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汽车传动系统新技术目录2.1 无级变速器CVT2.2 双质量飞轮2.3 汽车双离合器变速器技术2.4 驱动防滑系统2.5 四轮驱动系统2.6 混合动力汽车的传动技术2.7 纯电动汽车的传动系统2.1 无级变速器无级变速器CVT液力自动变速器(AT)n液力自动变速器是将发动机的机械能平稳地传给车轮的一种液力机械装置,以其良好的乘坐舒适性、方便的操纵性、优越的动力性、良好的安全性奠定了在汽车工业的主导地位。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n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既具有液力自动变速器自动变速的优点,又保留了原手动变速器齿轮传动的效率高、成本低、结构简单、易制造的长处。它结合了二者优点,是非常适合我国国情
2、的机电一体化高新技术产品。它是在现生产的机械变速器上进行改造的,保留了绝大部分原总成部件,只改变其中手动操作系统的换挡杆部分,生产继承性好,改造的投入费用少,非常容易被生产厂家接受。它的缺点是非动力换挡,这可以通过电控软件方面来得到一定弥补。无级变速器的类型n驾驶灵活、低油耗和低噪声要求变速器挡位越多越好,这种思想的进一步延伸就是无级变速。无级变速传动(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CVT)指无级控制速比变化的变速器。它能提高汽车的动力性、燃料经济性,驾驶舒适性,行驶平顺性。电控的CVT可实现动力传动系统的综合控制,充分发挥发动机特性。带式CVTn人们首
3、先应用的带式CVT是橡胶带式,它装用于DAT公司的微型乘用车及Volvo 340系列乘用车上,但因传递功率容量低,而被橡胶与金属带、金属带及链带等形式所取代。其中又以VDT(Van Doornes Transmission)的金属带最为成功。除这类湿式带外,最近由树脂和铝合金等构成的干式带也问世,它用直流电机控制,其特点是:起步由定传动比的齿轮,即副传动路线来传递动力,保证起步性能;当达到规定车速时,再变换到由带传动确定的主传动路线。链式CVTn链式CVT是带的另一种形式,类似自行车的链条,它由3部分组成:内连接片、压板连接片和连接它们的浮动销,销相互滚动,使链条在弯曲时摩擦力小,且具柔性。销
4、的表面被冲压,以使其与轮的接触随旋转半径的减小而从上移到下,使链表面保持磨损稳定。链轮表面的沿轮向凸起是防止链因摩擦系数下降而打滑。链可不必有固定周节,从而消除纯音色,有利于降低噪声。另外,它比带式CVT简单价廉。CVT的特点的特点n汽车采用无级变速器之后,可以实现发动机与变速器的最佳匹配,使发动机长时间工作在最佳工况下,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排放性和舒适性。因此,它具有如下特点:n(1)提高燃油经济性n(2)提高动力性能n(3)减少排放量n(4)节约成本n(5)改善了驾驶舒适性能机械式CVT的结构n机械式无级变速器由电控系统、液压控制系统、传动装置、速比调节装置、安全缓冲转
5、置和金属带组成。n汽车的横置发动机通过变速器壳内的离合器与换向机构,带动金属带锥盘变速器、主减速器、差速器和半轴齿轮等,通过半轴带动左右万向节轴驱动前轮。车辆行驶时,当主、被动工作带轮的可动部分通过控制高压油使其按需要做轴向移动时,改变了主、被动轮的工作半径比,从而满足了外界对汽车的要求。机械式CVT变速器的工作原理nCVT系统主要由主动轮组、从动轮组、金属传动带和液压控制系统及电子控制系统等组成。主动轮组和从动轮组都由固定盘和可动盘组成,固定盘在轴上固定不动,而可动盘在液压控制系统的控制下可以沿轴向移动。可动盘与固定盘都是锥面结构,他们各自的锥面共同形成V型槽与V型金属传动带啮合。n发动机输
6、出动力首先传递到CVT的主动轮,然后通过V型金属传动带传递到从动轮,最后经减速器、差速器传递给汽车驱动轮。CVT变速是由液压控制系统控制主动轮与从动轮的可动盘作轴向移动来改变主动轮、从动轮锥面与V型传动带啮合的工作半径,从而改变传动比,从而实现了无级变速。n汽车开始起步时,主动轮的工作半径较小,变速器可以获得较大的传动比,变速器获得较大的减速。随着车速的增加,主动轮的工作半径逐渐减小,从动轮的工作半径相应增大,CVT的传动比下降,变速器输出转速升高,使得汽车能够以更高的速度行驶。机械式CVT变速器的工作原理图1-主动工作轮不动部分;2-主动工作轮可动部分;3-离合器;4-发动机飞轮;5-主动工
