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e n c h c l ) 陎尒杶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编著 教师教学用书 普通高中教科书 上 册 必 修 语 文 下 册 必 修 语 文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编著 教师教学用书 普通高中教科书 北京 给作者 普通高中教科书 教师教学用书 语文 必修 下册 出版发行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 17 号院 1 号楼 邮编:100081) 网 址 经 销 全国新华书店 印 刷 印刷厂 版 次 2020 年 1 月第 1 版 印
2、次 年 月第 次印刷 开 本 787 毫米 1 092 毫米 1/16 印 张 21.75 字 数 511 千字 定 价 59.80 元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采用任何方式擅自复制或使用本产品任何部分违者必究 如发现内容质量问题、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本社联系。电话:400-810-5788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普通高中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 语文:必修 . 下册 /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 开发中心编著 .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2019. 12 ISBN 978-7-107-34224-0 . 普
3、 . 人 . 中学语文课高中教学参考资料 . G633.303 中国版本图书馆 CIP 数据核字(2020)第 014238 号 主 编:温儒敏 王本华 本册主编:郑桂华 尤 炜 编写人员: (以姓氏笔画为序) 尤 炜 朱于国 李世中 连中国 吴 泓 余党绪 陈尔杰 陈恒舒 郑桂华 胡 晓 胡 勤 夏德元 曹 晛 覃文珍 管然荣 樊新强 责任编辑:陈尔杰 曹 晛 美术编辑:房海莹 给作者 编写说明 1 编写说明 关于教材 普通高中教科书 语文是在教育部教材局的直接领导下组织编写的,聘请北京大学中文系 温儒敏教授担任总主编,由国内著名专家和学者、语文教研人员和一线教师,以
4、及人民教育出版 社专职教材编写人员共同组成了40余人的教材编写队伍。 普通高中语文教材以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 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 (以下简称“课程标准” )为依据,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以课程标准提出的语文核心 素养为依归,继承我国母语教育的优良传统,借鉴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贯彻工具性与人文性相 统一的精神,构建以语言建构与运用为基础的综合性、实践性语文教学体系,全面提升学生的语 文素养。 一、教材的突出特点与创新之处 1. 坚持立德树人,整体规划、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教材编写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
5、学 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全面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 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为发挥语文课程在立德树人方面的独特优势,教材按照“整体规划,有机渗透,自然融入” 的基本思路,凸显语文课程独特的育人价值。教材以课程标准的总体规划为依据,以单元的整体 设计为基础,以课文为主要载体,辅以精心设计的学习任务,系统有机地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文化教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劳动教育、法制教 育、民族团结教育、国家安全教育等,使学生在学习和运用语言文字
6、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受到熏 陶感染,增强民族自尊心、爱国感情和文化自信,逐步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最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为。 给作者 2 普通高中教科书 教师教学用书 语文 必修 下册 2. 体现课标精神,落实课标要求,强化核心素养的养成 2017年,教育部发布了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各科课程标准,深入总结21世纪以来 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宝贵经验,充分借鉴国际课程改革的优秀成果,成为指导各科教材修订 的纲领性文件。新研制的语文课程标准有很大突破,关注信息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改革,关注学生 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着力发展学生
