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79 ,大小:2.32MB ,
文档编号:3720588      下载积分:28 文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系统将以此处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生成账号和密码,方便再次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和密码都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优惠套餐
 

温馨提示:若手机下载失败,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d-3720588.html】到电脑浏览器->登陆(账号密码均为手机号或邮箱;不要扫码登陆)->重新下载(不再收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试题类文档的标题没说有答案,则无答案;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PPT的音视频可能无法播放。 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概不退换。
2: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3: 本文为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所有收益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中医药概论概述培训课件.ppt)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医药概论概述培训课件.ppt

1、中医药概论概述中医药概论概述内内 容容v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理论 v中药学概论中药学概论 v中药方剂学概论中药方剂学概论 v中药药理学概论中药药理学概论 v中药药剂学概论中药药剂学概论v中药新药研发中药新药研发 中医药概论概述2考核及成绩评定考核及成绩评定v性质:考查课性质:考查课v考核方式:以课程论文及章节思考题考核方式:以课程论文及章节思考题 作为评定依据。作为评定依据。v成绩:以不通过、通过、良好、优秀计,成绩:以不通过、通过、良好、优秀计,不计具体分数。不计具体分数。中医药概论概述3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理论v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医学理论体系v中医药学的哲学基础中医药学的哲学基础v藏象学说藏

2、象学说v经络学说经络学说v中医学对疾病及其防中医学对疾病及其防治的认识治的认识中医药概论概述4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医学理论体系v概念:概念: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包括理、法、方、药在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整体,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内的整体,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科学知识体系。它是以和基本方法的科学知识体系。它是以 整体观念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为主导思想 阴阳、五行学说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和思维方法为哲学基础和思维方法 脏腑经络及气血津液脏腑经络及气血津液为生理病理学基础,为生理病理学基础,辨证论治辨证论治为诊治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为诊治特点

3、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中医药概论概述5 理、法、方、药是中医学关于诊断与治疗理、法、方、药是中医学关于诊断与治疗 操作规范的操作规范的四大要素四大要素。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理法方药运用于临床的过程,为中医学的基是理法方药运用于临床的过程,为中医学的基 本特色。本特色。理:是指根据中医学理论对病变机理作出的准确的解释。理:是指根据中医学理论对病变机理作出的准确的解释。法:指针对病变机理所确定的相应的治则治法。法:指针对病变机理所确定的相应的治则治法。方:是根据治则治法选择最恰当的代表方剂或其他治疗措施。方:是根据治则治法选择最恰当的代表方剂或其他治疗措施。药:指对方剂中药物君、臣、佐、使的配伍及其

4、剂量的最药:指对方剂中药物君、臣、佐、使的配伍及其剂量的最 佳选择。佳选择。中医药概论概述6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 战国至秦汉时期的黄帝内战国至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典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典籍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籍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确立系的基本确立中医药概论概述7黄帝内经黄帝内经v简称内经,是托名黄帝及其臣子岐伯、雷公、简称内经,是托名黄帝及其臣子岐伯、雷公、伯高等论医之书。黄帝内经包括灵枢和伯高等论医之书。黄帝内经包括灵枢和素问两部分,各卷素问两部分,各卷8181篇,共篇,共8080余万字。余万字。v内容:整体观念、藏象经

5、络、精气学说及阴阳五行内容:整体观念、藏象经络、精气学说及阴阳五行学说等学说等v著作时代:至今尚无定论。著作时代:至今尚无定论。从其内容看,非一人一时之作,但一般认为其主从其内容看,非一人一时之作,但一般认为其主要内容是反映战国时期医学理论水平的,基本定稿要内容是反映战国时期医学理论水平的,基本定稿时期应不晚于战国时期。当然,其中有些内容可能时期应不晚于战国时期。当然,其中有些内容可能出于秦汉及六朝人之手。出于秦汉及六朝人之手。中医药概论概述8难经难经v作者:扁鹊,战国时医学家。名秦越人,是中国传作者:扁鹊,战国时医学家。名秦越人,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鼻祖,对中医药学的发展有着特殊的贡献。统医学的