7、作轮液压控制缸;6-金属带;7-从动工作轮固定部分;8-中间减速器;9-主减速器与差速器;10-主动工作轮可动部分;11-从动工作轮液压控制缸;12-液压泵机械式CVT的关键部件n(1)金属传动带n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的核心元件是金属带组件,由几百片(现已达400多片)V形金属片和两组金属环组成高柔性的金属带。每个金属V形块的厚度为1422mm,在两侧工作轮挤压力作用下推挤前进来传递动力。两侧的金属环由多层薄钢带、带环叠合而成,在传动中正确引导金属元件的运动。较薄的厚度对减少运动噪声十分重要。较多的元件与带轮接触,降低接触面压力,还可允许其表面偶尔出现一两个损坏,有利于耐久性的提高。这种金属带的
8、特点是使带轮可以最小的卷绕半径工作,速比范围大,转矩传递容高。机械式CVT的关键部件n(2)工作轮n主从动工作轮构成变速机构,主动工作轮由固定部分(固定锥盘)和可动部分(可动锥盘)组成,从动工作轮也是由固定部分和可动部分组成。n主、从动工作轮的可动部分可做轴向移动;工作轮的固定部分和可动部分间形成V形槽,金属带在槽内与它啮合;工作面大多为直线锥面体,也有球面体、复合母线锥体。在控制系统的作用下,可动锥盘依靠钢带一滑道结构做轴向运动,可连续地改变传动带的工作半径,从而实现无级变速传动。n无级变速器动力传递是由发动机飞轮经离合器传到主动工作轮、金属带和从动工作轮后再经中间减速齿轮机构和主减速器,最
9、后传递给驱动轮。n(3)液压泵n液压泵为系统控制的液压源,其类型有齿轮泵和叶片泵两种。CVT的控制系统一般采用机械液压式控制和电子液压控制两种类型的液压泵。机械式CVT的关键部件工作轮的工作原理CVT系统控制n(1)机械液压控制系统n机械液压控制系统主要由油泵、主阀体、控制阀、离合器和制动器等组成。有的轿车无级变速器还装有液力变矩器,例如日产天籁轿车。右图所示为机械液压控制系统工作原理示意图。当驾驶员踩下加速踏板,通过柔性钢索1带动换挡凸轮2转动,控制速比控制阀3。由发动机驱动的液压泵8将压力油输送给主压力控制阀9。主压力控制阀9根据工作轮位置传感器4的液压信号,控制速比控制阀3中的压力,从而
10、控制主、从动工作轮可动部分的液压缸中油液的压力,以调节金属带与工作轮的工作半径,实现无级自动变速。1-柔性钢索;2-换挡凸轮;3-速比控制阀;4-工作轮位置传感器;5-主动工作轮液压缸;6-从动工作轮液压缸;7-金属带;8-液压泵;9-主压力控制阀;10-加速踏板;11-节气门CVT系统控制n(2)电液控制系统n目前CVT电液控制系统主要有单压力回路和双压力回路两种。其工作原理如左图所示。n系统中包括电磁离合器的控制和主从带轮的传动比控制。传动比由发动机节气门信号和主从带轮转速所决定。电子控制单元根据发动机转速、车速、节气门开度和换挡控制信号等控制主从动带轮上伺服液压缸的压力,主、从工作轮的可
11、动部分轴向移动,改变金属带与工作轮间的工作半径,从而实现无级变速。几种无级自动变速器的典型应用n(1)CVT与电磁离合器组成无级变速传动n用磁粉式离合器与采用VDT钢带的CVT组合的无级变速传动系统,简称为“ECVT”。n磁粉式离合器是靠本身的电磁力来传递扭矩的。在离合器主、从动部分之间有密闭空间,内放3050 的磁化钢微粒(磁粉),密闭空间外缠绕有线圈。通电后散状磁粉在磁场中开始“凝固”,即磁粉在磁场中形成磁链,把从动毂与电磁铁连在一起。通电电流越大,磁链数目越多,磁链强度也越高,则磁粉式离合器传递转矩的能力也越大。当电流大到足以使磁粉离合器主、从动部分牢牢地接合在一起时,离合器便停止打滑。
12、磁粉的粘结力特性与电流值成正比,所以对离合器的接合时间和力的控制,可通过发动机节气门开度与车速两个参数来控制线圈中电流的大小和通电时间的长短。几种无级自动变速器的典型应用电磁离合器与CVT组成的无级变速传动机构这种离合器结构简单,容易实现转矩平稳增长,主、从动部分不接触,无磨损,而且电磁铁与从动毂之间的间隙在工作中不发生变化,故无需调整间隙,且允许主、从动部分存在较长时间的滑磨。因此,它不仅很理想地解决了装用CVT车辆的起步问题,而且与装用液力耦合器的CVT车辆相比,可以防止变速时爬行和消除始终存在的滑转损失;但它要求磁粉材料的化学物理性能稳定。几种无级自动变速器的典型应用n(2)双状态无级变
13、速传动n液力耦合器、电磁离合器等仅解决起步平稳问题,因其均不变更转矩,所以并未扩大CVT总传动比范围。但用液力变矩器组合,不仅能提供最佳起步性能,而且由于它的变矩作用扩大了总传动比的变化范围,降低了CVT自身的变化范围,从而使CVT传动易于使发动机调节到处于最佳燃油经济性的区域内工作。n德国ZF公司于1991年开发出适用于轿车的无级变速传动装置。它是CVT与综合式液力变矩器(即带锁止离合器的液力变矩器)组成的组合式无级变速传动系统。其动力传动路线是:发动机动力经液力变矩器2(或锁止离合器1)、行星齿轮机构5,再经CVT 7、减速齿轮8、最后传给差速器9、半轴10和驱动轮。所谓双状态是指当起步和
