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年人常见心身疾病老年人常见心身疾病心身疾病概述心身疾病概述心身疾病心身疾病 是一组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主导作是一组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躯体疾患。用的躯体疾患。心身疾病的生理基础心身疾病的生理基础网状结构和下丘脑是调节情绪和神经递质的中枢。而去甲肾上腺素、乙酰胆碱和5一羟色胺等物质是维持大脑皮层的警觉、兴趣、喜悦及调节交感和副交感神经活性的重要递质。这些部位或者这些递质的缺乏会引起焦虑、抑郁及植物神经活动的异常;人的性格、行为因素与这些神经递质水平及受体的敏感性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神经系统的中介作用神经系统的中介作用 神经调
2、节是人体功能的主要调节方式,而且对内分泌系统及免疫系统产生影响。$内分泌系统的中介作用内分泌系统的中介作用 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下,内分泌系统的功能紊乱,导致激素分泌过多或过少,引起疾病。$免疫系统的中介作用免疫系统的中介作用 免疫力降低是心身疾病的重要诱因,受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影响。老年医学遵循老年人群的特殊性老年医学遵循老年人群的特殊性$慢性病程、多种疾病共存、多重用药、症状不典型&易变化、精神和心理的影响$不是为了治愈疾病,也不是针对某个器官的疾病,而是为老年患者提供全面、合理的治疗与预防、保健服务,最大限度地维持和恢复患者功能状态和生活质量$老年综合评估是老年医学的核心之一,重视老年患者
3、的心身因素,体系了现代医学模式,其内容即对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等各方面进行评估老年人生理特点老年人生理特点老年人心身疾病的生物因素全身各系统功能减退一、感觉系统功能减退一、感觉系统功能减退视力:晶状体变硬、调节能力下降,浑浊,视网膜病变听力:高频听力困难,尤其男性,听女声比男声困难,是老年人理解别人讲话出现困难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他感觉器官:味觉和嗅觉的灵敏度下降;平衡觉减退,易跌倒;痛觉迟钝二、神经系统功能减退二、神经系统功能减退脑萎缩、神经细胞减少神经纤维再生能力下降神经递质缺乏:乙酰胆碱水平随年龄增长而下降,记忆力减退大脑功能减退还包括调节内脏活动功能和心理功能下降三、其他系统功能
4、减退三、其他系统功能减退循环系统:动脉硬化:冠状动脉硬化、脑动脉硬化、血压升高,心排血量减少:每10年下降68%呼吸系统:肺功能下降:肺活量变小,气体交换功能降低,呼吸道免疫力下降消化系统:消化功能下降:牙齿脱离、咀嚼不充分,胃液分泌减少,消化腺功能减退,小肠吸收能力降低内分泌系统:内分泌腺功能减退,胰岛素分泌减少及胰岛素抵抗,骨矿盐丢失免疫系统:体液免疫:抗体滴度下降;细胞免疫功能: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杀灭能力减退老年人心理特点老年人心理特点1.感知觉发生显著的退行性改变2.记忆力下降:35岁开始,50岁明显,80岁迅速 记忆加工过程变慢,工作记忆容量变小3.思维的年老变化:概念学习、解决
