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精品课件1.了解获奖感言的体裁特点,体会其准确严谨、朴素自然、平实易懂的语言特色。2.把握文章以小标题结构文章的好处,梳理作者及其团队发现、应用青蒿素的科研过程。3.体会科学家从事科研工作的好奇心、求真精神、团结协作精神和创新精神,为了造福社会不达目标不罢休的信念与毅力。屠呦呦,女,药学家,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其名字取自诗经小雅中的诗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1930 年生于浙江宁波。1951 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1955 年毕业后一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 年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
2、)工作。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2015 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是首个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科学家。这也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2017 年,屠呦呦获得2016 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8 年,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屠呦呦“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作者简介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以两个并列的名词作为标题,将青蒿素的发现置于人类征服疾病的宏大背景中,简明扼要地阐明了发现青蒿素的重大意义。“一小步”突出了其对人类作出的巨大贡献,满含民族自豪感。题目解说写作背景2011 年度
3、拉斯克奖颁奖典礼上,拉斯克基金会将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授予屠呦呦,以表彰其在治疗疟疾的青蒿素研究中的贡献。这是拉斯克奖设立以来首次颁予中国科学家。评审委员会认为,屠呦呦领导的团队将古老的中医疗法转化为最强有力的抗疟疾药,使现代技术与传统中医师们留下的遗产相结合,将其中最宝贵的内容带入21 世纪,在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本文根据屠呦呦在接受拉斯克奖时的演讲及同年发表于自然医学杂志的论文编写而成。资料链接青蒿素并不来自青蒿有一种野草叫青蒿,青蒿素的含量微乎其微。提取青蒿素的原植物,在植物学上叫“黄花蒿”。青蒿长相和我们涮火锅吃的蒿子杆极其相似,叶子很难分别,只是茎杆不是滚圆光滑
4、的,而是棱形杆状。另一个分别就是我们吃的蒿子杆有淡淡的清香,而青蒿则基本无香气。黄花蒿结籽,细叶羽状,茎杆较细,株高一米左右,最关键的是其香气有点类似苦艾的味道,但比苦艾好闻。“感动中国”屠呦呦颁奖词2016 年,屠呦呦被评为2015 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评委会给她的颁奖辞是: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初读识文 初读文本,划出生字新词。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总结文章结构特点。读准字音初读识文加点字读音 加点字读音青蒿ho疟疾n精髓su肆虐s n相悖bi胶囊
5、nng羟基qing衍生物yn砒霜p碱甲jin芍药苷gn化瘀y福祉zh肘zhu本文结构的特点:用小标题领起各部分内容,简明概括。除第一部分外,本文用五个小标题,提纲挈领,概括了青蒿素从发现到制成药物经过的不同阶段,介绍了中医药学对人类作出的贡献。读者借助小标题就能对各部分内容、对全文内容一目了然。初读识文第一部分是序言,第二部分写发现、提取青蒿素的经过,第三、四、五部分具体写研究工作的过程,第六部分总括中医药学的贡献,结构严谨。前五部分写青蒿素的贡献,最后一部分写中医药学的贡献,这是由个别到一般的过程,顺理成章,升华了文章内容。初读识文 课文探究1.从第三段看,哪些因素促成屠呦呦发现并提取出青蒿
6、素?2.第5段段为什么先写研究工作的背景而不直接写研究工作的过程?写疟疾重新肆虐,突出研究工作的使命感。写“523 项目”和中医研究院的任命,突出了国家规划和院所领导的作用。强调团队的作用,不独自贪功,客观公正。3.第8段段把引用的内容“又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删掉好不好?原因:不好。通过引文,读者可以更直观地领悟“渍”“绞”等古方要领对研究工作带来的启发,更形象地反映传统医书的价值。省去引文,表面上看似简洁,实则使语言干瘪不生动,损减了文章的说服力。4.第11-12段中段中发现青蒿素的初期经历了怎样的过程?研究者做志愿者,尝试提取物。在海南对病人进行临床治疗。分离提纯抗