6、鼻祖,对中医药学的发展有着特殊的贡献。扁鹊年轻时虚心好学,刻苦钻研医术。他把积扁鹊年轻时虚心好学,刻苦钻研医术。他把积累的医疗经验,用于平民百姓,周游列国,到各地累的医疗经验,用于平民百姓,周游列国,到各地行医,为民解除痛苦。由于扁鹊医道高明,为百姓行医,为民解除痛苦。由于扁鹊医道高明,为百姓治好了许多疾病,赵国劳动人民送他治好了许多疾病,赵国劳动人民送他“扁鹊扁鹊”称号。称号。扁鹊,传说是黄帝时代的名医扁鹊,传说是黄帝时代的名医 v内容:内容:脉学、经络、命门、三焦脉学、经络、命门、三焦中医药概论概述9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v作者:张仲景,约生于东汉和平元年(公元作者:张仲景,约生于东汉和平元

7、年(公元150150年)。他所著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史年)。他所著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史上上第一部第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经典,后人理、法、方、药具备的经典,后人称此书称此书:“为众方之宗、群方之祖为众方之宗、群方之祖”。被称被称为为“医圣医圣”。v内容:辨证论治内容:辨证论治中医药概论概述10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 简称本草经或本经,是我国简称本草经或本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成书于神农本草经成书于东汉东汉,并非出自一时一人,并非出自一时一人之手,是之手,是秦汉时期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总结、搜集、整理当时药物众多医学家总结、搜集、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

8、,学经验成果的专著,是对中国中草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是对中国中草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其中规定的大部分药物学理论和配伍规则以及提出的其中规定的大部分药物学理论和配伍规则以及提出的“七七情合和情合和”原则。在几千年的用药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原则。在几千年的用药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被誉为中药学经典著作。被誉为中药学经典著作。因此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它是医生和药师学习中药因此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它是医生和药师学习中药学的教科书,也是医学工作者案头必备的工具书之一。学的教科书,也是医学工作者案头必备的工具书之一。中医药概论概述1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v整体观念整体观念v辨证

9、论治辨证论治中医药概论概述12(一)(一)整体观念整体观念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完整性及人与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统一性的认识。的认识。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由多层次结构构成的有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由多层次结构构成的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部分之间,各个脏腑形体官窍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部分之间,各个脏腑形体官窍之间,之间,结构结构上不可分割,上不可分割,功能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病理病理上相互影响。人生活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人体的上相互影响。人生活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

10、化,必然受到自然环境、社会条件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必然受到自然环境、社会条件的影响。人类在影响。人类在适应适应和和改造改造自然与社会环境的斗争中维持自然与社会环境的斗争中维持着机体的生命活动。着机体的生命活动。中医药概论概述13v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1 1)生理上的整体性)生理上的整体性(2 2)病理上的整体性)病理上的整体性(3 3)诊治上的整体性)诊治上的整体性v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1 1)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2 2)自然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自然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3 3)自然环境与疾病防治的关系)自然环境与疾病

11、防治的关系中医药概论概述14v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1 1)社会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社会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2 2)社会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社会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3 3)社会环境与疾病防治的关系)社会环境与疾病防治的关系中医药概论概述15 综上所述,中医学不仅认为人体本身是一个有综上所述,中医学不仅认为人体本身是一个有机整体,而且认为人与自然、社会也是一个统一机整体,而且认为人与自然、社会也是一个统一体。它以人为中心,以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为背体。它以人为中心,以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为背景,用同源性和联系性思维对生命、健康、疾病景,用同源性和联系性思维对生命、健康、疾

12、病等重大医学问题作了广泛的讨论,阐述了人与自等重大医学问题作了广泛的讨论,阐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精神与形体以及形体内部的整体然、人与社会、精神与形体以及形体内部的整体性联系,认为人体自身的结构与机能的统一、性联系,认为人体自身的结构与机能的统一、“形与神俱形与神俱”以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是以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是其健康的保证,而这种人体自身的稳态及其与自其健康的保证,而这种人体自身的稳态及其与自然、社会环境协调的被破坏则标志着疾病的发生。然、社会环境协调的被破坏则标志着疾病的发生。中医药概论概述16 因此,中医学在讨论生命、健康、疾病等重大医学问题时,不仅着眼于人体自身,而且重

