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一、白细胞概述 人体外周围血中的白细胞包括人体外周围血中的白细胞包括嗜中嗜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本别用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本别用N、B、E、L、M表示表示。它们通过不同方。它们通过不同方式、不同机制消灭病原体式、不同机制消灭病原体,消除过敏,消除过敏原和参加免疫反应,产生抗体等从而原和参加免疫反应,产生抗体等从而保证机体健康。中性粒细胞最多,约保证机体健康。中性粒细胞最多,约占占50-70%,起源于多能干细胞。,起源于多能干
2、细胞。2022-10-101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二、白细胞发育 多能干细胞多能干细胞 粒系粒系 定向干细胞定向干细胞原始粒细胞原始粒细胞早幼粒早幼粒中幼粒中幼粒晚幼晚幼粒粒杆状核杆状核分叶核分叶核 目前常根据其发育阶段而将粒细胞目前常根据其发育阶段而将粒细胞群人为地划分为分裂池、成熟池、贮群人为地划分为分裂池、成熟池、贮备池、循环池、备池、循环池、边缘池等。边缘池等。日常白细日常白细胞计数只反映了循环池的白细胞数。胞计数只反映了循环池的白细胞数。2022-10-102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
3、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三、白细胞分类计数(一)检测原理:检测原理:将血液涂成薄膜,经瑞特染色后,于将血液涂成薄膜,经瑞特染色后,于显微镜下,按白细胞形态学特征逐个显微镜下,按白细胞形态学特征逐个分别计数,得出各类白细胞的比值或分别计数,得出各类白细胞的比值或所占百分比所占百分比,称为白细胞分类计数称为白细胞分类计数 。2022-10-103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白细胞分类计数(二)检测方法检测方法1.1.显微镜法显微镜法:准:准确度高,是白细确度高,是白细胞分类计数的参胞分类计数的参考方法,但其耗考
4、方法,但其耗时,影响因素多,时,影响因素多,不适合于大量健不适合于大量健康人群的筛查。康人群的筛查。2022-10-104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白细胞分类计数 2.2.血液分析仪法:速度快,是白细血液分析仪法:速度快,是白细胞分类和筛查的首选方法,但不能胞分类和筛查的首选方法,但不能完全代替显微镜检查法对异常白细完全代替显微镜检查法对异常白细胞进行鉴别和分类。现在应用最广胞进行鉴别和分类。现在应用最广泛的两类方法:泛的两类方法:A A、库尔特原理库尔特原理(电阻抗法),只能(电阻抗法),只能把细胞大体分成三类:中性粒细胞
5、、把细胞大体分成三类:中性粒细胞、单个核细胞、淋巴细胞。单个核细胞、淋巴细胞。2022-10-105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30-90fl30-90fl为小细胞区,主要是淋巴细胞;为小细胞区,主要是淋巴细胞;90-160fl90-160fl是单个核细胞区,包括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是单个核细胞区,包括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160fl160fl以上是大细胞区,主要是嗜中性粒细胞以上是大细胞区,主要是嗜中性粒细胞。库尔特原理库尔特原理(电阻抗法)(电阻抗法)2022-10-106本文档所提供的信
6、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B:容量、电导、光散射白细胞分类法(VCSVCS技术)技术)Volume:检测技术,使用电阻抗原理,对细胞体检测技术,使用电阻抗原理,对细胞体积进行检测,根据体积大小来区分不同的细胞。积进行检测,根据体积大小来区分不同的细胞。Conductivity:检测技术,根据细胞壁能产生高频检测技术,根据细胞壁能产生高频电流的性能,使用高频电磁针,测量细胞内部电流的性能,使用高频电磁针,测量细胞内部的结构即细胞核与胞浆的比例、细胞内颗粒的的结构即细胞核与胞浆的比例、细胞内颗粒的大小和密度来区分不同类型的细胞大小和密度来区分不
7、同类型的细胞。Scatter:检测技术,根据光散射对细胞颗粒的构检测技术,根据光散射对细胞颗粒的构型和质量有较强的鉴别能力,测量散射光的强型和质量有较强的鉴别能力,测量散射光的强弱来区分嗜酸、嗜碱和中性粒细胞弱来区分嗜酸、嗜碱和中性粒细胞。2022-10-107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1 1幼稚细胞;幼稚细胞;2 2杆状核细胞;杆状核细胞;3 3单核细胞;单核细胞;4 4单核细胞或淋巴细单核细胞或淋巴细胞;胞;5 5淋巴细胞;淋巴细胞;6 6变形淋巴细胞;变形淋巴细胞;7 7小型非典型淋巴细胞;小型非典型淋巴细胞;8 8有
8、核红细胞;有核红细胞;9 9巨大血小板;巨大血小板;1010血小板凝块。血小板凝块。2022-10-108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白细胞分类计数(三)参考值 白细胞分类白细胞分类 百分率(百分率(%)中性杆状核粒细胞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N 1-5 N 1-5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N 50-70 N 50-70 嗜酸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 E 0.5-5 E 0.5-5 嗜碱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B 0-1 B 0-1 淋巴细胞淋巴细胞 L 20-40 L 20-40 单核细胞单核细胞 M 3-8 M 3-8202
9、2-10-109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四)白细胞图谱1、嗜中性粒细胞(分叶核)2022-10-1010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2、嗜酸性分叶核粒细胞2022-10-1011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3、嗜碱性粒细胞2022-10-1012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4、单核细胞2022-10-1013本文档所提供
