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138 ,大小:22.31MB ,
文档编号:3818266      下载积分:29 文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系统将以此处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生成账号和密码,方便再次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和密码都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优惠套餐
 

温馨提示:若手机下载失败,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d-3818266.html】到电脑浏览器->登陆(账号密码均为手机号或邮箱;不要扫码登陆)->重新下载(不再收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试题类文档的标题没说有答案,则无答案;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PPT的音视频可能无法播放。 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概不退换。
2: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3: 本文为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所有收益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传染病总论课件.ppt)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传染病总论课件.ppt

1、传染病总论及护理传染病总论及护理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感染科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感染科 王芸王芸2012.3.6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传染病概述传染病概述 感染与免疫感染与免疫 传染病的特征传染病的特征 传染病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传染病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 传染病护理传染病护理 传染病的预防传染病的预防 传染病管理制度传染病管理制度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一、概述一、概述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一组具有传染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一组具有传染 性的疾病。性的疾病。是一组常见病、多发病。是一组常见病、多发病。古老传染病始终或重新蔓延和肆虐。古老传染病始终或重新蔓延和肆虐。新发现的传

2、染病亦不断传入我国。新发现的传染病亦不断传入我国。历史上的传染病灾害历史上的传染病灾害 1 1、大规模传染病的流行,古人称为瘟疫,、大规模传染病的流行,古人称为瘟疫,历史上那个最骇人听闻的瘟疫是鼠疫历史上那个最骇人听闻的瘟疫是鼠疫 a.a.公元公元541-710541-710年第一次鼠疫大流行,年第一次鼠疫大流行,时间长达时间长达170170年之久,造成罗马帝国人口死年之久,造成罗马帝国人口死亡一半,导致其灭亡。亡一半,导致其灭亡。b.1346b.1346年,西征蒙古军队把患鼠疫死年,西征蒙古军队把患鼠疫死亡的死者投入战场,传到欧洲大陆,亡的死者投入战场,传到欧洲大陆,5 5年内年内导致欧洲导

3、致欧洲1/31/3的人口死亡,随后的人口死亡,随后300300年反复年反复爆发。爆发。c.20 c.20世纪中叶,随着抗生素的发明,控制了世纪中叶,随着抗生素的发明,控制了鼠疫,但仍会传播鼠疫,但仍会传播 d.20 d.20世纪世纪8080年代,非洲、亚洲和南美洲每年代,非洲、亚洲和南美洲每年都有鼠疫报告,目前每年有年都有鼠疫报告,目前每年有10001000到到20002000人感染人感染鼠疫。鼠疫。2 2、另一种恐怖程度可与鼠疫相比是天花、另一种恐怖程度可与鼠疫相比是天花 a.a.在古代,大约在古代,大约60%60%的人口受到天花的威胁,的人口受到天花的威胁,25%25%的感染者死亡,幸存者

4、会有伤疤。的感染者死亡,幸存者会有伤疤。b.b.历史早于鼠疫,在历史早于鼠疫,在30003000多年前起源于印多年前起源于印度或埃及,度或埃及,天花最早是在公元前天花最早是在公元前1111世纪印度的木世纪印度的木乃伊上发现的乃伊上发现的 。c.c.公元公元165165年爆发于军队的传染病就是年爆发于军队的传染病就是天花,持续天花,持续1515年,造成年,造成1/31/3的患者死亡。的患者死亡。d.d.公元公元251-266251-266年,每天死亡人数高达年,每天死亡人数高达50005000人。幸运的是,天花已经被人类灭绝。人。幸运的是,天花已经被人类灭绝。3 3、1919世纪初,霍乱成为一种

5、世界性的疾病世纪初,霍乱成为一种世界性的疾病 a.1817a.1817年以前,霍乱主要流行于印度,年以前,霍乱主要流行于印度,6 6年内传播的日本和欧洲。年内传播的日本和欧洲。b.19b.19世纪末到世纪末到2020世纪初的世纪初的2020年,仅印年,仅印度,霍乱就使度,霍乱就使700700多万人丧生。多万人丧生。4 4、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是流行性感冒、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是流行性感冒 a.1918a.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所造成的灾难年,西班牙大流感所造成的灾难是流感流行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也是历史上是流感流行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也是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瘟疫,估计全世界患病死亡人数最多的

6、一次瘟疫,估计全世界患病人数在人数在7 7亿以上,发病率约亿以上,发病率约20%20%40%40%,死亡人,死亡人数达数达4000-50004000-5000多万多万 。b.1957b.1957年的年的“亚洲流感亚洲流感”(H2N2)H2N2)。死。死亡亡200200万万 c.1968c.1968年的年的“香港流感香港流感”(H3N2)H3N2)和和19771977年的年的“俄罗斯流感俄罗斯流感”(H1N1H1N1)。死亡)。死亡100100万。万。d.d.衍生出的衍生出的 禽流感、猪流感等禽流感、猪流感等 20022002年中国流行的年中国流行的SARSSARS 20042004年禽流感年禽

