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考古诗文复习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1.了解作者简介,熟练背默诗歌;了解作者简介,熟练背默诗歌;2.2.品读诗歌准确、精炼的语言;(重点)品读诗歌准确、精炼的语言;(重点)3.3.能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体会作者关心民生能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体会作者关心民生疾苦、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疾苦、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在艰难处境体会作者在艰难处境中博大的胸怀。(难点)中博大的胸怀。(难点)杜甫(712770),字子美,因居少陵,自称少陵野老,因其做检校工部员外郎,称杜工部,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又因有别于杜牧,亦称“老杜”。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
2、转衰之时,生于“奉儒守官”的封建士大夫之家,应进士试,不第,困居长安十年,遂与现实接近,逐步观察到各种社会矛盾,获得丰富的创作题材。其诗反映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其人格高尚,忧国忧民,诗艺精湛,又称“诗圣”。著有杜工部集,著名的诗篇有三吏、三别等。诗人简介诗人简介 杜甫43岁的时候,爆发了一场有名的战乱,那就是安史之乱。这是一场民族大灾难。当时是田园荒芜、战乱频仍,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到处是饥饿哀号,到处是流血死亡。杜甫和人民一起流浪,饱受了战乱之苦,写下了许多浸透着血泪的伟大诗篇。这些诗篇因为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被人们称之为“诗史”。公元759年岁末,杜甫一家辗转流浪到
3、了成都,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找了一块荒地,盖了一所茅屋,总算暂时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有了一个栖身之所。茅屋的建造很不容易,事事都需要亲戚朋友的帮助。但茅屋建造的并不坚固,两年后的一个秋天,一场大风把茅草给卷走了。杜甫一家只好在风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堪的不眠之夜。此情此景,杜甫感慨万端,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写作背景写作背景疏通文意疏通文意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
4、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统编教材思考探究)诗歌分为四节,试概括每节的内容,并说说其中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理解概括理解概括第一节第一节(秋风破屋)(秋风破屋):写秋风怒吼,吹飞屋上茅草,表现出痛惜之情;写秋风怒吼,吹飞屋上茅草,表现出痛惜之情;第二节第二节(群童抱茅)(群童抱茅):写村童偷茅而去,表现出焦灼而又无可奈何的情绪;写村童偷茅而去,表现出焦灼而又无可奈何的情绪;第三节第三节(长夜难眠秋夜屋漏)(长夜难眠秋夜屋漏):写秋雨漏屋,生
5、活简陋,表现出自我反思、自我哀怜的情感;写秋雨漏屋,生活简陋,表现出自我反思、自我哀怜的情感;第四节第四节(愿得祈求广厦)(愿得祈求广厦):写广厦存寒士的人生理想,坦露出不顾己身、写广厦存寒士的人生理想,坦露出不顾己身、“大庇天下大庇天下”的广阔无私胸怀。的广阔无私胸怀。2.诗歌中有不少的景物描写,请找出来,细读品味,并分析其作用。理解概括理解概括“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渲染凄苦的氛围渲染凄苦的氛围,衬托诗人愁苦的心情衬托诗人愁苦的心情,为下面的内为下面的内容做铺垫。容做铺垫。“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实写自然环
6、境,交代了事件发展的具体时间,并渲染了实写自然环境,交代了事件发展的具体时间,并渲染了特定的氛围特定的氛围(气氛气氛),烘托出诗人暗淡愁惨烘托出诗人暗淡愁惨(悲哀、悲凉、凄凉悲哀、悲凉、凄凉)的心境,为下文写诗人忧国忧民的心境,为下文写诗人忧国忧民(关心人民疾苦关心人民疾苦)的伟大胸襟蓄的伟大胸襟蓄势。势。1.(统编教材思考探究改编)诗中有不少精彩的描写,如对恶劣天气和生活环境的描写。试结合具体诗句做简要分析。语言特点语言特点“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绝”:写秋雨屋漏,生活简陋,从侧面表现出诗人的生
