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八年级物理第卷(选择题,共2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计20分)1.下列现象产生,需要吸热的是A. 夏天,输水管外出现小水珠B. 严冬,玻璃窗内壁结了一层冰花C. 擦在皮肤上的酒精马上干了D. 早晨,室外大雾迷漫【答案】C【解析】【详解】A、夏天,输水管外出现小水珠是液化现象,此过程是放热过程,不符合题意;B、冰花是凝华现象,是放热过程,不符合题意;C、酒精的蒸发要带走热量,是吸热过程,符合题意;D、大雾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是放热过程,不符合题意故选C.2.有一体积为的均匀固体用天平测得它的质量为160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 用天平测它的质量时,砝码应放在天平左盘B. 此固体的密度为C. 把此固体带到月球上,质量会变小D. 把此固体截去一半剩余部分密度为【答案】B【解析】【详解】A用天平测量质量时,物体应放在天平的左盘,砝码应放在右盘,故A错误;B此固体的密度故B正确;C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形状、状态、空间位置无关,把此固体带到月球上,质量会不变,故C错误;D物质的密度与物体质量的多少无关,把此固体截去一半,剩余部分密度不变,故D错误。故选B。3.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 赵州桥在水中形成“倒影”B. 手墙上形成“手影”C. 筷子好像水面处向上弯折D. 景物在凸面镜中成像【答案】C【解析】赵州桥
3、在水中形成“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手在墙上形成“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筷子好像在水面处向上弯折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景物在凸面镜中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答案选C4.下列图象与描述的物理量间的关系,对应错误的是A. 甲图晶体温度与加热时间的关系B. 乙图液体沸腾前后温度与加热时间的关系C. 丙图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与时间的关系D. 丁图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答案】B【解析】【分析】先确定图象中两个物理量的关系,再看图象中所反应的这两个物理量的关系与这个关系是否对应,由此分析即可【详解】由晶体的熔化规律知道,晶体在熔化前温度升高,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熔化后吸热温度升高,所以,晶体温
4、度与加热时间的关系与甲图像对应正确,故A不符合题意;由汽化的特点知道,液体沸腾前,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不变,汽化结束后,继续吸热,温度继续上升,而图乙表示的此过程是温度降低、不变、降低,与液体沸腾前后温度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对应错误,故B符合题意;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是一定值,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与图像丙对应正确,故C不符合题意;物质的质量m与物体的体积V成正比,即m-V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图象丁与物体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关系对应正确,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5.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道路旁植树”,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B. “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响度大C
5、. “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D.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指的是声音音调太高,太刺耳【答案】D【解析】【详解】A道路旁植树就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震耳欲聋”,说明发声体的振幅大,声音的响度大,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指的是声音响度不能太大,容易惊扰到天上的人,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6.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4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B. 4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
6、等C. 04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2m/sD. 3s时甲在乙的前方【答案】C【解析】【详解】此图像为s-t图像,先明确甲乙的运动状态,甲一直保持匀速直线运动,乙是先匀速直线运动后静止A24s内,乙是静止状态,故A错误;B4s时甲有一定的速度,乙是静止状态,速度不同,故B错误;C04s乙运动的路程是8m,时间是4s,平均速度为=2m/s,故C正确;D3s时,乙运动的路程是8m,甲运动的路程是6m,乙在甲前方,故D错误7.有经验的渔民都知道只有瞄准鱼的下方才能把鱼叉到,如图所示下列四幅光路图,能够正确说明叉到鱼的道理的是( )A. B. C. D. 【答案】C【解析】水中鱼反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了折
