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传染病学总论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 第一附属医院 传染病学教研室 (The fundamentals of Lemology)传染病学的基本概念传染病学的基本概念 传染病传染病 传染病学传染病学 lemologylemology?祖国医学在传染病防治方面的成就祖国医学在传染病防治方面的成就传染病(communicable disease)定义:定义:病原微生物病原微生物(病毒病毒,立克次氏体立克次氏体,细菌细菌,螺旋体等螺旋体等)和寄生和寄生虫虫(原虫和蠕虫原虫和蠕虫)感染人体后产生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的有传染性传染性,在,在一定条件下可造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成流行流行的疾病的疾病。感染性染病(inf
2、ectious disease)定义:定义:指由指由病原体感染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染性感染性疾病。传染病(communicable disease)传染病和寄生虫病都属于感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中有传染性者才称为传染病infectious diseasecommunicable disease传染病学(LemologyLemology)传染病学属于临床医学的一个学传染病学属于临床医学的一个学 科科,其重点在于研究疾病的发其重点在于研究疾病的发 病机制病机制,临床表现临床表现,诊断和治诊断和治疗方法疗方法,兼顾流行病学和预防措施兼顾流行病
3、学和预防措施的研究的研究,促进患者康复促进患者康复,减低或消除减低或消除传染性传染性,控制其在人群中流行,以求控制其在人群中流行,以求达到防治结合的目的。达到防治结合的目的。目的:掌握传染病的基本规律和与传染病作斗争的方法,防治结合消灭传染病。传染病学研究各种传染研究各种传染病在人体内发病在人体内发生、发展、传生、发展、传播、诊断、治播、诊断、治疗和预防规律疗和预防规律的学科。的学科。传染病学与其它学科存在密切有机联系个体水平个体水平-临床医学临床医学;微观水平微观水平-基础医学基础医学;群体水平群体水平-流行病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传染病学基础基础学科学科其它其它临床临床学科学科 流行病学 l
4、emology?传染病与人类传染病与人类在人类发展的几千年历在人类发展的几千年历史中,在不同时期、不史中,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均曾大小不等同地域,均曾大小不等地流行过各种各样的传地流行过各种各样的传染病,诸如天花、鼠疫染病,诸如天花、鼠疫等,严重地威胁人类的等,严重地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存与发展。近二、三十年来,传近二、三十年来,传染病的构成谱发生了巨染病的构成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的变化。一些经典的一些经典的传染病渐被控制,传染病渐被控制,如如19791979年全球消灭了天花,年全球消灭了天花,近近4040年来中国消灭或基年来中国消灭或基本消灭了鼠疫,新生儿本消灭了鼠疫,新生儿破伤风、
5、麻疹、白喉、破伤风、麻疹、白喉、腥红热、脊髓灰质炎等腥红热、脊髓灰质炎等传染病的发生率亦明显传染病的发生率亦明显下降;下降;另一方面,就全另一方面,就全球而言,出现了若干新球而言,出现了若干新的传染病或某些传染病的传染病或某些传染病变为更突出了变为更突出了.直至今天,人类与传染病直至今天,人类与传染病的斗争虽然取得了巨大的的斗争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出现了成就,但也出现了某些新某些新问题问题一方面,一些传一方面,一些传统的、典型的传染病得到统的、典型的传染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另一方面,了有效的控制,另一方面,一些新的、非典型的传染一些新的、非典型的传染病却不断涌现,往往令人病却不断涌现,往
6、往令人类措手不及类措手不及。二十一世纪人类面临传染病的严峻挑战许多传染病的发病率有了大幅度的降低许多传染病的发病率有了大幅度的降低随着人类对传染病深入了解、计划免疫的有效实施,卫生状况的改善等,传染病的发病率有了大幅度的降低,如天花在全球绝迹,国际消灭疾病特别工作组把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狂犬病、结核病、和麻风病等列为全球可能被消灭的8种传染病。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性肝炎等发病率还很高,结核和感染性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性肝炎等发病率还很高,结核和感染性腹泻仍广泛流行,对人民健康危害很大,腹泻仍广泛流行,对人民健康危害很大,一些新的传染病不断出现一些新的传染病不断出现,如,如808
