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甲午战争引发一轮轮海啸前言 各位老师大家好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才任教我是才任教3年的年年的年轻高中老师轻高中老师,在各位老师面前说这在各位老师面前说这18课课,有有点班门弄斧点班门弄斧,在场的各位都比我厉害,有在场的各位都比我厉害,有丰富教学经验及专业知识丰富教学经验及专业知识.我之所以报名我之所以报名参加主要是想督导自己多看书参加主要是想督导自己多看书,也想通过也想通过这个平台认识更多的老师这个平台认识更多的老师,跟着多学一点跟着多学一点知识知识.在这感谢谭老师的鼓励及支持在这感谢谭老师的鼓励及支持.20112011201720171.1.列举列举18401840年至
2、年至1900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2.2.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1.1.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影响,概述晚清,概述晚清时期中国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及斗争事迹及意义意义;2.2.认识社会各
3、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在的局限性。课程课程标准标准马关条马关条约签后约签后中国民中国民族危机族危机进步一进步一加深。加深。资产阶级资产阶级-维新变法人民群众人民群众-义和团运动统治阶级-以慈禧为代表的保守派支持?放纵绞杀中外背景目的主张内容特点作用实质失败的原因局限性局限性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东南互保过程口号局限性局限性辛丑条约后完全沦为半殖半封作用民族统治危机加深民族统治危机加深救亡图存 爱国主义精神 通过视频、史料展示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痛彻骨髓的打击,面临这种打击,不同阶级对其有不同的反映,让学生了解19世纪末救亡图存的背景。认识到中国
4、民族危机严重,民族意识进一步觉醒,在民族精神驱动下,各阶级为挽救民族危机而不懈斗争。探讨公车上书真实性,认识不同类型的史料所具有的不同价值,从而得出孤证不立。(史料实证、家国情怀)通过维新的名词解释,对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维新变法的主要内容的分析,得出维新的局限性;在地图上标记梁启超(维新派)救亡图存的历史事件,展示维新变法的内容结合历史学界对维新变法失败的原因分析,让学生总结归纳其失败的原因;通过义和团运动的活动图及东南互保的地图,了解义和团运动的基本史实,理解义和团的口号,清政府 对义和团的两种态度,从而分析得出义和团运动的局限性及失败原因。(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通过讲述谭嗣
5、同,义和团团民等为救亡图存牺牲自我的事迹,让学生体会中华民族顽强反抗的民族精神,并且这种精神鼓励着中华儿女为救亡图存而不断奋斗。通过学生对本课的知识回顾,反思及感悟结合现实,为实现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全民族共同的努力。(家国情怀)维新变法维新变法重点维新变法及义维新变法及义团运动团运动局限性局限性难点 甲午战败成为中国近代民族意识和政治变革思潮演变的一个甲午战败成为中国近代民族意识和政治变革思潮演变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重要转折点.甲午战败使许多志士仁人甲午战败使许多志士仁人意识到中华民族到了生死意识到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存亡的危急关头,历时历时3030余年的洋务运动以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国
6、余年的洋务运动以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国的失败而宣告失败结束的失败而宣告失败结束,历史进入了以变革政治制度为主流的新历史进入了以变革政治制度为主流的新时期时期18981898年年6 6月月,以梁有为以梁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志士发动了变法维新志士发动了变法维新运动,维新运动,18991899年农民为主体的年农民为主体的广大民众掀起了义和团运动广大民众掀起了义和团运动。这都是因甲午战争而引发的一轮轮海啸。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这都是因甲午战争而引发的一轮轮海啸。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遭遇一次痛彻骨髓的打击。但也是中国现代社会近代化进程中遭遇一次痛彻骨髓的打击。但也是中国现代民族
7、民族精神成长的崭新起点精神成长的崭新起点,当日本逐步走上一条穷兵黩武道路,当日本逐步走上一条穷兵黩武道路的时候,中国人也开始了自己艰难的寻路之旅,也正是从这一的时候,中国人也开始了自己艰难的寻路之旅,也正是从这一刻起,民族要复兴,国家要刻起,民族要复兴,国家要崛起崛起的梦想,开始在亿万同胞心灵的梦想,开始在亿万同胞心灵深处酝酿生产,壮怀激荡。深处酝酿生产,壮怀激荡。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甲午战争引发一轮轮海啸 每语及国事杌陧(w ni倾危不安的样子),民生憔悴,外凭侮陵(侵扰),辄zh慷慨欷歔(x x抽咽声),或至流涕.康南海自编年谱,戊戌变法第四册第124页 马关条约签订之后,光绪十分惧怕
