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好明天内部资料第 1页共 36页唐宋词研究唐宋词研究一、刘禹锡一、刘禹锡1.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今河南省)人。世称刘宾额刘宾额。晚年有“诗豪”“诗豪”之称,诗与白居易齐名,并称刘白。今传刘梦得文集。2.刘禹锡在贬谪朗州贬谪朗州(今湖南常德)时,向民间新声学习,写作了竹枝词浪淘沙竹枝词浪淘沙等词,今传 40 余首。3.风格清新自然,别具意趣。龙榆生曾认为,在中唐,刘禹锡和白居易都留意民间歌曲,彼此倚声填词,“以开晚唐、五代之盛”。“以开晚唐、五代之盛”。忆江南(春去也)忆江南(春去也)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独坐亦含嚬。【注释】洛城人:即洛阳人。【注释】洛城人:即
2、洛阳人。1.这是文学史上依曲拍填词的最早记录。这是文学史上依曲拍填词的最早记录。2.忆江南调名又称望江南望江南,本名谢秋谢秋娘,本词因起句“春去也”三字,又称春去也曲。3.本词是作者分司东都(洛阳),与诗友白居易酬唱之作。3.本词是作者分司东都(洛阳),与诗友白居易酬唱之作。4.况周颐蕙风词话评论“:唐贤为词,往往丽而不流,与其诗不甚相远也。刘梦得忆江南,流丽之笔,下开北宋子野、少游一派。”主旨及特色下开北宋子野、少游一派。”主旨及特色1.本词写伤春惜春之情,而笔法独特,不从送春人着想,而是以拟人手法,说匆匆欲归的春天向爱春惜春的人殷勤致意,写春之多情,别饶风趣。末句以“独坐亦含嚬”的女子收束
3、,遂使前面所描写的柳、兰等物与含嚬女子声息相应,心物交融。2.全词构思精巧自然,语言形象贴切。二、白居易二、白居易1.白居易,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祖籍太原。白居易,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祖籍太原。2.白居易以诗著称,早年与元稹齐名,“元白”“元白”。晚年与刘禹锡齐名,“刘白”“刘白”,著有白氏长庆集白氏长庆集。3.龙榆生曾认为,在中唐,刘禹锡和白居易都留意民间歌曲,倚声填词,“以开晚唐、五代之盛”。“以开晚唐、五代之盛”。4.白居易是唐代写词较多、成就较高的一位词人。白居易是唐代写词较多、成就较高的一位词人。忆江南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4、能不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注释】1.白居易忆江南三首词作于开成三年,时作者以太子少傅分司东者,闲居洛阳洛阳。2.白居易青年时曾漫游江南,其后又在苏、杭等地任职,故晚年对苏、杭风情别具情愫。忆江南组词的主要内容及艺术特色忆江南组词的主要内容及艺术特色1.忆江南三首是一组专咏江南之词。第一首泛忆江南,兼含苏杭苏杭,以“江南好”三字总绾三章,“旧曾谙”三字是点睛之笔,引出二三首“忆”字。2.第一首以强烈的色彩对比描写了江南水乡的旖旎春色。3.第二、三首分咏杭州、苏州杭州、苏州,均由首章
5、结句“能不忆江南”引出。分别选择杭州的寻桂、看潮和苏州的饮酒、观舞为对象,各有侧重地展现富有地方特色的画面,并以感叹作结,表露其身在洛阳、神驰江南的无限深情。4.三章之间,首尾各具,互有照应,脉络贯通,带有明显的民歌风味。三、温庭筠三、温庭筠1.温庭筠,本名歧,字飞卿,太原祁人(山西省祁县)。为人相貌丑陋,(人称“温钟馗”)放荡不羁,性格倨傲,好讽刺权贵,为执政者所恶,屡试不第。温庭筠,本名歧,字飞卿,太原祁人(山西省祁县)。为人相貌丑陋,(人称“温钟馗”)放荡不羁,性格倨傲,好讽刺权贵,为执政者所恶,屡试不第。2.曾为国子助教,后人因称“温助教”“温助教”。从青年时代即以才思敏捷、才情绮丽著
6、称,辞章律赋擅名一时。与当代诗人李商隐并称“温李”“温李”,骈文则与李商隐、段成式齐名,三人皆排行十六,时号“三十六体”三十六体”。诗风华艳,体现晚唐诗的基本特色。诗风华艳,体现晚唐诗的基本特色。3.精通音乐,能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精通音乐,能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是晚唐文人中第一个大量写词的人,为花间词派之鼻祖是晚唐文人中第一个大量写词的人,为花间词派之鼻祖,其词以浓艳美好明天内部资料第 2页共 36页绮丽之语,状隐约迷离之境,写惝恍怅惘之情。是传统香软词风的重要奠基者。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
