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讲 城市化,梳 理 知 识 体 系,再 现 基 础 知 识,一、城市化及城市化进程 1.城市化的动力和表现 (1)城市化的动力 的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如下所示:,社会经济,特别提醒 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成为城市人口是城市化的主要表现之一。但是发达国家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因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而产生的,而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则主要是因农村人口增长过多过快产生的。因此,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并不是城市中二、三产业迅猛发展的真实反映。,(2)城市化的表现 结合下图,归纳城市化的表现。,甲,城市,总,城镇,规模,乙,丙,城市建设,农业用地,第二、三,2.世界城市化的进
2、程 读下图,填表并回答问题。,(1)阶段和特点,中期阶段,后期阶段,(2)地区差异,早(英国最早,从18世纪中叶开始),晚(20世纪中叶以来),趋缓(甚至停滞),快,C,A,B,逆城市化,特别提醒 发达国家城市化一般经历了如下过程:,【疑难辨析1】 城市化水平与城市化速度的区别是什么? 提示 前者主要由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反映,百分比越高,表明城市化水平越高。后者表示某一时间段城市化水平变化的大小,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速度慢;而发展中国家虽然城市化速度快,但城市化水平仍然低于发达国家。,【疑难辨析2】 如何描述某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进程? 提示 所处阶段:初期阶段、加速阶段或后期阶段
3、;城市化水平高低;城市化速度快慢;城市化起步的早晚;出现的城市化问题。,【疑难辨析3】 怎样从城市化水平上判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提示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在70%以上;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在30%以上,70%以下。,二、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有利影响:城市成为人类_、生活、娱乐活动的中心。 2.不利影响,生产,大气,阻塞,住房紧张,市中心区,【疑难辨析4】 城市化对区域人口结构、产业结构以及经济发展有哪些影响? 提示 区域城市化水平提高,区域内农业劳动人口数量减少;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增加城市核心地位,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考点一 城市化进程及其时空差异,【
4、例1】 (2015重庆文综,45)下图中的曲线示意中国、日本、意大利和法国四个国家的城镇化率变化情况,曲线上的圆点表示各国不同高铁线路开始运营的年份。读下图,回答(1)(2)题。,(1)图中第一条高铁开始运营时,四个国家中乡村人口比重最小的为( ) A.20%30% B.30%40% C.40%50% D.60%70% (2)图中20002010年高铁新运营线路最多的国家在此期间( ) A.工业化程度提高 B.人口增长率增大 C.逆城市化现象明显 D.经济发展水平最高 尝试自解 (1)_ (2)_,审题能力培养 第1步 从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 中国为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率低;日本、意大利、法国为发
5、达国家,城镇化率高。,第2步 从图示材料中获取信息,答案 (1)B (2)A,1964,中国,世界城市化进程不同阶段的差异 1.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的区别(以英国城市化进程为例),2.郊区城市化与逆城市化的差异 (1)从城市化进程来看,郊区城市化是发生在城市发展的加速阶段,而逆城市化则出现在城市发展的后期阶段。 (2)从距离上看,郊区城市化是居民和企业迁往郊区,逆城市化是居民及工商业迁往离城市更远的农村或小城镇。 (3)从城市自身发展上看,郊区城市化使城市面积扩大,人口增多,逆城市化使整个大城市人口减少。,1.读“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完成(1)(2)题。,(1)尽管世界各国的
6、城市化水平高低不一,但是,它们都处于城市化进程的某一阶段。下列国家与其所处的城市化阶段搭配正确的是( ) A.英国a阶段 B.朝鲜c阶段 C.中国b阶段 D.印度c阶段 (2)推动世界城市化进程的根本原因是( ) A.国家政策影响 B.社会生产力发展 C.农村人口大量过剩 D.城市的地理位置优势 答案 (1)C (2)B,2.(2019湖南十校联考)城市化过程包含了人口城市化和土地城市化等过程。下图示意某地区T1T4四个不同时期(时间相同)的土地城市化(可用城市建成区土地面积与总土地面积的比来衡量)过程。读图,完成(1)(2)题。,(1)该地区土地城市化速度最快的时期是( ) A.T1 B.T
