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家下午好血常规及生化检查正常值血常规及生化检查正常值.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富平县医院张百胜脾集落形成单位脾集落形成单位粒红巨核巨噬系粒红巨核巨噬系淋巴系集落形成单位淋巴系集落形成单位BT嗜碱系嗜碱系嗜酸系嗜酸系巨噬系巨噬系粒系粒系粒单系粒单系巨核系巨核系红系红系血细胞是如何生成的 血细胞来源于骨髓的造血多能干细胞。总之,血细胞来源于骨髓的造血多能干细胞,首先由多能干细胞分化为集落形成单位细胞(骨髓干细胞)与淋巴样干细咆,再由骨髓干细胞分化为各系的定向干细胞,经过原始、幼稚等阶段,发育、增殖最后成熟为红细胞、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及血小板。淋巴样干细胞则经过原始、幼稚二阶段,发育增殖而成熟;在抗原的刺
2、激下,再分别转化为原淋细胞和原浆细胞,并增殖、成熟为具有免疫活性的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红细胞是怎样生成的红细胞是怎样生成的 红骨髓中有髓系多潜能干细胞。造血干细胞-红系定向干细胞-早幼红细胞-中幼红细胞-晚幼红细胞-网织红细胞-成熟红细胞。人类的红细胞平均寿命120天,新生和破坏都很活跃。并保持红细胞生成和破坏处于动态平衡。也就是说,人体在正常情况下,红细胞每天新生的数量与消亡的数量是相等的。如果由于种种原因使红细胞数量减少,就会发生贫血。相反,红细胞过多则会出现红细胞过多症。在人体不同的发育时期,生成红细胞的组织器官是不完全相同的。胚胎期,红细胞先后在卵黄囊、肝、脾和骨髓生成;出生之后至青春期
3、,生成红细胞的器官则为全身红骨髓;成年后,红骨髓主要局限于扁骨扁骨如胸骨、椎骨、肋骨、髋骨和颅骨等。血细胞有赖骨髓造血功能的正常。如果人体受放射性物质或某些药物(例如氯霉素、磺胺类)的影响,使骨髓造血功能发生抑制,那么体内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量会减少,同时,白细胞和血小板也减少。这种因骨髓造血功能抑制所致的贫血称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红细胞的生成场所:红骨髓;原料:铁和蛋白质 成熟因子:叶酸和维生素B12 调节因子:促红细胞生成素、雄激素。血小板生成过程血小板生成过程 由骨髓造血组织中的巨核细胞产生。多功能造血干细胞在造血组织中经过定向分化形成原始的巨核细胞,又进一步成为成熟的巨核细胞。成熟的巨核
4、细胞膜表面形成许多凹陷,伸入胞质之中,相邻的凹陷细胞膜在凹陷深部相互融合,使巨核细胞部分胞质与母体分开。最后这些被细胞膜包围的与巨核细胞胞质分离开的成分脱离巨核细胞,经过骨髓造血组织中的血窦进入血液循环成为血小板。新生成的血小板先通过脾脏,约有1/3在此贮存。贮存的血小板可与进入循环血中的血小板自由交换,以维持血中的正常量。每个巨核细胞产生血小板的数量每立方毫米大约2008000,一般认为血小板的生成受血液中的血小板生成素调节,但其详细过程和机制尚不清楚。血小板寿命约714天,每天约更新总量的1/10,衰老的血小板大多在脾脏中被清除。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凝血和止血,修补破损的血管。血液中的血小板
5、数低于10万/1(100109/L)为血小板减少,低于5万/L(50109/L)则有出血危险。淋巴细胞的生成过程与其它白细胞有一些不同。在干细胞分化的早期,淋巴干细胞首先从多能干细胞分化出来。这些淋巴干细胞随血流进入初级(或中枢)淋巴器官,即骨骨髓和胸腺髓和胸腺,在这里它们发育成定向淋巴细胞。在骨髓骨髓中发育的称为B细胞;在胸腺胸腺中发育的称为T细胞。随后,B和T细胞均随血流转移到二级(或外周)淋巴器官淋巴器官,即淋巴结和脾,在那里它们与某种抗原接触后即分化和增殖成为真正具有免疫功能的细胞,如浆细胞和T效应细胞(t effector cell)。淋巴细胞在生长成熟过程中接受一组称为白细胞介素(
6、interleukins,ILs)的细胞因子的调节,T细胞在胸腺中还接受胸腺激素的作用 粒细胞约有60%的白细胞的胞质内具有颗粒颗粒,因而把它们称为粒细胞。又根据胞质中颗粒的染色性质染色性质不同将粒细胞区分为:中性、嗜中性、嗜酸性和嗜碱性粒细胞酸性和嗜碱性粒细胞。粒细胞在血流中停留时间很短暂,一般从数小数小时至时至2天天。1中性粒细胞绝大部分的粒细胞属中性粒细胞。由于这些细胞的细胞核的形态特殊,又称为多形核白细胞多形核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在血管内血管内停留的时间平均只有6-8小时小时,它们很快穿过血管壁进入组织发挥作用,而且进入组织后不再返回血液中来进入组织后不再返回血液中来。在血管中的中性粒细
7、胞,约有一半随血流循环,通常作白细胞计数只反映了这部分中性粒细胞的情况;另一半则附着在小血管壁上。同时,在骨髓中尚贮备了约2.51012个成熟中性粒细胞,在机体需要时可立即动员大量这部分粒细胞进入循环血流。中性粒细胞在血液的非特异性细胞免疫系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处于机体抵御微生物病原体,特别是在化脓性细菌入侵的第一线,当炎症发生时,它们被趋化性物质吸引到炎症部位。由于它们是藉糖酵解获得能量,因此在肿胀并血流不畅的缺氧情况下仍能够生存,它们在这里形成细胞毒存在破坏细菌和附近组织的细胞膜。由于中性粒细胞内含有大量溶酶体酶溶酶体酶,因此能将吞噬吞噬入细胞内的细菌和组织碎片分解,这样,入侵的细菌
