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选题理由2.现状调查 3.确定目标4.原因分析 5.要因确认6.制定对策 7.对策实施 8.效果检查效益分析9.巩固措施 10.总结和下步打算采油二厂工艺研究所采油二厂工艺研究所活动频次1次/月课题类型攻关型活动时间2010年3月-12月成立时间2007年3月TQC教育35小时以上课题名称提高油井堵水有效率井下作业QC小组姓名小组中职务性别年龄职称文化程度工作任务采油二厂工艺研究所采油二厂工艺研究所年份2007200820092007-2009平均有效率40%87.5%72.7%70.8%2007-2009油井堵水效果统计表公司考核有效率指标80%我厂有效率70.8%提高油井堵水有效率采油
2、二厂工艺研究所采油二厂工艺研究所 小组成员对2007-2009年实施的油井堵水效果从注入工艺、堵剂体系、水淹后关井时间、储层物性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如下:序号项目频数(口)累计(口)频率%累计%A注入工艺针对性不强665050B水淹后关井时间长392575C堵剂粘附性差21116.791.7D储层物性差1128.3100 影响油井堵水有效率因素调查表制表:刘亭 时间:2010年3月5日 采油二厂工艺研究所采油二厂工艺研究所根据调查表绘制出的油井堵水有效率影响因素排列图如下:频数(口)6321累计%507591.7100ABCD6321507591.710002040608010012002
3、468101214累计百分率%频数(口)注入工艺针对性不强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只要解决了该问题,油井堵水有效率就可以进一步提高。制图:何志英 时间:2010年3月5日 采油二厂工艺研究所采油二厂工艺研究所 小组目标:提高油井堵水有效率 由现状调查可知,将堵水工艺针对性不强的问题彻底解决后,油井堵水有效率可提高至:70.8%+(100-70.8)%50%=85.4%其次,2008年油井堵水有效率达到87.5%。现状70.8%目标80%制图:刘运强 时间:2010年4月2日 采油二厂工艺研究所采油二厂工艺研究所 小组成员运用头脑风暴法进行分析,认真讨论造成工艺针对性不强的各种原因,经汇总归类,绘制了
4、因果分析图。采油二厂工艺研究所采油二厂工艺研究所 注入工艺针对性不强机理水淹机理认识不清水淹井类型划分不清人选井讨论不充分选井不当操作水平低业务知识欠缺注入方式选择不当方法注入排量高施工参数不合理 堵剂封堵强度低堵剂用量少堵剂段塞设计不合理制图:刘亭 2010年5月15日 采油二厂工艺研究所采油二厂工艺研究所选井讨论不充分因素1 措施选井会由厂领导主持,按照“地质、工艺、作业区”三位一体的原则,优选措施时机和措施类型。2007-2009年分批次讨论确定33口堵水井,在方案制定和实施过程中根据潜力大小实施24口井。2007-2009年油井堵水井讨论情况统计讨论时间讨论批次确定堵水井数参加单位20
5、0716地质研究所、工艺研究所、作业区2008312地质研究所、工艺研究所、作业区2009315地质研究所、工艺研究所、作业区结论:非要因采油二厂工艺研究所采油二厂工艺研究所操作人员业务知识欠缺因素2 现场操作人员都在此岗位工作3年以上,均具有3井次以上堵水经验,井控证持证率100%,特殊岗位持证率100%,2008-2009年度岗位全体操作员进行年度技能测试考核,如下:2008-2009技能测试考核统计 结论:非要因参加人数不合格人数合格人数优秀人数合格率%4001030100采油二厂工艺研究所采油二厂工艺研究所水淹井类型划分不清因素3 通过脉冲试井、动态验证、示踪剂跟踪3种方法,对油井见水
6、方向、见水过程进行辨识,将水淹井划分为三种类型。暴性水淹2 阶段突变水淹3.渐进式水淹1、以主向井为主,见水时间短,部分井投产即水淹;2、初期改造强度大,砂量30-35方;3、区域裂缝较为发育,含水迅速上升导致水淹;4、常规注采调控无效果。1、含水呈台阶式上升:水淹周期无明显规律,见水过程分阶段突变上升。2、裂缝发育相对暴性水淹井较弱;3、常规注采调控措施有一定效果,但有效期短。1、水淹周期无明显规律,含水呈缓慢上升趋势;2、裂缝发育较弱,存在物性较好的高渗条带;3、常规控水措施能够起到效果,有效期相对较长。结论:非要因采油二厂工艺研究所采油二厂工艺研究所堵剂用量少因素4 封堵半径设计:以Fr
7、acproPT软件反演的压裂裂缝长和裂缝顶端球形状堵塞范围直径,作为封堵半径。封堵半径=(130170)+8=138178m段塞2008年2009年用量(m3)封堵半径(m)用量(m3)封堵半径(m)第一段塞DQ-180-11075-14540-5090-150DQ-240-50第二段塞LDN-18-1060-7010-1270-85第三段塞LDN-25-830-408-1030-40顶替段塞活性水1015-201220-30合计100-128110-134采油二厂工艺研究所采油二厂工艺研究所结论:非要因堵剂段塞设计不合理因素5结论:要因 2007-2009年进行的油井堵水施工井,采用常规注入