7、0年代初发现了世纪年代初发现了世纪瘟疫瘟疫“艾滋病艾滋病”病死率高达病死率高达9090以上,以上,19961996年年在美国由空调设备污染而引起的军团菌肺炎爆发、在美国由空调设备污染而引起的军团菌肺炎爆发、此外,埃波拉病毒、拉沙病毒、以及此外,埃波拉病毒、拉沙病毒、以及“疯牛病疯牛病”、禽流感禽流感在人间流行,在人间流行,SARSSARS的流行,更引起人们对传的流行,更引起人们对传染病的关注。染病的关注。一些已被控制的传染病仍有死灰复燃的可能。如一些已被控制的传染病仍有死灰复燃的可能。如血吸虫病、淋病、梅毒血吸虫病、淋病、梅毒二十一世纪人类面临传染病的严峻挑战基于这种认识基于这种认识,自自70
8、70年代以来年代以来,许多国许多国家逐渐放松了对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家逐渐放松了对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20 世纪的前半期称之为公共卫生的“黄金时代”,随社会经济发展,生物科学技术进步和对传染病的有效控制,本世纪50年代以来出现了人类健康的转变(health transmission)的迹象,全球范围平均期望寿命大幅度提高,疾病谱和死亡谱从传染病向以慢性非传染病为主的方向转变所以,有学者认为传染病不再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新传染病的出现和老传染病的抬头大量资料表明,传染性疾病正在重新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问题.不仅发展中国家深受其害,发达国家和地区也没有幸免于难.传染病防治的长期性和艰巨性防治
9、传染病任务十分严峻,防治传染病任务十分严峻,肩负的使命任重而道远。肩负的使命任重而道远。人类不得不对人类自身活动在传染病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进行深刻反思.奇怪奇怪现象是对人类受传染现象是对人类受传染病影响和危害讨论多病影响和危害讨论多,而对人类自身活动与而对人类自身活动与疾病发展变化规律的疾病发展变化规律的关系却很少注意关系却很少注意.使人误认为传染病治疗,控制为纯生物学问题.使对生物学技术在预防控制传染病中的作用产生了不现实的预期.60年代就有专家曾乐观预言,”人类离彻底消灭传染病的时刻已不远了”.人类自身行为与传染病传染病并非纯粹的生物性疾病,在其产生和流行的过程中,社会因素起着重要的作
10、用,甚至可以说起着决定性作用.从社会医学角度分析从社会医学角度分析,近年近年”新新”传染病的出现和传染病的出现和”老老”传染病的重新抬头传染病的重新抬头,除与传染病本身的变化规律有关外除与传染病本身的变化规律有关外,还还与社会经济与社会经济,技术发展技术发展,环境和生态破坏环境和生态破坏,人群特征变化人群特征变化,人人类行为和生活方式改变以及卫生保健政策等许多因素有关类行为和生活方式改变以及卫生保健政策等许多因素有关.非典型肺炎的出现告诉人们,科技在进步,新发疾非典型肺炎的出现告诉人们,科技在进步,新发疾病也在不断出现,人类与疾病的搏斗将永远没有止病也在不断出现,人类与疾病的搏斗将永远没有止境
11、,也将永远不会停止。境,也将永远不会停止。-中国疾控中心主任李立明 人与疾病搏斗无止境 必须强化对传染病的认识必须强化对传染病的认识认识上的误区认识上的误区:传染病不再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问题:传染病不再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问题,或认为其或认为其为发展中国家的问题而不是发达国家的问题为发展中国家的问题而不是发达国家的问题.认为生物科学的发展认为生物科学的发展最终将彻底消灭传染病最终将彻底消灭传染病.我们的对策:重视 监测 研究WHO提出:“全球警惕,采取行动-防范新出现传染病”CDC于1995年创办新发现传染病杂志-“Journal of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
12、”盲目乐观,自满的思想是有害的,但消极悲观,无所作为的观点也是毫无根据的人类与传染病的斗争远没有人类与传染病的斗争远没有结束结束,这是一个巨大的系统这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工程,不仅是一个卫生问题不仅是一个卫生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我们面我们面临的任务极其复杂而艰巨临的任务极其复杂而艰巨,可谓任重而道远可谓任重而道远.祖国医学对传染病的认识和防治方面的成就“瘟病学说瘟病学说”对我对我国传染病学的发展国传染病学的发展及中西医结合在传及中西医结合在传染病防治中已起到染病防治中已起到并将继续起重要影并将继续起重要影响响祖国医学对传染祖国医学对传染病的防治积累了病的防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丰
13、富的经验 第第节节 感染与免疫感染与免疫 (infection and immunity)(infection and immunity)一、感染的概念一、感染的概念四、感染过程的表现四、感染过程的表现一、感染的概念一、感染的概念感染(infection)为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病原体克服机体的防御机能,侵犯或侵入机体的特定部位,并能生长繁殖,称为感染“建立”.感染与免疫(infection and immunity)*病原体病原体(pathogen)感染人体后可导致疾病的微生物与寄生感染人体后可导致疾病的微生物与寄生虫虫。*共生状态共生状态(commensalism)在漫
