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强化练5文学类文本阅读+文言文阅读+作文审题立意一、(2022内蒙古通辽调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5分)古砚陆涛声年已古稀的舒启正书台上新添了一方古砚,用木盒装着。古砚是长方形,古朴的橙色,上沿儿有刘、关、张三顾茅庐的半身浅浮雕,凹处嵌有墨垢,看上去有了年代。舒老并不爱好收藏,对名砚古砚也没有深入研究,不过能认出这块是澄泥砚,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这是姚斌送的。姚斌是一所高等职业学校的校长,爱好文学,写了一些生活随笔结集出版,请舒老作的序。舒老早就听说,姚斌善于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善于思考践行,对他早有几分欣赏,便乐意为他作序。姚斌送这方古砚,是在请舒老吃饭时,说:“是别人送我的,
2、我不写书法不画画,给您才能派上用场。”舒老万事力求简朴,写字不讲究砚台档次,书台上用的,是20世纪70年代末在文物商店买的歙砚,虽也属名砚,但只是普通级别。姚斌送这澄泥砚价值如何,他无法判断,推了几次推不掉,只好收下。吃饭时,舒老谈了些关于文学、书法的话题,姚斌边饮边听,似乎很佩服,激动地说:“我还有一块古砚,也是别人送的,上面雕着龙,是乾隆年间的,放在老家,我下次也取来送给您。”口气里显然有比澄泥砚还要珍贵的意思。舒老忙说:“我哪用得了这么多砚台?千万不要。”时隔不久,姚斌还是托人送来了。这方砚台是不规则的圆形,灰黑色,沾满墨垢,上部雕刻着的浮雕,其实并不是龙,而是麒麟,头似龙,纯写实造型,
3、形很准;底部有一方雕刻的印章“大清乾隆年制”,按颜色看,可能也是歙砚。舒老无意去探讨其中是非,又一次表示拒收。代送者却拒绝带走。舒老无奈,任其留下。他专心于写作,没有兴趣弄清它的价值,随手把它放到博古架上。时隔半年,好友俞季年来访。俞季年是雕刻大师,对古玩比舒老内行,看到博古架上的古砚,便搬到书台上仔细鉴赏,拿起小刀在砚台背面边沿刮了刮,说:“是假的,而且不是一般的假,连普通天然石头都不是,是石头碾成粉末拌胶水后用模子压成的,根本经不起墨磨。这麒麟也不是用刀雕刻的,是模具压出来的。”舒老也用小刀刮看,果真是。不过他认为,姚斌并不知道是假的,绝不会故意来欺骗他,而是受了别人的骗。他反而为姚斌鸣不
4、平:“该把真相告诉姚斌。”俞季年却说:“他好意送你,既然你相信他不是有意弄假骗你,你一说穿,他脸往哪儿搁?”舒老只好作罢。过后,他还是感到有点儿委屈:不向姚斌说明,姚斌还认为我收了名贵的真古砚,岂不冤!承受还是洗清?这种纠结不时缠绕着他的心。舒老早年的学生中,有两个已经退休的,定期来看望他,陪他聊天。闲聊间,他提起假古砚的事。一个学生说:“说明真相,姚校长脸上确实难堪。”另一个说:“是的,他还会觉得亏了你,会想法用别的方式再补情,这就更复杂了。”舒老只好再次打消说明的念头,假古砚的事从此沉入记忆深处。又过了六年,舒老年近八十,所过生活正是世人所羡的安度晚年。人生到这一步,渐生彻悟,觉得财富确实
5、是身外之物,存有的古董、名人书画、雕刻艺术品,也许值些钱,可是还要钱做什么!也不应该留给儿孙任其靠变卖这些物件享受。舒老决定逐一归还原主。姚斌送的砚台,这回两方一并归还,其中一方澄泥砚是真的,就不再有因为是假的才归还的嫌疑,不会伤及对方面子,也不会再涉及补不补情。姚斌也已经退休在家,住在市郊。这天,舒老叫一个曾经的学生开车,把两方砚台送到姚斌家。他本想在门口递给姚斌后就马上离开,姚斌偏要他进家坐坐喝口茶。他一坐下,率真本性便占了上风,觉得假砚台的事还是该告诉姚斌,免得姚斌当珍宝再送别人,便脱口说了。姚斌先是惊呆继而尴尬:“那老兄也真是,怎么用假砚来糊弄我?”舒老顿时又后悔,连忙补救说:“我想,