7、2 C.T3 D.T4 (2)T4时期该地区土地城市化水平约为( ) A.37.5% B.50% C.75% D.87.5%,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在T1时期,该地的城市建成区面积为0,城市化水平为0,在T2时期,白色区域被城市占据,而T3时期,灰色区域被城市占据,T4时期三角区域城市化,在T3时期城市建成区面积增加最多,土地城市化速度最快。第(2)题,读图可知,T4时期只有网格部分还是农村,约占总面积的1/4,所以土地城市化水平约为75%。 答案 (1)C (2)C,素养一 区域认知:城市化进程的判断 1.(2017江苏地理,2122)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制造业企业数量及其空间分布变化图
8、”。读图回答(1)(2)题。(双选),(1)该城市06 km的中心城区企业数量( ) A.19852004年增多 B.19852004年减少 C.20042013年增多 D.20042013年减少 (2)2004年之后,该城市已进入( ) A.工业化初期阶段 B.工业化中期阶段 C.郊区化阶段 D.逆城市化阶段,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该城市06 km的中心城区,累计百分比下降,数量和企业总数有关,该年数量等于总数乘以百分比,通过简单计算不难得出,19852004年增多,20042013年减少,故选AD。第(2)题,2004年之后,中心城区工业数量减少,郊区数量增多,大量工业企业向郊区迁移
9、,说明该城市处于郊区化阶段;2004年之后,企业数量增加迅速,说明该城市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故选BC。 答案 (1)AD (2)BC,素养二 综合思维:城市化状况分析 2.(2015广东文综,4)下表为2009年四个国家的人口数及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占本国人口比重统计表。由此可判断该年( ),*未含台湾省统计数据 A.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已经明显超过了德国 B.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数量比德国少 C.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比美国少 D.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比印度多,解析 本题考查不同国家城市化的特点。由表中关于中国、印度的数据,可看出中国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人口比印度多,故D正确;再
10、比较中国、美国数据,可看出C选项表述错误;该表只能体现2009年四个国家的人口数及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占本国人口比重,不能反映百万人口以上城市数量以及城市化水平,故A、B选项可排除。 答案 D,考点二 城市化进程示意图的判读(常考20类基础图示之十七),【例2】 (高考四川文综)下图是某城市1990年和2010年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1)下列四地单位面积人口数量,2010年较1990年增长最大的是( ) A.2千米附近 B.4千米附近 C.8千米附近 D.10千米附近 (2)结合城市与城市化知识推断,图中人口密度二十年的变化是( ) A.城市化水平降低的表现 B.城
11、市地租水平保持稳定的需要 C.城市等级提高的结果 D.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调整的反映 尝试自解 (1)_ (2)_,审题能力培养 1.由图名可知该图通过不同年份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及变化来反映该城市的城市化过程和特点。 2.由图例可知,实线表示2010年人口密度空间分布,虚线表示1990年人口密度空间分布。,3.从题图中可获取以下信息:,答案 (1)D (2)D,降低,上升,提高,城市化进程示意图是通过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特征描述,来展示城市发展形成过程的图示,通常以过程图、坐标图等形式呈现,主要考查同一地区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及不同地区城市化的差异对比。对于该类示意图判读,主要应把握“三判断”:,
12、1.判断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1)从图示中直接判断城市化的特点。一般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注意观察城市面积,即规模的变化;注意观察城市数量的变化;注意结合图例等信息,观察城市人口的变化;是否形成城市带等。如下图,对比四幅图可以直接判断城市化进程的表现:城市数目不断增加;城市面积不断扩大;由孤立的城市发展形成城市群。,(2)深入分析隐含的信息。如下面某地区A、B两个城市发展过程示意图中隐含的信息: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主要沿河流向外扩展,河流为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条件;城市的功能分区日益明显。,2.判断城市化进程及阶段 根据图示中的城市发展进程中体现出的
