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要内容l 基本概念l 先贤认识l 西医病种l 病因病机l 诊断与鉴别诊断l 辨证要点l 辨证论治l 转归预后l 预防及护理措施l 小结基本概念(1)眩是形声字,也是会意字,从目,玄声,玄是黑色、深奥、虚无的意思,眩的本意就是眼前发黑,视物不清。俗称眼花。晕的本意是太阳、月亮周围的光环,后来泛指环绕运动、波动。作为自我感觉就是起伏不定、旋转,古人形容为如坐舟车之上。l 因清窍失养,临床上以头晕、眼花为主症的一 类病证称为眩晕。l 眩即眼花,晕是头晕,二者常同时并见。l 轻者闭目可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 能站立。l 可伴有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耳聋,汗 出、面色苍白、甚则昏倒。l 自觉
2、病证(主观感觉障碍)+客观体征(客观 平衡障碍)。基本概念(3)多为阵发性,起病突然,可反复发作。部分慢 性起病,逐渐加重,或时轻时重。多种病因或诱因。有功能性与器质性之别。囊括多种西医疾病。常有血压、血常规、心电图、脑电图、脑CT、颈椎片等改变。l 眩晕病证首见于内经,称为眩冒。素问 至真 要大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灵枢 海论 “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痠眩冒”。多属 “因虚致眩”。l金匮要略倡“痰饮致眩”,制泽泻汤与小半夏加茯 苓汤治疗眩晕。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第25条:“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泽泻汤:泽泻五两,白术二两 第30条:“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
3、,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先贤认识(2)元代朱丹溪倡导“痰火致眩”,提出“无痰不作眩”。明代张景岳认为眩晕“虚者居其八九,而兼火兼痰者,不过十中一二耳”,强调“无虚不作眩”。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认为“此症之原,本之肝风,当与肝风、中风、头风门合而参之”。故后人有“眩晕为中风之渐,中风乃眩晕之极”。l周围性眩晕(耳性眩晕):内耳前庭至前庭神经颅外 段之间病变。如梅尼埃氏病、迷路炎、内耳药物中毒等。l中枢性眩晕(脑性眩晕):前庭神经颅内段、前庭神经核及其纤维联系、小脑、大脑等病变。如高血压脑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动脉硬化、脑萎缩、颅内占位性疾病、颅内感染性疾病、癫痫等。l其他原因所致眩晕:高血压
4、、低血压、阵发性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中度以上贫血、发热、屈光不正、脑外伤、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眩晕的常见诱因 体力过劳 用脑过度 心情抑郁 睡眠不足 房事过度 高原缺氧 饮食偏少 汗出较多 失血过多 环境闷热 体质虚弱 体位变化 分分 类类 收缩压收缩压(mmHg)(mmHg)舒张压(舒张压(mmHgmmHg)正常血压正常血压 120 120 80 80 正常高值正常高值 120 120 139 139 80 80 89 89 高血压高血压 140 140 90 90 1 1 级高血压(轻度)级高血压(轻度)140 140 159 90 159 90 99 99 2 2 级高血压
5、(中度)级高血压(中度)160 160 179 100 179 100 109 109 3 3 级高血压(重度)级高血压(重度)180 180 110 110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140 140 90 90 注:当病人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属不同类型时,取较高的注:当病人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属不同类型时,取较高的 分级为准。分级为准。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高血压诊断与分类梅尼埃氏病特点 反复的、突然发作的剧烈眩晕,听力减退、耳鸣、伴以恶心、呕吐,持续数分钟、数小时乃至数天,逐渐减轻而至消失,较少超过两周。发作期间出现规律性水平性眼球震颤。有明显的缓解期,长短不一,从数月乃至数年