7、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注释】【注释】1.温庭筠所作菩萨蛮词原有二十首,是令狐綯假温庭筠之手,进献给爱唱菩萨蛮的唐宣宗的。2.花间集公录十四首,其中最能代表温词特色且影响最大的是第一首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一)写作特色其中最能代表温词特色且影响最大的是第一首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一)写作特色1.此词艺术上在温庭筠的作品中有代表性。此词艺术上在温庭筠的作品中有代表性。2.“小山”“小山”、“鬓云”“鬓云”等多写感性印象,语言富丽精致,词风香软,而且章法极密,层次极清,以一线贯串,但中间暗寓转折。3.在刘禹锡、白居易词中曾出现过的浅白流畅,至此己为精微细致所代替了。己完全褪
8、去了中唐词的民歌色彩,对后代婉约词风的形成具重大影响。(二)关于创作主题的争论在刘禹锡、白居易词中曾出现过的浅白流畅,至此己为精微细致所代替了。己完全褪去了中唐词的民歌色彩,对后代婉约词风的形成具重大影响。(二)关于创作主题的争论1.此词艺术上在温庭筠的作品中有代表性。此词艺术上在温庭筠的作品中有代表性。此词写了一位闺中美女从起床,梳洗,画眉到簪花,照镜,着装等一系列连贯动作和情态,近似一幅深闺美人图。2.清代常州词派着力拓展词内涵,远溯温清代常州词派着力拓展词内涵,远溯温、韦,极尊离骚。张惠言、谭献等将此词与其它十三首并作串讲,认是“感士不遇”之作,张惠言更直言此词“照花”四句有“离骚初服之
9、意”。3.近现代学者如王国维、刘永济、唐圭璋等认为是兴到之作,未必有艰深命意,只是写离愁别恨的闺怨而己。4.李冰若在栩庄漫记中把这场争论总结为:“统观全词意,谀之则为盛年独处,顾影自怜;抑之则侈陈服饰,搔首弄姿。初服之意,蒙所不解。”与之持相近观点的还有任中敏。5.晚唐词人写诗词借儿女之情写君臣之感也是常见的情形。一个女子的青春有限,一个忠臣的生命也有限,此词所表达的女子的深闺寂寞也不妨与忠臣的被冷落对应来看。菩萨蛮(水精帘里颇黎枕)菩萨蛮(水精帘里颇黎枕)水精帘里颇黎枕,暖香惹梦鸳鸯锦。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藕丝秋色浅,人胜参差剪。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写作特色写作特色1.俞伯平读词偶得
10、把温庭筠的这一类词称为“截取可以调和诸物象而杂置一处,听其自然融合”。2.作者将描写的重点放在卧室和服饰上,一开始就写门帘,接着写枕头,绣被,写江上晨景,写女子的服饰和形状,都是人物形象、家居摆设和自然景物的描绘,很难看出其中贯串的线索,逻辑性不明显。此即所谓“杂置一处”。王国维移用温词“画屏金鹧鸪”一语,来形容温词的了无生趣。菩萨蛮(玉楼明月长相忆)菩萨蛮(玉楼明月长相忆)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门外草萋萋,送君闻马嘶,画罗金翡翠,香烛销成泪。花落子规啼,绿窗残梦迷。写作特色(心理描写)写作特色(心理描写)1.闺怨词。此词写思妇怀人念远、怅然若失的心绪。把对卧室和服饰的描写转移到对环
11、境和心情的直接渲染,给读者以更强烈的心理冲击。2.上阕由今忆昔,极言思念之久及痛苦之甚。首句即“相忆”主题,且前缀一“长”字,其忆念之久实蕴含着痛苦己甚的意味。何况玉楼明月,斯人长去,思妇心境之落寞可想而知。次句更痛苦人语,因“长相忆”而思极无力,遂感觉柳丝摇漾亦似无力。“门外”两句补足“长相忆”之意,追念当时分别情形。3.换头又入今情。绣帏深掩,香烛成泪,较上阕相忆无力更显苦痛。末二句因忆成梦,窗外花落无声,子规苦啼,己是残春景象;窗内美梦己逝,残梦迷离,梦境也不再美丽。4.通篇极写女子孤独、凄苦的心境,笔法或古或今,意象浑厚而不失跳跃之致。5.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道:“此种词,第自写性情,不
12、必求胜人,己成绝响。”颇能道出此词的特点。近人李冰若花间集评注惟称此首“清绮有味”。更漏子(玉炉香)更漏子(玉炉香)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美好明天内部资料第 3页共 36页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一)内容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一)内容1.创作地位:宋代胡仔、近人李冰若均视此词为温词之冠。2.温词向以密丽著称,但此首词在华丽之外,却不失疏朗之致。3.主题:秋思、离情。(二)抒情特色(二)抒情特色1.本词主观抒情的成份十分浓郁。2.上阕侧重于客观描写,起三句写画堂景象,“泪”字是关捩。次三句写思妇妆束,而用“薄、残、寒
