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新区公安消防大队高新区公安消防大队2劳动密集型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消防安全教育消防安全教育学习消防学习消防 关爱生命关爱生命Learning knowlage of fire Learning knowlage of fire Taking Care of lifeTaking Care of life 1234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定义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定义 如何进行劳动密集型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如何进行劳动密集型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劳动密集型企业企业消防安全知识培训 劳动密集型企业存在的火灾隐患劳动密集型企业存在的火灾隐患 劳动密集型企业火灾案例分析劳动密集型企业火灾案例分析 劳动密集型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
2、 劳动密集型企业是指劳动密集型企业是指生产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也就是说产品成本中劳动量消耗占比重较大的企业,又称为劳动集约型企业。在劳动密集型企业里平均每个工人的劳动装备不高,比如纺织业、服务企业、食品企业、日用百货等轻工企业以及服务性企业等。火灾事故火灾事故频繁发生频繁发生 二二 劳动密集型企业存在的火灾隐患劳动密集型企业存在的火灾隐患 劳动密集型企业普遍存在的火灾隐患人员人员u消防安全意识薄弱,宿舍卧床吸烟、乱扔烟头、乱接电线、插座,消防安全意识薄弱,宿舍卧床吸烟、乱扔烟头、乱接电线、插座,使用电热炊具等各种交流电器;使用电热炊具等各种交流电器;u不具备基本的灭火防护知识;不具备基本的灭火防
3、护知识;u不懂得如何控制初起火灾及逃生自救能力;不懂得如何控制初起火灾及逃生自救能力;u违章操作、违章用火、违章用电的现象普遍存在。违章操作、违章用火、违章用电的现象普遍存在。劳动密集型企业普遍存在的火灾隐患管理管理u消防知识培训不到位,不具备消防常识消防知识培训不到位,不具备消防常识 消防制度未落实,责任不明确,不组织消防安全检查和疏散演练;消防制度未落实,责任不明确,不组织消防安全检查和疏散演练;u盲目蛮干,违章操作盲目蛮干,违章操作 很多应持证上岗的锅炉工、电工、焊工等专业工种选用无上岗证人员很多应持证上岗的锅炉工、电工、焊工等专业工种选用无上岗证人员操作,不懂得安全防护措施,不善于发现
4、安全隐患;操作,不懂得安全防护措施,不善于发现安全隐患;u消防设备设施形同虚设消防设备设施形同虚设 没有定期对固定消防设施进行维护、保养、检测,遇到突发险情时追没有定期对固定消防设施进行维护、保养、检测,遇到突发险情时追悔莫及。悔莫及。劳动密集型企业普遍存在的火灾隐患设备设备u建筑布局不合理建筑布局不合理 “三合一三合一”、“多合一多合一”(集生产、经营、住宿、仓储等功能于一(集生产、经营、住宿、仓储等功能于一室)场所现象普遍,厂区内部结构和耐火等级不符合防火规范。室)场所现象普遍,厂区内部结构和耐火等级不符合防火规范。u基础消防设施薄弱基础消防设施薄弱 消防水源不足,未配置有效的灭火器材;消
5、防水源不足,未配置有效的灭火器材;占用防火通道;疏散出口不足,疏散宽度不够。占用防火通道;疏散出口不足,疏散宽度不够。u电气设备使用和设计不当电气设备使用和设计不当 电气设备过负荷、线路接头接触不良、短路;照明灯具设置使用不电气设备过负荷、线路接头接触不良、短路;照明灯具设置使用不当;在易燃易爆的车间内使用非防爆型的电动机、灯具、开关等。当;在易燃易爆的车间内使用非防爆型的电动机、灯具、开关等。三 火灾案例分析 警钟长鸣 火灾情况:火灾情况:20142014年年3 3月月2626日日1313时时2727分分,广东省普宁市军埠镇生产内广东省普宁市军埠镇生产内衣的家庭作坊发生火灾,导致衣的家庭作坊
6、发生火灾,导致1111人因窒息抢救无效死亡,人因窒息抢救无效死亡,1515名伤名伤者因为吸进了过量浓烟而中毒。者因为吸进了过量浓烟而中毒。事故原因:小孩用打火机玩火,引燃起火建筑一楼楼梯口南侧堆事故原因:小孩用打火机玩火,引燃起火建筑一楼楼梯口南侧堆放的海绵堆垛所致放的海绵堆垛所致。典型火灾案例分析 20142014年年1111月月1616日日1919时许,寿光时许,寿光市龙源食品有限公司一胡萝卜市龙源食品有限公司一胡萝卜包装车间发生火灾。事故导致包装车间发生火灾。事故导致1818人死亡,人死亡,13 13人受伤,人受伤,4 4人下人下落不明。发生火灾的厂区面积落不明。发生火灾的厂区面积达达5
7、005000 0平方米,当时约有平方米,当时约有140140人在工作。人在工作。事故原因:寿光市龙源食品有事故原因:寿光市龙源食品有限公司北厂区限公司北厂区8 8号保鲜恒温库号保鲜恒温库内沿西墙敷设的冷风机供电线内沿西墙敷设的冷风机供电线路接头处过热短路,引燃墙面路接头处过热短路,引燃墙面聚氨酯泡沫保温材料所致。聚氨酯泡沫保温材料所致。典型火灾案例分析山东寿光一食品厂火灾事故山东寿光一食品厂火灾事故12 面对这些隐患,面对这些隐患,我们该如何应对?我们该如何应对?劳动密集型企业消防安全管理 结合“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从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着手,提高劳动密集型企业员工的消防安