7、的语文核心素养,力求解决目前语文教学中存 在的一些问题,体现了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尤其是核心素养的凝练、学习任务群的提出,为 教材编写和课堂教学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课程标准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凝练为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 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这是语文课程要达到的终极目标。教材编者认真分析四者之间的关 系,一方面强调统整和融合,力避分别落实、割裂呈现;一方面抓住主要矛盾,力求以“语言建 构与运用”为立足点和根本点,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语言文字运用实践,让学生在学习和运 用语言的过程中自然融入和提升其他三方面素养。为此,围绕语文核心素养以及课程标准设置的 若干任务群
8、,教材以学习任务为中心,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灵活设 计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改变过去常见的以单向的知识传授为 中心或以能力训练为中心的思路,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和运用语言,在个性化的参与和 实践中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3. 创新教材体系设计,以人文主题和学习任务群双线组织单元 教材依据人文主题和学习任务群两条线索,选择学习内容,确定学习要求,创新体系设计, 整体构建全套教材的框架体系。 首先,教材以新时代高中学生应具有的“理想信念” “文化自信” “责任担当”作为隐性的精 神主线,分解出若干人文主题,作为单元组合和内容选择的重要依据
9、,发挥语文教材的铸魂培元 作用。这些人文主题与选文内容或文本特征有关,体现国家和民族的基本价值观,既贴近学生生 活,可以使学生感到亲切、有趣味,有利于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欲望,提高学习的效率,又将选 文与学生个体关切、社会重要发展关联起来,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材涉及的主题有 青春激扬、劳动光荣、诗意人生、使命与抱负、责任与担当、良知与悲悯等,这些主题主要通过 “单元导语”来阐发,并借助“学习提示”和“单元学习任务”加以落实。 其次,教材以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任务群为另一条线索,具体落实语文工具性的要求。根据 不同学习任务群的特质和要求,教材采取两种不同的思路来设计单元:一类是以读写为主的
10、单 元,围绕人文主题与核心任务精选各类文本,以课文或整本书的阅读为基础,精心设计学习任 务,融合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将学生引向深度阅读、深度写作,从而提升学 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另一类是以语文综合实践为主的单元,不设传统意义上的课文,以一体化设 计的学习活动为核心,带动相关资源的学习以及贴近生活情境的实践活动的开展,主要涵盖“当 代文化参与”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 “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等实践性、活动性较强的学习任 务群。 给作者 编写说明 3 4. 重视整合与实践,创新单元内部组织 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综合
11、性强 调的是课程内容的整合,包括课程目标的整合、学科素养的整合、课程资源的整合、课程知识的 整合、课程实践的整合;实践性强调的是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自主参与相关实践活 动,积累言语经验,完成符合实际需要的特定学习任务。从这样的特点出发,高中教材力求创新 单元内部组织,设计出由单元导语、课文及注释、学习提示、单元学习任务组成的新型组织架 构,其中课文的呈现方式、单元学习任务更多地体现出整合与实践的特征。课文不再像以往那样 基本是单篇成课,或多以文体聚合,而是以主题、内容或写法聚合,打破文体限制,以单篇加多 篇的方式组合成单元教学资源,带有明显的整合性质。单元学习任务主要以核心任务为引领