6、送你的人也不会故意骗你,可能也受了卖砚台的人骗。”他的分析又深了一层,也是为帮姚斌缓解窘迫。姚斌愣了愣,似有所悟,感激地说:“真相在您老心里憋了这么多年,您背了这么久的包袱,反倒让我不安。幸好您今天终于告诉我真相,否则我还会无心地去糊弄别人。”舒老想想也是,感觉轻松了,洒脱地说:“是呀,说明你我都需要真相,不要包袱。”坐车回家的路上,舒老不由得回想,虽然有过几次想说明的冲动,但是别人认为不宜也就作罢,根子还是自己受“常理”的束缚,包袱背了这么多年,其实还是自己不敢放下。求真,还缺了点儿破茧而出的勇气!(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俞季年对古
7、玩比舒老内行,他的来访揭示了古砚的真相,俞季年从“常理”出发建议舒老不说出真相。B.小说结尾写舒老坐在车上回想起假砚风波,感慨良多,他认为求真需要勇气,由事及理,深化了小说主题,引人深思。C.小说采用倒叙的手法,从舒老书台上新添的一方古砚写起,然后按时间顺序叙述了由此引发的一系列故事,条理清晰。D.小说对舒老的形象塑造,主要是通过其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来实现的,不同描写手法的运用使人物更加丰满。2.俞季年是小说的次要人物,设置这一人物形象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3.陆涛声先生谈到本篇小说创作时说:“(小说)是胃镜探头插入的内窥式叙述,以自省对灵魂的微垢作洗涤。这种微垢,不
8、是常人共知的对与错,而是从大众常识的对中辨析出实质的错来,从而体现认识价值。”请结合文本分析“大众常识的对”“实质的错”和“认识价值”分别指什么。(6分)二、(2022广东深圳二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贞观元年,太宗谓侍臣曰:“自古帝王凡有兴造,必须贵顺物情。始皇营建宫室,而人多谤议者,为徇其私欲,不与众共故也。朕今欲造一殿,材木已具,远想秦皇之事,遂不复作也。至如雕镂器物,珠玉服玩,若恣其骄奢,则危亡之期可立待也。自王公已下,第宅、车服、婚娶、丧葬,准品秩不合服用者,宜一切禁断。”由是二十年间,风俗简朴,衣无锦绣,财帛富饶,无饥寒之弊。岑文本为中书令,宅卑湿,无帷帐之饰。
9、有劝其营产业者,文本叹曰:“吾本汉南一布衣耳,竟无汗马之劳,徒以文墨,致位中书令,斯亦极矣。荷俸禄之重,为惧已多,更得言产业乎?”言者叹息而退。户部尚书戴胄卒,太宗以其居宅弊陋,祭享无所,令有司特为之造庙。魏征宅内,先无正堂,及遇疾,太宗时欲造小殿,而辍其材为征营构,五日而就。遣中使赍素褥布被而赐之,以遂其所尚。贞观十年,治书侍御史权万纪上言:“宣、饶二州诸山大有银坑,采之极是利益,每岁可得钱数百万贯。”太宗曰:“朕贵为天子,是事无所少之,惟须纳嘉言,进善事。且国家得数百万贯钱何如得一有才行人不见卿推贤进善之事又不能按举不法震肃权豪惟道税鬻银坑以为利益昔尧、舜抵璧于山林,投珠于渊谷,见称千载。
10、后汉桓、灵二帝好利贱义,为近代庸暗之主。卿遂欲将我比桓、灵耶?”是日敕放令万纪还第。贞观十三年,魏征恐太宗不能克终俭约,上疏谏曰:“臣自擢居左右,每侍帷幄,屡奉明旨。常许仁义之道,守之而不失;俭约之志,终始而不渝。顷年已来,稍乖曩志,敦朴之理,渐不克终。”疏奏,太宗谓征曰:“人臣事主,顺旨甚易,忤情尤难。朕今闻过能改,庶几克终善事。若违此言,更何颜与公相见?复欲何方以理天下?自得公疏,深觉词强理直,遂列为屏障,朝夕瞻仰。又录付史司,冀千载之下,识君臣之义。”乃赐征黄金十斤,厩马二匹。(节选自贞观政要,有删改)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且国家得数百万贯钱何如/