7、流感 20082008年手足口病年手足口病 20092009年甲型年甲型H1N1H1N1病毒病毒 二十世纪的瘟疫二十世纪的瘟疫 是艾滋病是艾滋病2020世纪的传染病流行情况世纪的传染病流行情况 艾滋病起源于非洲,后由移民带入美国,又称获艾滋病起源于非洲,后由移民带入美国,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130人中有人中有1人是人是AIDS患者患者 HIV:2002年全球年全球500万万可能感染可能感染,截止截止2004年年 全球近全球近4000 万人携带万人携带HIV 310万万死于死于HIV 2010年中国发展将由现在的年中国发展将由现在的100万万-1000万,万,1985年我

8、国年我国发现第一例。发现第一例。几种常见的病原体几种常见的病原体 蛔虫卵和蛔虫蛔虫卵和蛔虫几种常见的病原体几种常见的病原体蛔虫卵和蛔虫蛔虫卵和蛔虫几种常见的病原体几种常见的病原体 HIV立体模式图立体模式图二、感染与免疫二、感染与免疫一、感染一、感染(infection)(infection)感染感染:病原体侵入人体,人体与病原体相:病原体侵入人体,人体与病原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构成感染的条件:病原体、人体、所处的构成感染的条件:病原体、人体、所处的 环境。环境。感染的过程感染的过程 病原体被清除病原体被清除 隐性感染隐性感染 显性感染显性感染 病原携带状态病原

9、携带状态 潜伏性感染潜伏性感染感染的过程感染的过程 一、病原体被清除一、病原体被清除 病原体病原体 人体人体 非特异性免疫屏障非特异性免疫屏障 (胃酸组织细胞吞噬胃酸组织细胞吞噬)特异性被动免疫特异性被动免疫 (来自母体的抗体来自母体的抗体)特异性主动免役特异性主动免役 (预防注射或感染后(预防注射或感染后 获得)获得)感染的过程感染的过程 二、隐性感染二、隐性感染病原体病原体 人体人体 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 应答,不引起或仅引应答,不引起或仅引 起轻微组织损伤,而起轻微组织损伤,而 无临床症状体征。隐无临床症状体征。隐 性感染是大多数传染性感染是大多数传染 病最常见的表现形式

10、。病最常见的表现形式。感染的过程感染的过程 三、显性感染三、显性感染 病原体病原体 人体人体 引起机体产生免疫应引起机体产生免疫应 答答 导致组织损伤导致组织损伤 出现临床症状出现临床症状 如天花、麻疹如天花、麻疹感染的过程感染的过程 四、病原携带状态四、病原携带状态病原体病原体 人体人体 在体内某一部位生长繁在体内某一部位生长繁 殖,不断排出体外,殖,不断排出体外,但不出现任何疾病状但不出现任何疾病状 态。态。病原携带状态是许多病原携带状态是许多 传染病的重要传染源。传染病的重要传染源。感染的过程感染的过程 五、潜伏性感染五、潜伏性感染病原体病原体 人体人体 潜伏于机体某一部位,潜伏于机体某

11、一部位,机体免疫力将其局限化机体免疫力将其局限化 不引起显性感染不引起显性感染 但又不足以将其清除但又不足以将其清除 如结核、疟疾等。如结核、疟疾等。免疫应答免疫应答 非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 屏障作用屏障作用 吞噬作用吞噬作用 体液因子体液因子 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 细胞免疫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体液免疫:IgG:临近恢复期出现临近恢复期出现 IgA:呼吸道、消化道局部抗体呼吸道、消化道局部抗体 IgM:近期感染标志近期感染标志 IgE:寄生虫感染、病态反应中寄生虫感染、病态反应中 IgD:三、传染病的特征三、传染病的特征基本特征基本特征a.a.有病原体有病原体。每种传染病都有其特。每种传染病

12、都有其特异异 的病原体,才能使人感染这种传的病原体,才能使人感染这种传染病。患者体内检出病原体是确诊的染病。患者体内检出病原体是确诊的依据。依据。b.b.有传染性有传染性。病原体从宿主排出体。病原体从宿主排出体外,通过一定方式,到达新的易感染外,通过一定方式,到达新的易感染者体内,呈现出一定传染性,其传染者体内,呈现出一定传染性,其传染强度与病原体种类、数量、毒力、易强度与病原体种类、数量、毒力、易感者的免疫状态等有关感者的免疫状态等有关。c.c.有流行病学特征:有流行病学特征:流行性、地方性、季流行性、地方性、季节性节性 、周期性、周期性在一定条件下,传染病在人群中传播蔓延的在一定条件下,传

