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章第三章 相互作用相互作用第一节重力基本相互作用第一节重力基本相互作用 1理解力的概念及力的两种作用效果 2学会用力的图示表示力 3知道什么是重力、重心,掌握重力的计算方法及方向 4了解自然界中的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一、力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 2力的作用效果(1)改变物体的 ,即改变速度的大小或方向(2)使物体发生 3力的三要素:、4力的大小:可用 测量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 ,符号是N.相互作用相互作用运动状态运动状态形变形变大小大小方向方向作用点作用点测力计测力计牛顿牛顿矢量矢量 作用点作用点 大小大小 方向方向 二、重力重力的产生(1)由于 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2
2、)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重力的大小(1)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 成正比,即G ,式中G、m、g的单位分别为N、kg、N/kg.(2)测量:用测力计 悬挂被测物体处于 状态时,示数即为重力大小地球地球地球地球质量质量mg竖直竖直静止静止竖直向下竖直向下效果效果集中于一点集中于一点形状形状质量分布质量分布 一粗细均匀,长为l的直铁丝,其重心在何位置?将细铁丝弯成一规则圆环,其重心在何位置?提示:直铁丝的重心在几何中心,即在铁丝的中点处,弯成圆环后,重心在圆环面的圆心处,不在铁丝上 三、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自然界中的四种基本相互作用是、和 .万有引力作用万有引力作用电磁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
3、弱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 一、对力的概念的正确理解力的物质性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每个力的产生必须同时涉及两个物体,即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力的相互性物体之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力总是成对出现的,且物体间的这一对力总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时变化,不存在先后关系 注意:(1)相互作用的物体,可能直接接触,也可能不直接接触(2)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谁为施力物体,谁为受力物体,是由研究对象决定的,即研究对象为受力物体,另一个为施力物体 二、重力及重心 1重力的测量及大小(1)重力的测量 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静止时弹簧
4、测力计的拉力(如图甲)或支持力(如图乙)的大小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时,物体必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和物体所受的重力是本质上不同的两种力,但根据二力平衡,它们的大小是相等的 在日常生活中,体检时常用磅秤测量我们的体重,工业上用的电子吊秤可以称更重的物体平常我们所说的重量就是指物体的重力大小(2)重力的计算:Gmg.(3)重力与质量的关系项目质量重力不同性质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是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力变化情况不随地理位置的改变而发生变化随着地理位置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不同测量工具天平(杠杆原理)测力计(二力平衡原理)2.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可由重垂线
5、确定重力的方向,不受其他作用力的影响,且与运动状态无关 3对重心的理解(1)重心是重力的等效作用点(2)重心的位置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在物体外如一个圆形平板的重心在板上,而一个铜环的重心就不在环上(3)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上;对形状不规则的薄物体,可用支撑法或悬挂法来确定 注意:(1)物体的重力随g值变化(或位置变化)而变化,而物体的质量是固定不变的(2)用测力计测量物体重力时,应使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根据二力平衡,测力计的读数在数值上等于重力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拳击手一拳击出,没有击中对方,这时只有施力物体,没有受力物体 B运动员将足球踢出,球
6、在空中飞行是因为球受到一个向前的推力 C甲用力把乙推倒,说明只是甲对乙有力,而乙对甲没有力 D两个物体发生相互作用不一定相互接触 对力的概念的理解 解析:选项内容指向,联系分析结论A拳击手未击中对方,说明拳击手与对方之间没有相互作用,因为没有受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所以此时也不存在拳击手是施力物体的问题错误B踢出去的球向前运动,并没有受到向前的推力,因为找不到这个力的施力物体,而没有施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球靠惯性向前运动错误由力作用的相互性可知,甲推乙的同时,乙也推甲错误【针对训练】1.下列关于物体受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物体竖直向上抛出,物体离开手后向上运动,是由于物体仍受到一个向上的力的