14、长的进化过程中,有些微生物和寄生虫与人体宿主之间达到了相互适应,互不伤害对方的状态,称为共生状态。然而这种平衡是相对的,当某些因素导致宿主免疫功能损伤(如艾滋病,器官移植后长期使用免疫抑制药等)或机械损伤使寄生虫离开其固有寄生部位而到达其不习惯寄生的部位,如大肠杆菌进入腹腔或泌尿道时.,平衡不复存在而引起宿主损伤,则可产生机会性感染机会性感染(opportunistic infection).机会性感染的病原体可能是毒力较弱的条件致病菌,也可能是体内正常菌群或是处于隐匿状态的致病菌。*寄生物寄生物(parasite)与人有关的微生物及寄生虫的统称。*正常菌群正常菌群(normal endoge
15、nous flora)无致病性的寄生物。任何寄生物只要宿主不能适应或不能耐受任何寄生物只要宿主不能适应或不能耐受,都有可能致病都有可能致病,所以致所以致病性不是绝对的病性不是绝对的.共生状态(commensalism)机会性感染(opportunistic infection)病原体的致病能力(病原体的致病能力(pathogenecity)毒素毒素:病原体合成的,能损伤宿主细胞病原体合成的,能损伤宿主细胞组织或引起细胞及器官功能紊乱的某些化组织或引起细胞及器官功能紊乱的某些化合物合物,可分为可分为内毒素内毒素和和外毒素外毒素。-同一种传染病中,入侵病原体的数量一般同一种传染病中,入侵病原体的数
16、量一般与致病能力成正比。在不同传染病中,能与致病能力成正比。在不同传染病中,能引起疾病的最低病原体数量可有较大差异引起疾病的最低病原体数量可有较大差异-病原体因环境、药物与遗传等因素病原体因环境、药物与遗传等因素而发生变异而发生变异。病原体的致病力-毒力毒力=毒素毒素+其他毒力因子(其他毒力因子(穿透能力、侵袭穿透能力、侵袭能力、溶组织能力)能力、溶组织能力)-侵入机体并在机体内扩散的能力侵入机体并在机体内扩散的能力。数量数量invasivenessvirulencequantityvariability侵袭力侵袭力毒力毒力变异性变异性机体的免疫应答对感染过程的表现和转归起着重要的作用机体的免
17、疫应答对感染过程的表现和转归起着重要的作用 免疫应答免疫应答 *有利于机体抵抗病原体入侵与破坏的有利于机体抵抗病原体入侵与破坏的 保护性免疫应答保护性免疫应答 非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 *促进病理生理过程及组织损伤的促进病理生理过程及组织损伤的 变态反应变态反应机体的免疫反应机体的免疫反应非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机机械械屏屏障障作作用用体体液液因因子子吞吞噬噬作作用用细细胞胞免免疫疫体体液液免免疫疫外屏障:皮肤粘膜及其分泌物;内屏障血脑屏障,胎盘屏障吞噬细胞存在于各种组织,其中中性粒细胞最为重要,这些细胞内含大量溶酶体,可杀灭被吞噬的病原体.存在于体液
18、中的补体,溶菌酶,备解素(properdin),血管活性肽和各种细胞因子(如TNF)等都可起清除病原体作用 细胞免疫细胞免疫 (cell-mediated immunity)cell-mediated immunity)致敏致敏T T细胞与相应的抗原再次相遇时,通过细胞与相应的抗原再次相遇时,通过 细胞毒性和淋巴因子来杀伤病原体及其所寄细胞毒性和淋巴因子来杀伤病原体及其所寄 生的细胞。生的细胞。在细胞内寄生的细菌、病毒、真菌、立克次在细胞内寄生的细菌、病毒、真菌、立克次 体等感染中起重要作用。体等感染中起重要作用。T T细胞还具有调节体液免疫的功能。细胞还具有调节体液免疫的功能。体液免疫体液免
19、疫(humoralhumoral immunity)immunity)致敏的致敏的B 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即转化为浆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即转化为浆细胞细胞并产并产 生能与相应抗原结合的抗体,即免疫球蛋白生能与相应抗原结合的抗体,即免疫球蛋白 (immunoglobulin,Igimmunoglobulin,Ig)抗体主要作用于细胞外的微生物。抗体主要作用于细胞外的微生物。化学结构上化学结构上IgIg分为分为IgG,IgA,IgG,IgA,IgM,IgM,IgD,IgEIgD,IgE,各具不各具不 同功能。同功能。感染过程中人体和病原体的斗争机体免疫反应 (immunity)非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
20、疫(nonspesifcic immunity)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 (specific immunity)细胞免疫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体液免疫病原体的致病力(pathogenecity)侵袭力侵袭力 (invasiveness)毒力毒力 (virulence)数量数量(quantity)变异性变异性 (variability)病原体人 体四、感染过程的表现四、感染过程的表现人人体体病病原原体体感染谱感染谱传染病在个体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称为感染过传染病在个体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称为感染过程。程。多数病原体和人体之间是不适应的多数病原体和人体之间是不适应的,因而引起双方之间的斗争因而引起双方