13、染病在人群中传播蔓延的特性称之为特性称之为流行性。流行性。包括:包括:散发散发(某传染(某传染病发病率是某地区近几年的一般水平);病发病率是某地区近几年的一般水平);流行流行(传染病发病率显著高于一般水平);(传染病发病率显著高于一般水平);大流行大流行(传染病流行范围广、超出国界或(传染病流行范围广、超出国界或洲界);洲界);暴发流行暴发流行(若传染病的发病时间(若传染病的发病时间分布高度集中于一个短时间之内)分布高度集中于一个短时间之内)疾病的流行呈现有规律的时间间隔,称为疾病的流行呈现有规律的时间间隔,称为周周期性期性。甲型流行性感冒。甲型流行性感冒2-32-3年一次,流脑年一次,流脑7

14、-7-9 9年一次,等年一次,等。d.d.有感染后免疫有感染后免疫 传染病痊愈后,人体对同一种传染病病传染病痊愈后,人体对同一种传染病病原体产生不感受性,称为免疫。感染后免疫原体产生不感受性,称为免疫。感染后免疫属于主动免疫。有的传染病患病一次后可终属于主动免疫。有的传染病患病一次后可终身免疫,有的还可再感染。身免疫,有的还可再感染。1.1.再感染再感染:指某一传染病在痊愈后,经过一定:指某一传染病在痊愈后,经过一定时间,又被同一种病原体感染,如流感、菌时间,又被同一种病原体感染,如流感、菌痢等。痢等。2.2.重复感染重复感染:某疾病在发病中,被同一种病原:某疾病在发病中,被同一种病原体再度侵

15、袭而感染,如血吸虫病、疟疾等。体再度侵袭而感染,如血吸虫病、疟疾等。d.d.有感染后免疫有感染后免疫3.复发:复发:疾病已转入恢复或接近痊愈,疾病已转入恢复或接近痊愈,而该病原体再度出现并繁殖,原症状而该病原体再度出现并繁殖,原症状再度出现,如伤寒、菌痢等。再度出现,如伤寒、菌痢等。4.再燃:再燃:临床症状以缓解,但体温尚未临床症状以缓解,但体温尚未正常或又上升,症状略见加重,如伤正常或又上升,症状略见加重,如伤寒等。寒等。传染病临床基本特点传染病临床基本特点 按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可分为四期按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可分为四期 a.a.潜伏期潜伏期 即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首即是指病原

16、体侵入人体起,至首发症状时间。发症状时间。b.b.前驱期前驱期 是从起病至症状明显开始为止的是从起病至症状明显开始为止的时期。起病急者可无明显的前驱期。时期。起病急者可无明显的前驱期。c.c.发病期发病期(症状明显期)是各传染病之特有(症状明显期)是各传染病之特有症症状和体征,随病日发展陆续出现的时期。症症状和体征,随病日发展陆续出现的时期。d.d.恢复期恢复期 病原体完全或基本消灭,免疫力提病原体完全或基本消灭,免疫力提高,病变修复,临床症状陆续消失的时间。高,病变修复,临床症状陆续消失的时间。常见临床表现常见临床表现发热发热 :按热度分:按热度分 按热型分:稽留热(伤寒)、弛张热(按热型分

17、:稽留热(伤寒)、弛张热(出血热)、间歇热(疟疾)、波浪热(布出血热)、间歇热(疟疾)、波浪热(布 鲁菌病)、回归热(回归热)、双峰热鲁菌病)、回归热(回归热)、双峰热 (黑热病)、消耗热(结核病)黑热病)、消耗热(结核病)皮疹皮疹:水痘发生于病后第水痘发生于病后第1 1天,猩红热第天,猩红热第2 2天,天天,天 花第花第3 3天,麻疹第天,麻疹第4 4天,斑疹伤寒第天,斑疹伤寒第5 5天,伤寒第天,伤寒第6 6天天中毒症状中毒症状:毒血症:毒血症稽留热稽留热弛张热弛张热间歇热间歇热回归热回归热不规则热不规则热常见皮疹形态常见皮疹形态 1、斑疹:不凸出皮肤,压之褪色,多见于猩红斑疹:不凸出皮肤

18、,压之褪色,多见于猩红热。热。2、丘疹:凸出皮肤,压之褪色,多见于伤寒。、丘疹:凸出皮肤,压之褪色,多见于伤寒。3、斑丘疹:斑疹、丘疹同时存在,多见于麻疹。、斑丘疹:斑疹、丘疹同时存在,多见于麻疹。4、出血疹:表现皮肤瘀点、瘀斑,压之不褪色,、出血疹:表现皮肤瘀点、瘀斑,压之不褪色,多见于留热、流脑、登革热。多见于留热、流脑、登革热。5、疱疹:皮疹凸出皮肤,内有液体,多见于水、疱疹:皮疹凸出皮肤,内有液体,多见于水痘。痘。6、荨麻疹:凸出皮肤表面的结节状皮疹,多见、荨麻疹:凸出皮肤表面的结节状皮疹,多见 与病毒性肝炎。与病毒性肝炎。丘疹丘疹丘疹是皮肤的小结状隆丘疹是皮肤的小结状隆起,可见于水痘