13、”来形容,则客观之描写当中自饶主观之情。3.上阕“夜长”是枢机所在,下阕即是由此生发。下阕近乎白描,语言疏谈而情挚深厚,尽见思妇辗转反侧、思极无眠之况。并以梧桐夜雨、秋声萧瑟作映衬,离情愈显沉痛。更漏子(柳丝长)更漏子(柳丝长)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香雾薄,透帘幕,惆怅谢家池阁。红烛背,绣帘垂,梦长君不知。(一)主题(一)主题1.一说:写相思,描写困居华屋的女子凌晨梦醒后的惆怅,可归入闺怨词一类。2.一说:认为是“思君”,是“托于弃妇,以自写哀怨”。(二)对比手法的运用(二)对比手法的运用1.上下阕俱用对比手法。2.“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张惠言说是
14、“言欢戚不同”,陈廷焯说是“言苦者自苦,乐者自乐”,把塞雁、城乌的惊起和屏上鹧鸪的漠然形成对照,女子的孤寂之情由此轻轻逗出。3.下阕的“红烛背,绣垂,梦长君不知”也是同一枢机。帘垂烛背,耐尽凄凉,而君却不知。作者以有情对无情,愈见情之悲哀,有让人窒息之感。梦江南梦江南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内容内容1.此首梦江南相当清新疏朗。此词写游子之飘泊之苦,用力极重,起句有突兀之感,是情感迸发之词。次句复续足意思,盖压抑己久矣。2.分析“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写作特色:转为空灵,既写“天涯”景色,又以山月、水风的无知衬写游子的孤寂。末句情景相
15、生,写碧云飘荡摇曳,适足以形象地表现出游子飘泊无依的生存状态。前两句直拙,后三句低徊深婉。3.宋代晏殊有“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之句,当是由“山月”句化出,而情味已有不同。梦江南梦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赏析“望”字赏析“望”字以“望”字统慑全词情景:以“望”字统慑全词情景:1.此词以江水、远帆、斜阳为背景,截取倚楼颙望这一侧面,塑造了一个望夫盼归、凝愁含恨的思妇形象。2.开首三个字,以一“罢”字隐含了女主人是经过精心梳洗修饰的,显然怀有对重逢的期盼。次句“独倚望江楼”,正是反映出她急迫的心情。一、二句写思妇的希望,并以一“望”字领起下文。
16、3.末三句写望而不得后的失望,感情在不知不觉中起着变化,并触发了对当时离别情景的回忆。4.全词短短 20 余字中,写尽了思妇的痴迷、摇荡、惊悸和绝望。全词语言平白如话,似全不经意,而实有声情绵缈、情不可测之妙。以“望”字为词眼,统摄全词景象,结构紧凑,不无盛唐绝句之趣。四、韦庄四、韦庄1.韦庄,字端己韦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今山西省西安市附近)人。中唐诗人韦应物四世孙。京兆杜陵(今山西省西安市附近)人。中唐诗人韦应物四世孙。2.韦庄工诗,在洛阳曾作长诗秦妇吟秦妇吟,为世所称。其弟韦霭编有浣花集浣花集。3.词也擅有胜名,与温庭筠并称“温韦”“温韦”,词风迥不相似。温以秾丽著称,韦则清丽自然,其词
17、无专集,散见于美好明天内部资料第 4页共 36页花间集尊前集全唐诗花间集尊前集全唐诗中。4.近人王国维、刘毓盘辑为浣花词浣花词一卷,凡 54 首,盖取其诗集为名。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双雪。未老莫还乡,还乡欲断肠。今昔对照和今昔之感今昔对照和今昔之感1.上阕以“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补足江南景色之好;2.下阕以“垆边人似月,皓腕凝双雪”,形容江南人物之美;此即首句“人人尽说江南好”之故。3.末二句笔锋陡转,由江南而束归现实,不禁悲从中来,盖江南虽好,终是异乡,而中原板荡,又无法还乡。4.“未
18、老莫还乡”,犹存还乡之心,“还乡须断肠”,对还乡后的苦痛又十分清楚。故前面愈写江南风景、人物之美,愈能映衬出作者思归而不能的痛苦心理。5.全词直笔而下,略无挂碍。至结句方陡转,似直而纡,似达而郁,情感弥觉深切。菩萨蛮(如今却忆江南乐)菩萨蛮(如今却忆江南乐)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翠屏金屈曲,醉入花丛宿。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忆”字的艺术手法“忆”字的艺术手法1.通过对昔日羁旅江南可乐之事的追忆,反衬了今日白头飘泊、境况堪嗟的悲哀。2.“忆”字是词眼,统慑全词。薄衫骑马、红袖相招、翠屏相映、醉入花丛,都由“忆”而一一凸显。3.末两句折回现实,但也是假想之辞。