5、问题等思维能力减退,但由于知识经验丰富,在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方面强于青少年;个体差异明显4.情绪情感变化:容易产生孤独、烦躁、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容易陷入对往事的回忆老年人心身疾病的特点老年人心身疾病的特点老年人由于其自身的特点,更容易产生多个系统的心身疾病。首先随着年龄增长,全身各脏器功能都处于逐渐衰退的过程,常会产生“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同时老年人往往受到多种疾病的困扰,对自己的健康长寿产生不同程度的危机感。再则由于离退休后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转换,造成不少人的适应不良。此外,老年人普遍寂寞孤独与自身的固执、封闭、多疑都会加重老年人的心理障碍。心身疾病的功能性症状和生理性疾病的器质性
6、症状相互重叠,会给临床医生带来诊疗方面的困惑。老年综合征老年综合征往往有2种或2种以上慢性病共存于同一个老年人(简称为共病)老年综合征指老年人由多种病因共同作用而引起同一种临床表现或问题的症候群。常见的有认知障碍、跌倒、(大小便)失禁、抑郁、谵妄、多重用药、睡眠紊乱(失眠等)、压疮、老年瘙痒症等等老年综合征往往存在心身因素老年认知障碍老年认知障碍认知是大脑接收处理外界信息从而能动地认识世界的过程。认知功能涉及记忆、注意、语言、执行、推理、计算和定向力等多种区域。认知障碍系上述区域中的一项或多项功能受损,从病因分型角度可分为:原发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的痴呆、神经系统以外疾病导致的痴呆和同时累及神经系
7、统及其他脏器的疾病导致的痴呆。它可以不同程度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严重时甚至导致患者死亡。痴呆是认知功能障碍的严重阶段。心理社会因素心理社会因素人体不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且是一个心身合一的整体。躯体疾病可以引起心理的变化,心理疾病可以在躯体上出现一系列的症状甚至可以引起躯体的病理变化。抑郁症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害,且与抑郁的严重程度有相关性。认知功能障碍可以影响生活质量,而生活状况也可以影响认知功能,恶劣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条件以及不良的家庭支持系统都是导致认知障碍及病情恶化的重要因素。综合心理社会干预综合心理社会干预目前尚无有效药物逆转认知障碍的病理过程。对轻症患者应加强心理支持与行为指导
8、,对重症患者应加强护理,保证适当的营养。主要是尽可能维持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同时保证患者的安全和舒适。要开展社会心理治疗,必须与患者及其家属保持联系,随访过程中应对患者的痴呆严重程度、精神症状、躯体健康状况及药物治疗情况进行详细的评价。告知有关疾病的知识,包括病情的发展、治疗和预后转归等。家属或照料者应掌握基本的照料原则。老年瘙痒症老年瘙痒症老年瘙痒症是一种皮肤功能障碍性疾病,具有明显的皮肤损害,剧烈搔痒是其主要的症状。体内某些化学物质浓度有关胃肠道功能障碍、内分泌系统功能异常、体内慢性感染病灶,也可能成为致病因素局部刺激:如衣领过硬而引起的摩擦,化学物质刺激、昆虫叮咬、阳光照射、搔抓
9、等,均可导致神经性皮炎的发生。心理社会因素心理社会因素发病前有由生活事件导致的情感障碍,在情绪压抑下以搔破皮肤来代替肌肉运动释放情绪;皮肤生理功能受植物神经支配,不安、愤怒可使痒域下降。家庭问题颈部,羞耻感面额,过度责任感膝部、肩肘部,性功能障碍大腿、会阴部综合心理社会干预综合心理社会干预认识疾病与心理社会因素的关系,自觉控制不良情绪,消除不良心理刺激,改善情绪状态生物反馈疗法、松弛疗法颜面部和暴露于体表的皮损可能对病人的社会交往产生影响,必要时对病人家庭、社会环境进行干预,消除周围人对病人不正确的态度和不必要的防范眩晕症眩晕症眩晕症,一系列病因导致的综合征,特征是发作时会感到天旋地转的晕,甚
