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医药对传染病的认识和防治中医药对传染病的认识和防治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 沈庆法沈庆法中华中医药学会感染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内科分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感染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内科分会常务委员 上海市感染分会顾问,上海市感染分会顾问,上海市防治非典、禽流感、甲型上海市防治非典、禽流感、甲型Hini流感中医专家组成员流感中医专家组成员 温病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温病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认识认识n中医药历史上把传染病称为瘟疫,也有谓之疫病。中医药历史上把传染病称为瘟疫,也有谓之疫病。n无论是中国历史上,还是世界历史上,疫病对人民的无论是中国历史上,还是世界历史上,疫病对人民的健康和生命的威胁是很
2、大的。但在中国历史上基本上健康和生命的威胁是很大的。但在中国历史上基本上没有出现因疫病流行而造成没有出现因疫病流行而造成“空城空城”,或者导致人口,或者导致人口大规模外迁及大幅度人口锐减的情况。在西汉到明代,大规模外迁及大幅度人口锐减的情况。在西汉到明代,我国人口基本上在我国人口基本上在4600万到万到6000万之间。人口总数万之间。人口总数变动不大,而变动不大,而历史上三次大规模的人口南迁都是由于历史上三次大规模的人口南迁都是由于政治原因,而不是疫病的流行。政治原因,而不是疫病的流行。为什么古代疫病的流为什么古代疫病的流行后果没有象西方国家那么严重,这主要应该归功于行后果没有象西方国家那么严
3、重,这主要应该归功于中医药在防治疫病上的贡献。中医药在防治疫病上的贡献。认识认识n疫病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和地域性的特疫病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和地域性的特点。如点。如素问素问刺法论刺法论指出:指出:“五疫之至,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诸病源诸病源侯论侯论也说:也说:“病气转相染易,乃至灭门,延病气转相染易,乃至灭门,延及外人。及外人。”伤寒总病论伤寒总病论讲到了流行性:讲到了流行性:“天行之病,大则流毒天下,次则一方,次则天行之病,大则流毒天下,次则一方,次则一乡,次则偏着一家。一乡,次则偏着一家。”回顾疫情发生的历史回顾疫情发生的历史无
4、不与政府无能,战争不断以及防疫措施不健无不与政府无能,战争不断以及防疫措施不健全有关。全有关。认识认识n东汉末年,桓、灵二帝昏庸,时局动荡,东汉末年,桓、灵二帝昏庸,时局动荡,导致疫病流行非常严重,如曹植导致疫病流行非常严重,如曹植论疫论疫气气一书中说:一书中说:“建安二十二年,厉气建安二十二年,厉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文学文学史上著名的史上著名的“建安七子建安七子”竟有竟有4人同时死人同时死于疫病。于疫病。认识认识n明清时代,经济快速发展起来的江浙一带,成为疫病明清时代,经济快速发展起来
