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个单元共选了十首诗歌。其中赏析示例一篇,自主赏析诗歌四篇。长恨歌是白居易诗作中脍炙人口的名篇。在这首长篇叙事诗里,作者以精练的语言、优美的形象、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手法,叙述了唐玄宗、杨贵妃在安史之乱中的爱情悲剧:他们的爱情被自己酿成的叛乱断送了,正在没完没了地吃着这一精神的苦果。湘夫人是湘水男神和女神互相表达思慕之词。古代楚国沅、湘一带,有祭祀男女水神之俗;后以舜为湘君(湘江水神),以舜二妃(娥皇、女英)为湘夫人。屈原以他独有的艺术情思对原有的传说、民俗、歌词去粗取精,整理润饰,创作为乐歌。湘夫人表达了赴约的湘君来到约会地北渚,却不见湘夫人的惆怅和迷惘。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鲍照拟
2、作18首,歌咏人世的种种忧患,寄寓悲愤。课文所选为第四首,表现了诗人对士族门阀的压迫的强烈不满和反抗。杜甫的蜀相是一首七言律诗。诗人凭幽吊古,借写武侯祠,抒发对这位伟大政治家的才智品德的崇敬和功业未遂的感慨。收复中原,雪洗国耻,是陆游的毕生心愿;然而南宋政权的主和误国,错失时机,使统一大业越发渺茫,他只能暮年书愤,抱憾不已。书愤表现的就是这种爱国志士的强烈悲愤。阮籍的咏怀诗非一时一地之作,主要写诗人在魏晋易代的黑暗现实生活中的感慨。课本所选诗列八十二首咏怀诗的第一篇,实为这些诗的总开端,如同序诗,写诗人深夜弹琴和孤独不安的忧思。陶渊明的杂诗十二首(其二),写长夜难眠,抒发了时光流逝、有志难酬的
3、悲哀和世无知音的寂寞。李白的越中览古是一首五言绝句,属怀古之作。诗人游览越中,有感于其地在古代历史上所发生的事件而写。诗人选取了吴败越胜,越国班师回国以后的两个镜头,表现了昔盛今衰的感慨。李清照的一剪梅是一首小令。这首词是作者写给她丈夫赵明诚的,极言自己独居生活的寂寞和相思之苦,寄寓了词人不忍离别的一腔深情。黄遵宪的今别离(其一),用的是乐府杂曲歌辞的旧题,歌咏的却是轮船、火车、汽艇等新事物,诗人巧妙地将近代新出现的新事物,与传统思妇游子题材融为一体,以别离之苦写新事物和科学技术的昌明,又以新事物和科学技术之昌明,表现近现代人在别离观上的新认识。高考题与本单元内容比较1以意逆志。我们在解说、欣
4、赏诗歌的时候,不能就表面意思去理解字词,更不能拘于个别字眼去理解诗句,而应该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诗作的主旨,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这就是以意逆志。2知人论世。在欣赏、吟咏古人的诗歌作品时,深入探究作者的生平和为人,全面了解作者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这就是所谓“知人论世”的欣赏方法。【考题1】(2018年高考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精卫词王建精卫谁教尔填海,海边石子青磊磊。但得海水作枯池,海中鱼龙何所为。口穿岂为空衔石,山中草木无全枝。朝在树头暮海里,飞多羽折时堕水。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5、()A作者对精卫辛劳填海的动机感到困感,因此用提问的方式来开启全篇。B诗的第三、四句设想,若有一天海水枯干,海中的鱼龙也会陷入困境。C第五至第八句着力描写精卫填海的艰辛,不仅奔波劳碌而且遍体鳞伤。D这首诗的语言质朴无华,平白如话,与白居易的观刈麦一诗相近。(2)一般认为,诗最后两句的内容是以精卫的口吻表达的,你是否同意这种解读?请结合诗句说明你的理由。答:_【解析】(1)此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本题所选的诗歌材料是一首七言古风诗歌,作者针对精卫填海这个古代神话中“精卫”这个人物展开议论,抒发自己的情怀。对于阅读面广、知道这个神话故事的学生,难度不大;但对于阅读面较
