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3 ,大小:638.59KB ,
文档编号:368350      下载积分:5 文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系统将以此处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生成账号和密码,方便再次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和密码都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优惠套餐
 

温馨提示:若手机下载失败,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d-368350.html】到电脑浏览器->登陆(账号密码均为手机号或邮箱;不要扫码登陆)->重新下载(不再收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试题类文档的标题没说有答案,则无答案;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PPT的音视频可能无法播放。 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概不退换。
2: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3: 本文为用户(LY520)主动上传,所有收益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全国百强校word)河北省衡水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四调考试历史试题.doc)为本站会员(LY520)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全国百强校word)河北省衡水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四调考试历史试题.doc

1、教育资源分享店铺 网址:https:/ 微信号:kingcsa333第I 卷(选择题共48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l分,共48分。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 学者冯天瑜说:“西周的封邦建国实现了以姬姓为主的贲族阶层、被征服的臣仆、封地土著三种人的结合,突破了(以前)纯粹的血缘组织框架。此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分封制强化了血缘宗法关系B.分封制扩大了西周疆域领土C.分封制保证了周灭商的成功D.分封制奠定了地缘政治基础2 公元前127年,汉皇帝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诸子都在王国范围内分到封地作为侯国。这一规定( )A意在恢复西周的分封制 B 使中央与地方矛盾激化C进一步

2、加强了中央集权 D. 增强了地方封国的实力3管子乘马第五在描述农业生产时写道:把土地折算分租,实行分户经营,可以使农民自身抓紧农时。这样,他们就能晚睡早起,父子兄弟全家关心劳动,不辞辛苦地经营。这一经济思想( )A推动了租佃关系的确立 B是在变革生产组织方式C推行重农的经济政策 D是要废除土地国有制4周礼中的“同姓不婚”被规定于唐律中,尽管唐以后的政府在司法实践中不干涉同姓为婚,但直到清代,“同姓不婚”在立法中却始终未能废止。诸如此类立法和司法实践脱离的理象在中国古代社会普遍存在这反映了( )A唐代以来法律的儒家化 B法制理念追求礼法结合C社会进步弱化宗法现念 D制度建构经常不拘常格5 历史地

3、理学研究表明,北半球气候寒冷期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冲突有重要影响,而盛唐时期农耕文明的繁荣则建立于气候温暖期基础上。由此可以认为( )A寒冷气候阻碍农耕文明的繁荣发展 B借地理信息解释历史现象牵强附会C气候变迁对文明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D交又学科拓展了历史学研究的视野6. “五代十国后建立的北宋王朝能够稳定下来的法宝就是对所有事情都要顶先防范委曲周全地进行制约。”下列属于这一“法宝”核心精神的是( )A在边疆设立节度使 B分化事权使各部门相互牵制C置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 D设通判监督地方长官7 在“家产制国家”色彩浓重的大蒙古国由父家长权力发展而来的汗权至高无上。这种观念一直保持到元王朝由此可知

4、元朝( )A元朝保留较多的原始社会残余 B宗法制色彩浓厚C专制主义皇权的进一步膨胀 D君主专制有所削弱8下图是学者辛向阳综合考虑“社会稳定”“经济业绩”“科技进步”“思想发展”和“疆域变化”等因素绘成的中国历代兴衰图(局部)。以下对、各朝代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社会稳定、思想发展、疆域广阔B-科技落后、经济发展、疆域广阔C-社会动荡、思想停滞、科技落后D-社会隐定、经济停滞、思想活跃9 我国古代货币名称历经变化,秦称半两钱,汉称五铢钱(二十四铢为一两),唐朝时称“开元通宝”(意取流通的宝货),改变了以重量为币名的传统,唐以后历代的铜钱都称为“通宝”、“元宝”。据此分析,唐朝“开元通宝”的流

5、通反映出( )A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 B商品经济发展、商人政治地位提高C铸币权开始收归国有 D货币被视为财富的观念已明显增强10. “品”是我国古代官吏的级别,分一到九品。隋唐时期六部最高长官是正三品,明代提升为正二品。这主要是因为明代( )A官员晋升相对容易 B中枢机构设置调整C科举选拔趋向严格 D中央集权不断强化11顾炎武以一种历史自觉,对传统的思想观念所造成的负面国民性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一条可以为全社会所遵循的“行已有耻”的道德底线和一系列基本原则。这里,顾炎武所遵循的“道德底线”或“原则”是指()A忠君爱民,保国有责B“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C仁孝当先,舍生取义D