5、的江浙一带,成为疫病流行的高发地带。在防疫措施不健全的情况下,城市流行的高发地带。在防疫措施不健全的情况下,城市建设的人口集中,居住拥挤、环境恶劣,导致疫病流建设的人口集中,居住拥挤、环境恶劣,导致疫病流行的重要原因。如行的重要原因。如疫证集疫证集说:说:“在昔闭关时代,在昔闭关时代,乡邑患疫不至及都会,此省疫作来必串入他省。近则乡邑患疫不至及都会,此省疫作来必串入他省。近则道路交通,凡舟车所至之地皆为疫疠可到之地。道路交通,凡舟车所至之地皆为疫疠可到之地。”王王孟英在孟英在霍乱论霍乱论中分析上海霍乱流行的原因时认为:中分析上海霍乱流行的原因时认为:“人烟繁萃,地气愈热,室庐稠密,秽气欲盛,附
6、郭人烟繁萃,地气愈热,室庐稠密,秽气欲盛,附郭之河,藏污纳垢,水皆恶浊不堪之河,藏污纳垢,水皆恶浊不堪。”此时采取消毒隔此时采取消毒隔离是何等重要!离是何等重要!认识认识n尽管疫疠流行如此猖獗,但在与之相斗争的过程中,尽管疫疠流行如此猖獗,但在与之相斗争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著名医家。也为这些医家获得了很多实践出现了许多著名医家。也为这些医家获得了很多实践的机遇。这些医家经验之积累越来越丰富,理论之阐的机遇。这些医家经验之积累越来越丰富,理论之阐述越来越成熟,方法之应用越来越正确,方药之疗效述越来越成熟,方法之应用越来越正确,方药之疗效越来越显著,这些著名医家有汉代创六经辨证的张仲越来越显著,这
7、些著名医家有汉代创六经辨证的张仲景,晋代擅长治急重证的葛洪,隋代揭示病原的巢元景,晋代擅长治急重证的葛洪,隋代揭示病原的巢元方,唐代自制辟瘟方剂的孙思邈,金代擅治热病的刘方,唐代自制辟瘟方剂的孙思邈,金代擅治热病的刘河间,元代总结治肺结核方的葛可久,明代擅治梅毒河间,元代总结治肺结核方的葛可久,明代擅治梅毒的陈司成,专述瘟疫论治的吴又可。的陈司成,专述瘟疫论治的吴又可。认识认识n 清代创卫气营血辨证的叶天士,专述湿热病论治的薛生白,清代创卫气营血辨证的叶天士,专述湿热病论治的薛生白,立三焦辨证的吴鞠通,倡寒温融合的俞根初,创名方升降散的杨立三焦辨证的吴鞠通,倡寒温融合的俞根初,创名方升降散的杨
8、栗山,创清瘟败毒饮的余师愚,著栗山,创清瘟败毒饮的余师愚,著霍乱论霍乱论的王孟英等等。这的王孟英等等。这些医家留下了防治疫病的丰富经验。这些经验既有理论上的阐述,些医家留下了防治疫病的丰富经验。这些经验既有理论上的阐述,又有临床上的治疗根据。既有总结的经验方,又有治疗后有效的又有临床上的治疗根据。既有总结的经验方,又有治疗后有效的用药。现在看来,在中国传染病学发展史上,伤寒学说、瘟疫学用药。现在看来,在中国传染病学发展史上,伤寒学说、瘟疫学说、温病学说是最令人注目的,其著名医家张仲景、吴又可、叶说、温病学说是最令人注目的,其著名医家张仲景、吴又可、叶天士、吴鞠通是杰出的代表。正是他们敢于面对不
9、断变化的疾病天士、吴鞠通是杰出的代表。正是他们敢于面对不断变化的疾病谱,深入临床,勇于探索,善于继承,突出创新,才挽救了大量谱,深入临床,勇于探索,善于继承,突出创新,才挽救了大量的急重患者,为后人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理论和经验。的急重患者,为后人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理论和经验。这次甲流预这次甲流预案中辨证论治就是运用清代叶天士倡导的卫气营血辨证论治的方案中辨证论治就是运用清代叶天士倡导的卫气营血辨证论治的方法法.认识认识n 中医药历史上防治传染病的理论和经验,应当从中医药历史上防治传染病的理论和经验,应当从战略上予以认识。这些理论和经验必须很好继承,整战略上予以认识。这些理论和经验必须很好继承,整理