19、“此度”与“如今”相应,意谓假如岁月倒流,回复到以前生活,则纵至白头也不思归去。4.语虽决绝,其情却至为可哀,盖极喻留蜀之苦也。与前首“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同一枢机。荷叶杯(记得那年花下)荷叶杯(记得那年花下)记得那年花下,深夜,初识谢娘时。水堂西面画帘垂,携手暗相期。惆怅晓莺残月,相别,从此隔音尘。如今俱是异乡人,相见更无因。【注释】荷叶杯是唐教坊曲名,唐人夏季临水饮酒,常以荷叶为杯,故名“荷叶杯”。后用作词调名。叙事性及客观性叙事性及客观性1.全词通过对与谢娘相识、相约、相别、相忆等过程的描写,表达对前欢的深深追念和欲相见而不能的痛楚。2.此词叙事性较强,主要体现在结构谨严上。由“那年
20、”而“从此”至“如今”,时间段落非常清晰。大凡初识谢娘时间,地点,均有明确记载,可见作者印象之深及感情投入之真。3.语言一任白描,句句落实,鲜有隐约闪烁之词。韦庄词相对客观具体,不容读者“未必不然”。女冠子二首女冠子二首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无人知。昨夜夜半,枕上分明梦见。语多时,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半羞还半喜,欲去又依依。觉来知是梦,不胜悲。比较分析韦庄两首女冠子的叙事性、客观性比较分析韦庄两首女冠子的叙事性、客观性1.这两首属联章词。所谓联章词就是以两首或多首同调、异调的词组合成一个套曲,用以歌咏某一类题材。2.这两
21、首词都为追念旧欢而作,作于与情人分别一周年后,构成一段完整的情感历程。3.前首上阕回忆去年离别情景,点明具体时间和心理苦况。下阕由回忆而渐入梦境,“空有梦相随”一句是关键,不仅写明了思极入梦的自然发展,而且统摄后一首,加紧了前、后首之间的逻辑关系。结句“除却天边月,没人知”语及简淡,情味极深厚。4.后首通篇记叙梦境,对梦中相见情景记述尤为真切。大凡相见的时间、相语的长短、对方的长相神态以及临别依依不舍之情,均缓缓缕述,足见内心之兴奋和相思得以慰藉的喜悦,亦可从中窥见去年此日两情缱卷的情形。结二句翻腾,将梦境点明,遂使实处皆空,由大喜而堕入大悲。5.合观两首词,由忆而梦,由梦而醒,叙事情节自然合
22、理。语言本色,不假修饰,带有明显的民间词的痕迹。思帝乡(春日游)思帝乡(春日游)美好明天内部资料第 5页共 36页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词中女子的形象特征词中女子的形象特征1.这首词语言浅显,主题也比较明确,抒写了一位女子在婚姻生活上要求自由选择对象的强烈愿望,体现了在当时社会条件下,女子对待爱情狂热而大胆、无所顾忌的精神。2.前三句写女子心目中的风流年少的形象。下接“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乃是在一见钟情基础上作出的大胆决定,且妾、将、嫁都是舌齿音,须用力才能发出,故也显示出这位女子的决心。末两句是转折,是在狂热之后的短暂冷静,然
23、也不能改变初衷。可见这位女子执意追求的是两情相悦的过程。而非最终结果。五、李珣五、李珣1.李珣,字德润,梓州(今四川省三台县)人,别称“李波斯”。2.词多感慨之音,内容广泛。南乡子17 首明丽清新,所歌咏都是粤东风土人情,饶有南朝乐府民歌风味。浣溪沙有“早为不逢巫峡梦,那堪虚度锦江春”之句。3.近人况周颐认为,在五代蕃锦奇艳词风中,李珣词或以清胜或以质胜,其“清疏之笔,下开北宋人体格”,从词史发展的实际来看此论并非过誉。巫山一段云(古庙依青嶂)巫山一段云(古庙依青嶂)古庙依青嶂,行宫枕碧流。水声山色锁妆楼。往事思悠悠。云雨朝还暮,烟花春复秋。啼猿何必近孤舟。行客自多愁。【注释】1.楚怀王梦会巫
24、山神女的故事,经宋玉高唐赋神女赋妙笔点染,遂为后世文人津津乐道。主题及写作特色主题及写作特色1.此词缘题所赋,以楚王、神女之事为中心,借助孤舟行客的所见所闻,抒发了一种思古之幽情,属于怀古词的范围。2.上阕极言古庙、行宫、妆楼环境之幽雅,而用笔极有次第,一、二句分言青嶂、碧流,第三句合以“水声山色”。上阕歇拍由景生思,意脉直贯下阕。3.过片两句承“思”而来,追忆巫山云雨的历史传说,思古之情由此畅发。结二句由古及今,通阕用低徊的情调来写巫山的风景及风景掩盖下的历史传说,是怀古怀人,也是伤今伤己,风格沉郁苍凉。4.盖由当年楚王、神女之欢会乐事烟消云散,联想到今日孤舟独行,不禁忧从中来,或许还含有对