12、,整 合单元全部学习内容进行设计,是从人文素养提升、阅读表达能力培养、综合实践素养发展等多 个方面设计的结构化的语文实践活动。相信通过这样的单元组织方式,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 文核心素养。 5. 以任务为核心,突出真实情境下的语文自主实践活动 完成特定任务,使学生享有学习的获得感是本次教材建设的一个重要理念。因此,新教材在 单元导语中即明确提出该单元的核心任务,并通过单元学习任务的设计加以落实。单元的核心任 务是整个单元的大任务,这个大任务是以真实的、富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为基础设计的, 又是通过一个个结构化的具体任务加以落实的。什么是情境?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实 践活动情境主
13、要包括个人体验情境、社会生活情境和学科认知情境。 ”王宁先生更明确地指出: “所谓情境 ,指的是课堂教学内容涉及的语境。所谓真实 ,指的是这种语境对学生而言是 真实的,是他们在继续学习和今后生活中能够遇到的,也就是能引起他们联想,启发他们往下思 考,从而在这个思考过程中获得需要的方法,积累必要的资源,丰富语言文字运用的经验。我把 这个真实情境概括为:从所思所想出发,以能思能想启迪,向应思应想前进。 ”教材各单元的核 心任务正是建立在这样的语文情境基础上的,既适应单元人文主题落实的需要,又生发于本单元 的学习资源,旨在引导学生用语言文字解决真实问题,在此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6. 读书
14、为本,重视课文的经典性和时代性,提升选文品质 目前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做题训练多、读书思考少的状况令人担忧。如果没有足够的阅读 量,语文素养的提升就是空谈。教材编写力求回归“读书”这个本质,想办法激发学生的读书兴 趣,重视读书方法养成,扩大阅读面,提升阅读品位。高中教材注意和义务教育教材的衔接,继 续强化多种读书方法的训练,在“专治”读书少、不读书的弊病上下功夫,以期形成特色。选文 是编者着力打造教材的关键。课程标准强调: “教材中的选文应具有典范性和时代性,文质兼美, 体现正确的政治导向和价值取向。 ”经典性是选文最重要的价值取向,目的是让学生打破时空的 界限,广泛接触人类智慧的结晶,与革命
15、导师、文学大师、思想大师、科学巨匠等进行心灵的沟 通、生命的对话,凸显其在语文学习中无可替代的育人价值。由此出发,教材选择了一大批反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以及外国文化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大部分是文学史、文化史上有 给作者 4 普通高中教科书 教师教学用书 语文 必修 下册 定评的作品,同时照顾到体裁、题材、风格、流派等的多样性,显示出文化的丰富多彩。同时, 教材选文也强调时代性,特别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的背景下,精选了一批富有时代气 息、体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高质量课文,以反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使广大学生受 到鼓舞与启迪,增强文化自信。 7. 重视写作教学
16、的相对独立性,让书面表达训练落到实处 学习任务群的设计,以任务为导向,是听说读写的融合。此次教材编写,以往较为熟悉的阅 读和写作分而治之的局面没有了,代之以高度融合的读写活动,这也是本套教材强调内容整合的 一个重要举措。这样处理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比如从单元阅读中生发写作任务,以一定情境下 的任务作驱动,有利于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写作关注读者、关注生活的意 识;教材丰富的学习资源,为学生的灵感激发带来源头活水;根据具体的写作任务有针对性地提 供指导,也将静态的写作知识转化为动态的写作指导,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写作素养; 等等。但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这样的设计也可能伴随着
17、写作教学流于随意的弊端。目前高中 的写作教学整体堪忧,学生没有兴趣,作文缺乏真情实感,创意不足,套式化严重,教师指导也 往往不得法,许多学校纯以应试作文技巧训练代替日常写作训练,忙于应付考试。在这种情况 下,光靠平时读写结合、随机安排是不够的,没有系列的训练,写作水平很难提升。 为此,教材虽然将写作任务融入“单元学习任务”中,但仍有一个相对独立的写作序列,并 在任务后边以补充材料的形式附有简要的写作指导,供学生自主阅读。必修教材重点关注文类的 写作,以复杂记叙文、事理说明文、议论性文章的写作为主,适当穿插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创 作和综述、演讲词、文学点评等实用性文本的写作。此外,教材还在单元学
