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单元1生难字。(4分)笺疏()太傅()俄而()雪骤()差可拟()无奕()尊君在不()谢道韫()陈寔()2重点词语解释。(7分)(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2)俄而雪骤()(3)公欣然曰()jinfzhuchyfuynsh家庭聚会不久,一会儿高兴的样子(4)撒盐空中差可拟()(5)未若柳絮因风起()(6)陈太丘与友期行()(7)去后乃至()(8)尊君在不()(9)相委而去()(10)君与家君期日中()(11)下车引之()(12)元方入门不顾()略微、差不多;相比不如;凭借约定离开;才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舍弃有礼貌地称呼对方,您;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拉回头看 (13)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2、14)元方时年七岁()3通假字。(2分)尊君在不()4一词多义。(4分)(1)日(2)不)判断词当时“不”同“否”,在问句尾表询问日子太阳“不”同“否”表否定5古今异义。(6分)(1)与儿女讲论文义儿女(2)未若柳絮因风起因(3)陈太丘与友期行期对子侄一辈的统称指儿子和女儿凭借因为动词,约定名词,日期(4)相委而去委(5)太丘舍去去(6)下车引之引丢下,舍弃委托离去前往拉引用(7)元方入门不顾顾一、课内阅读(一)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6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3分)(1)讲论文义()(2)俄而雪骤()(3)即公大兄无奕女()回头看照顾诗文大、急是7翻译下列句子。(4分)(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2)撒盐空中差可拟。8“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练地交代了咏雪的时间:_;场所:_;人物:_;事件:_等要素。(4分)9文中的“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4分)10文中把纷纷扬扬的大雪比作“盐”和“柳絮”,你还可以把雪比作什么?用“_差可拟”或“未若_”的句式来写一个咏雪的比喻句。(3分)谢太傅在一个下雪天举行家庭聚会,跟子侄辈们
4、谈论诗文。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与其相比。寒雪日内集谢太傅与儿女讲论文义营造了一种其乐融融、温馨、民主的家庭气氛。示例:撒糖空中差可拟;未若鹅毛因风起。11对两个人的回答,谢太傅未做评定,你认为他觉得哪个好?对两个人的回答,谢太傅未做评定,你认为他觉得哪个好?(4分分)12你认为哪个比喻好?为什么?你认为哪个比喻好?为什么?(4分分)(二二)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尊君在不?”答曰: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5、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我认为他觉得谢道韫的好。从“公大笑乐”可以看出他对谢道韫的赞赏;从文末专门交代谢道韫的身份也可以看出。“柳絮”的比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的比喻过于直接,缺乏想象的美感。14翻译下列句子。(8分)(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2)待君久不至,已去。(3)日中不至,
6、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4)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分)(1)期日中期日中()(2)门外戏门外戏()(3)友人惭友人惭()(4)元方入门不顾元方入门不顾()约定嬉戏、玩耍惭愧回头看陈太丘与友人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中午。(家父)等你好久你不来,他已离开了。(你)到正午还不来,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友人感到很惭愧,下车去拉元方,元方走进大门,连头也不回。16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4分)17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4分)二、比较阅读【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7、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5从全文看,客人是一个怎样的人?元方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4分)客人:无信无礼,缺乏修养,然而知错能改。元方:聪明直率。示例:失礼。客人毕竟是长辈,应尊重,且他已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我们就应该给他一个改错的机会。(或:不失礼。客人毕竟有错在先,元方义正而词严,宣扬的是正直不阿,为人正派的品格。)为人处事要讲信用,懂礼貌。【乙】卓茂尝出门,有人认其马
8、。茂问之曰:“子亡马几何时矣?”对曰:“月余日矣。”茂有马数年,心知非是,解以与之,而自挽车去。将去,顾而谓曰:“若非公马,幸至丞相府归我。”他日,马主别得亡马,乃诣丞相府归马。【注释】卓茂:人名,字子康,西汉元帝时,以博学为通儒,曾任丞相府史事、侍郎、给事黄门等职。尝:曾经。公:对人的尊称。幸:希望。18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1)尊君在不()(2)君与家君期日中()(3)子亡马几何时矣()(4)而自挽车去()同“否”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丢失离开19下列加点字意思不同的一项是()(4分)A元方入门不顾/将去,顾而谓曰B则是无信/心知非是C下车引之/丁壮者引弦而战D茂有马数年/见宫殿数十
9、所20翻译下列句子。(4分)(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2)心知非是,解以与之。21谈谈你从这两则故事中分别得到了什么启示?(4分)B不是人啊!与我约定同行,丢下我走了。心里知道不是(他的马),还是把马解下来给他。第一则:做人要诚实守信,要有礼貌。第二则:为人要如卓茂宽容大度,如马主诚信。三、课外阅读王戎评李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小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2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3分)(1)尝与诸小儿游()(2)诸小儿竞走取之()(3)取之信然()23王戎凭什么断定“此必苦李”?(4分)24从故事中看出王戎是一个怎样的孩子?(4分)曾经跑代词,李子树在马路边,过往的人这么多,不是苦的话早被人吃光了,现在还有这么多,肯定是苦的。王戎幼年就善于观察、推理,通过表面现象看到事物的内在联系。【译文】王戎七岁的时候,曾和其他小朋友出去游玩,看见路边的李子树上结满了李子都把树枝压断了,其他小朋友都跑过去摘,只有王戎站着不动。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李子树长在路边却结满果子,其果实一定是苦的。”别人摘来果实尝一尝,果然如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