10、,并且进行有效方剂的筛选,采用现代科学手段,理,并且进行有效方剂的筛选,采用现代科学手段,进行深入的研究。中医药历史上防治传染病的著名医进行深入的研究。中医药历史上防治传染病的著名医家的经验也充分说明他们不但继承了前人完整的经验,家的经验也充分说明他们不但继承了前人完整的经验,而且在自己的实践中进行创新,而且在自己的实践中进行创新,伤寒论伤寒论的六经辨的六经辨证为后来医家继承,但根据自己实践又创立不少有名证为后来医家继承,但根据自己实践又创立不少有名的方药,如吴又可的达原饮,杨栗山的升降散,余师的方药,如吴又可的达原饮,杨栗山的升降散,余师愚的清瘟败毒饮等等。愚的清瘟败毒饮等等。防治策略防治策
11、略n 从中医药积累的数千年的疫病防治从中医药积累的数千年的疫病防治经验,而进一步形成相应的较为系统而经验,而进一步形成相应的较为系统而丰富的疫病防治理论来看,其防治传染丰富的疫病防治理论来看,其防治传染病的策略主要反映在以下两大方面。病的策略主要反映在以下两大方面。n2.1防治策略的基础:防治策略的基础:n 中医药防治传染病的治法和方法是中医药防治传染病的治法和方法是建立在对疫病认识的基础上,其主要内建立在对疫病认识的基础上,其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容有以下几点:防治策略防治策略n2.1.1切断传播途径切断传播途径天受,传染,天行。天受,传染,天行。金元时期刘河间在金元时期刘河间在伤寒标本伤寒标
12、本中讲到:中讲到:“凡伤寒疫疠之病,何以别之,盖脉不浮凡伤寒疫疠之病,何以别之,盖脉不浮者,传染也。者,传染也。”疫气,戾气一类致病物质的传播途径为口鼻而入。疫气,戾气一类致病物质的传播途径为口鼻而入。瘟疫论瘟疫论强调,邪之所着,有天受,有传染,所感虽殊,其病强调,邪之所着,有天受,有传染,所感虽殊,其病则一。这里所说的天不是指日月星辰的天,书中接着讲到则一。这里所说的天不是指日月星辰的天,书中接着讲到“凡人凡人口鼻之气通乎天气。口鼻之气通乎天气。”显然是指空气。而传染则指接触传染。显然是指空气。而传染则指接触传染。疫证治例疫证治例(成书于(成书于1891年)中指出年)中指出“人在气交之中,呼
13、吸人在气交之中,呼吸吐纳,清浊混淆,中其毒者,率由口鼻入,口气通地,鼻气通天,吐纳,清浊混淆,中其毒者,率由口鼻入,口气通地,鼻气通天,口鼻受邪,直干肺胃,稽留气道,蕴蓄躯壳,病发为疫。口鼻受邪,直干肺胃,稽留气道,蕴蓄躯壳,病发为疫。”这与这与传染病的病原体通过近距离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一致的。传染病的病原体通过近距离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一致的。与此同时,疫气从口鼻而入,直趋中道,出现脾胃功能损伤表现,与此同时,疫气从口鼻而入,直趋中道,出现脾胃功能损伤表现,反映在传染病患者要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反映在传染病患者要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n 切断传染途径,注意与传染病患者
14、的距离,以及与其接触的人切断传染途径,注意与传染病患者的距离,以及与其接触的人如何做到防其传播是非常重要的。在防治上极有临床意义。如何做到防其传播是非常重要的。在防治上极有临床意义。防治策略防治策略n2.1.2 避毒,守险,防患避毒,守险,防患。如何做好消毒,隔离是控。如何做好消毒,隔离是控制传染病流行的关键。特别注意环境,居住,饮水和制传染病流行的关键。特别注意环境,居住,饮水和饮食。切断传染源,古代医家对疫病的认识也完全是饮食。切断传染源,古代医家对疫病的认识也完全是这样。在这样。在黄帝内经黄帝内经中强调中强调“正气内存,邪不可干,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避其毒气。避其毒气。”具体的说应该首先