8、被包围包围在一个局部,并消灭,防止病原微生物在体内扩散。当中性粒细胞本身解体时,释出各溶酶体酶类能溶解周围组织而形成脓肿脓肿。嗜碱性粒细胞占0.5%-1%。平均循环时间是12小时。参与体内的脂肪低谢。当食物中的脂肪被肠吸收后,周围血液中的嗜碱性粒细胞数随即增加。嗜碱性粒细胞释放出肝素(heparin),激活在血浆中的脂肪分解。这是由于肝素作为脂酶的辅基增强了脂酶的作用。结果加快了由脂肪分解为游离脂肪酸的过程。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的组胺与某些异物(如花粉)引起过敏反应的症状有关(请参考免疫学教材)。此外,嗜碱性粒细胞被激活时还释放一种称为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A(eosinophile chemota
9、ctic factor A)的小肽,这种因子能把嗜酸性粒细胞吸引过来,聚集于局部以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在过敏反应中的作用。嗜酸性粒细胞 占白细胞总数的2%-4%,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的数目有明显的昼夜周期性波动,清晨细胞数减少,午夜时细胞数增多。这种细胞数的周期性变化是与肾上腺皮质释放糖皮质激素量的昼夜波动有关的。嗜酸性粒细胞在体内的作用是: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在速发性过敏反应中的作用 参与对蠕虫的免疫反应。在对蠕虫的免疫反应中,嗜酸性粒细胞有重要的作用。在有寄生虫感染、过敏反应等情况时,常伴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第二类白细胞称为单核细胞,胞体较大,直径约为15-30酶m,胞质内没有颗粒,它们约占血液中白
10、细胞数的4%-8%。单核细胞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并在骨髓中发育。当它们从骨髓进入血流时仍然是尚未成熟的细胞。与其他血细胞比较,单核细胞内含有更多的非特异性脂酶,并且具有更强的吞噬作用。单核细胞在血液中停留2-3天天后后迁移到周围组织中,细胞体积继续增大,直径可达50-80m,细胞内所含的溶酶体颗粒和线粒体的数目也增多,成为成熟的细胞。固定在组织中的单核细胞称为组织巨噬组织巨噬细胞细胞,它们经常大量存在于淋巴结、肺泡壁、骨髓、肝和脾等器官。激活了的单核细胞和组织巨噬细胞能生成并释放多种细胞毒、干扰素和白细胞介素,参与机体防卫机制,还产生一些能促进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生长的因子。在炎症周围单
11、核细胞能进行细胞分裂,并包围异物。淋巴细胞是免疫细胞中的一大类,它们在免疫应答过程中起着核心作用。根据细胞成长发育的过程和功能的不同,淋巴细胞分成T细胞和B细胞两类。在功能上T细胞主要与细胞免疫有关,B细胞则主要与体液免疫有关。T细胞 在血液的淋巴细胞中,约占70%-80%,在血液和淋巴组织之间反复循环,还可以停留在外周淋巴器官如淋巴结中。淋巴细胞的寿命较长,一般为数月为数月,有的长达一年一年以上以上。T细胞被特异性的抗原物质激活后,进行增殖和分化,形成在功能上各异的两类细胞,即T免疫效应细胞T记忆细胞。长寿命的记忆T细胞在血液中不断循环,当他们再次遇到曾经接触过的抗原时,即使相隔几年之久仍能
12、加以“识别”。在第二次与抗原体接触时能激发一种继发反应,这种反应比原发反应更强烈的引起细胞增殖,在短时间内形成大量的效应T细胞。B细胞 在血液中B细胞约占淋巴细胞总数的15%。固定在B细胞膜表面的免疫球蛋白(主要是单体IgM和IgD)是抗原的特异性受体。当它们初次与某一个抗原接触而被致敏时,一部分B细胞即分化成熟为浆细胞浆细胞,浆细胞即开始生成对该抗原特异的免疫球蛋白并将它们释放到周围的组织液中,这就是免疫抗体免疫抗体。只有当某些调节性因子,如由辅助性T细胞所释放的淋巴因子和巨噬细胞释放的白细胞介素-1存在时,B细胞才能被抗原激活。浆细胞不再在血液中循环,在它们生存的2-3天时间里一直停留在组
13、织中。有小部分受抗原刺激的B细胞发展成为记忆性记忆性B细胞,细胞,寿命很长,且保持特异性,由它们增殖生成的后代细胞也寿命很长,且保持特异性,由它们增殖生成的后代细胞也保持着这种特异性保持着这种特异性。当它们再次接触具有同样特异性的抗原时,便能迅速被激活,成为特异B淋巴母细胞。由记忆性B细胞增殖生成的后代细胞愈多,被特异性抗原、激活的B细胞数也愈多。可见B细胞系统的“记忆”能力是取决于具有抗原特异性的记忆细胞数目的多少。一、血常规检查:1、红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RBC)正常参考值男:4.010 12-5.310 12/L(400万-550万个/mm3)。女:3.510 12-5.010 12个