18、习任务设计中融入了 一些小的写作任务,要求学生结合阅读所得,撰写赏读札记、评点文字、作品推荐书、视频制作 脚本、故事梗概、短论、读后感、随笔,制作学习卡片,编制人物关系图表,等等。这些大大小 小的写作任务融入单元整体学习之中,力求使学生多练笔,多积累,学有所得,学有所成,综合 提升写作素养。 8. 重视语言实践,以不同形式强化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 课程标准在阐述语文课程性质时指出: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 实践性课程。 ”在论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时提出: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 ” 同时,专门设置“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学习任务群,贯串必修和选择性必修。
19、以此可见课程 标准对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视。据此,教材采取集中安排和穿插安排两种方式回应课程标准对语言 运用能力的重视。一方面,设计两个专题活动单元必修上册“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和选择 性必修上册“逻辑的力量” ,引导学生通过相应的语言实践活动,学会积累和运用词语,灵活运 用逻辑知识。编者的考虑是,词语是语言积累与运用的起点,逻辑是语言积累与运用的难点,有 必要设置专题进行梳理探究。教材提供的是示例性活动,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可以按照教材 的设计思路,另外选择一些点,如语境与语义、语言规则、语体风格等,选取恰当的切入点,设 计能引导学生主动积累、梳理与探究的语言实践活动,建构语言文字运用经验和知
20、识,培养探究 给作者 编写说明 5 汉语、汉字运用规律的理性自觉。另一方面,教材力求将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内容和要求融入其他 单元,引导学生在平时的阅读表达中有意识地、持续地积累语言现象和语言材料,发现其中蕴含 的规律,在发展语感的同时发展语理。这些融入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学习提示”和“单元学习任 务”中,包括引导学生在课文阅读中品味选词炼字之妙,分析修辞运用之巧,感受诗歌语言的独 特性,体会质朴刚健、委婉细腻等不同的语言风格,以及文言常用词语、句式的积累,等等。 二、教材的总体框架及栏目设置 1. 总体框架 全套教材包括必修2册和选择性必修3册。必修教材每册8个单元,共16个单元,覆盖
21、课程 标准所要求的7个学习任务群;选择性必修教材每册4个单元,共12个单元,覆盖课程标准所要 求的9个学习任务群。 在必修教材中,以阅读与写作为主的单元共13个,包括“文学阅读与写作” 5个单元, “思 辨性阅读与表达” 3个单元,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 3个单元;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 2个单元;以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为主的单元共3个,包括“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 “当代文化参与” “跨媒介 阅读与交流”各1个单元。在选择性必修教材中,除设计一个“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单元 外,其他单元均为以阅读与写作为主的单元。 为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教材中的比重,教材在必修教材上下册、选择性必修教材上册
22、和 中册各设置一个“古诗词诵读”栏目,每次安排4首古代诗歌,共16首,配以简明的注释和阅读 指导,要求学生能够熟读背诵,培育对传统文化及汉语美感的体认,加强文化积累。 兹将必修教材下册整体框架设计列表如下: 单 元 学习 任务 群 人文主题语文素养课文(或学习活动)写作 第 1 单 元 思辨 性阅 读与 表达 中 华 文 明 之 光: 继承和弘扬中华 优 秀 传 统 文 化, 体会中华文化的 核心理念和人文 精神,领略传统 智慧,培养理性 精神,增强文化 自信 1. 整体把握经典选篇的 思想内涵,认识其文化 价值,思考其现代意义; 2. 初步了解儒家、道家思 想的特征,体会相关课文
23、 论事说理的技巧和不同的 表达风格; 3. 阅读史传文, 要关注文章叙事曲折有 序、写人生动传神的特 点,尝试理性评价历史叙 述中体现的思想观念,认 识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4. 写 议论性文章,学会阐述自 己的观点 1 子路、曾皙、冉有、 公西华侍坐/ 论语 *齐桓晋文之事/ 孟子 庖丁解牛/ 庄子 2 烛之武退秦师/ 左 传 3 *鸿门宴/ 司马迁 如何 阐述 自己 的观 点 给作者 6 普通高中教科书 教师教学用书 语文 必修 下册 单 元 学习 任务 群 人文主题语文素养课文(或学习活动)写作 第 2 单 元 文学 阅读 与写 作 良知与悲悯:领 会剧