15、重视增强人体体质,具体的说应该首先重视增强人体体质,提高防御病邪的能力。平时注意个人起居,随时令季提高防御病邪的能力。平时注意个人起居,随时令季节变化,气温改变,合理的增加衣服,注意劳逸结合。节变化,气温改变,合理的增加衣服,注意劳逸结合。切勿过分劳累而损伤正气,保持居室清洁及空气流通,切勿过分劳累而损伤正气,保持居室清洁及空气流通,这样正气充足,也可使病邪不能侵犯。同时要避免与这样正气充足,也可使病邪不能侵犯。同时要避免与疫邪接触的机会。故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告戒切勿去疫邪接触的机会。故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告戒切勿去公共场所,减少人群密集,避免与疫区来的人员接触,公共场所,减少人群密集,避免与疫
16、区来的人员接触,都说明这一点。都说明这一点。防治策略防治策略n这里从王孟英提出疫病的预防为主,这里从王孟英提出疫病的预防为主,“守险守险”为上策,为上策,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他指出疫病流行期间,一是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他指出疫病流行期间,一是必须注意居住卫生,指出必须注意居住卫生,指出“住房不论大小,必要开爽住房不论大小,必要开爽通气,扫除洁净。设不得已而居市廛湫隘之区,亦可通气,扫除洁净。设不得已而居市廛湫隘之区,亦可以人工翰旋几分,稍留余地,以为活路。以人工翰旋几分,稍留余地,以为活路。”同时,如同时,如果居室潮湿,天时雨湿,室中可以艾搓为绳条燃之,果居室潮湿,天时雨湿,室中可以艾搓为
17、绳条燃之,而解秽避患。二是注意环境卫生,平时要把疏通河道,而解秽避患。二是注意环境卫生,平时要把疏通河道,净洁水源列为上策。或用药物来净化水液,如将白矾,净洁水源列为上策。或用药物来净化水液,如将白矾,雄精置于井中,解水毒;把降香、石菖蒲置于缸内,雄精置于井中,解水毒;把降香、石菖蒲置于缸内,避秽浊。同时要尽快避秽浊。同时要尽快“敛埋暴露,扫除秽恶敛埋暴露,扫除秽恶”,王孟,王孟英针对霍乱死者是这样处理,而现在对传染病患者的英针对霍乱死者是这样处理,而现在对传染病患者的尸体,粪便处理亦是如此。尸体,粪便处理亦是如此。防治策略防治策略n2.1.3审证求因,已病防传审证求因,已病防传辨证、防传、穷
18、源辨证、防传、穷源n 疫病的变化过程可用急、重、变、凶四个字来概括。患者发病疫病的变化过程可用急、重、变、凶四个字来概括。患者发病急,临床表现也急,寒热俱重,脉不浮,苔白为积粉,病情重,急,临床表现也急,寒热俱重,脉不浮,苔白为积粉,病情重,初起一、二日即见但热而不恶寒,头痛如劈,变化多,疫邪入于初起一、二日即见但热而不恶寒,头痛如劈,变化多,疫邪入于膜原溃散后有九种传变,有称膜原溃散后有九种传变,有称“疫有九传疫有九传”。预后凶,吴又可分。预后凶,吴又可分析温疫,若析温疫,若“不服药或投缓剂,羁迟二、三日必死。设不死,服不服药或投缓剂,羁迟二、三日必死。设不死,服药亦无及矣。药亦无及矣。”根
