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论述类文本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一、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13 3 题。题。 近二三十年,书面阅读与数字化体验的迅速普及,湮没了民间文学口头讲述的生活现场。同时,信息 社会文学艺术的发展趋势是融合创新,受众的审美意识变得新奇自由,而传统民间文学的审美表达以传承 性和群体性为主,其走向衰落似乎是一种必然。 每个时代的民间文学既反映着历史环境,又彰显出时代背景,还承担着文化传承功能,是中华儿女文 化认同的重要基础。由乡音、乡俗和家乡故事传说而编织起来的童年记忆,往往在人们心中孕育出“底色 的乡愁”并镌刻在人的一生中。中国各民族各地区的民间文学,反映着民族友好、 ;j 土
2、会和谐的中华文明 主题,有对孔子、屈原、诸葛亮等人物的思想品格认同,对牛郎织女、孟姜女、白蛇传、梁祝等故事类型 用各自的方式接受并传承。从某种意义上讲,在千百年的历史演进中,分散在中华大地上的群众,通过民 间文学的形式传承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 如今,中国民间文学的人物形象、故事类型、叙事结构等被外来的文学系统挤压,尤其儿童成长初期 所接受的童话几乎全是西方文本-白雪公主替代了田螺姑娘、小红帽替代了阿凡提。长此以往,孩子们对 中国民间文学逐渐陌生以致淡忘。 面对严峻的传承危机,亟须采取有效措施增强民间文学的创新能力和传承能力,使其重新回归曰常生 活,有效融入当代社会。首要的是深度发掘中国民间文
3、学的智慧资源,汲取中国民间文学宝库中的教育资 源、伦理资源、政治资源和文化资源,增强人们接受本土智慧资源的信心。比如,以中国民间文学资源为 素材,开发原创游戏产品,让中国民间文学资源进入当代文化消费领.域。最近几年,有关部门组织实施的 中国经典民间故事动漫创作工程就是很好的尝试。通过对盘古开天辟地、精卫填海等民间故事进行再创作, 让故事里的经典形象重新立起来,让传统民间故事得到保护和传承。 传统民间文学的传承多是口口相传,在失去原有传承场景的情况下,需要采取新的传承方式。在这方 面,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做法。比如,英国的魔戒 哈利波特等吸纳了西方的神话资源,让传 统故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而在
4、日本,幽灵公主 千与千寻等也都取材于广泛流传的民间故事。这些 作品,将传统民间文学资源与现代人的审美需求进行了有效嫁接,找到了传统民间文学资源与现代文艺作 品的转化路径。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年代久远,很多民间文学的表达方式和思维观念都与现代社会有所脱节,有时即 便用很精彩的方式讲述出来,现代人可能也不接受。对此,我们不必强求。最重要的不是记住那些故事, 而是要将故事所承载的忠、孝、仁、义等价值观传承好、传播好。 (摘编自孙正国留住民间文学中的民族记忆 )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传统民间文学失去了口口相传的传承场景,其原因在于数字化阅读方式的逐渐普及。 B
5、. 民间文学承载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它是促进中华儿女文化认同的重要基础。 C. 目前我国儿童接受的童话多来自西方,这导致中国民间文学受到外来文学系统挤压。 D. 部分民间文学已经与现代社会脱节,即使改变讲述方式,现代人也不可能再接受。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基于民间文学的意义与传承危机,提出了留住民间文学中民族记忆的措施。 B. 文章从社会发展趋势和民间文学特点的角度,分析了民间文学走向衰落的原因。 C. 文章将中外民间文学的传承方式进行对比,指出我们应当借鉴国外好的做法。 D. 文章列举魔戒 幽灵公主等作品,证明采取新的传承方式具有可行性。 3.