24、作家对于社 会人生的深刻认 识 和 深 切 关 怀, 激发良知和悲悯 情怀,健全人格 培养;以尊重和 包容的心态,理 解和借鉴不同民 族、 不 同 区 域、 不同国家的优秀 文化,吸收人类 文化的精华 1. 通过阅读鉴赏、编排演 出等活动深入理解戏剧作 品, 把 握 其 悲 剧 意 蕴; 2. 初步认识传统戏曲和现 代戏剧的基本特征,欣赏 戏剧组织冲突、构思情 节、塑造人物的艺术手 法,体会戏剧语言的动作 性和个性化; 3. 理解悲剧 作品的风格特征,欣赏作 者的独特艺术创造 4 窦娥冤(节选) / 关汉卿 5 雷雨(节选) / 曹禺 6 * 哈姆莱特(节选) / 莎士比亚 / 第
25、 3 单 元 实用 性阅 读与 交流 探索与创新:认 识人类科学探索 与 创 新 的 意 义, 发现人类文明演 进的足迹,体会 人文之美与理性 的价值,激发探 索意识、创造激 情和理性精神 1. 学习知识性读物的阅读 方法,发展科学思维,培 养科学精神; 2. 把握关键 概念和术语,理解主要内 容,理清文章思路; 3. 分 析作者阐释说明、逻辑推 理的方法,体会文章语言 严谨准确的特点; 4. 还要 运用所学知识,探究实际 问题,形成自己的见解, 学写事理说明文 7 青蒿素:人类征服 疾病的一小步/ 屠呦呦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 历程/ 加来道雄 8 * 中国建筑的特征/ 梁思成 9 说“木叶
26、” / 林庚 如何 清晰 地说 明事 理 第 4 单 元 跨媒 介阅 读与 交流 媒介素养:理性 面对全媒体时代, 善于运用各种媒 介与人交流沟通, 获取信息;能够 以正确的价值观 审视信息,辨别真 实与虚假,培养 求真求实的态度 1. 了解不同媒介的特点, 学习综合运用多种媒介 获 取 信 息、 表 达 交 流; 2. 理解、辨析、评判媒 介 信 息, 辨 识 其 立 场, 多角度分析问题,形成 独立而正确的判断;3. 学 会 正 确 面 对 海 量 信 息, 并恰当筛选利用,以提 高媒介素养,更好地适 应信息时代的生活 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 一 认识多媒介 二 善用多媒介 三 辨
27、识媒介信息 / 续表 给作者 编写说明 7 单 元 学习 任务 群 人文主题语文素养课文(或学习活动)写作 第 5 单 元 实用 性阅 读与 交流 使命与抱负:学 习革命导师和志 士仁人的精神品 格,领会其襟怀 与抱负,勇于承 担时代使命;关 注社会,关注现 实,学习观察社 会生活 1. 通过文本细读、专题研 讨等方式梳理文章内容和 结构,把握其主旨,分析 文章语句尤其是一些表意 复杂的长句的深层意蕴, 感受作者思想的光辉和恰 当表达的力量; 2. 结合实 用性文本的写作目的把握 其文体特点,体会文章的 实用性和针对性,感受作 者在态度、语气、叙述策 略、表达方式、语体风 格等方面
28、的差异; 3. 进一 步学习演讲稿的写作,准 确、充分地发表见解,阐 发主张,表达立场,抒发 情感 10 在人民报创刊 纪念会上的演说/ 马克思 在马克思墓前的 讲话/恩格斯 11 谏逐客书/李斯 *与妻书/林觉民 写演 讲稿 第 6 单 元 文学 阅读 与写 作 观察与批判:领 会作家对社会现 实和人生世相的 深刻洞察,拓展 视野,体会其对 旧世界、丑恶事 物 的 批 判 意 识; 学会观察社会生 活,思考人生问 题,增强对社会的 认识;提升审美情 趣和审美品位 1. 了解欣赏小说的基本方 法,在人物与社会环境共 生、互动的关系中认识 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发展, 关注作品的社会批判性; &nbs
29、p;2. 了解小说如何运用多 种艺术手法实现创作意 图,品味小说在形象、情 节、语言等方面的独特魅 力,欣赏小说不同的风格 类型; 3. 学习用读书提要 或读书笔记记录自己的阅 读感受和见解,从生活中 选取材料,尝试写复杂的 记叙文 12 祝福/ 鲁迅 13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施耐庵 *装在套子里的人 / 契诃夫 14 促织/ 蒲松龄 *变形记(节选) / 卡夫卡 叙事 要引 人入 胜 续表 给作者 8 普通高中教科书 教师教学用书 语文 必修 下册 单 元 学习 任务 群 人文主题语文素养课文(或学习活动)写作 第 7 单 元 整本 书阅 读与 研讨 不朽的红楼:养 成爱读书
30、的习惯, 享受读书的愉悦, 丰 富 精 神 世 界, 逐步形成正确的 世界观、人生观 和价值观;与经 典作品对话,提 升审美情趣和审 美品位 1. 坚持读完一本长篇小 说,完整阅读,培养读书 的耐性与兴趣; 2. 探索阅 读长篇小说的门径,建构 阅读长篇小说的方法和经 验; 3. 综合运用精读、略 读、浏览、跳读与猜读等 阅读方法,把握文本的丰 富内涵和精髓; 4. 撰写故 事梗概或作品提要、读书 笔记,学写综述 红楼梦/ 第 8 单 元 思辨 性阅 读与 表达 责任与担当:学 习古代仁人志士 爱国爱民的情怀, 以及讲责任、敢 担当的精神,心 怀天下,坚守道 义,恪守正确价 值观,