21、之间的斗争.由于适应程度的不同由于适应程度的不同,双方斗争的后果各异双方斗争的后果各异,产生感染过程的各产生感染过程的各种不同表现种不同表现,即即感染谱感染谱(infection spectrum).(infection spectrum).临床传染病只是感染过程各种表现之一临床传染病只是感染过程各种表现之一.环境因素感染过程的五种表现感染过程的五种表现 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可被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可被(如皮肤粘(如皮肤粘膜的屏障作用、胃酸的杀菌作用、体液的溶菌作用、膜的屏障作用、胃酸的杀菌作用、体液的溶菌作用、组织细胞的吞噬作用);也可以被事先存在于体内的组织细胞的吞噬作用);也可以被事先存在于体内
22、的 所清除。所清除。(covert infection)infectioninfection 指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仅引起机体发生指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仅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特异性免疫应答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有通只有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隐性感染过程结束后:隐性感染过程结束后:大多数人获得不同程度的大多数人获得不同程度的特异性免疫,病原体被清除;少数人转变为病原携带特异性免疫,病原体被清除;少数人转变为病原携带状态状态-无症状携
23、带者无症状携带者(nonasymptomaticnonasymptomatic carrier)carrier)(三)显性感染(三)显性感染(overt infection)(overt infection)(又称临床感染又称临床感染 infection)infection)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引起机体发生免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引起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而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反应而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显性感染过程结束后:显性感染过程结束后:病原体可被清除,感染者获得较
24、稳固免疫力,病原体可被清除,感染者获得较稳固免疫力,不易再受感染。不易再受感染。有些传染病(如菌痢)感染后免疫不巩固,容有些传染病(如菌痢)感染后免疫不巩固,容 易再感染发病易再感染发病少部分转变为慢性病原携带者少部分转变为慢性病原携带者carrier state)carrier state)按病原体种类不同而分为:带病毒者、带菌者与带虫者按病原体种类不同而分为:带病毒者、带菌者与带虫者根据发生和持续的时间长短根据发生和持续的时间长短分为分为:潜伏期携带者潜伏期携带者(发生于显性感染临床症状出现之前)恢复期携带者恢复期携带者(发生于显性感染之后)急性携带者急性携带者 携带病原体持续时间在3个月
25、以内 慢性携带者慢性携带者 携带病原体持续时间在3个月以上携带者的共同的特点是:携带者的共同的特点是:不显出临床症状而能排出病原不显出临床症状而能排出病原体。在许多传染病中是重要的传染源。体。在许多传染病中是重要的传染源。latent latent infectiinfecti)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在机体中某些部位,由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在机体中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病原体便可长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起来,期潜伏起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待机体免疫功能下