14、低速时液力变矩器工作;当速度增加至变矩器耦合点工况时,转换到CVT传动,此时变矩器转换成锁止离合器锁止工况下工作。这种先为液力无级变速,后转为“纯机械无级变速(CVT)”的组合,称为双状态无级变速传动。几种无级自动变速器的典型应用CVT与液力变矩器组成的无级变速传动1-锁止离合器;2-液力变矩器;3-液压泵;4-前进挡离合器;5-行星齿轮机构;6-倒挡离合器;7-金属带无级变速器;8-减速齿轮;9-差速器;10-半轴几种无级自动变速器的典型应用双状态无级变速传动系统示意图1-发动机;2-扭转减振器;3-液力变矩器;4-转换离合器;5-工作轮;6、9-内、外侧万向节;7-单向离合器;8-差速器;
15、10-传动链;F-前进挡离合器;R-倒挡离合器液力变矩器的功率通过传动链10传至差速器8,CVT无级变速传动与其平行布置。这种组合在传动比7:1范围内可提高30的效率,故即使在公路上行驶仍可提高燃油58的经济性。当加速行驶接近变矩器耦合点工况时,转换离合器4开始工作,CVT、开始工作。传递变矩器动力的传动链10的传动比基本上与CVT钢带传动的低挡传动比相同,故当液力变矩器传动转换为CVT传动时,车辆在重载、大节气门开度下工作,转换离合器基本上能与CVT的工作轮同步转换。因此,从液力变矩器换入纯机械无级变速非常平顺。活齿式无级变速器n在机械传动领域,攻率和效率是两个最主要的指标,现有汽车变速领域
16、认为,只有齿轮传动才能使功率和效率达到最高,但纯粹的齿轮传动是不可能实现无级变速的。活齿啮合这项全新理论的提出,突破了传统CVT的功率极限,活齿无级变速器巧妙地将齿轮传动进行“活齿微积分”实现了活齿无级啮合传动,于是,活齿无级变速器就拥有了齿轮传动和现有金属带无级变速传动的全部优点。n目前,样机测试扭矩已超800Nm,超出国际指标近三倍。这种活齿无级变速器的结构非常简单,制造成本低。n活齿无级变速器的动力传动仍然依赖钢带和带轮,但是此带轮是带有活动齿带轮,钢带则是带有活齿的钢带。可以看成是具有活动持的齿轮和齿条系统。活齿式无级变速器n活动齿轮由调位圈调整成圆周的形式,调位圈要使用韧性和强度和高
17、的材料制成。活齿无级变速器的关键设计在于活齿的钢带。n活动齿条、定位键可以在内钢带上套动,内钢带起限制并使其绕活动齿轮啮合运动的作用,外刚带则是贯穿各个活动齿条,起各条齿分力收集,保持结构的作用。定位键的第一个主要作用是连接各调位钢片弹簧;第二个主要作用是保证各活动齿条的最小齿距,确保活动条齿与活动轮齿的啮合。活齿式无级变速器n活齿无级变速器的变速原理为活动齿轮通过两端的凸台受带轮的凹形导轨控制改变各齿轮单元构成的虚拟齿轮圆的半径大小,活动条齿则在钢片弹簧的作用下与活动齿轮单元的三联齿啮合,不啮合的部分也由钢片弹簧自动调整齿距,所有活动条齿可以在钢带上作细微套动。n所有活动条齿和钢带之间的摩擦
18、系数要取值适当,否则钢片弹簧不能起调整作用或活动条齿绕钢带空转。又因为啮合的三联齿部分受到钢带的束缚力,摩擦力会自动增大,而不啮合的部分则可以由钢片弹簧自动均匀调整,所以在活动齿轮单元组成的虚拟齿轮圆半径发生变化后,不啮合的活动条齿的齿距会自动调整,啮合活动齿在钢带压力下产生足够有益摩擦力将动力在钢带与带轮之间工作,开始稳定传输动力。这种将摩擦按要求分配的设计将能承受更大的扭矩也将拥有更高的工作效率。活齿式无级变速器活齿式无级变速器活齿无级变速器变速原理示意图2.2双质量飞轮双质量飞轮双质量飞轮n双质量飞轮是当前汽车上隔振减振效果最好的装置。因此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欧洲得到广泛推广,已从高级
19、乘用车推广到中级乘用车,这与欧洲人喜欢手动挡和柴油车有很大关系。众所周知,柴油机的振动比汽油机大,为了使柴油机减少振动,提高乘坐的舒适性,现在欧洲许多柴油乘用车都采用了双质量飞轮,使得柴油机乘用车的舒适性可与汽油机乘用车媲美。双质量飞轮的结构n双质量飞轮式扭转减振器的基本结构有三部分:第一质量(第一飞轮),第二质量(第二飞轮)和两质量之间的减振器。两种扭转减振器的结构比较示意图1-第一飞轮;2-减振器;3-第二飞轮双质量飞轮的减振原理n双质量飞轮式扭转减振器的实质在于:一方面由弹簧扭转减振系统,来吸收发动机输出扭矩中所包含的变动扭矩成分,将平均化的扭矩传递给变速器,衰减扭转与振动有关的振动和噪