19、据这种证候变化,不同于六经辨证,不同于卫根据这种证候变化,不同于六经辨证,不同于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审证求因,表现出急、重、变、凶的特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审证求因,表现出急、重、变、凶的特点。显示其感受戾气以后特有的变化规律,即表里传变,戴北山点。显示其感受戾气以后特有的变化规律,即表里传变,戴北山在在广温疫论广温疫论里指出:里指出:“疫邪见证,变化万千,然总不出表里疫邪见证,变化万千,然总不出表里二者。二者。”在此基础上,又随疫邪的寒热性质不同,其特点也不同。在此基础上,又随疫邪的寒热性质不同,其特点也不同。如余师愚在如余师愚在疫诊一得疫诊一得述其热疫述其热疫“疠气为五形之毒,以火毒为
20、疠气为五形之毒,以火毒为本。本。”防治策略防治策略n2.1.4审因论治审因论治祛邪,扶正,善后祛邪,扶正,善后。在对疫病辨证基础上,从预防到。在对疫病辨证基础上,从预防到治疗及恢复期的善后康复来看,中医药的治疗一方面是针对病邪,另一治疗及恢复期的善后康复来看,中医药的治疗一方面是针对病邪,另一方面却是着重调整并提高机体整体抗病功能,即使具有特异性治疗效果。方面却是着重调整并提高机体整体抗病功能,即使具有特异性治疗效果。但却更重视通过调整整体机能状态而使其非特异性治疗作用得到充分发但却更重视通过调整整体机能状态而使其非特异性治疗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中医药治疗并不单纯是针对病毒而治,而是始终针对患病
21、的人,强挥。中医药治疗并不单纯是针对病毒而治,而是始终针对患病的人,强调整体,强调个体化,进行辨证论治。从疫病的治疗进行分析,始终做调整体,强调个体化,进行辨证论治。从疫病的治疗进行分析,始终做好祛邪、扶正和善后好祛邪、扶正和善后3个环节。个环节。n 祛邪为第一要义祛邪为第一要义 温疫论温疫论指出指出“客邪贵乎早逐客邪贵乎早逐”,“邪不去则病邪不去则病不愈不愈”,“注意祛邪,勿拘结粪注意祛邪,勿拘结粪”反映了有邪必逐,留邪生变,除寇务反映了有邪必逐,留邪生变,除寇务尽的观点。疫邪入侵,病在初期多为上焦证,见尽的观点。疫邪入侵,病在初期多为上焦证,见“肺热内郁,风邪束肺热内郁,风邪束表表”,也有
22、见挾湿表现。邪热入里则见上、中二焦证,见,也有见挾湿表现。邪热入里则见上、中二焦证,见“肺胃热盛、肺胃热盛、湿浊内蕴湿浊内蕴”或见重症或见重症“肺热腑实,痰浊瘀阻肺热腑实,痰浊瘀阻”,期间,亦有见证情危重,期间,亦有见证情危重而为逆转心包,邪入下焦,出现而为逆转心包,邪入下焦,出现“内闭外脱,气阴耗竭内闭外脱,气阴耗竭”或为阳气衰脱,或为阳气衰脱,在治疗上采用祛风、解表、清热、攻下、化痰、透湿、开窍等以祛邪为在治疗上采用祛风、解表、清热、攻下、化痰、透湿、开窍等以祛邪为主。从杨栗山在主。从杨栗山在伤寒温疫条辨伤寒温疫条辨中立清泄中焦、宣上通下,透表达里中立清泄中焦、宣上通下,透表达里等治疗,着
23、眼于上下升降表里开合而达到祛邪为目的。余师愚在等治疗,着眼于上下升降表里开合而达到祛邪为目的。余师愚在疫诊疫诊一得一得中针对热疫毒而立清热凉血解毒法而获奇效。中针对热疫毒而立清热凉血解毒法而获奇效。防治策略防治策略n 注重扶正以达邪注重扶正以达邪 针对不同体质因人、因时、因地进行辨证针对不同体质因人、因时、因地进行辨证施防,防止邪气侵袭,增强抗病能力。而在疫病治疗过程中,强施防,防止邪气侵袭,增强抗病能力。而在疫病治疗过程中,强调祛邪的同时,非常注重扶正。调祛邪的同时,非常注重扶正。广温疫论广温疫论说:说:“虽疫证为热虽疫证为热证伤阴者多,然亦由用药太过而伤脏腑。证伤阴者多,然亦由用药太过而伤