31、增强为中 华民族复兴而读 书的责任意识 1. 倾听理性的声音,知 人论世,领会作者观点及 其现实针对性,把握其 解决现实问题的理性思维 方式,鉴赏文章的说理艺 术; 2. 学会在辩证分析与 合理推理的基础上理性判 断,养成大胆质疑、缜密 推断的批判性思维习惯; 3. 写作议论性文章,学会 论证自己的观点 15 谏太宗十思疏/ 魏征 *答司马谏议书/ 王安石 16 阿房宫赋/ 杜牧 *六国论/ 苏洵 如何 论证 2. 单元栏目设置及主要特点 (1) 阅读与写作单元 教材的大部分单元是阅读与写作为主的单元,基本栏目包括:单元导语、课文及注释、学习 提示、单元学习任务(选择性必修称为“单元研习任务”
32、 ) 。 单元导语:一般由3段组成,简明扼要地说明单元的人文主题、所属学习任务群及选文情 况、单元核心任务及学习目标。单元人文主题应给予重点关注,这是该单元应达成的立德树人的 培育目标,是语文课程独特的育人价值的体现,是对学生进行成长教育、生命教育的具体体现。 单元核心任务是围绕单元人文主题并基于学习任务群的特点提出的,具有统领整个单元学习的意 义。学习目标更多关注学习任务群的要求,主要是语文素养当中工具性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课文及注释:按照学习任务群的要求,围绕人文主题及核心任务选择课文,讲求典范性和时 代性,要求文质兼美,深浅合宜,适合教学。很多单元基本上打破了文体的限制,力求兼顾不同 文
33、体、风格等因素。比如必修上第一单元就包括了诗、词、小说等不同的文学体裁,体现出通过 不同体裁的文本表达同一主题从而呈现出不同风格的单元特色。注释力求规范准确,体例统一, 并以权威注本或权威工具书为依据;词语和句子的注释还更多考虑上下文语境因素,以便于学生 续表 给作者 编写说明 9 理解课文。 学习提示:主要用来指导学生阅读文本,具有激趣、释疑、指路等功能。激趣,就是激发学 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有意愿认真阅读文本,领会文本的内容,学习文本的写法。释疑就是提示 文本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包括内容、结构、写法、语言等诸多方面,或直接点明,或设置问题, 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思考。指路就是提供阅读
34、方法、学习路径等,让学生有章可循,有法可学,通 过阅读获得学习的方法。 单元学习(研习)任务:每单元安排34个综合性学习任务,任务设计覆盖整个单元学习 内容,兼顾人文主题和单元学习目标的落实。作为教材的最大亮点,该部分一是强调单元内容的 整合,二是注重任务的综合性与实践性,三是设置真实、有意义的语文学习情境并提供较多的学 习支架,四是重视由学生自主、合作开展各种体验性和探究性活动。一般第一个任务是基于本单 元课文的阅读,围绕单元主题进行设计,并尽可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建立联系或适度向外拓展; 第二、三个任务整合文本的共同特点,从文章结构、写法、特色等方面进行设计,帮助学生达成 本单元工具性的学习
35、目标;最后一个任务往往引导学生借鉴单元选文的写法进行写作实践,提升 写作素养。这些任务相互关联、前后呼应,构成一组结构化的语文实践活动,以综合提升学生的 语文核心素养。 (2)整本书阅读单元 整本书阅读主要安排在必修教材中,上、下册各设计一个单元,分别指导学生阅读学术著作 乡土中国 、古典小说红楼梦 。这两个单元的基本栏目包括:单元导语、导入语、阅读指导 和学习任务。 单元导语:提纲挈领地阐述该书的重要价值和社会影响,提示阅读策略和阅读重点,目的是 让学生在较高站位上认识阅读这本书的重要意义,并做好阅读准备。 导入语:简要介绍名著的基本情况、主要内容,或提示必要的写作背景,旨在激发学生的阅 读
36、兴趣,引发阅读期待。 阅读指导:从学生实际阅读可能遇到的困难出发,提供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的指导。不仅关 注本书特殊的阅读方法,同时兼顾一类书的阅读解决方案,以期收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之效。 学习任务:依据名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设计富有启发性、形式多样的学习任务,构成 前后关联的结构化的语文实践活动系列,以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名著,深入探究,建构阅读整本书 的方法和经验,提升阅读鉴赏能力。 3. 活动类单元 活动类单元包括两个“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单元(必修上册“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单 元和选择性必修上册“逻辑的力量”单元) 、一个“当代文化参与”单元(必修上册“家乡文化 生活”单元)和一个“