7、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人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逆着折射光线看上去,看到的是变浅的鱼的虚像,所以有经验的渔民应该用鱼叉瞄准看到鱼的下方位置,才能将鱼叉到;如图所示:由此可知,B、D选项光的传播方向错误,A选项折射角等于入射角,故错误,只有C选项正确,故选C8.小花同学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时,记录实验的数据如下表。这种液体的密度和空量杯的质量分别是( )液体与量杯的质量m/g305070液体的体积V/cm3103050A. 1.0103kg/m3 20gB. 1.0103kg/m3 10gC. 1.4103kg/m3 20gD. 3.0103kg/m3 20g【答案】A【解析】【详
8、解】由表格数据知道,当液体体积V110cm3时,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总130g;当液体体积V230cm3时,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总250g;设量杯的质量为m杯,液体的密度为,则m总1m1+m杯,30gV1+m杯,m总2m2+m杯,50gV2+m杯,由得:(V2V1)50g30g20g,代入数据解得1g/cm31.0103kg/m3,m杯20g。故选A。9.如图是晚上汽车在干燥的沥青路面和潮湿的沥青路面上行驶时大灯部分光路简图,在晚上开车时()A. 潮湿的路面更容易发生光的漫反射B. 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潮湿的路面更暗C. 干燥的路面发生光的折射D. 照射到干燥路面上的光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答案
9、】B【解析】【详解】A由图可知,光射到潮湿的沥青路上容易发生镜面反射,故A不符合题意;B由于光射到潮湿的沥青路上容易发生镜面反射,反射光线是平行射出的,很少的反射光线进入驾驶员眼睛,所以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潮湿的路面更暗,故B符合题意;C干燥的路面和潮湿的路面都会发生反射,故C不符合题意;D照射到干燥路面上的光发生漫反射,漫反射也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0.要想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140,入射角的大小应是()A. 70B. 40C. 50D. 140【答案】A【解析】【详解】因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夹角是入射角和反射角之和,又因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入射角的大小为
10、故选A。第卷(共80分)二、填空题(每空2分,计34分)11.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_m/s【答案】3108【解析】【详解】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12.如图,甲、乙、丙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_;响度相同的是_,图丁所示两种声音的_不同。【答案】 (1). 甲乙 (2). 甲丙 (3). 音色【解析】【详解】1从甲、乙、丙三幅图可以看出,甲和乙在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是相同的,因此它们的振动频率是相同的,所以甲和乙的音调是相同的。2甲和丙两种波形的振幅是相同的,因此它们的响度是相同的。3图丁中的波形是不同的,所以图丁所示两种声音的音色不同。13.李白
11、的诗句“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中的三个人,除他自己外,另外的两个人,一个是由于光的_形成的影子,另一个是由酒面形成的李白自己的像。【答案】直线传播【解析】【详解】“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中的一人是饮酒者本人,另外两“人”是饮酒者在月光下形成的影子和在酒面形成的虚像;其中一个“人”是人在地面上形成的影子,它是沿直线传播的光被不透明的人挡住,在人后面的地面上光照不到的地方形成影,即地面上的“人”;另一“人”是杯中的“人”,酒面是一个平面镜,人在这个平面镜中成像,即平面镜成像,它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14.检查视力时,人眼要与视力表保持5m的距离如图所示,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后上方,则被测者要面向
12、平面镜且距离平面镜_m才能进行视力的检查当人靠近平面镜时,镜中视力表的像的大小将_【答案】 (1). 2 (2). 不变【解析】【详解】1由图知:视力表到平面镜的距离是3m,根据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视力表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是3m,视力表与像的距离为6m;2检查视力时,人眼要与视力表的像保持5m的距离,故人到平面镜的距离是: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是等大的,当人逐渐靠近平面镜时,视觉上感觉像在变大,但实际上像的大小并没有变,以他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不变.【点睛】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根据物像到平面镜距离关系判断视力表和视力表像之间的距离,求出人和视力表像之间的距离;像与物大小相等.15.利用超声
13、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能够传递_利用声呐系统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2s后收到回波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31m/s,则此处海水的深度为_m;利用此种方法不能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这是因为_【答案】 (1). 能量 (2). 1531 (3). 月亮与地球之间是真空,超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解析】【详解】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能够传递能量;声音到达海底的时间为t=1s,由v=可得,此处海水的深度为s=vt=1531m/s1s=1531m;超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因为地球到月亮之间是真空,所以超声波不能传播,不能用超声波测量地月距离16.小芳站在竖起的穿衣镜前5m处,小芳的身高为1.6