26、降时,才引起显性,才引起显性感染。感染。潜伏性感染期间,病原体一般不排出体外,这是潜伏性感染期间,病原体一般不排出体外,这是与病原携带状态不同之点与病原携带状态不同之点 潜伏性感染并不是在每个传染病中都存在,常见潜伏性感染并不是在每个传染病中都存在,常见的有的有 :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疟原虫(疟疾)、: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疟原虫(疟疾)、结核杆菌(结核)结核杆菌(结核)一般来讲 隐性感染最常见,病原携带状态次之,显性感染所占比重最低,后者一旦出现易于识别 感染过程的表现感染过程的表现(五种)五种)(感染谱,infection spectruminfection spectrum)l病原体被清除
27、病原体被清除l隐性感染隐性感染(covert infection)(covert infection)l显性感染显性感染(overt infection)(overt infection)l病原携带状态(病原携带状态(carrier state)carrier state)l潜伏性感染潜伏性感染(latent infection)(latent infection)五种表现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病原体病原体被清除病原体被清除感染建立感染建立隐性感染隐性感染 (无症状无症状)亚临床感染亚临床感染(有症状,但轻微,难发现)显性感染显性感染潜伏性感染潜伏性感染病原携带状态病原携带状态不是传染源 重
28、要重要传染源传染源死亡死亡痊愈痊愈携带者携带者特异性主特异性主动免疫;动免疫;病原体被病原体被清除清除 病原携病原携带状态带状态感染谱,infection spectrum人体关于感染的几个名词解释重复感染(repeated infection)混合感染同时感染(coinfection)重叠感染(superinfection)继发感染(secondary infection)人体在被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次被人体在被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次被同一种同一种病病原体感染称为重复感染。同一病原体第一次感染未原体感染称为重复感染。同一病原体第一次感染未愈而再次感染。愈而再次感染。再感染再感染(re
29、infectionreinfection)同一病原体同一病原体一次感染痊愈后又再次感染。一次感染痊愈后又再次感染。人体同时被两种或两种以上病原体感染称为混合人体同时被两种或两种以上病原体感染称为混合感染。感染。人体于某种病原体感染基础上再被别的病原体感人体于某种病原体感染基础上再被别的病原体感染称为重叠感染。常使病情加重染称为重叠感染。常使病情加重在重叠感染中,发生于原发感染后的其他病原体在重叠感染中,发生于原发感染后的其他病原体感染称为继发感染。感染称为继发感染。第二节第二节 传染病的发病机制传染病的发病机制传染病的发病机制发生发展具有发生发展具有一定阶段性一定阶段性入侵门户入侵门户机体内定
30、位机体内定位 排出途径排出途径组织损伤的机组织损伤的机制(制(三种三种)直接侵犯直接侵犯毒素作用毒素作用免疫机制免疫机制重要的病理重要的病理生理变化生理变化(急性期)(急性期)体温升高体温升高代谢改变代谢改变内分泌改变内分泌改变第三节第三节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传染病的流行过程传染病的流行过程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传染病的传染病的流行过程流行过程乃传染病 在人群中发生,发展,转归的过程.流行过程的发生需要三个基本条件流行过程的发生需要三个基本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 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自然因素自然因素地理地理 气
31、象气象 生态生态 社会因素社会因素 社会制度社会制度 经济状态经济状态 生活条件生活条件 文化水平文化水平1、传染源传染源(source of infection):病原体已在体内生病原体已在体内生 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1.患者患者 2 2隐性感染者隐性感染者 3 3病原携带者病原携带者 4 4受感染的动物受感染的动物 一、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2 2、传播途径、传播途径(route of transmission):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传播途
32、径有五种:传播途径有五种:呼吸道传播呼吸道传播 空气、飞沫、尘埃空气、飞沫、尘埃 消化道传播消化道传播 水、食物、食具水、食物、食具 接触传播接触传播 污染的水和土壤污染的水和土壤 日常生活密切接触日常生活密切接触 虫媒传播虫媒传播 吸血节肢动物吸血节肢动物 血液、体液传播血液、体液传播 血液血液、体液体液、血制品血制品 垂直传播垂直传播3 3、人群易感性、人群易感性(susceptibility):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易感者 (susceptiblesusceptible peoplepeople)。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易感者在某
