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幼儿教育心理学幼儿教育心理学第九章第九章 关于幼儿教育心理学的记住学习理论关于幼儿教育心理学的记住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1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2人本主义和折中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和折中主义学习理论3第一节第一节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一、早期刺激一反应学习理论(一)巴普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理论 巴甫洛夫在狗的消化分泌反应实验中发现了条件反射现象。具体地说,食物是无条件刺激物,食物引起狗的分泌反应是无条件反应。当条件刺激物(铃声)和无条件刺激物(食物)多次重复呈现给动物之后,再单独呈现铃声(条件刺激物)的条件下,动物也能对其做出分泌唾液的反应,这种反应就是条
2、件反应,称为条件反射。1.经典条件反射条 件 反 射的 情 境 涉及 四 个 事项中 性 刺 激,即 条 件 刺 激(CS)无 条 件 反 应(UCR)第一节第一节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无条件刺激(UCS)条件反应(CR)当中性刺激和无条件刺激紧接着(在空间和时间上相近)反复出现时,就形成了条件反射。中性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结合称为强化,强化的次数越多,条件反射就越巩固。(一)巴普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理论习得律习得律消退率消退率泛化率泛化率分化率分化率高级条件高级条件作用作用学习的五大定律学习的五大定律巴普洛夫巴普洛夫第一节第一节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2.学习的实质
3、 实质就是通过条件刺激物与无条件刺激物的配对而引起条件反射的过程。第一节第一节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3.评论 巴甫洛夫把心理学与生理学结合起来,进行了卓有成就的研究工作,对行为主义有深刻的影响。他的理论在苏联影响巨大,20世纪3050年代,其学说达到了被神话的地步。1950年,苏联科学院、医学科学院召开会议,批判所有与其学说不一致的理论,认为只有这个学说才能揭示一切。第一节第一节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二、华生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一)行为主义的基本观点 行为主义的出发点有两方面,一是分析观察到的行为事实;二是研究引起有机体反应的刺激。第一,心理学内容是行为,不是意识。第二
4、,心理学研究方法是客观的,不是内省的。第三,心理学研究目标是预测并控制行为,不是对精神现象的解释。机能主义心理学革命的三个行为主义原则第一节第一节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二)关于学习的研究 华生与其学生萨莉雷纳在1919 1920 年冬做过一次心理学著名实验。华生以11 个月婴儿为被试,用条件反射原理进行实验设计。过程如下:首先,在形成条件反射前,小孩接触过兔子,毫无害怕表现。其次,当兔子出现后,紧接着就出现一个使小孩害怕的在其脑后敲钢轨响声,即用锤子在其脑后敲钢轨。再次,形成条件反射后,孩子对兔子产生了害怕的情绪。最后,其结果非常严重,孩子对白绒毛的东西感到害怕,如老鼠制成的标本
5、、海豹皮大衣和有胡子的人等。在华生看来,学习行为大致遵循的就是这样一个过程。第一节第一节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三、桑代克的学习联结说(一)学习联结说 19 世纪末,桑代克就开始进行有关动物学习的实验研究,其中最著名的实验是关于饿猫如何逃出笼子获得食物。桑代克发现,饿猫在笼子中进行尝试错误学习,经过多次的尝试错误,学会了打开笼门的动作。在大量学习实验的基础上,桑代克提出了学习的联结说,又称尝试错误说。准备律是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式,而不是指学习者的知识或成熟准备。练习律是指反应重复的次数越多,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便越牢固。有两种形式:使用律、失用律效果律是指凡是导致满意的行为
6、反应后果会使刺激与反应联结加强,凡是带来令人烦恼的行为反应后果会削弱刺激与反应的联结。(最重要)第一节第一节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二)学习三大定律第一节第一节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四、格思里的学习理论(一)学习观 格思里认为,在学习中一个刺激可能包含数百万个刺激要素,在任何一次尝试中,有机体只是对其中某些刺激要素做出反应。学习可以看作一次性的联结,也是一种全或无的联结。格思里提出了他学术生涯中唯一的一条学习定律,即刺激的某一组合,如果曾伴随过某一动作,那么当这种刺激组合再次出现时,这一动作往往会随之发生。(邻近学习理论)第一节第一节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7、二)破除习惯的方法:学习的解释学习的解释阈限法(忍受法),即极其缓慢地逐渐引入条件刺激,使有关反应(不良习惯)不被引起。疲劳法,或过量消耗法,即不断重复刺激线索,直到有关反应(不良习惯)疲劳为止。不相匹配刺激法,或称对抗条件作用,即用有关反应(不良习惯)同某一矛盾反应配对。第一节第一节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三)评论1.格思里发展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桑代克强调的是刺激,即S-R-S 这样一个式子中的最后一个S。他认为,数以百万刺激,在任何一个尝试中,有机体只是对百万刺激中的一些要素做出反应。这就增加了学习的不确定因素。2.格思里学习理论的特点(1)学习中起主要作用的机制是暂时联系,