19、与天花起,可见于水痘与天花早期早期 斑疹斑疹疱疹疱疹庖疹是有清晰液庖疹是有清晰液体的小水泡,可体的小水泡,可不规则的散布在不规则的散布在皮肤上(水痘)。皮肤上(水痘)。或呈簇状群集分或呈簇状群集分布(如带状疱疹布(如带状疱疹及单纯疱疹)。及单纯疱疹)。疱疹疱疹脓疱疹脓疱疹淤点及淤斑淤点及淤斑瘀点及瘀斑是紫色瘀点及瘀斑是紫色斑疹。表皮下小出血斑疹。表皮下小出血形成瘀点,较大的出形成瘀点,较大的出血形成瘀斑血形成瘀斑.见于肾见于肾综合症出血热,流脑综合症出血热,流脑等。等。四、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四、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 传染源传染源流行过程的基本环节流行过程的基本环节 传播途径传播途径 人群易感性人

20、群易感性 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 自然因素自然因素 社会因素社会因素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患者患者1 1、传染源、传染源 隐性感染者隐性感染者 病原携带者病原携带者 受感染的动受感染的动 物物 传播途径传播途径常见环境传播因素可分为以下五类:常见环境传播因素可分为以下五类:a a、空气、尘埃、飞沫等。呼吸道传染病、空气、尘埃、飞沫等。呼吸道传染病如流感、流脑、麻疹、百日咳、白喉等,均可如流感、流脑、麻疹、百日咳、白喉等,均可经此传播。经此传播。b b、水、食物等。肠道传染病霍乱、伤寒、水、食物等。肠道传染病霍乱、伤寒、痢疾、甲型及戊型肝炎等主要经此传播。痢疾、

21、甲型及戊型肝炎等主要经此传播。c c、手、用具等。即生活接触传播,很多、手、用具等。即生活接触传播,很多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人畜共患传染病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人畜共患传染病及皮肤传染病均可经此传播。及皮肤传染病均可经此传播。d d、吸血节肢动物。即虫媒传播,疟疾、吸血节肢动物。即虫媒传播,疟疾、乙脑、斑诊伤寒、登革热等均可经此传播。乙脑、斑诊伤寒、登革热等均可经此传播。e e、血液、体液。通过应用血制品、分娩、血液、体液。通过应用血制品、分娩、或性交等传播,如疟疾、乙肝、丙肝和艾滋病或性交等传播,如疟疾、乙肝、丙肝和艾滋病等主要经此传播。等主要经此传播。各种传播途径的特点各种传播途

22、径的特点1 1、空气传播、空气传播疾病的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流行病学特征:传播途径易于实现,传播范围广泛,传播途径易于实现,传播范围广泛,易感者易感者中常中常发生续发病例。发生续发病例。常见冬春季节发病升高。常见冬春季节发病升高。儿童多发。儿童多发。流行的发生常与居住拥挤、人群聚集、流行的发生常与居住拥挤、人群聚集、易感者比例高等因素有关。易感者比例高等因素有关。2 2、经经饮水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饮水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病例的分布与供水范围一致,均有饮用同一水病例的分布与供水范围一致,均有饮用同一水源史;源史;除哺乳婴儿外,各种年龄、性别、职业者均可除哺乳婴儿外,各种年龄、性

23、别、职业者均可发病,暴饮者发病更多;发病,暴饮者发病更多;如水源被一次性大量污染,可致肠道传染病爆如水源被一次性大量污染,可致肠道传染病爆发、流行;发、流行;停止供水或水源经净化、消毒后,爆发、流行停止供水或水源经净化、消毒后,爆发、流行即可平息;即可平息;潜伏期较长的传染病,饮水传播发生的病例的潜伏期较长的传染病,饮水传播发生的病例的临床症状较轻。临床症状较轻。3 3、经疫水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经疫水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患者均有接触疫水的历史;患者均有接触疫水的历史;病例的季节性、地区性及职业性分布特点,病例的季节性、地区性及职业性分布特点,均与疫水接触机会有关,下水的季节