20、声;另一方面,通过将飞轮分成不同质量的两块,使整个动力传动系统的固有频率大大降低,从而使发动机的工作转速范围避开共振区。n与采用整体型飞轮相比,采用双质量飞轮式扭转减振器对降低动力传动系的扭转振动有着十分显著的效果。通过对双质量飞轮式扭转减振器的扭转特性进行最佳的选择和优化,确定其相应的结构性能数,可以使发生扭转共振现象时的发动机转速下降到实际使用的工作转速范围以下,也即是发动机怠速转速范围以下,从而确保双质量飞轮式扭转减振器对发动机的变动扭矩的激励达到较理想的吸收能力。双质量飞轮扭振减振器的优点n(1)可以降低发动机变速器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以避免发动机处于怠速时发生共振。n(2)可以加大减
21、振弹簧的安装半径,降低减振弹簧刚度K并容许增大转角。n(3)由于双质量飞轮扭转减振器的减振效果较好,因此在变速器中可以采用黏度较低的SAE80号齿轮油而不致产生齿轮冲击噪声,并可改善冬季的换挡过程。n(4)由于采用双质量飞轮后,空间变大,限制和约束减少,所以我们可以尝试着使用其他形式的弹性和阻尼,如液力阻尼、橡胶弹簧等,以期达到最佳减振效果。n(5)改善传动系的布置,延长传动系零部件寿命。双质量飞轮扭振减振器的缺点n(1)结构较离合器从动盘式复杂,加工制造困难且成本高。n(2)减振弹簧分布半径增大,在发动机高速转动下,弹簧径向的离心力和切向的变形量增加,使弹簧的磨损加剧。n主要原因如下:n(1
22、)由于飞轮上靠近中心的位置用于安装与曲轴法兰盘连接的螺栓和支撑第二质量的轴承了,因此减振器弹簧在径向上向外移动了一定距离,使分布半径变大,因而,在同样的转速下意味着弹簧要承受更大的离心力。n(2)在同样的转速下,由于半径增大,弹簧在切向上的运动量也会加大,这也会加大弹簧的磨损速度。n(3)为了适应双质量飞轮式扭振减振器的功能要求,双质量飞轮式扭振减振器要吸收更大的转速波动,这也会导致弹簧运动量加大而加速弹簧的磨损。双质量飞轮的分类n目前,双质量飞轮的结构有很多种,但是不论结构如何,双质量飞轮都是由第一质量、第二质量和扭转减振器等三部分组成的。第一质量与发动机曲轴输出法兰盘相连接,第二质量通过一
23、个轴承安装在第一质量上,第二质量上又安装有离合器壳等。第一质量和第二质量之间设置了弹性机构和阻尼机构,通过弹性机构传动实现二者相对转动并传递扭矩。n双质量飞轮的种类主要包括:n(1)就双质量飞轮采用的弹性元件而言,有螺旋弹簧式和橡胶弹簧式两种,螺旋弹簧式又可根据弹簧的布置分为径向弹簧式和周向弹簧式,其中周向弹簧式又有长曲线弹簧式和短轻直弹簧式之分。n(2)就双质量飞轮采用的摩擦阻尼类型而言,有干摩擦阻尼式、粘性摩擦阻尼式和空气阻尼式。n(3)就双质量飞轮采用的轴承类型而言,有滚动轴承式、滑动轴承式和推力轴承式。双质量飞轮的典型结构及特点n这种双质量飞轮式扭振减振器在飞轮第一质量和减振器之间形成
24、一个封闭的隔腔,在隔腔内布置长弧形螺旋弹簧,并采用内、外组合式弹簧或长、短弹簧分层布置等多种设计方案,从而实现弹性分级。同时,在隔腔内充满了油脂,由于油脂在对运动起阻尼作用的同时也能润滑弹簧,此时弹簧的磨损成为次要问题,因而可以加长弹簧长度,增加其有效压缩量,进而使飞轮两质量间有较大的相对扭转角(一般可达2030),最高可达45。由于其扭转刚度小,共振频率低,因而控制扭振和噪声的能力增强,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双质量飞轮。采用长螺旋弹簧的双质量飞轮(Double Mass Flywheel-Circumferential Spring,DMF-CS)双质量飞轮的典型结构及特点nDMF-CSS扭振减
25、振器采用直螺旋弹簧作为弹性元件,通过选择弹簧的线性刚度、弹簧帽与滑块或滑块之间的初始距离等实现多级非线性弹性特性。n由于在双质量飞轮式扭振减振器中,减振弹簧分布的半径较大,所受的离心力大,在与传统从动盘式扭振减振器减振弹簧分布角相同的情况下,其弹簧的长度增加,因此弹簧易发生径向变形,导致弹簧与窗口接触,加剧弹簧的磨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选择较轻的弹簧,使其离心力减小,同时又因其较短,径向弯曲和周向变形也小,因而较好地解决了弹簧的寿命问题。同时,弹簧帽和滑块大大降低了弹簧的磨损程度,也减小了弹性机构在制造、装配等环节的难度。为了保证传递足够大的转矩,通常由多组弹簧共同工作。采用短轻直弹簧的双质量