33、一特定人群中 比例,决定人群的易感性比例,决定人群的易感性。传染病流行的周期性传染病流行的周期性(periodicity)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传染源传染源(source of infection)患者患者隐性感染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受感染的动物 传播途径传播途径(route of transmission)呼吸道传播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接触传播虫媒传播虫媒传播 血液、体液传播血液、体液传播 (susceptible people)易感人群易感人群人群易感人群易感性指易感性指易感者在人群者在人群中的比例中的比例 自然因素自然因素 地理、气象、生态地理、气象
34、、生态 社会因素社会因素 社会制度社会制度 经济状态经济状态 生活条件生活条件 文化水平文化水平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传染病的传染病的流行过程流行过程乃传染病 在人群中发生,发展,转归的过程.流行过程的发生需要三个基本条件流行过程的发生需要三个基本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 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自然因素自然因素地理地理 气象气象 生态生态 社会因素社会因素 社会制度社会制度 经济状态经济状态 生活条件生活条件 文化水平文化水平 第四节第四节 传染病的特征传染病的特征传染病的基本特征传染病的基本特征传染病的临床特点传染病的临床特点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有病原体有病原体 (pathogen)
35、有传染性有传染性 (infectivity)有流行病学有流行病学特征特征(epidemiologic feature)有感染后有感染后 免疫免疫(postinfection immunity)特异的病原特异的病原体。感染性体。感染性疾病共有特疾病共有特点,区别于点,区别于其他疾病。其他疾病。追索病原乃追索病原乃现代医学潮现代医学潮流。流。指病原体能指病原体能通过某种途通过某种途径感染他人径感染他人.此为与其他此为与其他感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区别。的主要区别。传染期传染期质质:外来性与外来性与地方性。地方性。量量:散发,流散发,流行,暴发,行,暴发,大流行。大流行。时间时间:季节性季节性空间
36、:空间:地方性地方性显性或隐显性或隐性感染后性感染后都可产生都可产生特异性保特异性保护性免疫。护性免疫。传染病的临床特点 病程发展的阶段性病程发展的阶段性 常见症状与体征常见症状与体征 临床类型临床类型急性传染病发生发展与转归(四个阶段)复发复发(relapse)relapse)与再与再燃燃(recrudescence)recrudescence)后遗症后遗症(sequelasequela)潜伏期潜伏期(incubation period)前驱期前驱期(prodromal period)症状明显期症状明显期(period of apparent manifestation)恢复期恢复期(con
37、valescent period)自病原体侵入至自病原体侵入至最初症状出现最初症状出现从起病至症状明从起病至症状明显开始为止显开始为止特有症状体特有症状体征征症状体征基本消失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至完全康复至完全康复检疫、诊断*几个名词解释几个名词解释:复发复发(relapse)有些传染病患者有些传染病患者进入恢复期後已稳定退热一段时进入恢复期後已稳定退热一段时 间间,初发病的症状再度出现初发病的症状再度出现.机理为潜伏于组织内的病原体再度机理为潜伏于组织内的病原体再度 繁殖至一定程度繁殖至一定程度,见于伤寒见于伤寒,疟疾疟疾,细菌性痢疾等细菌性痢疾等.再燃再燃(recrudescence)有些传染
38、病患者有些传染病患者已进入恢复期体温尚未稳已进入恢复期体温尚未稳 定下降至正常定下降至正常,又再发热又再发热,初发病的症状与体征再度出现,称初发病的症状与体征再度出现,称 为再燃为再燃.机理为病原体暂时受抑制而未被消灭机理为病原体暂时受抑制而未被消灭,得以重新生长得以重新生长 繁殖之故繁殖之故.后遗症后遗症(sequela)恢复期结束后恢复期结束后,某些器官功能仍长期未能恢复某些器官功能仍长期未能恢复 正常正常,称后遗症称后遗症.多见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多见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如脊髓灰质炎如脊髓灰质炎,脑脑 炎炎,脑膜脑炎等脑膜脑炎等常见的症状与体征发热发热feverfever皮疹皮疹(rash
39、,erurash,eruption)ption)毒血症状毒血症状(toxemic toxemic symptoms)symptoms)单核单核-吞噬细胞吞噬细胞系统反应系统反应发热具有双发热具有双重意义;重意义;热型是传染热型是传染病重要特征病重要特征之一,有诊之一,有诊断和鉴别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断价值;皮疹分为充血性皮疹分为充血性和出血性;斑,和出血性;斑,丘,疱疹;丘,疱疹;皮疹出现时间,皮疹出现时间,顺序,分布,形顺序,分布,形态,退疹后改变态,退疹后改变对出疹性传染病对出疹性传染病诊断有重要参考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价值;单核单核吞吞噬细胞噬细胞系统充血,增系统充血,增生,临床表现生,