6、。前庭功能试验减弱。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发现。病人多为中年人,女性多见。发病机理可能是内耳淋巴代谢失调,迷路积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特点 眩晕:是最常见的症状,其性质可为旋转性、浮动性、摇摆性、头重脚轻感,当颈部突然转动或过度伸屈时更易发生。头痛:多为跳痛、胀痛。由于侧支循环血管扩张所致。视觉障碍:突然弱视或失明、视野缺损、甚至幻视。运动障碍:舌强语謇、吞咽困难、喝水反呛、面瘫、肢体瘫痪、共济失调。感觉障碍:面部、口舌、肢体麻木或感觉减退。本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颈椎X线片、脑血管超声、颈动脉超声异常。以上症状的特点是发作性、可逆性。脑动脉粥样硬化的特点 多为中年以后发病。发病因素:高血压、糖尿
7、病、高脂血症、大量饮酒等。发病及病情进展缓慢。早期表现三大症状:头晕、睡眠障碍、记忆力减退。逐渐发展为性格行为异常:易激动、易流泪、哭笑无常、注意力、定向力、计算力减退。常伴有短暂脑缺血发作。辅助检查:血脂、血糖升高,脑血管超声及脑CT异常。常伴有身体其他部位动脉硬化的表现。l肝肾阴虚:多见于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脑卒中等疾病。先天不足、后天失养、久病伤肾、年老肾虚、房劳过度等耗伤精血。l风阳上扰:多见于高血压、脑出血、梅尼埃氏病。素体阳盛,阴虚火旺;嗜好烟酒,酿痰生热;恼怒激动,气郁化火;水不涵木,阳化风动;风动痰扰,发为中风。l气血亏虚:多见于低血压、贫血、慢性病。久病失养、脾胃虚弱、失血失
8、液、营养不良。l痰浊中阻:多见于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脑动脉硬化、梅尼埃氏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脾胃虚弱,运化无力;嗜酒肥甘,蕴湿生痰;肺肾亏虚,水停生痰;体质肥胖,痰湿中阻。l瘀血阻窍:多见于脑动脉硬化、脑卒中、椎-基底动 脉供血不足、脑外伤等。气滞血瘀、气虚血瘀、痰瘀互阻、跌打损伤。病因病机小结 风:肝风、风阳、外风 火:肝火、心火、相火 痰:痰浊、痰热、痰饮 瘀:瘀血、瘀热 虚:血虚、气虚、阴虚、精虚、阳虚 以虚为主,病位在肝、脾、肾l 自觉病证(主观感觉障碍)+客观体征(客观平衡障碍)。l 眩即眼花,晕是头晕,二者常同时并见。l 轻者闭目可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l 可
9、伴有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耳聋,汗出、面色 苍白、甚则昏倒。l 多为阵发性,起病突然,可反复发作。部分慢性起病,逐渐加重,或时轻时重。l 血常规、血压、心电图、Holter、电测听、眼震电图、颈椎X线摄片、脑血管超声、脑CT、MRI等检查有助于 诊断。鉴别诊断 中风 厥证 痫证 头痛辨证要点(1)辨病性:一般为虚实夹杂。虚证:以肝肾阴虚、气血不足为主。头脑昏沉,头重脚轻,腰膝酸软,眼干目涩,体倦乏力,耳鸣如蝉,久病体虚为特征。起病较缓,病程较长。虚者补之。实证:以肝阳、肝风、肝火、痰浊、血瘀为主。眩晕头胀,或伴头痛,视物旋转,恶心呕吐,目赤口苦,耳鸣如轰,新病体实为特征。起病较急,病程较短。
10、实者泻之。一般发作期多实,缓解期多虚。辨证要点(2)辨病理:功能性:年龄轻,病程短,起病急,症状轻重不一,一般情况较好,与脑力过劳、房事过度有关,加强体力活动、清心静养后减轻。无器质性病变指征。多属虚证,治疗较易,预后较好。器质性:年龄大,病程长,起病较缓,症状轻重不一,一般情况较差,与血压、血糖、血脂、吸烟、劳逸失度有关,颈部突然转动或过度伸屈后加重。有器质性病变指征。多属虚实夹杂,治疗较为复杂,预后较差。辨证要点(3)辨病位:主要在肝肾。其在肝者:以肝阳、肝火、肝风为主。眩晕较甚,视物旋转,头痛目胀,急躁易怒,或 两目干涩。其在肾者:以肾虚、精亏、髓少为主。头重脚轻,腰膝酸软,健忘失聪,行
