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l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属于真核生物类的微生物属于真核生物类的微生物酵母菌(单细胞真菌)酵母菌(单细胞真菌)霉菌(丝状真菌)霉菌(丝状真菌)蕈菌(大型真菌)蕈菌(大型真菌)真真 菌菌 显微藻类显微藻类 原生动物原生动物2是是一类单细胞真菌的通称,多数一类单细胞真菌的通称,多数出芽繁殖少数裂殖或产子囊孢子,出芽繁殖少数裂殖或产子囊孢子,能发酵糖类产能,细胞壁含能发酵糖类产能,细胞壁含葡聚葡聚糖和甘露聚糖糖和甘露聚糖,含糖量高、喜酸,含糖量高、喜酸性的水生环境生长。性的水生环境生长。一、酵母菌一、酵母菌(Yeast)(Yeast)真菌的形态和结构真菌的形态和结构3子细胞子细胞出芽痕出芽痕2 2
2、、酵母菌的形态和大小、酵母菌的形态和大小 43 3、酵母菌的形态构造、酵母菌的形态构造5蛋白质蛋白质磷酸甘露聚糖磷酸甘露聚糖 甘露聚糖甘露聚糖 葡聚糖葡聚糖细胞质膜细胞质膜6磷脂膜蛋白7真核核孔8芽殖芽殖(bidding)(bidding)裂殖裂殖(fission)(fission)产无性孢子产无性孢子掷孢子掷孢子(ballistospore)(ballistospore)产子囊孢子产子囊孢子(ascospore)(ascospore)9酵母菌(酵母菌(Saccharomycres cervisiaeSaccharomycres cervisiae)的芽殖过程)的芽殖过程10掷孢子掷孢子(ba
3、llistospore)(ballistospore)的形成和射出过程的形成和射出过程111213环境中常能见到霉菌环境中常能见到霉菌141516假根假根匍匐枝匍匐枝孢囊梗孢囊梗孢子囊孢子囊囊囊 托托囊轴囊轴17孢子孢子梗孢子囊囊轴18 足细胞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项囊1920青青 霉霉(penicillium)(penicillium)分子孢子梗分子孢子梗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小梗小梗梗基梗基21222324252627浅表层真菌感染浅表层真菌感染 n常见病常见病 表现在皮肤、粘膜、皮下组织表现在皮肤、粘膜、皮下组织n由于居住环境较差、气候潮湿,由于居住环境较差、气候潮湿,n卫生习惯不好,生活质量低下
4、的人群更易卫生习惯不好,生活质量低下的人群更易发生发生28深部脏器的真菌感染深部脏器的真菌感染n发病率愈来愈高,也愈来愈严重发病率愈来愈高,也愈来愈严重 抗生素的大量使用或滥用抗生素的大量使用或滥用 菌群失调菌群失调 免疫抑制剂的大量应用免疫抑制剂的大量应用 皮质激素皮质激素 器官移植器官移植 白血病、艾滋病等严重疾病摧毁免疫力白血病、艾滋病等严重疾病摧毁免疫力29抗真菌药:抗真菌药:分类分类-来源和化学结构来源和化学结构n1 1、抗生素类抗真菌、抗生素类抗真菌 多烯类:两性霉素多烯类:两性霉素B B、制霉素、制霉素 非多烯类:灰黄霉素非多烯类:灰黄霉素n2 2、唑类抗真菌药、唑类抗真菌药 咪
5、唑类:克霉唑、咪康唑、酮康唑咪唑类:克霉唑、咪康唑、酮康唑 三唑类:氟康唑、伊曲康唑三唑类:氟康唑、伊曲康唑 3 3、其他、其他 特比萘芬、氟胞嘧啶特比萘芬、氟胞嘧啶 4 4、传统抗真菌药、传统抗真菌药 消毒防腐药:水杨酸、苯甲酸、硫磺、十一烯酸消毒防腐药:水杨酸、苯甲酸、硫磺、十一烯酸 中药:大蒜和土谨皮中药:大蒜和土谨皮30n1 1、抗生素类抗真菌、抗生素类抗真菌 多烯类:两性霉素多烯类:两性霉素B B、制霉素、制霉素 非多烯类:灰黄霉素非多烯类:灰黄霉素31一、多烯类抗真菌药一、多烯类抗真菌药1 1、两性霉素、两性霉素B B抗菌作用及临床应用抗菌作用及临床应用 机制:与麦角固醇结合机制:
6、与麦角固醇结合膜通透性膜通透性死亡死亡 低浓度抑菌,高浓度杀菌低浓度抑菌,高浓度杀菌 和真菌麦角固醇亲和力大于哺乳动物的胆固醇和真菌麦角固醇亲和力大于哺乳动物的胆固醇 对人体有毒性对人体有毒性 对细菌不敏感对细菌不敏感(细菌细胞膜不含类固醇)细菌细胞膜不含类固醇)32临床应用:临床应用:n深部真菌感染深部真菌感染 首选首选 全身性念珠菌病全身性念珠菌病 隐球菌病隐球菌病(隐球菌性脑膜炎隐球菌性脑膜炎)预防艾滋病患者隐球菌病复发预防艾滋病患者隐球菌病复发 n皮肤粘膜真菌感染皮肤粘膜真菌感染局部用药局部用药33唑类抗真菌药物唑类抗真菌药物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类合成抗真菌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类合成抗真菌药
7、 于于6060年代末问世年代末问世 克霉唑和咪康唑克霉唑和咪康唑大量的唑类药物被开发大量的唑类药物被开发 可以治疗浅表性真菌感染可以治疗浅表性真菌感染 还可口服治疗全身性真菌感染还可口服治疗全身性真菌感染34共同特点:共同特点:1.1.抗菌作用抗菌作用 机制:抑制细胞色素机制:抑制细胞色素P450P450依赖性酶依赖性酶麦角麦角固醇合成固醇合成死亡死亡 抗菌谱:广谱抗菌谱:广谱 浅部真菌浅部真菌 深部真菌深部真菌 2.2.药动学药动学 口服、外用口服、外用 3.3.不良反应不良反应 胃肠道反应胃肠道反应 过敏反应过敏反应 血液系统血液系统唑类抗真菌药物唑类抗真菌药物35n唑类抗真菌药唑类抗真菌
8、药 咪唑类:克霉唑、咪康唑、酮康唑咪唑类:克霉唑、咪康唑、酮康唑 三唑类:氟康唑、伊曲康唑三唑类:氟康唑、伊曲康唑36ClCH2OCHClClCH2NNHNO3.3738氟康唑氟康唑39n抗菌作用:比酮康唑强抗菌作用:比酮康唑强5-205-20倍倍 n临床应用:深部真菌感染临床应用:深部真菌感染 n药动学:口服吸收好,注射,药动学:口服吸收好,注射,t 1/2 30t 1/2 30小小时时 入脑脊液入脑脊液 n不良反应:较轻不良反应:较轻40n病毒是能感染所有生物细胞的微小有机体病毒是能感染所有生物细胞的微小有机体n利用宿主细胞的代谢系统进行寄生和增殖,利用宿主细胞的代谢系统进行寄生和增殖,病
9、毒一旦进入宿主细胞立即开始循环式病毒一旦进入宿主细胞立即开始循环式感染或停留在宿主细胞内,感染或停留在宿主细胞内,n被某种发病因子激活,就可以在动物或人被某种发病因子激活,就可以在动物或人体内产生细胞毒性或引起各种疾病体内产生细胞毒性或引起各种疾病41 病毒病毒是能感染所有生物细胞的微小有机是能感染所有生物细胞的微小有机体,它体,它利用宿主细胞利用宿主细胞的代谢系统进行的代谢系统进行寄生寄生和繁殖。和繁殖。42A A、没有细胞构造、没有细胞构造,仅是核酸和蛋白质。仅是核酸和蛋白质。B B、形态极其微小、形态极其微小,必须在电镜下才能观察。必须在电镜下才能观察。C C、一种病毒只含一种核酸、一种
10、病毒只含一种核酸,DNA/RNA,DNA/RNA。D D、无产酶系统、无产酶系统,无蛋白合成系统,在宿主活无蛋白合成系统,在宿主活细胞细胞 内营专性寄生。内营专性寄生。E E、抗生素不敏感、抗生素不敏感,但对干扰素敏感。但对干扰素敏感。病毒的一般特征病毒的一般特征43一、病毒的大小及形态一、病毒的大小及形态(一)、病毒的大小(一)、病毒的大小病毒粒子:发育成熟的病毒个体统称为病毒粒病毒粒子:发育成熟的病毒个体统称为病毒粒子子病毒计量单位:纳米(病毒计量单位:纳米(nm,1nm=1/1000um)nm,1nm=1/1000um)441.砖形2.弹状3.球形4.蝌蚪形5.杆形45二、病毒的结构、化
11、学成分及其二、病毒的结构、化学成分及其功能功能46(一)病毒的核心(一)病毒的核心 单股或双股的核酸:即单股或双股的核酸:即DNADNA或或RNARNA,其包含全部遗传,其包含全部遗传信息,主导病毒的生命活动。信息,主导病毒的生命活动。(二)病毒的外壳(二)病毒的外壳 病毒的外壳为衣壳:包围在病毒核心外面的一层蛋白病毒的外壳为衣壳:包围在病毒核心外面的一层蛋白质结构,由许多蛋白亚单位质结构,由许多蛋白亚单位(壳粒壳粒)组成。保护核酸免受外组成。保护核酸免受外界环境因素破坏,对宿主细胞有特别亲和力,是病毒的界环境因素破坏,对宿主细胞有特别亲和力,是病毒的特异性抗原。特异性抗原。47(三)病毒的囊
