笔疾书来比喻战场拼杀,描绘出了勇士挥刀杀敌、纵横驰骋、所向披靡的情景。 2.答案 第一个“酒”出现在作书之前,诗人把它比喻成战场上的旗鼓,起到酝酿情绪、积 蓄气势的作用;第二个“酒”则用来表现创作完成之后诗人的心理状态,他“如见万里烟尘 清”,似乎赢得了一场战役的胜利,心满意足、踌躇满志。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意象的能力。回答本题,首先要了解陆游的相关情况:陆游是南宋 的爱国诗人,同时也是有名的书法家,由于胸藏五兵,欲试无路,才会有借酒消愁、作书泄愤的 举动。他诗中的酒,往往无关消遣、无关风雅,而是关联国家之命运。再结合诗歌意境去具体 分析“酒”的作用。第一次出现“酒

46、”的诗句是“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是说 写草书如同行军打仗,书写前喝酒,好似在战场上挥旗打鼓以壮声威;手中的笔好似战士手中的 刀枪,其气势如同银河从天上倾泻而下。第二次出现“酒”的诗句是“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瞬间就完成草书作品,又端杯饮酒,就像打了一场胜仗,消除了国难,恢复了太平, 感觉酣畅淋漓。 诗歌鉴赏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此诗写于淳熙 三年(1176)春天,这时诗人正在成都任四川安抚制置使范成大幕府的参议官。头年十月来到 成都,满以为可以通过朋友范成大大展宏图,实现复兴祖国的理想,谁知范成大安于仕宦生活, 无意复兴祖国,这使诗人

47、非常失望。在这种情况下,诗人只好在登高临水、饮酒赋诗、赏花游 宴之中消磨时光;但美酒香花只能让他更加惆怅,只能激起他对祖国更加执着的热爱,从而更为 急切地愿为消灭敌人而施展才华,于是在以作战喻作书的艺术构思中,写下了这首诗。 在这首诗中,诗人以贴切生动的比喻、奇特丰富的想象、新颖别致的构思把扫清万里胡尘的 战斗场面与纯熟精湛的草书艺术高度完美地结合起来。吟咏之间,我们仿佛置身于战场,始而 紧张,继而痛快,最后沉浸在“玉宇澄清万里埃”的狂欢之中。诗人之所以能寄意草书,写得那 样豪迈动人,是因为他有出奇制胜的满腹韬略,有为国建功立业的壮志,有恢复中原的坚定信 念,有北伐金人的迫切要求,一句话,是因

48、为他有满腔的爱国热情。因此,欣赏这首诗时,要紧紧 把握其爱国的主旋律。,八、(2018课标全国,1415,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精卫词 王 建 精卫谁教尔填海,海边石子青磊磊。 但得海水作枯池,海中鱼龙何所为。 口穿岂为空衔石,山中草木无全枝。 朝在树头暮海里,飞多羽折时堕水。 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作者对精卫辛劳填海的动机感到困惑,因此用提问的方式来开启全篇。 B.诗的第三、四句设想,若有一天海水枯干,海中的鱼龙也会陷入困境。 C.第五至第八句着力描写精卫填海的艰辛,不仅奔波劳碌而且遍体鳞伤。 D.这首

49、诗的语言质朴无华,平白如话,与白居易的观刈麦一诗相近。 2.一般认为,诗最后两句的内容是以精卫的口吻表达的,你是否同意这种解读?请结合诗句说明,你的理由。(6分),八、 1.答案 A 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能力。“对精卫辛劳填海的动机感到困惑”错,开篇的发问 流露出作者对辛劳填海的精卫的同情。 2.答案 观点一:同意。这两句诗是精卫坚韧不拔、前赴后继奋斗精神的自我抒发;意为 即使自己在有生之年不能完成移山填海的事业,也希望子孙后代能够继承遗志,填海不止。 观点二:不同意。这两句诗是作者对精卫的同情与崇敬之情的表达;意为移山填海的事业 尚未完成,我愿牺牲生命来帮助精卫,以自己的生命来换精卫的生命。 解析 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答“同意”或“不同意” 均可,关键是对“愿我身死子还生”中“子”的理解。一是将其理解为精卫,呼应前面的“飞 多羽折时堕水”,是以作者的口吻表达甘愿牺牲自己以拯救精卫的精神,侧面表达对精卫的同 情和崇敬之情;一是将其理解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