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声音的特性第1课时 音调教学设计2.2声音的特性【课 时】第1课时(不包括响度、音色)【教学目标】l 通过体验和实验,知道音调的含义并能描述音调与频率的关系。l 观察声音的波形,形象的认识声波,大致了解不同音调的本质。 【教学重点】 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教学难点】 理解音调的含义,探究音调高低与频率的关系【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合作交流、自主学习。【教学用具】演示教具:音叉.钢尺学生用具: 柱形玻璃瓶、水。【教学过程】(一) 感受声音的高低,引出课题。 对比被称为“人声低音炮”的歌手赵鹏和男高音歌唱家维塔斯的演唱,提出问题:两位歌手的声音最大的不同是什么?引出课题:声音的特性-音调。(二
2、)新课教学一音调 1.利用引入视频,提出问题:音调的高低与什么因素有关? 2.做出猜想:音调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有关。 3.探究实验:音调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的关系:器材:钢尺。设计并进行实验:小组合作,设计实验,注意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并比较音调的高低,填入实验表格。得出结论:物体振动越慢,音调越低;物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 从而引出频率的定义。 了解频率的定义、单位和含义。 为了欣赏各种乐音,千百年来世界各地,各民族的人民发明了各种各样的乐器。比如打击乐器,弦乐器,管乐器。二.不同音调声音的波形 我们如何知道一个声音的频率是多少呢? 敲击两个不同频率的音叉,将声音输入示波器,观察、比较波形的疏
3、密程度,判断频率高低。根据实验现象,总结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振动越慢,频率越低,音调越低;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音调越高。三超声波、次声波 1. 提出问题:刚才我们听到的维塔斯的歌唱,音调很高,他的高音为什么被称为“海豚音”呢? 2.自主学习课本P33-34,分享对问题的理解,认识到人耳听觉存在一定范围,描述超声波、次声波的定义。 3.知识应用:我们能听到蚊子的“嗡嗡”声,为什么听不到蝴蝶扇动翅膀的声音?四.课后活动: 1.知识梳理与小结。 2.“小小音乐会”:自制水瓶琴,并参考乐谱演奏出音乐,享受制作的乐趣,感受科学之美。(三) 结束语: 同学们,伴随着动听的音乐,这节课也接近尾声了,非常舍不得你们,我把这些瓶子留给大家,希望我们利用这些瓶子和身边其他物品,制作出更丰富多彩的乐器,在探索科学世界的同时,也能享受科学之美!(四) 板书设计: 2.2 声音的特性-音调1. 音调2. 音调与频率的关系3. 超声波与次声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