13、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人体的各种影响。在防治疾病的过程中,要求医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素问著至教论),既要顺应自然法则,因时因地制宜,又要注意调整病人因社会因素导致的精神情志和生理功能的异常,提高其适应社会的能力。这就是天人一体观天人一体观 中医药概论概述17(二)辨证论治(二)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处理疾病的基本原则。中医学在处理疾病的基本原则。中医学在认识和处理疾病的过程中,既强认识和处理疾病的过程中,既强调辨证论治,又讲究调辨证论治,又讲究辨证辨证与与辨症辨症相结合。相结合。中医药概论概述18辨证论治的基本概念 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运

14、用中医学,是运用中医学理论辨析有关疾病的资料以确理论辨析有关疾病的资料以确立证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立证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中医药概论概述19辨证辨证,是在认识疾病的过程中确立证候的思,是在认识疾病的过程中确立证候的思维和实践过程,即将四诊(望、闻、问、切)所维和实践过程,即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有关疾病的所有资料,包括症状和体征,收集的有关疾病的所有资料,包括症状和体征,运用中医学理论进行分析、综合,辨清运用中医学理论进行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发展趋向因、性质、部位及发展趋向,然后概括、判断为,然后

15、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中医药概论概述20v辩证辩证,包括辨病因、辨病位、辨病性、包括辨病因、辨病位、辨病性、辨病势辨病势v论治论治,是在通过辨证思维得出证候诊,是在通过辨证思维得出证候诊断的基础上,确立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断的基础上,确立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选择适当的治疗手段和措施来方法,选择适当的治疗手段和措施来处理疾病的思维和实践过程。处理疾病的思维和实践过程。中医药概论概述21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内容v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中医学的哲学基础1.1.阴阳学说阴阳学说2.2.五行学说五行学说3.3.中医学思维方法特点中医学思维方法特点中医药概论概述22v中医学对人体生

16、理的认识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 藏象、精气血津液神、经络等藏象、精气血津液神、经络等v中医学对疾病及其防治的认识中医学对疾病及其防治的认识病因、发病、病机和防治原则四部分病因、发病、病机和防治原则四部分中医药概论概述23阴阳学说阴阳学说1.概念:概念:阴阳是对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阴阳是对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属性的概括。中医药概论概述24事物阴阳属性事物阴阳属性为两类特定的为两类特定的相反趋向相反趋向明亮、温热、活动、兴奋、明亮、温热、活动、兴奋、向上、向外、扩散、开放等向上、向外、扩散、开放等晦暗、沉静、抑制、向下、晦暗、沉静、抑制、向下、寒凉、向内、凝

17、聚、闭合等寒凉、向内、凝聚、闭合等2.属性属性阳阳阴阴中医药概论概述253.阴阳阴阳属性的相对性属性的相对性(1 1)阴阳的对立性:)阴阳的对立性:(2 2)阴阳的转化性)阴阳的转化性(3 3)阴阳的无限可分性)阴阳的无限可分性中医药概论概述261.阴阳的对立性:阴阳的对立性:即阴阳双方必须通过与自己的对即阴阳双方必须通过与自己的对立面相比较而确定其属性,单一事物立面相比较而确定其属性,单一事物无法定阴阳。无法定阴阳。中医药概论概述272.阴阳的转化性阴阳的转化性 即阴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即阴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属阴的事务可以转化属阳,方向转化,属阴的事务可以转化属阳

18、,属阳的事物也可以转化属阴。属阳的事物也可以转化属阴。中医药概论概述283.阴阳的无限可分性阴阳的无限可分性表现为阴阳的每一方还可以再分阴阳。表现为阴阳的每一方还可以再分阴阳。素问素问.阴阳离合论:阴阳离合论:“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也。”中医药概论概述29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对立制约对立制约 互根互用互根互用 阴阳消长阴阳消长 阴阳转化阴阳转化 中医药概论概述30(一)阴阳的对立制约:(一)阴阳的对立制约:对立对立即统一体中阴阳两个方面即统一体中

