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清照词两首课堂实录师:各位同学大家好,非常高兴今天能与大家在一起共同学习,相互交流。希望这节课能够在畅所欲言的交流中,提高我们的诗词鉴赏能力。首先,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歌曲。(播放音乐声声慢-风中采莲,背景是一幅李清照吟诗的竹简画,学生一边听着歌曲,一边进入声声慢文本。)师:(多媒体展示李清照图片,一个在黄花中寂寞回首寻觅的身影)在这哀婉低缓的音乐声中,我们穿越亘古的画面,凝眸处黄花零落,秋风萧瑟,一个被万般愁绪困绕的孤独而寂寥的身影,让我们如此的熟悉一曲歌,两杯酒,三行诗,千滴泪,万种愁情。她便是千古才女李易安,万古愁心李清照!今天,我们一同来学习李清照词两首,共同感受词人的万古愁情。师:我
2、们来了解一下本课的学习目标。(屏幕展示本课学习目标1、了解个人生活遭遇和作品创作的密切关系;2、学习从日常生活中提炼生动的意象来表现心境的写作方法;3、体会词人前后期作品中的别样愁情。)师:诵读是学习诗歌的不二法门,我们就由诵读入手,迎难而上先来解读声声慢。我们采用轮读的方法,由一位同学先读,遇错即停,再由后面一位同学纠正读错的地方,并接着读下去,直到读完全诗为止,好吗?生:好生甲: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q)生乙:“戚”应该读(q)。(接着往下读)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生丙:“积”应该读(j)。(接着往下读)
3、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师:同学们合作的很好!一读诗歌就是要读准字音和节奏。(屏幕展示:一读诗词,读准字音和节奏。)可是光读准了字音和节奏是不是就达到了诵读的目的了呢?那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再读。(屏幕展示:二读诗词,读懂内容。自学指导:边默读诗词,边运用课下注释理解重点词,3分钟后看谁能正确理解诗词内容。)遇到不懂的字句可以标记出来,与同桌交流,也可以举手问老师。(3分钟后)师:同学们对诗歌的字句意思完全理解了吗?有没有难以理解的字词?生甲:“怎敌他晚来风急”的“敌”字如何解释?师:哪位同学能帮这位同
4、学解释这个“敌”字呢?生乙:“敌”可以解释为“抵挡”或“抵御”,就是说,抵挡不住秋天天气的萧杀,阴冷。老师,我也有个字“如今有谁堪摘”的“堪”字是什么意思?生丙:“堪”的意思可以解释为“忍”,就是不忍心摘下那黄花。师:这位同学认为“堪”的意思是“忍”,有没有同学有不同意见?生丁:我觉得联系上句,不应该是“忍心”的意思,而应该是“能够”的意思。部分同学:对,应该是这样的!师:正确。看来大家对诗的字面意思都把握得很准确了,但是对诗歌而言,仅仅读懂字面意思还不够,我们还需要通过字面意思深入到诗人的内心世界,体悟诗人的情感,并再次通过朗读,读出诗人的情感。(屏幕展示:三读诗词,体会情感、品味语言,感受
5、意境,鉴赏手法。)师:通过前“两读”,我们已经初步感受到了这首词的情感基调。哪位同学能够试一下,为大家示范朗读一下这首声声慢,尝试读出作者的情感。(同学们一致推荐一女生朗读,学生读完后,老师与学生同时报以热烈的掌声。)师:刚才的女同学读的好不好?好在哪里?生甲:好,她读出了全词的哀婉的基调,语速合适,使人感到很感动。师:不错,这位女同学朗读得非常好,可谓声情并茂。使老师都不敢再献丑了。(学生窃笑)可见朗读的确是学习诗歌的第一方法,下面,老师献丑挑战一下,同学们在听读的过程中,思考下面这个问题(屏幕展示:你能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作者的千般愁绪?作者又是运用什么方式来抒发自己的愁绪的?)(学生以小组
6、为单位讨论,每组8人,确定奇数排左边第一位同学为中心发言人。)第一小组,生甲:文章的最后一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是词眼,直接用“愁”字抒发了作者此时心境,千般愁绪难以化解。属于直抒胸臆。师:对,这句话直接表达了作者情感,并有关键字眼“愁”,那么,词句中还有没有其它直接抒情的句子呢?本小组,有没有同学加以补充?第一小组,生乙:还有文章第一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好像也是直接抒情,比如形容词“凄凄惨惨”就给人一种很不好的感觉。师:那么,你可以把这第一句为大家朗读一下吗?读出那种很不好的感觉。尝试一下,来(生乙朗读)师:你感觉这句话给你带来不好的感觉的,除了形容词之外,还有什么