14、/L(350万-500万个/mm3)。儿童:4.010 12-5.310 12个/L(400万-530万个/mm3)。临床意义红细胞减少多见于各种贫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红细胞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2、血红蛋白测定、血红蛋白测定(Hb)正常参考值男:120-160g/L(12-16g/dL)。女:110-150g/L(11-15g/dL)。儿童:120-140g/L(12-14g/dL)。老年(70岁以上):男性 94122 g/L,女性:87112g/L 临床意义血红蛋白减少多见于各种贫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
15、血红蛋白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3.网织红细胞计数网织红细胞计数(RC):网织红细胞是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在周围血液中的数值可反映骨髓红细胞的生成功能,因而对血液病的诊断和治疗反应的观察均有其重要意义。参考值参考值:目测法:成人:0.51.5%,新生儿:26%临床意义临床意义:网织红细胞增多,见于:(1)骨髓红细胞增生旺盛:急性溶血性贫血、出血性贫血。(2)判断疗效:缺铁性贫血及巨幼细胞性贫血病人,在补充铁剂及维生素B12、叶酸之后,网织红细胞应迅速增多。网织红细胞减少,见于:红细胞生成减低。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典型病例常低于0.5%4、白细胞计数、白细胞计
16、数(WBC)正常参考值成人:4-10109/L(4000-10000/mm3)。新生儿:15-20109/L(15000-20000/mm3)。临床意义生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剧烈运动、进食后、妊娠、新生儿。病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尿毒症、白血病、组织损伤、急性出血等。病理性白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某些传染病、病毒性感染.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放疗化疗等。5、白细胞分类计数、白细胞分类计数(DC)正常参考值中性秆状核粒细胞:1-5中性分叶核粒细胞:50-70。嗜酸性粒细胞:0.5-5。淋巴细胞:20-40。单核细胞:3-8 临床意义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高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高见于细菌感
17、染,炎症 急性化脓性感染、大出血、严重组织损伤、慢性粒细胞膜性白血病及安眠药中毒等。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减少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减少多见于某些传染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增多见于牛皮癣、天疤疮、湿疹、支气管哮喘、食物过敏,一些血液病及肿瘤,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鼻咽癌、肺癌以及宫颈癌等。嗜酸性粒细胞减少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早期、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淋巴细胞增高增高见于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结核病、疟疾、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百日咳、某些病毒感染等。淋巴细胞减少减少见于淋巴细胞破坏过多,如长期化疗、X射线照射后及免疫缺陷病等。单核细胞增高见于单核细胞白血病、结核病活动期、
18、疟疾等。一般而言,如果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增多是细菌性的感染,一般而言,如果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增多是细菌性的感染,淋巴细胞数量增多是病毒性的感染。淋巴细胞数量增多是病毒性的感染。6、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EOS)50-300106个/L(50-300个/mm3)。临床意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牛皮癣、天疤疮、湿疹、支气管哮喘、食物过敏,一些血液病及肿瘤,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鼻咽癌、肺癌以及宫颈癌等。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早期、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7、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的功能为保护毛细管完整性并参与凝血过程。因此它在止血生理过程和血栓栓塞的发病