19、阴阳两个方面 的属性相反。的属性相反。制约制约阴阳双方在一定限度内相阴阳双方在一定限度内相互牵制互为胜负。互牵制互为胜负。最终最终对立对立与与制约制约达到动态平衡达到动态平衡中医药概论概述31(二)阴阳的互根互用:(二)阴阳的互根互用:互根互根阴阳相互依存、互为根本。阴阳相互依存、互为根本。双方各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双方各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前提。互用互用在阴阳相互依存的基础上在阴阳相互依存的基础上,部分范畴的阴阳双方体现出相互资生、部分范畴的阴阳双方体现出相互资生、相互为用的特点。相互为用的特点。中医药概论概述32(三)阴阳的消长平衡(三)阴阳的消长平衡消长含义消长含义:阴阳双方数量的对比

20、变化。阴阳双方数量的对比变化。消,减少;长,增加。消,减少;长,增加。此长彼消此长彼消热盛伤阴,寒盛伤阳热盛伤阴,寒盛伤阳此消彼长此消彼长阴虚火旺,阳虚阴盛阴虚火旺,阳虚阴盛此长彼长此长彼长此消彼消此消彼消补气生血,补血养气补气生血,补血养气气虚引起血虚,血虚引起气虚气虚引起血虚,血虚引起气虚中医药概论概述33(四)阴阳的互相转化:(四)阴阳的互相转化:相互转化相互转化 含义: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含义: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方向转化。可以向其相反方向转化。“重阳必阴,重阴必阳重阳必阴,重阴必阳”、“寒极生热,热极生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中医药概论概述34三、阴阳学说在中

21、医学中的应用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2.2.概括人体的生理功能概括人体的生理功能 3.3.阐释人体的病理变化阐释人体的病理变化 4.4.用于疾病的诊用于疾病的诊断断5.5.用于疾病的防治用于疾病的防治中医药概论概述35(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阳阳 表表 上上 左左 外外侧侧腰腰背背 背背胸胸 六六腑腑 心心肺肺 手手足足三三阳阳经经 阴阴 内内下下右右内内侧侧胸胸腹腹腹腹腰腰五五脏脏肝肝脾脾肾肾手手足足三三阴阴经经中医药概论概述36(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物质与功能的矛盾运动物质与功能的矛盾运动

22、 阳气(阳)阳气(阳)促进物质的新陈代谢促进物质的新陈代谢 阴精(阴)阴精(阴)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 升、出(阳)升、出(阳)降、入(阴)降、入(阴)升降相因,相反相成升降相因,相反相成正常的生命活动正常的生命活动阴阳平衡;病态阴阳平衡;病态阴阳失衡阴阳失衡中医药概论概述37(三)说明疾病的病理变化(三)说明疾病的病理变化分析病因的阴阳属性分析病因的阴阳属性 风邪、暑邪、火风邪、暑邪、火(热热)、燥、燥邪为阳邪为阳 六淫六淫 (阳阳)寒邪、湿邪为阴寒邪、湿邪为阴 饮食居处,情志失调饮食居处,情志失调(阴阴)中医药概论概述38阳偏胜阳偏胜阴偏胜

23、阴偏胜阳偏衰阳偏衰阴偏衰阴偏衰中医药概论概述39(四)用于疾病的诊断(四)用于疾病的诊断中医药概论概述40(五)用于疾病的防治(五)用于疾病的防治1.指导养生指导养生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2.疾病的治疗疾病的治疗(1)确定治疗的原则)确定治疗的原则 调整阴阳,补其不足,损其有余,恢复阴阳调整阴阳,补其不足,损其有余,恢复阴阳的协调平衡,促使阴平阳秘。的协调平衡,促使阴平阳秘。中医药概论概述41调调整整阴阴阳阳阴盛阴盛阴阳阴阳偏盛偏盛实证实证实寒证实寒证 寒者热之(热性方药)寒者热之(热性方药)伤阳伤阳兼阳虚兼阳虚(酌加温阳药)(酌加温阳药)阳盛阳盛实热证实热证 热者寒之(寒性方

