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藤野先生优秀导学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线索,找出文中主要事例。 2.理解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和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3.品析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理解反语的运用。 4.讨论什么是真正的爱国主义,联系现实,关心时事。 预习案 学法指导:1、标好段序,通读课文,进行知识梳理;找出课文中描写精彩的句子并进行勾画;熟记重点字的字音、字形,解释重要词语,了解基本文学常识。2、完成预习自测题目。3、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4、限时完成。 一、教材助读 1、走进作者 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本名周树
2、人,是浙江绍兴人。本文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2、了解背景 这篇散文记叙了作者1902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在日本留学的生活片断。写作年代则是在鲁迅离别了藤野先生二十余年后的1926年10月12日。鲁迅到日本留学,本想以学医来救国救民,可在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习时,有一次观看反映日俄战争的影片,片中中国人看日本枪毙给俄国人做侦探的中国人的麻木神情给鲁迅以很大的刺激。从此,他弃医学文,决心用文艺作为武器进行战斗,从而唤起国民的觉醒。鲁迅写此文时,正当“三.一八”惨案发生之后,鲁迅积极支持爱国学生的正义行动,与反动军阀以及反动文人进行英勇斗争,用战斗的文章来抨击“正人君子”的迫害,抒发自己的强烈的爱国
3、主义情感和歌颂没有民族偏见、正直、热情的藤野先生所代表的日本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二、预习自测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fi()红芦hu()不xn()n()名信诘责()畸形()深恶痛疾()发人深省()瞥见()抑扬顿挫() 2解释下列词语,加点的字另作解释。 (1)深恶痛疾: (2)油光可鉴: (3)竭力: (4)凄然: 三、整体感知 1、根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将全文分成三部分。(共38段) 第一部分:(1段3段)写:在东京,见藤野先生前。 第二部分:(4段35段)写:在仙台,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 第三部分:(36段38段)写:离开仙台,深切怀念藤野先生。 2、本文的题目是“藤
4、野先生”,但课文中却有一半以上的篇幅没有直接写藤野先生,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完成: 1、哪些段落没有直接写藤野先生? 第一部分,4、5段,2431段。 2、哪些段落和藤野先生有关?(以上除外) 三、我的疑问: 探究案 一、合作交流1【研习课文的第一部分。】 1、作者是怎样抓住主要特征来描写清国留学生的形象? (抓住他们盘辫子的特征。) 2、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 (运用比喻、夸张、反语,表明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嘲讽。) 3、“无非”、“实在”对表达句子意思有什么作用?(注意:组长不能包办,只负责记录和总结补充归纳,明确展示的要点) (“无非”是“只不过”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对东京“
5、清国留学生”的恶浊生活的憎恶、失望和不满。“实在”增强反语的力量,强烈表达鄙夷、反感。) 4、小结:本文题目是藤野先生,可第一部分内容看似与写藤野先生无关,通过对全文的理解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写“我”在见到藤野先生之前,在东京的所见所感,以及离开东京到仙台求学的原因。) 二、合作交流2【研习课文的主体部分第二部分。】 1、从东京到仙台途中,要写的内容是很多的,作者为什么只写“日暮里”和“水户”两个地方?用意何在?“大概”对表达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作用?鲁迅到仙台后,受到了哪些优待?这能说明什么问题?“居然”对表达句子意思有什么作用? (1因为“日暮里”中“日暮”会使作用自然想到“日暮途穷”之意
6、,从而触发他对社会黑暗的忧愤之情,所以记得;“水户”则是反抗清朝至死不渝的朱舜水客死的地方,作者这时也正身居异国他乡,对这样一位具有民族气节的学者自然会产生仰慕之情,因而也记得。这样写是为了表达作者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2“大概是物以希以贵罢。”“大概”有猜测、估计之意,表示似有此事,又不能完全肯定。它与句末的“罢”合用,更加强了不敢肯定的语气。作者用“大概”一词诙谐而含蓄地猜测其根本原因大概是出于日本人民的善良心地和对中国留学生的友好之情。3受到的优待是“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这段生活情况的描写反映了中日人民的友好情谊,又隐约让人感受到弱国国民的辛酸,这是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
