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颅内原发性淋巴瘤CT/MR诊断与鉴别诊断定义 一种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起源并局限于脑、脑膜 患者无全身受累表现,为结外淋巴瘤病因 Bailey于1929年首次报告“血管周围肉瘤”,20世纪70年代Yulie确认恶性淋巴瘤 CNS无淋巴循环与淋巴组织聚集,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病因 脑组织中血管周围未分化多能干细胞:免疫功能缺陷或免疫抑制剂(器官移植、自身免疫性疾病):EB病毒感染、疱疹病毒;IgH与Bcl-6基因突变。血管内淋巴细胞聚集外渗:颅脑外伤及炎症,淋巴细胞在CNS聚集恶化;CNS中可有T淋巴细胞,但少有B淋巴细胞,炎症刺激多激活T淋巴细胞;原位淋巴细胞恶性克隆增生、外周某些淋巴细
2、胞嗜中枢性;血脑屏障:“庇护所”。特征性影像延迟增强可见血管穿行其内颅内淋巴瘤影像表现 部位:好发于脑表面及中线附近脑实质内。病灶特征:(1)类脑膜瘤密度或信号特征(平扫时实性部分CT为稍高密度,MRI呈T1WI呈等、低信号,T2WI以等信号或稍高信号多见);(2)囊变范围较小,AIDS患者囊变较多;(3)钙化罕见;(4)增强扫描肿瘤明显强化,形态多样,边缘不规则,典型表现为结节状、握拳状、团块状,蝶翼样强化;边缘多有“棘状”突起及分叶,出现“缺口征”、“尖角征”及“脐凹征”,囊实性病灶囊性部分周边可见线样强化,形成“硬化环征”;(5)肿瘤的大小与瘤周水肿与占位效应不成比例。特征性影像-脑外型
3、类脑膜瘤信号特征累及脑膜形成脑膜尾征毛刺征(棘状)分叶征脑膜瘤型特征性影像-深部脑实质型类脑膜瘤信号蝶翼征棘状征握拳征分叶征特征性影像-深部脑实质型类脑膜瘤信号蝶翼征棘状征分叶征特征性影像-皮髓质交界型特征性影像-皮髓质交界型缺口征特征性影像-中心灰质型特征性影像-脑室型特征性影像-脑室旁并室管膜播散 血管内淋巴瘤l28hT1WIT2WIADCDWIMRS免疫功能正常PCNL的特点 发病年龄大,60岁左右 单发病灶多见 幕上多于幕下,病灶多位于脑室周围深部组织及大脑半球深部白质内,胼胝体容易受累 MRI信号接近脑灰质,信号较均匀,囊变、坏死、出血、钙化少见。DWI明显高信号,ADC信号较低。增强后病灶明显强化,部分病例可见裂隙状低信号 对化疗、放疗、激素敏感。环形强化硬化环征 开环征免疫功能缺陷PCNL的特点 幕上脑实质较多见,占55%常见于胼胝体,基底节区与其它深部脑核 增强形态多样,不均匀强化与环状强化较多见,薄壁环,不规则环,可有壁结节 坏死较多见,约占64%多发病灶较多见,约占50%脑室旁病灶常侵犯脑室引起室管膜种植性转移,约占 38%脑膜强化不多见感谢您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