8、即S与R 之间的紧密联系。(2)学习是稍纵即逝的过程:学习要么一次性完全发生,要么完全没有发生,是一次性完成的。(3)他强调的强化概念未受到重视。(4)他试图用刺激情境的复杂性来解释学习过程,其理论未受到推广。20002003第一节第一节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五、赫尔的驱力还原学习理论赫尔 新行为主义者(一)强调中间变量的行为主义学习观1.用数学演绎的理论体系来解释学习2.改造有机体变量(O)3.对行为的理解第一节第一节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二)学习是建立在驱力还原基础上的(1)一级学习系统sER=DsHRsER:反应潜能;D-drive:内驱力,学习系统首先要有动力
9、;H-habit:习惯,通过强化产生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2)二级学习系统sER=KDsHR二级学习系统增加了诱因动机(K)变量。(3)完整的学习方程式sER=KDVJsHR-(IR+sIR)-sOR学习中的变量包括:V刺激强度动力机制:V 越大,sER 越高。J强化延续:J 会影响较低的潜能。IR抑制潜能:阻止行为表现的因素。sOR波动机制:有机体行为反应强度不同,是反应潜能的决定因素。第一节第一节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二)定量刺激反应学习理论 作为赫尔的学生,斯本思提出了定量刺激反应学习理论。他认为,学习由两部分构成,一是经验性构成;二是理论性构成。斯本思认为,学习是由观察不
10、到的假设构成,介于自变量与固定变量之间,即学习是习惯形成的。第一节第一节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三)评论1.基本贡献:赫尔提出了一个自动化学习体系(1)主张由环境提供的刺激(反变量)和有机体做出行为反应(固变量),来引导制约环境与有机体相互作用的各种因素(中介变量),并把驱力还原作为其理论的基础。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自动化的体系。(2)驱力还原,与适应性、调节、竞争、生存等观念相联系。(3)强调强化原则,与桑代克相似,而与格思里相对立。2.局限性:其理论经不住时代考验(1)试图形成一个包揽一切的理论体系是不切实际的。(2)过于醉心于用数学公式来构建行为系统,在某种意义上赫尔成了嗜好数
11、学的牺牲品。第一节第一节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六、操作条件反射学习理论(一)斯金纳的实验装置斯金纳箱斯金纳斯金纳箱 斯金纳采用这种装置进行了一系列强化程序的实验研究,并发展了桑代克的效果律,提出了其学习理论的核心部分,即强化原理。第一节第一节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二)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条件反射定 义原 则应答性条件反射(刺激性条件反射)强调刺激对所引起的期望反应的重要性操作性条件反射 通过愉快或不愉快的结果来改变行为一是任何反应如果紧跟强化(奖励)刺激,这个反应都有重复出现的趋向,二是任何能提高操作反应率的刺激都是强化刺激。第一节第一节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
12、论(三)强化学说1.强化物与强化 凡是能增强反应概率的刺激和事件都叫强化物。反之,在反应之后紧跟一个讨厌的刺激,从而导致反应率下降,则是惩罚。强化分为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积极强化通过呈现刺激增强反应概率,消极强化通过中止不愉快条件来增强反应概率。一级强化二级强化强化满足人和动物的基本生理需要分为社会强化(社会接纳、微笑)、信物(钱、级别、奖品等)和活动(自由地玩、听音乐、旅游等)第一节第一节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2.强化程式 间隔式强化又称为部分强化,它比起连续程式具有较高的反应率和间差,强化后的一段时间出现较低的反应率,但在时间间隔的末尾反应率上升,出现一种扇贝效应。一般来说,为
13、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最佳强化安排方式是,在学习者学习行为的最初,使用连续强化安排,然后使用固定间隔强化安排,最后使用变化比例强化安排。第一节第一节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四)行为学习1.塑造就是通过小步反馈帮助儿童达到目标。可采用相继近似法,通过不断强幼儿教育心理学化、逐渐接近最终行为的反应来塑造某种行为。2.消退是通过差别强化,缓慢地减少两种刺激特征,从而使有机体最终能对两种只有很小差异的刺激做出辨别反应,斯金纳称之为刺激控制。3.先前刺激也就是线索,因为它告知我们什么行为将受到强化,什么行为将受到惩罚。线索表现为许多形式,它暗示我们,什么时候应当改变自己的行为、什么时候不应当
14、改变。第一节第一节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五)程序教学 20 世纪50 年代,斯金纳依据他的强化原理提出利用机器的程序教学,这对当时的教学改革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他看来,对正确学习效果必须给予及时强化,鼓励儿童继续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对每一位儿童都给予及时强化,教学机器可以为儿童提供个体化学习的机会。第一节第一节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六)评论 斯金纳最大的贡献是提出了条件作用的原理,并把原理应用于社会情境。他的强化理论是对桑代克效果率的进一步延伸与发展,是他严肃地探讨了效果率,并将其很好地用于塑造行为。批评:研究局限于实验室动物,属于简单的学习;理论避免涉及有机体