7、活十分凄苦。表现出自我反思、自我哀写秋雨屋漏,生活简陋,从侧面表现出诗人的生活十分凄苦。表现出自我反思、自我哀怜的情感。怜的情感。“何由彻何由彻”与与“未断绝未断绝”照应,诗人既盼雨停,又盼天亮,迫切之情溢于言照应,诗人既盼雨停,又盼天亮,迫切之情溢于言表。表。“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风怒号风怒号”,以拟人化的手法,从听觉角度写出秋风声势之盛;以拟人化的手法,从听觉角度写出秋风声势之盛;“卷我屋上三重茅卷我屋上三重茅”,从视觉角度写出狂风威力之大。这些描写,动态十足,惊心动魄。从视觉角度写出狂风威力之大。这些描写,动态十足,惊心动魄。“俄顷风定云墨色
8、,秋天漠漠向昏黑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运用景物描写,一是实写自然环境,交代了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并渲染了特定的运用景物描写,一是实写自然环境,交代了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并渲染了特定的气氛;二是烘托出诗人黯淡愁惨的心境,为下文写诗人忧国忧民的阔大胸襟蓄势。气氛;二是烘托出诗人黯淡愁惨的心境,为下文写诗人忧国忧民的阔大胸襟蓄势。2.2.赏析句子:赏析句子: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语言特点语言特点诗句用诗句用“飞飞”“”“渡渡”“”“洒洒”“”“挂罥挂罥”“”“飘转飘转”“”“沉沉”一系列动词,细一系列动词,细致地描写狂风中茅草乱飞的情景,紧紧地牵动诗人的视线,拨
9、动心弦,表致地描写狂风中茅草乱飞的情景,紧紧地牵动诗人的视线,拨动心弦,表现了诗人的痛惜之情。现了诗人的痛惜之情。景言情,诗言志,你认为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主旨情感主旨情感 诗人在自己经受生活上、诗人在自己经受生活上、精神上痛苦处境中想到的不是个人而是广大人民所遭受精神上痛苦处境中想到的不是个人而是广大人民所遭受 的风雨,强烈希望能尽力解决所有人的困难,表现了对天下寒士的无限关怀,的风雨,强烈希望能尽力解决所有人的困难,表现了对天下寒士的无限关怀,洋溢着洋溢着救世济人的热情。救世济人的热情。最后一句表明了诗人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和急切希望实现理想最后一句表明了诗人饱览民
10、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和急切希望实现理想的强烈愿望,把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的强烈愿望,把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人的大声疾呼,正是他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流露和克己为人的人道主义宽广胸襟的展示。这是何等恢弘的气度,何等博大的襟怀,何等崇高的思想境界!杜甫的这首诗之所以光焰万丈,千古不朽,原因就在于此。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一方面突出了现实的残酷,一方面也凸显出诗人“兼济天下”的情怀,那一颗热忱于百姓的赤子之心。诗人超人一等的博大胸襟,将个人与社稷命运紧密相连的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体现,正是这首诗最大的艺术价值所在。诗歌小结诗
11、歌小结你还能根据这首诗的内容,完成下面组对联的下联吗?你还能根据这首诗的内容,完成下面组对联的下联吗?拓展延伸拓展延伸上联:范希文处庙堂心系四海布衣。下联:杜子美居茅屋胸怀天下寒士。杜甫同主题的诗歌知多少?让我们先回顾一下,我们还学过哪些饱含爱国之情的语句:链接迁移链接迁移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死去无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陆游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身处漏雨茅屋,还存有忧国忧民的情思,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发出了“_,_”的呼喊。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中表现杜甫舍己为人的献身精神,博大的胸襟、至死不悔的决心的那两句诗是:_,_。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不仅浓墨渲染出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也烘托出诗人凄恻愁惨的心境的句子,或描写天气变化的句子是:_,_。课堂练习课堂练习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