13、一些明显特征,可以判断城市化的阶段及进程。 (1)根据城市人口比重,判断城市化阶段。如下图中E到F阶段,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下降,可以判断出现逆城市化现象。,(2)根据人口密度的变化,判断城市化进程。如下图城市化进程为acdb。,3.判断城市化地区差异 城市化存在地区差异,要把握不同地区的特征进行判断,发达国家和地区城市化水平高,发展速度慢;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发展速度快。如下图可以判断甲为发达国家,乙为发展中国家。,(2019山东烟台一模)一般认为城市化水平达到70%时进入城市化的高级阶段,下图示意20102050年我国劳动力人口变化趋势(注:劳动力人口是指2059岁男性人口及2054岁
14、女性人口)。据此完成(1)(3)题。,(1)图中显示( ) A.全国劳动力人口减少 B.城镇非劳动力人口锐减 C.农村劳动力人口剧增 D.城镇人口多于农村人口 (2)我国进入城市化高级阶段的年份可能是( ) A.2038年 B.2040年 C.2047年 D.2050年 (3)据图推测,2020年后我国应( ) 积极发展大中城市 提高制造业水平 积极扩大耕地面积 延迟退休年龄 A. B. C. D.,解析 第(1)题,由图中全国总人口、城镇总人口、劳动力人口比重等数据,计算可知20102050年我国劳动力人口减少、城镇劳动力人口增加,说明农村劳动力人口在减少。注意图示2010年农村人口多于城镇
15、人口。第(2)题,计算可知,我国2040年的城市化率为67.3%,2050年的城市化率为73.6%,说明我国20402050年间进入城市化高级阶段。第(3)题,图示2020年我国劳动力比重仅为50%左右,应采取延迟退休年龄、提高制造业水平等措施,减少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 答案 (1)A (2)C (3)C,素养 综合思维:城市化进程的判读分析 (高考山东文综)下图为江苏省和贵州省三个年份城市化水平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自1990年至2010年,两省城市化发展的特点有何不同? (2)指出与贵州省相比,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优势条件。,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柱状图的读法、理解城市化的
16、表现与发展条件。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江苏与贵州城市化水平的高低以及发展速度的快慢,所以两省城市化的特点也主要是这两方面。第(2)题,城市化发展的优势条件,要从城市化的形成因素上分析,即从地理位置、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可以看出江苏与贵州的差异。 答案 (1)江苏省城市化速度比贵州省的快;江苏省城市化水平比贵州省的高。 (2)与贵州省相比,江苏省地处东部沿海,地理位置优越;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受上海市的辐射带动;工农业和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水平高。,考点三 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例3】 (2014全国卷,12)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周边的农民竞相在自家的宅基地上建起
17、了“握手楼”(下图)。据此完成(1)(2)题。,(1)农民建“握手楼”的直接目的是( ) A.吸引外来人口定居 B.吸引市民周末度假 C.增加自住房屋面积 D.出租房屋增加收入,(2)“握手楼”的修建反映该中心城市( ) A.居住人口减少 B.城市房价昂贵 C.人居环境恶化 D.城区不再扩大 尝试自解 (1)_ (2)_ 审题能力培养 第1步 从题干材料中获取信息 珠江三角洲中心城市周边人口迁入_,住宅需求量大。,多,第2步 从图示材料中获取信息,第3步 从设问材料中获取信息 (1)直接目的为增加 。 (2)大量握手楼的建设反映城区房租 ,相对廉价的握手楼有广阔的 。 答案 (1)D (2)B
18、,大,高,经济利益,贵,市场,1.城市化的影响分析 要从有利和不利方面分析,具体答题模板如下: (1)有利影响:,(2)不利影响:,2.解决城市化问题的答题思路分析 (1)分散城市职能,建立卫星城; (2)合理进行城市规划,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 (3)扩大绿地面积; (4)加强外来人员管理,制定人口迁入政策。,3.建设生态型城市的主要措施 (1)增加城市绿地面积; (2)积极发展城市轨道交通; (3)限制高耗能产业的发展; (4)使用清洁能源; (5)分散城市职能; (6)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7)发展生态建筑。,素养一 综合思维:城市化对土地影响 1.(2018北京文综,1011)城市某
