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狂犬病流行现状狂犬病流行现状与预防控制与预防控制临渭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一、国内外狂犬病流行概况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高度兴奋、恐惧不安、恐水怕风、流涎和咽肌痉挛,最终发生瘫痪而危及生命,病死率几乎100%。1国际流行简况:狂犬病是一种古老的传染病,我国早在春秋时代即有本病流行的记载。狂犬病在世界上分布甚广。2019年在对全球145个国家和地区的一次调查表明,只有45 个无狂犬病报告,这些无狂犬病或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如澳大利亚、日本、英国等海岛国家),或由于采用了严格的防护措施,已无狂犬病或鲜有发生。但是狂犬病对于非洲、亚洲及拉丁美洲仍然是一个公共
2、卫生问题。全世界每年死于狂犬病的约有47万人,以青少年居多,绝大部分病例发生在亚洲、非洲的发展中国家,尤以印度为最,该国每年约有2.5万人死于此病。2狂犬病在中国的流行情况:在我国,狂犬病是一种古老的疾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发生本病的记载,目前每年的发病数在全球位列第二,仅次于印度。全球第二全球第二解放后中国狂犬病发病数量的变化(1)我国人狂犬病流行从建国到现在有过2次起伏,1951年全国开展统一性灭犬活动使狂犬病发病率大幅度下降,全国只有5 个省份发生过狂犬病,每年狂犬疫苗生产只有3000多人份,每年发病数不足1000人。解放后中国狂犬病发病数量的变化(2)上世纪70年代中期疫情开始上升,
3、到80年代,狂犬病在我国流行最为严重,1984年疫情上升至历史最高水平,全国报告病例数为6018例。19841989年全国病例数40006000例范围波动,80年代10年间死于狂犬病的人数约5万多人,狂犬病死亡率上升为法定传染病之首。解放后中国狂犬病发病数的变化(3)1990年后因狂犬疫苗大量使用,疫苗效价提高加上各地政府陆续出台限制养犬条例,使狂犬病发病率急剧下降,2019年狂犬病死亡率已下降到法定传染病第9位,2019年发病下降至最低水平为159例,此期疫情在我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解放后中国狂犬病发病数的变化(4)但2019年以后狂犬病开始在全国持续快速上升 2019年:230例 1998
4、年:238例 1999年:341例 2000年:460例 2019年:854例 2019年:1191例 2019例:2037例 2019年:2651例 2019年:2537例 2019年:3279例2019年:3303例20192019年全国狂犬病报告病例地理分布年全国狂犬病报告病例地理分布 20002000年全国狂犬病报告病例地理分年全国狂犬病报告病例地理分布布 20192019年全国狂犬病报告病例地理分布年全国狂犬病报告病例地理分布 20192019年,全国报告发病数最多的省区依次为广西、湖南、广东、湖北和年,全国报告发病数最多的省区依次为广西、湖南、广东、湖北和贵州,贵州,5 5省区报告
5、发病数占全国总发病数的省区报告发病数占全国总发病数的67.8667.86。季节分布季节分布 狂犬病全年均可发生,我国狂犬病的发病呈现季节性高峰,夏季与秋季的狂犬病发病例数明显高于其他季节,冬春季发病较少。这与夏秋季天气炎热,人群在外活动时间多,衣着少,肢体较多暴露于外及犬因炎热的气候炎热而烦燥易伤人可能有关。人群分布 不同性别、年龄、职业人群对狂犬病具有普遍的易感性。由于接触动物的机会不同,男性农民中发病较多。从近年来我国狂犬病的发病病例看,男性约占65%70%;值得注意的是,07岁的儿童约占17%,819岁的青少年约占23%,不难看出狂犬病对儿童与青少年的危害很大。20192019年全国狂犬
6、病病例年龄分布年全国狂犬病病例年龄分布20192019全国狂犬病病例职业构成全国狂犬病病例职业构成2019-20192019-2019年年农民农民学生学生 87.887.888.5%88.5%散居儿童散居儿童农村:农村:92.5%92.5%二、狂犬病病原学 弹状病毒科狂犬病毒属弹状病毒科狂犬病毒属未分段的单股负链未分段的单股负链RNARNA包膜病毒包膜病毒子弹头形状子弹头形状:180:180 nm nm 75 nm 75 nmRNARNA基因组编码基因组编码5 5种蛋白种蛋白:N,NS,M,G:N,NS,M,G和和L L蛋白蛋白有一层磷脂层包被,包膜上镶嵌有有一层磷脂层包被,包膜上镶嵌有10-