12、膜(三)病毒的囊膜 病毒在衣壳外面有双层膜病毒在衣壳外面有双层膜(蛋白质蛋白质 多糖多糖 脂类脂类),主要来自于宿主细胞的细胞膜或核膜。有维护主要来自于宿主细胞的细胞膜或核膜。有维护病毒颗粒结构,保护病毒核衣壳的作用。病毒颗粒结构,保护病毒核衣壳的作用。(四)病毒的化学组成(四)病毒的化学组成 核酸核酸 蛋白质蛋白质 多糖多糖 脂类脂类48三、理化因素对病毒的作用(一)温(一)温 度度n 保存病毒方法:保存病毒方法:1.1.快速低温冷冻快速低温冷冻 2.2.冷冻干燥冷冻干燥(二)(二)pH pH 值值 大多数病毒在大多数病毒在pHpH为为6 68 8保存,保存,pHpH为为5.05.0以下和以
13、下和9.09.0以上,多数病毒会被灭活。以上,多数病毒会被灭活。49(三)辐射(三)辐射n射线和射线和X X射线以及非电离辐射紫外线,都对病毒呈射线以及非电离辐射紫外线,都对病毒呈现灭活作用现灭活作用(四)超声波和光动力作用四)超声波和光动力作用(五)脂溶剂(五)脂溶剂n乙醚、氯仿、丙酮对有囊膜病毒有灭活作用乙醚、氯仿、丙酮对有囊膜病毒有灭活作用(六)甘油和抗生素(六)甘油和抗生素50四 噬菌体n噬菌体是侵袭细菌、放线菌、真菌和螺旋体等的病毒。噬菌体是侵袭细菌、放线菌、真菌和螺旋体等的病毒。n噬菌体的形态有蝌蚪形、微球形、纤线形等三种形态。噬菌体的形态有蝌蚪形、微球形、纤线形等三种形态。n噬菌
14、体的化学成分主要是核酸和蛋白质。噬菌体的化学成分主要是核酸和蛋白质。n噬菌体具有抗原性,能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噬菌体具有抗原性,能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n噬菌体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较强,一般在噬菌体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较强,一般在7070下下30min30min仍不失去活性。耐低温和冰冻仍不失去活性。耐低温和冰冻,对紫外线和对紫外线和X X射线敏感射线敏感.51(二)(二)病毒的增殖病毒的增殖一、病毒的增殖特点及方式一、病毒的增殖特点及方式n隐蔽期隐蔽期n增殖期增殖期 无囊膜病毒无囊膜病毒:抑制宿主细胞的增值,裂解释放抑制宿主细胞的增值,裂解释放 有囊膜病毒:和宿主细胞共同增值,有囊膜病毒:和宿
15、主细胞共同增值,“出牙出牙”释放释放 肿瘤病毒: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中,可传到下一代肿瘤病毒: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中,可传到下一代二、增殖方式:二、增殖方式:自我复制自我复制52 (一)吸附期(一)吸附期吸附的机理:尾丝尖端与受体发生共价结合。吸附的机理:尾丝尖端与受体发生共价结合。53吸附的类型吸附的类型:1 1 静电吸附静电吸附:可逆可逆,非特异的非特异的.在在pH7pH7时时,病毒与病毒与宿主细胞均带负电荷宿主细胞均带负电荷,不易接触不易接触,但但Ca2+Ca2+和和Mg2+Mg2+等阳离子可降低负电荷等阳离子可降低负电荷,促进静电吸附促进静电吸附;2 2 特异性吸附特异性吸附:病毒与易
16、感细胞上的特异性受病毒与易感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相结合体相结合.54影响因素影响因素:噬菌体数量噬菌体数量;阳离子阳离子;辅助因子辅助因子;温度。温度。55(二)进入期(二)进入期56进入方式进入方式:1 1 膜融合:膜融合:病毒囊膜与宿主细胞膜融合病毒囊膜与宿主细胞膜融合,将其内部组将其内部组分释放到细胞质中分释放到细胞质中,如新城疫病毒等副粘病毒如新城疫病毒等副粘病毒;2 2 胞吞作用:胞吞作用:多数病毒按此方式侵入多数病毒按此方式侵入;3 3 完整病毒穿过细胞膜的完整病毒穿过细胞膜的移位方式移位方式,如腺病毒,如腺病毒.57(三)(三)脱壳期脱壳期(四)生物合成四)生物合成58最后最后:大
