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于中庸之道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摘 要:中庸之道蕴涵着博大精深的人生哲理,在现实社会人力资源管理中有很强的借鉴意义。中庸之道这种文化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具体应用,符合当今世界的发展潮流。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求生存谋发展,必须在实践中将中庸之道与现代优秀管理思想融会贯通。 0 前言 儒家文化作为一种社会传统,具有规范社会风俗、促进相互关系、加深彼此信任的作用。儒家文化的核心之一是中庸之道,中庸思想作为历代圣贤相传的道统谱系,蕴涵着博大精深的人生哲理,对生活、工作具有导向作用,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企业通过建立自己的价值观,在实践中形成内外部广泛认同的组织文化,达到人力资源
2、管理的目标。中国式管理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现代企业管理,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伟大。以人为本、中庸之道这种和谐的思想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具体应用,符合当今世界的潮流。个人要进步要发展,企业要成长要做强,要在新时期的激烈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中庸之道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对接,无疑会对企业的发展创造动力。 1 中庸之道的内涵 现代汉语词典把中庸解释为“儒家的一种主张,待人接物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中的态度”。中庸第一章提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
3、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之道的主要原则有三条:一是慎独自修,二是忠恕宽容,三是至诚尽性。 1.1 慎独自修 这一原则要求人们在自我修养的过程中,坚持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约束。中庸第一章就提出了这一原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要求人们必须严格地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尤其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更应该谨慎地进行自我反省、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坚持这一原则,其乐无穷,其用无穷,其功无穷。 1.2 忠恕宽容 这一原则要求人们将心比心、互相谅解、互相关心、互不损
4、害、忠恕宽容、体仁而行、并行而不相悖。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中庸提出了“以人治人”,要求人们用爱自己的心去爱他人,用责备他人的心来责备自己,用自己的真诚忠恕去感召人、感化人、塑造人。 1.3 至诚尽性 至诚尽性的原则是施行中庸之道的重要原则。“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1”只有坚持至诚原则,才能充分发挥自己善良的天性。能够充分发挥自己善良的天性,就能感化他人、发挥他人的善良天性;能够发挥一切人的善良天性,就能充分发挥万物良天性;能够充分发挥万物的善良天性,就
5、可以参与天地化育万物。便达到了至仁至善的境界;达到了至仁至善的境界,就可以同天地并列为三了。 2 中庸之道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2.1 中庸之道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内外环境中长期形成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行为规范、制度规范、和外部形象的总和,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中庸之道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在企业中有其独特的应用价值。中庸思想、中庸之道在企业中的应用,即形成一种以中庸思想、中庸之道为指导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对企业人力作资源管理工作具有导向、约束、凝聚的作用。一方面,企业文化能对企业和员工的价值取向及行为取向起引导作用;另一方面,企业文化对员工的
6、思想、心理和行为具有约束和规范作用。同时,企业文化把个人的目标同化于组织的目标,把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当成管理上的首要任务。企业文化使得组织长远固守在群体内,员工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团结,齐心协力,乐于参与组织的一切事物,从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组织目标也为个人目标的实现做出贡献。 当前我们国家强调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的着眼点是“以人为本”。在现代社会,“以人为本”是现代管理理论的核心,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壮大都离不开人的努力工作。可以说,没有企业中所有员工的努力工作,就不会有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的管理就是对人的管理,管理得有效就能充分发挥组织每个人的作用,从
