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统编教材文言文分册梳理训练九年级(下)第32篇 鱼我所欲也(2011课标)孟子课文原文教参译文(加粗字词为教材课下注释)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w),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
2、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大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但)我所想要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也是我所憎恨的,(但)我所憎恨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祸患我不躲避。假如人们所想要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什么(手段)不可以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方法,哪一种不可以采用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方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
3、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想要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憎恨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贤人有这种心,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c)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踩踏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会
4、因轻视而不肯接受。优厚的俸禄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所认识的穷困的人感激我吗?先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先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为了妻妾的侍奉却接受了;先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为了所认识的穷困的人感激我却接受了: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固有的羞恶之心。【思维导图】【写作特色】(1)类比说理。文章开头类比说理,用“鱼与熊掌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的同理类比提出“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2)语言特色。本文行文流畅,论证严密;引譬设
5、喻,生动形象;排比铺陈,气势恢弘。体现了孟子一书的文笔特点。【现实意义】“舍己”已不限于舍弃生命,也包括与生命同等重要的个人利益。“取义”也已不限于正义,包括正义在内的一切公义。在人生的道路上,会面临许多重要的抉择,我们应该以“义”为重。只有这种精神在每个人心中牢牢地扎根,我们的国家才会更有希望,我们的民族才能崛起。 知识梳理一、重点字词句归纳1. 通假字(1)故患有所不辟也_同_,意思:_。(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_同_,意思:_。(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_同_,意思:_。_同_,意思:_。(4)乡为身死而不受_通_,意思:_。2. 古今异义(1)一箪食,一豆羹古义:_ 今义:豆子(2)万钟
6、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古义:_ 今义:计时器具(3)万钟于我何加焉古义:_ 今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东西或数目合在一起(4)是亦不可以已乎古义:_ 今义:已经3. 词类活用动词用作名词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原意为:生存,句中意为:_。【F】4. 一词多义二者不可得兼 _【F】余因得遍观群书(送东阳马生序) _【F】(1)得求而不得者也(送东阳马生序) _【F】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记) _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湖心亭看雪) _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马说) _【F】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_【F】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_(2)是是亦不可以已乎 _【F】是进亦忧,退亦忧(岳阳楼记) _【F】问今是何世(桃花源记) _【F
7、】 是非木杮(河中石兽) _5. 重点实词 (1)故不为苟得也 故:_【F】 苟得:_ (2)故患有所不辟也 患:_ (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如使:_ (4)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是故:_【F】(5)贤者能勿丧耳 丧:_ (6)一箪食,一豆羹 食:_【F】(7)蹴尔而与之 蹴:_ (8)乞人不屑也 不屑:_ (9)妻妾之奉 奉:_ (10)此之谓失其本心 本心:_ 6. 重点虚词(1)于所欲有甚于生者 _万钟于我何加焉 _ (2)为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_乡为身死而不受2010D _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_二者不可得兼_(3)者舍生而取义者也_所欲有甚于生者_所识穷乏者得我与2018D _(4