6、窄、不了解这个神话故事的学生,则有一定难度。题中所给的四个选项,前三项分别就诗歌的内容进行赏析,后一项对诗歌的语言进行赏析。其中,A项说法涉及诗歌第一句,从诗的后两句“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可看出作者对精卫这个神话中人物的赞美,可知该项“作者对精卫填海的动机感到困惑”说法有误。(2)此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本题设置开放性答案,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张力。由于时代的变迁、语言的变化,对一些古诗的解读是可以多元的,此题可以鼓励考生主动思考、发散思维,因此凡是能够言之成理的答案都可视为正确。这里介绍两种观点:观点一:同意。原因有:这两句诗是精卫坚韧不拔、前赴后继精神的
7、一种自我抒发;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即使自己在有生之年不能完成移山填海的事业,也希望子孙后代继承遗志,生命不息,填海不止。观点二:不同意。原因有:这两句咏赞了精卫坚忍不拔的壮志、奋斗到底的毅力,表达了作者的赞扬和崇敬。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移山填海的事业尚未完成,我愿牺牲自我之身,成全精卫之志。【答案】(1)A(2)观点一:同意。这两句诗是精卫坚韧不拔、前赴后继奋斗精神的自我抒发;意为即使自己在有生之年不能完成移山填海的事业,也希望子孙后代能够继承遗志,填海不止。观点二:不同意。这两句诗是作者对精卫的同情与崇敬之情的表达;意为移山填海的事业尚未完成,我愿牺牲生命来帮助精卫,以自己的生命来换精卫的生命。
8、同类比较1本题(2)小题与课本17页“探究讨论”第一大题第3小题均考查的是对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的比较鉴赏。原题为:联系社会背景和作者身世,比较陆游此诗和杜甫蜀相,说说它们在歌颂诸葛亮功绩、抒发个人感情和表现手法等方面有哪些不同。【考题2】(2017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早上五盘岭岑参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栈道溪雨滑,畬田原草干。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注】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春,岑参作为僚属随剑南西川节度使杜鸿渐入蜀平乱,途径五盘岭时作。五盘岭:秦、蜀交界处峻岭,其山道曲折盘旋,故名。出五盘:攀越
9、五盘山道登上山巅。(1)“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_(2)蜀道历来以艰险著称,为什么诗人却说“不觉蜀道难”?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理解。_【解析】(1)本题题干是“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是考查学生炼字能力。炼字题首先要解释字在诗句中含义,如果有修辞手法,要指出该字运用的修辞。然后把字放到诗句中,描述诗句所写内容,最后指出诗句运用该字的表达效果,或者表达的情感。“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和“攒”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斗”字将江流两岸的崖石人格化,两岸崖石耸峙对错,犹
10、如两兽相斗,写出了江崖陡峭、峥嵘之势态。而“攒”字描写山峰相连,好像攒集在一起,实际刻画了山峰的密集、重叠。(2)本题题目是“蜀道历来以艰验著称,为什么诗人却说不觉蜀道难?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理解。”这是考查学生把握诗歌内容,对诗歌进行个性化解读的能力。诗歌的最后一联“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前半句已经说明了一个原因,自己此行的目的是为看望知己好友,所以不觉得“蜀道难”,再看诗歌的前部分,首联写自己一大早驱车进入五盘岭。然后写自己看到的景色:江水回旋在耸峙欲错,犹如两兽相斗的崖石间,太阳还没有出来,峰恋密集好像聚攒在一起。烟雾中的山色一片苍翠,高耸的树木下,阴沉幽暗。在松树稀疏的地方露出了一