24、药)热者寒之(寒性方药)伤阴伤阴兼阴虚兼阴虚(酌加养阴药)(酌加养阴药)阴虚阴虚阴阳阴阳偏衰偏衰虚证虚证虚热证虚热证 补阴(阳病治阴,壮水补阴(阳病治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之主,以制阳光。)阳虚阳虚虚寒证虚寒证 补阳(阴病治阳,益火补阳(阴病治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之源,以消阴翳。)泻泻其其有有余余补补其其不不足足中医药概论概述42(2)分析和归纳药物性能的阴阳属性)分析和归纳药物性能的阴阳属性中医药概论概述43中医药概论概述44 五行学说五行学说v五行的概念五行的概念 v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v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中医药概论概述45一、五行

25、的基本概念一、五行的基本概念五:五:即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即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行:行:一,指行列、次序;一,指行列、次序;二,指运动变化。二,指运动变化。五行:五行:指金、木、水、火、土及其构成指金、木、水、火、土及其构成的五大行类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运动的五大行类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运动变化。变化。中医药概论概述46二、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二、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一)五行各自的特性(一)五行各自的特性是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对金木水火土是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对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的朴素的认识的基础上,对其特性加以抽五种物质的朴素的认识的基础上,对其特性加以抽象

26、而逐渐形成的理论。象而逐渐形成的理论。特性:特性: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曰稼穑、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金曰从革、水曰润下中医药概论概述47木曰曲直木曰曲直引申为凡具有生长、升发、条达、引申为凡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舒畅 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中医药概论概述48火曰炎上火曰炎上引申为凡具有温热、向上等性质引申为凡具有温热、向上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或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中医药概论概述49土爰稼穑土爰稼穑引申为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等引申为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等 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

27、归属于土;中医药概论概述50金曰从革金曰从革引申为凡具有沉降、肃杀、收敛等引申为凡具有沉降、肃杀、收敛等 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金;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金;中医药概论概述51水曰润下水曰润下引申为凡具有滋润、下行、寒引申为凡具有滋润、下行、寒凉、闭藏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水。凉、闭藏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水。中医药概论概述52(二)事物五行属性的归类(二)事物五行属性的归类依据:五行属性依据:五行属性 方法:取象比类法、推演络绎法方法:取象比类法、推演络绎法 意义:把自然界千变万化的事物归结为五行系意义:把自然界千变万化的事物归结为五行系统;将人体的各种组织和功能归结为以

28、五脏为中统;将人体的各种组织和功能归结为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病理系统心的五个生理病理系统;说明人体与自然界的统说明人体与自然界的统一性。一性。中医药概论概述53五行五行自自 然然 界界 五色五色五音五音五味五味五化五化五气五气五方五方五季五季 木木青青角角酸酸生生风风东东春春火火赤赤徵徵苦苦长长暑暑南南夏夏土土黄黄宫宫甘甘化化湿湿中中长夏长夏金金白白商商辛辛收收燥燥西西秋秋水水黑黑羽羽咸咸藏藏寒寒北北冬冬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表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表 中医药概论概述54(三)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三)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1.五行相生五行相生:相生为相互资生、助长和促进。:相生为相互资生、助长和促进。木

29、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难经: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难经: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木木金金土土火火水水生生生生生生生生生生中医药概论概述552.五行相克五行相克:相克为相互克制、制约:相克为相互克制、制约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内经: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木木水水金金土土火火克克克克克克克克克克中医药概论概述563.五行制化五行制化:指五行之间相互生化,相互制约,指五行之间相互生化,相互制约,以维持平衡协调的关系。以维持平衡协调的关系。木木火火土土生生生生克克中医药概论概述574.相