8、)此之谓失其本心2014D _7. 重点句子翻译(1)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3)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4)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二、文意理解与探究1. (2015云南)本文开头从“鱼”和“熊掌”说起,有什么好处? 2. “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此”指的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 3. 孟子认为“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他通过哪三个取舍论证了“义”和“不义”的存在? 4. 试分析“是亦不可以已乎?”这个问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 作者在文中赞美和批评的分别是什么样的人? 6. 文章反复论证了一个什么观点?主
9、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素养提升设问 (统编课后习题)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都把“舍生取义”奉为人生准则,在今天,又该如何理解“舍生取义”呢? 金题演练 (内容相关)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2分)【甲】“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虽尧舜不能去民之欲利;然而能使其欲利不克其好义也。虽桀纣不能去民之好义;然而能使其好义不胜其欲利也。故义胜利者为治世,利克义者为乱世。上重义则义克利,上重利则利克义。故天子不言多少,诸侯不言利害,大夫不言得丧,士不通货财。有国之君不息牛羊,错质之臣不息鸡豚,冢卿不修币,大夫不为场园,从士以上皆羞利而不与民争业,乐分施而耻积藏;然故民不困财,贫窭者
10、有所窜其手。(节选自荀子大略)【注释】错质之臣:“错”同“措”;“质”同“贽”。“错质”意为“呈献礼物 (给君主)”,“错质之臣”即指献身于君主的臣子。修币:指放高利贷。窭(j):贫穷。窜其手:窜,指放置,安放。手,指精通某种技艺的人。这里指发挥自己精通的技艺。【乙】鱼我所欲也全文。1.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1)虽尧舜不能去民之欲利 ( )(2)然故民不困财 ( )(3)所恶有甚于死者 ( )(4)是亦不可以已乎 (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2分) ( )A. 然而能使其欲利不克其好义也 此之谓失其本心B. 利克义者为乱世 天下为公C. 有
11、国之君不息牛羊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D. 乐分施而耻积藏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3. 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上重义则义克利,上重利则利克义。 (2)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4. 【甲】【乙】两文分别论述了怎样的观点?(2分) 虚词随文小练【用法归纳】为(11年4考)速记口诀:“为”字动介助语气,做是替给被反诘意义及用法:动词,担任,当【2017D、2016A】;动词,表判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是”【2015C】;介词,表目的,为了【2010D】;介词,对、向;介词,给,替;动词,以为,认为;动词,看作、当成、作为;动词,做,干;名词,表现;介词,被。鱼我所欲也
12、一课中“为”字用法极为典型,共出现了11处,请完成下表。义项介词,表目的,为了例句:_ _ _义项动词,做,干例句:_ _ _ _【自主归纳】同学们,除了鱼我所欲也,你还能从其他课文中找到更多虚词“为”的义项和例句吗?请完成下表。义项动词,担任,当例句: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_ _义项动词,表判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是”例句:_ _ _义项介词,对、向例句: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_义项介词,给,替例句:_义项动词,以为,认为例句:_ _义项动词,看作、当成、作为例句:以君为长者 _ _义项名词,表现例句:_义项介词,被例句:_ 通假字随文小练1. 故患有所不辟也_同_,意思为:_2. 万钟则不辩
13、礼义而受之_同_,意思为:_3.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_同_,意思为:_同_,意思为:_4. 乡为身死而不受_同_,意思为:_5. 故不错意也_同_,意思为:_6. 仓鹰击于殿上_同_,意思为:_7. 四支僵劲不能动_同_,意思为:_8. 同舍生皆被绮绣_同_,意思为:_9.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_同_,意思为:_10.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_同_,意思为:_11. 属予作文以记之_同_,意思为:_12.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_同_,意思为:_13. 诎右臂支船_同_,意思为:_14. 左手倚一衡木_同_,意思为:_15. 北冥有鱼_同_,意思为:_16. 学学半_同_,意思为:_17. 选贤与能_
14、同_,意思为:_18.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_同_,意思为:_19.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_同_,意思为:_20.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_同_,意思为:_21. 蝉则千转不穷_同_,意思为:_22. 窥谷忘反_同_,意思为:_23. 往之女家,必敬必戒_同_,意思为:_24.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_同_,意思为:_25.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_同_,意思为:_26. 入则无法家拂士_同_,意思为:_27.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_同_,意思为:_28. 甚矣,汝之不惠_同_,意思为:_29. 军士吏被甲_同_,意思为:_30. 改容式车_同_,意思为:_31. 但手熟尔_同_,意思