11、座孤单的驿站,江边的回滩上长满了密密的鲜花,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诗人对所观之景的喜爱之情,虽然看到的景奇险,但是感到富有情趣。所以就不觉得道路艰难了。【答案】(1)“斗”字,描写两岸崖石耸峙欲错,犹如两兽相斗,凸显了江崖陡峭、峥嵘之势。“攒”字,描写群峰相连,层次莫辨,仿佛聚在一起,刻画了峰峦密集、重叠之态。(2)诗人入蜀是为报知己,为平蜀乱,虽然途中山峦重叠、险滩暗藏,但不觉艰险。诗人登上山顶后,心旷神怡,因此所观之景虽奇险但他感觉富有情趣。同类比较2本题(1)小题与课本15页“探究讨论”第二大题第2小题均考查的是鉴赏诗歌的炼字。原题为: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人
12、间词话)参考此说,说说“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这一联中,哪两个字与此诗的境界关系最为密切,为什么?【考题3】(2017年高考江苏卷)名句名篇默写。(1)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_。(诗经卫风氓)(2)小知不及大知,_。(庄子逍遥游)(3)锦瑟无端五十弦,_。(李商隐锦瑟)(4)_,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5)_,而不知其所止。(苏轼赤壁赋)(6)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7)仁者不忧,知者不惑,_。(论语宪问)(8)在天愿作比翼鸟,_。(白居易长恨歌)【解析】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
13、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应注意“浩浩”“冯”“御”这几个字的写法。【答案】(1)来即我谋(2)小年不及大年(3)一弦一柱思华年(4)无言独上西楼(5)浩浩乎如冯虚御风(6)古道西风瘦马(7)勇者不惧(8)在地愿为连理枝同类比较3本题(8)小题考查了本单元长恨歌中的名句默写。诗歌鉴赏的模式在进行诗歌鉴赏时,一定要做到:知人论世、以意逆志。这样,方能全面、准确、深入地鉴赏、玩味诗歌。诗是最古老的文学样式,在早期的世界文学史里,诗占了主要地位,可以
14、说诗是文学中的文学。无疑,诗歌鉴赏具有文学鉴赏的基本特点,同时,由诗的本质所决定,诗歌鉴赏又有自己的特殊规律。一、知人论世:功夫在诗外知人论世,即鉴赏者通过对作者的了解、认识来达到增进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沈泽民认为:“诗人的诗对于诗人心灵的暴露,更加严厉些。它并且要宣布诗人心里最深奥处的秘密,要赤裸裸地宣布他对人类的态度,他对各种诱惑的可能的倾向。”可见,诗歌是作品内容与作者的关系最紧密的一种文学样式,读者可由诗认识诗人,又可由诗人而认识诗。正所谓文如其人。由于诗歌往往以曲折的、间接的手法表现写作意图,就诗论诗往往难以把握写作意图,这时,“知人论世”就成了一个有效的鉴赏模式,正所谓创作时“功夫在
15、诗外”,鉴赏时,也要“功夫在诗外”。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全诗直抒胸臆,明白如话,要从诗本身作文章,余地很小。如果我们了解了作者空怀报国之志,空负济世之才,却在三十五岁时,就历经了罢官、入狱、忝为闲职、降职等打击,我们就能很有把握地鉴赏这首传世之作。而李商隐的“无题”系列诗,由于其写作背景不清,遂令后世争讼不已。二、以意逆志:功夫在主体诗歌鉴赏,鉴赏者永远是主体。任何文学鉴赏,鉴赏者都要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特殊处境、文化修养等对鉴赏对象进行想象、联想、加工、补充。把作品中的形象转化为自己头脑中的形象。这是一种高度的创造性的艺术活动。诗歌鉴赏如果只止于对象的认识,而没有主观的创造,就不是完整、深入的
16、鉴赏。诗总是充分发挥诗人的想象力,同时又尽力调动读者的想象力。诗家一忌,就是以诗人的想象力去代替读者的想象力,何况诗歌形象有多意性,艺术语言具有模糊性,诗歌意象也具有模糊性,所指可能是单一的,也可能是多方面的,它所涵盖的甚至大大超过作者预设的意图。不同的读者,由于生活经验不同,艺术经验不同,思想水平不同,其对作品的想象、理解也就不同。所谓“诗无达诂”就是说,不同读者可以在同一首诗中发现不同的世界,见仁见智,见浅见深,各美其美,而且,就是同一读者,随着年龄、阅历或处境、心绪的变化,也可以在同一首诗中发现不同的世界。恰如黄山谷跋陶渊明诗卷曰:“血气方刚时,读此诗如嚼枯木。及绵历世事,知决定无知用智