24、脏腑。”“”“为病药所伤,当消为病药所伤,当消息气所伤在阳以施补阴补阳之法息气所伤在阳以施补阴补阳之法”。n 善后调理善后调理 几乎所有疫病专著都十分注意病后调理。吴又可几乎所有疫病专著都十分注意病后调理。吴又可在在温疫论温疫论中,讲述中,讲述“疫乃热症疫乃热症”而强调而强调“解后宜养阴而忌投解后宜养阴而忌投参、术。参、术。”并且在并且在“调理法调理法”一节中说一节中说“若夫大病之后,客邪新若夫大病之后,客邪新去,胃口方开,几微之气,所当持续,多与早与迟与,皆非所宜,去,胃口方开,几微之气,所当持续,多与早与迟与,皆非所宜,宜先与粥饮、次糊饮、次糜饮、循序渐进,先后勿失其时。宜先与粥饮、次糊饮
25、、次糜饮、循序渐进,先后勿失其时。”这这些对于促病后及早恢复是非常重要的。些对于促病后及早恢复是非常重要的。防治策略防治策略n2.2防治策略的原则防治策略的原则n从汉代到明清时代,正是中医药与传染病作斗从汉代到明清时代,正是中医药与传染病作斗争建立了理论基础上进行不断发展,不断实践,争建立了理论基础上进行不断发展,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创新的时期,最终形成一套比不断总结,不断创新的时期,最终形成一套比较成熟的经验。这个经验表现在由正确理论指较成熟的经验。这个经验表现在由正确理论指导下不断涌现出新经验,而中医药介入和参与导下不断涌现出新经验,而中医药介入和参与流行性乙型脑炎和非典型性肺炎的防治
26、上又积流行性乙型脑炎和非典型性肺炎的防治上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兹作以下简析。累了丰富的经验。兹作以下简析。防治策略防治策略n2.2.1 善用古方,自立验方善用古方,自立验方 中医药理论核心即辨中医药理论核心即辨证论治对疫病进行防治中最重要的就是因人、因时、证论治对疫病进行防治中最重要的就是因人、因时、因地制宜。药随证变。在疫病的防治历史上确实是这因地制宜。药随证变。在疫病的防治历史上确实是这样。一方面善用古方,如吴又可非常善于应用张仲景样。一方面善用古方,如吴又可非常善于应用张仲景的承气汤,但却不是一成不变,大大的扩充了治疗范的承气汤,但却不是一成不变,大大的扩充了治疗范围,故在此基础上进行变
27、化,经过长期实践,也总结围,故在此基础上进行变化,经过长期实践,也总结了有效的验方。如了有效的验方。如温疫论温疫论的达原饮:方用槟榔除的达原饮:方用槟榔除伏邪为疏利之药以除邪气,厚朴破戾气所结,草果辛伏邪为疏利之药以除邪气,厚朴破戾气所结,草果辛烈气雄,除伏邪盘踞,三药协力,使其邪其溃败,速烈气雄,除伏邪盘踞,三药协力,使其邪其溃败,速离膜原,另外知母以滋阴,加白芍以和血,加黄芩以离膜原,另外知母以滋阴,加白芍以和血,加黄芩以清热,甘草为和中之用。现代医家称其对伤寒、副伤清热,甘草为和中之用。现代医家称其对伤寒、副伤寒、流行性感冒、疟疾等病均有较好疗效。寒、流行性感冒、疟疾等病均有较好疗效。n
28、又如又如伤寒温疫条辨伤寒温疫条辨的升降散,方用僵蚕清热解郁,胜凤除湿、的升降散,方用僵蚕清热解郁,胜凤除湿、化瘀散结、解毒定惊,辟一切怫郁之邪气,蝉蜕祛风而胜湿,涤化瘀散结、解毒定惊,辟一切怫郁之邪气,蝉蜕祛风而胜湿,涤热而解毒,姜黄行气散郁、辟疫解毒、大黄攻积导滞,泄热解毒,热而解毒,姜黄行气散郁、辟疫解毒、大黄攻积导滞,泄热解毒,蜂蜜清热润燥而自散瘟毒。诸药合用,宣透疏散,寒凉清泄郁热,蜂蜜清热润燥而自散瘟毒。诸药合用,宣透疏散,寒凉清泄郁热,升降并施,宣泄三焦邪热,逐秽解毒。此方为现代著名医家蒲辅升降并施,宣泄三焦邪热,逐秽解毒。此方为现代著名医家蒲辅周,赵绍琴等赞赏。用于乙型脑炎、肺炎