6、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各民族各地区的民间文学共同传承中华文明,但在具体传承方式上存在一定差异。 B. 如果充分挖掘民间文学的丰富资源,就可能实现让民间文学融入当代社会的目标。 C. 面对民间文学的传承危机,我们必须根据现代人的审美需求,不断创新传承方式。 D. 传承、传播价值观应比记住故事更为重要,因此必须对经典民间故事进行再创作。 二、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13 3 题。题。 中华文明被称为礼乐文明,是因为礼乐在社会组织和道德教化中发挥了基础作用。据文献记载,周公 在西周立国之初就开启了礼乐文明的建构过程。直到西周中叶,经百余年努力,
7、殷商的祭祀礼仪改造为周 代的礼乐制度才正式完成。 西周所形成的礼乐文明,正是催生儒家学说的母体和温床。春秋时期的礼崩乐坏,促使孔子反思礼乐 制度崩解的原因,从理论上总结礼乐文明的精神内核,从而创立了儒家学派。没有周公,则礼乐文明体系 难以建立;没有孔子,则礼乐文明的精神就难以大白于天下,而这正是唐代以前周孔并称的原因所在。所 以,若要认识周代礼乐文明的精神特质,就要学习孔子思想;但从产生的次序看,则是先有礼乐文明,后 有儒家学说。周制是孔子心仪的文明形态,儒学则是孔子对于周礼的思想提炼。因此,礼乐制度才是儒学 的社会存在之“体”。 孔子的儒学思想有两个核心概念,即仁和礼。孔子关于仁有许多说法,
8、最基本的是“仁者爱人”,将 仁看作是人与人相亲相爱的真诚情感。孔子以仁为礼的基础,没有仁,礼就会蜕变为虚文而走向形式主义, 进而丧失其化民成俗的功用,这正是春秋时期的文化困境。他同时强调以礼为仁的前提,主张人的一切行 为都应该纳入到礼的规范之中。如此说来,孔子摄礼归仁,以仁为礼之内在基础;同时又摄仁归礼,以礼 作为仁的实践途径。因此,在孔子那里,仁与礼是互摄的。同时,他又认为,仁是礼的精神前提,礼乐规 范应当归本于仁;仁的达成又以礼为前提,礼是仁道的实践途径。所以,仁与礼是互为前提的,仁礼互摄 和相互成就,正是儒学作为实践之学的特征所在。 礼乐文明不仅是儒学产生的母体,而且是接纳和融汇各种外来
9、文化的母体。礼乐文明的信仰结构本身, 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文化内存空间,使得它足以涵融各种外来文化,这正是中华天下体系得以形成的关键所 在。一旦礼乐文明体系本身被解构,涵融各种外来文化的母体被打破,它们便失去了和平共处和交流会通 的思想文化平台,“诸神的和谐”也就被“诸神的战争”所代替,这也是近代以来中国文明变迁所特别应 该汲取的经验和教训。 儒家是中华礼乐文明的主要阐释者和代表学派,近代以来发生了两方面的显著变化:一是儒家推行社 会教化的礼乐制度,经过长期激进的反传统而被摧毁,丧失了社会存在的根基;另一方面,儒家本身的思 想形态也经历了重要的义理转向,以重建道德形而上学作为主要目标,努力提高儒家
10、思想的思辨性,使得 传统儒学转变为哲学,在大大提升儒学思辨能力的同时,也使得它离礼乐教化的社会基础越来越远。 新时代,儒学能否重返乡村与社区,成为百姓日用而不知的人伦规范,进而重建儒学与生活的联系, 将成为礼乐文明能否重建复兴的关键所在。 (摘编自赵法生重建礼乐文明需要什么样的儒学 ,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周代的礼乐制度源自殷商的祭祀礼仪,据文献记载,经过百余年的努力,最终由周公建构完成。 B. 儒家学派创始于孔子,反思了礼乐制度崩解的原因,从理论上系统地总结了礼乐文明的精神内核。 C. 春秋时期的文化困境表现为礼丧失仁的基础,蜕变为虚文而走向形式主
11、义,丧失化民成俗的功用。 D. 中华天下体系形成于巨大的文化内存空间足以涵融各种外来文化的礼乐文明的信仰结构。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以近代以来儒家发生的两方面变化为现实前提,论证了中华文明的基础性作用。 B. 这篇文章主要采用道理论证方法,严密的逻辑,推导出令人信服的结论。 C. 第三段重点论述的是孔子对“仁”和“礼”关系的认识:互为前提,互摄和相互成就。 D. 主体部分采用递进式结构,分析了礼乐文明与儒家学说、各种外来文化的关系。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一项是 A. 有了孔子,礼乐文明的精神才大白于天下,所以,学习孔子思想,就能认识周代礼乐文明
12、的精神特质。 B. 文化之间的“和谐”变成“战争”,与涵融它们的礼乐文明体系这一母体被解构、被打破有关。 C. 因为儒学思辨能力的提高和传统儒学向哲学的转变,所以儒学离礼乐教化的社会基础越来越远。 D. 新时代,如果儒学能重返乡村与社区,成为百姓日用而不知的人伦规范,重建与生活的联系,礼乐文明 就会重建复兴。 三、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13 3 题。题。 “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却未曾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说个知行 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王阳明语)不论是“心即理”还是“致良知”,从字面上看 都具有很强的主观性,这种主观