17、。”如柳永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本表现男女之情,却被很多人用来形容对事业的追求,人们并不以之为穿凿;李商隐的锦瑟,更是扑朔迷离,有人说是爱情诗,有人说是悼亡诗,有说是咏物诗,有说是自伤之辞,不一而足。由于其形象的广泛适应性,这些说法都有其合理性,尽管长期以来,文人苦于争执,但都乐此不疲,因为他们各自都从中得到精神上的享受。这恐怕正是诗歌的魅力之所在。正常的诗歌鉴赏者要先理解诗人的“一致之思”,再旁及其他;先把握言中之意,再领会言外之意;先“入乎其中”,再“出乎其外”。一句话,有对象的认识,主观创造才是有源之水。467创新研究课堂1知识与能力了解白居易及其诗文。2过程与方法从不同
18、的角度去理解把握诗歌的主旨。学习诗歌叙事、写景和抒情相交融的表达技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李杨之间坚贞的爱情,对后世的告诫。1正字音迤(y)逦(l)含情凝睇(d)玉扃(jin)擘(b) 鼙(p)鼓 临邛(qin)2辨字形 3解词义御宇:御临宇内,即统治天下的意思。凝脂:指白嫩而润滑的皮肤。列土:封爵赐邑。可怜:可爱,可羡。娥眉:美貌的女子。云栈:高入云霄的栈道。萦纡:曲折环绕。绰约:美好轻盈的样子。迤逦:曲折绵延。含情凝睇:无限深情地注视着。睇:微看。擘:用手分开。阑干:纵横。但令:只要。连理枝:两株树木树干相抱,枝叶相连。4记常识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曾官太子少傅,又称白太傅。下邽(
19、陕西)人,唐代诗人,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著有白氏长庆集。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有讽喻诗秦中吟新乐府,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并序)。还有卖炭翁(七古)、钱塘湖春行(七律)。1作家轶事白居易在没有出名前,曾到长安拜谒当时的大诗人顾况,求他品评诗作。当时的顾况名望很高,求他提携的人不计其数。见到白居易这个名字的时候,自然不屑一顾,随口说了一句:“长安米贵,居之不易。”清高的顾况借用少年人的名字,告诉后生晚辈,没有才华是在京城立不住脚的,甚至在这个消费昂贵的大都市里,连米都买不起。当他读了“离离原上草”这首诗之后,立刻被少年人的天分震惊了,当即刮目相看,脱口而出:“腹有才华居自易
20、。”言外之意,像这样有才华的少年诗人,在这个诗歌的都市里生活下去,实在是太容易了。2精美语段生活在唐朝,我可以领略到杨贵妃的惊人美貌,可以感受到唐玄宗的痴情,可以感受到那股缠绵悱恻的哀怨之情。马嵬坡下的溅血,散发的是一股苍凉。我想生活在唐朝,因为我想领略唐朝的情,唐朝的气度,唐朝的盛转衰。传说中唐朝恢宏大度,充满泱泱大国的气度。我想生活在唐朝,如诗如画的世界。“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只为妃子笑;“漠漠水田飞白鹭,莺莺夏木啭黄鹂”,王维眼中的唐朝如此如诗如画,吸引着我的向往。我想生活在唐朝,每日陪伴王维看那云卷云舒,花开花落,看那明月在松间上,那清泉在石上流。广东高考满分作文我想
21、生活在唐朝节选(一)提问并讨论怎样理解长恨歌的主题?明确(1)讽喻说,认为全诗重心在揭露汉皇重色思倾国,其后生死离别,此恨绵绵无绝期是重色的必然结果,谴责李、杨因荒淫导致安史之乱。讽刺玄宗有失君德以垂戒后世君王。(2)爱情说,认为对李、杨纵情误国虽有所不满,但诗的主要和动人部分是李、杨爱情方面坚贞不渝,诗人予以肯定赞赏,并寄托了自己的理想追求。(3)双重主题说,认为将此诗主旨看成纯讽喻或纯爱情均不妥,它应是暴露与歌颂的统一,讽喻和同情的交织,作者既为其爱情悲剧而伤悲,又为他们误国失德而遗恨。三说并存未有定论。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以总结。(二)提问并讨论简要评价长恨歌的艺术成就。明确作为古代叙