40、临床表现为肝,睥,淋为肝,睥,淋巴结肿大。巴结肿大。病原体的各种病原体的各种代谢产物(包代谢产物(包括毒素在内)括毒素在内)可引起除发热可引起除发热以外的多种症以外的多种症状状传染病的临床类型依据:依据:临床病程临床病程长短,轻长短,轻重及临床重及临床特点特点 急性,亚急性,慢性急性,亚急性,慢性 轻型,中型,重型,暴发型轻型,中型,重型,暴发型 典型,非典型典型,非典型第五节第五节 传染病的诊断传染病的诊断传染病的诊断正确的早期诊断是有效治疗的先决条件,正确的早期诊断是有效治疗的先决条件,又是早期隔离患者所必需。又是早期隔离患者所必需。临床资料临床资料流行病学资料流行病学资料实验室检查及其他
41、检查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综综 合合 分分 析析传染病的诊断传染病的诊断 详尽的病史;细致的查体;详尽的病史;细致的查体;地方性,季节性,既往史,年龄、职业地方性,季节性,既往史,年龄、职业 接触史,疫苗接种史接触史,疫苗接种史,当地的发病情况当地的发病情况 对传染病的诊断具有特殊意义。对传染病的诊断具有特殊意义。一般实验室检查一般实验室检查 血、尿、粪常规血、尿、粪常规 生化检查生化检查 病原学检查病原学检查 病原体的直接检出病原体的直接检出 病原体分离培养(注意标本采集)病原体分离培养(注意标本采集)3.3.免疫学检查:特异性抗原免疫学检查:特异性抗原 抗体检测抗体检测 (特异性特异性Ig
42、MIgM抗体的检查,抗体的检查,IgGIgG(双份血清)双份血清)免疫功能检测免疫功能检测(皮肤试验、免疫球蛋白检测、(皮肤试验、免疫球蛋白检测、T T细胞亚群检测)细胞亚群检测)4.4.分子生物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特异性核酸检查特异性核酸检查,方法如方法如PCR,in-site PCR,分子杂交分子杂交5.5.其他检查其他检查 内镜检查内镜检查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 活体组织检查活体组织检查 临床资料详尽的病史;细致的查体;流行病学资料地方性,季节性,既 往史,接触史,疫苗接种史,当地的发病情况实验室检查对传染病的诊断具有特殊意义。一般实验室检查-病原学检查-直接检出病原体;分离培养;分子
43、生物学检查;免疫学检查;综综合合分分析析诊断诊断正确诊断的三个环节 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收集资料。收集资料。全面全面客观客观整理分析,整理分析,建立诊断建立诊断。科学科学思维思维治疗观察,治疗观察,验证诊断验证诊断。勇于勇于修正修正 第六节第六节 传染病的治疗传染病的治疗传染病的治疗治疗目的治疗目的治疗原则治疗原则治疗方法治疗方法促进患者康复,控制传染源,防止进一步传播综综合合治治疗疗治疗护理与消毒隔离并重一般治疗、对症治疗与特效治疗并重一般及支持治疗 隔离护理心理支持病原或特效治疗(specific treatment)对症治疗(symptomatic treatment)康复疗法(reha
44、bilitative therapy)中医中药治疗(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第七节第七节 传染病的预防传染病的预防传染病的预防综合措施,综合措施,不同传染病不同传染病应有所侧重应有所侧重 管理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传染病报告制度(3类);接触者检疫措施;病原携带者的处理;动物传染源的处理;对消化道,虫媒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为其主导作用的措施;疫源地消毒和预防性消毒;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预防接种提高特异免疫力(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法定传染病将法定传染病分为分为3 3类,类,3737种种 甲类:强制
45、管理传染病,甲类:强制管理传染病,6 6h h、12h12h 乙类乙类:严格管理传染病,严格管理传染病,12h12h 丙类:监测管理传染病丙类:监测管理传染病 传染病报告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年月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年月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 年月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年月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修订)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修订)本法自本法自20042004年年1212月月1 1日起日起施行施行 新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新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共章条共章条,比旧法,比旧法增加了增加了章