19、中有极重要的意义。参考值参考值:许氏法:100-3001000000000/L 增多见于增多见于:(1)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溶血性贫血、淋巴瘤。(2)手术后、急性失血后、创伤、骨折。(3)某些恶性肿瘤、感染、缺氧。减少见于减少见于:(1)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巨幼细胞性贫血等。(2)脾功能亢进、放射病、癌的骨髓转移。(3)某些传染病或感染:如败血症、结核、伤寒。(4)某些药物过敏:氯霉素、抗癌药等。正常成年人血液中白细胞总数为(4010O)109L,其种类和功能见表白细胞种白细胞种类类百分比百分比主要功能主
20、要功能中性粒细中性粒细胞胞5070吞噬、水解细菌及坏死组织和衰老的红细胞嗜酸性粒嗜酸性粒细胞细胞055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在速发型过敏反应中的作用;参与对蠕虫的免疫反应。嗜碱性粒嗜碱性粒细胞细胞01参与过敏反应(型变态)单核细胞单核细胞38吞噬作用和参与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诱导及调节淋巴细胞淋巴细胞2040T淋巴细胞参与细胞免疫,B淋巴细胞参与体液免疫五分类血常规正常参考值及出处五分类血常规正常参考值及出处一.血红蛋白(Hb):1.成年:人卫人卫诊断学诊断学第第7版和人卫版和人卫临床检验基础临床检验基础第第3版版男性 120160 g/L 女性 110150g/L 2.新生儿 170200g
21、/L人卫人卫诊断学诊断学第第7版和人卫版和人卫临床检验基础临床检验基础第第3版版3.老年(老年(70岁以上岁以上):人卫人卫临床检验基础临床检验基础第第3版版男性 94122 g/L 女性 87112g/L 二、红细胞(RBC):人卫人卫诊断学诊断学第第7版和人卫版和人卫临床检验基础临床检验基础第第3版版1.成年:男性(4.05.5)1012/L 女性(3.55.0)1012/L 2.新生儿(6.07.0)1012/L 三、红细胞平均值(仪器法)人卫人卫诊断学诊断学第第7版和人卫版和人卫临床检验基础临床检验基础第第3版版红细胞平均体积(MCV):成人:80100fl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
22、H):血细胞分析仪法 2734pg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320360g/LMCV,MCH,MCHC 合称贫血三项有助于分析贫血原因和诊断。合称贫血三项有助于分析贫血原因和诊断。一般来说一般来说MCH、MCHC、MCV三项小于正常值,常见于缺铁性贫血。三项小于正常值,常见于缺铁性贫血。一般来说一般来说MCH大于正常值,大于正常值,MCHC、MCV略高于正常值,常见维生素略高于正常值,常见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引起贫血。也有可能是慢性胃和叶酸缺乏引起贫血。也有可能是慢性胃炎引起大细胞性贫血。炎引起大细胞性贫血。四、红细胞比容:人卫人卫临床检验基础临床检验基础第第4版版男 0.38-
23、0.508女0.335-0.45五、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RDWCV 11.514.5人卫人卫诊断学诊断学第第7版版RDWSD 3946 fl 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临床检验服务指南临床检验服务指南六.白细胞(WBC):人卫人卫诊断学诊断学第第7版和人卫版和人卫临床检验基础临床检验基础第第3版版1.成人(4.010.0)109/L 2.新生儿(15.020.0)109/L 3.6个月至2岁(11.012.0)109/L 白细胞分类计数 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临床检验服务指南临床检验服务指南NEUT%(中性粒细胞百分率)5070%LYMPH%(淋巴细胞
24、百分率)2040%MONO%(单核细胞百分率)38%EO%(嗜酸细胞百分率)0.55%BASO%(嗜碱细胞百分比)01%NEUT#(2.07.5)109/L LYMPH#(0.84.0)109/L MONO#(0.120.8)109/LEO#(0.050.5)109/L BASO#(00.1)109/L七、血小板:(100300)109/L人卫人卫诊断学诊断学第第7版和人卫版和人卫临床检验基础临床检验基础第第3版版 14.血清尿酸(UA):尿酸是体内核酸中嘌呤解的最终产物。大部分经肾脏排出。以肾功能受损时,尿酸易潴留于血中而导致血中含量升高。在肾脏病变早期,血中尿酸浓度常首先升高。所以此项指标
25、有助于较早期的诊断肾脏的病变。参考值参考值:尿酸酶法:M(男):(男):38.3mg/dL F(女):(女):2.56.0mg/dL 磷钼酸还原法:M(男):2.57.0mg/dL F(女):1.56.0mg/dL 临床意义临床意义:尿酸含量升高:(1)痛风症,尿酸含量可升高。(2)急慢性肾小球肾炎,一般伴有血清尿酸增高。(3)血白病,多发性骨髓瘤,红细胞增多症或其它恶性肿瘤也可导致血尿酸升高。(4)氯仿,四氯化碳及铅中毒等均可使血尿酸增高。尿常规 其它1.血清谷丙转氨酶(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正常参考值 男性:540 U/L;女性:535 U/L 临床意义(1)血清ALT活性增高 肝胆疾病