7、疟的有效成分。5.第17段中段中作者为什么把“几个报告”和自己的报告并提?谈及对传播青蒿素的贡献时,肯定其他报告引起的“热烈反响”,不片面强调题为青蒿素的化学研究的报告,反映了作者谦虚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6.第18-19段中,段中,双氢青蒿素有哪些优势?双氢青蒿素比青蒿素的效果大大提高。双氢青蒿素治疗的病人,复发率很低。在分子中引入羟基,也给发展新的青蒿素衍生物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可尝试用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治疗其他疾病。作为论述类文本,其语言严谨、朴实、准确,充满了理性的力量。请从文中找出相应句子,进行分析。品读识美 示例1、“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一小步”我们知道,青蒿素
8、是人类的一个重大发现,作者为什么说青蒿素的发现只是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明确】此处用词准确而严谨。就人类征服疾病的整体而言,这确实是“一小步”,因为这只是解决了众多疾病之一;“一小步”也可见屠呦呦并没有因这个重大发现而骄傲自满,这表现了作者的谦逊胸怀。品读识美 示例2、青蒿素联合疗法在全世界广泛广泛应用,这一疗法极大地减轻减轻了疟疾的症状【明确】“广泛”表示青蒿素联合疗法在世界上的应用范围之广,也反映了人们对这一疗法的认可程度之大;“减轻”是作者留有余地的说法,避免了说词的绝对化,这使用词更加准确而严密。品读识美 示例3、在第一阶段,我收集了2 000个方药,挑选出可能具有抗疟作用的64
9、0个,从其中的200个方药中提取了380余种提取物,在小白鼠身上测试抗疟效果,然而进展甚微。【明确】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这些具体的数字让发现青蒿素的艰难这种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让人们更加了解科研工作者研发新药物的不易,也更能表现屠呦呦等不怕吃苦迎难而上的精神。品读识美 示例4:文中说“奎宁的发现,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秘鲁历史上对金鸡纳树的利用;青蒿素的发现,则是中医药学赠予人类的瑰宝”,请对这句话进行简要分析。【明确】句子使用了作比较的方法。作者以青蒿素的发现和人们熟知的奎宁的发现作比较,通过这个比较,说明青蒿素的发现和奎宁的发现一样,都得益于中医药学,突出了中医对人类的贡献,并引出下文对中医作
10、用的介绍和国际合作的呼吁。品读识美 屠呦呦发现青蒿素靠的是什么精神品质?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加以分析概括。精读识神 示例1、1955年,我从北京医学院药学系毕业,在卫生部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开始了富有意义的工作,特别是在全脱产学习中国传统医学的那两年半中,我对中草药从好奇转化为热衷。那两年半的训练,使我发现了中医药学的丰富宝藏,领悟了中国传统哲学有关人体和宇宙的精妙思想。充满对中医药学的热爱 系统地学习 精读识神 示例2、在第一阶段,我收集了2 000个方药,挑选出可能具有抗疟作用的640个,从其中的200个方药中提取了380余种提取物,在小白鼠身上测试抗疟效果,然而进展甚微。为了寻求答案,
11、我们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这句话让我深受启发。勤于思考 善于反思精读识神 示例3、在20世纪70年代的历史环境下,新药的临床试验很难开展。为了战胜疟疾,我和我的同事勇敢地做志愿者,第一批尝试青蒿提取物,以确认其对人体的安全性。坚持 克服困难 团队精读识神 在屠呦呦身上凸显出了哪些科学家应该具有的品质?提示:治病救人、造福人类的高度责任感。一生以自己的知识和努力为无数饱受疟疾病痛之苦的人带来了生的希望。埋头苦干、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面对多重困难,坚持研究,终于开发出人类抗击疟疾的“有效武器”。吃苦耐劳、甘于牺牲的奉献精神。大量查阅本草医籍,四处走访老中医,研究不辍,并勇敢地做第一批尝试青蒿提取物的志
12、愿者。精读识神内容小结主题归纳本文通过对青蒿素的发现、临床实验和实际应用的叙写,表现了屠呦呦及其团队勇于探索、坚持目标、不畏艰难的科研精神,同时也反映了传统中医精华在现代技术条件下,必将得到有效利用,造福全人类。拓读识理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屠呦呦及其团队通过人海战术,用5年时间筛选了4万多种化合物和草药,最终于1972年发现了青蒿素,研究过程历尽艰难辛苦。2011年,屠呦呦获拉斯克奖;2015年10月5日,屠呦呦等三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纵观这一科研过程,屠呦呦及其团队所具有的这种科学家精神对你有哪些方面的启迪意义?提示:观点1:科研路上没有坦途。科研路上没有坦途。任何一项成
13、果的取得,都和科研工作者的辛勤付出脱不开关系。屠呦呦团队数十年如一日的努力,结出累累硕果。尽管屠呦呦已荣膺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荣誉,但她和她的团队没有因此停下探索的脚步。从他们身上读懂科学家精神,也就懂得了科学事业向前发展的动力所在。拓读识理 观点观点2:要勇于担当要勇于担当,肩负历史使命。肩负历史使命。我国青蒿素研究处于世界前沿,对改善公共健康大有裨益。屠呦呦团队在这方面的长期投入,亦如南仁东之于FAST工程建设、黄旭华之于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钟南山之于呼吸病学研究,其初心所愿,皆为国计民生。在他们身上,体现的正是新时代科研工作者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责任担当。拓读识理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