7、10-nmnm长的糖蛋白形成钉状突起长的糖蛋白形成钉状突起蛋白蛋白G G是主要的病毒保护性抗原,可以刺激机体产生病毒中和抗体是主要的病毒保护性抗原,可以刺激机体产生病毒中和抗体结结 构构包膜(为薄膜)包膜(为薄膜)基质蛋白基质蛋白 糖蛋白糖蛋白 核糖核蛋白核糖核蛋白 垂直切面垂直切面 狂犬病病毒的理化特性狂犬病病毒的理化特性对脂溶剂(肥皂水、氯仿、丙酮等)、乙醇、甲醛、碘制剂以及对脂溶剂(肥皂水、氯仿、丙酮等)、乙醇、甲醛、碘制剂以及季胺类化合物、酸(季胺类化合物、酸(PH 4PH 4以下),碱(以下),碱(PH 10PH 10以上)敏感,容易以上)敏感,容易被杀灭;被杀灭;对日光、紫外线和热
8、敏感,病毒悬液经对日光、紫外线和热敏感,病毒悬液经5656 30 306060分钟或分钟或100 100 2 2分钟即失去活力,因此也易被巴氏消毒法消毒;分钟即失去活力,因此也易被巴氏消毒法消毒;不易被酚或来苏尔溶液杀灭;不易被酚或来苏尔溶液杀灭;对干燥、反复冻融有一定抵抗力。对干燥、反复冻融有一定抵抗力。三、狂犬病发病机理及临床表现三、狂犬病发病机理及临床表现发病机理 狂犬病毒自皮肤或粘膜破损处入侵人体后,对神经组织有强大的亲和力,可分三个阶段:1.组织内小量增殖期:病毒先在伤口附近的肌细胞内小量增殖,在局部可停留12周或更久(至少需72小时),再侵入近处的末梢神经。2.侵入中枢神经期:病毒
9、沿神经的轴索浆向中枢神经作向心性扩展,以每小时3mm速度,至脊髓的背根神经节再大量繁殖,入侵脊髓并很快到达脑部。主要侵犯脑干、小脑等处的神经细胞,一般不进入血流。3.向各器官扩散期:随后病毒从中枢神经向周围神经扩展,侵入各器官组织,尤以唾液腺、舌部味蕾、嗅神经上皮等处病毒量较多。狂犬病致病机理狂犬病致病机理通过神经进入分泌腺体:通过神经进入分泌腺体:在唾液中排出病毒在唾液中排出病毒进入大脑细胞引起全脑炎进入大脑细胞引起全脑炎在神经系统中向心性移动在神经系统中向心性移动通过肌肉周围神经末梢进入神经系统通过肌肉周围神经末梢进入神经系统病毒在伤口周围肌肉细胞中复制病毒在伤口周围肌肉细胞中复制被动物咬
10、伤而感染病毒被动物咬伤而感染病毒 病理变化:主要为急性弥漫性脑脊膜炎,以大脑基底面海马回和脑干部位(中脑、桥脑和延髓)及小脑损害最为明显。外观有充血、水肿、微小出血等。镜下脑实质有非特异的神经细胞变性与炎性病变,如血管周围单核细胞浸润等。具特征性病变是嗜酸性包涵体,称内基小体(Negribody),为狂犬病毒的集急落,在神经细胞的胞浆内,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310um,该小体体积大小悬殊,染色后呈樱红色,具有诊断意义,最常见于海马及小脑Pu rkinje细胞中。由于迷走、舌咽及舌下脑神经核受损,致吞咽肌及呼吸肌痉挛,可出现恐水、吞咽和呼吸困难等症状。交感神经受累时可出现唾液分泌和出汗增多。迷走
11、神经节、交感神经节和心脏神经节受损时,可引起病人心血管功能紊乱或猝死。临床表现临床表现n 潜伏期潜伏期n 前驱期前驱期n 临床症状临床症状(急性期急性期)n 昏迷和死亡昏迷和死亡潜伏期潜伏期n从从暴露后数天到数年,差别非常大,多数为暴露后数天到数年,差别非常大,多数为20 60 天天n潜伏期的主要影响因素:潜伏期的主要影响因素:感染的病毒数量 病毒毒力强弱 暴露的严重程度 暴露的部位前驱症状前驱症状 n 持续数天持续数天 n 非特异症状非特异症状 不适不适 乏力乏力 头痛头痛 发热发热n 警示性主诉:暴露部位疼痛或感觉异常警示性主诉:暴露部位疼痛或感觉异常,出现蚁走感,出现蚁走感急性发作期急性
12、发作期情绪波动情绪波动(激动/抑郁,攻击性)恐惧发作恐惧发作(恐水恐水 恐光恐光 恐风恐风)自主功能障碍自主功能障碍(瞳孔散大)瘫痪瘫痪格林巴利综合症格林巴利综合症(伴发热)完全瘫痪完全瘫痪脑炎型脑炎型(狂躁型狂躁型)狂犬狂犬病病,约约80%麻痹型麻痹型(哑型哑型)狂犬狂犬病病,约约20%n 持续数天持续数天 n 两种类型两种类型 狂躁型狂躁型狂犬病狂犬病麻痹型麻痹型狂犬病狂犬病昏迷和死亡昏迷和死亡 几乎所有的狂犬病临床症状都会发展成为昏几乎所有的狂犬病临床症状都会发展成为昏迷和死亡迷和死亡 在发病后数天时开始昏迷在发病后数天时开始昏迷 由于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由于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四、狂犬病流