30、生相克的反常相生相克的反常(1)相乘相侮)相乘相侮(2)子母相及)子母相及中医药概论概述58v相乘相乘: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克制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克制。木木水水金金土土火火乘乘1.相乘相侮:相乘相侮:中医药概论概述59相克与相乘的异同相克与相乘的异同:同:次序一致同:次序一致 异:相克异:相克正常、生理正常、生理 相乘相乘异常、病理异常、病理中医药概论概述60v相侮相侮: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反向克制,即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反向克制,即反克,又称反克,又称“反侮反侮”。木木水水金金土土火火侮侮中医药概论概述61引起相侮的原因:引起相侮的原因:太过太过

31、被克者太过被克者太过 如:木旺侮金如:木旺侮金 不及不及克者太弱克者太弱 如:金虚木侮如:金虚木侮中医药概论概述622.子母相及子母相及v母病及子母病及子 含义:含义: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异常,累及其子行,导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异常,累及其子行,导致母子两行皆异常。致母子两行皆异常。v子病及母子病及母 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异常,累及其母行,导致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异常,累及其母行,导致母子两行皆异常。母子两行皆异常。中医药概论概述63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v说明五脏的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说明五脏的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v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32、 v指导疾病的诊断指导疾病的诊断 v指导疾病的治疗指导疾病的治疗 中医药概论概述641 1.说明五脏的生理特点说明五脏的生理特点肝属木:木曰曲直,枝叶条达,有升发之性肝属木:木曰曲直,枝叶条达,有升发之性 肝性条达,恶抑郁,有疏泄之功肝性条达,恶抑郁,有疏泄之功 心属火:火曰炎上,有温热之性心属火:火曰炎上,有温热之性 心居膈上,有温煦之功心居膈上,有温煦之功脾属土:土性敦厚,生化万物脾属土:土性敦厚,生化万物 脾居中焦,化生气血脾居中焦,化生气血 肺属金:金性清肃,收敛肃杀肺属金:金性清肃,收敛肃杀 肺性清肃,以降为顺肺性清肃,以降为顺 肾属水:水性滋润,下行闭藏肾属水:水性滋润,下行闭藏

33、肾有藏精,主水之功肾有藏精,主水之功中医药概论概述662.2.说明五脏的相互关系说明五脏的相互关系相生相生:肝藏血以济心肝藏血以济心木生火木生火 心之阳以温脾心之阳以温脾火生土火生土 脾散精以充肺脾散精以充肺土生金土生金 肺肃降以助肾肺肃降以助肾金生水金生水 肾藏精以养肝肾藏精以养肝水生木水生木 以五行相生说明五脏间相资的联系。以五行相生说明五脏间相资的联系。中医药概论概述67相克相克:以五行相克说明五脏间相制的联系以五行相克说明五脏间相制的联系。肝木条肝木条达以疏泄脾土之壅塞达以疏泄脾土之壅塞木克土木克土 心之阳热以制肺金之肃降太过心之阳热以制肺金之肃降太过火克金火克金 脾土运化以制约肾水之

34、泛滥脾土运化以制约肾水之泛滥土克水土克水 肺气肃降以克制肝阳之上亢肺气肃降以克制肝阳之上亢金克木金克木 肾水上承以制心火之亢烈肾水上承以制心火之亢烈水克火水克火中医药概论概述68(二)(二)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1.1.子母相及子母相及传变传变:母病及子母病及子疾病的传变从母脏传及子脏,疾病的传变从母脏传及子脏,如:肾病及肝。如:肾病及肝。子病及母子病及母疾病的传变从子脏传及母脏,疾病的传变从子脏传及母脏,如:心病及肝。如:心病及肝。中医药概论概述692.2.相克关系传变:相克关系传变:相乘相乘相克太过而为病。如相克太过而为病。如“木旺乘土木旺乘土”和和“土土虚木乘虚木乘

35、”。相侮相侮反向克制而为病。如反向克制而为病。如“木火刑金木火刑金”和和“土土虚水侮虚水侮”。中医药概论概述70(三)(三)指导疾病的诊断指导疾病的诊断 面见青色,喜食酸味,为肝病面见青色,喜食酸味,为肝病 面见赤色,口味苦,脉洪,为心病面见赤色,口味苦,脉洪,为心病 脾虚病人,而面见青色,是肝病犯脾脾虚病人,而面见青色,是肝病犯脾 心脏病人,而面见黑色,是肾水凌心心脏病人,而面见黑色,是肾水凌心 主色胜客色,其病为逆主色胜客色,其病为逆 五色五色 客色胜主色,其病为顺客色胜主色,其病为顺 得相生之脉为顺得相生之脉为顺 色脉合参色脉合参 得相克之脉为逆得相克之脉为逆 推断病情的推断病情的 轻重