37、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单元(必修下册“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单元) 。这 类单元的基本栏目包括:单元导语、学习活动和学习资源。 单元导语:扼要解释和说明单元主题,阐述开展活动的重要意义,提示活动的主要内容和要 求,提供活动的主要路径。 学习活动:围绕单元主题,每个单元设计三个体验性、参与性或探究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 给作者 10 普通高中教科书 教师教学用书 语文 必修 下册 在真实的语文实践中获得实际生活需要的语文素养。这些活动一般是在提供学习情境的基础上, 布置多种形式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开展调查研究、资料搜集、交流讨论等,提高学生参与实 践、探究发现的能力,培养求真求实的态度。
38、学习资源:紧密围绕单元主题和学习活动的设计,精心选择一些拓展延伸的阅读资料,提供 支架性学习资源,引导学生从理论上或实践上加深对单元主题、学习活动的认识,帮助有效地开 展相关语文实践活动。 关于教师教学用书 这套教师教学用书是与普通高中教科书 语文配套的,主要是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 和使用教科书,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一、编写原则 这套教师教学用书确定的编写原则如下: 1. 以立德树人为宗旨,以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 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2017年版) 为依据,努力体现课程标准的精神和教科书的编写意图; 2. 从广大教师的实际出发,既有利于教师把握教科书的内容
39、,解决备课中的实际困难,又 给教师发挥独立钻研教材的主动性和教学的创造性留有一定的空间,有利于教师发展教学个性; 3. 从问题意识出发,既有整体的单元学习目标、设计思路、学习任务的阐释,也有对文本 的具体分析、解读,同时尽可能关注到教学的重点、难点,并提示可供参考的教学建议和教学设 计,为教师教学提供有效的支撑; 4. 注意吸收语言文学界和语文教育界的最新研究成果。 二、编写体例 根据课程标准精神,教材采用的是大概念、大任务、大情境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方案,所 以,教师教学用书也参照这样的精神,以单元为整体,分栏目进行介绍和阐释,提供教学参考。 1. 单元目标。依据教材中的单元导语,并参考学习提
40、示、单元学习任务,列出本单元的教 学目标,让教师明确教学指向,并有计划地作出教学安排。 给作者 编写说明 11 2. 编写意图。具体阐述本单元的设计意图,包括人文主题及所属学习任务群,在全书的地 位和作用,为何选取这些篇章,设计了怎样的核心任务,核心任务与课文的关系,等等,帮助教 师了解单元设计的全貌。 3. 教学指导。围绕单元教学重点,提供单元教学整体设计思路,如怎样对待课文,怎样使 用教学提示,怎样将任务贯穿在教学过程当中,等等,力求为教师备课提供有效的支撑。 4. 课文解说。每篇课文单独撰写,主要从写作背景、内容解析、结构分析、写作技巧等方 面解读作品,并对重点段落、重要细节
41、进行具体分析,对教学中可能存在的困难给予必要的提 示。这一部分特别关注学习提示中提到的要点,并适当结合教学需要进行分析,或指出教学的 路径。 5. 关于单元学习任务。对单元学习任务的整体设计思路和每一项任务的设计意图逐一进行 说明,并结合相关课文提出实施建议。这一部分提示的内容较为丰富,从任务的设计,到完成任 务所需要的知识性内容、能力性要求都尽可能细加解说,同时也提供必要的学习策略和可供参考 的答案。 6. 单元教学设计举例。从单元整体教学的角度,提供示例性的教学设计方案。根据教材的 总体设计思路,教学设计或者以单元核心任务、学习任务为抓手,统整单元的学习资源,让学生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进行
42、深度阅读、深度写作,发展语文核心素养;或者从课文出发,在整体把 握单元课文的基础上设计活动,完成任务,在此过程中进一步深度理解课文,提升素养。 7. 资料链接:包括作者简介、背景资料、课文欣赏、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学习策略等方 面的资料。鉴于有些学校和教师工具书和参考资料不足,这一部分内容较为丰富,教学时可有选 择地使用,不要求全部讲给学生。 三、关于教学方式 使用这套教材要注意转变教学观念。和以往教材相比,这套教材从编写理念、结构体例,到 课文选取与编排、内容设计,都有明显的变化与改进,会给教与学带来很大的挑战。所以教师首 先要转变教学观念,以积极而平和的心态来看待这种变化,在实际教学中不断
43、加深理解,不断适 应提高。有几个关键词是要提示老师们注意的: 一是任务。课程标准提出的“学习任务群”是对十多年来课程改革经验的提炼,是在教学实 践中探索出的新事物。事实上,实际教学中广大教师都在不同程度地尝试“主题教学” “专题教 学” “综合性学习” “扩展阅读” “比较阅读” “群文阅读”等,这些做法和“学习任务群”有共通 之处。其实“学习任务群”就是一种单元教学,还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还是要教听说读写,只不 过变换了一种方式,这种方式就是以“任务”为引领。所以,设计教学方案之前,要先明确单元 所承担的“任务”是什么,看看围绕任务提供了哪些资源,提示了哪些要求,然后以“任务”来 带动整个单元