11、动迟缓,或 痴呆偏瘫。其在脾者:以气虚、血少、痰阻为主。头晕昏沉,气短乏力,面白无华,腹胀便溏,或 呕恶肢肿。辨证要点(4)辨病位:主要在肝肾。其在心者:以心火、血瘀、神扰为主。头晕头 痛,痛有定处,心烦失眠,口舌生疮,或喜怒无常。其在气者:以气虚、气逆、气滞为主。头昏头 沉,头目胀痛,游走不定,胸胁胀 满,或嗳气纳呆。其在血者:以血虚、血瘀、血热为主。头昏发懵,头脑空痛,面色晄白,舌质紫暗,或 胸闷胸痛。辨证要点(5)辨疾病:周围性眩晕(耳性眩晕)中枢性眩晕(脑性眩晕)其他原因所致眩晕治疗原则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虚补实泻,调整阴阳。急者偏于实,祛邪为主:潜阳、熄风、疏风、泻火、化痰、活血。缓
12、者偏于虚,扶正为主:益气养血、填精生髓、育阴温阳,调补脾肾。注重非药物疗法:清心静养,条畅情志,保证睡眠,合理膳食,劳逸结合,保持大便通畅。注意治疗原发病。发作期治疗(1)卧床休息。必要时吸氧。进行必要检查:心电图、血常规、生化、脑血 管超声、脑CT、颈椎X线摄片等。静脉用药:脑复康、川芎嗪、血塞通、甘露醇 等。发作期治疗(2)口服用药:阿司匹林、波立维、尼膜同、凯尔、脑复康、安定、谷维素等。中药:牛黄清心丸、安脑丸、脑立清、眩晕宁、中药汤剂等。针灸疗法:内关、合谷、三阴交、行间、太冲、百会。中医按摩、牵引。缓解期治疗分证论治 肝肾阴虚 风阳上扰 气血亏虚 痰浊中阻 瘀血阻窍转归预后 病情轻者
13、,治疗护理得当,预后较好,病情重 者,发作频繁,失治误治,预后较差。实证较好,虚证较差,虚实可以转化。功能性较好,器质性较差。合并症或并发症多者较差。病久不愈,阳化风动,夹痰夹火,易发为中风。预防及护理措施 清心静养,减少干扰。保证睡眠,劳逸结合。眩晕发作时,卧床休息,闭目养神,动作(尤其 是颈部)要和缓。合理膳食,戒烟限酒。注意原发病的治疗。病情急性发作时应及时处理(西医措施)。重症病人要注意监测血压、心率、心律、呼吸、神志等,发现异常,及时处理。结 语(1)自觉病证(主观感觉障碍)+客观体征(客观平衡障碍)。眩即眼花,晕是头晕,二者常同时并见。轻者闭目可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
14、。可伴有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耳聋,汗出、面色 苍白、甚则昏倒。多为阵发性,起病突然,可反复发作。部分慢性起病,逐渐加重,或时轻时重。多种病因或诱因。有功能性与器质性之别。囊括多种西医疾病。常有血压、血常规、心电图、脑电图、脑CT等改变。结 语(2)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虚补实泻,调整阴阳。急则治标(发作期),强调中西医结合治疗,祛邪为 主;缓则治本(缓解期),针对疾病、病因、诱因、体质、季节等,扶正为主。贵在调理。注重非药物疗法:清心静养,条畅情志,保证睡眠,合理膳食,劳逸结合,保持大便通畅。注意治疗原发病。病久不愈,阳化风动,夹痰夹火,易发为中风。主要内容l 基本概念l 先贤认识l 西医病种
15、l 病因病机l 诊断与鉴别诊断l 辨证要点l 辨证论治l 转归预后l 预防及护理措施l 小结l肝肾阴虚:多见于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脑卒中等疾病。先天不足、后天失养、久病伤肾、年老肾虚、房劳过度等耗伤精血。l风阳上扰:多见于高血压、脑出血、梅尼埃氏病。素体阳盛,阴虚火旺;嗜好烟酒,酿痰生热;恼怒激动,气郁化火;水不涵木,阳化风动;风动痰扰,发为中风。l气血亏虚:多见于低血压、贫血、慢性病。久病失养、脾胃虚弱、失血失液、营养不良。发作期治疗(2)口服用药:阿司匹林、波立维、尼膜同、凯尔、脑复康、安定、谷维素等。中药:牛黄清心丸、安脑丸、脑立清、眩晕宁、中药汤剂等。针灸疗法:内关、合谷、三阴交、行间、太冲、百会。中医按摩、牵引。缓解期治疗分证论治 肝肾阴虚 风阳上扰 气血亏虚 痰浊中阻 瘀血阻窍结 语(1)自觉病证(主观感觉障碍)+客观体征(客观平衡障碍)。眩即眼花,晕是头晕,二者常同时并见。轻者闭目可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可伴有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耳聋,汗出、面色 苍白、甚则昏倒。多为阵发性,起病突然,可反复发作。部分慢性起病,逐渐加重,或时轻时重。多种病因或诱因。有功能性与器质性之别。囊括多种西医疾病。常有血压、血常规、心电图、脑电图、脑CT等改变。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