6、以天下为己任,“经世致用”12在民间文化中,历史是封神榜东周列国志三国演义说唐杨家将包公传大明英烈传等一系列的故事,它们往往以个人恩怨与因果报应解释历史的变化。这些故事()A传播了佛教的观念,反映了思想的进步 B还原了历史的细节,增加了历史的真实C代表了民间正义观,影响了百姓的行为 D丰富了正统史学观,扩充了历史的内涵13据统计,在清代,1400个小城镇中80%是县衙所在地,中等城市约一半是府或省治所在地,较大的一般都是地区政治中心。材料体现了( )A清代商品经济发达,市镇兴盛B市、镇成为朝廷维护统治的政治中心C清朝政府对商业发展高度重视 D政府利用政治手段来提高城市化水平14历史学家黄克武认

7、为,对于中国传统下思索解决专制问题的士大夫来说,(清末民初)西方民主制度的传入,无疑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制度来实现固有的“民本论”、“上下一体”与“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可以让中国重返有如三代之盛世。材料说明()A.中国传统文化中早有民主思想 B.晚清立宪人士敢于构想一种崭新的制度C.国人接纳西方民主有传统渊源D.明清进步思潮与西方民主思想同宗同源15关于鸦片战争,高中历史教材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自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从整个清朝历史看,鸦片战争发生于道光二十年的晚清时代,它是清史的有机组成部分。材料意在说明()A应对鸦片战争进行辩证分析 B鸦片战争是清史的一部分是错误

8、的C应从不同角度看待历史事件 D不同历史观必然得出不同历史结论16蒋廷黻先生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咸丰六年的天津条约和十年的北京条约,条款虽很多,主要的是北京驻使和长江通商。历史上的意义不外从此中国与西洋的关系更要密切了。这种关系同可以为祸,亦可以为福,看我们振作与否。奕诉与文祥绝不转头回看,留恋那已去不复回的闭关时代。”他意在强调条约的签订()A导致外国势力发展到北京 B开启了中国外交的近代化C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D激起了清政府的自强运动17. 1852年太平天国发布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1911年湖北军政府发布奉天讨胡檄。这表明()A两者都利用民族矛盾为政治斗争服务B湖北军政府继承太平天

9、国未竞事业C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反封建目的相同D两者均以实现民族独立为革命目标18. 下面是甲午战争期间中日双方参战士兵体格调查表.据此可推知()A.清军战斗素养落后日军 B.军人体质决定战争结局 C.清朝不够重视军队建设 D.清军战斗精神不及日军19. “许开台湾互市,英、美、法、德相继而来,派领事,划租界,设商行,建栈房,轮船出入,次第渐兴,而交涉愈繁。咸丰九年,设通商总局于道署,由道办之”。材料显示的情况最早发生于( )A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 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C甲午中日战争之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20. 上海开埠后,周边地区棉花种植迅速增多。19世纪80年代后,经由上海港输出的原棉,

10、成为日本关西地区新兴棉纺织工业的主要原料来源,日商大阪纺织会遂提出在上海建立扎花厂,并于1888年开工。华商紧随其后在新闸、杨树浦设立棉利公司和源记公司。材料说明()A.上海开埠推动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B.列强经济侵略催生了民族工业的诞生C.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相互推动 D.日本经济侵略推动了上海棉花加工21据袁世凯对“二十一条”的朱批原件中,针对日本提出在内蒙古课税、开埠、合办工农业等要求,袁批:“办不到”;他还写道:“各条内多有干涉内政侵犯主权之处,实难同意。”但最终部分接受,签订民四条约。这反映出()A袁世凯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 B日本妄图将中国完全殖民地化C民国初年外交处境非常艰难 D北洋

11、政府的对日政策日趋强硬22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对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有如下评述:“其悲剧意义不仅在于他们失败的结局,更在于他们借助宗教猛烈冲击传统却不能借助宗教而挣脱传统的六道轮回。反封建的人没有办法洗净自己身上的封建东西。”下列表述符合其观点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借助宗教形式是其失败的原因B太平天国运动没有反封建的文件C太平天国运动缺乏产生先进思想的经济基础D太平天国运动缺乏先进领导阶级23. 20世纪初中国某地县志记载:“所食者率皆本地所树之粟,所衣者率皆本地所出之棉,男耕女织,终岁勤劳,常见农民自顶至踵所用衣、袜、鞋、带皆由自力织成者。”由此可知当时的中国()A农村地区仍固守小