22、事长诗的脍炙人口之作,长恨歌艺术上的成就是很高的,也是多方面的。如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高度结合的创作手法,融叙事、写景和抒情于一体的酣畅笔墨,寓褒贬于鲜明形象之中的委婉风格,以情造景、借景托情的强烈环境烘托,精美动人、流畅自然的语言运用等,都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量。尤其在故事情节设置上,显示了十分曲折而巧妙的艺术构思。诗人开篇便极写唐玄宗和杨贵妃二人间如胶似漆的甜蜜爱情与杨氏全家“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荣耀,从而为爱情的悲剧作了有力的反衬。接着反复描绘唐玄宗因失去爱妃而泪流魂销、五内俱摧的痛苦心境,最后写杨贵妃置身仙境的寂寞憔悴与一往情深。这种起落有致、一波三折的情节设置,不仅使人物形象主次分明
23、又相互映衬,情感表达层层推进又回环往复,而且在千回百转的境界变幻中,把一部由喜到悲的爱情故事,描绘得撼人心魄、凄楚动人。(三)提问并讨论长恨歌开篇首句“汉皇重色思倾国”在整首诗中有怎样的作用?明确开篇首句“汉皇重色思倾国”,是全篇纲领,它揭示了故事的悲剧因素,又唤起和统领着全诗。接着写重色轻国的帝王,得到了“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杨贵妃,终于如愿以偿,沉湎于歌舞酒色之中,以致酿成安史之乱,这一动乱便导致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爱情的毁灭。绵绵无期长恨歌白居易的长恨歌犹如中国古代爱情诗歌中一颗光华璀璨的明珠,以超人的胆识,流畅的语言,深情的笔触,在千百年来的读者心中荡起了层层爱情的涟漪,震撼
24、着人们的情思,任你铁石心肠,也会在长恨歌的爱情熔炉中分解,投身于情天恨海之中。诗歌的主人公,一位是“重色思倾国”,一位是“丽质难自弃”,如同佳偶天成。诗人笔下的杨妃,回眸一笑足现千娇百媚,春寒赐浴新承无尽恩泽,如痴如醉,如梦如幻,无怪乎“御宇多年”的“汉皇”也为之神魂颠倒。金屋藏娇,春宵苦短,享尽了情爱的绵长与甜蜜,又怎么会看到歌舞升平中潜藏的杀机?且不说“三千宠爱在一身”会引起“后宫佳丽”的百般嫉妒,更重要的是“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杨国忠权倾朝野,杨氏集团的势力发展到顶峰,自然会引起文武百官的仇恨。所以,在安史之乱中,在唐玄宗离开长安避难西南的行程中,才会出现“六军不发”的情况
25、,这里不止是“六军”,更是统率“六军”的文武众臣,要借机置杨玉环于死地,将杨氏集团踩在脚下。于是,他们可以将政治黑暗边臣叛乱等罪名归于杨玉环一人,欲杀之而后快。“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娥眉马前死”,好像安史之乱完全是杨玉环一人引起的;好像杨玉环一死,上至皇帝与大臣的昏聩,下至六军战士的无能,全都会被遮掩过去;好像杨玉环一死,安史之乱马上会平息,所有的达官贵人又可以去过骄奢淫逸的生活。然而假设毕竟不会变成现实,作为一国之主的唐玄宗似乎应该明白这一点,可是他能救他的爱妃一命吗?不能!因为大难当头,贵为天子的他,此时也回天无力了。“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昔日的贵妃已经“零落成泥碾作尘”,信
26、誓旦旦的爱情宣言已经化为乌有,所留下的,只是一个“此恨绵绵无绝期”的爱情悲剧而已。古往今来,中国的爱情悲剧太多了。因为在封建社会的中国,婚姻大事一向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基本上没有爱情自由可言,“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对大多数人来说,只是一个美丽的愿望,“称心快意,几家能够”?层层的礼教遮住了月老的双眼,重重的枷锁束缚了月老的双手,因而造成了无数的爱情悲剧。然而,作为“御宇多年”的汉皇,唐玄宗尽可以抛开所有的礼教,砸碎所有的枷锁,随心所欲地追求幸福的爱情。但是,时乖命蹇,“渔阳鼙鼓动地来”终于导致了这场爱情悲剧的发生,九重城阙荡起的浓浓烟尘弥漫了缓歌慢舞的沉香亭,安史叛军敲响的隆隆战鼓惊醒了芙