8、做亡国之主,认为非变法不足以救中国梁启超传第105页 在菏泽县,老太太们各家收集水跟面粉,用来捏成面人,说是德国鬼子,扔到锅里,并搬到十字路口去点火煮之,届时人们会念咒到:千家面,百家水,活活煮死小洋鬼.义和团的起源及其运动:中国民众Nationalism的诞生第197页4.4.中华民族意识觉醒中华民族意识觉醒;1.1.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加剧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加剧;3.3.新兴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增长新兴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增长;2.2.清政府统治危机加深清政府统治危机加深;一、挽救民族危亡斗争的背景一、挽救民族危亡斗争的背景富国强兵,救亡图存富国强兵,救亡图存实行实行君主立宪君主立宪发展发展资本
9、主义资本主义经济与文化经济与文化 物竞天择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适者生存康有为康有为梁启超梁启超严复严复维新思想维新思想资产阶级资产阶级中国近代史资料丛书(四)中国近代史资料丛书(四)甲午中日战争前后民办企业比较表甲午中日战争前后民办企业比较表 伴随着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和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伴随着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和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19世纪末期,获得了初步的发展,增强了世纪末期,获得了初步的发展,增强了新兴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使其开始主导近代中国变革。新兴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使其开始主导近代中国变革。马关条约签订之前,康有为已经有了这种使命感
10、,为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去研究学术.编写了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二、挽救民族危亡斗争的过程二、挽救民族危亡斗争的过程 自上而下(戊戌变法)自上而下(戊戌变法)托古改制托古改制-资产阶级局限性资产阶级局限性 资产阶级力量小资产阶级力量小北京北京1895公车上书公车上书江苏江苏 康有为在回忆“公车上书”时说:“三月二十一日电到北京,吾先知消息,即令卓如(梁启超)鼓动各省,并先鼓动粤中公车,上折拒和议.与名者千二百余人,以一昼二夜草万言书,请拒和、迁都、变法三者 摘编自康南海自编年谱等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史学界对康有为的说法提出了诸多质疑。茅海建详细查阅清朝军机处随手档早事档上谕档电报档洋务档收电
11、交发档宫中电报电旨等档案,提出:“从二月二十七日至四月二十一日,在不到两个月的日子里,上奏、代奏或电奏的次数达154次,加入的人数超过2464人次在京城,翰林院、总理衙门、国子监、内阁、吏部官员皆有大规模的联名上书;举人们参加官员领衔的上书为7次,加入人数为135人次。”“四月初八日(5月2日),即康有为所称不收其上书的当日,都察院代奏了官员举人的上书共计十五件。”“由此可以证明,廉有为组织的十八行省公车联名上书,并非都察院不收,而是康有为根本没有去送。”摘编自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二集评析材料1、2论点所依据的不同类型史料的价值。材料一 属于个人回忆,记述者为当事人,从自身立场出发对史实的记载
12、,对研究记述者或史实有较高史料价值;但由于个人回忆包含记述者的主观意图,因此有记述的并非是真实的历史。材料二 属于史学研究,作者阅读了大量宫廷档案。档案是原始性的第一手资料,客观性和真实性较高,与回忆录相比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评析材料1、2论点所依据的不同类型史料的价值。孤证不立孤证不立上海上海1895强学会强学会广州广州1895万木草堂万木草堂北京北京1895公车上书公车上书1895万国公万国公报报1896时务报时务报1898女子学堂女子学堂1897不缠足运动不缠足运动贵州贵州南宁南宁湖南湖南湖北湖北福建福建天津天津江苏江苏 甲午挫后,时务报起,一时风靡海内,数月之间销行万余份,为中国有报以
13、来所未有,举国趋之,如饮狂泉.饮冰室合集,文集第6页,第52页 据统计,戊戌变法时期参加不缠足的人达到30多万.万国公报(上海),1900年第6期1897保国会保国会浙江浙江四川四川云南云南“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者变者,变之权操诸已,可以保国,可以保种,可以保教”梁启超变法通议1895.7 发布上喻各地官员,因时制宜,图自强而弥祸患.1896.6 令广办学堂,培植人才.1897.7广开矿山,12月大力图强,修明武备.1898.1命各地推荐人才.光绪皇帝光绪皇帝1898 年6 月11 日,光绪皇帝在维新派推动下,颁布“明定国是”诏书。此后的103 天里,光绪皇帝先后发布上百道变法
14、诏令,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除旧布新的举措,史称“百日维新”。梁启超梁启超 光绪帝光绪帝 康有为康有为类别类别颁布新法颁布新法改革旧制改革旧制政治方面政治方面允许官民允许官民上书言事上书言事1.1.改订律例。改订律例。2.2.裁撤冗员。裁撤冗员。3.3.澄清吏治。澄清吏治。文教方面文教方面1.1.普遍设立中小学堂,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京师设立大学堂。学堂。2.2.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籍。3.3.准许设立报馆、学会。准许设立报馆、学会。4.4.奖励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科学著作和发明。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戊戌变法的内容