15、的内部状态,被称为研究空洞的有机体;斯金纳本人是有争议的人物;人的认知情感、思维、个性特征和社会交往等的复杂性和微妙程度,决非强化物这把万能钥匙所能一一开启的。第二节第二节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一、格式塔心理学的学习理论(一)三大代表人物韦特默苛勒考夫卡第二节第二节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二)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1、似动现象:是指两个相距不远、相继出现的视觉刺激物,呈现的间隔如果在1/10 秒到1/30 秒之间,那么我们看到的不是两个物体,而是一个物体在移动。2.解决问题中的顿悟:动物在遇到难题时,可能审视相关的条件,考虑行为成功的可能性,当突然把一件工具的功能性价值看作
16、达到目标的手段,便产生了顿悟,从而解决了这个问题。顿悟的产生,一方面强调情境的整体性和结构性;另一方面假定脑本身有一种组织的功能,能填补缺口。3.格式塔心理学基本学习观(1)学习是知觉重组或认知重组(2)顿悟学习可以避免多余的错误、有助于迁移(3)真正学习是不会遗忘的(4)顿悟学习本身就具有奖励性质第二节第二节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三)评论1.对格式塔心理学学习理论的批评 首先,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太多,以致牺牲了适当的实验研究和有经验支持的资料。其次,格式塔心理学最根本的就是整体与要素的关系,但对其解释得最不完善,因为它未搞清楚其要素是什么。最后,有人说,格式塔心理学的实验缺乏对
17、变量的适当控制,且其非数字化资料,不易统计分析。2.格式塔心理学的贡献 尽管以上有许多对格式塔心理学的批评,但作为一个重要流派,其影响还是深远的。格式塔心理学,为20 世纪50 60 年代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二节第二节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二、勒温的认知一场学习理论(格式塔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勒温,生于普鲁士,先后在大学学习数学和物理学,后来学习心理学。1914 年获博士学位。1921 年勒温在柏林大学与韦特默研究格式塔心理学,其兴趣是用场论来解释心理学问题。行为观 学习观 勒温把空间、拓扑学和向量引入格式塔心理学框架,对于格式塔心理学发展来说,是另辟蹊径,弥补了格式塔心理
18、学只研究知觉的不足。第二节第二节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三、布鲁纳的学习理论 布鲁纳作为教育心理学家,因教育改革运动而享誉全球。他1960 年出版的教育过程被称为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他创立的结构主义教学论,与赞可夫教学与发展的实验教学论和德国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论,共同成为广泛流行的三大教学流派。主要著作:思维研究(1956)、教育过程(1960)、论认知(1962)、教学论探讨(1966)、教育的适应性(1971)、有意义的行动(1990)教育文化(1996)等。第二节第二节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二)关于认知研究1.重视直觉思维的训练是以熟悉的、相关的知识领域及其结构为
19、根据,是一种灵感和创意。影响直觉思维的因素第一,教学上强调知识的结构或联络性。第二,启发式程序教学有助于直觉思维。第三,鼓励儿童大胆猜想。第四,鼓励儿童自信和勇气。第五,改革学习奖惩制度。儿童在行动中犯错误、冒风险,不致受批评。第六,认识儿童的天赋状况,赞赏儿童直觉思维。2.认知成长理论及教育措施第二节第二节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知表征系统动作性表征,又称表演式再现表象。映象性表征,又称肖像式再现表象。符号性表征,又称象征性再现表象。第二节第二节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1)增进儿童知识和技能。(2)课程编制。(3)以学科心理学为基础的智力开发。促进儿童智力成长的措施(
20、三)关于教学的研究1.学习准备2.学习过程3.学习动机4.发现学习5.螺旋式课程6.教材结构理论7.未来教育第二节第二节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第二节第二节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四、奥苏伯尔的学习理论 奥苏伯尔(D.P.Ausubel,19182008),教育心理学典型的代表人物之一。代表著作有:自我发展与个性失调(1952)、儿童发展的理论与问题(1958)、意义言语学习心理学(1963)、教育心理学:种认知观(1968)等。第二节第二节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二)奥苏伯尔关于学习的研究1.有意义学习2.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3.认知结构的同化学习论及教育指导
21、奥苏伯尔对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之间的区别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在此基础上阐明了意义接受学习的准则和条件,并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反思,这些对现实教育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第二节第二节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五、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理论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在皮亚杰和布鲁纳的思想中已经有了建构的成分,但相对而言,建构主义的认知学习观,是解释客观的知识结构如何通过个体与之交互作用而内化为认知结构的。(一)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1.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内部心理表征过程2.学习过程包含两方面的同时建构3.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新事物的理