7、作用 B甲打乙一拳,乙感觉疼痛,而甲未感觉疼痛,说明甲对乙施加了力的作用,而乙对甲未施加力的作用 C“风吹草低见牛羊”,草受到了力而弯曲,但未见到施力物体,说明没有施力物体力也是存在的 D磁铁吸引铁钉时磁铁不需要与铁钉接触,说明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解析:据力的相互性知B错据力的物质性知力不能离开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而存在,C错物体竖直向上抛出后,并未受向上的力,物体向上运动是因为物体有向上的初速度,故A错产生力的两个物体不一定接触,D对 答案:D 如图所示,物体A对物体B的压力是10 N,试画出这个力的图示和示意图 思路点拨:力的图示要体现出力的三要素,力的示意图只要体现出力的方
8、向即可,不需要标度 力的图示与力的示意图 解析:画力的图示,要严格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选定标度:此题选2 mm长的线段表示2 N的力(2)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线段,线段长短根据选定的标度和力的大小成正比,线段上加刻度,如图甲所示,也可以如图乙所示,从O点(用O点代替B物体)竖直向下画一段五倍于标度的线段(3)在线段上加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画力的示意图:从作用点或从B的中心处沿力的方向画一线段,并加上箭头,表示方向,然后标明FN10 N即可,如图丙所示 答案:见解析【针对训练】2.一小车在水平路面上受到了8 N的水平向左的拉力和2 N的阻力,请画出小车受到这两个力的图示,并作出受力示意图
9、解析:如图甲所示,首先作出一段线段表示2 N的标度,再在小车上作出向左的线段,其长度为标度的4倍,然后在小车上作出向右的线段,其长度等于标度的长度,即为力的图示二力的示意图为乙,只大体画出力的方向 答案:见解析图 关于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其方向一定指向地心 B重力的方向就是物体自由下落的方向 C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或杆秤直接测出 D在不同的地点,质量大的物体可能比质量小的物体所受的重力小 对重力、重心的理解 解析: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产生的,但由于地球自转的影响,通常情况下重力只是地球对物体的引力的一部分,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而并不一定指向地心,
10、选项A错误将物体由静止开始释放,只在重力作用下物体自由下落,所以重力的方向就是物体自由下落的方向,选项B正确杆秤称量的是物体的质量而非重力,选项C错误由公式Gmg可知,重力G的大小由质量m和重力加速度g共同决定由于不同地点g值可能不同,因此在g值小的地点质量大的物体所受重力有可能反而小,选项D正确 答案:BD【题后总结】从重力的产生、大小、方向等方面理解重力,透彻理解和准确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正确解题的前提【针对训练】3.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任何物体的重心都一定在这个物体上 B重心的位置只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C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其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D物体重心
11、的位置一定会随物体形状改变而改变 解析: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如圆环的重心在其圆心上,A错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有关只有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其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故B错,C对一般来讲,物体重心的位置会随物体形状改变而改变,有时物体形状改变重心位置可能不变,如把一个气球吹得更大时,气球重心一直在其球心处,故D错 答案:C 误区一:对重心变化把握不准造成错解【典型例题】1.如图所示,一容器内盛有水,容器的下方有一阀门K,打开阀门让水从小孔中慢慢流出,在水流出的过程中,水和容器的共同重心将()A一直下降B一直上升 C先升高,后降低D先降低,后升高 解析:首先,水面的下降将
12、导致水和容器这个共同体的质量分布发生变化即开始一段时间内,水面下降,重心下降;但又由于容器自身质量的影响,水面下降到一定程度后,重心又开始上升了,直至水流完,重心又回到空容器的重心位置,故选D.答案:D【误区警示】本题易错选A的原因有如下两点,(1)对决定物体重心位置的因素掌握不牢(2)没有注意到空容器本身重心的存在实际上物体的重心位置除与物体的形状有关外还与物体的质量分布情况有关当水没有流出时,水和容器有一个共同的重心位置随着水的流出,水和容器的共同重心逐渐下移然后又逐渐升高,水流完时,重心回到空容器的重心位置 误区二:对重力测量的条件理解不足导致错误【典型例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
13、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时,只要弹簧测力计竖直,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物体的重力 B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时,弹簧测力计竖直悬挂重物,且重物静止或匀速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示数才等于物体的重力 C只要物体静止在地面上,物体对地面压力大小就等于物体的重力 D物体静止,且地面水平时,物体对地面压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 解析:重力测量的原理是二力平衡,只有当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且弹簧测力计竖直或支持面水平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或支持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的大小才等于物体重力故选B、D.答案:BD【误区警示】本题易不考虑重力测量的条件而误选A、C.重力测量时,必须注意弹簧测力计示数等于物体重力的条件是:弹簧测力计竖直且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谢谢观看!谢谢观看!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