25、个人往日情感乐事的深情眷顾。用词贴切,寄意幽邃。南乡子(归路近)南乡子(归路近)归路近,扣舷歌,采真珠处水风多。曲岸小桥山月过,烟深锁,荳蔻花垂千万朵。【注释】1.李珣南乡子词共有 17 首,所歌咏的都是粤东的风土人情,类似竹枝体,具有浓烈的民歌气息。主题及写作特色主题及写作特色1.描写了采珍珠者在归途中扣舷而歌的快乐景象和沿途所见的美丽夜景,生动入画。2.前三句从采珍珠者落笔,微风扑面,扣舷低歌,劳动后的愉快心情昭然可见。3.后三句写采珍珠者眼中的静谧朦胧的山水景色。岸曲桥小,山迎月照,烟锁花垂,凸显了自然和人的和平共处,是对平和、安定、丰收的一曲颂歌。4.语言明净自然,简笔点染,绘影绘声,
26、饶有诗情画意。酒泉子(秋雨联绵)酒泉子(秋雨联绵)秋雨联绵,声散败荷丛里,那堪深夜枕前听,酒初醒。牵悉惹思更无停,烛暗香凝天欲曙,细和烟,冷和雨,透帘旌。意境意境1.北宋词虽缤纷多彩,但总体而言,大都就景抒情,语言珠圆玉润,四照玲珑。本词确也初具这种意境。2.起二句写秋雨联绵,声散败荷,意脉连属,盖荷之败实缘于联绵秋雨也,使人无暇董理。景色己显凄凉之意。上阕结以“酒初醒”三字,盖因秋雨绵绵而意兴阑珊,复因意兴阑珊而借酒浇愁。而此刻本应沉醉之时,偏又酒意初醒,则凄凉心绪终究难以逃脱。黯然神伤之意,情见平辞。3.下阕即铺写酒意初醒后的所见、所闻、所感,语极沉痛。换头“牵愁若思”皆因酒醒所致,“更无
27、停”三字,写出愁思缠绵。接下写烛暗,香凝,烟细/雨冷,意象密集,准确传神。结句以“透帘旌”之“透”字,将伊人内美好明天内部资料第 6页共 36页外交困之情形描写得淋漓尽致,喻示了他难以摆脱目前的困窘局面,伤痛心情由此更近一层。4.通观全词,作者一直没有点明愁思所在,故虽极状愁思百结之形,但终归于空灵。语言清丽,意象深染情韵,而且意脉层层贯通,确具北宋词的一些体格特点。六、冯延巳六、冯延巳1.冯延巳,字正中,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人。尤喜乐府词,为五代著名词人。“著乐章百余阕”,词集阳春集。共 93 余首,其存词之多,在唐五代人中,无人可与之比肩。2.其词在题材上虽多写闺阁情事,但语言清新婉转,
28、取象开阔深远,对北宋词人影响尤巨。3.冯煦蒿庵论词云:“词至南唐,二主作于上,正中和于下。诣微造极,得未曾有。宋初诸家,靡不祖述二主,宪章正中。”王国维人间词话认为“冯正中词虽不失五代风格,而堂庑特大,开北宋一代风气“。刘熙载艺概云:”冯延巳词,晏同叔得其俊,欧阳永叔得其深。”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旧日花前常病酒,敢辞镜里朱颜瘦。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楼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注释】晚清陈廷焯以“沉郁顿挫”论词,冯延巳的这首词被誉为典范。创作特色创作特色1.冯延巳词多叙事,但与韦庄的致力叙事、温庭筠的密集意
29、象不同,冯词在叙事中着力描写一种感情的意境:笔端灵活,寄托在若有若无之中,更具玩索的兴致。这种郁伊惝恍的词风,与屈赋的某些特点相似。2.本词先写情,后写景,并以景结情,曲写一种难以挣脱的闲情,而笔法灵动。起句以“闲情”为核心,而极盘旋郁结之妙,由“抛掷”而至“抛掷久”,最后又折回“谁道”两字,把这种闲情对人的纠缠以及人为摆脱而作的种种努力,描写得生动而凝重。3.二、三句呼应“谁道”二字,惆怅依旧正是闲情难以抛掷的体现,“惆怅”较“闲情”著实,但仍是一种难以指实的感觉。“日日”二句尤具悲剧精神,虽也有反省的意味,但仍既不惜酒,又不惜朱颜之瘦。可见出冯词言情的力度。此正是王国维评冯词所谓“堂庑特大
30、”之处。4.过片三句与上阙互相呼应,“河畔”句呼应上阙“每到春来”句,“新愁”呼应上阙的“谁道闲情抛掷久”和“惆怅还依旧”两句。新愁实际就是旧愁,与“闲情”、“惆怅”并无二致,只是痕迹更著而已。煞拍“独立”二句,著意含蓄深远。5.通阕写情曲折深微,而作者之执着无悔之精神也情见乎辞,但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感,作者却一直缪悠其辞,虽时或透露端倪,终究隐约难明,这就是所谓感情的意境。鹊踏枝(秋入蛮蕉风半裂)鹊踏枝(秋入蛮蕉风半裂)秋入蛮蕉风半裂,狼籍池塘,雨打疏荷折。绕砌蛩qing声芳草歇,愁肠学尽丁香结。回首西南看晚月,孤雁来时,塞管声呜咽。历历前欢无处说,关山何日休离别。主题及意象特点主题及意象特点
31、1.冯延巳的心绪凌乱往往借意象之凌乱来表现。这首词写韶光已逝、欢期难再的愁苦心情,意象密集跳跃。2.上阕写景,蛮蕉、池塘、疏荷、蛰声、丁香纷至沓来,让人目不暇接,兼以秋季风雨交加的气候,为读者创造了一个凌乱、凄凉、让人心悸的氛围,“愁肠”句始隐约点题,但也难以猜测,似乎作者所怀万端,存在许多未易明言的情意。3.下阕意象更具跳跃,时而孤雁南来,时而羌管呜咽;时而塞北,时而西南,将时间和空间随着作者思绪的变化而变化,完全超越了地理位置和时序概念的时空限制。或近或远,或外或内,真有精骛八极、心游万仞的意趣。4.作者重笔渲染,并非描写突破时空限制后的逍遥之感,而是极力形容其惘然无依的空虚心境。灵动自如