17、肠杆菌死亡并破裂,释放出里面的病毒,新一大肠杆菌死亡并破裂,释放出里面的病毒,新一代病毒开始新的生命旅程代病毒开始新的生命旅程(五)病毒的装配与释放(五)病毒的装配与释放59四四.干扰现象和干扰素干扰现象和干扰素(一)干扰现象(一)干扰现象 当两种病毒感染同一细胞,甲种病毒能抑制当两种病毒感染同一细胞,甲种病毒能抑制乙病毒的增殖。乙病毒的增殖。本质本质:1:1 由干扰素引起由干扰素引起;2;2 均需膜上的同一受体均需膜上的同一受体;3 3 复制时复制时,需动用细胞的同种功能需动用细胞的同种功能.60(二)干扰素的生物学特性(二)干扰素的生物学特性 干扰素是由干扰素诱导剂作用于活细胞后,由细干扰
18、素是由干扰素诱导剂作用于活细胞后,由细胞产生的一种低分子糖蛋白,能抑制多种病毒的生长胞产生的一种低分子糖蛋白,能抑制多种病毒的生长和繁殖。和繁殖。干扰素诱导剂干扰素诱导剂:不论天然还是合成不论天然还是合成,凡是能诱导细凡是能诱导细胞产生干扰素的物质胞产生干扰素的物质.611 1 干扰素的生物学活性干扰素的生物学活性 (1)(1)抑制病毒复制;抗病毒作用无特异性,是广谱抗病抑制病毒复制;抗病毒作用无特异性,是广谱抗病毒物质毒物质,,但其保护作用具有种属特异性,但其保护作用具有种属特异性.(2)(2)抑制癌细胞分裂抑制癌细胞分裂;(3)(3)活化单核巨噬细胞。活化单核巨噬细胞。2 2 作用机制作用
19、机制 本身对病毒无灭活作用本身对病毒无灭活作用,主要作用于正常细胞使其主要作用于正常细胞使其产生一种抗病毒蛋白产生一种抗病毒蛋白,这种蛋白可干扰病毒这种蛋白可干扰病毒mRNAmRNA的翻译的翻译,从从而抑制了新病毒的合成而抑制了新病毒的合成.3 3 应用应用62n有效地干扰病毒的复制有效地干扰病毒的复制n 不影响正常细胞代谢不影响正常细胞代谢 n许多抗病毒药物在达到治疗剂量时许多抗病毒药物在达到治疗剂量时n 对人体亦产生毒性对人体亦产生毒性 63n因为病毒没有自己的代谢系统因为病毒没有自己的代谢系统n 必须依靠宿主细胞进行复制必须依靠宿主细胞进行复制 n某些病毒又极易变异某些病毒又极易变异 6
20、4(四)分类(四)分类1 按根据其作用的部位分为按根据其作用的部位分为2 2 按化学结构分类按化学结构分类65病毒的感染过程病毒的感染过程n病毒病毒穿入细胞穿入细胞脱被膜脱被膜核酸进入宿主细胞核酸进入宿主细胞宿主酶宿主酶复制复制病毒蛋白病毒蛋白整合整合病毒颗粒病毒颗粒释放胞外释放胞外蛋白酶蛋白酶逆转录酶逆转录酶整合酶整合酶66药物分类药物分类n三环胺类三环胺类n核苷类核苷类*(非开环、开环类)(非开环、开环类)n其他类其他类67NOHOH2COHOHNNH2NOCHH三氮唑三氮唑OHOOHOHOH呋喃型核糖呋喃型核糖68作用机制n在体内磷酸化后,能抑制病毒的在体内磷酸化后,能抑制病毒的RNAR
21、NA聚合酶聚合酶和和mRNAmRNA。6970NHNHNHN+NH2OCH2OCH2CH2OH123456789鸟嘌呤鸟嘌呤71作用机制作用机制n在细胞内由病毒的胸苷激酶迅速转化为单磷酸在细胞内由病毒的胸苷激酶迅速转化为单磷酸酯,再由正常细胞的鸟苷磷酸激酶进一步转化酯,再由正常细胞的鸟苷磷酸激酶进一步转化成二磷酸酯及三磷酸酯。三磷酸酯通过抑制病成二磷酸酯及三磷酸酯。三磷酸酯通过抑制病毒的毒的DNADNA聚合酶或整合到聚合酶或整合到DNADNA键中,导致至死合键中,导致至死合成。成。7273齐多夫定齐多夫定(AZT)NNHOOC H3OHOH2CN374临床应用临床应用 抗艾滋病药物抗艾滋病药物 第一个上市的抗第一个上市的抗HIV药物药物 作用机制作用机制 转化为转化为活性三磷酸齐多夫定活性三磷酸齐多夫定通过通过抑制抑制病毒复制过程病毒复制过程所需的所需的逆转录酶逆转录酶阻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阻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HIV)病毒的病毒的复制复制 作用的靶点作用的靶点逆转录酶逆转录酶 逆转录酶逆转录酶抑制剂抑制剂 75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