11、得一有才行人/不见卿推贤进善之事/又不能按举/不法震肃/权豪惟道税鬻银坑/以为利益/B.且国家得数百万贯钱何如/得一有才行人/不见卿推贤进善之事/又不能按举不法/震肃权豪/惟道税鬻银坑/以为利益/C.且国家得数百万贯钱/何如得一有才行人/不见卿推贤进善之事/又不能按举不法/震肃权豪/惟道税鬻银坑/以为利益/D.且国家得数百万贯钱/何如得一有才行人/不见卿推贤进善之事/又不能按举/不法震肃/权豪惟道税鬻银坑/以为利益/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俸禄,朝廷给予各级官吏的薪酬。形式主要有实物、粮食、钱币等。B.治书侍御史,唐初为御史大夫的副职,管理赋税、俸
12、饷等财政事宜。C.还第,即回家。古代往往指官吏因辞职或被解职而返回自己的私宅。D.帷幄,指室内悬挂的帐幕,常代指天子的近侧或将帅的幕府、军帐。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太宗认为骄奢会带来灭亡的危险。他以俭律己,虽已备好材木,仍取消建造宫殿的计划;他又定规矩戒奢从俭,约束臣下,取得了明显成效。B.贞观年间,上下尚俭。岑文本因出身低微而觉得自己配不上高官厚禄,放弃谋求私产;而戴胄、魏征身居要职却居宅简陋,得到太宗的嘉许。C.权万纪建议朝廷开采宜、饶两州银坑获利,受到太宗责罚。太宗认为,天子应当采纳嘉言、多行善事,不能好利贱义而变成昏庸的君王。D.太宗尊崇尧舜之道,
13、不愿意重蹈桓帝、灵帝等昏君的覆辙;他不仅能以史为鉴,还乐于接受臣子劝谏,不断修正自我,力求做到慎终如始。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始皇营建宫室,而人多谤议者,为徇其私欲,不与众共故也。(2)顷年已来,稍乖曩志,敦朴之理,渐不克终。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10分)8.棋盘虽小,方寸之间,却蕴含无穷智慧。围棋,弈者持黑白二色圆形棋子在方形棋盘上对弈,棋子地位平等,双方以围地更多为目标,棋盘上往往出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象棋,开局双方隔阵对垒,棋子分为不同角色,行棋时有各自的规则,棋手排兵布阵展开攻防。跳棋,棋盘为六角形,可多人共同参与,棋子功能相同,
14、行棋时棋子可彼此借力,相互搭桥铺路,力求己方棋子率先全部到达终点。以上材料具有启示意义。如以此立意作文,写出你的立意。答案与解析阅读强化练5文学类文本阅读+文言文阅读+作文审题立意1.D解析 D项,“通过其肖像”错误。小说对舒老的形象塑造没有运用肖像描写。2.推动了小说情节发展。因他揭示了古砚的真相并对说出真相予以阻拦,才有了下文是否应该还砚情节的推进。凸显主人公舒老形象。俞季年重人情、好面子,与舒老的率真形成对比,更显求真的宝贵。丰富了小说主题思想。俞季年是重视常理的代表,像他这样的人还有很多,作者借此批判常情常理需要摒弃,求真坦诚才是人情之本。3.“大众常识的对”是人们约定俗成的、普遍认可
15、的常理常情。指俞季年以及舒老的两个学生从常情常理出发,建议舒老不要说明真相。这样做顾及了姚斌的情面。“实质的错”即认识到常理常情的弊病。指让舒老将真相隐藏、将姚斌蒙在鼓里的做法,带给舒老很大的精神负担,违背了舒老秉持的向真向善情怀,是不正确的。“认识价值”即以小见大,从一次对错认知中有所启发,有所觉悟。小说启示我们要率真坦诚,要有求真的智慧和勇气。4.C解析 “何如”表反问,用在句首,与“得一有才行人”联系紧密,不能断开,排除A、B两项;“不法”作“按举”的宾语,动宾之间不能断开,排除D项。5.B解析 B项,“管理赋税、俸饷等财政事宜”错,治书侍御史负责管理图籍文书。6.B解析 B项,曲解文意