15、戊戌变法的内容 自1898年1月光绪皇帝命总理衙门大臣传见康有为后,康有为感到自己已经得到了光绪皇帝的支持,因此暂时放弃了“兴民权、设议院”的主张,提出“以君权雷厉风行”,依靠皇帝进行变法。历史学习精要主编:刘芃、朱汉国 第42页 妥协性妥协性-资产阶级局限性资产阶级局限性上海上海1895强学会强学会广州广州1895万木草堂万木草堂北京北京1895公车上书公车上书1895万国公江万国公江1896时务报时务报1898女子学堂女子学堂1897不缠足运动不缠足运动贵州贵州南宁南宁湖南湖南湖北湖北福建福建天津天津江苏江苏1897保国会保国会浙江浙江四川四川云南云南结合教材及史料结合教材及史料戊戌变法为
16、何戊戌变法为何失败失败?“这等于要废我军机处,我宁可忤旨,也不能执行。”历史学习精要 主编:刘 芃、朱汉国 第 41 页 康梁等一班爱国书生初涉政治舞台所抖出的豪情万丈连同其与幼稚不仅属于他们个人,而且属于一个时代甚至属于一个可望连绵的社会群体郭世佑 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等1.变法策略比较激进,缺乏循序渐进的过程,某些措施也缺乏可操作性2.没有广泛发动人民群众,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3.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维新派势力过于弱小,顽固势力过于强大,双方力量悬殊。在那个时期的新式学堂和开设西学的
17、书院里,出现过黄兴,蔡锷那样的民主革命风云人物.后来新文化运动中的许多主张,在戊戌维新的时候有已露出了端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日本保皇会 加拿大保皇会自立军。戊戌时期新办学堂185所,报馆64个,书局10余个,学会103个.梁启超传第74页死得其所戊戌变法的意义:戊戌变法的意义:思想启蒙;冲击旧体制思想启蒙;冲击旧体制 义和团(又名义和拳)最初是大刀会,专以洋人,尤其是传教士为对象,民众对洋人也有多年的积愤。外国传教士免不了偏袒教徒,而教徒有的时候免不了仗洋人的势力欺侮平民。民间许多带宗教性质的庙会敬神,信基督教的人不愿意合作。这也引起教徒与非教徒的冲突。民间尚有种种谣言,说教士来中
18、国的目的不外挖取中国人的心眼以炼药丹,又一说教士窈取婴孩脑髓民间生活是很痛苦的,于是把一切罪恶都归到洋人身上。洋人,附洋人的中国人,以及与洋人有关的事业如教堂、铁路、电线等、皆在被打倒之列。蒋廷黻:中国近代史盲目性盲目性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二、挽救民族危亡斗争的过程(义和团运动)二、挽救民族危亡斗争的过程(义和团运动)义和团运动义和团运动此次义和团民之起,数月之间,京城蔓延已遍,其众不下十数万,自兵民以至王公府第,处处皆是,同声与洋教为仇,势不两立。剿之则即刻祸起肘腋只可因而用之,徐图挽救。清政府致各省督抚电文扶清灭洋扶清灭洋各坛口的人数多少不一,少者数十人,多者数百人甚至上千人。
19、不过,义和团各坛口之间互不统属,只有极其松散的联系。历史学习精要 主编:刘芃、朱汉国 第 43 页分散性、愚昧性分散性、愚昧性义和团义和团的局限性的局限性八国联军侵华八国联军侵华义和团运动义和团运动天津天津京师京师广东广东广西广西湖北湖北福建福建江苏江苏安徽安徽山东山东江西江西浙江浙江湖南湖南东南互保东南互保义和团运动时,南方各省督抚与义和团运动时,南方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英美等国洽商“东南互保东南互保”协议,协议,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本年夏间,拳匪构乱,开衅友邦。朕奉慈驾西巡,京师云扰。迭命庆亲王奕劻、大学士李鸿章作为全权大臣,便宜行事,与各国使臣止兵议
20、款。昨据奕劻等电呈各国和议十二条大纲,业已照允。仍电饬该全权大臣将详细节目悉心酌核,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上谕,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义和团档案史料下册义和团失败的义和团失败的原因原因:中外联合镇压中外联合镇压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义和团运动无法阻止中国在半殖民地的深渊沉义和团运动无法阻止中国在半殖民地的深渊沉沦,但它所展现的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牺牲精沦,但它所展现的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牺牲精神,使外国列强认识到,任何国家神,使外国列强认识到,任何国家“皆无此脑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瓜分一事,实为下策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21、意义意义1900年以后在天津老城南门外(南市一带)出现了租界与天津地方当局均不实施管理并一度畸形繁荣的地区,俗称“三不管”。国中之国国中之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半封建完全沦为半殖民半封建 辛丑条约辛丑条约马关条约签后中国民族危机进步一加深.资产阶级-维新变法人民群众-义和团运动统治阶级-以慈禧为代表的保守派支持放纵绞杀中外背景目的主张内容特点作用实质失败的原因局限性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东南互保过程口号局限性辛丑条约后完全沦为半殖半封作用民族统治危机加深救亡图存 爱国主义精神 甲午战争引发的一轮轮海啸。席卷了中国上、下层。在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下,各阶层用不同的方式来救亡图存,让列强认识到瓜分一事,实为下策。在这种民族精神驱动下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挽救民族危机,实现中华伟大复兴,而这条路仍旧在探索.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