32、的手笔下跃动的其实是一颗痛苦恍惚的心灵。结尾“愁肠”的内涵,原来是前欢落空后的孤独和寂寞,以及这种孤独和寂寞的难以排遣。5.通阕构思复杂深广,意象驰纵跳跃,而意脉相承。虽著“历历前欢”四字,但由于缺少对具体情事的交待,使全词的真实情感仍是幽约难明。这正是冯词既具有五代言情的特点,又超越于五代风格之外的创作特征所在。鹊踏枝(萧索清秋珠泪坠)鹊踏枝(萧索清秋珠泪坠)萧索清秋珠泪坠,枕簟微凉,展转浑无寐。残酒欲醒中夜起,月明如练天如水。阶下寒声啼络纬,庭树金风,悄悄重门闭。可惜旧欢携手地,思量一夕成憔悴。美好明天内部资料第 7页共 36页【注释】俞陛云五代词选释评此词曰“写景句含宛转之情,言情句带凄
33、清之景,可谓情景两得”。创作主题及情景交融的特点创作主题及情景交融的特点1.该首词为鹊踏枝组词的第六首。通阕以萧索的清秋夜景为背景,描写闺中思妇触景生情、思量旧欢和孤寂难耐的心理描写。2.通阙以萧索的清秋夜景为背景,将闺中思妇触景生情、思量旧欢、孤寂难耐的心理描写得淋漓尽致。3.起句七字笼贯全篇,“萧索”二字不仅形容清秋的特点,而且使以下各种秋天景物的描写也染上萧索的色彩。“珠泪坠”乃是由景而生的自然结果。但为何珠泪纷坠?作者并未直言,而是宕开一笔,叙写清秋凄凉之景。4.枕簟微凉、月明如练、开净如水、络纬啼寒、金风拂树、重门深闭。这是一个寂静的世界,偶尔飘过一缕声音却带有逼人的寒意;这是一个封
34、闭的世界,里面除了深秋袭人的凉意外,再没有其它温情可感。在这个让人窒息的寂静和封闭的世界里生活的人,自然是辗转难眠,中夜彷徨。作者用笔凝重,而情景相合无垠。5.末二句卒章显志,响应起句,点出思量旧欢主题,有水到渠成之感。将人之憔悴与秋之萧索打成一片。全词结构紧凑,语言流丽,富于表现力。鹊踏枝(庭院深深深几许)鹊踏枝(庭院深深深几许)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注释】陈廷焯以沉郁顿挫作为评词的标准,此词因此而被誉为“古今绝构”。(一)写景特色(一)写景特色1.词写少妇深闭重门的闺怨,
35、深情雅韵,耐人寻味。起三句描写女子居处,重笔濡染。“深深深”三字,不惟叠字之工,也可见词中情景之深和意境之深。作者状物写景都极具情绪化,庭院既深不可测,杨柳也失去了飘逸的风致,为浓雾所笼罩,帘幕更是重重叠叠,难以细数。其环境之孤寂、冷漠、凝重情见乎辞,生活于其中的女子心灵之重重禁锢和深深烦闷如当面诉说,让人哀感动容。2.四五句宕开,写女子闺怨的心理实质,原是所遇非人,对方不忠所致。换头仍是写景,但越庭院而写门外,并由静景的凝重转为动景的张狂,心情之躁乱可见一斑。“门掩“两句是芳年难留的自怜之词,身不由己之情、无由挣脱之状如在目前。3.全词写景角度变幻,由室内到室外,由早晨到黄昏,由静景到动景,
36、具见作者灵动之思。情思绵邈深远而富有层次感,孤寂、苦闷、痛苦、绝望层层写出,让人心旌摇动。(二)分析煞拍两句特色:(二)分析煞拍两句特色:1.煞拍两句是历来传诵的名句,王国维因其个人情绪极为浓烈,属于“以我观物”而许为“有我之境”的典范。2.清代毛先舒论词以语浑意深为词家射雕之手,而亟赏此句。以为因花而有泪,因泪而问花,花竟不语,不但不语且又乱落飞过秋千,是“人愈伤心,花愈恼人,语愈浅而意愈入,又绝无刻画费力之迹,谓非层深而浑成耶?(古今词论引鸾情词话)。鹊踏枝(六曲阑干偎碧树)鹊踏枝(六曲阑干偎碧树)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惊飞去。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
37、时,一霎清明雨。浓睡觉来慵不语,惊残好梦无寻处。主题及情景特色主题及情景特色1.词写思妇独居的困惑和迷茫,意旨飘忽,颇难指实。虽极写闺情,却饶有言外之意的写作特点。2.通阕以景展情,景移情换。起三句以杨柳为中心写春天旖旎景象。“偎“字贴切传神,展现阑干与碧树相依相靠的亲昵之态。”轻“字则写出杨柳曼舞之态。四五句笔法转沉,远处飘来的弹筝声是出自谁的素指?为何音律不谐?而帘内燕子原来呢喃相向,如今却被筝声惊扰,穿帘飞去。从春景到弹筝,从优美到低沉,闺中女子的心态也随之发生了变化。3.下阕先写春色缭乱之形,游丝与菬纷飞,并用“满”“兼”二字,加重凌乱的程度,与上阕“尽”字同一意趣,都是从虚处摹写,写
38、足春天特殊的景致。“红杏”则又转笔热景冷照、雨打花落,红杏一霎成泥尘,青春岂能长留乎?词中女子情绪由清朗转愁闷。4.结二句描摹女子心态,由现实之困顿而坠入梦境,虽殊惬人意,但不能长相拥有。全词用笔扬抑自如,冷热交替,如金碧山水,一片空濛,表面上写春景变化,写闺情冷暖,实际有深层感慨流荡其间,让人可感而不可闻见。这是冯词的妙处所在。它给你多维的启示,语义指发散形的,让你感其所感,而究其实质却又不明所以,难以指实。美好明天内部资料第 8页共 36页5.这种创作特点,己逸出五代风格之外,隐开北宋门庭了。陈廷焯以其风格和雅秀而誉为“词中正格”正是看到他词承前启后的创作特点。采桑子(花前失却游春侣)采桑