19、区域土地利用强度,可以用建设用地面积占该区域土地面积的比值表示。读下图,回答(1)(2)题。,(1)该城市( ) A.区高档写字楼密度大 B.区适宜建垃圾填埋场 C.区商业网点最为密集 D.区城市热岛效应最强 (2)甲处土地利用强度增大,最可能的原因是( ) A.建设民俗博物馆 B.划定耕地保护区 C.增加种植业投入 D.扩大卫星城规模,解析 第(1)题,区位于市中心,土地利用强度最大,为商业区(中心商务区),高档写字楼密度大,选项A正确;垃圾填埋场易加剧周边地区的环境污染,应远离中心城区,故选项B错误;一般情况下,越靠近市中心,商业网点密度越大,选项C错误;一般情况下,越靠近市中心,城市热岛
20、效应越强,选项D错误。第(2)题,民俗博物馆一般都依托既有的传统民居建筑,并不会使建设用地面积明显增加,选项A错误;耕地为农业用地,若划定甲处为耕地保护区,则甲处的土地利用强度较周边地区低,选项B错误;耕地是发展种植业最主要的生产资料,增加种植业投入一般指使用良种、机械化生产、采用喷灌或滴灌技术等,并不会使建设用地面积明显增加,选项C错误;为了分流中心城市过于密集的人口和产业,卫星城与中心城市保持适当的距离,为了接纳中心城市分流的人口和产业,卫星城必然会增加建设用地面积,从而使得土地利用强度高于周边地区,选项D正确。 答案 (1)A (2)D,素养二 综合思维:城市化对水循环的影响 2.(20
21、15全国卷,3)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汇集、渗漏而建设的浅凹绿地,主要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下图示意雨水花园结构。据此完成下题。,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 ) A.提供园林观赏景观 B.保护生物多样性 C.控制雨洪和利用雨水 D.调节局地小气候,解析 由材料可知“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因此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控制雨洪和利用雨水,C项正确。 答案 C,素养三 人地协调观:城市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2015全国
22、卷,1)桑基、蔗基、果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农业景观和被联合国推介的典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基塘农业用地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保留下来的基塘也变为以花基、菜基为主。据此完成下题。 该地基塘转变为建设用地对局地气候的影响是( ) A.大气湿度增高 B.大气降水增多 C.近地面风速增大 D.气温变率增大,解析 本题以珠三角地区传统的基塘农业的转变为背景,考查了城市化及其影响。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基塘农业用地变为建设用地,使水域面积和地表植被减少,导致蒸发和植物蒸腾作用减弱,从而使局部大气湿度降低,空气变干,降水减少,故A、B项错误;近地面风速的变化
23、与地表粗糙程度相关,基塘改为建设用地导致粗糙程度变大,风速减小,C项错误;水域面积和植被减少引起的大气湿度降低、空中云量减少等一系列变化将导致局部气温变率增大,故D项正确。 答案 D,素养四 人地协调观:城市化问题及解决措施 4.(2016海南地理,1012)职位平衡是指城市在规模合理的范围内所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与该范围内居民中的就业人口数量大致相等,且大部分有工作的居民可以就近工作。通常用职住比来评价一个地区的职住平衡状况,计算公式为:职住比就业岗位数量/居民中的就业人口数量。下图是2015年北京环线之间职住比分布图。据此完成(1)(3)题。,(1)相比较而言,北京职住最为平衡的区域在( )
24、 A.二环与三环之间 B.三环与四环之间 C.四环与五环之间 D.五环与六环之间 (2)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京环线间职住比差异逐渐加大,导致就业人群的( ) A.平均居住成本上升 B.平均出勤距离增加 C.平均经济收入增加 D.平均通信费用增加,(3)针对环线间职住比差异加大带来的问题,北京宜采取的应对措施是( ) 大力发展快速交通 郊区兴建大型住宅区 部分产业迁至郊区 提高郊区产业集聚度 A. B. C. D.,解析 第(1)题,根据职住比的计算公式,职住比在1.00时最为平衡。细读图例,北京职住比最为平衡的区域在图中0.951.00,即四环与五环之间。故选C。第(2)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京经济飞速发展,人口和产业向市中心集聚,由于市中心地价高、交通通达度好,形成典型商业区。由于城区出现各种城市问题,环线间的职住比差异不断加大,人口开始向市中心外迁移,但产业多数在市中心,所以就业人群的出勤距离逐渐增加。故选B。第(3)题,分析得出,北京环线职住比差异加大,说明产业集中在城区,人口居住在外围,就业人群平均出勤距离增加,带来比如交通拥挤等问题。所以采取应对措施有大力发展快速交通、或者把产业迁移到郊区,减少就业人群出勤距离,缓解交通拥挤等。故选A。 答案 (1)C (2)B (3)A,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