26、:传染性肝炎、肝癌、中毒性肝炎、脂肪肝和胆管炎等。心血管系统疾病:心肌梗死、心肌炎、心力衰竭时肝淤血和脑出血等。药物和毒物:氯丙嗪、异菸肼、奎宁、水扬酸制剂及乙醇、铅、汞、四氯化碳或有同磷等引起ALT活性增高。2.血清谷草转氨酶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参考值参考值:040IU/L (1)当心肌梗塞时,血清AST升高,在发病后612小时之内显著升高,48小时达高峰,35天恢复正常。(2)各种肝病也可引起AST升高。如急慢性肝炎,中毒性肝炎。(3)心功能不全、胸膜炎、肾炎,服用某些药物如异菸肼、氯丙嗪、鲁米娜等均可使AST升高。3.总胆红质素总胆红质素 T-BIL 3.4217.1mmol/L
27、体内的胆红素大部分来自衰老红细胞裂解而释放出的血红蛋白,包括间接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临床意义临床意义:胆红素增高见于:(1)肝脏疾患: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黄色肝坏死、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等。(2)肝外的疾病:溶血型黄疸、血型不合的输血反应、新生儿黄疸、胆石症、肝癌、胰头癌等。4.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 D-BIL 1.713.34mmol/L 直接胆红素是红肝细胞代谢后生成,经胆道系统随胆汁一起排泄。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内外阻塞,使胆汁排泄途径受阻或排泄不畅,致使胆汁淤积,肝胆管内压逐渐升高,导致毛细胆管破裂,直接胆红素经淋巴间隙或血窦进入血液循环,使血中直接胆红素升高。临床意义临床意义:直接
28、胆红素升高于阻塞性黄疸、如胆石症、肝癌、胰头癌等 二.生化检测肝功能常见检查项目及意义项目项目名名 称称参参 考考 值值简简 要要 意意 义义ALTALT谷丙转氨谷丙转氨0 04040单位单位/升升升高见于肝炎、心肌炎及多发性肌炎升高见于肝炎、心肌炎及多发性肌炎TPTP总蛋白总蛋白6060克克8080克克/升升(6(6克克8 8克克/分分升升)降低,见于营养不良,肝功能障碍蛋白质合成减少,蛋降低,见于营养不良,肝功能障碍蛋白质合成减少,蛋白质丢失过多,如肾病综合征、烧伤等白质丢失过多,如肾病综合征、烧伤等ALBALB白蛋白白蛋白3535克克5555克克/升升(3.5(3.5克克5.55.5克克
29、/分升分升)降低,见于营养不良、肝脏合成功能障碍,尿中大量丢降低,见于营养不良、肝脏合成功能障碍,尿中大量丢失,如肾病综合征失,如肾病综合征GLOGLO球蛋白球蛋白2020克克2929克克/升升(2(2克克2.92.9克克/分升分升)升高,见于结缔组织疾病,肝脏纤维化,骨髓瘤升高,见于结缔组织疾病,肝脏纤维化,骨髓瘤A/GA/G白蛋白与球蛋白比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值1.51.52.5:12.5:1降低,见于肝脏纤维化降低,见于肝脏纤维化TBILTBIL总胆红素总胆红素1.71.717.117.1微摩尔微摩尔/升升(0.1(0.1毫毫克克1.01.0毫克毫克/分升分升)升高,见于溶血、肝损害及胆道
30、阻塞升高,见于溶血、肝损害及胆道阻塞DBILDBIL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0 03.43.4微摩尔微摩尔/升升(0(00.20.2毫克毫克/分升分升)升高,见于肝损害及胆道阻塞升高,见于肝损害及胆道阻塞反映肝细胞损伤的项目 以血清酶检测常用,包括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肽酶(GT或GGT)等。在各种酶试验中,ALT和和AST能敏感地反映肝细胞损伤与否及损伤程度。各种急性病毒性肝炎、药物或酒精引起急性肝细胞损伤时,血清ALT最敏感,在临床症状如黄疸出现之前ALT就急剧升高,同时AST也升高,但是AST升高程度不如ALT。而在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时,AST升高程
31、度超过ALT,因此AST主要反映的是肝脏损伤程度。在重症肝炎时,由于大量肝细胞坏死,血中ALT逐渐下降,而此时胆红素却进行性升高,即出现“胆酶分离胆酶分离”现象,这常常是肝坏死的前兆。在急性肝炎恢复期,如果出现ALT正常而GT持续升高,常常提示肝炎慢性化。患慢性肝炎时如果GT持续超过正常参考值,提示慢性肝炎处于活动期。反映肝脏分泌和排泄功能的项目 包括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汁酸(TBA)等的测定。当患有病毒性肝炎、药物或酒精引起的中毒性肝炎、溶血性黄疸、恶性贫血、阵发性血红蛋白尿症及新生儿黄疸、内出血等时,都可以出现总胆红素升高。直接胆红素是指经过肝脏处理后,总胆红