13、性可能表现为自我生命活力的释放,也可能表现为随心所欲、恣意妄为。 所以,在心学体系里,王阳明对个体的主观意念做了限制,提出了明确的修养功夫论,这里的“知行合一” 具有明显的道德内省标准,心有邪念,即是行恶。此外,“知行合一”作为一种自我要求更是为了避免知 而不行,只满足于训诂条理和口舌之争。“某于此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不得已与人一口说尽, 只恐学者得之容易,把作一种光景玩弄,不实落用功,负此耳!”(王阳明语)日本学者冈田武彦认为:“阳 明学是培根之学,偏重实行和事上磨炼,是其精神要旨所在,知而不行,只是不知。”企业家立“知行 合一”之旨,便意味着严格自我要求的开始。 “知”有其独特的哲
14、学含义,与“良知”相近,知行合一即表现为我的“良知”须化为真切实在的 行为, 而我的所作所为又都符合我的“良知”。 这里有着怎样的境界寓意?知行合一的状态又具体化为“致 良知”的过程,“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 花不在你的心外。”(王阳明语)“归于寂”不是客观上的不存在,而是个体主观觉知的灭寂,即主观之间 的隔绝,它表明一种我与万物相“绝”的状态,“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 矣。”(王阳明语)王阳明所说的“天下无心外之物”意味着使万物皆得吾心之理,也就是个体德性向客观 事物的迁移,与之相对,这表明的是我与万物相“通”的
15、状态,良知是个体的内在本质力量,“知行合一” 就是把这种内在的本质力量,体现到个体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也正是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自体的中正向客 观性的迁移,实现自我价值的社会性存在。 在企业经管中,这意味着辩证理性的利他精神,企业有了这种利他精神,就能同时实现企业发展与 员工幸福、企业盈利与顾客满意的目标。超越“小我”而观“大我”,人的视角和世界观都会随之发生变 化,企业家收获经济成就的同时,也收获人格成就。企业家的最高形象如同“企业图腾”般存在,通过第 一个阶段的自我修养达到第二个层次,也通过第一个阶段的言传身教,从而影响到每一个企业成员,“无 为而民自化”。只有企业家的个人境界与企业的卓越发展
16、同步并行,企业家的价值追求与员工的价值实现 同道相益,这样的企业才会长盛不衰、基业长青。 (摘编自经营与管理2019 年第二期“阳明心学”对现代企业经营的启示)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心即理”和“致良知”,是主观的东西,都表现为自我生命活力的释放和随心所欲、恣意妄为。 B. 如果把“知行合一”作为自我要求,目的虽然是避免知而不行,但只能满足于训诂条理和口舌之争。 C. 我的所作所为都要符合我的“良知”而我的“良知”须化为我的所作所为, 这是“致良知”的具体表现。 D. 王阳明所说的“天下无心外之物”意味着使万物皆得吾心之理,表明的是我与万物相“通”的状
17、态。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从“知行合一”的自我要求到超越自我的生命境界再到企业的经营境界层层深入论述。 B. 文章用冈田武彦的看法来证明企业家践行“知行合一”要严格地从自我要求开始。 C. 文章在分析具体概念时用了比较的手法,使概念的界定更加准确,使读者容易理解。 D. 文章在论述过程中引用了王阳明的不少语录,增强了说服力,使论点更加明确。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具有明显的道德内省标准,只要心有恶念,就是有恶行。 B. 王阳明自己也认为,良知之说来之不易,理解起来很容易,但实践起来却很困难。
18、C.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中的“归于寂”是客观存在,主观的隔绝。 D. 只要企业家价值追求与员工的价值实现一致时,企业就会快速发展,长盛不衰。 四、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13 3 题。题。 美育一般有两种用法,一种是美术教育,一种是审美教育,后者大体可以涵盖前者。审关教育不仅包括美 术、音乐、舞蹈、文学等艺术素养的培育,还包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审美教育;不仅包括美学和艺术理论的 教育,也包括各种审美实践场景中艺术技巧提升、审美能力培养、审美价值观塑造等。美育的整个过程与我 们所处的文化环境、文化背景密不可分,与现实中的文化理念、文化价值融合在一起。可以
19、说,文化是美育 的底色,文化精神是美育的灵魂。如果忽视了文化精神的培养,美育就是不完整的。 欣赏人类流传下来的芑术作品,深入理解艺术作品的美学蕴涵,需要掌握一定的文化史和艺术史知识, 联系艺术作品产生时代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精神,许多困难和障碍就会迎刃而解。比如我们鉴赏西方绘画时, 必须要掌握各个时期、各个民族的文化特征,文艺复兴时期的许多绘画要联系宗教精神来赏析;我们欣赏中 国绘画,其空间留白、用笔运意、墨彩浓淡等,无不浸润着中华文化的精神意境,如果不了解中国绘画中计白 当黑、浓淡生趣、意境天成等艺术手法和精神追求,就很难体会到艺术作品的神韵。 文学的鉴赏也是如此。从孔子论诗的“兴观群怨”开始,
