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理学生理学血液血液-目目 录录CONTENTS血液的组成和理化性质血液的组成和理化性质血细胞生理血细胞生理生理性止血生理性止血血型与输血原则血型与输血原则e小结及思考小结及思考-血液的组成和理化性质血液的组成和理化性质学习目标:1.掌握血细胞比容、血量、血浆胶体渗透压的概念、正常值和意义以及血浆的pH值 2.熟悉血液的组成、理化特性和血液的功能 难点:血浆渗透压PS:古时“滴血认亲”,这个说法是正确的吗?医院看病,大多时候要抽血,为什么?-血液的组成和理化性质血液的组成和理化性质一、基本组成与血量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流体组织,在心血管系统内循环流动。水:91%93%血浆 溶解于水中的物
2、质:气体、电解质、小分子有机化合物 血浆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血液 RBC:男(4.0-5.5)1012/L、女(3.5-5.0)1012/L 血细胞 WBC:(4.0-10.0)109/L PLT:(100-300)109/L 血量:人体内血液的总量。占体重的78%,相当于每公斤体重有70-80mL-血液的组成和理化性质血液的组成和理化性质一、基本组成与血量血浆蛋白:血浆与组织液的主要差别就是前者蛋白质含量多 正常成人血浆蛋白含量为65-85g/L。其中:白蛋白(A):40-48g/L,分子量最小,最多 球蛋白(G):15-30g/L,分子量较大,较少 纤维蛋白原:分子量最大,最少
3、 A/G=1.5-2.5 意义?生理功能:运输功能;缓冲功能;参与机体免疫功能;参与血液凝固、抗凝和纤溶过程;维持血液的胶体渗透压;营养功能-血液的组成和理化性质血液的组成和理化性质一、基本组成与血量血细胞比容:指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容积百分比 正常成年男性:40%-50%;女性:37%-48%反映血液中红细胞的相对浓度,判断贫血指标之一红细胞比容:指红细胞在血液中所占容积百分比-血液的组成和理化性质血液的组成和理化性质二、血液的理化性质1、比重 全血的比重约1.050-1.060,血液中红细胞越多,比重越大 血浆的比重约1.025-1.030,血浆蛋白越多,比重越大 红细胞的比重约1.090-
4、1.092,RBC内的血红蛋白含量越高,比重越大2、黏滞性 全血的相对黏度为4-5,取决于血细胞比容的高低、血流切变率 血浆的相对黏度为1.6-2.4,取决于血浆蛋白含量-血液的组成和理化性质血液的组成和理化性质二、血液的理化性质3、血浆渗透压1)渗透压概念:溶质分子通过半透膜的一种吸水力量,其大小取决于溶质颗粒数目的多少,与溶质分子量、半径等特性无关。晶体渗透压胶体渗透压血浆渗透压正常值298.7mOsm/(kg.H2O)1.3mOsm/(kg.H2O)300mOsm/(kg.H2O)特点血浆渗透压的主要部分 血浆渗透压的次要部分 产生原因 80%来自于Na+、Cl-蛋白质,75-80%来自
5、于白蛋白 作用维持细胞内、外水平衡 维持血管内、外水平衡 亲,这个表格很重要哦!-血液的组成和理化性质血液的组成和理化性质PS:1、血浆中电解质含量与组织液基本相同,因此他们的晶体渗透压基本相等 2、血浆与组织液的最大不同是血浆蛋白,因此他们的胶体渗透压不同 3、渗透压的高低与溶质的数目成正比,而与颗粒种类及大小无关。由于蛋白质分子质量大而数目少,电解质分子量小而数目多,因此血浆渗透压主要由晶体渗透压决定。记忆:1.“晶体”是透明的,所以“晶体渗透压”由亮晶晶的“NaCl”产生2.“胶体”是黏糊糊的,所以“胶体渗透压”是由蛋白质维持的。并且只能由血管“盛装”,因此它是维持血管内、外的水平衡-血
6、液的组成和理化性质血液的组成和理化性质4、血浆的酸碱度正常人血浆的pH值为7.35-7.45,HCO3-/H2CO3=20:1取决于血液中的缓冲物质以及肺和肾的正常功能缓冲物质主要包括:HCO3-/H2CO3(主要)、蛋白质钠盐/蛋白质、Na2HPO4/NaH2PO4。此外:红细胞内还有血红蛋白钾盐/血红蛋白、氧合血红蛋白钾盐/氧合血红蛋白、K2HPO4/KH2PO4、KCO3-/K2CO3等-血液的组成和理化性质血液的组成和理化性质小结:1、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2、血浆与组织液的主要差别就是前者蛋白质含量多,A/G=1.5-2.5 3、正常成年男性:40%-50%;女性:37%-48%,