7、心的反映。这段生活情况的描写为下文中要写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埋下了伏笔。这段生活情况的描写将作者在生活上的刻苦精神与东京“清国留学生”的醉生梦死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4“居然睡安隐了。”“居然”表示出乎意料之外,竟没有想 到的意思。表达了作者以不好的生活环境并不在意,这种态度说明作者的生活上的刻苦精神,用“居然”一词,还加强了整个句子的幽默感。) 2、用笔勾画出对藤野先生进行描写的语句,概括出在仙台我与藤野先生交往的事件,从而进一步概括藤野先生的性格特征。 (作者在跟藤野先生的交往中,着重选写了他的四个典型事例。从四个方面来表现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 (1)添改讲义。表现了先生认真负责,一丝不苟
8、的工作态度。 (2)纠正解剖图。表现了先生严格要求的工作作风。 (3)关心解剖实习。表现了先生热情诚恳。 (4)了解中国女人裹脚。表现了先生实事求是的精神。) 3、阅读课文的第2431段,并思考下列问题:这一层次写了几件事?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作者为什么又要离开仙台,并弃医学文? (写了“匿名信”和“看电影”这两件事。匿名信事件既用写匿名信者的卑劣行为来反衬藤野先生的高尚品格,又使作者深感弱国弱民倍受岐视的悲哀,激发了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为拯救民族、富国强民的斗争精神。“看电影事件”更深深地刺激了鲁迅,作者的自尊心所受到的挫伤,思想上受到的极大的震动。作者弃医学文的原因:中国民众的愚
9、味、麻木,使他深感医学只能解救病人肉体上的苦痛,要真正解救自己的民族首先要救治人的精神,唤醒民众的觉悟。鲁迅的这种将个人的志愿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的结合在一起的精神,是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充发体现。) 4、阅读3235段,考虑作者是怎样描写“我”与藤野先生依依惜别的深厚情谊的。 (藤野先生听说“我”不学医,并要离开仙台,甚感“悲哀”、“凄然”,他“叹息”,并赠照题辞“惜别”,还希望“我”回赠照片,并常来信告诉他状况。这些记叙和描写将“我”与藤野先生依依惜别的深情生动具体地反映出来。先生对鲁迅这种毫无民族偏见的深情,鲁迅是终生难忘的。) 三、合作交流3 读3638段,探究下列问题: 1、这部分的
10、三段,各写的是什么内容?怎样写的?说明了些什么?(体会个别字词的斟酌) (第36段,写“我”没有给藤野先生寄照片和通信的原因。用一个“竟”字将自己的这种无限遗憾和内疚之情表达出来。文字的笔调是十分含蓄压抑的。尽管如此,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深沉的怀念之情还是充分地显示出来。 第37段,写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怀念、感激之情以及对他的崇高评价。作者为什么说藤野先生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教师之一?因为藤野先生品格高尚,一个“最”字分量极重,真挚地表达了作者的崇敬、感激和怀念之情。 第38段,写把对藤野先生的崇敬和怀念化作斗争的勇气和力量。作者为了怀念藤野先生,一是装订收藏他改正的讲义,二是悬挂先生
11、的照片,三是多写文章。作者用来表达自己对藤野先生的仰慕、怀念之情。) 2、“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似乎”一词有什么意思呢? (表明并未真地出现,不过是作者想象中的情景,但鼓舞的力量是巨大的,从而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之情。) 3、总结全文,概括本文写作特点。 (1脉落分明,记叙有序,按照表现人物品质的需要组织材料。 2抓住特征和选取有典型意义的细节来描绘人物。) 训练案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D) A畸形(q)诘责(ji)油光可鉴(jin) B匿名(n)不逊(xn)深恶痛疾() C解剖(pu)教诲(hu)抑扬顿挫(y) D绯红(fi)凄然(q)杳无消息(yo
12、) 2.“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对人物描写分析正确的一项是(D) A表达了作者对其他留学生油光可鉴的头发的羡慕之情。 B表达了留学生们爱干净,注重外貌的良好习惯。 C表现了作者对这种做法的赞赏之情。 D表现了清国留学生们太注重于外貌的陋习,“标致”一词突出了作者是藐视与留学生的丑态。 3.“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用的的修辞是(C) A比喻B夸张C反语D设问 4.说法正确的一项(B) A“东京也无非是这样”表达了作者对东京的不满与藐视之情。 B“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表
13、达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藐视,“标致”一词更是突出了留学生的丑态。 C“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表达了作者对那些精通时事的人的敬佩,什么都懂得。 D此段选文主要讲述了作者在东京的生活经历。 5.作者为什么生动地描述“清国留学生”梳辫子的细节,在辫子上大做文章?(D) A.男人梳辫子不伦不类,作者看不惯。 B.社会已发展到20世纪初叶,男人留辫子显得太陈腐落后。 C.日本男人不留辫子,中国留学生应入乡随俗,否则给中国人丢脸。 D.当时剪不剪辫子是反不反清朝、革命不革命的标志。这些留学生舍不得剪掉辫子,说明他们是清王朝的驯服奴才,回国后凭着一条辫子表示对主子的忠心,以便升官发财,所