27、蓉帐里的春宵梦。匆匆忙忙地逃难,无可奈何地看着心爱的贵妃丧命,诗人呈现给我们的不再是一位威风八面的帝王,而是一位孤苦伶仃无依无助的老人。行宫的月色,雨夜的铃声,太液池中的芙蓉,未央宫前的柳树,桩桩件件,触景伤情。我们不仅想象到了他月下的伤感,而且看到了他忧愁的面容;我们不仅感觉到了他雨夜的烦恼,而且听到了他悲凉的哀叹。古代中国充满了爱情悲剧,然而中国人恰恰是不喜欢悲剧的,中国人喜欢的是大团圆。所以,“有情人终成眷属”一直是中国人的愿望,对于那些因种种原因未成眷属的有情人,多情的中国人自会安排他们死后成眷属。梁山伯和祝英台死后可以化蝶,焦仲卿和刘兰芝死后,“中有双飞鸟,其名为鸳鸯。”长恨歌中男女
28、主人公纯洁专一的爱情同样受到了人们的怜悯和同情,于是出现了一位“临邛道士鸿都客”,“上穷碧落下黄泉”为唐玄宗寻找杨贵妃的魂魄。而玲珑楼阁中的太真仙子,依然是那么地痴情,那么地美丽,无尽的情思全都寄托在一支金钗上,无尽的私语都留在长生殿中。此情此意,化作理想的彩虹,恰似比翼鸟,联翩同飞;恰似连理枝,同生并长。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鼙()鼓骊()山霓()裳马嵬()驿翡翠衾()临邛()玉扃()迤()逦()凝睇()钗擘()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御宇多年求不得_(2)姊妹弟兄皆列土_(3)九重城阙烟尘生_(4)云栈萦纡登剑阁_(5)其中绰约多仙子_(6)玉容寂寞泪阑干_3文学常识填空。白居易,字_
29、,号_,是唐代继杜甫之后又一位伟大的_诗人。他积极提倡新乐府运动,主张“_,_”。著有_一书。_与_是白居易七言长篇叙事诗中写得最成功的作品。早在作者生前,就有“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的说法。4将下列名句补充完整。(1)回眸一笑百媚生,_。(2)_,惊破霓裳羽衣曲。(3)春风桃李花开夜,_。(4)上穷碧落下黄泉,_。(5)玉容寂寞泪阑干,_。(6)_,_。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5阅读白居易的长恨歌全诗,回答下面两道题。(1)长恨歌的主题是“长恨”,男女主人公“长恨”的原因有哪些?结合全诗简要概括。_(2)长恨歌在叙述故事和人物塑造上有何特色?_答案1plnwiqnqinji
30、ny ldb2(1)御临宇内,即统治天下的意思(2)封爵赐邑(3)指宫廷(4)曲折环绕(5)美好轻盈的样子(6)纵横3乐天香山居士现实主义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氏长庆集长恨歌琵琶行4(1)六宫粉黛无颜色(2)渔阳鼙鼓动地来(3)秋雨梧桐叶落时(4)两处茫茫皆不见(5)梨花一枝春带雨(6)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5(1)作者在诗中以精练的语言、优美的形象,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手法,生动叙述了唐玄宗、杨贵妃的爱情悲剧,他们的爱情被自己酿成的叛乱所断送,“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他们正在永无休止地吃着这一精神的苦果。正是唐玄宗的荒淫误国,引出了政治上的悲剧,反过来导致了他与贵妃的
31、爱情悲剧。悲剧的制造者最后成为悲剧的主人公,这便是诗中男女主人公“长恨”的原因。(2)长恨歌采用了传统诗歌擅长的抒写手法,将叙事、写景和抒情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形成诗歌抒情上回环往复的特点。诗人时而把人物的思想感情注入景物,用景物的折光来烘托人物的心境;时而抓住人物周围富有特征性的景物、事物,通过人物对它们的感受来表现内心的感情,层层渲染,恰如其分地表达人物蕴蓄在内心深处的难言之情。课外拓展反思白居易:缀玉联珠六十年文章合为时而著蔡相龙提起“诗仙”,大家肯定说李白。可是,唐宣宗在一位诗人去世后,这样写诗怀念他:“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
32、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看到这里,想必大家已经明白,原来白居易曾被御封为“诗仙”。不过,与将目光倾于青天明月的李白相比,白居易的目光总是长留在饥寒百姓身上,的确少了那么点“仙味”。白居易出生于大历年间,已是标准的中唐了,藩镇割据,战火延绵,盛唐的华美风流渐成过往。贞元三年,来到长安的白居易十六岁了。大诗人顾况看到诗稿上的无名小辈叫作“白居易”,便轻嗤一声说道:“长安米正贵,居住不容易!”白居易一言不发,顾况又心不在焉地往下翻,渐渐地,他的神色凝重起来,当读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一联时,顾况激动地握住了白居易的手。就这样,这首诗随着白居易的诗名传播开来,一直传到了我