39、子(花前失却游春侣)花前失却游春侣,独自寻芳,满目悲凉,纵有笙歌亦断肠。林间戏蝶帘间燕,各自双双,忍更思量,绿树青苔半夕阳。景和情的对比反差景和情的对比反差1.采桑子写失却游春伴侣后的怅然孤独心理,用笔灵动,情感缠绵沉着。2.春游原是古人放松身心、寻觅自然的惬意行为,是一个展示自然、青春和爱情的聚会,但此词的起笔就非常突兀,以“失却游春侣”消弥了春游的意趣,接以“独自寻芳”呼应起句,三、四名愈折愈下,情感愈趋悲凉。满目春光黯然失色,悠扬笙歌徒增人悲。“纵有”句从反面衬托失侣之痛。换头由林间蝴蝶和帘间燕子双双相戏,更让人触景生情,孤独之感油然而生。“忍更思量”乃欲忍而不可忍,其情绪之恶劣昭昭在目
40、。结以“绿树”句,正应上阙“满目悲凉”句。夕阳残照绿树青苔,凄凉如此,还有什么“芳”可“寻“呢?3.通阕语言沉痛流丽,而题旨却隐约难明。词人只是将自己沉痛悲凉的心境宛转写出,其余就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无迹可求了。清平乐(雨晴烟晚)清平乐(雨晴烟晚)雨晴烟晚,绿水新池满。双燕飞来垂柳院,小阁画帘高卷。黄昏独倚朱阑,西南新月眉弯。砌下落花风起,罗衣特地春寒。主题及写景特色主题及写景特色1.这是一首比较纯粹的写景词,它以暮春晚景为描写对象,从中折射出闺中女子的淡恨轻愁,娇贵可思。2.上阕写景由远及近,初写春雨晴空,笼罩四野。“绿水新池满”写尽春天生机勃勃,“满”字尤见春雨绵绵持续时间之长以及雨量之大
41、。起两句是近似客观的描写。接写双燕归巢、画帘高卷,则是写闺阁近景。虽是对两个动作的叙写,而闺中女子的内心则不免微起波澜。其闺中闲望,燕归人未归的情绪尤显强烈。3.过片直由双燕归飞而引出孤独之感,“倚”字写出无聊苦思之形。“西南”句盖为伊人所在,故专意眺望。“新月眉弯”是欲圆而未圆,是自我心境的写照,这两句写黄昏倚栏所见,所写黄昏倚栏所见凄凉之景,与上阕雨晴烟晚、绿水涨池的春景颇异其趣。4.末两句写风起花落、寒侵罗衣,既是倚栏客观所感,也不无春事将尽、芳心自警的隐衷。5.通阕以景写情,不着痕迹,而且语言疏淡雅丽,秀骨珊珊,让人咀嚼不尽。谒金门(风乍起)谒金门(风乍起)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闲引鸳
42、鸯香径里,手挼ru红杏蕊。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主题及写作特色主题及写作特色1.闺怨词,这首词写贵族女子在春天里愁苦无法排遣和希望心上人到来的情景。2.词写闺怨,不过这位含怨的闺妇是一个有身份有地位的贵族女子,因而在写景抒情上,便有一种纤细委婉的特别风致。3.起句起风起过水、波澜微动,乃春日常见之景,但著一“乍”“绉”,则使平常之景也摇曳生姿。“乍”是未曾料及的意思,它喻示了女子情绪变化的突然性。春风吹绉池水,自然也搅乱了女子的心。“绉”字不仅写出了春风吹掠水面后的形态特征,十分符合贵族女子在情感萌生后又加以自我抑制的心理特征。4.三四句极写其生活无聊之状,作
43、者通过闲引鸳鸯、手挼红杏两个细节的描写,形象地展现出其内心的惆怅和空虚,在无意的动作中凸显有情的心思。5.下阕换头写女子的体态,俱可见生活之无趣和心情之恶劣。结二句大起大阖,先写望君不至之苦,继写闻听鹊喜之乐,亦痛极而思、自我慰藉之词。6.通阕以景托情,其来无端,以人物的体态、动作表现人物的精神,情景契合无垠。南乡子(细雨湿流光)南乡子(细雨湿流光)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烟锁凤楼无限事,茫茫,鸾镜鸳衾两断肠。魂梦任悠扬,睡起杨花满绣床。薄幸不来门半掩,斜阳,负你残春泪几行。主题及写作特色主题及写作特色美好明天内部资料第 9页共 36页1.闺怨词,描写了独居深闺的少妇朝朝暮暮的孤寂之情,写
44、景写意俱微妙动人。2.“细雨湿流光”由温庭筠荷叶杯“朝雨湿愁红”化来,但更具情韵。“细雨”在这里并非渲染迷离朦胧的诗境,而是与“无边丝雨细如愁”的愁绪悉称。“流光”虽闪转流动,但也是明暗不定。在“细雨”“流光”中著一“湿”字,使所写景致更为灵动。同时一股幽约凄清的意绪也隐隐欲出。王国维人间词话认为此五字“能摄春草之魂”。3.“芳草年年与恨长”句补足起句之意,将恨意拈出涵盖全阕。以芳草喻恨,形象贴切,且颇体现出新恨旧恨的相续相长。淮南小山招隐士即有“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唐宋词屡有“离恨恰如春草”“恨如芳草”等,可见以草喻恨是词人词心所同。4.“烟锁”三句写女子凤楼独居的苦楚。住处是烟雾