46、章和条法律条文和条法律条文,与旧法相比,新法更加完善。,与旧法相比,新法更加完善。新法在旧法的种传染病基础上新法在旧法的种传染病基础上增加了个病种增加了个病种,即,即传染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非典型肺炎和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同时,还增设了一些制。同时,还增设了一些制度,如设定传染病监测制度;完善疫情报告、通报和公布制度;度,如设定传染病监测制度;完善疫情报告、通报和公布制度;完善传染病爆发、流行时的控制措施;设立专门章节规定传染完善传染病爆发、流行时的控制措施;设立专门章节规定传染病的救治工作、防治的保障制度建设等。病的救治工作、防治的保障制度建设等。本法规定的传染病分为甲
47、类、乙类和丙类。本法规定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原是原是三类三类3535种,甲类种,甲类2 2、乙类、乙类2424和丙类和丙类9 9修订后修订后为为三类三类3737种种甲类甲类2 2、乙类、乙类2525和丙类和丙类1010 新增新增2 2种(乙类)种(乙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由丙类变为乙类:由丙类变为乙类:血吸虫病原来属于丙类血吸虫病原来属于丙类 由乙类变为丙类: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由乙类变为丙类: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 黑热病黑热病 第四条第四条 对乙类传染病中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 疽中的
48、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本法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其他乙类传染病和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其他乙类传染病和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需要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的,需要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的,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及时报经国务院批准后予以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及时报经国务院批准后予以公布、实施。公布、实施。阿里山的四兄弟树总论同步训练总论同步训练 (一一)单选题单选题 1、确定传染病隐性感染的主要依据:E A.有明显的流行病学史。B.有轻微的病理损害结果。C.有较轻的临床表现。D.有
49、阳性的病原体检查结果。E.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查阳性结果。2、传染病确定诊断最直接的证据是:E A.临床资料。B.流行病学资料 C.活组织病理检查结果。D.免疫功能的检测结果。E.病原学检查结果。3、潜伏期是指:C A.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至出现对病原体特异免疫反应的时段。B.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出现典型或特征性临床体征的时间。C.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止的的时期。D.从开始出现临床症状至症状明显或典型体征为止的时期。E.从病原体侵入至排出体外的时期。4、与病原体致病能力不相关的是:E A.侵袭力。B.毒力。C.病原体的数量。D.病原体的变异性。E.机体的免疫功能。5、发生于城镇的甲类传染
50、病应于发现后多长时间内上 报疫情:D A.3小时。B.12小时。C.24小时。D.6小时。E.9小时。6、下列哪项一般情况下不属于传染源:D A.隐性感染者。B.病原携带者。C.患者。D.潜伏性感染者。E.受感染的动物。7、传染过程的五种表现形式,通常以哪种最常见:C A.病原体被清除。B.病原携带状态。C.隐性感染。D.潜伏性感染。E.显性感染。8、隐性感染增加时,其临床意义主要是:E A.显性感染增加。B.轻型病人增加。C.潜伏性感染增加。D.病原携带状态增加。E.免疫人群扩大。9、传染病IgG抗体效价恢复期比急性期至少增高多少 才有诊断价值:C A.增高1倍以上。B.增高2倍以上。C.增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