10、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5、淋巴细胞2022-10-1014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五)临床意义1、中性粒细胞 由于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50-70%,其增高和减低直接影响白细胞总数的变化。因此在临床检查中绝大多数病例白细胞总数实际反映着中性粒细胞变化。2022-10-1015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1 1)中性粒细胞生理性增多)中性粒细胞生理性增多 1 1)年龄)年龄 2 2)日间变化
11、)日间变化 3 3)运动)运动 4 4)妊娠与分娩)妊娠与分娩 5 5)吸烟者)吸烟者2022-10-1016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1)年龄:初生儿白细胞较高,一般在15109/L左右,个别可高达30109/L以上。通常在3-4天后降至10109/L左右,约保持3个月,然后逐渐降低至成人水平。2022-10-1017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初生儿外周血白细初生儿外周血白细胞主要为中性粒细胞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到第胞。到第6-96-9天天逐渐逐渐下降至与
12、淋巴细胞下降至与淋巴细胞大致相等,以后淋大致相等,以后淋巴细胞逐渐增多,巴细胞逐渐增多,整个婴儿其淋巴细整个婴儿其淋巴细胞数均较高,可达胞数均较高,可达70%70%。到。到2-32-3岁后,岁后,淋巴细胞逐渐下降,淋巴细胞逐渐下降,中性粒细胞逐渐上中性粒细胞逐渐上升,到升,到4-54-5岁岁二者又二者又基本相等,至青春基本相等,至青春期与成人基本相同。期与成人基本相同。2022-10-1018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2 2)日间变化:在静息状态时白细胞数较低,活动和进食后较高;早晨较低,下午较高;一日之间最高值与最低值之间
13、可相差一倍。2022-10-1019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3 3)剧烈运动、情绪激动、严寒、暴热、疼痛,以及一般的体力劳动、冷热水浴、日光或紫外线照射等均可使白细胞轻度增多。剧烈运动可于短时间内使白细胞高达35109/L,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当运动结束后迅速即恢复原有水平。这种短暂的变化,主要是由于循环池和边缘池的粒细胞重新分配所致2022-10-1020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妊娠与分娩:妊娠时白细胞常见增多,特别是最后一个月,常波动于(12-17
14、)109/L之间,分娩时可高达34109/L。分娩后2-5日内恢复正常。2022-10-1021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5)吸烟者平均白细胞计数可高于非吸烟者30%。2022-10-1022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2)中性粒细胞病理性增多(neutrophilia)反应性增多:骨髓贮备池和边缘池粒细胞进入血循环,以分叶核和杆状核为主。异常增生性增多:骨髓异常增生,以原始或幼稚粒细胞为主。2022-10-1023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
15、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1)反应性增多见于:(1)急性感染:急性化脓性感染时,中性粒细胞增高程度取决于感染微生物的种类、感染灶的范围、感染的严重程度、患者的反应能力2022-10-1024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2 2)严重的损伤或大量血细胞破坏:在较大手术后12-36h,白细胞常达10109/L以上,其增多的细胞成分以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为主。急性心肌硬死后1-2天内,常见白细胞数明显增高,借此可与心绞痛相区别2022-10-1025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
16、;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3)急性溶血反应时 也可见白细胞增多,这与急性溶血所导致的相对缺氧以及红细胞破坏后的分解产物,刺激骨髓贮备池增加释放有关。2022-10-1026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4)急性失血:在脾破裂或宫外孕输卵管破裂后,白细胞迅速增高,常达(20-30)109/L。其增多的细胞也要是中性分叶核粒细胞。这可能与应激状态、内出血而一过性缺氧等有关。2022-10-1027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5)急性中毒:化学药物如
17、安眠药、敌敌畏等中毒时,常见白细胞数增高,甚至可达20109/L或更高。代谢性中毒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慢性肾炎尿毒症时,也常见白细胞增多,均以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为主2022-10-1028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6)恶性肿瘤性:非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有时可见白细胞持续增高,以中性分叶核为主,如肝癌、胃癌的晚期。(7)其他: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痛风及严重缺氧、应用皮质激素、肾上腺素等。2022-10-1029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2