32、素中与葡萄糖醛酸基结合的部分。直接胆红素升高说明肝细胞处理胆红素后的排出发生障碍排出发生障碍,即发生胆道梗阻。如果同时测定Tbil和Dbil,可以鉴别诊断溶血性、肝细胞性和梗阻性黄疸。溶血性黄疸溶血性黄疸:一般Tbil85molL,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20;肝细胞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一般Tbil200molL,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35;阻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一般Tbil340molL,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60。另外GT、ALP、5核苷酸(5NT)也是很敏感的反映胆汁淤积的酶类,它们的升高主要提示可能出现了胆道阻塞方面的疾病。反映肝脏合成贮备功能的项目 包括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胆碱酯酶
33、(CHE)和凝血酶原时间(PT)等。它们是通过检测肝脏合成功能来反映其贮备能力的常规试验。前白蛋白、白蛋白下降提示肝脏合成蛋白质的能力减弱。当患各种肝病时,病情越重,血清胆碱酯酶活性越低。如果胆碱酯酶活性持续降低且无回升迹象,多提示预后不良。肝胆疾病时ALT和GGT均升高,如果同时CHE降低者为肝脏疾患,而正常者多为胆道疾病。另外CHE增高可见于甲亢、糖尿病、肾病综合征及脂肪肝。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揭示肝脏合成各种凝血因子的能力降低。反映肝脏纤维化和肝硬化的项目 包括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单胺氧化酶(MAO)、血清蛋白电泳等。当病人患有肝脏纤维化或肝硬化时,会出现血清白蛋
34、白和总胆红素降低,同时伴有单胺氧化酶升高。血清蛋白电泳中球蛋白增高的程度可评价慢性肝病的演变和预后,提示枯否氏细胞功能减退,不能清除血循环中内源性或肠源性抗原物质。此外,最近几年在临床上应用较多的是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型前胶原肽和型胶原。测定它们的血清含量,可反映肝脏内皮细胞、贮脂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变化,如果它们的血清水平升高常常提示患者可能存在肝纤维化和肝硬化。肝纤维化 肝纤维化四项指标,即PCIII(III型前胶原)+IV-C(IV型胶原)+LN(层粘连蛋白)+HA(透明质酸酶),这些指标受肝脏炎症影响可反映肝纤维化程度。HA(透明质酸梅)反映肝纤维化进展良好指标。肝(透明
35、质酸梅)反映肝纤维化进展良好指标。肝纤维化早期症状纤维化早期症状 LN(层粘连蛋白)反映肝纤维化进展与严重程度,是基底膜中独占非胶原结构蛋白。IV-C(IV型胶原)反映基底膜胶原更新率,是组成基底膜主要成份,反映肝纤维化程度。PCIII(III型前胶原)反映肝内III型胶原合成,血清含量与肝纤程度一致,并与血清r-球蛋白水平明显有很大关系。反映肝脏肿瘤的血清标志物 目前可以用于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生化检验指标只有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最初用于肝癌的早期诊断,它在肝癌患者出现症状之前8个月就已经升高,此时大多数肝癌病人仍无明显症状,这些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预后得到明显改善。现在甲胎蛋白还广泛地
36、用于肝癌手术疗效的监测、术后的随访以及高危人群的随访。另外,有些肝癌患者甲胎蛋白值可以正常,故应同时进行影像学检查如B超、CT、磁共振(MRI)和肝血管造影等,以此增加诊断的可靠性。另外在患有肝脏肿瘤时GT、ALP、亮氨酸氨基转肽酶(LAP)、5NT等也常常出现升高。对肝肿瘤诊断有意义的血清标志物:甲胎蛋白甲胎蛋白(AFP)四种肝酶特点四种肝酶特点 1.谷丙酶谷丙酶主要分布在肝细胞的周边和胆管细胞,当肝细胞或胆管有急性炎症时,大量渗漏到血液中,所以急性肝胆炎症肝胆炎症血清谷丙酶的水平最高;2.谷草酶谷草酶只有1/5存在于肝细胞浆中,约有4/5在线粒体(线粒体是细胞内管理氧化和能量的细胞器,你可
37、把它想像是一个车间)。线粒体损伤线粒体损伤时谷草酶明显升高,反映肝细胞病变的程度,所以肝硬化时,谷草酶会超过谷丙酶。许多器官组织都有谷草酶,如心肌心肌、心脏、肾脏、胰腺、骨骼肌骨骼肌等,所以谷草酶升高不一定是肝病;3.碱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存在于肝外更多,孕妇增高来自胎盘;儿童和老人此酶升高,显然与骨骼骨骼的改变相关;4.转肽酶转肽酶是胆汁淤滞胆汁淤滞最灵敏的血清酶,在胆管和胆囊炎症损伤时转肽酶升高超过转氨酶。指标分析指标分析1、血清转氨酶检查血清转氨酶检查:通常检查血清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简称谷丙转氨酶ALT,与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简称谷草转氨酶AST。ALT和AST的正常值参考范围为040