15、为:_32. 徐以杓酌油沥之_同_,意思为:_33. 尊君在不_同_,意思为:_ 34.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_同_,意思为:_35.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_同_,意思为:_36. 其人舍然大喜_同_,意思为:_第33篇 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全国视野:2018全国考情对比:泸州。 知识梳理一、重点字词句归纳1. 通假字(1)故不错意也_同_,意思为:_。(2)仓鹰击于殿上_同_,意思为:_。2. 古今异义(1)岂直五百里哉古义:_ 今义:不弯曲(2)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古义:_ 今义:布做的衣服(3)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古义:_ 今义:夺(4)休祲降于天古义:_ 今义:休息(5)秦王色挠古义:_ 今
16、义:(用手指)轻轻地抓(6)长跪而谢之曰古义:_ 今义:感谢或凋谢3. 词类活用(1)名词用作动词天下缟素原意为:白色丧服,句中意为:_。(2)形容词用作动词请广于君原意为:大,句中意为:_。轻寡人与原意为:轻的,指分量小,句中意为:_。【F】(3)动词的使动用法且秦灭韩亡魏原意为:灭亡,句中意为:_。【F】4. 一词多义 (1)使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_【F】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_【F】(2)徒亦免冠徒跣 _徒以有先生也_(3)怒天子之怒 _【F】怀怒未发 _ 5. 重点实词(1)唐雎不辱使命 辱:_(2)秦王使之谓安陵君曰 谓:_【F】(3)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易:_(4)安陵君其许
17、寡人 许:_【F】(5)大王加惠 加惠:_(6)愿终守之 愿:_【F】(7)秦王不悦 悦:_【F】(8)秦王怫然怒 怫然:_(9)亦免冠徒跣 跣:_(10)休祲降于天 祲:_(11)挺剑而起 挺:_(12)寡人谕矣 谕:_6. 重点虚词(1)以以头抢地耳 _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_徒以有先生也_(2)安陵君其许寡人 _7. 重点句子翻译(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2)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3)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4)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第34篇 送东阳马生序(2011课标)元末明初宋濂考情搜索:2016
18、年与曾国藩家书对比考查。全国视野:2018全国考情单篇:广东省卷、安顺;对比:黄冈、荆门、孝感、益阳、沈阳、本溪、营口、柳州。课文原文教参译文(加粗字词为教材课下注释)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un),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ch)咄(du),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s)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
19、获有所闻。 我小时候就爱好读书。家里穷,没有办法得到书来阅读,就经常向有书的人家去借,亲手用笔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子按期归还。天气特别冷的时候,砚台里的墨水结成坚冰,手指不能屈伸,也不放松抄录书。抄写完毕,跑着把书送还,不敢稍稍超过约定期限。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也因此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书。成年以后,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又担心没有学问渊博的老师、名人可以交往,(我)曾经跑到百里以外的地方,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前辈道德声望高,向他求教的学生挤满了屋子,(他)从不把言辞委婉些,脸色温和些。我站在旁边侍候着,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下身子,侧着耳朵请教;有时遇到他训斥,我的
20、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不敢说一句话来辩解;等待他高兴了,就又去请教。所以我虽然愚笨,但终于能够有所收获。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qi)曳屣(x)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jn)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yn)人持汤沃灌,以衾(qn)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xi),烨(y)然若神人;余则缊(yn)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mo)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
21、,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当我从师求学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里。隆冬季节,刮着猛烈的寒风,踏着几尺深的积雪,脚上的皮肤因寒冷干燥而开裂却还不知道。到了学舍,四肢僵硬不能动弹,旅舍中的仆役拿了热水来浇洗,用被子给我盖上,很久才暖和过来。寄居在旅店,店主人每天供给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的东西可以享受。跟我住在一起的同学,都穿着华丽的丝绸衣服,戴着红缨装饰成的缀着珠宝的帽子,在腰间佩戴着白玉环,左边佩着刀,右边挂着香袋,光彩照人的样子像神仙一样;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生活在他们当中,毫无羡慕的意思,因为内心有值得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我求学时的勤奋和艰苦大概就是这样。现在我虽已年