18、)异常增生性增多可见于:1)白血病:白细胞呈长期持续性增多,常见于急、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性型白细胞一般 100 10109 9/L/L,分类以原粒、早幼粒为主;而慢性型白细胞常100 10109 9/L/L,分类以中幼粒、晚幼粒急及以下阶段为主。2022-10-1030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l2)骨髓增殖性疾病 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纤维化等,在一种血细胞成分增多的同时,常伴有中性粒细胞的增多。2022-10-1031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
19、系网站或本人删除。(3)中性粒细胞减少(neutropenia)1)某些感染:某些革兰氏阴性杆菌如伤寒、副伤寒杆菌感染时,如无并发症,白细胞数均减少,甚至可低到2109/L以下,一些病毒感染如流感时的白细胞亦减少.2022-10-1032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2)某些血液病:如典型的再生障碍性贫血(AA)时,呈“三少”表现。此时白细胞可少到1109/L以下,分类时几乎无白细胞均为淋巴细胞。2022-10-1033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3)慢性理、化
20、损伤:长期接触电离辐射(如X线等)、长期服用氯霉素后,可因抑制骨髓细胞的有丝分裂而致白细胞减少,故此类人群于接触和应用期间每周应作一次白细胞计数。4)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由于自身免疫性抗核体导致白细胞破坏而减少。2022-10-1034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5)脾功能亢进:各种原因所致的脾肿大,如门脉性肝硬化、班替综合征等均可见白细胞减少。其机制为肿大的脾中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破坏了过多的白细胞;肿大脾分泌了过多的脾素,而此种体液因子能灭活促进粒细胞生成的某些因素。2022-10-1035本文档所提供的信
21、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l2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nuclear shift)细胞核的发育变化过程叫核象,反映了中性粒细胞的成熟程度,同时可推测病人的抵抗力和病情的严重程度。正常血象中有少量的杆状核细胞出现,但5%,它与分叶核之间的比值约为1:13,分叶核以3叶居多。2022-10-1036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2022-10-1037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1)核象左移(shift to t
22、he left)外周血中杆状核细胞增多或(和)出现晚幼粒、中幼粒、早幼粒甚至原粒等幼稚细胞时称为核象左移。常伴有明显的中毒颗粒、空泡、核变性等毒性变化。最常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也可见于急性溶血、急性中毒、白血病等。2022-10-1038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2)核象右移(shift to the right)正常人外周血的中性粒细胞以3叶核为主,若5叶核及5叶核以上的细胞超过3%,则称为核右移,常伴有白细胞总数减少.主要见于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恶性贫血和应用抗代谢药后。2022-10-1039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
23、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核象右移2022-10-1040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3、中性粒细胞的毒性变异:大小不均(anisocytosis)中毒颗粒(toxic granulation)空泡变性(vacuolation)核变性(degeneration of nucleus)等可单独或同时出现。常见于各种严重感染、中毒、恶性肿瘤及大面积烧伤等,空泡变性尤以败血症最常见。2022-10-1041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
24、网站或本人删除。l2.嗜酸性粒细胞(eosinocyte)l(1)嗜酸性粒细胞增多(eosinophilia)寄生虫病:l肠寄生虫抗原与肠壁内结合IgE的肥大细胞接触时,使后者脱颗粒而释放组胺,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在某些钩虫病患者,其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可导致白细胞总数增高,分类中90%以上为嗜酸性粒细胞,但其嗜酸性粒细胞均属成熟型,随驱虫彻底及感染消除而血象逐渐恢复正常。2022-10-1042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变态反应性疾病:如在支气管哮喘、血管神经性水肿、食物过敏、荨麻疹时均可见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某
25、些皮肤病:如湿疹、疱疹样皮炎、真菌性皮肤病等。2022-10-1043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血液病: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嗜酸性粒细胞常可高达10%以上,并可见有幼稚型。罕见的嗜酸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时其白血病性嗜酸粒细胞可达90%以上,以幼稚型居多,且其嗜酸性颗粒大小不均,着色不一,分布紊乱,并可见空泡等形态学改变。2022-10-1044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某些恶性肿瘤:特别是淋巴系统恶性疾病,如霍奇金病。以及某些上皮恶性肿瘤如肺癌、宫颈癌、鼻咽