7、反映血液中红细胞的相对浓度,判断贫血指标之一 4、血浆渗透压大小取决于溶质颗粒数目的多少 5、血浆渗透压主要由晶体渗透压决定 6、正常人血浆的pH值为7.35-7.45,HCO3-/H2CO3=20:1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性质血液的组成和理化性质课后练习题:1、红细胞比容是指 。2、维持血管内外水平衡有重要作用的是 。3、血浆晶体渗透压主要来自于 。4、血浆渗透压的高低主要决定于 。5、机体细胞内液与组织液通常具有相同的 。思考题:为什么正常成人男性红细胞参考值比女性高?-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Blue Concise General Academic Graduation
8、Defense Template-血细胞生理血细胞生理-血细胞生理血细胞生理学习目标:掌握:1、红细胞、血红蛋白的正常值与功能;红细胞的生成原料与影响因素;贫血及产生原因 2、白细胞的功能 3、血小板的功能熟悉:1、白细胞的分类与正常值 2、血小板的正常值 -血细胞生理血细胞生理 血细胞红细胞(RBC)一、形态及正常值 男性(4.0-5.5)1012/L 女性(3.5-5.0)1012/L 新生儿6.01012/L血红蛋白(Hb):男性(120-160)g/L 女性(110-150)g/L 新生儿(170-200)g/L 二、红细胞生理特性及功能:1.可塑变形性:红细胞在外力作用下变形的能力
9、取决于:红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比值越大,变形能力越大 例: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血细胞生理血细胞生理 2.渗透脆性:红细胞在低渗盐溶液中发生膨胀、破裂的特性 0.42%NaCl开始溶血 0.35%NaCl全部溶血3.悬浮稳定性:红细胞能相对稳定地悬浮于血浆中不易下沉的特性 用红细胞沉降率(ESR)表示,简称血沉 正常值:男性(0-15mm/h)女性(0-20mm/h)影响因素:红细胞叠连 血浆成分的改变 功能:运输O2和CO2、缓冲酸碱度的变化-血细胞生理血细胞生理三、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1、生成部位:正常成人(红)骨髓2、原料:蛋白质、铁3、成熟因子:叶酸、VitB12 例:小细胞低色素
10、贫血小细胞低色素贫血、巨幼细胞性巨幼细胞性贫血贫血4、生成调节: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肾脏合成 影响因素:组织缺氧、贫血、肾血流量减少 性激素:雄激素促进 雌激素抑制四、红细胞的破坏 平均寿命120天,在脾、骨髓被巨噬细胞吞噬而破坏 外周血中单位体积内红血蛋白浓度(Hb)、红细胞计数(RBC)和(或)血细胞比容(HCT)低于相同年龄、性别和地区的参考区间-血细胞生理血细胞生理血细胞生理白细胞 分类生理特性及功能 见教材31页表3-2类型百分比主要生理功能粒细胞(4.0-10.0)109/L中性粒细胞(N)50%70%早期炎症细胞;吞噬细菌和异物嗜酸性粒细胞(E)0.5%5%限制过敏反应(型变
11、态反应);参与蠕虫的免疫反应嗜碱性粒细胞(B)0%1%释放肝素参与抗凝作用;释放组胺和过敏慢反应物质引起型超敏反应 淋巴细胞20%40%T淋巴细胞:参与细胞免疫;B淋巴细胞:参与体液反应 单核细胞3%8%吞噬病原微生物和衰老及死亡细胞;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加工处理并呈递抗原-血细胞生理血细胞生理 血细胞血小板一、形态和数量来源于骨髓成熟的巨核细胞胞质脱落下来的小块胞质平均寿命:714天正常值:(100300)109/L 大于1000109/L易发生血栓 小于50109/L出血倾向二、生理功能1.维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性2.参与生理性止血和血液凝固3.有利于受损血管的修复 -血细胞生理血细胞生理小结