26、飞轮(Double Mass Flywheel-Circumferential Short Spring,DMF-CSS)双质量飞轮的典型结构及特点n为了使减振器在各种不同工况下均能很好地工作,常将弹簧分组,各组弹簧的刚度不一样,起作用的时间不一样,从而获得良好的非线性特性。带怠速减振级的减振器就是将先起作用的一组弹簧刚度设计得很低,专门用于减缓怠速时的噪声。带怠速减振级的DMF-CSSn采用短轻直弹簧的双质量飞轮按其与摩擦阻尼元件的连接方式还可以分为串联式和并联式两种,前者的实际使用效果更好些,但结构复杂,设计和布置较困难。为了更好地发挥减振性能,人们还采用了行星齿轮机构。双质量飞轮的典型结
27、构及特点带行星齿轮机构的DMF-CSSn径向双质量飞轮式扭振减振器的结构特点是其减振弹簧为直弹簧,并分组安装在由减振器侧板、从动板组成的沿飞轮径向的弹簧室中,侧板和从动板通过两个传动销分别与飞轮的第一质量和第二质量相连。当减振器不承受转矩时,弹性机构组件处于沿飞轮径向的初始位置;当其受到转矩作用时,第一飞轮、第二飞轮之间产生相对转角,而减振弹簧只产生简单的轴向压缩变形。这样布置弹簧可使减振器具有非常理想的光滑渐硬的非线性弹性特性,其扭转刚度随着传递扭矩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双质量飞轮的典型结构及特点径向双质量飞轮(Double Mass Flywheel-Radial Spring,DMF-RS)
28、n采用橡胶弹簧的双质量飞轮如右图所示,减振器用橡胶弹簧代替了前一方案中钢丝螺旋弹簧,这样就不存在前述的弹簧磨损问题,同时由于橡胶的非线性弹性特性和较高的内阻尼,使得减振器的弹性特性更为合理,同时还简化了结构。n这种减振器的主要缺点是:橡胶弹簧容易老化;长时间工作后橡胶发热,会使其阻尼下降。双质量飞轮的典型结构及特点橡胶弹簧双质量飞轮n大多数双质量飞轮采用的都是干摩擦阻尼或粘性阻尼,这两种阻尼都很好实现。粘性阻尼一般都是将弹簧舱密封,并在里面注满粘性材料来实现的。干摩擦阻尼一般是在两个飞轮之间添加摩擦材料来实现的。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概念,就是采用空气阻尼来实现减振。空气阻尼双质量飞轮通常是由三组
29、行驶级弹簧和三组怠速级弹簧交叉布置。其中每组怠速级弹簧由两个端头,中间柱状像胶块及两个弹簧组成,端头与柱状橡胶块形成封闭腔室,传递转矩时封闭室受压,空气经端头中间的排气孔排出,起到阻尼的作用。双质量飞轮的典型结构及特点采用空气阻尼的DMFn绝大部分双质量飞轮都使用滚动轴承,但也有一些使用滑动轴承和推力轴承的。采用滑动轴承的双质量飞轮结构的飞轮减振器其两个飞轮之间采用滑动轴承连接,使得弹簧的布置空间变大,但加工和制造相对困难一些。采用推力轴承的双质量飞轮结构的飞轮减振器结构更为简单,加工和制造也更为方便。双质量飞轮的典型结构及特点采用滑动轴承的DMF 采用推力轴承的DMFn液力双质量飞轮式扭振减
30、振器是在上个世纪80 年代末、90年代初期出现的一种新型双质量飞轮式扭振减振器,它从根本上摆脱了传统离合器从动盘式扭振减振器设计思想的束缚,为扭振减振器的设计开辟了一个新思路。n液力双质量飞轮的基本原理是:油路连接飞轮的第一质量和第二质量,液压泵驱动油液传递动力,在不同的工况下,不同的阀体处于不同的工作状态,从而控制阻尼的大小,利用减振弹簧室来平滑转矩波动,并由弹簧室的大小来控制其极限转角。这种形式的双质量飞轮式扭振减振器性能优良、结构紧凑,但加工制造成本较高,其控制系统也较复杂。双质量飞轮的典型结构及特点液力双质量飞轮n近年来,有人开始研究采用离心摆来消除发动机的振动。这种结构的双质量飞轮有
31、两种实现方案:一种是将离心摆安装在第一飞轮上,另一种是将离心摆安装在第二飞轮上。n离心摆安装在第一飞轮上时,它可同时对作用在附件上的激励起到减振作用,第一飞轮密封舱内的润滑材料也可以对它起到润滑作用,但所需的离心摆的质量很大,大约为35kg。离心摆安装在第二飞轮上时,不能对作用在附件上的激励起作用,但却可将离心摆的质量降低到约1kg。摆式双质量飞轮双质量飞轮的典型结构及特点2.3 汽车双离合器变速器技术汽车双离合器变速器技术双离合器变速器的结构n双离合器变速器使用两个离合器,但没有离合器踏板。最新的电子系统和液压系统控制着离合器,正如标准的自动变速器中的一样。在双离合器变速器中,离合器是独立工
32、作的。一个离合器控制了奇数档位(如:1 档、3 档、5 档和倒档),而另一个离合器控制了偶数档位(如:2档、4档和6档)。使用了这个布局,由于变速器控制器根据速度变化,提前啮合了下一个顺序档位,因此换档时将没有动力中断。n双离合器变速器主要由双离合器、机械部分变速器、自动换档机构、电子控制液压控制系统组成。其中最具创意的核心部分是双离合器和机械部分变速器中的两轴式的输入轴。这个精巧的两轴式结构分开了奇数档和偶数档。不象传统的手动变速器将所有档位集中在一根输入轴上,双离合器变速器将奇数档和偶数档分布在两根输入轴上。外部输入轴被挖空,给内部输入轴留出嵌入的空间。以6档变速器为例,内部输入轴上安装了