26、癌时,均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一般在10%左右。2022-10-1045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某些传染病:一般急性传染病时,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均减少,唯猩红热时反而增高,现已知这可能因该病病原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所产生的酶能活化补体成分,其趋化作用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所致。2022-10-1046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2)嗜酸性粒细胞减少(eosinopenia)见于伤寒、副伤寒、手术后严重组织损伤以及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后202
27、2-10-1047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3.嗜碱性粒细胞(1)嗜碱性粒细胞增高(basophilia):过敏性或炎症性疾病:速发性过敏反应常见嗜碱性粒细胞增高,如荨麻疹、过敏性休克等。炎症时常伴有嗜碱性粒细胞减少,但溃疡性结肠炎时常伴有嗜碱性粒细胞增多。2022-10-1048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l骨髓增生性疾病l 嗜碱性粒细胞轻度增高可作为骨髓增生性疾病的一个早期征象,持续大于0.1109/L则是骨髓增生性疾病的共同特征。常见于:真性红细胞增多
28、症、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等。2022-10-1049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罕见):嗜碱性粒细胞异常增多,可达20%以上,多为幼稚型。(2)嗜碱性粒细胞减少(basopenia):嗜碱性粒细胞在外周血中参考值很低,故其减少无临床意义2022-10-1050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4.淋巴细胞(lymphocyte)(1)淋巴细胞增多(lymphocytosis)1)生理性增多:儿童期淋巴细胞较高。2)病理性增多 绝对
29、增多:a.某些病毒或细菌所致的急性传染病,如风疹、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百日咳等淋巴细胞常明显增多。2022-10-1051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lb.某些慢性感染:l如结核病恢复期淋巴细胞也增多,但白细胞总数一般仍在正常范围内,须借助白细胞分类来识别。2022-10-1052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c.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白血性淋巴肉瘤:前者如系慢性型,以成熟淋巴细胞为主,如系急性型则以原幼淋巴细胞为主,均可致白细
30、胞总数增高;后者多以原、幼淋巴细胞为主。d.肾移植术后:如发生排异反应时,于排异前期,淋巴细胞的绝对值即增高。2022-10-1053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相对增多: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等,由于中性 粒细胞显著减少,导致淋巴细胞百分率相对增高,此时白细胞总数是减低的。2022-10-1054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2)淋巴细胞减少(lymphopenia):主要见于接触放射线及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后;在严重化脓性感染时,由于
31、中性粒细胞显著增加,导致淋巴细胞百分率相对减低,但其绝对值仍在正常范围。2022-10-1055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5.单核细胞(monocyte)(1)单核细胞增多(monocytosis)生理性增多:正常儿童外周血中的单核细胞较成人稍多,平均为9%,出生后2周的婴儿可呈生理性单核细胞增多,可达15%或更多。2022-10-1056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病理性增多:a.某些感染:如亚急生感染性心内膜炎、疟疾、黑热病等;急性感染的恢复期等单核细胞
32、增多;活动性肺结核可致血中单核细胞明显增多。2022-10-1057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b.某些血液病:恶性组织细胞病、淋巴瘤时可见幼单核细胞增多,成熟型亦见增多;单核细胞白血病时,可见大量幼稚单核细胞;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时除贫血、白细胞减少之外,白细胞分类时常见单核细胞增多。(2)单核细胞减少:意义不大从略。2022-10-1058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复习题:1、中性粒细胞增多和减少的意义。、中性粒细胞增多和减少的意义。2、中性粒细胞核左移、核右移的概念和、中性粒细胞核左移、核右移的概念和意义。意义。3、中性粒细胞毒性改变的意义。、中性粒细胞毒性改变的意义。4、了解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嗜、了解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嗜碱粒细胞数量变化的意义碱粒细胞数量变化的意义2022-10-1059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