20、中国诗歌创作和批评就将个人情志的抒发 与社会风俗民情的描摹乃至现实政治的讽喻结合起来,儒家诗教传统深深地影响了诗歌的发展,阅读各个朝 代的诗歌,都需充分考虑诗人共同秉持的基本价值观念,才能体会诗中比兴寄托所表达的种种意味,才能明 白诗句所传达的哀怨悲欢的情感。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美育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曾被作为一个启蒙郑重提出,承載 了爱国救亡、除弊振新的重任。从梁启超的“趣味教育“理论、蔡元培的“美育代宗教”说、鲁迅文艺“拯 救国民性”的啐吁,到丰子恺、刘海粟、林风眠等艺术家提倡以艺术教育推选美育的观念,都深深地融入关 注国家和民族发展未来的責任意识。也就是说,将美育代入社
21、会文化改造、国民精神重塑这一宏大目标,成 为当时美育思想的主线。因此,孤立地谈当代美育,狭隘、庸俗地理解美育的内涵,既拋弃了百年美育积累起 来的宝贵资源,也丢失了美育所包含的塑造中华文化精神的价值理念。 当下美育思想和美育方法存在着重技巧侍递而轻文化传承、迎合刺激体验而忽视趣味涵育、趋附西方 审美而贬抑民族审美等问题。人们对审美教育的理解往往就是艺术技能培养,家长送孩子到各种培训班学乐 器、学绘画、学舞蹈等,却很少从培育艺术潜能、提升人文素养出发来制定教育方案。 此外,当下美育还出现重西方而轻传统的倾向,我们的美育应充分吸纳传统文化内容,自觉传承民族文 化精神,将西方的与民族的、古典的与现代的
22、充分融汇起来,从民族角度观察世界,自现代眼光观照传统,形 成既能包容人类文明的所有优秀成果,又能彰显我们民族文化特色、体现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精神风貌的审美 教育体系。 总之,培养健康自信的文化精神,不仅是推进美育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是美育最终的目标之我们应将美 育当作传承文化、培养国民精神的传世工程,接续中华文脉,延续百年美育思潮,将美育推向社会每个角落, 让美育产生润化人心的力量,守护每个人的精神健康,提升整个社会的文化素养。 (摘编自黄仲山美育重在培养文化精神 )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美育包括美术教育和审美教育,文化是美育的底色和灵魂,不能忽视文化精神的培养
23、。 B. 欣赏中国绘画,应该了解其中计白当黑、浓淡生趣意境天成等艺术手法和精神追求。 C. 美育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一直承载了爱国救亡、除弊振新的重任。 D. 当下美育应重传统轻西方,融汇西方与民族、古典与现代的文化,形成好的审美教育体系。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层次展开论证的,在逻辑上呈现递进式 B. 谈欣赏人类流传下来的艺术作品,文章采用引用论证说明了鉴赏中西方绘画的区别。 C. 文章列举梁启超、蔡元培、鲁迅等人的例子启迪了我们美育要与时代责任联系起来。 D. 本文论证兼顾历史与当下,既有对美育历程的相
24、关分析,又有对当下美育弊端的批评。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我国儒家诗教传统注重将个人情志的抒发与社会风俗民情的描摹乃至现实政治的讽喻结合起来。 B. 将美育代人社会文化改造、国民精神重塑这一宏大目标,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美育思想的主线。 C. 我国审美教育体系既能包容人类文明的所有优秀成果,又能彰显我们民族文化特色,实现兼收并蓄。 D. 应将美育当作传承文化、培养国民精神的工程,将其推向社会每个角落,以期提升社会的文化素养。 五、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13 3 题。题。 众所周知,“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对知行关系的总体概括。“知行合一”的
25、具体内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 理解,在动态之维,它意味着先天的“良知”通过“行”的过程,逐渐形成比较自觉的意识。“知行合一”同 时涉及“知”和“行”之间的互动,在这一意义上,一方面,行要由知加以引导以取得自觉形态:没有知的引 导,行往往无法摆脱盲目性;另一方面,知必须落实于行知而不行就等于未知,真正的知需要通过落实于行 而得到体现。 从知和行相互统一的角度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便可以注意到,这一观念对把握、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 也有其理论上的意义。就“知”而言,讨论人类命运共同体,涉及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具体内涵的理解,包括将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血缘意义上的自然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区分开来,把握人类命运共同体