33、1档、3档、5档和倒档的齿轮,外部输入轴上安装了2档、4档和6档的齿轮。这使得快速换档成为可能,维持了换档时的动力传递。双离合器变速器的结构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结构简图n目前已上市的双离合器变速器使用了湿式多片式的离合器。湿式离合器就是将离合器零部件浸入润滑油中以减少摩擦和限制热量的产生。一些制造商正开发使用干式离合器的双离合器变速器,干式离合器通常跟手动变速器相关,但目前所有装备双离合器变速器的量产车均使用湿式离合器。双离合器变速器的结构湿式离合器结构图双离合器变速器的工作过程n湿式多片式离合器是利用液压压力来驱动齿轮。当离合器结合时,离合器活塞内的液压使一组螺旋弹簧零件受力,这将驱使一组离合
34、器盘和摩擦盘压在固定的压力盘上,油压的建立是由变速器控制器指令电磁阀来控制的。摩擦片内缘处有内花键齿,以便与离合器鼓上的外花键相啮合。离合器鼓与齿轮组相连,这样就可以接受传递过来的力。为分离离合器,离合器活塞中的液压就会降低,在弹簧的作用下,离合器就会分开。双离合器变速器的工作过程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工作原理n1、换档工作过程n如左图所示,为一个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图,它为了实现动力换档,将档位按奇数档(1、3、5档)与偶数档(2、4档)分开配置,分别与两个湿式离合器相连。其1、3、5档与离合器C1联结在一起,而2、4档联结在离合器C2上。离合器C1的输出轴为一个实心轴,而离合器C2
35、的输出轴是套在C1输出轴外面的一个空心轴,两个输出轴是同心的。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图n在车辆处于停车状态时,两个离合器都是常开式的,即在平时两个离合器均处于分离状态,不传递动力。当车辆起步时,因C1分离,自动换档机构将档位切换为I档,然后离合器C1接合,车辆开始起步运行,这时的控制过程与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类似。车辆换入I档运行后,因为此时离合器C2处于分离状态,不传递动力,当车辆加速,达到接近II档的换档点时,自动换档机构可以将档位提前换入II档,离合器C1开始分离,同时离合器C2开始接合,两个离合器交替切换,直到离合器C1完全分离,离合器C2完全接合,整个换档过程结束,与目前的AT
36、自动变速器相同。车辆进入II档运行后,车辆自动变速器电控单元可以根据相关传感器信号知道车辆当前运行状态,进而判断车辆即将进入运行的档位,如果车辆加速,则下一个档位为III档,如果车辆减速,则下一个档位为I档。而I档和III档均联接在离合器C1上,因为该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不传递动力,故可以指令自动换档机构十分方便的预先换入即将进入工作的档位,当车辆运行达到换档点时,只需要将正在工作的离合器C2分离,同时将另一个离合器C1接合,配合好两个离合器的切换时序,整个换档动作全部完成。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工作原理n2、离合器切换控制n在换档过程中,发动机的动力始终不断的被传递到车轮,所以这样完成的换档过
37、程为动力换档。但是在两个离合器切换过程中,与AT自动变速器一样,必然存在工作重叠的部分。如何控制好C1与C2的配合时序,是双离合器控制策略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在这方面,我们经过摸索,已经总结出了成熟的控制规律。如果两个离合器重叠量过大,则会出现双锁死的情况,会产生破坏作用;如果两个离合器重叠量过少,则仍会出现少量动力切换中断的情况。所以,需要对两个离合器的工作进行精确的调节。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工作原理双离合器工作切换过程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工作原理 节气门开度 发动机转速 第一离合器 输入轴转速 第二离合器 输入轴转速 车速 档位 油液温度 其它信号 TCU 液压动力源 第一离合器 操纵机构
