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诫子书教学目标: 1 疏通文意,理清故事情节,积累文言词汇。2 了解文言文语言的精妙,深刻把握作品的思想意义。学案【预习】 一、 基础性作业1. 根据拼音写汉字。zh yun (致 远 ) yn mn (淫 慢 ) l jng (励 精 )xin zo (险 躁 ) 年与时 ch (驰)su 成枯落( 遂 )悲守穷 l ( 庐 )2. 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词语。修身: 修养身心 明志: 明确志向。治性: 陶冶性情。 枯落: 凋落,衰残。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3. 查阅资料,了解作者。诸葛亮(181 234 ),字孔明,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他的事迹或品质: 三顾茅庐、草船借箭;出师未
2、捷身先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二、 理解性作业1. 课文是诸葛亮写给儿子的一封家书,品读文章,体会诸葛亮的感情。 诸葛亮在写给儿子的这封家书中,殷殷教诲,蕴含着深切的期望。2. 找出诫子书中的千古名句,谈谈你的理解和体会。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话演变成两个成语: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意思是如果不能内心恬淡、不慕名利就没办法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没办法达到远大的目标。我们要保持淡然的内心,不浮躁、不骄傲,才有可能成才成长。【讨论】活动一作者抓住一个“静”字,告诫儿子成才有哪些条件?理想的人才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志、学、才。他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缺一不
3、可的。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但志向的培养又必须修养道德,造就人才必须从静与俭的修养开始。或:淡泊,“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立志,“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萎,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活动二试讨论,诸葛亮写诫子书有什么用意? 为了告诫儿子、劝勉儿子勤学励志,需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荒唐险躁。告诫儿子立志学习、修身养性、淡泊名利、珍惜时间。要注意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表达了他希望后代志存高远的厚望。 【方法】阅读诫子书,你有什么收获? 劝告别人时要有真情实感,才能打动人;我们要聆听师长的教导,修身养性,明确志向,珍惜
4、时间。【练习】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1)静以修身(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2)无以致远(达到远大目标)(3)无以广才(增长才干) (4)无以成学(学有所成)(5 )淫慢(放纵懈怠) 则不能励精(振奋精神)(6 )险躁(轻薄浮躁) 则不能治性(修养性情)2. 翻译以下句子。(1)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年纪随同时光而急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最终年老志衰,没有用处,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2)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悲哀地坐守在穷困的陋室,又怎么来得及!(3)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有才德的人的品行操守,用屏除杂念和宁静专一来修养身心,用节俭来培养品德
5、。(4)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学习是要靠宁静专一的,才干是要靠学习的。3. 理解文意,默写句子。(1)文中强调苦学与成才关系的句子是: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2)诸葛亮一生经历的总结,对儿子的教诲与期望的千古名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4. 对这篇短文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D )A.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了“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强调它们是与人的志向相关的。B. “学须静也”的“学”已经不只是一般的学习,而含有修养自己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静”也不只是单纯的宁静,而有淡泊名利的意味。C.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D.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表达了君子不与外界同流合污,独善其身的良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