24、均与疫水接触机会有关,下水的季节(雨季、雨季、水产品收获时水产品收获时)多见、易与疫水接触的年龄多见、易与疫水接触的年龄(青、壮年青、壮年)、性别(男性、性别(男性)、职业、职业(农民、农民、渔民渔民)、地区、地区(水网地区水网地区)多见,特别是洪水多见,特别是洪水灾害后易发生爆发、流行;灾害后易发生爆发、流行;如大量人群进入流行区与疫水接触,可发如大量人群进入流行区与疫水接触,可发生爆发、流行;生爆发、流行;对疫水采取措施或加强个人防护后,可控对疫水采取措施或加强个人防护后,可控制病例的发生。制病例的发生。4 4、经经食物传播流行病学特征食物传播流行病学特征患者都有患者都有食用食用被污染食物

25、的被污染食物的暴露暴露史,不吃者史,不吃者不发病;不发病;如一次污染大量食物,在进餐者中可引起爆如一次污染大量食物,在进餐者中可引起爆发、流行,潜伏期短者,临床症状较重;发、流行,潜伏期短者,临床症状较重;停止供应该污染食物后,爆发流行即可终止;停止供应该污染食物后,爆发流行即可终止;经经食物传播的传染病一般不会形成慢性流行,食物传播的传染病一般不会形成慢性流行,如果食物多次被污染,流行也可持续较长时如果食物多次被污染,流行也可持续较长时间。间。5 5、间接接触传播流行病学特征为:间接接触传播流行病学特征为:病例以散发为主,很少造成流行;病例以散发为主,很少造成流行;流行过程缓慢,无明显的季节

26、性;流行过程缓慢,无明显的季节性;在社会经济条件较差、卫生习惯不良的人在社会经济条件较差、卫生习惯不良的人群中多见;群中多见;通过加强对传染源的管理、严格实施消毒、通过加强对传染源的管理、严格实施消毒、隔离制度、注意个人卫生,可以减少这类隔离制度、注意个人卫生,可以减少这类疾病的传播。疾病的传播。6 6、经媒介节肢动物传播的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经媒介节肢动物传播的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特征:病例呈现一定的地区性分布特点,病例的病例呈现一定的地区性分布特点,病例的地区分布与媒介节肢动物分布一致;地区分布与媒介节肢动物分布一致;病例有一定的季节性分布特点,其发病率病例有一定的季节性分布特点,其发病率高

27、低与媒介节肢动物消长、活动季节一致;高低与媒介节肢动物消长、活动季节一致;病例分布有明显的职业、年龄特点,多见病例分布有明显的职业、年龄特点,多见于从事特殊职业人群的成年、男性多见;于从事特殊职业人群的成年、男性多见;一般没有直接人传人的现象。一般没有直接人传人的现象。人群易感性人群易感性 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之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之为易感者。传染病的流行取决于易感者在为易感者。传染病的流行取决于易感者在特定人群中的比例,及人群易感性。当易特定人群中的比例,及人群易感性。当易感者比例增高,同时有传染源和相应的传感者比例增高,同时有传染源和相应的传播途径时,该传染病易

28、暴发流行。播途径时,该传染病易暴发流行。易感人群易感人群 易感人群是指那些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容易感人群是指那些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容易感染的人群,易感人群的多少,对传染病的发易感染的人群,易感人群的多少,对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往往有很大影响。生和流行往往有很大影响。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传染病流行的影响因素分为传染病流行的影响因素分为自然因素自然因素及及社会因素社会因素。自然因素自然因素主要指地理、气象、生态条主要指地理、气象、生态条件等,这些因素对传染病流行有着重要影件等,这些因素对传染病流行有着重要影响,因此,许多传染病都呈现严格的地区响,因此,许多传染病都呈现严格的

29、地区和季节分布,一些自然疫源性疾病及虫蚶和季节分布,一些自然疫源性疾病及虫蚶传染病又与生态条件关系密切。传染病又与生态条件关系密切。社会因素社会因素包括社会制度、经济条、文包括社会制度、经济条、文化水平、风俗习惯等。起主导作用。包括化水平、风俗习惯等。起主导作用。包括贯彻贯彻“预防为主预防为主”方针;开展爱国卫生运方针;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计划免疫。动;计划免疫。五、五、传染病的分类和国家法律传染病的分类和国家法律管理的传染病管理的传染病 传染病的分类传染病的分类 医学上将传染病按照其途径不同,将传染医学上将传染病按照其途径不同,将传染病分为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血液、病分为呼吸道传染病、肠

30、道传染病、血液、性传播传染病、虫媒介传染病等。性传播传染病、虫媒介传染病等。a.a.呼吸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SARSSARS、禽流感、流感、禽流感、流感、麻疹等麻疹等 b.b.肠道传染病。霍乱、伤寒等肠道传染病。霍乱、伤寒等 c.c.血液、性传播传染病。艾滋病、淋病、血液、性传播传染病。艾滋病、淋病、梅毒等梅毒等 d.d.虫媒介传染病。鼠疫、登革热、疟疾等虫媒介传染病。鼠疫、登革热、疟疾等 e.e.自然疫源性疾病和寄生虫类疾病。自然疫源性疾病和寄生虫类疾病。国家法律管理的传染病国家法律管理的传染病 由于已知传染性疾病中,部分可对人类造由于已知传染性疾病中,部分可对人类造成重度伤害,或是可能