33、们的小学课本里。一白居易曾说自己写诗学文“以至于口舌成疮,手肘成胝”。所以,他的科考生涯比较顺利,在金榜高中后,他参加“雁塔题名”风俗活动时,挥毫写下了“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之句,这让我们看到了意气风发的白居易。进入中年的白居易,言行间逐渐多了沉稳,对肩上的责任有了新的思考。他看到他的前辈“大历十才子”们窃占青山、白云、春风、芳草等为己有,美则美矣,不免雕琢,气格远不及盛唐。他看到有的人不闻啼饥号寒,只知琴瑟钟磬。那,这样的诗歌又有何用?这样的风气必须改变!于是,他拾起了诗经和汉魏乐府的传统,接过了杜甫“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风骨,发起了轰轰烈烈的新乐府运动。他主张,文学必须突出社
34、会作用。他说,“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白居易写下新乐府五十首、秦中吟十首。在卖炭翁一诗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的卖炭翁最终得到的只是挂在牛头的“半匹红绡一丈绫”。在写下这些字句时,我想白居易总是泪眼潸然的。这并不是白居易多愁善感,而是他怀有一颗悲悯的心。他不时听到来自灵魂深处的呐喊:“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既然有人坚如铁石,对遍地的哭泣都见怪不怪,那么,我来为苍生代言。这些诗篇让今人读来,仍闪烁着温暖博大的人性光辉。二白居易的两首诗作,足可以登上古代述事长诗排行榜。白居易初入仕途,任盩厔县尉时,与友人王质夫、陈鸿到仙游寺浏览,附近就是大名鼎
35、鼎的马嵬驿,几人触景生情,便谈及了李隆基与杨贵妃之事。王质夫便鼓励白居易:“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何如?”白居易思绪难平,以复杂的心情写下了一首长诗。因为长诗的最后两句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所以命名为长恨歌。这首诗里乐中有悲,爱中有恨,谴责中有同情,无奈中有怀念,既有讽喻意味,又有怜惜意味,回环往复、缠绵悱恻,有着巨大的艺术感染力。白居易的仕途并不顺利,出任江州,是他人生中很大的一个挫折,也是他思想上的一个转折。浔阳江头,荻花瑟瑟。失意司马与迟暮歌女的蓦然相逢,便成就了历史上为数不多的描写音乐的伟大诗篇琵琶行。之所以说伟大,是因其道出了多少人有而不能言的共鸣:“同是
36、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首诗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通感运用得好,“冷涩”是什么音色?“凝绝”是怎样停歇?全凭你的想象。“急雨”“私语”“珠落玉盘”“莺语”“泉流”“瓶破水迸”“骑出刀鸣”当这一串精妙的比喻持续出现时,是不是耳边就响起了琵琶独特的节奏与旋律?这种回肠荡气、余音袅袅的艺术表现形式,其实就是以视觉形象的优美,强化了听觉形象的优美。三2016年秋,G20峰会文艺演出定名为“最忆是杭州”,其文化韵味惊艳了世界,而这个名字就是出自白居易的词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这其实是白居易离开杭州十余年后所填的。年过半百的白居易为了给百姓做更多实
37、事,请求到外地任职,被任命为杭州刺史。到任后,他发现当地正值旱灾之年,农田干涸。就这样,白居易不仅开湖放水,还在上任后不久主持整治西湖,修筑湖堤,时人起名为白公堤,如今已经无迹可寻了。现在人们所熟知的白堤,原名白沙堤,但后人为了纪念白居易,还是愿意称其为“白堤”。而不为人知的是,白居易离任杭州时,曾将自己的一笔官俸留在州库之中作为基金,用于公务,这笔基金一直运转了很多年。白居易又就任苏州刺史,开凿了一条从阊门到虎丘长达七里的山塘河,在他离任苏州时,百姓纷纷悲泣不舍,刘禹锡有诗云:“苏州十万户,尽作婴儿啼。”不禁让人感叹壮观,这就是作为清官好官满满的获得感啊。四诗人元稹,可以称得上是白居易最好的