14、以鲁迅对他们给以辛辣的嘲讽。 6.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我到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 怎样理解这段话的含义?(B) A.为自己在日本受到优待而感到满意和自豪。B.幽默地表现了中日人民的友好感情,也表达了弱国国民的辛酸和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C.讽刺日本人对自己的关照并非出于好的动机。 D.表达“我”是一个有强烈民族自尊心、积极向上、刻苦求学、以救中华为己任的中国人。 7.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
15、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C) A.作者的意思是:中国当时贫弱,教育落后,因此一般中国人智商低,日本学生的怀疑是有道理的。 B.作者承认弱国国民智商低,但认为60多分的成绩并不高,因此不应受到怀疑。 C.句子前半部分是模拟日本青年的思路进行推理,揭露他们的逻辑是荒唐的;后半句是反语。全句表达了作者对匿名信事件强烈的义愤,也表达了一个弱国国民的辛酸。 D.讽刺某些日本学生妄自尊大,思想狭隘的行径。 8.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C) A.反映作者对同胞们的愚昧麻木无可奈何。 B.表现了作者对同胞们的愚昧麻木非常痛恨、鄙视的
16、思想感情。 C.表现作者对自己同胞的愚昧麻木强烈的愤激和对造成这种状况的封建统治的深切痛恨。 D.表达了作者对同胞们极端厌恶、鄙视的思想感情。 9.“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的原因是(D) A日本青年无视社会公德,“我”十分气愤. B日本青年那一声叫得特别大,影响了“我”观看时事片的情趣,所以觉得特别“刺耳”. C日本青年为了报复“我”上次匿名信事件的失败,故而大吼大叫:因此“我”十分厌恶. D日本青年看到枪毙中国人,兴灾乐祸,严重地伤害了.“我”的民族自尊心,故而“我”觉得十分“刺耳”。 拓展案 一、中考链接: 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从东京出发,不久便
17、到一处驿站,写道:日暮里。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其次却只记得水户了,这是明的遗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仙台是一个市镇,并不大;冬天冷得利害;还没有中国的学生。 大概是物以稀为贵罢。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我到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业还为我的食宿操心。我先是住在监狱旁边一个客店里的,初冬已经颇冷,蚊子却还多,后来用被盖了全身,用衣服包了头脸,只留两个鼻孔出气。在这呼吸不息的地方,蚊子竟无从插嘴,居然睡安稳了。饭食也不坏。但一位先生却以为这客店也包办囚人的饭
18、食,我住在那里不相宜,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说。我虽然觉得客店兼办囚人的饭食和我不相干,然而好意难却,也只得别寻相宜的住处了。于是搬到别一家,离监狱也很远,可惜每天总要喝难以下咽的芋梗汤。 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听到许多新鲜的讲义。解剖学是两个教授分任的。最初是骨学。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载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 “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 但他也偶有使我很为难的时候,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
19、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还叹息道,“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意是怎么一回事呢?” 1、作者为什么只记得“日幕里”和“水户”?这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日幕”触发了作者忧国之情,印象深刻;“水户”是反清志士客死的地方。反映了作者爱国的思想感情。) 2、作者把日本职员的“操心”说是“好意难却”,联系下文看有什么作用? (为下文写藤野先生作铺垫。因为有了这段内容,藤野先生的真诚关心就表现得更突出了。) 3、“大概是物以稀为贵罢”中的“大概”对表达意思有什么作用? (大概,表示似有此事,但不完全肯定,与“罢”合用更加强了不敢肯定的语气,这是作者用恢谐的语气猜测他在仙台受“优待”的原因。) 4、两段表现出藤野先生怎样的思想品质? (热情诚恳,求实精神。) 5、从至段看,课文在写人上有什么特点? (选取典型的事例,抓住主要特征,突出人物品质。) 二、我总结,我收获,我反思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