13、行病学、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区域 主要宿主 亚洲狗,狼,猫,猫鼬猫鼬,非洲狗,豺,猫鼬猫鼬,狐狸拉丁美洲狗,蝙蝠北美洲臭鼬,浣熊,狐狸,蝙蝠加勒比海地区猫鼬猫鼬西欧狐狸,蝙蝠东欧狐狸,狗几乎所有的温血动物都可以感染狂犬病几乎所有的温血动物都可以感染狂犬病。亚洲和非洲:狗是主要的传染源,占亚洲和非洲:狗是主要的传染源,占60-90%,猫,猫也可以传染狂犬病。也可以传染狂犬病。欧美发达国家野生动物是主要的传染源。我国近年的监测资料证实,被犬咬伤者占88%,被猫咬伤者占4.7%,被狼咬伤者占4.0%,其他野物动物和家畜咬伤者占3.3%。关于犬的隐性感染 隐性感染(无症状带毒)的犬、
14、猫等兽类亦有传染性。隐性感染犬可能是最具有流行病学意义的。各地犬隐性感染调查率%广东17.73上海15.82武汉3.92贵州3.4广西1.9-17湖南福建(2019)2.94.03、传播途径 患病动物唾液50%90%含狂犬病毒,主要通过被患病动物咬伤、抓伤,伤口被狗触舔等途径,均可引起发病。也可由染毒唾液污染外环境(石头、树枝等)后,再污染普通创面间接接触传播。此外,亦有经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的报道。狂犬病的传播途径狂犬病的传播途径动物狂犬病1-野生动物2-家畜动物人类狂犬病野生食肉动物翼手目动物 狐狸臭鼬獾狼吸血蝙蝠食果类C.S.食虫类 家畜型食肉动物家畜型 食草动物狗猫 奇蹄动物牛绵羊 山羊
15、人类 人类 人类 、易感人群 人对狂犬病普遍易感,兽医、动物饲养者与猎手尤易遭感染。被病兽咬伤后如未进行预防免疫,发病率达15%60%。发病人群中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的差异系因接触犬机会的多少所致。被咬伤后影响发病的因素被咬伤的部位有关。与被咬的先后有关。与伤口的深浅和伤口的数量有关。与有无衣着有关。与伤口是否及时处理有关。与是否及时注射疫苗有关。被咬当日及时全程注射狂犬疫苗发病率最低。六近年来全国狂犬病发病上升的原因及其存在的问题:1狂犬病宿主及传播动物广泛,阳性带毒传染源的存在是一种隐患,近年由于乡村养犬数量持续增加和城市养犬急剧的上升,农村大都为放养,而不是栓养,致使犬伤人数增加,暴露于
16、狂犬病的机会也随之增加。2由于农村养犬作为发展经济的途径之一,不仅饲养量大大增加,且目前犬的买卖运输活跃使得犬的流动性变得极为频繁,很容易造成病原的散播。3犬只的免疫率较低,有的犬只即使被登记,也不接受免疫接种。犬属于畜牧兽医部门管理,犬只管理由公安部门的负责,因此全面控制狂犬病需要卫生防疫部门、畜牧兽医部门和公安部门的联合协作,目前各部门协作机制尚未完全建立。4防控措施难以有效落实,在狂犬病流行区,对在一定区域内进行集中、突击灭犬等消灭传染源、快速控制疫情的紧急措施难以落实。5、暴露人群就诊率较低,不能及时处理伤口或伤口处理不当,据广西调查结果显示,犬伤后彻底处理伤口约占25%。暴露后不及时
17、接种狂犬疫苗、抗血清、免疫球蛋白,或未能全程免疫,特别是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暴露人群对当前价格昂贵的疫苗和免疫球蛋白无力支付。基层医疗机构人员对暴露者的咬伤性质和严重程度不能正确区分,影响暴露后正确处理率。如2019 年对我国部分地区狂犬病死亡病例回顾性调查结果显示调查病例数的60.56%未进行伤口处理,49.04%未进行疫苗接种,96.16%未注射抗血清或免疫球蛋白。可见我国大部分人狂犬病例在暴露后未接受预防治疗或预防治疗率低是造成人狂犬病发病的主要原因。6、狂犬病疫苗管理存在薄弱环节,有些地区疫苗供销渠道不规范,难以保证疫苗质量及免疫效果。7、疫情信息存在较严重的迟报和漏报现象,部分地区传染病报告工作的管理存在薄弱环节。xingui.chinacdc/index.shtml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