12、农经济模式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C近代经济对传统经济影响有限 D西方经济侵略尚未深入到内地24. 大公报记者撰文:“今年之新年,只可谓官国二年,不当谓民国二年”,”然以各人心理中观之,民国一新年,国民一新年,彼此各一心理,彼此各一新年,则固未尝有两也”。这体现了()A民主共和名存实亡 B农耕文明影响深远C迷信思想根深蒂固 D官民冲突不可调和25. 一场甲午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走向。稍后的中国,循序渐进的洋务新政就此终止。自1895年算起,至1915年袁世凯“帝制自为”,在二十年时间里中国走过了西方国家诸如法国差不多两百年的历史。这种剧烈的变化反映了()A甲午战败宣告洋务运动的破产B甲午战

13、败引发中国人的政治激进C近代中国社会变革速度超过西方D革命成为社会变革唯一的主旋律26. “它在近代条件下,给农民革命提示了一条真正摆脱传统羁绊,甩开落后思想,继续前进的方向和道路。”材抖中的“它”指的是()A天朝田亩制度B资政新篇 C“扶清灭洋”口号 D民生主义27中国近代某一时期知识界“将民间看作是与传统的封建帝国王朝与意识形态相对立的力量”,由此开始,“形成了大规模的到民间去的热潮。纷纷循着各自的方案与路径去发掘民间的、乡村的政治资源和文化资源。”上述现象发端于()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五四运动时期 D国民革命时期28面对辛亥革命后民主政治的混乱梁启超提出要有一个能够领导

14、多数人的中坚阶级章十钊认为:“代议政体制,本以少数人谋多数幸福之事,非任多数人自谋幸福之事。”这反映出当时中国知识分子()A主张君主立宪 B主张贤人政治 C强调开启民智 D反对民主政治29五四运动被称为创造一种新的现代的文明以挽救中国。“新”的主要表现是()A知识分子发挥着移风易俗的重要作用B激发人们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C弘扬科学和民主成为五四的精神核心D爱国主义与宣传马克思主义逐步结合30下表反映的是1895年与1913年中国进出口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当时中国()A. 民族工业迅速发展 B经济逐渐丧失独立地位C民族工业发展落后 D贸易逆差得到扭转31. 1937年底,中国政府邀请苏联派遣军

15、官援华。次年5月,聘请苏联人担任中国军队的军事总顾问。几年间,在华的苏联军事顾问总计超过300人,包括6位元帅、15位将军。这反映出( )A.世界反法西斯阵营正式形成 B.国民党践行孙中山的“三大政策”C.中国采取对苏“一边倒”外交 D.意识形态分歧让位于国家安全战略32. 1933年,由红军学校与苏维埃大学军事政治部合并组成了苏区最高军事学府红军大学。1937年1月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抗大命名的背景是()A. 九一八事变的爆发 B. 日本侵略造成严重民族危机C. 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D.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33重庆谈判前蒋介石对国民党要员提出了与中共谈判的总体原

16、则,即通过谈判对中共“政治与军事应整个解决,但对政治之要求予以极度之宽容,而对军事则严格之统一不稍迁就。”这表明蒋介石()A.企图消灭中共领导的人民武装 B.满足了中共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愿望C.以政治民主化换取中共交出军队 D.借口中共军事威胁拖延民主进程34. 1943年秋季,为悼念某位抗日将领朱德、彭德怀的挽联是:“将略冠军门,日寇几回遭重创。英魂羁缅境,国人无处不哀思”。参加本次抗日的军队隶属于( )A八路军 B新四军 C国民革命军 D东北抗日联军35中共某部队曾于1946年向中央发出此电文:“我们提议中央能允许我们在本月底即开始实施主力突围的计划,即经鄂中分两个纵队分别向陕南及武当山突

17、围,然后转至陕甘宁边区”。该电文发出的背景应该是()A重庆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B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C国民党军队进攻陕北解放区D解放军决定进行战略反攻36下表是19511957年我国国防费支出情况表,表中数据的变化反映了()【单位:亿元(人民币)】年份国家财政总支出国防费支出国防费占国家财政支出比例(%)1951122.4952.6442.971953220.1275.3834.241955269.2965.0024.141957304.2155.1118.12A国防现代化与工业化建设进展缓慢B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战略适时调整C国民经济形势发生根本性好转 D工作重心取决于国际局势变化37.