38、 第二离合器 操纵机构 换档机构 发动机控制 第一离合器 第二离合器 变速箱 发动机 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控制系统框图典型的双离合器变速器n目前唯一量产的双离合器变速器是德国大众的DSG(Direct Shift Gearbox)变速器。n下面以DSG变速器为例,简单介绍双离合器变速器的工作过程。n在 1 档起步行驶时,动力传递路线如下图中直线和箭头所示,外部离合器接合,通过内部输入轴到1 档齿轮,再输出到差速器。同时,图中虚线和箭头所示的路线是2 档时的动力传输路线,由于离合器2是分离的,这条路线实际上还没有动力在传输,是预先选好档位,为接下来的升档做准备的。当变速器进入2 档后,退出1 档
39、,同时3 档预先结合。所以在DSG 变速器的工作过程中总是有2 个档位是结合的,一个正在工作,另一个则为下一步做好准备。nDSG变速器在降档时,同样有2个档位是结合的,如果6档正在工作,则5档作为预选档位而结合。DSG变速器的升档或降档是由变速器控制器(TCU)进行判断的,踩油门踏板时,变速器控制器判定为升档过程,作好升档准备;踩制动踏板时,变速器控制器判定为降档过程,作好降档准备。n一般变速器升档总是一档一档地进行的,而降档经常会跳跃地降档,DSG 变速器在手动控制模式下也可以进行跳跃降档,例如,从6 档降到3 档,连续按3 下降档按钮,变速器就会从6 档直接降到3档,但是如果从6档降到2档
40、时,变速器会降到5 档,在从5档直接降到2 档。在跳跃降档时,如果起始档位和最终档位属于同一个离合器控制的,则会通过另一离合器控制的档位转换一下,如果起始档位和最终档位不属于同一个离合器控制的,则可以直接跳跃降至所定档位。典型的双离合器变速器DSG变速器各档位动力传递路线DSG变速器各档位动力传递路线DSG变速器各档位动力传递路线七速双离合器变速器与托森差速器的传动原理 七速双离合器变速器采用了“直接动力传递”换挡,换挡时间短.传动过程中的能耗损失非常有限,大大提高了车辆的燃油经济性;反应非常灵敏;车辆在加速过程中不会有动力中断的感觉,使车辆的加速更加强劲、平稳.2.4 驱动防滑系统驱动防滑系
41、统n防滑控制系统主要包括制动防滑系统和驱动防滑系统两种。前者的功能是防止汽车在制动过程中车轮被抱死滑移,使汽车的制动力达到最大,缩短车辆的制动距离,并且能提高汽车在制动过程中的方向稳定性和转向操纵能力,被称为制动防抱死系统(Antilock Brake System,ABS);但是当汽车在驱动过程(如起步、转弯、加速等过程)中,ABS系统不能防止车轮的滑转,因此针对这个要求又出现了防止驱动车轮发生滑转的驱动防滑系统(Acceleration Slip Regulation,ASR,也称为TRC)。由于驱动防滑系统是通过调节驱动车轮的驱动力来实现工作的,故它也常被称为牵引力控制系统(Tracti
42、on Control System,TCS)。驱动防滑系统的理论基础n在硬质路面上,车轮与路面之间的附着力就是车轮与路面之间的摩擦力。由摩擦定律可推知,车轮与地面之间的附着力取决于车轮的垂直载荷与附着系数。即:n F=G n实际在汽车行驶过程中,车轮与地面之间的垂直载荷和附着系数都会随着很多因素的变化而变化,所以,车轮与地面之间的附着力也是变化的。假设忽略车轮垂直载荷的变化,那么,附着力就只取决于车轮与地面之间的附着系数,而附着系数主要取决于道路状况(道路种类、干湿程度等)、车轮状况(车轮的类型、气压、新旧程度等)以及车轮相对于路面的运动状态。而要设法对驱动轮进行控制,道路状况与车轮状况是不能
43、随时改变的,因此只有从车轮相对于地面的运动状态角度进行考虑。n实际车轮附着力受很多因素影响,它是一个随机的变量。因此,为了控制车轮的滑动率,就要对作用于车轮上的力矩进行实时的自适应调节,即要求防滑控制系统具有足够快的反应速度和足够高的调节精度,否则,就难以将车轮的滑动率控制在最理想的范围内。驱动防滑系统的控制方式驱动防滑系统的控制方式n1、调节发动机扭矩n发动机输出力矩调节主要有三种方式:点火参数的调节、燃油供给调节和油门位置调节。对于汽油机,控制方法主要有:燃油供给控制;点火正时控制;节气门开度控制(化油器式)或喷油量控制(燃油直接喷射式)。n2、驱动轮制动调节n当驱动车轮出现打滑时,直接向
44、该轮上施加制动力矩,使车轮转速降至最佳的滑转率范围内。由于制动压力直接施加到打滑的车轮上,因此,这种方法的响应时间是最短的。驱动防滑系统的控制方式驱动防滑系统的控制方式n3、差速器锁止控制n普通的开式差速器左右轮输出相同的扭矩,在路面两侧附着系数相差很大时,高一侧驱动轮的驱动力得不到充分发挥,限制了车辆的牵引性。锁定差速器和粘性耦合差速器虽然提高了车辆的牵引性,但损害了车辆的稳定性。防滑差速器可以根据路面条件在一定程度上锁止,使左右驱动轮的输出扭矩根据锁定比和路面情况而不同。该控制方式只适合于后轮驱动车,较驱动轮制动力矩控制成本要高。驱动防滑系统的控制方式驱动防滑系统的控制方式n4、离合器或变