38、u/l,超过正常值说明肝细胞受损。2、血清胆红素血清胆红素:胆红素主要了解黄疸的有无、程度及变化动态,总胆红素的正常值为1.71-17.1mol/L(1-10mg/L),直接胆红素的正常值为1.71-7mol/L(1-4mg/L)。胆红素偏高的患者会出现眼黄、尿黄、皮肤黄的黄疸症状。3、谷氨酰转移酶:当肝炎恢复期时,ALT和AST恢复正常后,GGT仍异常升高。常以此酶作为患者是否可恢复正常的标志。4、血清蛋白检测血清蛋白检测:包括血清总蛋白、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及蛋白电,血清白蛋白的正常值为35-50g/L,球蛋白为20-30 g/L,A/G比值为1.3-2.5。血液中蛋白的含量可以反映肝脏功能
39、,如果蛋白质降低就表示肝脏合成功能受损害,是病情比较严重的表现,如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肝功能衰竭等。一些非肝脏疾病也可以使血液中蛋白质发生变化,所以分析结果时要注意一些生理性的影响因素。5、其它肝功能检查指标其它肝功能检查指标:血氨(严重肝细胞损害时,血氨可升高);凝血酶原活动度(凝血酶原活动度降低时,常反映肝细胞的损害程度);甲胎蛋白(简称AFP,持续升高,提示原发性肝癌的可能性),以及碱性磷酸酶等指标。5.总蛋白总蛋白 TP 6080g/1 血清总蛋白增加血清总蛋白增加脱水如水份摄入不足下痢呕吐糖尿病酸中毒,肠梗阻或穿孔,灼伤,外伤性休克,急性传染病等。多发性骨髓瘤单核细胞性白血病结核
40、,梅毒,血液原虫病等。血清总蛋白降低血清总蛋白降低出血、溃疡、蛋白尿等营养失调、低蛋白饮食、维生素缺乏症、恶性肿瘤、恶生贫血、糖尿病、妊娠毒血症等。6.血清白蛋白血清白蛋白 ALB 35.055.0G/L(1)白蛋白浓度升高常见于严重失水,血浆浓缩所致。尚未发现单纯白蛋白浓度升高的疾病。(2)白蛋白浓度降低的原因与总蛋白浓度降低的原因相同。急性白蛋白浓度降低主要见于大量出血和严重灼伤。慢性白蛋白浓度降低主要见于肝、肾疾病。7.血清球蛋白血清球蛋白(G):参考值:参考值:20-40g/L(1)球蛋白浓度升高:血液浓缩可使球蛋白浓度相对升高,但临床)球蛋白浓度升高:血液浓缩可使球蛋白浓度相对升高,
41、但临床上主要见于炎症和免疫系统疾病而引起的上主要见于炎症和免疫系统疾病而引起的球蛋白增高,如结核、疟球蛋白增高,如结核、疟疾、黑热病、血吸虫、播散性红斑狼疮、硬皮病、风湿热、类风湿性疾、黑热病、血吸虫、播散性红斑狼疮、硬皮病、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发性骨髓瘤。关节炎、多发性骨髓瘤。(2)球蛋白降低:主要是体内的合成减少,如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球蛋白降低:主要是体内的合成减少,如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先天性免疫机能缺陷的病人均可引起球蛋白降低。先天性免疫机能缺陷的病人均可引起球蛋白降低。血清白蛋白血清白蛋白/球蛋白球蛋白(A/G):参考值参考值:1.5-2.5:1 A/G比值为白蛋白与球蛋白
42、的比值,可以提示病情的发展和预后的估计。临床意义临床意义:常用于衡量肝脏病变的严重程度。当A/G比值小于1.0时,称比例倒置,为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的特征之一。乙肝五项指标含义:HBsAg、抗HBs、HBeAg、抗 HBe、抗 HBc。以上即为乙肝的 二对半,正常均阴性正常均阴性。下列各种 组合 的阳性,其意义如下:HBsAg、HBeAg、抗 HBc(1、3、5项)阳性:急性或慢性乙肝。俗称 大三阳。HBsAg、抗HBe、抗HBc(1、4、5 项)阳性:急性乙肝趋向恢复、无症状HBV(乙肝病毒)携带者。俗称 小三阳。HBsAg、抗 HBc(1、5 项)阳性:无症状HBV(乙肝病毒)携带、急性 HB
43、V感染。抗 HBs、抗HBe、抗HBc(2、4、5 项)阳性:表示感染后恢复,已获得免疫力。抗HBe、抗 HBc(4、5 项)阳性:有既往感染史、急性HBV感染恢复期。抗 HBs(2项)阳性:被动或主动免疫,对HBV(乙肝病毒)有免疫力。抗HBc阳性(5项):急性 HBV(乙肝病毒)感染核心窗口期(尚未发病但可传染)。凝血四项各项的意义凝血四项各项的意义1.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秒数:25-37,需与正常对照比较超过10s以上异常.主要反映内源性凝血系统内源性凝血系统状况,常用于监测肝素用量。增高增高见于血浆因子、因子和因子XI水平减低:如血友病A、血友病B及因子XI缺乏症;降低降
44、低见于高凝状态:如促凝物质进入血液及凝血因子的活性增高等情况;2.FIB(纤维蛋白原):2-4 g/L 主要反映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增高增高见于急性心肌梗死 减低减低见于DIC消耗性低凝溶解期、原发性纤溶症、重症肝炎、肝硬化;3.TT(凝血酶时间):秒数:12-16 需与正常对照超过3s以上异常.主要反映纤维蛋白原转为纤维蛋白的时间。增高增高见于DIC纤溶亢进期,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异常血红蛋白血症,血中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s)增高;降低无临床意义降低无临床意义。见于血标本有微小凝块或钙离子存在时。4.PT(凝血酶原时间):秒数:11-14,需与正常对照超过3s以上异常。活动度:8
