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血液循环心血管活动的调节1、支配心脏的传出神经(1)心交感神经:两侧心交感神经分布的差异T15交感神经节心脏神经丛去甲肾上腺素心脏1肾上腺素能受体正性变时作用(positive chronotropic action)自律性细胞If正性变传导作用positive dromotropic action)慢反应细胞0期Ca2+内流正性变力作用(positive inotropic action)Ca2+释放与回收;糖原分解;收缩同步受体的拮抗剂两侧心迷走神经分布的差异(2)心迷走神经(vagus nerve)迷走神经背核与疑核迷走神经心内神经节节后纤维释放乙酰胆碱心脏M胆碱能受体结合受体的拮抗剂;
2、作用:负性变时作用(negative chronotropic action)窦房结细胞K外流负性变传导作用(negative dromotropic action)慢反应细胞0期Ca2+内流负性变力作用(negative inotropic action)K外流而Ca2+内流2、血管的神经支配缩血管神经纤维(vasoconstrictor fiber)舒血管神经纤维(vasodilator fiber)(1)交感缩血管神经纤维缩血管神经纤维的结构:交感缩血管紧张(T1L3)侧角椎旁与椎前神经节 节后纤维释放去甲肾上腺素血管平滑肌2受体交感缩血管纤维调节血流阻力与血流量缩血管纤维兴奋时引起缩血
3、管效应 (2)舒血管神经纤维 1)交感舒血管神经纤维:2)副交感舒血管纤维:乙酰胆碱骨骼肌血管舒张脑膜、唾液腺、胃肠道腺体与外生殖器乙酰胆碱效应器M受体血管舒张(二)心血管中枢(cardiovascular center)(1)缩血管区:延髓头端的腹外侧部(2)心抑制区:迷走神经背核与疑核(3)传入神经接替站:延髓孤束核 1、延髓心血管中枢:是心血管活动的基本调节中枢3、延髓以上的心血管中枢(四)心血管反射1、颈动脉窦与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压力感受性反射(baroreceptor reflex)(1)动脉压力感受器:部位:颈动脉窦与主动脉弓血管壁的外膜下作用:血管壁的机械牵张(搏动性压力变
4、化)压力感受器传入冲动(2)传入神经与中枢联系:颈动脉窦传入冲动窦神经舌咽神经延髓孤束核抑制心血管运动神经元主动脉弓传入冲动主动脉神经迷走神经延髓孤束核(3)反射效应:孤束核抑制下丘脑VP的释放心迷走紧张心交感紧张交感缩血管紧张交感缩血管神经心交感神经心迷走神经外周阻力心脏活动(搏出量,心率)心输出量血压恢复对动脉血压进行快速调节压力感受性反射的敏感压力 (4)压力感受性反射的生理意义:适宜的刺激:2、颈动脉体与主动脉体化学感受性反射产生的效应:生理意义:对心脏输出的血量进行重新分配。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血量重新分配适宜的刺激:3、心肺感受器引起的心血管反射产生的效应:生理意义:对血量及体
5、液的量何成分进行调节。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外周血管阻力降低血压下降机械刺激容量变化化学刺激(一)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A系统 循环血量 血压肾血流灌注 致密斑感受器(Na+)交感神经兴奋 体液机制(PG、NE、Adr)近球细胞 肾素分泌 1、肾素的分泌二、体液调节肝脏血管紧张素原 血管紧张素肝脏 肾素球状带 醛固酮 保Na+保水 血管紧张素血管紧张素氨基肽酶 转换酶 肺内 2、血管紧张素的转换与醛固酮的作用3、血管紧张素 的主要作用:作用于小动脉与小静脉 刺激球状带合成与释放醛固酮促进近球小管重吸收Na+与水作用于交感神经末梢的受体,加强其心血管效应(二)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髓质
6、 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交感神经兴奋 1、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血管的作用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血管平滑肌的受体 心肌的1受体 全身血管收缩 压力感受性反射加强 2、肾上腺素对心血管的作用 肾上腺素epinephrine血管平滑肌的,受体 心肌的1受体 心跳加快、传导加速、心肌收缩力加强(三)血管升压素垂体 后叶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 下丘脑垂体束VP释放抗利尿效应 缩血管效应 循环血量体液渗透压(四)血管内皮生成的血管活性物质1)前列环素(PGI2)内皮细胞PGI2胞浆Ca 2+血管舒张2)内皮舒张因子(EDRF)精氨酸 NO合成酶 血压血管切应力增大NO血管舒张 1 血管内皮生成的舒血管物质感谢您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