26、所有可能的条件 和前提,等等。 另一方面,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不是现成的存在形态,它需要通过实践过程加以构建,所谓“构建人类命 运共同体”,也表明了这一点。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总是会涉及经济生态、安全等不同方面。 从经济上说,促进不同经济体之间的合理互动,形成有序的经济运行模式,包括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向,反对 贸易保护主义,等等。这一切表现为经济层面人类命运共冋体构建所有可能的前提。从生态上说,以温室效 应的控制、环境的保护等为指向的生态关切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在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面前,每一个国 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良好的生态环境,需要全球不同地区的共同努力才能加以建构。在人类安全问题
27、上,一 方面,需要反对单边主义,避免仅仅从特定国家和地区的需要出发,罔顾全球性的安全关切;另一方面,又应 当反对各种形式的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真正的全球性安全格局的形成,离不开以上的双重努力。同时,在 历史的行化过程中,基于多样的历史背景,人类形成了不同的文明形态,从文明形态之间的关系看,其中任何 一种文明形态,都不应被赋予主导性或绝对的优越性,相反,需要从宽容、尊重多样性的角度来对待文明的不 同形态。对文明差异和多样性的这种尊重和包容,也是构建和谐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应有之义。 从人类以及人类文明的发展来看,这里又涉及多样前提,包括合理面对文明发展与科学的关系,科学是 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人类
28、文明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的进步;另一方面,科学本身如果缺乏引导和控制,也可能 导致负面的结果。科学应当造福人类,而不是对人类发展构成威胁。今天,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都得到了 长足的发晨,但科学的发展往往具有不确定性,其结果也难以完全预知,如何通过调节、引导、控制,避免科 学技木可能产生的负面结果,使之能够造福人类,并进一步引向和谐的人类共同体,无疑也是今天在实践层 面上需要关注的问题。这里既涉及“知”,也关乎“行”,心学中的“知行合一”观念,则为理解和处理以上 问题提供了思考的背景。 (摘编自杨国荣心学视域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动态之维,
29、“知行合一”的内涵指先天的“良知”通过行”的过程,逐渐形成比较自觉的意识。 B. 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通过实践过程加以构建,这表明,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不是人类现成的存在形态。 C. 在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面前,每一个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因此要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向,反对贸易保护 主义。 D. 反对单边主义,同时,反对各种形式的恐怖主义、极端主义,两者并重,真正的全球性安全格局才能形成。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第一段从“知”和“行”之间的互动的角度阐述两者的动态关系,具有辩证分析意味。 B. 文章第三段从经济、生态、安全、文明四个角度论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和成果
