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规范静脉治疗规范静脉治疗 保证患者安全保证患者安全 卫生行业标准编写解读卫生行业标准编写解读 12静脉炎危险因素静脉炎危险因素1.1.机械性静脉炎机械性静脉炎:静脉穿刺、导管留置或导管移动造成:静脉穿刺、导管留置或导管移动造成机械性刺激或损伤(外周、机械性刺激或损伤(外周、PICCPICC)2.2.化学性静脉炎化学性静脉炎:刺激性药物、高渗药物引起血管壁的:刺激性药物、高渗药物引起血管壁的化学刺激:消毒剂未待干引起局部的化学刺激等化学刺激:消毒剂未待干引起局部的化学刺激等3.3.细菌性静脉炎细菌性静脉炎:没有执行无菌原则和手卫生易造成静:没有执行无菌原则和手卫生易造成静脉导管感染,还有引起败血
2、症的潜在危险脉导管感染,还有引起败血症的潜在危险4.4.血栓性静脉炎血栓性静脉炎:由于静脉导管插入和化学性刺激等导:由于静脉导管插入和化学性刺激等导致炎症和血栓形成致炎症和血栓形成静脉炎静脉炎预防原则预防原则1.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和手卫生原则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和手卫生原则2.2.根据药物的根据药物的PHPH值、渗透压、溶度等合理选择静脉输注值、渗透压、溶度等合理选择静脉输注途径途径3.3.选择适当的部位置管:如上肢静脉选择适当的部位置管:如上肢静脉4.4.严格控制各种微粒通过输液进入静脉循环严格控制各种微粒通过输液进入静脉循环5.5.对导致静脉炎危险因素具备评估能力等对导致静脉炎危险因
3、素具备评估能力等5渗出和外渗渗出和外渗危险因素危险因素1.1.患者自身因素患者自身因素:如静脉痉挛、血管硬化如静脉痉挛、血管硬化;烦躁、烦躁、躁动、不配合诊疗活动等躁动、不配合诊疗活动等2.2.护理操作技术:反复穿刺、导管完全脱出或部护理操作技术:反复穿刺、导管完全脱出或部分脱出、血管选择不当、针头固定不牢、输入速分脱出、血管选择不当、针头固定不牢、输入速度过快等度过快等3.3.药物因素:输注刺激性强、渗透压高、药物因素:输注刺激性强、渗透压高、PHPH过高过高或过低液体药物导致血管内膜损伤等或过低液体药物导致血管内膜损伤等10渗出和外渗渗出和外渗预防措施预防措施1.根据药物的根据药物的PH值
4、、渗透压和溶度、给药速度等选着合值、渗透压和溶度、给药速度等选着合适的血管通路适的血管通路2.牢固妥善固定导管,必要时宜使用弹力网状绷带和约牢固妥善固定导管,必要时宜使用弹力网状绷带和约束束3.避免在同一血管的同一部位反复穿刺输液避免在同一血管的同一部位反复穿刺输液4.穿刺部位上方衣物不易过紧,避免静脉内压力过高穿刺部位上方衣物不易过紧,避免静脉内压力过高5.注射药物前确定导管在静脉内注射药物前确定导管在静脉内6.输液速度适当输液速度适当7.告知患者不要过度活动输液侧肢体等健康教育告知患者不要过度活动输液侧肢体等健康教育11121314导管堵塞危险因素导管堵塞危险因素解读解读血凝性血凝性导管堵
5、塞导管堵塞1.1.导管末端位置不对或自发性移位导致导管内返血导管末端位置不对或自发性移位导致导管内返血2.2.液体走空,未及时更换输液液体走空,未及时更换输液3.3.冲封管不正确或不及时冲封管不正确或不及时4.4.胸腔压力升高、高凝胸腔压力升高、高凝5.5.尖端血栓或纤维蛋白鞘形成等尖端血栓或纤维蛋白鞘形成等解读解读非血凝性非血凝性导管堵塞导管堵塞1.1.导管末端位置不对或发生移位致尖端贴在血管壁上导管末端位置不对或发生移位致尖端贴在血管壁上2.2.导管内出现药物或矿物质沉淀导管内出现药物或矿物质沉淀3.3.肠外营养的脂类聚集肠外营养的脂类聚集4.4.体位不当体位不当5.5.输注装置折叠等输注
6、装置折叠等15导管堵塞导管堵塞预防措施预防措施解读解读血凝性血凝性导管堵塞导管堵塞1.1.末端位置理想末端位置理想2.2.避免液体走空避免液体走空3.3.标准化维护:正确冲封管等标准化维护:正确冲封管等4.4.避免胸腔压力升高:积极治疗咳嗽、便秘等避免胸腔压力升高:积极治疗咳嗽、便秘等5.5.高凝者预防性抗凝高凝者预防性抗凝解读解读非血凝性非血凝性导管堵塞导管堵塞1.1.X X线定位检查,确定有无打折线定位检查,确定有无打折2.2.输注血制品或脂肪乳等粘滞性药物后,正确冲洗导输注血制品或脂肪乳等粘滞性药物后,正确冲洗导管管3.3.观察体位并做健康教育观察体位并做健康教育4.4.检查输液装置有无受阻打折情况检查输液装置有无受阻打折情况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