7、而推动企业的发展。现代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善待下属,为员工营造一个安心的工作环境是每一个企业必须慎重对待的重大事情,谁忽视它谁就会受到它的惩罚。要为员工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宽松的职业发展空间、舒适的工作环境,消除影响员工任务实现的障碍,制定合理的工作目标,关心员工的工作和生活,以增加员工的工作乐趣。这就要求我们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将“爱心”激励到“同心”,以此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2.2 中庸之道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对接 (1)授权的权责设置原则。子曰:“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故天之生物,必因得其材而笃焉,故栽者培之,倾者覆之。1”这告诉我们,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上
8、司要适度授权,让有能力的人才担当一定的职权,让他们在各自适合的岗位发挥作用。 在很多企业虽有人事、营销等部门经理,但有职无权,其权力往往为董事长或总经理大权独揽。这严重挫伤了员工的积极性,长此以往必将造成管理紊乱、决策失误,严重影响企业的发展,按照中庸“过犹不及”的原则,有权不授或完全放权都是一种极端,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做到因需、因德、因信、因能授权。 (2)德才互助的用人原则。历史上的德、才之辩由来已久,儒家推崇“以德为先”,这是基于儒家的建立仁义社会的理想;法家主张“唯才是举”,这基于实用的目的。从中国历史来看,总体上是乱世用才,治世用德,儒法互用,外儒内法。在楚汉相争中,刘邦不计陈平小
9、恶而用其大才;在三国演义中,曹操对人才是来者不拒,而诸葛亮选将时则是德才兼虑。儒家思想中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这是对员工个人的要求,要注重学习提高,以满足企业的用人标准。 (3)视合理的情感激励。 几千年的儒家思想积淀使得中国人形成了以情感为主体的心理特点,情感在维系中国伦理社会的和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设计企业激励办法时必须注重情感激励。 企业的各项激励政策要融情于理,“诚心诚意”,而且言行一致,要在“诚”字上下功夫。只有企业能真诚地关怀人、尊重人,员工才能心领神会,整个企业才会情意融融;企业把员工发展列入企业的目标,员工把兴企作为自身的任务,两相促进,企业
10、与员工形成共同体,互利共荣。今天越来越多的社会单位、企业重视情、义、利结合,着眼于人企和谐,人心和谐,这就体现了儒家的中庸原则。 (4)和而不同的沟通策略。 儒家中庸思想要求人们用爱自己的心去爱他人,用责备他人的心来责备自己,用自己的忠恕之道去感召人、感化人。只要坚持忠恕之道,人们就会相安无事、和平共处,人们就会达到素其位而行、上不怨天、下不尤人的思想境界。沟通是企业员工完成任务履行职责必备的能力,合作需要沟通,处理矛盾需要沟通,各方面都离不开沟通。实践证明,强制高压、一言堂、妥协、退让都不是最理想的办法。理想的办法就是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可以借鉴的东西。中庸哲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它
11、强调“贵和”。和而不同是一种可以选择的艺术化的沟通策略,和而不同意味着求同存异,意味着要取长补短,意味着时时处处持宽容的态度。在合作时采取共赢而不是抑此扬彼的主张,在纠纷处理时采取调停的办法而不是一定要分出青红皂白,在学习与交流时采取兼收并蓄而不是唯我独尊的态度,等等,不一而足。 3 对人力资源管理中运用中庸之道的进一步思考 中国式管理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实践进行无缝对接,怎样将中庸之道与人力资源管理实现无缝对接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正如林语堂所指出的,中国科学虽然没有笛卡儿的理性,中国人的思维方法虽然是整体哲学的,但是能够想到深埋在本质的问题,自有它的伟大价值。中国人
12、的明智比西方人的理性高明,西方式的公司规则愈是讲求科学合理,愈是不成功。中国的企业管理者,按照中国人的思维方法,不寻求简单的答案。从他们成功的经验中,可以证明这种方法更适合当今世界的复杂性。这也告诉我们中庸之道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自有其应用的价值所在。然而仅靠中庸思想、中庸之道是不能解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所有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在中庸之道以外寻求更多适合的管理思想与中庸之道相结合,共同为人力资源管理服务。 中国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在过于制度化的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调和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冲突之处,增添更多的灵活性、合理性元素,让管理更有柔性和弹性,更富人情味;同时还要改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某些弊端,吸收现代优秀管理思想,与中庸之道相结合,使之更适应现代社会与现代企业。实现管理思想的现代化,绝不仅仅是把外国的管理经验“移植”到中国来,所以我们要面向21世纪,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不断完善。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既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又继承优秀历史传统、适应现代化要求的、充满活力的、不断发展的管理思想,才能更好地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服务。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