29、、病毒性肝炎、咽炎、周,赵绍琴等赞赏。用于乙型脑炎、肺炎、病毒性肝炎、咽炎、扁桃体炎、胆道感染等均有显效。再如扁桃体炎、胆道感染等均有显效。再如疫诊一得疫诊一得的清瘟败毒的清瘟败毒饮,余师愚针对热疫的特点,认为治疗上既不可拘于伤寒治法,饮,余师愚针对热疫的特点,认为治疗上既不可拘于伤寒治法,妄施发表,攻下;亦不可套用吴又可瘟疫治法,而极力推崇刘河妄施发表,攻下;亦不可套用吴又可瘟疫治法,而极力推崇刘河间清热解毒之论,方药上在熊凭昭的败毒散、桔梗汤基础上创制间清热解毒之论,方药上在熊凭昭的败毒散、桔梗汤基础上创制了具有大清气血解毒作用的清瘟败毒饮,集白虎汤、凉膈散、黄了具有大清气血解毒作用的清瘟
30、败毒饮,集白虎汤、凉膈散、黄连解毒汤、犀角地黄汤于一剂。当时连解毒汤、犀角地黄汤于一剂。当时“医以张介宾法者多死,以医以张介宾法者多死,以有性法亦不太尽验,鸿胪寺冯应榴姬人呼吸将绝,霖与大剂石膏,有性法亦不太尽验,鸿胪寺冯应榴姬人呼吸将绝,霖与大剂石膏,应手而痊,踵其法者,活人无算。(应手而痊,踵其法者,活人无算。(清史稿清史稿)中他总结擅长)中他总结擅长使用石膏的宝贵经验,这在现代治疗乙型肝炎,脑脊髓膜、流行使用石膏的宝贵经验,这在现代治疗乙型肝炎,脑脊髓膜、流行性出血热等急性传染病方面,有很好疗效。性出血热等急性传染病方面,有很好疗效。防治策略防治策略n2.2.2 注重抢救危重险症注重抢救
31、危重险症 疫病的危重险症在疫病的危重险症在温病条辨温病条辨的上的上焦篇第焦篇第11条自注最详:条自注最详:“细按温病死状百端,大纲不越五条。在细按温病死状百端,大纲不越五条。在上焦有二,一曰肺之化源绝者死;二曰心神内闭,内闭外脱者死。上焦有二,一曰肺之化源绝者死;二曰心神内闭,内闭外脱者死。在中焦有二:一曰阳明太实,土克水者死;二曰脾郁发黄,黄极在中焦有二:一曰阳明太实,土克水者死;二曰脾郁发黄,黄极则诸窍为闭,秽浊塞窍者死。在下焦则无非热邪深入,消铄津液,则诸窍为闭,秽浊塞窍者死。在下焦则无非热邪深入,消铄津液,涸尽而死也。涸尽而死也。”吴又可在吴又可在温疫论温疫论中描述温疫一日三变,见于中
32、描述温疫一日三变,见于舌苔白苔如积粉,午前变黄色,午后通舌变黑生刺,次早鼻黑苔舌苔白苔如积粉,午前变黄色,午后通舌变黑生刺,次早鼻黑苔刺如失,并且指出:刺如失,并且指出:“此证不服药或投缓剂,羁迟二、三日必死。此证不服药或投缓剂,羁迟二、三日必死。设不死,服药亦无及矣。设不死,服药亦无及矣。”在后来的在后来的伤寒温疫条辨伤寒温疫条辨、广温广温疫论疫论、通俗伤寒论通俗伤寒论、温热逢源温热逢源中记载更多。然而总结中记载更多。然而总结这些危重险症抢救方药不少,直至现代仍有指导意义的。这些危重险症抢救方药不少,直至现代仍有指导意义的。防治策略防治策略n如:如:n1、开窍醒神:用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
33、丹、神犀、开窍醒神:用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神犀丹等。丹等。n2、清退高热:用白虎汤、清瘟败毒饮。、清退高热:用白虎汤、清瘟败毒饮。n3、息风:用羚羊角,勾藤。、息风:用羚羊角,勾藤。n4、凉血止血用犀角(用水牛角代)地黄汤。、凉血止血用犀角(用水牛角代)地黄汤。n5、辟浊用达原饮升降散。、辟浊用达原饮升降散。n有报道指出:应该要注意的是必须掌握好辨证论治才有报道指出:应该要注意的是必须掌握好辨证论治才能用药取得更为理想疗效。中医药的及时应用与大剂能用药取得更为理想疗效。中医药的及时应用与大剂量的激素一起使用,既能增加疗效,又可减轻激素引量的激素一起使用,既能增加疗效,又可减轻激素引起的