45、0-120%INR:0.8-1.2PT:主要反映外源性凝血系统外源性凝血系统状况,其中INR常用于监测口服抗凝剂。1.延长见于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及纤维蛋白原缺乏,后天凝血因子缺乏主要见于维生素K缺乏、严重的肝脏疾病、纤溶亢进、DIC、口服抗凝剂等;2.缩短见于血液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等;3口服抗凝剂的监测:凝血酶原时间PT是监测口服抗凝剂的常用指标.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应用口服抗凝剂时INR的允许范围:非髋部外科手术前1.5-2.5;髋部外科手术前2.0-3.0;深静脉血栓形成2.0-3.0;治疗肺梗塞2.0-4.0;预防动脉血栓形成3.0-4.0;人工瓣膜手术3.0-4.0。凝血酶原时
46、间;报告方式;即报告被检标本的凝血酶原时间(秒)也同时报凝血酶原时间;报告方式;即报告被检标本的凝血酶原时间(秒)也同时报告正常对照的结果(秒)并用凝血酶原比值报告之告正常对照的结果(秒)并用凝血酶原比值报告之 待检血浆的凝血酶原时间待检血浆的凝血酶原时间 凝血酶原时间比值凝血酶原时间比值 =正常血浆的凝血酶原时间正常血浆的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 INR)正常参考值:0.8-1.5。INR是病人凝血酶原时间与正常对照凝血酶原时间之比的ISI 次方(ISI:国际敏感度指数,试剂出厂时由厂家表定的)。同一份在不同的实验室,用不同的ISI试剂检测,PT值结果差异很大,但测的INR值相同,这样,使
47、测得结果具有可比性。国际标准化(凝血酶原时间)比值(INR)INR=XC X为患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比值。C 为所的组织凝血活酶ISI值。范围:比值为0.82-1.15 意义同凝血酶原时间.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是一种糖蛋白,主要由肝脏来制造。参考值参考值:Quick氏一步法:11-14s(秒)延长见于延长见于:(1)肝脏实质性损伤:肝硬化、肝脏弥漫性损伤。(2)应用抗凝药物、维生素K缺乏。(3)恶性贫血、急性白血病、肾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先天性凝血酶原缺乏症、先天性纤维蛋白缺乏症。缩短见于缩短见于:(1)心肌梗塞、脑血栓形成。(2)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早期。外源性凝血系统的解释及含义
48、外源性凝血系统的解释及含义 指因子激活及因子以组织损伤后所释放出的组织凝血活酶起动外源性凝血途径为特点。在外科大手术、严重创伤、产科意外(如胎盘早期剥离、宫内死胎等)、恶性肿瘤或实质性脏器的坏死等情况下均有严重的组织损伤或坏死,所以大量促凝物质入血,其中尤以组织凝血活酶(tissue thromboplastin,即凝血因子,或称组织因子)较多。这些促凝物质可通过外源性凝血系统的启动引起凝血。临床上以凝血酶原时间测定来反映外源性凝血途径的状况。组织因子是存在于多种细胞质膜中的一种特异性跨膜蛋白。当组织损伤后,释放该因子,在钙离子的参与下,它与因子一起形成复合物。外源性凝血途径主要受组织因子途径
49、抑制物(TFPI)调节。TFPI是存在于正常人血浆及血小板和血管内皮细胞中的一种糖蛋白。它通过与因子a或因子a-组织因子-因子a结合形成复合物来抑制因子a或因子a-组织因子的活性。内源性凝血途径内源性凝血途径(intrinsic pathway)是指参与凝血的因子全部来自血液,通常因血液与带负电荷的异物表面(如玻璃、白陶土、硫酸酯、胶原等)接触而启动 8.血小板聚集功能血小板聚集功能(PAgT)缩短见于高血脂、高血糖、脑血栓形成、静脉血栓等。:血小板聚集是止血和血栓形成的首要基本条件,血小板聚集通常是指血小板与血小板之间相互粘着的能力。参考值参考值:比浊法:最大聚集率:62.7()16.1%玻
50、片法:正常滴度:1:51:125 增高:冠心病、心肌梗塞、糖尿病、肾病。减低:血小板无力症。9.血小板粘附率血小板粘附率(PAdT):血小板粘附性对于保持人体的正常止血过程有着十分重要的生理意义,但血小板粘附性的增高对病理性血栓形成与冠心病、缺血性中风的发生有重要关系,而血小板粘附性过低则易发生出血。(男):0.394()0.05;(女):0.349()0.05 增高:冠心病、糖尿病、脑血栓形成、高脂血症、高血压、多发性硬化、雷诺氏症、痛风、肥胖症、外科手术后。减低:血小板无力症、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尿毒症、肝硬变、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也见于长期服用阿斯匹林、保泰松等药物。10.出血时间测定出血时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