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子宫内膜息肉MRI诊断概述概述 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s)是由子宫内膜腺体和含有厚壁血管的纤维化内膜间质构成,为突出于内膜表面的有蒂或无蒂赘生物。发病率约为25%常见于围绝经期和绝经后期,高龄、晚绝经、肥胖、糖尿病、高血压、三氧苯胺等均示EP发生的危险因素 有恶变倾向,恶变率为0.5%-3%发病机制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尚处于探索阶段,可能的病因有:子宫内膜炎症:子宫内膜在长期反复的机械性刺激和生物致炎因子作用下反应性增生 内膜局部高雌激素环境,雌、孕激素受体表达失衡 染色体异常等。病理病理 一般包括三部分:子宫内膜腺体,包含致密的纤维结缔组织的间质及厚壁血管。病理病理
2、根据组织结构的不同分为三种类型:功能性息肉:源于成熟的子宫内膜,可随月经周期变化,可部分或全部脱落 非功能性息肉:多见,大部分腺体呈不同程度的增生状态,无周期性改变,腺体常呈囊性扩张,间质水肿,常有纤维化、厚壁血管。腺肌瘤性息肉:少见,间质含有平滑肌纤维。临床表现临床表现绝经前:月经紊乱,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不孕等绝经期:不规则阴道出血,出血量时多时少也可无任何临床症状而在体积或其他妇科疾病行检查是发现。诊断诊断子宫内膜活检:金标准;有创,子宫和阴道狭窄者检查受限超声检查:简便;鉴别诊断困难MRI影像学表现影像学表现单发性息肉多位于宫底部,其次为宫角;多发性息肉位于宫腔多个不稳,呈弥漫性生长形
3、态特征:外观呈肿瘤样,或表现为子宫内膜增厚,可引起宫腔扩张。影像学表现影像学表现 信号特点:纤维、腺体增生、厚壁血管所占比例不同,MRI信号不同 T2WI上病变内低信号纤维核(病理上为致密的纤维或平滑肌组织)病变内小囊肿(病理上为扩张的子宫内膜腺体):散在,壁光滑 可伴出血信号(厚壁血管破裂)除上述病变区域外,病变以等或稍低信号为主。宫腔内高信号肿块伴低信号纤维间隔是息肉的特点影像学表现影像学表现DWI多呈低信号增强扫描多呈中度至明显强化,等或稍高于子宫肌层结合带局部破坏,则提示恶变的可能。女性,81岁,子宫内膜息肉,左图:冠状位T2WI示病变内多发小囊肿(箭头)及低信号纤维核(箭)。右图:扩
4、张的腺体(C);纤维结缔组织(F);子宫肌层(M)女性,65岁,子宫内膜息肉。a.矢状位T2WI示宫腔内肿物,其内可见小囊肿(箭);b.轴位T2WI示病变内低信号纤维核(箭头)及小囊肿(箭);c.矢状位增强T1WI示病变明显强化,小囊肿不强化鉴别诊断鉴别诊断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增生子宫粘膜下肌瘤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弥漫性或局限性增厚,常见软组织肿物形成结合带模糊、中断、侵犯肌层DWI上呈高信号,ADC呈低信号增强扫描多为轻度强化,强化程度低于肌层女性,60岁,子宫内膜癌轴位及矢状位T2WI(a、b)示宫腔内肿物,局部结合带中断;T1增强(c)强化程度低于子宫肌层;DWI(d)呈高信号,ADC(e)呈低信号。子子宫宫内内多为生育期子宫内膜弥漫均匀增厚信号于正常子宫内膜一致增强扫描呈轻度强化或无强化子宫粘膜下肌瘤子宫粘膜下肌瘤多为与肌层相连、带蒂的类圆形或息肉状肿块,突入,突入宫腔,边缘清晰锐利T2WI上多呈低信号,出现子宫粘膜推移征象增强扫描剁为明显强化。粘膜下平滑肌瘤,T2矢状位及轴位示低信号肿物突入腔内治疗治疗目的:摘除息肉,消除症状,预防恶变和复发宫腔镜下ep切除术,若无生育要求,月经过多可同时行子宫内膜切除术药物治疗:功能型EP;预防术后复发感谢您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