22、老,没有什么成就,但所幸做了官,承受着天子的恩宠光耀,跟随在公卿之后,每天在皇帝座位旁边侍奉,准备接受询问,天底下错误地称说我的姓名,更何况才能超过我的人呢?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wi),无冻馁(ni)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如今的学生们在太学中学习,朝廷每天按时供给粮食,父母每年都给予冬天的皮衣和夏天的葛衣,没有受冻饥饿的忧虑了;坐在大厦之下诵读经书,没有奔走的劳苦了;有
23、司业和博士当他们的老师,没有询问却不告诉、求教却无所收获的了;凡是所应该具备的书籍,都集中在这里,不必再像我这样用手抄录,向别人借来然后才能看到了。他们中如果学业有所不精通、品德有未养成的,如果不是天赋、资质低下,就是用心不如我这样专一,难道可以说是别人的过错吗?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y)余,撰长书以为贽(zh),辞甚畅达。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余者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中已学习两年了,同辈人很称赞他的德行。我退
24、休后进京朝见皇帝,马生以同乡晚辈的身份拜见我,写了一封长信作为礼物,文辞很顺畅通达。同他论辩,言辞谦和,脸色平易。他自己说少年时对于学习很用心、刻苦,这可以称作善于学习的人吧。他将要回家拜见他的父母亲人,我特地将自己治学的艰难告诉他。如果说我勉励同乡努力学习,则是我的志意;如果诋毁我夸耀自己的际遇好而在同乡面前显示骄傲,难道是了解我吗?【思维导图】【中心概括】作者通过写自己年轻时求学的艰辛和刻苦学习的经历,以此勉励马生珍惜现有的学习条件,勤奋学习,德业双修,争取学有所成。【写作特色】(1)详略有致,结构严密。详写自己青少年时期求学的艰难勤奋,这样更能突出主题。(2)对比鲜明,说服力强。作者从衣
25、、食、住、学等方面进行鲜明对比,着重强调:学业是否有成,关键在于自身是否专心致志。(3)叙议结合,突出中心。本文以记叙为主,结尾议论,表明主题。 知识梳理一、重点字词句归纳1. 通假字 (1)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2016_同_,意思:_。(2)同舍生皆被绮绣_同_,意思:_。2. 古今异义(1)录毕,走送之古义:_ 今义:行走(2)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古义:_【F】 今义:虚伪的,不真实的(3)媵人持汤沃灌古义:_ 今义: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4)主人日再食古义:_ 今义:又一次,继续(5)右备容臭古义:_ 今义:臭味3. 词类活用(1)名词用作动词主人日再食原意为:食物,句中意为:_。腰白玉之环2
26、016原意为:人身体的部位,句中意为:_。(2)名词用作状语手自笔录原意为:手,句中意为:_。【F】主人日再食原意为:太阳,句中意为:_。(3)动词用作状语余立侍左右原意为:直立,句中意为:_。【F】4. 一词多义(1)若烨然若神人 _【F】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_若无兴德之言(出师表) _【F】(2)至色愈恭,礼愈至 _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_【F】(3)从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_当余之从师也 _【F】5. 重点实词(1)余幼时即嗜学 嗜:_【F】(2)无从致书以观 致:_ (3)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假借:_ (4)弗之怠 弗:_ 怠:_ (5)不敢稍逾约 逾:_ 约:_ (6)余因得遍观群书 得
27、:_【F】(7)既加冠 既:_ (8)益慕圣贤之道 益:_【F】(9)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患:_【F】 硕:_ (10)尝趋百里外 尝:_【F】 趋:_ (11)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叩问:_ (12)未尝稍降辞色 辞:_ 色:_ (13)援疑质理 援:_ 质:_ (14)俯身倾耳以请 倾:_ 请:_ (15)或遇其叱咄 或:_【F】 叱咄:_ (16)不敢出一言以复 复:_ (17)俟其欣悦 俟:_ 悦:_【F】(18)卒获有所闻 卒:_【F】(19)负箧曳屣 负:_ 曳:_ (20)穷冬烈风 穷:_ (21)至舍 舍:_ (22)滕人持汤沃灌 沃:_ (23)久而乃和 和:_ (24)寓逆旅
28、 寓:_ 逆旅:_ (25)烨然若神人 烨:_ (26)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缊:_ 敝:_ (27)略无慕艳意 慕艳:_ (28)预君子之列 预:_ (29)而承天子之宠光 宠:_ 光:_ (30)缀公卿之后 缀:_ (31)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遗:_ (32)无冻馁之患矣 馁:_ (33)生以乡人子谒余 谒:_ (34)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 诋:_ 6. 重点虚词(1)其俟其欣悦_门人弟子填其室_无从致书以观2013B _(2)以计日以还_以是人多以书假余_(3)之以衾拥覆2016C _戴朱缨宝饰之帽2016B _弗之怠_走送之_当余之从师也_(4)烨然若神人2014B _(5)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2016D _7. 重点句子翻译(1)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2)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3)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4)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5)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6) 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二、文意理解与探究1. (统编课后习题)在求学过程中,作者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 2. (2018安顺)从第1段看,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原因有哪些。 3. 文中提到在太学学习的优越条件,其用意是什么? 素养提升设问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