45、速器控制n离合器控制是指当发现汽车驱动轮发生过度滑转时,减弱离合器的结合程度,使离合器主、从动盘出现部分相对滑转,从而减小传递到半轴的发动机输出扭矩;变速器控制是通过改变传动比来改变传递到驱动轮的驱动扭矩,以减小驱动轮滑转程度的一种驱动防滑控制。由于离合器和变速器控制响应较慢,变化突然,所以一般不作为单独的控制方式,而且由于压力和磨损等问题,使其应用也受到很大限制。n5、采用电控悬架实现车轮载荷分配n在各驱动车轮的附着条件不一致时,可以通过电控悬架的主动调整使载荷较多地分配在附着条件较好的驱动车轮上,使各驱动车轮附着力的总和有所增大,从而有利于增大汽车的牵引力,提高汽车的起步加速性能;也可以通
46、过悬架的主动调整使载荷较多的分配在附着条件较差的驱动轮上,使各驱动车轮的附着力差异减小,从而有利于各驱动车轮之间牵引力的平衡,提高汽车的行驶方向稳定性。目前,在ASR领域中电控悬架参与控制技术还处在理论探索阶段,而且这项技术较为复杂,成本较高,在ASR系统中很少采用。驱动防滑系统的控制方式驱动防滑系统的控制方式不同控制方式的ARS性能对比控制方式控制方式驱动性驱动性操纵性操纵性稳定性稳定性舒适性舒适性积极性积极性节气门开度调节-+点火参数及燃油供给调节0+-+驱动轮制动力矩调节(快)+-驱动轮制动力矩调节(慢)+0000差速器锁止控制+-离合器或变速器控制+-节气门开度+制动力矩控制(快)+-
47、节气门开度+制动力矩控制(慢)+00+-点火参数+制动力矩控制+-节气门开度+差速器锁止控制+-点火参数+差速器锁止控制+-注:“-”表示很差,“-”表示较差,“0”表示基本无影响,“+”表示较好,“+”表示很好防滑转控制系统的特点n不同车上的ASR系统的具体结构有所差别,但它们都具有以下特点:n(1)ASR系统是否进入工作状态可以由驾驶员通过操纵ASR选择开关进行控制。当ASR系统工作时,ASR系统工作指示灯就会自动点亮;如果关闭ASR系统,则ASR关闭指示灯就会自动点亮。n(2)当ASR系统处于关闭状态时,副节气门就会自动处于打开状态;ASR系统的制动压力调节器不会影响车辆制动系统的正常工
48、作。n(3)当ASR系统处于工作状态时,若驾驶员踏下制动踏板,则ASR系统就会自动退出工作状态,而不会影响车辆的正常制动过程。n(4)ASR系统的工作是有速度条件的,当车速超过某一值(一般为120km/h或80km/h)后,ASR系统就会自动退出工作状态。n(5)ASR系统在其工作范围内具有不同的优先选择性,当车速较低时,以提高牵引力为优先选择,此时,对两驱动轮所加的制动力矩可以不一样,即对两后制动轮缸进行独立调节。当车速较高时,以提高行驶的方向稳定性作为优先选择,此时,对两驱动车轮所加的制动力矩是相同的,即对两后制动轮缸进行统一调节。n(6)ASR系统具有故障自诊断功能,当ASR系统发生故障
49、时,它将会自动关闭,同时向驾驶员发出警告信号。防滑转控制系统(ASR)的结构特点nASR和ABS都是由液压控制系统和电子控制系统两个子系统组成,并组合在一起。该系统不仅能够实现ABS功能,而且能够实现ASR功能。1-右前车轮转速传感器;2-比例阀和差压阀;3-制动主缸;4-ASR制动压力调节器;5-右后车轮转速传感器;6-左后车轮转速传感器;7-发动机/变速器电子控制单元(ESU);8-ABS/ASR电子控制单元(ECU);9-ASR关闭指示灯;10-ASR工作指示灯;11-ASR选择开关;12-左前车轮转速传感器;13-主节气门开度传感器;14-副节气门开度传感器;15-副节气门驱动步进电机
50、;16-ABS制动压力调节器丰田ABS/ASR系统n在控制驱动轮的制动力时,将ASR与ABS结合在起是控制驱动轮制动力的最佳方案。这是因为对于前驱动汽车,考虑到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对ASR和ABS制动压力的建立速度有不同要求。一般说来,ASR制动压力的建立速度比ABS制动压力的建立速度要慢。驱动轮的制动力可直接使用ABS的液压系统进行控制,只需在ABS的液压控制系统中增设一些ASR液压调节装置即可。n防滑转液压控制系统是在防抱死制动系统的基础上,增设液压调节器(即ASR执行器)、ASR液压泵和蓄压器等构成。n防滑转电子控制系统控制部件主要由轮速传感器、防滑转电控单元(ASRECU),发动机副节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