34、副反应,同时还可以较为顺利的撤减。起的副反应,同时还可以较为顺利的撤减。现代防治疫病思考现代防治疫病思考n中医药有三个战略性问题应该进行慎重思考,并进中医药有三个战略性问题应该进行慎重思考,并进行计划准备,有备而能万无一失。行计划准备,有备而能万无一失。n(1)以不变应万变)以不变应万变 中医药对传染病的防治,如同中医药对传染病的防治,如同过去医家在继承前人经验基础上,针对目前流行的过去医家在继承前人经验基础上,针对目前流行的实际情况,提出防治方案,这个前人经验是不变的。实际情况,提出防治方案,这个前人经验是不变的。必须组织一支队伍,做好预防、消毒、隔离工作。必须组织一支队伍,做好预防、消毒、
35、隔离工作。有目的培训能应用这些宝贵经验来应对突发公共卫有目的培训能应用这些宝贵经验来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人才。有了这个经验和掌握这些经验的人生事件的人才。有了这个经验和掌握这些经验的人才,不管发生什么样传染病,都能做到才,不管发生什么样传染病,都能做到“应万变应万变”。清代著名医家余霖在清代著名医家余霖在疫诊一得疫诊一得中用自拟清瘟败中用自拟清瘟败毒饮来治疗热疫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毒饮来治疗热疫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现代防治疫病思考现代防治疫病思考n(2)继承和创新)继承和创新 中医药历史上大量的著名中医药历史上大量的著名医家都是在防治疫病中写下名著而后来者得益医家都是在防治疫病中写下名著而后
36、来者得益的。这也就是应该加强继承、作为继承的一个的。这也就是应该加强继承、作为继承的一个重要方面。另一方面,中医药的历史又是反映重要方面。另一方面,中医药的历史又是反映出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自第一部传染病专出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自第一部传染病专著著温疫论温疫论在明代末年问世以来,书中经验在明代末年问世以来,书中经验方药为后人所继承,整理,指导临床取得很好方药为后人所继承,整理,指导临床取得很好疗效。但是后来的医家遇到不少疫病,又积累疗效。但是后来的医家遇到不少疫病,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且制定了有效方药,反映其在了丰富的经验,且制定了有效方药,反映其在临床实践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创新。临床实
37、践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创新。现代防治疫病思考现代防治疫病思考n(3)中西医优势互补)中西医优势互补 中西医结合防治传染中西医结合防治传染病应该是比较理想的方案。中医药的介入,不病应该是比较理想的方案。中医药的介入,不仅提高了疗效,降低了死亡率,特别是对缓解仅提高了疗效,降低了死亡率,特别是对缓解症状,改善病情以及病后调理康复上显示其优症状,改善病情以及病后调理康复上显示其优势和特色。与此同时西医药的对症处理和支持势和特色。与此同时西医药的对症处理和支持疗法是必不可少的。在今后对传染病的防治中,疗法是必不可少的。在今后对传染病的防治中,仍然应该做到中西医优势互补,目标只有一个仍然应该做到中西医优势互补,目标只有一个就是控制病情,提高疗效,降低死亡率,尽快就是控制病情,提高疗效,降低死亡率,尽快促进患者康复。促进患者康复。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