10、至恶心、呕吐、冒冷汗等自律神经失调的症状。眩晕分为:外周性眩晕,指前庭迷路病变引起的损害,前庭核以下的病变;包括:梅尼埃病、前庭神经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等。前庭核以上的前庭系统病变引起的眩晕为中枢性眩晕,多数中枢性眩晕有特定部位但无特殊病因。例如病因有可能是血管性、自身免疫性、炎症、肿瘤、中毒或创伤等。心理社会因素心理社会因素头晕可导致极度紧张,进而出现焦虑(包括惊慌发作和恐惧症)、抑郁、躯体不适。这些心理问题亦能导致严重头晕,有时这些心理问题可能替代原来的器质病因而成为头晕的原发病因。头晕患者中,未被认识到的情绪和心理问题发生率很高,特别是焦虑,所有头晕病人中,40%有心理障碍。60岁以
11、上的病人中38%有头晕致心理疾病的诊断,心理问题常与明显的平衡疾患共存。耳鼻咽喉科门诊的前庭功能低下患者中40%存在惊慌疾患,50%的患者在发病3-5年后评估仍有惊慌或抑郁。换气过度综合征、恐慌症、焦虑症、抑郁症、以及有人格疾病的病人,容易产生眩晕症,称为精神性眩晕症。综合心理社会干预综合心理社会干预保持良好的心态与愉悦乐观的心情是预防的关键步骤。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尽量保证卧室与整个屋子处于安静的环境下,不要出现嘈杂的声音。保持室内空气的新鲜与流通,经常开窗透气。在适宜的气候下,经常去室外比较幽静的地方散步,多呼吸新鲜空气。少去拥挤及空气污染大、不流通的地方。平时的工作与生活中不要过于忧虑
12、,不要给自己添加很重的心理压力,多参加一些简单的娱乐活动,以此转移注意力。对有抑郁、焦虑症状者先行心理治疗,需要时可选用帕罗西汀、舍曲林等药。跌倒跌倒是我国老年人意外伤害死亡的首位原因。1年内有跌倒史的老年人再发跌倒的风险达60%。生理因素1.步态和平衡功能:步态的稳定性下降和平衡功能受损是引发老年人跌倒的主要原因。2.感觉系统: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前庭及本体感觉,通过影响传入中枢神经系统的信息,影响机体的平衡功能。3.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的退变往往影响智力、肌力、肌张力、感觉、反应能力、反应时间、平衡能力、步态及协同运动能力,使跌倒的危险性增加。4.骨骼肌肉系统:老年人骨骼、关节、韧
13、带及肌肉的结构、功能损害和退化是引发跌倒的常见原因。5.药物:精神类药物、心血管药物、降糖药、非甾体类抗炎药、镇痛剂、多巴胺类药物、抗帕金森病药等。心理社会因素心理社会因素老年人为弥补活动能力的下降,会采取更加谨慎地缓慢踱步行走,造成步幅变短、行走不连续、脚不能抬到合适的高度,引发跌倒的危险性增加。害怕跌倒也使行为能力降低,行动受到限制,从而影响步态和平衡能力而增加跌倒的危险。沮丧、抑郁、焦虑、情绪不佳及其导致的与社会的隔离均增加跌倒的危险。沮丧可能会削弱老年人的注意力,潜在的心理状态混乱也和沮丧相关,都会导致老年人对环境危险因素的感知和反应能力下降。MMSE低于24分、GDS高于10分跌倒风
14、险倍增。社会因素:老年人的教育和收入水平、卫生保健水平、享受社会服务和卫生服务的途径、室外环境的安全设计,以及老年人是否独居、与社会的交往和联系程度都会影响其跌倒的发生率。综合心理社会干预综合心理社会干预心理干预:从心理上多关心老年人,保持家庭和睦,给老年人创造和谐快乐的生活状态,避免使其有太大的情绪波动。帮助老年人消除如跌倒恐惧症等心理障碍。调整生活方式:避免走过陡的楼梯或台阶,上下楼梯、如厕时尽可能使用扶手,转身、转头时动作一定要慢,放慢起身、下床的速度,避免睡前饮水过多以致夜间多次起床。居室环境干预:适当的照明,宽广的空间,合适的地板、楼梯,贴心的浴室,合适的家具,方便老人使用。合适的辅