8、方式:DQ-1-LDN-1-LDN-2 由于低渗透的西峰油田长8油藏层内非均质性强,在堵水过程中堵剂会在储层中沿阻力最小的区域快速突进,使储层内的堵剂推进前缘极不均匀,从而造成堵剂的大量流失,封堵效果下降。浪费注入的堵剂量,而且会伤害造成储层产液量下降。采油二厂工艺研究所采油二厂工艺研究所注入排量高 因素6结论:非要因 为防止注入过程中,产生新的裂缝,借鉴西峰油田和西259区压裂施工参数,堵剂注入以不产生新裂缝为原则,要求注入压力不超过地层破裂压力的80%。西259注入压力在22MPa以内,施工排量为200-300L/min;西峰油田注入压力在24MPa以内,施工排量为180-250L/min
9、。2008-2009年堵水井施工情况统计表年份井数施工排量L/min施工压力MPa平均压力MPa20088199-28116-2118.820099196-21319-21.520.9合计17196-28116-21.519.8采油二厂工艺研究所采油二厂工艺研究所注入方式选择不当因素7结论:要因 西峰油田长8、西259长3部分油井上、下段储层物性差异大,存在层间吸水不均的现象(共测试吸水剖面40口,其中单层吸水14口,尖峰状吸水6口,占总测试井数50)分析认为对整段见水储层进行笼统油井堵水,由于对应油井层间存在压力差异,笼统注入时大部分堵剂会进入上段吸水能力不强的低压储层,而对主要见水的高压储
10、层(与注水井吸水段对应)难以有效封堵,极大影响堵水效果。采油二厂工艺研究所采油二厂工艺研究所 小组对因果图中7条末端要因进行了逐条确认后,得出2个因素是要因:注入方式选择不当采油二厂工艺研究所采油二厂工艺研究所堵剂段塞设计不合理针对以上问题分析,经过我小组成员共同分析讨论,按5W1H要求制订对策计划表:对 策 表序号要因对策目标措施地点时间负责人1堵剂段塞设计不合理采取交替注入模式封堵近井地带微裂缝,扩大堵剂波及面积堵后单井日增油0.2t,累增油20t增加DQ-2段塞,与DQ-1交替泵注西峰油田西259区2011.5-11刘运强2注入方式选择不当试验分层堵水工艺封堵主要出水层位,降低液量,堵后
11、单井含水下降10%采用封隔器将上段吸水能力不强的油层保护起来,直接封堵下段西259区2010.5-11樊红旗制表:王飞 2010年6月6日 采油二厂工艺研究所采油二厂工艺研究所 经过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分析,并采纳成员刘运强的合理化建议:增加DQ-2段塞,与DQ-1交替注入。利用弱凝胶体系DQ-1和DQ-2的粘度差异,在交替泵注过程中,提高泵注阻力,实现不断地封堵近井地带的微裂缝,从而降低弱凝胶体系在近井地带的滤失,提高裂缝远端的封堵能力,扩大堵剂的波及面积,提高堵水效果。采取交替注入模式实实施施一一采油二厂工艺研究所采油二厂工艺研究所DQ-2-DQ-1-DQ-2-LDN-1-LDN-2 2010
12、年6-10月共实施交替注入5口井,日增油3.95t,累计增油460t,平均单井日增油0.79t,平均单井累增油92t,超过了日增油0.2t,累增油20t的对策目标值。采取交替注入模式实实施施一一采油二厂工艺研究所采油二厂工艺研究所2010年油井交替注入堵水效果统计表 采用封隔器将上段吸水能力不强的油层保护起来,直接封堵下段,提高堵水针对性。2010年油井选层堵水效果统计表 试验选层堵水工艺实实施施二二采油二厂工艺研究所采油二厂工艺研究所吸水能力差地层压力低吸水能力好地层压力高 2010年11月共实施选层堵水3口井:日增油1.16t,累计增油40t,平均单井含水下降18.1%,实现了对策二目标值
13、。1、效果检查 2010年共实施油井堵水措施13口井,有效11口井,有效率84.6%,措施后井日增油8.89t,阶段累计增油899t,实现了预期目标。实施前70.8%目标值80%对策措施实施后与目标值对比实施后84.6%采油二厂工艺研究所采油二厂工艺研究所投入创产值投入产出比199.1608万元304.7万元11.53采油二厂工艺研究所采油二厂工艺研究所2、效益分析 1、加强措施效果的跟踪,及时掌握油井动态,根据生产情况及时调整井的工作制度,督促作业区做好单量和含盐含水的录取工作。2、将现场施工过程中总结的经验和好的做法编写到措施施工方案中,不断完善和改进方案内容,从而更好的指导现场施工,一保
14、障后续堵水油井的有效率。采油二厂工艺研究所采油二厂工艺研究所 经过小组成员共同努力,按期完成了本次活动的目标与目标值,确定了交替注入封堵模式,成功试验了选层堵水工艺,为三叠系油藏裂缝性水淹井的治理提供了有效手段。通过本次活动,小组成员分工协作,取长补短,充分发挥了各自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成员团队协同作战能力、加强了质量意识及、创新意识,进一步掌握了QC知识及工具的运用,同时也增强了大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信心。采油二厂工艺研究所采油二厂工艺研究所 下步打算 在此次活动中我们发现DQ-2堵剂的粘附性欠佳,因此小组将以提高堵剂DQ-2的粘附性为题作为下一个活动课题进行PDCA循环。自我评价表序号项目自我评价活动前活动后1质量意识342个人能力33.53QC知识34.54解决问题的能力2.545团队精神2.54.5012345质量意识个人能力QC知识解决问题团队精神活动前活动后雷达图制图:张温 2010年12月15日 制表:刘亭 2010年12月15日 采油二厂工艺研究所采油二厂工艺研究所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