31、引发大流行,许多成重度伤害,或是可能引发大流行,许多国家因此借用政府的公权力,协助医疗体国家因此借用政府的公权力,协助医疗体系严密监控这类疾病的发生及后续发展,系严密监控这类疾病的发生及后续发展,避免疫情扩大,这些传染病特称为法定传避免疫情扩大,这些传染病特称为法定传染病,在相关法律下,通常医师有义务依染病,在相关法律下,通常医师有义务依照疾病分级,在指定的时间内或以规范的照疾病分级,在指定的时间内或以规范的流程对卫生主管机关进行通报。流程对卫生主管机关进行通报。法定传染病分类(按种类分)法定传染病分类(按种类分)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根据传染病的危害程度和应采取根据传染病的危害程度和应采取

32、的监督、监测、管理措施,参照国际上统一分类的监督、监测、管理措施,参照国际上统一分类标准,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将全国发病率较高、标准,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将全国发病率较高、流行面较大、危害严重的流行面较大、危害严重的3939种急性和慢性传染病种急性和慢性传染病列为法定管理的传染病,并根据其传播方式、速列为法定管理的传染病,并根据其传播方式、速度及其对人类危害程度的不同,分为甲、乙、丙度及其对人类危害程度的不同,分为甲、乙、丙三类,实行分类管理。三类,实行分类管理。甲类传染病甲类传染病主要指:鼠疫、霍乱。(强制管理主要指:鼠疫、霍乱。(强制管理2h2h)法定传染病分类(按种类分)法定传染病分类(

33、按种类分)乙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34、。疾。(严格管理严格管理24h)200924h)2009年甲流年甲流H1N1H1N1列为乙类。列为乙类。法定传染病分类(按种类分)法定传染病分类(按种类分)丙类传染病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监测管理的感染性腹泻病。(监测管理24h24h)手足口病)手足口病20082008年列为丙

35、类传染病年列为丙类传染病。法定传染病分类(按种类分)法定传染病分类(按种类分)细菌性感染:霍乱、鼠疫、细菌性和阿米细菌性感染:霍乱、鼠疫、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巴性痢疾、肺结核、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新生儿破伤风、百日咳、白喉、猩红热、新生儿破伤风、百日咳、白喉、炭疽、麻风病、布鲁氏菌病、淋病。炭疽、麻风病、布鲁氏菌病、淋病。法定传染病分类(按种类分)法定传染病分类(按种类分)病毒性感染: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感染: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性禽

36、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乙型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乙型脑炎、登革热、急性出血性结膜炎脑炎、登革热、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法定传染病分类(按种类分)法定传染病分类(按种类分)立克次氏体感染: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立克次氏体感染: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 斑疹伤寒等。斑疹伤寒等。蠕虫感染:血吸虫病、丝虫病、包虫病等。蠕虫感染:血吸虫病、丝虫病、包虫病等。螺旋体感染:钩端螺旋体病、回归热、梅毒。螺旋体感染:钩端螺旋体病、回归热、梅毒。原虫感染:疟疾、黑热病。原虫感染:疟疾、黑热病。法定传染病分类(按传播途径分)法定传染病分类(按传播途径分)经呼吸道传播:

37、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经呼吸道传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麻疹、风疹、流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麻疹、风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肺结核、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肺结核、猩红热、人感染性高致病性禽流猩红热、人感染性高致病性禽流。法定传染病分类(按传播途径分)法定传染病分类(按传播途径分)经消化道传播: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经消化道传播: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伤寒和副伤寒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伤寒和副伤寒。法定传染病分类(按传播途径分)法定传染病分类(按传播途径分)医源性传播:艾滋病、乙型肝炎、淋病、梅毒等。医源性传播:艾

38、滋病、乙型肝炎、淋病、梅毒等。经接触传播:狂犬病、鼠疫,黑热病、炭疽,布经接触传播:狂犬病、鼠疫,黑热病、炭疽,布鲁氏菌病、一些呼吸道、消化道传染病等鲁氏菌病、一些呼吸道、消化道传染病等 经土壤传播:包虫病、炭疽等一些寄生虫病经土壤传播:包虫病、炭疽等一些寄生虫病 经虫媒传播: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等经虫媒传播: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等。六、传染病的预防六、传染病的预防关键做好三个环节管理关键做好三个环节管理管理传染源管理传染源 切断传病途径切断传病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保护易感人群传染病预防传染病预防 管理传染源管理传染源 早发现、早报告早发现、早报告 早诊断早诊断 早隔离、早治疗早