8、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1 1、提高企业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能力提高企业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能力加强对员工上岗或转岗前的消防培训,尤其是对焊工、叉车工、电工等专业工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上岗。充分运用外来人员告知事项、服务指南、展板、有线广播、有线电视等宣传载体,开展消防宣传;劳动密集型企业消防安全管理u利用每日点名、例会、交接班、总结大会、店庆等活动,进行 消防宣传教育,让消防知识深 入人心;要做到要做到“消防设施标识化、消消防设施标识化、消 防常识普及化防常识普及化”。消防设施器 材要设置规范、醒目的标识,用文字或图例标明操作使用方 法;重点部位、重要场所和疏 散通道、安全出口要设置“提
9、示”和“禁止”类消防标语。如“严禁烟火”、“禁止吸烟”等。劳动密集型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加强灭火疏散演练加强灭火疏散演练劳动密集型企业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演练,并结合实际,不断完善预案,做好演练评估记录。劳动密集型企业消防安全管理2 2、通过检查提高消除火灾隐患能力、通过检查提高消除火灾隐患能力功能性分区功能性分区消防检查消防检查,将生产、住宿、仓储等区域实行防火分隔,避,将生产、住宿、仓储等区域实行防火分隔,避免免“多合一多合一”现象。现象。集体宿舍的员工夜间及午休时,消防通道是否通畅;建筑疏散楼梯数量、宽度是否符合消防技术标准;楼梯间、门厅、楼道内是否堆放可燃物品、违规停放电动自行车和为电动自行
10、车充电等行为;是否违章搭建彩钢板临时建筑,外窗是否设置影响疏散逃生和灭火救援铁栅栏等。劳动密集型企业消防安全管理认真开展防火自查认真开展防火自查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和消防车通道是否畅通,防火间距是否被占用;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设置是否正确、醒目、完整好用;消防水源是否充足,灭火器材配置及有效情况;室内、室外消火栓、水泵接合器有无损坏、埋压、遮挡、圈占等影响使用的情况;劳动密集型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加强对厂区、宿舍的消防检查加强对厂区、宿舍的消防检查进入生产车间要过安检,禁止携带火种,生产场所有无吸烟或遗留火种的现象,有无储存易燃易爆危险物品。水泵房、配电室、风机房、电梯机房、仓库等消防安全重点
11、区域现场有无遗留火种现象,灭火器配备数量是否充足,有无储存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等;加强对车间、仓库的夜间防火巡查,各种电气线路、设备是否符合防火要求,有无违章使用情况。加强对员工集体宿舍用火用电情况的检查,杜绝蚊香、烟头、香烛、违章电器、乱拉乱接电线等现象。离开宿舍或睡觉时,应检查电器具是否断电。劳动密集型企业消防安全管理3 3、提高员工扑救初期火灾能力和火场逃生能力、提高员工扑救初期火灾能力和火场逃生能力成立企业专职消防队伍成立企业专职消防队伍 企业专职消防队伍不但要熟悉消防设备,熟练掌握火警处置和启动消防设施设备的程序和方法,而且要做到“能火场逃生自救、会引导人员疏散”,熟悉逃生路线和引导人员
12、疏散程序。确保一旦发生火灾,能够及时组织在场人员安全疏散。劳动密集型企业消防安全管理 逃逃 生生 技技 能能 篇篇火场逃生方法火场逃生方法 一是疏散。一是疏散。根据疏散指示图疏散,同时听从场 所服务人员的口头引导和广播引导。二是防烟。二是防烟。因为火灾时容易形成冷热主气对流,使烟火扑面而来。此时最好的办法是,迅速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火场逃生方火场逃生方法法三是自救。三是自救。我们可以采用采用湿绵被护身,绳索或床单滑行、卫生间避难、低层跳楼,还可以在窗口、阳台或屋顶处挥动向外呼救引起救援人员注意。四是等待救援。四是等待救援。在接到报警的消防队会以最快速度赶赴火场,而且其首要任务就是救人。因此,如果
13、你被浓烟烈火围困之时,千万不要惊慌,条件不允许下切不可盲目跳楼。一定要保持慎静,等待消防人员来救援。结束语结束语消防工作任重而道远,做好消防工作是确保社会健康和谐,企业顺消防工作任重而道远,做好消防工作是确保社会健康和谐,企业顺利发展,家庭幸福的重要保障。建立健全消防管理制度,抓好制度利发展,家庭幸福的重要保障。建立健全消防管理制度,抓好制度落实工作,坚持落实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预防为主,防消结合”,抓好职员教育培训工,抓好职员教育培训工作,增强消防安全意识,提高员工消防安全技能。作,增强消防安全意识,提高员工消防安全技能。请记住防火安全的保护神请记住防火安全的保护神-火警电话火警电话“119119”感谢聆听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