16、,原文“吾本汉南一布衣耳,竟无汗马之劳,徒以文墨,致位中书令,斯亦极矣”是岑文本自谦之语,不谋求私产是他崇尚节俭、懂得自爱的表现,不是因出身低微而觉得自己配不上高官厚禄。7.(1)秦始皇兴建宫室,而很多人指责议论,是因他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不和民心一致。(2)近年以来,您逐渐违背了昔日的志向,敦厚俭约的理念也渐渐不能坚守到底了。参考译文 贞观元年,唐太宗对身边的大臣们说:“自古以来凡有帝王要兴建工程,必须重在依顺民心。秦始皇兴建宫室,而很多人指责议论,是因他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不和民心一致。我现在想建造一座宫殿,材料已经准备齐全,但想起过去秦始皇的事情,就不再兴建了。至于精雕细刻的器物,珠宝玉
17、器和服饰珍玩,如果放纵骄奢享用,那么国家危亡的日子就会立即到来。从王公以下,住宅府第、车服、婚嫁、丧葬,与官职品阶不相称的,应该一律停止。”从此二十年间,社会风俗简朴,人们的衣着不追求华丽,物资富饶,人们没有遭受饥寒之苦。岑文本担任中书令,他的房屋低下潮湿,没有帷帐之类的装饰。有人劝他买房置地经营产业,文本叹息道:“我本来只是汉水南边的一个平民百姓,始终没有汗马功劳,只是凭借一点文墨,就当上了中书令,这也是到了顶点了。现在我享受着这么高的俸禄,已经感到很惭愧了,还添置产业干什么呢?”劝他的人叹息着离开了。户部尚书戴胄去世后,唐太宗见他的居所很简陋,没有地方祭拜吊唁,于是下令有关部门专门为他营造
18、祭拜的庙宇。魏征的住宅里,开始时没有正堂,等到碰上他生病,唐太宗当时正要营造小型的宫殿,于是停下工,用这些材料为魏征营造正堂,五天就完工了。唐太宗还派使者带着素布被褥赐给他,以成全他节俭的志向。贞观十年,治书侍御史权万纪上书说:“宣州、饶州的大山里埋藏有银矿,如果把它们开采出来,可获得极大的收益,每年可向朝廷上缴钱数百万贯。”唐太宗说:“我贵为天子,金钱上的事一点也不缺乏,我需要的只是采纳对老百姓有益的忠言,推行对老百姓有益的善事。况且国家积攒数百万贯钱,哪比得上得到一个有才行的人?不见你推举贤能、表彰善事,也不能揭发奸邪之人、震慑肃清豪强,只知道上奏售卖银矿以此为利。过去,尧、舜把美玉扔在山
19、林,把宝珠沉没在深渊,因此流芳千古。后汉时,桓帝、灵帝重利轻义,是近世有名的昏聩君王。你是想把我与桓帝、灵帝相比吗?”就在这一天,他敕令权万纪停职回家。贞观十三年,魏征担心唐太宗不能始终坚持勤俭朴素,上疏进谏说:“我自从被提拔在陛下身边任职,常常侍奉君主,参与谋划,屡次接受英明的旨意。陛下常常赞许仁义的治国方法,坚持奉行而不放弃;厉行节俭的志向,从始至终不愿改变。近年以来,您逐渐违背了昔日的志向,敦厚俭约的理念也渐渐不能坚守到底了。”奏疏呈上去,太宗对魏征说:“臣子侍奉君主,顺从旨意非常容易,忤逆君主的意愿很难。我今天知道自己有过失时能改正,也许能做到善始善终。如果违背了这样的誓言,有什么颜面与您相见?又想用什么办法治理天下呢?自从得到您的奏疏,深深感到它言辞有力、道理正确,于是就书写在屏风上,早晚恭恭敬敬地观看。又抄录下来交给史官,希望千年之后的人们能够知道我们君臣之间应遵守的道义。”于是太宗赐给魏征十斤黄金,两匹厩马。8.参考立意 棋如人生,亦要团结协作方能制胜;既要学会下棋规则,也要用好人生规则;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