18、1949年11月,毛泽东在给华中局等单位的电报中指出“你们必须将这种市的县的各界人民代表看成是团结各界人民,动员群众完成剿匪反霸,恢复与发展生产,恢复与发展文化教育直至完成土地改革的极重要的工具”。这反映出新中国初期( )A政治协商成为统战的重要方式 B民主政策深得民心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初步形成 D中央允许地方自治38.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回顾新中国外交成就时说:“这是国际关系史上的重大创举,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新型国际关系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既代表了亚洲国家对国际关系的新期待,也体现了各国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的国际法治精神。”他评论的是( )A.和平共处五項原则 B.不结盟政策提高了中国的

19、威望C.万降亚非会议成功 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39. 1952年4月,周恩来在外交部第一次驻外使节会议的讲话中指出,就外交工作来说,是“以国家和国家的关系为对象的”,区别不同国家的“主要关键是对战争与和平的态度”,而不是国家的阶级属性周恩来的这一外交思想()A突破了“两大阵营”界限 B否定了“一边倒”的战略C运用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成为新中国外交指导原则40. 在实施“五计划的同时.中国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以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实现从 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这表明,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 )A.受到了斯大林模式的影响 B.顺应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C.推动了多种经济形式的发

20、展 D. 初步奠定了中国工业化基础41. 如图是“一五”计划期间上海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比重变化情况。导致此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上海工矿企业的落后 B.国家工业布局的调整C.私人资本抵制工业化 D.国家经济重心的转移42. “中国利用苏联技术生产武器,由同盟者逐渐演变为反对者的危险性变为现实。因此,发生在1960年的意识形态激烈争论,成为苏联领导人对中国日益增长的独立与自主行为的回应,由此造成所有民族主义结论的出现。”该学者认为中苏关系恶化是因为( )A中国军事实力的增强 B中国不正当的行为威胁苏联利益C意识形态的根本冲突 D苏联要求中国追随他的世界战略43. 1958年,陈云在中共八大二

21、次会议上的发言中说:“二五时期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群众路线来进行建设,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造,这样,国家可以少出资金。比如,农民在二五时期义务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开荒、改造耕地、造林等等,用工资计算,劳动折价约在500亿元左右,这是一笔很大的投资。”这一论断()A推动了国民经济的迅速好转B是对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肯定C指出了农村集体化的优越性D成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依据44. 1959年,美国社会学家费正清(John Fairbank)说:“(中国)一场伟大的革命,或许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革命,在于它将人类最广大的一群带入到一种新秩序之中”。费正清所言“新秩序”指的是()A新民主主义社会制度 B社会

22、主义制度C文化大革命的动乱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制度45. 1968年,成都军区军训部为购买一辆自行车给成都五金公司负责人写了一封信:“五金公司负责同志:战部需购自行车一辆请协助解决,此致”。这封信反映的时代背景是()A部门交流频繁,行政效率较高 B国家全力备战,民政服务军事C经济体制僵化,生活物资紧缺 D阶级斗争为纲,取消商品流通46. “中国人感到在会谈中赢得了一大胜利。他们在公报中只作了最小限度的让步;而美国则面临微妙的任务:即作为执行一项最终撤出台湾的长期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先行实现其减少驻台美军的承诺。在至关民族利益的问题上,中国人认为他们没有为了中美和解而出卖原则。”此次中美“会谈”

23、( )A加快了中国重返联合国的进程B推动中国外交出现重大转机C打破了美国遏制中国的外交僵局D取得了中美两国建交的成果47. 1955年底,我国基本建设投资额只完成“一五”计划的51%。1956年1月,全国计划会议将计划投资额由国家计委预定的112. 7亿元增加到147亿元,比1955年增长71%,经过反冒进压缩,最终实际增长62%。据此可以推知()A“左”倾错误开始指导经济建设 B.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建立C. 建国初期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D“一五”期间计划实施盲目求快48下表是1951-1957年中国高等教育中各类院校的构成情况。该构成情况突出地反映了当时高等教育合计综合大学工业院校

24、师范学校农林院校医药院校财校院校政法院校语文院校艺术院校体育院校其他院校解放前最高年20755182218231041553719512064736301527191818141952201224333283112381524195318114383329296481541195722917445831375581761A.全面推行了苏联的教育模式 B.积极配合了一五计划的实施C.贯彻并落实了全民教育方针 D.服务于国家发展的战略需要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卷共3小题,其中第49题25分,第50题12分,第51题15分。共52分)49.(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25、 在清王朝与沙俄政府交涉日繁的过程中,两国都感受到语言隔阂所带来的种种弊瑞,尤其是进行尼布楚谈判之时,因中俄均缺乏通晓对方语言的专业翻译,只能以熟谙拉丁语而又掌握汉语的在华耶稣会士作为沟通媒介。但鉴于耶稣会士的独立“第三方”身份,其难以成为沟通中俄关系的长久倚重力量。由此,中国与沙俄都开始着手培养外交、翻译人才。俄国政府充分意识到此问题的重要性,因而采取“双管齐下”的策略,既在国内兴办满、蒙文学校,又向北京派遣东正教驻京布道团和留学生以此培养通晓中国语言的外交、翻译及汉学人才,并配合沙俄对华外交玫策开展搜集情报、研读资料等活动,对中国进行全面研究。相对于俄国的积极态度,其时尚处于鼎盛时期的清王