22、解第二节第二节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二)认知灵活性理论及随机通达教学1.认知灵活性理论 认知灵活性理论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分支,它采取的是一条中间路线,反对传统教学机械地对知识做预先观定,让儿童被动接受;同时也反对极端建构主义只强调学习中非结构的一方面,忽略概念的重要性。第二节第二节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2.随机通达教学(1)要区分两种不同领域的知识学习 1)结构良好领域。2)结构不良领域。(2)知识获得的三阶段 1)初级知识的获得阶段。2)高级知识获得阶段。3)专家知识学习阶段。(3)适合于高级学习的教学,即随机通达教学第二节第二节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23、(三)情境性教学和支架式教学1.情境性教学作为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之一,包括三点:第一,学习是在与现实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是以解决儿童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目标。第二,教学过程与现实问题解决过程相类似。第三,情境性教学对于儿童发展效果的评价,不需要独立于教学过程之外的测验,而是采用融合式测验。2.支架式教学要求教师引导教学的进行,使儿童掌握、建构和内化所学的知识技能,从而使他们进行更高水平的认知活动。简而言之,是通过支架把管理学习的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儿童自己,最后撤去支架,这就是支架式教学。支架式教学的环节包括:预热、探索、独立探索。第三节第三节 折中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折中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24、一、托尔曼的认知一期待学习理论 托尔曼(E.C.Tolman,18861959),是一位新行为主义者,但他是一位外行的行为主义者,他经常利用动物的动机、认识、预期、意向和目的来描述动物的行为。他的理论被称为目的行为主义、整体性行为主义、符号完形说或认知期待说。著作包括动物与人的目的性行为(1932)、战争的驱力(1942)。第三节第三节 折中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折中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二)认知期待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1.学习是有目的的2.学习中包含符号一完形的认知3.强调有机体的中间变量4.潜伏学习的存在基本观点第三节第三节 折中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折中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班杜
25、拉(Albert Bandura,1925),美国心理学家。社会学习理论一书,标志着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体系的诞生。之后,班杜拉继续在理论和经验两方面丰富并完善了社会学习理论体系,并于1986 年发表思想与行动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理论。第三节第三节 折中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折中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二)社会学习理论的介绍1.观察学习(1)注意过程注意过程,使观察者知觉到榜样情境的各个方面。(2)保持过程个体储存所看到的感觉表象,并且使用言语编码记住这些信息。(3)复制过程从榜样情境中学习所观察到的行为。(4)动机过程因表现所观察到的行为而受激励。第三节第三节 折中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折中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2.学习观(1)人类许多学习都是认知的(2)反应结果是人类学习的主要来源(3)观察是学习的另一个主要来源(4)呈现一个榜样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效应(5)观察学习是规则和创造性行为的主要来源第三节第三节 折中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折中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3.示范疗法(1)真人示范程序即让患者在对现实的真人真事的观察过程中克服变态行为,同时掌握适应行为,达到治疗效果。(2)符号示范程序可采用视听示范或书面示范等不同形式,即将治疗的示范事件或过程以视听手段拍成电影、录像或改编成文字性说明材料。(3)内隐示范程序是让患者想象示范榜样对适应行为的表现过程。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