14、5m,小芳的像与镜的距离为_m,小芳的像高为_m;若小芳向镜移动3m后,小芳与镜中的像距离为_m。现将一块和镜面一样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面1m处,如左下图所示,这时她_(选填“仍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答案】 (1). 5 (2). 1.65 (3). 4 (4). 仍能【解析】【详解】1像与物到镜的距离相等,小芳离镜子5m,所以她的像离镜子也是5m。2由于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所以镜中她的像的高度等于1.65m。3小芳向镜移动3m后,小芳离平面镜2m,小芳像距平面镜也是2m,小芳与镜中的像距离为小芳与镜中的像距离为4m。4由于成的像是虚像,在镜面后放置木板是不影响成像的,故在镜后
15、放一个木板并不影响光的反射,同时也不会影响成像,所以这时她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17.在没有任何其他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绿光照在穿白上衣,红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上衣呈_色,裙子呈_色。【答案】 (1). 绿 (2). 黑【解析】【详解】1当绿光照到白上衣后,绿光被反射入观众眼中,所以可以辨别出是绿色。2当绿光照到红裙子后,绿光被吸收,没有光线射入观众眼中,所以可以辨别出是黑色。三、作图题(每小题3分,共6分)18.如图所示,光源S射出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过A点,在图中画出光线的光路图。( )【答案】【解析】【详解】先通过平面镜作出发光点S的对称点S即为S的像;连接SA交平面
16、镜于点O,SO为入射光线,OA为反射光线;如图所示19.将一平面镜斜放在装有水的水槽中,有一束光线垂直射入水中,如图所示,请画出这束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再由水射入空气中行进的光路图。( )【答案】【解析】【详解】过入射点垂直于镜面作出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右侧作出在水中的反射光线,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由此画出在空气中的折射光线,如图所示四、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计34分)20.按要求完成填空(1)利用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探究水沸腾的特点,加热一定时间后,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水的温度为_;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撤去酒精灯,水
17、慢慢停止了沸腾,这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_;(2)如图乙所示,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小红同学多次测量的目的是为了_,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同一位置由_开始下滑;(3)如图丙所示,将纸板NOF从直线AB所在位置绕ON向后转动,在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_;(4)如图丁所示,拨动张紧的橡皮筋,橡皮筋来回跳动,且有声音产生,说明_。【答案】 (1). 88 (2). 持续吸热 (3). 减小实验误差 (4). 静止 (5). 在同一平面内 (6).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解析】【详解】(1)1温度计上每一个大格代表10,每一个小格代表1,示数是88。2水沸腾后继续
18、加热,温度保持不变,撤去酒精灯,水不能继续沸腾,说明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吸热。(2)3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为了减小实验误差。4实验中应多次测量,应保证小车每次通过的距离相等,故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3)5图丙的实验中,将纸板NOF从直线AB所在位置绕ON向前或向后转动,在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4)6如图丁所示,拨动张紧的橡皮筋,橡皮筋来回跳动,且有声音产生,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1.下面是小芳同学做“测量苹果醋的密度”实验;(1)她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A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零刻度线处
19、,发现指针如图甲所示要使横梁平衡她应将平衡螺母向_(选填“左”或“右”)调;B用调好的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为20g;C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苹果醋,用天平称出烧杯和苹果醋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苹果醋和烧杯的总质量为_g;D她将烧杯中的苹果醋倒入量筒中,量筒内液面静止时苹果醋的体积如图丙所示;(2)小芳算出苹果醋的密度_;(3)同组的小明认为,小芳这种方法测出苹果醋密度会_(选填“偏大”或“偏小”);只需对小芳的实验步骤进行调整,就可减小实验误差,小明调整后的实验步骤为_(填序号)。【答案】 (1). 左 (2). 62 (3). (4). 偏大 (5).