26、期则囿于传统的“天朝上国”政治文化与朝贡体制,不肯“纡尊降贵”派遣留学生赴俄实地学习,仅于1708年在北京创设了俄罗斯文馆,以及于1792年在伊犁建立了“伊犁俄罗斯学”培养俄语人才。摘编自刘振宇清末民初中国人留学俄(苏)活劝的历史考察材料二下面是部分留苏学生学成归国后的情况。(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的清王朝与沙俄政府向对方派遣留学生的不同态度及其原因。(13分)(2)依据材料二井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建国初期中国政府派遣大量学生留学苏联的原因及其影响。(12分)50.(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17年是中国抗日战争爆发80周年,8O年前的战争持续了8年之久,最终赢得胜利。

27、有的学者把中国抗战胜利的原因归纳成以下公式:中国抗战胜利=国共合作苏联出兵美国原子弹。运用中国抗日战争的有关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对公式中的一个或多个要众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也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51.(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陶行知是杜威的学生,但他正视中国的问题,则超越了杜威。他在群众教育运动方面非常积极,为工人和贫民办夜校。他展开“小先生”运动,让文盲学好后以他们的新知识教育其他文盲。对于1927 年的反共产主义分子来说,这就好像一颗政治炸弹一样。在城市里搞群众教育被视为叛逆而遭禁止,陶行知就到农村进

28、行教育和推行农村复兴计划。美国的进步教育推行现成的学校制度,陶行知则发现中国普通群众只能在他们生活和工作的农村、家庭和车间的所在地受教育。在所有美国训练出来的教育者中间,陶作为一个穷人出身的人异常地同情普通人民的需要,而这终于使他比别人更接近中国共产党。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材料二以我愚见,匪无非是那些自以为正统的人给和他们立场不同或反对他们所作所为的人乱扣的帽子俺觉得最好笑的事情还是有些人自己明里暗里干着土匪的勾当,却诬蔑善良可爱的人是“匪”,偏要要拿冲锋枪去剿“匪”扮正义!陶行知剿匪与造匪(1932年发表于申报)(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孔子和陶行知在教育领域贡献的异同。(8分)(

29、2)依据上述材料,评价陶行知。(7分)1-10:DCBBD BCADB 11-20:DCBCC DACBC 21-30:CCCBB BCBDB31-40:DBACB BAAAB 41-48:BDCBC BBD49.(1)态度:清,消极;俄,积极。(3分)原因:清:受“天朝上国”政治文化与朝贡体制的影响;当时国力强盛;受官本位思想影响,轻视科技、翻译等近代人才。俄:认识到培养外交、翻译人才的重要性;配合对华外交,对中国进行全面研究,为进一步侵华做准备。(10分)(2)原因:在两极格局的背景下,中苏建立了同盟关系;中国经济建设急需大量人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包围、封锁新中国,留学美欧已经很困难。

30、(6分)影响:培养了国家领导人及各类建设人才;推动了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开展;这些留学生成为日后中苏交流的桥梁和纽带。(6分)50. 观点一:此公式全面反映了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2分)抗日战争期间,国共合作促成了全民抗战局面的形成,国共两党及中国军民共赴国难,成为抗日战争最终胜利的根本原因;苏联出兵和美国原子弹,加速了中国抗战胜利的进程,都促使日本宣告无条件投降,因而抗日战争胜利是国内外因素共同推动的结果。(10分)观点二:此公式夸大了美苏等外部因素。(2分)中国抗日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主要战场,中国抗战胜利是国共合作领导全民族进行抗战的结果;美苏等对日作战虽有助于加速中国抗日战争胜利进程,但其仅仅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局部事件;中国抗战胜利的外部因素,确切地说,应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走向胜利的推动。(10分)(若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亦可得分)51. (1)同:都强调教育的重要性,对中国教育事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都反对传统教育,开创新式教育;异:孔子开创私学,为百家争鸣奠定文化基础;陶行知推行平民教育,促进教育平民化。(8分)(2)陶行知是近代教育家、思想家;为中国开创平民教育,促进中国新式教育的发展;陶行知是民主斗士,反抗专制独裁统治,为中国民族独立民主富强作出贡献。(7分)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