30、。 C. 文章第四段在论证科技的两面性时,指出科技有可能导致负面结果,有较强的现实性。 D. 文章先阐述有关知行合一的内涵,然后从知行合一的角度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行论述。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文明与科学的关系复杂,人类文明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的进步,但是,当今科学对文明的破坏力量超过了其 对文明进步的推动力量。 B. 如果将人类命运共同体与血缘意义上的自然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区分开来,就可以把握人类命运共同体 所有可能的条件和前提。 C. 没有一种文明形态可以被赋予主导性或绝对的优越性,构建和谐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就是对文明差 异和多样性的尊重和包容。 D. 如何使科学
31、技术造福人类,并进一步引向和谐的人类共同体,要理解和处理这些问题,心学中的“知行合 一”观念可以提供思考背景。 六、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13 3 题。题。 戏曲作为综合艺术,吸收了多种其他艺术门类的优长和手段,融为一体,创造了在世界舞台上独树一 帜的艺术。以武打为突出特征的武戏,堪称世界剧坛的一朵奇葩,集中而鲜明地体现着戏曲的中华美学特 色和独具优势的艺术表现力。 武戏历史久远,文化积淀深厚。京剧形成初期,武戏依然保持着粗犷的古朴之风,注重勇猛、激烈的 跌打翻扑,不太讲究造型、做戏。随着剧种的成熟、发展,经过几代艺术家特别是作为“武戏文唱”的引 领者杨小楼的执着进
32、取,在继承传统武打技术的基础上,一方面对技巧动作加以美化,增强舞蹈性,另一 方面强调基本技术服从剧情和表演的需要,使技巧动作成为一种优美的舞姿和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手段, 并与唱、念、做结合运用,让武戏得到整体提升,留下许多具有精美观赏价值的经典之作。 武戏美在哪里?第一层次是“形式感知”。武戏以动作因素为主,演员把握自己的动作,按一定的节 奏在时间和空间中延伸,通过强与弱、快与慢、刚与柔、动与静的变化,呈现流动和瞬间的美,加上开打、 翻跌、下高、打出手等高难度惊险动作的穿插运用,带来的悬念和惊叹,显然更直观,更富于视觉的冲击 力。这也是人们被京剧吸引往往从武戏开始,京剧走出国门必带武戏的重要原
33、因。第二个层次是“同情与 共感”。武戏流传至今的优秀剧目,内容大多数弘扬的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德,如保家卫国、奋不顾身的 爱国主义精神,除暴安良、抱打不平的侠义精神,塑造了许多忠臣良将和民间英雄人物,传达的是正能量。 即使是反面或性格复杂多面的角色,也能够通过细致入微的刻画,脸谱、神态、身段表演等鲜活地揭示其 本来面目,于恶中见美,美中见恶,取得观众的审美认同。 美是难以被忘记的。京剧艺术博大精深,绚丽多姿,文戏、武戏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前些年武戏的 势弱,出自内外两方面的原因。外因除了大众娱乐日趋多元,流行文化的冲击,还有武戏演出对场地、环 境的要求严于文戏,造成展示机会较少,多年来在大型演唱
34、会中只能于开头、结尾烘托气氛,难以尽显完 整风貌。内因则表现为传承、创新乏力,随着一代技艺精湛的老艺术家先后离去,舞台水准下滑,难以适 应新、老观众的审美需求。 当前,武戏振兴迎来新的良好机遇。以传统为根脉,不仅指具体的戏与技巧,还有前辈艺术家积累的 经验和启示。高盛麟先生曾对武戏演员提出“三要”:一要打好基础,意指基本功要规范、扎实、过硬, 唱、念、做、打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可偏废,才能真正体现武戏的整体美;二是演好人物,包括准确把握 人物的个性,处理好技术与人物的关系,表演要有真实感,脱离生活和人物的技巧堆积再多,也无美可言; 三要跟上时代,了解时代和观众的审美取向,对武戏有所创新,有所丰富
35、。尤其是武戏的新剧创作很少, 值得分外重视。 武戏之美亦中华文化之美。武戏的“精气神”,将会在新时代焕发光彩。 (摘编自刘连群弘扬武戏之美 , 人民日报2019 年 07 月 11 日) 1. 下列关于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武戏以武打为突出特征,极具中华美学特色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堪称世界剧坛奇葩。 B. 武戏历史久远,一直保持粗犷古朴之风,重勇猛、激烈的跌打翻扑,不迫求造型和做戏。 C. 武戏以动作因素为主,更直观且富于视觉冲击力,观众往往从看武戏开始而爱上京剧。 D. 武戏创新发展要以传统为根脉,传承具体的戏与技巧及前辈艺术家积累的经验和启示。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
36、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整体以纵向议论展开,主要论述了武戏之美的内涌及如何弘扬武戏之美。 B. 文章从“形式感知”和“共情与共感”等两个层次,论述了武戏究竟美在哪里。 C. 文章从内外两个方面论述了近年来武戏势弱的原因,并就两者的关系进行论证。 D. 文章以坚守传统为前提,通过引证法提出了武戏在新时代焕发光彩的具体措施。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如果没有历代艺术家在继承传统武打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如加强舞蹈性,强调服从剧情和表演 需要等,武戏观赏价值就难以得到提升。 B. 武戏传统剧目能流传至今,不仅仅是演员表演技艺能取得观众的审美认同,还在于其内容大多