20、ACDB【解析】【详解】(1)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零刻度线处,由图甲知,指针偏右,要使横梁平衡她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2由图乙知,天平标尺的分度值为0.2g,所以苹果醋和烧杯的总质量为故苹果醋和烧杯的总质量为62g。(2)3由步骤B、C可知苹果醋的质量由图丙知,量筒的分度值为1mL,苹果醋的体积为苹果醋的密度所以密度为。(3)4小芳不可能把烧杯内的苹果醋全部倒入量筒内,导致测得苹果醋的体积偏小,由公式知所测密度偏大。5根据测量液体密度步骤可知,应该先用天平称出盛有苹果醋的烧杯的总质量;再把烧杯中的苹果醋倒入量筒中,记下量筒中苹果醋的体积;最后用天平称出此时烧杯的质量;所以合理的实验
21、顺序是ACDB。22.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图示装置,探究反射声音的强弱与充当反射面的材料是否有关。他们将发声的闹铃置于纸筒A内。将充当反射面的材料置于O处,通过纸筒B倾听反射的铃声强弱。(1)实验过程中,保持纸筒A和B的位置_,只改变充当反射面的材料,让同一位同学听反射声音的强弱;实验结果如下表:反射面材料大理石玻璃板木板棉布毛巾海绵反射声音的强弱最强强强较强弱几乎听不到(2)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得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射声音的强弱与充当反射面的材料_,你还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写出一条即可);(3)如果利用声音的反射现象,测量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应选择表中的_作为反射面材料效果最好。【答案
22、】 (1). 不变(或一定) (2). 有关 (3). 其他条件相同时,海绵吸音效果最好(根据情况结论吉之有理即可) (4). 大理石【解析】【详解】(1)1保持纸筒A和纸筒B的位置不变,只改变充当反射面的材料,让同一位同学倾听反射声音的强弱,是为了探究反射声音的强弱与充当反射面的材料是否有关。(2)2由实验表格知,材料不同,反射效果不同,所以反射声音的强弱与充当反射面的材料有关。3由实验表格知,在其它条件相同时,海绵的吸音效果最好,大理石反射效果最好,可知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表面松软的物体反射声音性能差或易于吸收声音。(3)4因为相同条件下,大理石的反射效果好,可以利用大理石作为反射面;所以利
23、用声音的反射现象,测量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应选择表中的大理石。23.小峰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平面镜的特点”实验时,将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直放在桌面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移动蜡烛B,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1)实验室提供四块玻璃板供小峰选择:A.较薄茶色 B.较厚茶色 C.较薄无色 D.较厚无色为了保证实验效果,小峰应该选择_玻璃板;(2)用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_的关系。某同学发现看到蜡烛A的像不清晰,于是他将蜡烛B也点燃,用来增加像的亮度。他这样做_(填“能”或“不能”)使看到的像更清晰;(3)在寻
24、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_(填“A”或“B”)这一侧观察;(4)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选填“虚”或“实”)像。【答案】 (1). A (2). 大小 (3). 不能 (4). A (5). 虚【解析】【详解】(1)1因为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影响到实验效果,所以应选用薄玻璃板;无色透明玻璃板透光性太强,容易受到玻璃另一侧物体的干扰;茶色玻璃板透光性较差,成像主观感觉比无色玻璃好得多,故应选择茶色玻璃板。故选A。(2)2两只蜡烛大小相同,后面的蜡烛又和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就证明了像与物的大
25、小相同,所以两只蜡烛等长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用的。3若将另一侧的蜡烛点燃,结果使得玻璃后面太亮,更不容易发生反射,所以像会更不清晰。(3)4平面镜成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A蜡烛发出的光线经玻璃板反射,被人眼接收,才能看到像,故眼睛在A蜡烛所在这一侧。(4)5平面镜成虚像,所以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上一光屏,则光屏上不能承接到烛焰的像。五、综合题(共1小题,计6分)24.屋檐下有一木质直角三角架,如图所示,已知AB=3m,BC=4m,抓抓描逮到跑跑鼠后,A点让跑跑鼠逃脱,跑跑鼠沿ABC路线以的匀速拼命逃窜,抓抓猫选择AC路线同时开始追赶并恰好在C点再次速到跑跑鼠问:(1)抓抓猫和跑跑鼠何者平均速度大?(2)抓抓猫平均速度多大?【答案】(1) 跑跑鼠的平均速度大;(2)抓抓猫平均速度是2.5m/s【解析】【详解】(1)跑跑鼠运动的路程是AB和BC之和,即为7m;抓抓猫运动的路程是AC,根据勾股定理得:AC=5m,所以抓抓猫运动的路程是5m,由于它们的运动时间相同,由v=得到跑跑鼠的平均速度大;(2)跑跑鼠运动的路程s鼠=3m+4m=7m,跑跑鼠运动的时间:t鼠=2s,因为抓抓猫和跑跑鼠运动时间相同,所以t猫=2s,则抓抓猫的平均速度:v猫=2.5m/s答:(1) 跑跑鼠的平均速度大;(2)抓抓猫平均速度是2.5m/s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