45、笼罩,无限心事难以倾吐,故雨雾茫茫实指心事重重,情景如一。鸾镜鸳衾虽是室内陈设的实写,但鸾镜不鸣,鸳衾独拥,寂寞伶仃之思,至此形容尽致。5.过片宕开一笔,先写梦境,魂梦悠扬显然是对烟锁凤楼的激射反悖。是因苦成思,因思成梦,但梦境的逍遥是靠不住,故睡起后满床杨花,引起更深的痛苦而已。“薄幸”句是痴绝之句,既清醒地意识到“薄幸不来”又门儿半掩,是失望中仍含希望。斜阳一楼,恐又将希望无情带走。结以情语,意思显豁,沉痛欲绝。6.全阕语言明白雅丽,笔法离合自然,思、笔俱堪称上乘。七、李煜七、李煜1.李煜字重光,自号钟隐(钟山隐士),又号莲峰居士,徐州人,史称南唐后主,世称李后主。2.李煜博通众艺,工书画
46、,书法自创金错刀、摄襟书和拨镫书三体。画山水、墨竹、翎毛,皆清爽不凡,别具一格。又通晓音律,既自度念家山曲破振金铃曲破等曲,又曾与昭惠周后审订霓裳羽衣曲残谱。3.李煜诗文俱佳,其词尤负盛名,被誉为词中“无上上乘”。李煜本人更被称为词中“南面王”。其词大体以南唐灭亡为界,分前后两期,前期词以描写宫廷逸乐生活为主,风情绮丽,清靡婉转。后期词多追忆往事,伤怀故国,风格沉郁苍凉。4.语言自然精练,境界开阔,词风疏朗,与晚唐以来的香艳词风颇见异趣。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丰富了词的艺术手段,在词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5.胡应麟诗薮认为李煜“乐府为宋人一代开山祖.至此君方是当行作家。”沈谦填词杂说把男中李后
47、主、女中李易安称为“极是当行本色”。王国维人间词话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为土大夫之词。”一斛珠(晓妆初过)一斛珠(晓妆初过)晓妆初过,沉檀轻注些儿个。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罗袖裛y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lo涴。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葺,笑向檀郎唾。描写动作和心理的特点描写动作和心理的特点1.描写歌女的日常生活,注意表现歌女的动作特点和心理状态。2.从开头至结尾,从歌女妆罢出场到歌罢赴宴,全是有关歌女的动作描写,这种描写充满了一种戏剧情趣。3.歌女出场前的精心化妆、轻注沉檀及演出开始时的微露丁香,都活灵活现地刻画出歌女对这场演出的高度重视,甚至略显紧张
48、的神态。作者其实是暗示歌女心仪的檀郎将届时将莅临歌会。作者对这些细节动作的一一刻画,明显是为了描写歌女不平静的演唱心态,而真正的演唱场面,则惜墨如金,一笔带过,繁简得当。4.下阕场景己发生变化,歌女先是由歌场到酒会,“罗袖”句写足敬酒场面的热烈,也可看出歌女不胜酒力之状。接着写从酒会到卧室,歌女醉后的情态。斜凭绣床,笔唾檀郎,恃宠撒娇,至此己极,彼此深情也委婉传出。用笔颇灵动有趣。玉楼春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笙箫吹断水云开,重按霓裳歌遍彻。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感觉的复合和转换感觉的复合和转换1.李煜是以一种生命的方式来感受生命,他的悲
49、与乐都在这种极情的投入中获得。感觉的复合和转换是此词的最大特色。词写夜晚宫中的歌舞宴乐之盛况,而笔触多端,自然表现出俊逸神飞之致。2.起二句写视觉所见。李煜很少善意刻画单个女子的形象,而是大笔濡染,写出一群女子的形象,宫娥是鱼贯而列,笔法铺张。三四句写歌乐奏起,是写听觉。换头写嗅觉和味觉之美,末二句是视、听等多种感觉的复合。美好明天内部资料第 10页共 36页3.通过感觉不断转换,突出了主人多方面的审美感受,详尽铺张而不吝笔墨。在写每一种感觉时,又写其极端。4.春殿嫔娥是鱼贯而列,以见视觉之盛;风箫吹断、霓裳歌遍,从见听觉之尽情;香飘扑鼻而欲追问飘者为谁,醉拍栏干始觉情味深切,而歌宴既罢回灵途
50、中也不忘清赏夜月,静听蹄声。5.从艺术到生活,从社会到自然,从感觉到心灵,李煜皆持以审美之心,所以他不厌其极,沉湎忘返,这正是李煜词人之长和人君之短处。6.李煜词的这种深情一往、眷顾无己的快乐和他后期以泪洗面、难以自拨的忧愁,在对感觉极致的追求上,其实是十分相象的。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郎恣意怜。主题及写作特色主题及写作特色1.这是一首描写男女幽会的小词,相传是为小周后而作。小周后是昭惠后的妹妹。全词以刻画赴约女子的动作、心理为主。2.起句写环境,花、月、雾三者都是极具情韵之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