38、朋友。在一个春光明媚的三月,白居易与弟弟白行简等人去慈恩寺游玩后,一起饮酒畅谈,他忽生惆怅,停杯叹道:“可惜微之(元稹字)不在,想必现在已经到了梁州了。”随即写下:“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筹。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而此时的元稹在干吗呢?他竟是梦见白居易在慈恩寺游玩,怅然而醒后,也写了一首:“梦君同绕曲江头,也向慈恩院院游。亭吏呼人排去马,所惊身在古梁州。”真是不约而同的灵犀相通啊,好神奇。其实,元白的友谊,是在共患难中建立起来的。在生活困难时,两人相互资助;在文学创作中,两人风格相近;在政治主张上,两人也具有相同的理念。元稹被贬时,白居易挺身而出,连上三书为元稹鸣冤。这种生死
39、之交,实配得上“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这句话。他们一生和了很多的诗,在元稹去世十年后,白居易满含热泪,写下这一首注定不会有回应的诗:“昔闻元九咏君诗,恨与卢君相识迟。今日逢君开旧卷,卷中多道赠微之。相看泪眼情难说,别有伤心事岂知。闻道咸阳坟上树,已抽三丈白杨枝。”元稹在泉下骨将作泥,而白居易在人间头已飞雪。有时候,我们神往古人的诗酒风流,但无论是李白、杜甫,还是白居易,他们所经受的磨难,又岂是我们能够承受的呢。白居易晚年在洛阳度过,自号香山居士。白居易先前就知道龙门潭的八节石滩地势险隘,过往船筏经常受损,心里始终牵挂着这件事,退休后没有了公权力,就变卖自己的一部分家产作为疏浚八节
40、石滩的费用,终于使险路变成通津,实现了“我身虽殁心长在,暗施慈悲与后人”的愿望我们读懂了这位“诗仙”,因为他的诗中充满了仁爱。长春日报创新研究课堂1知识与能力了解屈原及其诗歌的风格。2过程与方法把握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诗歌借景抒情的表达手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主人公的审美心境。1正字音渚(zh)潺(chn)湲(yun)葺(q)庑(w)搴(qin)2辨字形3解词义渚:水边的浅滩。眇眇:向远看的样子。袅袅:微风吹拂的样子。骋望:纵目远望。萃:聚集。罾:鱼网。潺湲:水慢慢流动的样子。水裔:水边。江皋:江边。葺:编草盖房子。馨:散布较远的香气。庑:厢房。袂:衣袖。遗:赠送。搴:采摘。汀:水中平
41、地。容与:从容自在的样子。4记常识屈原,名平,字原,号灵均,战国时期楚国人。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另有波兰哥白尼、英国莎士比亚、意大利但丁)。他用楚辞形式写了我国第一首长篇政治抒情诗离骚,还有九歌九章天问等。1作家轶事由于屈原不愿意随波逐流地活着,到了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那天,他终于抱着一块大石头,跳到汨罗江里自杀了。附近的庄稼人,得到这个信儿,都划着小船去救屈原。可是一片汪洋大水,哪儿有屈原的影儿。大伙儿在汨罗江上捞了半天,也没有找到屈原的尸体。人们很难受,他们对着江面,把竹筒子
42、里的米撒了下去,算是献给屈原的。到了第二年五月初五那一天,当地的百姓想起这是屈原投江一周年的日子,又划了船用竹筒子盛了米撒到水里去祭祀他。后来,他们又把盛着米饭的竹筒子改为粽子,划小船改为赛龙船。这种纪念屈原的活动渐渐成为一种风俗。人们把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称为端午节。2精美语段三闾大夫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天地万物皆有其不足,人生在世,也难免有过失。就算是圣贤,也会有百密一疏的时候。那么,圣贤和庸人的区别在哪里呢?其关键就在于对待过失的态度上:闻过则怒,是为庸人;闻过则喜,是为圣贤。 孔老夫子说:“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我们且不说改正错误,单说知错,便已是不易。对于别人提出的批评,是恼羞成怒,还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