37、弘扬的是 中华民族的优良品德,传达的是正能量。 C. 由于大众娱乐日趋多元,流行文化的冲击,武戏受限于演出场地和环境的严格要求,加上其内在传承、 创新乏力等,所以前些年武戏显得势弱。 D. 只要武戏表演者能够准确把握人物个性,恰当处理技术与人物的关系,表演具备生活的真实感,就能够 弘扬武戏之美,使它在新时代焕发光彩。 答案与详解答案与详解 一、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13 3 题。题。 近二三十年,书面阅读与数字化体验的迅速普及,湮没了民间文学口头讲述的生活现场。同时,信息 社会文学艺术的发展趋势是融合创新,受众的审美意识变得新奇自由,而传统民间文学的审美表达以传承
38、性和群体性为主,其走向衰落似乎是一种必然。 每个时代的民间文学既反映着历史环境,又彰显出时代背景,还承担着文化传承功能,是中华儿女文 化认同的重要基础。由乡音、乡俗和家乡故事传说而编织起来的童年记忆,往往在人们心中孕育出“底色 的乡愁”并镌刻在人的一生中。中国各民族各地区的民间文学,反映着民族友好、 ;j 土会和谐的中华文明 主题,有对孔子、屈原、诸葛亮等人物的思想品格认同,对牛郎织女、孟姜女、白蛇传、梁祝等故事类型 用各自的方式接受并传承。从某种意义上讲,在千百年的历史演进中,分散在中华大地上的群众,通过民 间文学的形式传承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 如今,中国民间文学的人物形象、故事类型、叙事
39、结构等被外来的文学系统挤压,尤其儿童成长初期 所接受的童话几乎全是西方文本-白雪公主替代了田螺姑娘、小红帽替代了阿凡提。长此以往,孩子们对 中国民间文学逐渐陌生以致淡忘。 面对严峻的传承危机,亟须采取有效措施增强民间文学的创新能力和传承能力,使其重新回归曰常生 活,有效融入当代社会。首要的是深度发掘中国民间文学的智慧资源,汲取中国民间文学宝库中的教育资 源、伦理资源、政治资源和文化资源,增强人们接受本土智慧资源的信心。比如,以中国民间文学资源为 素材,开发原创游戏产品,让中国民间文学资源进入当代文化消费领.域。最近几年,有关部门组织实施的 中国经典民间故事动漫创作工程就是很好的尝试。通过对盘古
40、开天辟地、精卫填海等民间故事进行再创作, 让故事里的经典形象重新立起来,让传统民间故事得到保护和传承。 传统民间文学的传承多是口口相传,在失去原有传承场景的情况下,需要采取新的传承方式。在这方 面,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做法。比如,英国的魔戒 哈利波特等吸纳了西方的神话资源,让传 统故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而在日本,幽灵公主 千与千寻等也都取材于广泛流传的民间故事。这些 作品,将传统民间文学资源与现代人的审美需求进行了有效嫁接,找到了传统民间文学资源与现代文艺作 品的转化路径。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年代久远,很多民间文学的表达方式和思维观念都与现代社会有所脱节,有时即 便用很精彩的方式讲述出来,现
41、代人可能也不接受。对此,我们不必强求。最重要的不是记住那些故事, 而是要将故事所承载的忠、孝、仁、义等价值观传承好、传播好。 (摘编自孙正国留住民间文学中的民族记忆 )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传统民间文学失去了口口相传的传承场景,其原因在于数字化阅读方式的逐渐普及。 B. 民间文学承载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它是促进中华儿女文化认同的重要基础。 C. 目前我国儿童接受的童话多来自西方,这导致中国民间文学受到外来文学系统挤压。 D. 部分民间文学已经与现代社会脱节,即使改变讲述方式,现代人也不可能再接受。 【答案】B 【解析】A 项,“传统民间文学失去了口
42、口相传的传承场景,其原因在于数字化阅读方式的逐渐普及”,以 偏概全,根据原文第一段“近二三十年,书面阅读与数字化体验的迅速普及,湮没了民间文学口头讲述的 生活现场。同时,信息社会文学艺术的发展趋势是融合创新,受众的审美意识变得新奇自由,而传统民间 文学的审美表达以传承性和群体性为主,其走向衰落似乎是一种必然”的表述可知,“数字化阅读方式的 逐渐普及”只是原因之一,并非全部。C 项,“目前我国儿童接受的童话多来自西方,这导致中国民间文学 受到外来文学系统挤压”不合文意。原文表述为“长此以往,孩子们对中国民间文学逐渐陌生以致淡忘”, 侧重的是孩子的主观感受,而不是客观事实。D 项,“现代人也不可能
43、再接受”,表述错误,原文为“现代 人可能也不接受”,讲的是“可能性”不是绝对性。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基于民间文学的意义与传承危机,提出了留住民间文学中民族记忆的措施。 B. 文章从社会发展趋势和民间文学特点的角度,分析了民间文学走向衰落的原因。 C. 文章将中外民间文学的传承方式进行对比,指出我们应当借鉴国外好的做法。 D. 文章列举魔戒 幽灵公主等作品,证明采取新的传承方式具有可行性。 【答案】C 【解析】C 项,“文章将中外民间文学的传承方式进行对比,指出我们应当借鉴国外好的做法”不合文意, 文章不涉及二者对比,原文表达为“传统民间文学的传承多