39、隔离、早治疗 早预防、早处理早预防、早处理 传染病的报告传染病的报告传染病报告是我国传染病防治规定的重要制传染病报告是我国传染病防治规定的重要制度之一,是早期发现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也是医度之一,是早期发现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也是医疗卫生工作者的重要职责。疗卫生工作者的重要职责。(1 1)报告人)报告人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是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是法定报告人,其它行业的职工、干部、居民等各法定报告人,其它行业的职工、干部、居民等各类人员也都有报告的义务。类人员也都有报告的义务。(2 2)报告种类)报告种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

40、的报告病种分甲、乙、丙三类,共计告病种分甲、乙、丙三类,共计3939种。种。(3 3)报告时限)报告时限发现甲类和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传染病病人发现甲类和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应于或疑似病人,应于2 2小时内报告;发现其他乙、小时内报告;发现其他乙、丙类传染病人或疑似病人,应在丙类传染病人或疑似病人,应在2424小时以内报告;小时以内报告;发现传染病爆发时,应以最快方式报告。发现传染病爆发时,应以最快方式报告。对传染病人、病原携带者以及密切接触者的措施对传染病人、病原携带者以及密切接触者的措施除患者外,病原携带者常常也是重要传染源,除患者外,病原携带者常常也是重要传染源,也应争

41、取尽早发现并采取相应措施,使之无害化,也应争取尽早发现并采取相应措施,使之无害化,因为各种传染病的携带者对于传播疾病的重要性因为各种传染病的携带者对于传播疾病的重要性不一样,处理措施也不完全相同。对密切接触传不一样,处理措施也不完全相同。对密切接触传染源,可能受到感染的人,应采取应急预防接种,染源,可能受到感染的人,应采取应急预防接种,药物预防,医学观察,隔离或留验等措施,以防药物预防,医学观察,隔离或留验等措施,以防止其发病而成为传染源。止其发病而成为传染源。对动物传染源的措施对动物传染源的措施如属有经济价值的动物(如家畜、家禽),如属有经济价值的动物(如家畜、家禽),应尽可能加以治疗。无经

42、济价值的动物(如鼠应尽可能加以治疗。无经济价值的动物(如鼠类),则应杀灭,并处理好尸体。类),则应杀灭,并处理好尸体。切断传染途径切断传染途径对许多传染病来说,切断传播途径常对许多传染病来说,切断传播途径常常是起主导作用的预防措施,但因各种传常是起主导作用的预防措施,但因各种传染病传播途径不同,采取的措施也不一样,染病传播途径不同,采取的措施也不一样,如对肠道传染病,重点在搞好粪便等污染如对肠道传染病,重点在搞好粪便等污染物的处理及环境消毒;对于呼吸道传染病,物的处理及环境消毒;对于呼吸道传染病,重点是空气消毒、通风换气、个人防护重点是空气消毒、通风换气、个人防护(如戴口罩)等;对虫媒体染病,

43、应以杀(如戴口罩)等;对虫媒体染病,应以杀虫防虫为主;某些传染病(如血吸虫病),虫防虫为主;某些传染病(如血吸虫病),由于传播因素复杂,应采取综合性措施才由于传播因素复杂,应采取综合性措施才能切断其传播途径。能切断其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保护易感人群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力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力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改善营养及加强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改善营养及加强体育锻炼提高特异性免疫力提高特异性免疫力预防接种提高人群的主动或被动特异性免疫力。预防接种提高人群的主动或被动特异性免疫力。传染病流行期间预防服药。传染病流行期间预防服药。传染病隔离传染病隔离 定义:指将传染病病人或病原携带者安置定义:

44、指将传染病病人或病原携带者安置在指定地点,与健康人和非传染病人分开,在指定地点,与健康人和非传染病人分开,便于治疗和护理,防治传染和扩散。便于治疗和护理,防治传染和扩散。严密隔离严密隔离 呼吸道隔离呼吸道隔离 消化道隔离消化道隔离 接触隔离接触隔离 引流物引流物/分泌物分泌物 隔离隔离 血液血液/体液隔离体液隔离 结核病隔离结核病隔离隔离隔离隔离隔离 严密隔离严密隔离 预防有高度传染性及致死性的传染病,防止预防有高度传染性及致死性的传染病,防止空气和接触传播。空气和接触传播。隔离措施:专用房间,禁止探视;戴口罩、帽子、隔离措施:专用房间,禁止探视;戴口罩、帽子、手套、穿隔离衣;勤洗手;医疗垃圾