44、的教学。 “单元学习任务”不是课后练习,而是设计这个单元教学的依据,也是用以 给作者 12 普通高中教科书 教师教学用书 语文 必修 下册 整合单元课文阅读与写作的抓手。当然,也要注意到,很多课文都是经典,让学生接触经典,本 身就是教学的重要目标,不应该把课文纯粹作为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材料或者讨论问题的“支 架” 。在实行“学习任务群”单元教学,设计“任务驱动”时,既要设定“活动” ,又要警惕一边 倒,要尊重学生个性化的阅读,留给学生更多感受和理解的空间,避免完全被“任务”捆绑。 二是语言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是和任务密切相关的,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来完成实际生活背 景下的特定任务,
45、从而发展、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这是教材编者的追求。教材“单元学习任 务”中的“任务”都是以“活动”为主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在一定的情境中去“做 事” ,做我们经常说的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这些以“活动”为主的任务,是 设计教学方案的主要依据,但也可以根据学情,自行设计一些更加贴近学情的“活动” ,去完成 单元的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建构自己的学习经验。不要把“活动”简单理解为课外“活 动” ,更不要安排那些和语文关系不大的“活动” 。 三是情境。学习“活动”要尽可能有“情境” ,不只是为了激发兴趣,更是为了给“活动” 的展开提供背景、条件与氛围。有时候“情境”就是课堂教
46、学内容涉及的“语境” 。这种情境或 者语境,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而言,必须是真实的,是能和他们的生活经验贴近,并能促进深度 学习的。教材的“单元学习任务”和“学习提示” ,均已设定有活动的情境,教学中可以参考采 用,但更多的情境还是需要根据课文内容、 “任务”要求和学情来自主设计。 四是整合。整合更多与任务相关,高中语文提倡“学习任务群”教学,希望以“学习任务” 来整合单元教学,突出统整性,突破单篇阅读的藩篱,让学生在自主的语文实践中学会学习,建 构语文核心素养。所以,教学设计时要注意每个单元各组课文之间的联系,注意各组中每篇课文 之间的联系,注意如何通过整合后的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
47、等综合语文实践活 动,来完成该单元的核心任务,达成总体的核心素养目标。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强调整合,但一 些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关键能力的养成还是必须关注的,否则整合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五是学科核心素养。从总体上来说,学科核心素养是教学的最高追求,任务的设计、活动的 安排、资源的设置、基础知识和关键能力的培养,最终目标都是核心素养的养成。但是,教学中 也必须注意,语文四大学科核心素养并不是并列的,其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是基础,其他素养都是 在语言实践运用中不断达成的,教学中要注意牵好这个“牛鼻子” ,抓住根本,使语文课真正上 出“语文味” 。 最后要提醒的是,高中语文教材改革的幅度较大,社会反响
48、会比较热烈,推开使用新教材, 步子应当稳一点。使用新教材,改革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立足于具体的学情,根据自身条件, 在原有基础上去逐步调整、改进和提高。新教材的使用,关键是教师,教师必须思想和业务水平 都跟上,吃透教材,才能真正用好教材。教师尤其要重视二度开发教材,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 灵活运用教材以及教师教学用书中提供的资源,形成独特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风格。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2019年8月 给作者 目 录 1 目 录 第一单元 单元目标 1 编写意图 1 教学指导 3 课文解说 6 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6 * 齐桓晋文之事 7 庖丁解牛 8 2 烛之武退秦师 9 3 * 鸿门宴 11 关于单元学习任务 12 单元教学设计举例 18 资料链接 24 第二单元 单元目标 48 编写意图 48 教学指导 50 课文解说 51 4 窦娥冤(节选)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