7、词,可是运用了什么特殊的手法没有?生乙:还有动词“寻寻觅觅”,好像是诗歌中的叠词,诗人“寻寻觅觅寻不到活着的证据”,营造了一种凄凉,哀怨的氛围。师:很好,这位同学连郑智化的水手的歌词也运用上了,很形象地说出了作者李清照此时的处境。这是文章中直接抒情的句子。(屏幕展示:直接抒情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师:那在中国诗歌里抒情大多其实是很含蓄的,中国古典诗歌里最大的抒情方式不是直接抒情,而是众学生答: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师:没错,中国古典诗词里常说的一个名词就是意象,借景物来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情感,那么本词中的哪些意象能体现作者的愁思?第二小组,生甲:词中的意象
8、有很多,我们组找到这样一些有代表性的意象:雁、黄花、梧桐、雨。其中,我们觉得“梧桐细雨”这个意象最有表现力。李煜写过一首词,有这样一句:“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梧桐细雨,给人的就是寂寞啊,孤独啊等感觉。第三小组,生甲:除了第二小组同学说的,我们组还有补充,比如“秋风”,还有“酒”这两个意象,在中国古代诗词里常常出现,李白说“举杯浇愁愁更愁”,在本词中“酒”这个意象,也代表了一种愁,还有刘禹锡写过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秋风,更加说明此时天已转凉,给人一种萧瑟的气氛,为作者的伤感作了一定的补充。师:第三小组补充得很好,但老师有个问题了,为什么要说“淡”酒呢?“淡”字说明什么?部分学生:说明李
9、清照没钱,淡酒度数低,便宜(学生哄笑)师:酒淡,难道说真的是酒淡吗?或者说,是因为生乙站起:是因为作者李清照此时心中愁苦,再浓烈的酒,也没有办法消解她心中的愁苦,所以觉得酒没有滋味而显得淡。师:非常好!的确,正是因为作者心中愁正浓,所以相比之下,酒显得太淡,用了对比的手法。好,第四组同学继续第四组,生甲:该说的,他们都已经说完了,我们组和他们找到的意象差不多,但是还有一个不知道是不是。就是词中有个情形“守着窗儿”,李清照在傍晚倚窗而望,这个“窗”该算意象吧?师:说说你的看法生甲:我记得有一句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说的是对家对妻子的思念,什么时候能够和自己的妻子倚窗共享家庭之乐,
10、而此时,李清照无家可回,无乐可享,所以更加突出了她的悲苦可怜。师:大家说的都太好了,不仅能从一般的意象切入,而且更有同学善用以前学过的诗词来对比迁移,说明大家的诗词积累已经非常有基础了,词中的确出现了一些大家所总结的意象间接地抒发的作者李清照的悲愁。(屏幕展示:间接抒情借景抒情:酒、秋风、过雁、黄花、梧桐、雨)还有刚才那位女生找到的“窗”的意象。师:通过大家的品读鉴赏,我们明已经明白了诗人的情感:愁苦、凄凉、哀伤。李清照通过高超的艺术手法,向我们传递了自己无以言说的愁绪,那么作者缘何而愁,又愁在何处呢?师:我看见大家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注释,很好,那么,请这位女同学来读一下注释1和注释7。(
11、一生朗读)师:在注释中,引入了词人的身世背景和个人遭遇,这在诗歌鉴赏中,叫作“知人论世”,想知道诗人当时的情感缘由,可以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和诗人的个人经历来感知。(屏幕展示:知人论世愁自何来:前期李清照出身名门世家,善于音律,能诗作词。18岁嫁给太学士赵明诚为妻。两人情趣相投,你吟诗来我作对。夫妻感情笃厚,家庭美满幸福。后期1125年金入侵宋朝,两年后北宋灭亡。李清照一家被迫南迁避难,1129年,其夫赵明诚在去赴官的途中不幸染病身亡,在辗转迁徙中珍藏多年的金石书画丢失,之后又遭遇了再婚离婚等不幸。中晚年的李尝尽了颠沛流离之苦、亡夫之痛和亡国之恨。)师:可见,李清照此时之愁,包含了多个方面,有颠沛流离之苦,有亡夫之痛,也有亡国之恨。最后,我们合上课本,一起来吟诵这首愁肠百结的词作。师:今天我们学习了诗歌“三读三抓法”。(屏幕展示:一读读准字音和节奏;二读读懂内容;三读诗词,感受意境、体会情感。一抓词中直接抒情的句子来品读;二抓词中选择的意象来品读;三抓词人的生活遭遇来品读。)最后留给大家一道作业:运用这节课所学的诗歌鉴赏方法自读下一首李清照的词醉花阴,思考:两首词中“愁”的程度与含义是否相同?请结合词句具体分析。谢谢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