12、:1.红细胞、血红蛋白的正常值与功能?2.红细胞的生成原料、部位与影响因素?贫血及产生原因?3.白细胞及血小板的功能?4.缺铁和缺乏叶酸、VitB12各导致什么贫血?-血细胞生理血细胞生理课后习题:1.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2.红细胞在血管外的破坏的主要场所是 。3.肾性贫血的原因是 。-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影响因素加速或促凝延缓或抗凝接触面粗糙光滑温度适当的升温低温化学物质维生素K草酸盐、柠檬酸盐、肝素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表3-4血液凝固的加速与延缓抗凝物质:血管内皮光滑血流速度快,血小板不易黏附聚集血液中含有抗凝物质抗凝血酶:与某些凝血因子结合并使之灭活而抗凝肝素:
13、增强抗凝血酶的活性-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学习目标:掌握:1.血液凝固的概念、基本步骤 2.血清与血浆的区别 3.内源性凝血与外源性凝血的区别、抗凝因素和主要抗凝物质的生理作用熟悉:纤维蛋白溶解的概念及其意义-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一、血液凝固 定义: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 实质:血浆中的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变为不溶性纤维蛋白的过程,纤维蛋白呈丝状,相互交织成网,把血细胞和血液的其他成分网络在内,形成血凝块 血清:血液凝固后,血凝块逐渐回缩,析出的淡黄色液体 区分要点:血清中缺乏纤
14、维蛋白原和在血液凝固过程中被消耗的某些凝血因子 -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二、凝血因子 12种加前激肽释放酶(PK)、高分子量激肽原(HMWK)编号见教材表3-3注意:1.除Ca2+(F)外,其他均为蛋白质 2.存在部位:除F存在于组织外,其他凝血因子均存在与新鲜血浆中 3.依赖VitK:F、F、F、F 4.被消耗的:F、FV、F、FI 5.最不稳定:FV、F -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见教材32页图3-3三、基本过程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 凝血酶的形成 纤维蛋白的形成 纤维-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血液凝固示意图:见教材33页图3-4
15、 区分内源性凝血途径外源性凝血途径发生条件血管损伤或血管内凝血组织损伤启动因子接触异物血液及血液外的组织因子共同途径FF不同因子F、F、F、FF、FF的激活被Fa-Fa-Ca2+复活物激活被F-Fa-Ca2+复活物激活凝血速度较慢(约数分钟)速度较快(约十几秒)正反馈-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影响因素加速或促凝延缓或抗凝接触面粗糙光滑温度适当的升温低温化学物质维生素K草酸盐、柠檬酸盐、肝素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表3-4血液凝固的加速与延缓抗凝物质:血管内皮光滑血流速度快,血小板不易黏附聚集血液中含有抗凝物质抗凝血酶:与某些凝血因子结合并使之灭活而抗凝肝素:增强抗凝血酶的活性-
16、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四、纤维蛋白溶解(纤溶)-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 -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小结:1.红细胞、血红蛋白的正常值与功能?2.红细胞的生成原料、部位与影响因素?贫血及产生原因?3.白细胞及血小板的功能?4.血液凝固的基本步骤?5.血清与血浆的区别?6.内外凝血性途径的相同点与不同点?7.主要抗凝物质是?-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课后习题:1.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2.红细胞在血管外的破坏的主要场所是 。3.肾性贫血的原因是 。4.内源性凝血途径的启动因子是 。5.内外源性的共同途径开始于 因子。名词解释:1.贫血:2.血液凝固:请思考:外科手术用温盐水纱布压迫止血的机理?-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