15、具:例如拐杖、助步器及轮椅等,并将其放置于床边。提供适当室温:一般人在摄氏29.432.2度时是处于最机警的状态,温度太低,肢体活动度降低,容易发生活动障碍。许多老年人因为体温较低身体活动度降低,容易产生跌倒危险,所以老人的居住处室温不能太低,不要低于摄氏24度为宜。老年抑郁症老年抑郁症是常见老年人心理疾病,社区65岁以上老人重度抑郁有5%,后果是极其严重的,甚至有可能危及生命。由于抑郁是长期情绪低落的结果,因而很容易引发心肌梗塞、高血压、冠心病和癌症等身体疾病。同时,抑郁又是自杀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加重认知功能损害。生理因素 老年人的各种身体疾病,如脑卒中、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及癌症等,都
16、可能继发抑郁症。还有许多患慢性病的老人,由于长期服用某些药物,也易引起抑郁症。此外,抑郁症患者的家庭成员的患病率远远高于一般人群,其子女的发病率也高,说明此病与遗传因素有一定关系。心理社会因素心理社会因素抑郁症的出现与老年期的各种丧失有较大的关系,这些丧失包括工作的丧失、收入的减少、亲友的离世、人际交往的缺乏等等。老年抑郁症的发生与个人的人格因素也很有关系。一般来说,素来性格比较开朗、直爽、热情的人,患病率较低,而性格过于内向、或平时过于好强的人易患抑郁症。这些老年人在身体出现不适、或慢性病久治不愈时会变得心情沉闷,或害怕绝症、或恐惧死亡,或担心成为家人累赘,从而形成一种强大而持久的精神压力,
17、引起抑郁。综合心理社会干预综合心理社会干预在治疗方面,通常采用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法。心理治疗在本病治疗中的地位十分重要,通过倾听、理解、疏导、鼓励、保证等方式,使患者产生安全感,树立自信,帮助患者扩大活动能力、增强适应社会、应付环境的能力。恢复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正常活动。抑郁症患者不能只靠服药来治疗,最重要的是让他们恢复正常的活动。在这方面,家人的鼓励与督促非常重要,通常医生会和家人一起为患者安排每目的活动表,如上午打太极拳、下午打麻将、傍晚和朋友喝茶聊天等,总之一定要让他们感到很忙。多重用药多重用药老年人多种疾病并存,平均同时患有6种疾病或更多,专科诊治,处方医师多,每个专科开药药物
18、不良反应被误认为是新出现的医学状况,因而开具新的药物,用于抵消药物的不良反应,以致药物越用越多,出现“处方瀑布”选择药物不当或用药禁忌、合并用药过多是造成老年患者发生药物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不仅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命质量,而且还造成卫生资源的浪费。心理社会因素心理社会因素随着用药数量的增加,老年患者出现焦虑或抑郁的比例增加,用药数量多于5种时,60以上的老年患者表示焦虑或抑郁;当用药数大于8种时,80的老年患者情绪焦虑或抑郁,其中20的患者出现极度焦虑或抑郁。用药数量在8种以上时,自我照顾能力严重下降。老年人用药心理:自作主张、用药盲目、用药随意,存在求贵、求新、求多、求补药、求偏方心理。社会
19、支持因素:经济条件、家庭成员状况、陪伴者情况。专业连续性服务不到位:出院后回到社区服务中心或家庭,专业人员匮乏,得不到连续的专业服务和指导,且老年人常集多病于一身,多种给药方式并存,药物用法各异,不同疾病联合用药的安全难以保证。综合心理社会干预综合心理社会干预医生在接待高龄老年患者时,要更多地考虑非药物疗法等替代疗法并对其身心健康给予更多关注。提高老年人用药依从性提高老年人用药依从性 健康教育:建立全面的健康教育体系强调健康教育本身是一种治疗手段,采取有效地健康教育方式,设法让患者及家人掌握更多的疾病知识。简化治疗方案:建议医师尽量使用价廉、长效,不良反应少的药剂,用药方案简单易懂,减少服药次数,规范用药时间。从而使老年患者容易记忆和规范遵医行为 帮助建立各种提醒装置1.心理上认为有重病的老年人的心理疏导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