44、是口口相传,在失去原有传承场景的情况下, 需要采取新的传承方式。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做法。”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各民族各地区的民间文学共同传承中华文明,但在具体传承方式上存在一定差异。 B. 如果充分挖掘民间文学的丰富资源,就可能实现让民间文学融入当代社会的目标。 C. 面对民间文学的传承危机,我们必须根据现代人的审美需求,不断创新传承方式。 D. 传承、传播价值观应比记住故事更为重要,因此必须对经典民间故事进行再创作。 【答案】D 【解析】D 项,“因此必须对经典民间故事进行再创作”于文无据,原文表述为“最重要的不是记住那些故 事,而是要将故
45、事所承载的忠、孝、仁、义等价值观传承好、传播好”,文中只强调的传承、传播价值观 的重要性,并未涉及传承途径。 二、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13 3 题。题。 中华文明被称为礼乐文明,是因为礼乐在社会组织和道德教化中发挥了基础作用。据文献记载,周公 在西周立国之初就开启了礼乐文明的建构过程。直到西周中叶,经百余年努力,殷商的祭祀礼仪改造为周 代的礼乐制度才正式完成。 西周所形成的礼乐文明,正是催生儒家学说的母体和温床。春秋时期的礼崩乐坏,促使孔子反思礼乐 制度崩解的原因,从理论上总结礼乐文明的精神内核,从而创立了儒家学派。没有周公,则礼乐文明体系 难以建立;没有孔子,则
46、礼乐文明的精神就难以大白于天下,而这正是唐代以前周孔并称的原因所在。所 以,若要认识周代礼乐文明的精神特质,就要学习孔子思想;但从产生的次序看,则是先有礼乐文明,后 有儒家学说。周制是孔子心仪的文明形态,儒学则是孔子对于周礼的思想提炼。因此,礼乐制度才是儒学 的社会存在之“体”。 孔子的儒学思想有两个核心概念,即仁和礼。孔子关于仁有许多说法,最基本的是“仁者爱人”,将 仁看作是人与人相亲相爱的真诚情感。孔子以仁为礼的基础,没有仁,礼就会蜕变为虚文而走向形式主义, 进而丧失其化民成俗的功用,这正是春秋时期的文化困境。他同时强调以礼为仁的前提,主张人的一切行 为都应该纳入到礼的规范之中。如此说来,
47、孔子摄礼归仁,以仁为礼之内在基础;同时又摄仁归礼,以礼 作为仁的实践途径。因此,在孔子那里,仁与礼是互摄的。同时,他又认为,仁是礼的精神前提,礼乐规 范应当归本于仁;仁的达成又以礼为前提,礼是仁道的实践途径。所以,仁与礼是互为前提的,仁礼互摄 和相互成就,正是儒学作为实践之学的特征所在。 礼乐文明不仅是儒学产生的母体,而且是接纳和融汇各种外来文化的母体。礼乐文明的信仰结构本身, 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文化内存空间,使得它足以涵融各种外来文化,这正是中华天下体系得以形成的关键所 在。一旦礼乐文明体系本身被解构,涵融各种外来文化的母体被打破,它们便失去了和平共处和交流会通 的思想文化平台,“诸神的和谐”
48、也就被“诸神的战争”所代替,这也是近代以来中国文明变迁所特别应 该汲取的经验和教训。 儒家是中华礼乐文明的主要阐释者和代表学派,近代以来发生了两方面的显著变化:一是儒家推行社 会教化的礼乐制度,经过长期激进的反传统而被摧毁,丧失了社会存在的根基;另一方面,儒家本身的思 想形态也经历了重要的义理转向,以重建道德形而上学作为主要目标,努力提高儒家思想的思辨性,使得 传统儒学转变为哲学,在大大提升儒学思辨能力的同时,也使得它离礼乐教化的社会基础越来越远。 新时代,儒学能否重返乡村与社区,成为百姓日用而不知的人伦规范,进而重建儒学与生活的联系, 将成为礼乐文明能否重建复兴的关键所在。 (摘编自赵法生重
49、建礼乐文明需要什么样的儒学 ,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周代的礼乐制度源自殷商的祭祀礼仪,据文献记载,经过百余年的努力,最终由周公建构完成。 B. 儒家学派创始于孔子,反思了礼乐制度崩解的原因,从理论上系统地总结了礼乐文明的精神内核。 C. 春秋时期的文化困境表现为礼丧失仁的基础,蜕变为虚文而走向形式主义,丧失化民成俗的功用。 D. 中华天下体系形成于巨大的文化内存空间足以涵融各种外来文化的礼乐文明的信仰结构。 【答案】C 【解析】 A 项, “最终由周公建构完成”错, 原文说“周公在西周立国之初就开启了礼乐文明的建构过程”。 B 项,“儒家学派创始于孔子”,不能等同于“儒家学派就是孔子”,原文说“孔子反思礼乐制度崩解的原 因,从理论上总结礼乐文明的精神内核”,选项变成了“儒家学派”,偷换概念,且“系统”无中生有。D 项,“形成于”错,结合“礼乐文明的信仰结构本身,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文化内存空间,使得它足以涵融 各种外来文化,这正是中华天下体系得以形成的关键所在”分析可知,“礼乐文明的信仰结构”是“中华 天下体系得以形成的关键所在”。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