36、顺逆轻重顺逆 确定五脏的确定五脏的 病变部位病变部位 中医药概论概述71(四(四)指导疾病的治疗指导疾病的治疗1.1.控制疾病的传变控制疾病的传变 掌握疾病发展传变的生克乘侮规律,及早掌握疾病发展传变的生克乘侮规律,及早控控 制传变,防患于未然。制传变,防患于未然。中医药概论概述722.2.确定治则和治法确定治则和治法 以相生规律确定以相生规律确定 治则: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治则: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治法:滋水涵木,益火补土治法:滋水涵木,益火补土 培土生金,金水相生培土生金,金水相生 以相克规律确定以相克规律确定 治则:抑强,扶弱治则:抑强,扶弱 治法:抑木扶土,培土制水治法:抑木扶土

37、,培土制水 佐金平木,泻南补北佐金平木,泻南补北中医药概论概述73相生治法相生治法滋水涵木法滋水涵木法滋肾阴以养肝阴滋肾阴以养肝阴益火补土法益火补土法培土生金法培土生金法金水相生法金水相生法温肾阳以补脾阳温肾阳以补脾阳健脾气以补肺气健脾气以补肺气养肺阴以滋肾阴养肺阴以滋肾阴相克治法相克治法抑木扶土法抑木扶土法疏肝健脾疏肝健脾培土制水法培土制水法佐金平木法佐金平木法泻南补北法泻南补北法补脾利水补脾利水泻肝清肺泻肝清肺泻心火滋肾阴泻心火滋肾阴确定治则和治法确定治则和治法中医药概论概述74指导针灸取穴:根据不同的病情以五行的生克指导针灸取穴:根据不同的病情以五行的生克 规律进行选穴治疗。规律进行选穴

38、治疗。指导情志疾病的治疗:临床上运用不同情志变指导情志疾病的治疗:临床上运用不同情志变 化的相互抑制关系来达化的相互抑制关系来达 到治疗的目的。到治疗的目的。中医药概论概述75第四节第四节 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 中医学的思维方法中医学的思维方法 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中医药概论概述76一、中医学的思维方法一、中医学的思维方法 精气学说作为一种自然观,奠定精气学说作为一种自然观,奠定 了中医学理论体系方法论基石。了中医学理论体系方法论基石。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对立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对立 统一理论。统一理论。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系统五行学说是中国

39、古代朴素的系统 论。论。思思 维维 方方 法法中医药概论概述77二、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二、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 注重宏观观察注重宏观观察 注重整体研究注重整体研究 擅长哲学思维擅长哲学思维 强调功能联系强调功能联系 中和思维:中和,又称中和思维:中和,又称“中庸中庸”、“中行中行”、“中道中道”。其思想的。其思想的 核心是平衡与和谐。核心是平衡与和谐。类比思维:类比,是根据两个类比思维:类比,是根据两个 (或两类)对象之间在某些方(或两类)对象之间在某些方 面相似或相同而推出它们在其面相似或相同而推出它们在其 他方面也可能相似或相同的一他方面也可能相似或相同的一 种逻辑方法,是一种由一事物种逻辑方法,是一种由一事物 推到另一事物的推理方法。推到另一事物的推理方法。中医药概论概述78思思 考考 题题 1.怎样确定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怎样确定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2.如何理解阴阳的互根互用?如何理解阴阳的互根互用?3.试用阴阳学说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试用阴阳学说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4.试述五行生克乘侮规律。试述五行生克乘侮规律。5.如何以五行生克关系来阐释五脏疾病的相互传变?如何以五行生克关系来阐释五脏疾病的相互传变?6.五行学说是如何知道临床治疗的?五行学说是如何知道临床治疗的?中医药概论概述79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