45、套双袋,贴手套、穿隔离衣;勤洗手;医疗垃圾套双袋,贴标签后焚烧;分泌物、排泄物及污染品应及时消标签后焚烧;分泌物、排泄物及污染品应及时消毒处理;病室每日消毒,最后终末消毒。毒处理;病室每日消毒,最后终末消毒。隔离隔离 呼吸道隔离呼吸道隔离 用于呼吸道分泌物引起空气传播的呼吸道传用于呼吸道分泌物引起空气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染病。隔离措施:设隔离室,床间距至少隔离措施:设隔离室,床间距至少2m,外出戴口,外出戴口罩;接近病人戴口罩,必要时穿隔离衣、戴口罩;罩;接近病人戴口罩,必要时穿隔离衣、戴口罩;病人呼吸道分泌物先消毒后弃去,痰具每日消毒,病人呼吸道分泌物先消毒后弃去,痰具每日消毒,食具每餐消毒

46、;病室空气紫外线灯消毒,每日食具每餐消毒;病室空气紫外线灯消毒,每日2次。次。隔离隔离 消化道隔离消化道隔离 适用于消化道传染病,目的切断粪适用于消化道传染病,目的切断粪-口传播口传播途径。途径。隔离措施:不同病种最好分室居住,不同病种同隔离措施:不同病种最好分室居住,不同病种同住一室病人之间必须实施床边隔离;接触病人穿住一室病人之间必须实施床边隔离;接触病人穿隔离衣,护理不同病种应更换隔离衣;生活用具隔离衣,护理不同病种应更换隔离衣;生活用具专用;呕吐物、排泄物严格消毒;室内做到无蝇、专用;呕吐物、排泄物严格消毒;室内做到无蝇、无蟑螂。无蟑螂。隔离隔离 接触隔离接触隔离 用于预防高度传染性及

47、有重要流行病学意义用于预防高度传染性及有重要流行病学意义经接触传播的疾病。经接触传播的疾病。隔离措施:不同病种分室收住;接触病人时戴口隔离措施:不同病种分室收住;接触病人时戴口罩、戴手套,穿隔离衣;工作人员手部皮肤破损罩、戴手套,穿隔离衣;工作人员手部皮肤破损时,不应护理该病人;病人用品专用,污染物品时,不应护理该病人;病人用品专用,污染物品严格消毒或焚毁。严格消毒或焚毁。隔离隔离 引流物引流物/分泌物隔离分泌物隔离 为预防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性引流物为预防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性引流物或分泌物引起传染的隔离。或分泌物引起传染的隔离。隔离措施:换药时戴口罩、戴手套;接触病隔离措施:换药时戴口罩、戴手

48、套;接触病人污染物时戴手套;污染物装袋贴签,封人污染物时戴手套;污染物装袋贴签,封闭消毒、灭菌处理或焚烧。闭消毒、灭菌处理或焚烧。隔离隔离 血液血液/体液隔离体液隔离 防止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的血液和体液的隔防止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的血液和体液的隔离。离。隔离措施:同种病人安置一室,出血不能控制单隔离措施:同种病人安置一室,出血不能控制单独一室;戴口罩、手套,穿隔离衣,及时洗手,独一室;戴口罩、手套,穿隔离衣,及时洗手,避免损伤;用过输液器、针头、注射器消毒后毁避免损伤;用过输液器、针头、注射器消毒后毁形;污染物品装贴标签后统一回收毁形处理;被形;污染物品装贴标签后统一回收毁形处理;被病人血液病人

49、血液/体液污染物品要用消毒液清洗。体液污染物品要用消毒液清洗。隔离隔离 结核病隔离结核病隔离 用于痰涂片结核菌阳性,用于痰涂片结核菌阳性,X线检查为活动性线检查为活动性肺结核病病人。肺结核病病人。隔离措施:隔离室有特别通风设备,门窗关闭,隔离措施:隔离室有特别通风设备,门窗关闭,同疗程可住同病室;接触病人时戴口罩;在有可同疗程可住同病室;接触病人时戴口罩;在有可能污染衣物时才穿隔离衣;一般可不戴手套;污能污染衣物时才穿隔离衣;一般可不戴手套;污染品应装袋贴签消毒、灭菌处理或焚烧。染品应装袋贴签消毒、灭菌处理或焚烧。七、传染病患者护理七、传染病患者护理传染病护理工作程序传染病护理工作程序 安置、

50、护理患者(按不同传染病安置、护理患者(按不同传染病的隔离要求进行)的隔离要求进行)评估患者评估患者(可以在操作的同时评估,以及(可以在操作的同时评估,以及参考医生的体检结果)参考医生的体检结果)配合治疗或抢救配合治疗或抢救 消毒隔离、消毒隔离、疾病护理疾病护理 心理护理心理护理 健康教育健康教育 出院后终末消毒处出院后终末消毒处理(环境、用物、患者均要彻底理(环境、用物、患者均要彻底消毒)消毒)常见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常见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体温过高:与病原体感染有关体温过高:与病原体感染有关 皮肤完整性受损:与感染病原体后引皮肤完整性受损:与感染病原体后引起皮肤黏膜损伤有关起皮肤黏膜损伤有关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